SNIS-782磁力:大棋局(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0:42:33

对立的双方都向全世界宣传自己的充满历史乐观主义的思想信念。这种信念使

每方在加强其必胜的信心时,都能理直气壮地作出必要的努力。每方在自己的地盘

内都明显地处于主导地位而不像那些渴望获得全球霸权的欧洲帝国没有一个曾经成功
地在欧洲本身范围之内运用过决定性优势。而且美苏每一方都利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来
加强对各自仆从国和附庸国的控制。这又有点使人想起宗教战争的年代。

  全球地缘政治的范围加上双方都宣称它们的互相竞争的教条是普遍适用的,就

使双方之间的争夺变得空前的激烈。但是另外一个也具有全球性含义的因素使这一

争夺真正成为独一无二的。核武器的出现,意昧着两个主要争夺者之间典型的迎头

相撞的战争,不仅将使它们相互毁灭,而且会给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类带来致命的后

果。因此,冲突的激烈程度同时受到两个对手极大的自我克制的制约。(新技术
的出现与运用即新式武器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地缘战略的对抗形式与程度)

  在地缘政治方面,冲突大都发生在欧亚大陆本身的周边地区。中苏集团主宰着

欧亚大陆的绝大部分,但是没有控制它的周边地区。美国在辽阔的欧亚大陆最西部

和最东部的海岸都成功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保卫这些大陆桥头堡(集中体现在西

部“战线”的柏林封锁和东部“战线”的朝鲜战争中)因而成了后来被称为冷战的

那个时期的第一次战略考验。

  在冷战的最后阶段,第三条防御“战线”即南部战线在欧亚大陆的地图上出现

了苏联入侵阿富汗促使美国从两方面作出了反应:美国直接援助阿富汗的民族抵抗
活动使苏军陷入困境;在波斯湾建立大规模的美国军事存在作为威慑力量,以阻
遏苏联政治或军事力量任何进一步的南下。美国承诺保卫波斯湾地区,把这一地
区视为与欧亚大陆西部和东部的安全利益同等重要。

  美国对欧亚大陆集团为有效地支配整个欧亚大陆所作努力的成功遏制,意味着

争夺的结果最后是由非军事手段决定的。因为双方都害怕一场核战争,直到最后谁

也未敢挑起直接军事冲突。政治上的生命力、意识形态上的灵活性、经济上的活力

和文化上的吸引力,变成了决定性因素。

  美国领导的联盟保持了它的团结,而中苏集团却不到20年就分裂了。部分原

因是同共产主义阵营的等级森严、教条主义和脆弱的特性相比,民主的联盟有较大

的灵活性。民主的联盟有共同的价值观,却没有拘泥于形式的教条格式。共产主义

阵营强调教条的正统性,只有一个中心说了算。追随美国的主要国家也比美国弱得

多,而苏联却不能无限期地把中国作为它的部属来对待。出现这种结果也是由于美

国方面被证明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具有大得多的活力,而苏联却逐渐停滞,在经济增

长和军事技术上都无力与美进行有效的竞争。经济的衰落又引起了意识形态上的沮

丧。

  事实上,前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

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美国明明白白地要富得多,技术上先进得多,

军事上更富有适应性和革新精神,在社会方面也更有创造性和吸引力。意识形态的

桎梏削弱了前苏联的创造潜力,使它的制度越来越僵化、经济越来越浪费、技术上

更无竞争力。只要不爆发相互毁灭的战争,在长期的竞赛中,天平必然最终向有利

于美国的一边倾斜。

  争夺的最后结果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很大影响。美国领导的联盟,一般说来,认

为美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的许多特性是积极的。美国在欧亚大陆西部和东部周边的两

个最重要的盟友德国和日本,都在几乎是无保留地赞赏美国的一切这一背景下恢复

了它们的经济。美国被广泛地看作代表着未来,是一个值得钦佩和仿效的社会。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俄国却在文化方面受其大多数中欧仆从国的鄙视,它主要

的和日益自信的东部盟国中国对它甚至更加鄙视。对中欧人来说,俄国的控制意味

着使中欧人同他们认为是他们哲学和文化故乡的西欧及其基督教宗教传统分离。更

糟的是,这还意味着这是受中欧人往往不公正地认为文化上比他们低的一个民族的

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