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fd 582 百度云:中国古代大学:国子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01:03
国子监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学,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学,全国就这么一所。从元代迁都大都(今北京)到清代,国子监在中国历史上有600多年。这里以明朝为例,说一说国子监的情况。
校规森严
明代的教育完全由政府控制。国子监的学生由地方学校举荐上来,然后全部参加入学考试,按学生成绩的好坏“分科”,跟现在的高考差不多。除了成绩,形象也很重要,年老残疾、相貌丑陋的考生即使考上也会被劝退。
考进国子监后,学生不仅不用交学杂费,而且国家还发给生活补贴。毕业以后,学生都包分配,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就在京城里做个小官。当然,想当大官还得参加科举考试。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学校里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必须按时完成。除了课堂教学外,学生们的日常功课还有三样:一是练字,每天要临摹一幅字,写字最差的要挨竹板子;二是背书,三天一背,最少300字,背不出照样打屁股;三是写作文,每月要完成6篇文章,如果按月不能交齐6篇,照样受罚。
国子监当然也有日常行为规范。比如:不准监生擅自进学校的厨房;不准对学校的伙食说三道四;不准在学生宿舍里唱歌喝酒;不准穿其他的衣服,只许穿校服;不准假装生病;不准深更半夜的时候在学校里游荡……这些似乎比现在的大学还严格。
明朝的国子监。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朱元璋亲自写了一本《御制大诰》,之后这本“朱皇帝语录”被正式纳入考试大纲,成为科举的必考课目,国子监的学生尤其应该重点掌握。据统计,该书的发行量当时达到了2000万册。
白色恐怖
政治学习一多,白色恐怖就来了,对学生处罚有时非常严厉,比如充军、杀头。明朝国子监第一任校长宋讷很得朱元璋赏识,因为他执行校规特别认真。可他一认真,学生就惨了。许多“犯禁”的学生甚至被活活饿死。现在在南京的国子监仪门旧址外右边,还能看到朱元璋的碑文。“打五十竹篦”、“处斩”等字眼不断映入眼帘,即使在今天还能感觉到当时的心惊肉跳。
作弊盛行
在某博物馆陈列的文物中,有一件薄如蝉翼的绸衫,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据说抄的是四书五经,专门为科举考试定做。以前的科举考试是一个考生一个格子间,监考只是巡回看看,并不时刻紧盯。所以老师一走,考生完全可以脱了衣服抄。至于请人代考、考不上买文凭之类的事时有发生。一张开具于光绪十七年的户部执照写着:广东新会县黄玉亭“捐银五十四两做监生”。收到银两后,户部立刻发了国子监的毕业文凭,上面还特别注明“杜绝假冒”。除了考试作弊。监生长期旷课也让老师很头疼。1426年农厉十二月礼部在上奏给明宣宗的一份奏章里埋怨说,国子监里的学生许多都请假还乡,有的过了几个月还不回来,请皇上派人问一问。看到底是不是真的家里有事。
国子监的“人气”一直很旺。明朝中期的时候,国子监学生曾高达8124人,国子监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一到晚上,国子监便灯火辉煌,“延袤十里,灯火相辉”。其场面十分壮观。当时国子监里还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大多来自高丽、交趾、鞑靼等。
到了明朝后期,国子监就慢慢地走向没落了。当时的政府不拨钱下来。国子监的老师们也抱怨自己工资太低。为了“发财致富”,国子监的领导们就想到了卖文凭。尤其到了清朝后期,有钱就能买到学生做。
清末,随着科举考试的结束,国子监也走到头了。辛亥革命以后,共和政府成立。清朝学部的事务,就移交给了新政府的教育部。
摘自《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