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田香织种子下载:陶世龙:我对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198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0:31:35
陶世龙:我对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1989 [原创 1988-04-14 08:03:53]    字号:大 中 小 关于教育问题,已经讨论很久了。各种情况,报刊也在经常反映、呼吁,但问题就是难以解决,走不出困境,有些事还愈来愈难,再谈似乎已没多大意思了。我想,谈比不谈总要好一些,特别是中国的科技界,应该有自己的声音。

⑴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照我看,但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对待改革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问题。希望在这新旧体制转换的混乱之际,学校还能保持道德学术的圣洁,成为一块不被污染的、能培育出中国的脊梁的净土。

⑵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应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眼下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此。真正能想到子孙後代、想到民族的利益,必定舍得在教育上花钱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古训,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不可忘却的。

⑶教育的体制需要一个大转变,1952年我们曾经有过一次大转变,自有其历史作用,也有它的问题,今天都已成为过去,重要的是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还要看到二十一世纪。现在的办学,集中统一的计划或自由竞争,两头都够不着。如何转变?从体制来看,我以为,在于应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教育机构,高等学校更应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最高学府,这一点如果不能做到,别的改革就失去了基础。

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我感到当前最令人忧虑的是学风,多年来,实事求是讲科学的学风已屡受破坏,现在颇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不懂可以装懂,无知更可无畏,于是“一片狂言天下闻”,这固然反映料整个文化层次的降低,而教育界、科技界人士如何挺身而出,昂扬正气,实责无旁贷。

最後还想说一点,六十年前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在中国科学社年会上发表的演说《中国科学的前途》中,讲过这样一段话:“如其科学家和教员对于他们的生活费都有朝不保暮的顾虑,那麽科学的进步以及世界的进步是无望的。”看来这确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本文是1989年初在中国科协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盟委员会举办的的科学文化论坛上的发言,载该委员会编辑的简报第22期,1989年2月11日印发.曾在五柳村国内版上网,后因整个网站清空,尚未恢复,现据学风在线保存的文本重新在此发出.---五柳村编者,2011年9月2日.
/*0324 BlogMore*/img{ border:none}.moreArticles {margin-top:50px; font-size:14px;}.moreArticles ul{ list-style:disc;}.moreArticles ul li{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font-size:14px;}.moreArticles h2 { margin:0px; padding:0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height:30px; }.moreArticles h2 a{ 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nBg_oth{ position:absolute; left:505px; top:505px; width:644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6d6b6a; z-index:900; background:#fff;}.editMya{ width:642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a8bac1;font-size:12px;}.editTop{ background:url(../images/box_top_bg.jpg) repeat-x; height:22px; padding-top:3px; padding-left:12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color:#4e7786;}.editTop span{ float:right; padding-right:6px; padding-top:2px;}.editLeft{ width:396px; float:left; padding-left:12px; padding-top:12px; font-size:12px;}.f000{ color:#000;}.selectAticle{ height:25px;}.selectAticle .fright{ float:right}/*0324 BlogMore*/我的更多文章
  • 海蓉:杜光《怀念黄万里》一文读后试作配字诗五首
  • 胡績偉:九五壽日有感
  • 于天石:驳误反正,走出辛亥革命研究误区
  • 何清涟:独裁者的财富为何最后化为泡影?(二)
  • 黄一龙:谁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