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真理惠无码 ed2k:试析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与面临挑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9:41:59
试析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与面临挑战 [摘要] 2003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领导人逐步形成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新理念,从而确立了中国新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即和平发展战略。这一战略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共同发展。和平发展战略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是涉藏问题、涉台问题,经济安全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分化。确保中国和平发展的关键是增强中国的国家战略能力。

  [关键词]中国;和平发展;战略能力

  2003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领导人逐步形成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新理念,从而确立了中国新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即和平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精髓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战略是国内发展战略与国际战略的统一,本文主要探讨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或对外战略。

  中国从明确提出和平发展战略到目前,已有六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和平发展战略的实施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这是非常值得学术界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

  一、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施状况

  六年多来,中国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领导人的足迹遍及美洲、欧洲、非洲、亚洲,把战略触角伸向全球各个神经网络中枢,中国的对外战略以周边为经,以传统战略关系为纬,强调从战略高度处理双边、多边关系,根据国家利益诉求确定战略关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全球视野。

  1.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随着中国“入世”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密切。党的十七大指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入世后,创造了对外贸易增速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商品贸易贡献国和第二大出口商品贸易贡献国。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额比1978年增长了105倍,占GDP的比重猛增至67%,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据统计,截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累计吸引外资额达8000亿美元以上。 自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大力支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通过与周边经济体开展货币互换等双边和多边货币合作,为双边贸易和投资往来提供融资便利,以增强市场信心,促进区域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还以积极合作的态度与各方一道参与其它全球事务,在粮食与能源消费、贸易政策、气候与环保措施、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推动国际磋商、谈判和共同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建设性、公平性和共享性的方向发展。

  2.积极推进东亚地区合作。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与强大,中国有必要以东亚地区发展为核心,大力促进东亚一体化,创立有助于地区经济和进一步经济开放的地区性国际制度,为其他国家搭中国发展的便车提供机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睦邻友好与地区合作,地区合作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首次与双边关系并列。此后,中国将加强地区合作与交流作为实现亚洲共赢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新方式。其具体实践表现包括:中国积极参与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及“10+3”的进程,逐步加大对这两大地区合作的投入。在北面,上海合作组织已完成机制化建设,逐步从安全合作向经济政治合作扩展。在南面,中国率先与东盟确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带动其他域外国家对自由贸易安排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中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巩固与东盟关系的政治法律基础;率先提出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拓展了东亚合作的范围和内涵;率先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本地区各国合作的水平。

  3.建立并推进以“伙伴关系”为核心的新型国家间关系。在国际关系中,“伙伴关系”是指国家间为寻求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伙伴关系国之间应该互不为敌,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各自都有为寻求这种共同利益而进行合作的愿望,双方能够采取切实的措施发展相互关系。也就是说,这种伙伴关系是一种互不以对方为敌、平等的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寻求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保持并推进双方关系发展的良好状态。 近年来,中国对国家间伙伴关系体现出更为准确的把握,更具全球性,战略视野更为宽广,并将这种新型关系应用于国家联盟。“中国外交的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广交朋友,建立各种‘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各国相互建构“朋友”或“伙伴”关系。现在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协作关系”或“战略合作关系”有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埃及、阿根廷、印尼、哈萨克斯坦、加拿大、西班牙、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家。“全面合作”、“全面合作伙伴”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包括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智利、秘鲁、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克罗地亚等国家。中国与国家联盟的战略合作也提升到新的水平,这包括率先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欧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非统组织确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等。

  4.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近年来,中国重视参与多边外交活动的具体体现是:第一,主动承办多种国际多边会议,尤其是2006年,中国举办了三场举世瞩目的多边国际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6次会议、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有近60位国家元首(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30%) 来到中国。第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领导工作。2006年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有关磋商并当选为理事会首届成员。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实现了中国人担任联合国专门机构最高负责人零的突破,同年沙祖康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一职,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第三,大力开展多边经济外交。近年来,中国深入参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国集团等多边机构的活动,对相关游戏规则的制定积极施加影响。2009年中国出席了20国金融峰会,中国在会议上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和主张,与各国共同承诺保持密切合作,采取全面行动,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第四,有效推动气候外交。面对气候变化问题升温、要求中国等发展中大国承担量化减排义务呼声上升的压力,中国利用各种多边场合全面阐述有关立场和主张,介绍节能减排措施,提出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等倡议。积极建设性地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推动就巴厘路线图达成共识等。
二、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

  1.有力地保障了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外交战略的根本目标是努力争取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为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必要的条件。多年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了良好国际环境,有力地保障了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在经济方面,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在政治、社会等层面,不断扩大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自由度及增强自主化。目前中国正在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的建议制度、咨询制度、公众讨论制度和听证制度等,把公众纳入决策过程,使决策民主化。中国的经济建设也取得重大成就。2003年以来,我国GDP连续四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并且年度最高、最低增幅间差距仅1.1个百分点,CPI年平均上涨2.1%。2006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达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财政收入达38731亿元,比2002年增长105%,四年内翻了一番多;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504亿元,比2002年的5784亿元多13720亿元,四年年均增速高达35.5%;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7604亿美元,世界排名由2002年的第六位跃升到第三位;外汇储备达1066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 虽然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所回落,但据专家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长期较高增长趋势不会改变。

  中国在未来世界中的地位不仅取决于自身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当然这是最根本的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外交战略的选择及参与和塑造国际体系的能力。和平发展战略强调用多边主义的行为方式协调区域与全球的安全,注重国家间利益的共存与共赢 ;对国家间的差异性采取现实性态度,用包容性的态度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对国家间的协调发展给予关怀。它更多地要求中国的国际责任意识,对国际社会的贡献,从而塑造良好的大国形象,确立真正有影响力的话语权,进而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号召力。例如,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机制,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物质利益,也极大地改善了国际形象,提高了国际声望,扩大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和发言权。2004 年12月,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全球22 个国家对2.3万多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得到了世界的尊重,近一半(48%) 人认为“中国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2.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西方国家的猜疑和遏制,在国际上获得了对其地位的较普遍认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并没有阻止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欧洲、日本乃至在亚太地区鼓噪而起。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对于这一舆论应予积极回应,用事实说明中国不是威胁而是稳定因素,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推行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是由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需要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实践证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例如,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消除了两亿多人口的贫困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稳定负责任的表现。又如,中国积极促进地区合作的种种举措,增进了中国与域内各国的相互信任,缓解了周边邻国对中国的疑虑,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经济效果。 中国在用实际行动赢得他国信任的同时,也需要以谦恭的姿态,表达友善的信息,采取积极有效的步骤,努力消除外部世界对中国的疑虑,而和平发展的温和措辞恰好符合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要求中国不能仅靠实力外交,在未来多极世界中,中国所主张的原则在价值观上具有较大的兼容性。” 和平发展所内含的哲学博大精深,极富亲和力和穿透力。它可以超越所有国家和地区在政治、宗教、种族、文化等方方面面存在的歧见,为更多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所接受。因此,和平发展是对中国对外政策的有效诠释,也是对“中国威胁论”的积极回应,有益于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3.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共同发展。中国提出和平发展理念本身就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并要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的决心和诚意。事实上,中国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并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中国坚决反对军备竞赛,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推动了国际裁军活动的切实发展。中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中国目前已同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和平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同越南签订了《北部湾划界协定》,与东盟制定《南海行动宣言》并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在朝核危机的解决中,中国充分显示了一个维护和平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努力推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尊重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和平发展就是需要中国“对他国福祉的更多关注,为和平事业做出更大妥协,或对权力和暴力的使用施加更多的限制” 。

  中国推进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同时,中国也为亚洲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2007年,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第三大贸易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超过1.52万亿美元)。
三、中国和平发展战略面临的挑战

  中国进一步推行和平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困难与挑战主要有如下方面:

  1.“涉台问题”与“涉藏问题”是中国主权、领土安全和国内稳定的最现实威胁。“涉台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祖国统一大业,是我国的核心国家利益。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重新执政以后,大陆调整了对台政策及策略,与台湾当局共同努力,促进了两岸和平、和解、交流及合作,促进了两岸关系的迅速发展。但是两岸间还存在敌意隐患,最大的隐患就是否认中华民族认同、否认一个中国信念的“台独”分裂势力。作为一个尚未最终统一的国家,中国的反“独”促统任务艰巨。更重要的是台湾问题涉及美日的因素,一旦美军介入,日本作为美国的忠实的同盟者也自然牵涉其中,这无疑是对中国安全环境的一大挑战,稍微处理不慎将会葬送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涉藏问题”也是事关中国国家安全的根本利益问题。在西藏,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是长期、尖锐和复杂的。近些年,西藏当地发生的暴乱事件危害性极大,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的发展建设,而且影响全国其它地区的政治安定,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省份和自治区,并招致国际社会对我国人权、民主、民族自治等问题的非议。2008年3月,拉萨及我国其他藏区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便是例证。作为多民族的国家,以藏独分子为首的民族分裂倾向会长期威胁我国的政治统一。

  2.以“东突”为主的恐怖主义转向长期化,意识形态化,并加大同外部势力的勾结。从近10年的情况看,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境内外的“东突”恐怖势力和国际恐怖组织、恐怖分子等进行的各种恐怖活动。“东突”三股势力一方面鼓吹民族分裂主义,另一方面积极从事恐怖活动,在中亚、南亚地区比较活跃,宣传宗教仇恨思想,鼓吹“圣战”,公开号召中国境内极端分子通过爆炸、投毒等手段,针对幼儿园、学校、政府等目标制造恐怖事件或袭击中国武装力量和政府部门。 另外,由藏独分子组成的“藏青会”正不断滑向恐怖行为深渊。1970年,“藏青会”在达赖直接授意下成立,主要目的就是为“西藏独立事业”培养后备力量。为此他们组织了大量活动。据专家介绍,“藏青会”直接参与了1987年、1988年和1989年的拉萨骚乱事件。2008年3月,拉萨及我国其他藏区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冲击中国18个驻外使领馆的事件,其背后都有着“藏青会”的组织、策划和推动。

  “东突”恐怖势力与部分“藏独”骨干分子已经成为国际恐怖势力的组成部分,他们与塔利班、“乌兹别克斯坦运动”、“基地”组织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密切甚至结盟。其中有不少成员曾在中亚和南亚地区恐怖组织的训练基地接受过军事训练,并直接参与这些组织的恐怖活动。而且,当前国际恐怖活动的趋势是“本土化”,即利用本地人在本国发动袭击事件。因此,不能排除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相互勾结,或反美反西方的国际恐怖组织支持“东突”、“藏独”组织利用各种国际集会,在中国制造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

  3.随着中外经济互动更趋紧密,中国的经济安全风险上升。第一,经济对外依存度偏高。由于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中国经济发展更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影响。在当前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自2008年11月份起中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月度进出口总值出现加入世贸组织7年来首次负增长,此后逐月进出口总值持续负增长,且跌幅不断加深。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全年进出口增速17.8%,是7年来首次低于20%。 第二,金融系统不健全。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不断增加。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尚未完成,由制度转型与市场调整带来的股指下跌与市场震荡,使市场功能减退,市场作用下降;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市场监管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经济学家》周刊曾撰文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资金流通方式就像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那么中国尽管看起来很健壮,但实际上在心脏里有一个黑洞。” 第三,产业结构落后。中国产业结构落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发展能力。反映在进出口上,进口的主要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主要是低附加值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22%和11%, 另外由于研发能力弱,研发投入少,中国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4.境外敌对势力的宣传、误导、发难冲击中国政治制度的民意基础。第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直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与遏制的对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国家利用我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利用中国自身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时机,以各种手段干涉中国内政,妄图迫使中国屈服,搞垮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所谓的“资本主义全球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影响不断增大,国际反华与境外敌对势力对华“西化”、“民主化”攻势也将不断加强。

  第二,国际社会对我国持续发展的矛盾心态也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因素之一。“中国威胁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少人的精心包装,已经有了不少变种和不同的版本,如“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世界工厂论”、“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人民币升值论”等等。客观讲,这些反华舆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舆论产生的影响力。这些舆论鼓噪、误导,甚至裹挟了西方一些国家本不了解中国的那些民众的心理,又进而形成了一种不利于中国的所谓民意,这种民意不利于这些国家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而这种民意可能对这些国家的对华政策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不利于这些国家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四、增强国家战略能力:确保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关键

  面对国内外形势提出的严峻挑战,对中国来说,确保和平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国家战略能力。战略能力是指一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战略目标所能调动和使用的战略资源(包括经济水平和规模、政治制度的先进程度、军事力量、文化传统、跨国网络及对外影响)能力的总和。国家战略能力不仅是国家战略资源和实力的大小,如何使用这些资源,也就是战略能力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关于中国的发展和战略能力的提高,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第一,强调以发展实力为核心。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靠的是综合国力。中国要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一方面要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正如莫德尔斯基指出,世界大国首先是世界经济主导国,即经济规模大、富裕程度高,而且在技术革新条件下主导型产业部门旺盛,并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进入21世纪,中国已被视为继美、日、欧之后的第四大世界经济支柱。 然而,中国虽是最具有潜力的世界市场,却尚未成为“世界工厂”,人均GDP的低下,国内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等都表明,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尚需时日。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仍然是中国本世纪不变的战略目标。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实力的增强不仅源于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培育,还源于全球化条件下战略资源的获得。中国不可能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完全依赖国内资源支撑巨大经济规模并实现持续高速增长。这就决定我们必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在更大范围内获取更多的国际资源、国际资本、国际市场和国际技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国家实力的增强,不仅以硬实力的稳步上升为标示,也必须以软实力的增强为基础,我们必须将提高软实力特别是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增强国力的核心之一。

  第二,应注重对国际体系结构性能力的积累和应用。中国在现有国际体系中缺少结构性资源,也即在体系中仍处于相对下游的位置,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体系对后发展的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具有非常强的束缚作用或结构性的制约力量,使我们难以进入主导国家的行列,导致中国对世界政治进程的影响能力还比较有限。典型的例证就是,对于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主的国际政治体系,中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具备对其改造的能力。结构性资源的缺失也是我国安全保障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我们应加强对国际体系结构性能力的积累和应用,这需要经过曲折的道路和较长时期的努力。由此决定我们对国家利益的追求不宜采取过于直接的战略途径,需要开发更广泛的战略资源和更广阔的回旋空间。在国际体系中,我国较长时期的角色选择应做一个积极而自主的参与者,其中包括妥善处理与整个国际体系,也包括与占主导地位的西方世界以及美国当前这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关系。

  第三,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利益关系的相互交织,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化,过去那种敌我友界限分明、非此即彼的相对简单的国际关系形态已经一去不复返。复杂性是当前及未来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也是我国目前安全环境非常突出的问题。沃勒斯坦认为,现代世界体系正处于结构性危机之中,“这是一个极不稳定、不可能预知结局的时期。历史并不站在任何人一边,变革的前景取决于每个人的行动。” 任何缺少远见的或极端的举动都可能引起新的动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就是要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化解安全威胁。许多安全问题中利益和冲突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有高超的战略谋划能力,尤其需要认识复杂、运用复杂的能力。只要我们战略谋划得当,复杂性可以为推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回旋余地,在一定意义上,利用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是我国走出安全困境的捷径。

  以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例,毫无疑问,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外汇储备、贸易出口、经济增长等带来了负面影响,并有可能催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世界金融危机对提高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力量,在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出了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调整和改造的情况下,我们就应当借此参与到重建国际金融体系中去,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前提上,在维护和争取本国利益的前提下,采取合作的态度,为稳定局势做出相应的努力,提升我们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与此同时,不失时机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10月16日,由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举办的首届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会议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与科学发展”,参与代表是全国各地获奖优秀论文的作者。本文是获奖作者山东师范大学安秀伟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