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母乳视频免费观看:巧记文言文实词(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2:45:53
二十、得
★“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得过且过     得不偿失 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寸进尺    得不偿失
得陇望蜀     得其三昧 得心应手 得天独厚 得鱼忘筌 楚得楚弓     患得患失
难得糊涂     相得益彰 志得意满 傲睨得志 情非得已 人人得而诛之
探骊得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百思不得其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一无所得        智者千虑,必有一得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出自】:《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近义词】: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反义词】:饮水思源
楚得楚弓:chǔ dé chǔ gōng 【解释】: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   [语出]   汉·刘向《说苑》:“楚共王出猎而失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i”。[辨形]   得;不能写作“的”。 [近义] 得失相当 一失一得   [反义] 楚材晋用 [用法]   含褒义;比喻利未外溢。一般作分句
相得益彰:xiāng dé yì zhāng 。【解释】: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近义词】:相辅相成【反义词】:势不两立、两败俱伤
傲睨得志:ào nì dé zhì。 【解释】: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含贬义
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 。【解释】: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比喻做文章能扣紧主题。【出自】:《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近义词}钩玄提要[反义词]牵强附会
典 故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 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 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 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二一、度
★“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审时度势(估计) 置之度外(考虑) 度日如年(过) 风度翩翩 (人的气质或姿态) 普度众生(超度,救济) 金针度人(度:通“渡”,越过,引伸为传授)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宽宏大度 挥霍无度 度长絜大 暗度陈仓
审时度势:shěn shí duó shì 【解释】: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近义词】:揆情度理、度德量力【反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出自】:《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近义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漠然置之【反义词】: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金针度人: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伸为传授。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近义词】:诲人不倦
二二、非
★“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大是大非(不对的)    非亲非故(非)     非我族类     今非昔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不是) 文过饰非(不对的,错误)     物是人非(不是)     为非作歹   
习非成是(错误) 泥古非今(否定)     面目全非(不一样)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是)
习非成是: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泥古非今: nì gǔ fēi jīn 拘守古代的而否定当今的。形容崇尚陈规旧法,贬低新鲜事物。
二三、复
★“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周而复始 (再) 髀肉复生(又,再) 故态复萌(又)     无以复加(再)     无往不复 万劫不复
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g :股部,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虚度光阴,无所作为。含贬义。【出 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典 故】
  刘备在与曹操作战中失败后,丧失了地盘,只得投奔汉皇族刘表。一天,刘表请刘备喝酒聊天。
  席间,刘表对刘备说:“上次没有听您的话,失去了一个好机会,真可惜!”刘备安慰他说:“如今 天下分裂,天天有战事。上次失去机会,怎么知道今后不能再碰到呢!机会是没有尽头的。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后悔了。” 两人交谈得很投机,又商量了以后的打算。过了一会儿,刘备起身上厕所,他摸了摸自己的(bì,大腿),发现上面的肉又长起来了,不禁掉下泪来。回到座上的时候,脸上还留着泪痕。刘表见了很奇怪,问他道:“怎么啦?您是不舒服还是有什么心事?”
  刘备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实说吧。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战,长期身子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肉精壮结实,到这里来后,一晃就是五年,闲居安逸,用不着骑马,髀上的肉复长,又肥又松。一想起时光过得这么快,人都快老了,复兴汉室的功业一点也没有建成,因此心里非常难受。”(语出三国蜀君刘备)
  除却《三国志》中的记载,另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中也有记载道:
  ……原来蔡夫人素疑玄德, 凡遇玄德与表叙论,必来窃听。是时正在屏风后,闻玄德此言,心甚恨之。玄德自知语失,遂起身如厕。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涕。少顷复入席。表见玄 德有泪容,怪问之。玄德长叹曰:"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表曰:"吾闻贤弟在许 昌,与曹操青梅煮酒,共论英雄;贤弟尽举当世名士,操皆不许,而独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以曹操之权力,犹不敢居吾弟之先,何虑功业不建乎?"玄德乘 着酒兴,失口答曰:"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表闻言默然。玄德自知语失,托醉而起,归馆舍安歇……
无以复加: ( wú yǐ fù jiā ) 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含贬义。【出 处】: 《左传·文公十七年》:“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汉书·王莽传下》:“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资治通鉴·武后神功元年》:“今知微擅与之袍带,使朝廷无以复加。宜令反初服以俟朝恩。” 【近义词】: 登峰造极叹为观止 【反义词】: 人外有人
无往不复:wú wǎng bù fù。指未有往而不返的。指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同“无平不顾”。
万劫不复: wàn jié bú fù ) 万劫:万世。佛教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指永远不能恢复。 含贬义 【近义词】 日暮途穷山穷水尽 【反义词】 百废俱兴
二四、负
★“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忘恩负义(违背) 忍辱负重(承担) 负荆请罪(背着) 负屈含冤(遭受) 负隅顽抗 (凭借,依仗) 久负盛名(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 披裘负薪(背着) 皇天不负有心人(对不起)     决一胜负(败) 负弩前驱(背着) 不负众望(辜负)
披裘负薪 ( pī qiú fù xīn )。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用法〗作定语;指志高行洁的隐士。
不负众望 :bù fù zhòng wàng 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也有很有效地做之意。又作不负重望。
二五、盖
★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盖世奇功(超过)    盖棺论定(动词,)        官盖如云(车盖)    欲盖弥彰(动词,遮盖,掩盖)
二六、故
★“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一见如故(故人,老朋友)   明知故犯(故意)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虚(故意) 革故鼎新(旧的) 欲擒故纵(故意)   不经世故    非亲非故(老朋友) 平白无故(缘故)
故步自封:故:旧;故步:旧时行步之法,引伸为旧法;封:限制一定范围内。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不经世故: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二七、顾
推导提示:“顾”基本义:“照顾”。由“照顾”可以引申出“顾念、顾惜”“回头看”等义。“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成语助记:顾此失彼(照顾)   顾名思义(看) 顾盼生姿(回头看)   顾全大局    
顾影自怜(看) 顾左右而言他(回头看)
顾全大局 : gù quán dà jú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整体。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遭受损害
顾影自怜 出处: 晋·陆机《赴洛道中作》:“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典故: 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①顾望身影,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处境孤苦,潦倒失意。
②转过头看着影子也自觉可爱。多谓自矜其美;自我欣赏。语出《初学记》卷二七引南朝梁张率《绣赋》:“顾影自媚,窥镜自怜。”
顾左右而言他 :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二八、固
★“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固若金汤(城墙坚固)     君子固穷(坚持、安守)     根深蒂固 (难以改变)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本来)
君子固穷 :jūn zǐ gù qióng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出 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固穷:安于穷困;固:坚持、安守。斯:这就;乃。例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中的“斯”和这里的用法完全一样。滥:越轨;放肆。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安于穷困,小人遇到穷困,就会胡作非为了。”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二九、归
★“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之子于归(女子出嫁)    归心似箭(回) 反璞归真(还原)     殊途同归(归附)    
物归原主(还)     解甲归田(回家) 完璧归赵(归还)  宾至如归(回到家中)  
   铩羽而归(回家)     众望所归(归向)
之子于归:“之子”:之,这;子,.古代兼指儿女,在这里专指女性后代;“于归”:古代指女子出嫁。归 者,回也,古人认为,女子嫁到夫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到了家,即,夫家才是一个女子的最终归宿。文人用“于归”这古香古色的词语,作为“嫁人”的替代 语,用在婚礼、婚宴上,表示对新人,特别是新娘子的祝福,是很有品味的。【出处】《诗经·国风·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朱熹集传:“妇人谓嫁曰归。”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出自】:《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近义词】:不约而同不谋而合【反义词】: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解甲归田: jiě jiǎ guī tián 同义词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反义词 投笔从戎 。 解:通“卸”,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 出处 汉·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铩羽而归: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
众望所归:zhòng wàng suǒ guī 。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宋·陈亮《复陆伯寿》:“舍试揭榜,伏承遂释褐于崇化堂前,众望所归,此选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气为之光鲜。”【近义词】:人心所向、德高望重、年高德劭【反义词】:众叛亲离、土崩瓦解、分崩离析
三十、国
★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安邦定国(国家) 国破家亡 国泰民安 经国之才     倾国倾城     共商国是
  
三一、过
★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成语助记:过犹不及(过分) 闻过则喜 (过失) 过江之鲫(经过) 文过饰非(错误) 白驹过隙(经过) 雁过拔毛 (经过) 有过之而无不及(超过)   矫枉过正(超过)     瞒天过海     秋风过耳     闭门思过(错误、过失)
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近义词】:过为己甚【反义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白驹过隙:bái jū guò xì 【解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出自】:《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近义词】: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反义词】:度日如年。
矫枉过正:jiǎo wǎng guò zhèng 。矫:扭转;枉:弯曲。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出自】:《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近义词】:矫枉过直、过犹不及【反义词】:差之千里
三二、何
★推导提示:“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成语助记:何去何从 (哪里,哪儿) 何罪之有(什么)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什么) 何足挂齿(哪里) 出何典记 相煎何急(多么)     于心何忍(哪里) 相去几何(多少) 何其相似乃尔(多么)
出何典记:chū hé diǎn jì 【解释】:指无稽之谈。【出自】:《后汉书·边韶传》:“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近义词】:无稽之谈、出何经典【反义词】:言之有据。指诘问有何根据
三三、恨  
★推导提示: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成语助记:相见恨晚       吞声饮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相见恨晚 (xiāng jiàn hèn wǎn) :恨:遗憾。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反义词:白头如新。
吞声饮恨:指抱恨无言。【出自】:语出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三四、胡
★推导提示: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成语助记:胡服骑射       伊于胡底
伊于胡底: yī yú hú dǐ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伊于胡底是一种感叹,对一些不好的想象表示感慨,意思是究竟要到什么时候为止。同不堪设想。 【出 处】《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三五、患
★推导提示: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忧患、麻烦”。
成语助记:患得患失(担心)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忧愁,担心)     内忧外患(忧患)     患难之交(祸害、灾难) 防患未然(灾祸)    采薪之患(害病)        肘腋之患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欲:要;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诬陷人。 〖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内忧外患 ( nèi yōu wài huàn ) 。忧:忧虑;患:祸患。指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也指内部的纠纷和外部的压力。 【出 处】 管仲《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国语·晋语六》:“不有外患,必有内忧。”【近义词】 内外交困 。【反义词】 国泰民安
患难之交huàn nàn zhī jiāo 。【解释】: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近义词】:生死之交、患难与共、刎颈之交。【反义词】:酒肉朋友、狐朋狗友、狼狈为奸
防患未然:fánɡ huàn wèi rán 。防:防备。患:灾祸。然:如此。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 处 《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近义词: 防微杜渐有备无患 、未雨绸缪。反义词 临渴掘井江心补漏患至呼天
采薪之患 :cǎi xīn zhī huàn 。解释〗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肘腋之患: zhǒu yè zhī huàn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近义词 :心腹之患 。反义词:疥癣之疾 (jiè xuǎn zhī jí 疥、癣:轻度的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障碍。亦作“疥癞之疾”、“疥癞之患”、“疥癣之病”、“癣疥之疾”。)
三六、或
★推导提示: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成语助记:多言或中 :或:有的。中:正好对上。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
三七、疾
★推导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成语助记:疾恶如仇(憎恨)     积劳成疾(病)     大声疾呼(快)     痛心疾首(痛恨、厌恶) 疾首蹙额(痛恨、厌恶) 眼疾手快(快)     讳疾忌医(小病)     奋笔疾书(快)     愤世疾俗(痛恨、厌恶)    衔枚疾走(快)
疾恶如仇: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汉·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仇。”【近义词】:义不容辞、见义勇为【反义词】:从善如流、同流合污
三八、及
★推导提示:“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
成语助记:望尘莫及(赶上) 触手可及(达到) 鞭长莫及(达到) 及时行乐(赶上、趁着) 爱屋及乌(推及、顾及) 迫不及待(赶上) 驷不及舌(赶上) 言不及义(达到)    过犹不及(达到)     噬脐何及 (达到)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到)     风马牛不相及(到)
可望不可及(即,靠近,接触)     有过之而无不及(赶上)
鞭长莫及biān cháng mò jí 【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近义词】:爱莫能助、力不从心、鞭长不及【反义词】:不在话下、绰绰有余
及时行乐jí shí xíng lè 【解释】:不失时机,寻欢作乐。【出自】:汉乐府《西门行》诗:“夫为乐,为乐当及时。”《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近义词】: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反义词】:奋发图强、乐极生悲
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 【错误写法】:迫不急待:①急切地或不能自制地要采取行动,急迫得不能等待。②忍耐不住地渴望的。③未经慎重考虑急忙而猛烈的一时冲动或急躁情绪。迫:急迫。待:等待。
驷不及舌:sì bù jí shé 【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过犹不及:guò yóu bù jí【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噬脐何及:shì qí hé jí【解释】:噬脐:用嘴咬肚脐。像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解释】: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出自】: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近义词】:城门鱼殃
风马牛不相及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解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近义词】:驴唇不对马嘴【反义词】: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有过之无不及 yǒu guò zhī er wú bù jí 【解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三九、即
推导提示: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
■成语助记: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若即若离(接近) 即事穷理     稍纵即逝 (立刻、马上) 一拍即合(立刻、马上)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立刻、马上
四○、既
推导提示:“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
■成语助记: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既然) 既往不咎(已经) 一如既往(以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