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ve的用法:有偿补课为何屡禁不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0:44:20

  一个多月前,由于拖欠补课费,不堪老师再三催讨,安徽两名小学生选择了服毒自杀。这起未遂的自杀事件,所幸抢救及时,并没有生命之虞。最终,该事件以教师被处分、两个孩子转学告终。然而,教育功利下的种种乱象,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救赎。

1催命的补课费

  “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这是一个多月前,安徽阜南二小六年级6班的女生周周写在黑板上的遗言。

  据周周的父亲说,导致他女儿喝农药的直接原因,是姜老师不断地催要补课费。当天下午上数学课时,姜老师又当着全班同学,问周周600元补课费什么时候交。

  据了解,新学期开学后,周周参加了姜老师在外面开办的补习班。临近期中考试,老师开始收补课费,平常就有些怕父亲的周周,不知道怎么向父亲开口说这件事。

  10月24日这天,姜老师第三次追讨补课费,周周觉得很没面子,说不想活了,立即得到了好朋友平平的响应。

  于是两人当着其他两个同学的面,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所幸抢救及时,并没有生命之虞。

  教师靠强制补课购房买车

  2007年前,安徽阜南还只是个别老师趁暑假偷偷补课,然后逐渐发展到在外租房办班,在家里办补课班,甚至投资几十万元,专门买上一套商品房当作补课基地。

  结果就形成了目前这种局面:老师“下旨”,家长执行,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教师把补课变成了心照不宣的“第二职业”。

  阜南县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825元。

  但就是这点看似不起眼的小钱,短短几年间,让当地一些普通的中小学教师,拥有了两三套商品房,开上了私家车,身价百万元,一跃成为标准的中产阶层。

  因为利益的驱动,补课不仅成为老师新的经济的增长点,而且已发展成为一种规模化的产业。

  补课老师有时会借用别的学校教室为本校学生补课,或是以和社会力量联合办学为名给学生补课;再就是以学校教师被社会上的办学机构聘用为名招揽本校学生补课;也有的老师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由开各种新课补习班。

  对这种补课致富,阜南二小的李校长说,并不完全是社会上所说的,都是老师为了捞钱。有一部分家长,想通过给老师补课费,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客观上纵容了老师。

  当地几位重点中小学校的老师就遇到过这种事,有些家长执意邀请他们补课,出于礼貌,他们不好拒绝,于是就“故意”抬高价钱,希望那些家长“知难而退”。

  没想到,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没有阻止家长们的补课热情,反而使得水涨船高,补课费越来越昂贵。

  教师被处分 有偿补课就能根治?

  11月21日下午,阜南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校长大会上通报了对此事的处理结果:“给予姜老师记大过处分”得到这个消息,姜老师的态度是“能理解,无所谓”。

  事发后一直要求开除姜老师的家长王峰,认为这种今天纸上记一下,明天就过去了的“记过”式处罚,过于仁慈,对补课老师根本起不到震慑警示作用,甚至是鼓励和纵容。

  “即使开除了姜老师,谁能保证,阜南就能彻底清除收费补课现象?”阜南二小李校长认为,在目前法律尚未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仅靠某一地区或学校对老师从事收费补课作出限制和规范,的确有难度。要杜绝此风,必须由国家有关部门系统性地制定和出台具体法规条例,予以规范。

  “我不想让此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县委一位领导说:“刚开始,教育局的处理意见是将姜老师调离教师岗位。但看到她丈夫暑假刚出车祸,她自己又出了这个事,从挽救和教育的目的出发,我们不想一棍子把她打死。”

  与王峰不同,周家亮的态度更近乎息事宁人:“小孩子没事就完了。”周家亮不想再提及这件事,怕一不小心伤害到已经转学到外校读书的女儿。

2补课乱象总是屡禁不止

  小学教师强制学生补课 称是家长要求

  呼兰区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反映,她的孩子开学就遭到班主任老师强行补课。不补课孩子在班级里不但座位会调到后面,而且老师会经常批评孩子。还会找家长谈话,说孩子学习跟不上,拖了班级的后腿。该老师还向家长推荐自己开的“小饭桌”,家长若不让孩子在老师开的小饭桌吃饭,老师就会百般刁难孩子。

  家长很无奈,补课花钱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实在没有什么可补的课程,孩子离家近,也没有必要到老师开的小饭桌吃饭,原本孩子该有课余时间玩耍,可被补课时间占满。很多家长都非常反感老师的做法却怒不敢言,他们也曾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但至今没有结果。

  山西大同教师补课两周收费2400元

  7月27日,山西大同一学生家长反映,他的孩子在大同一中上初一,开学升初二。班主任老师要求本班学生假期补课,补课内容是下学期的新课。所以,多数孩子怕开学后跟不上进度,于是参加了补习班。所补科目是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补课时间大约是两周,每天上午四节课,所收费用是2400元,参加补课的学生有三四十名。

  对此,这位女教师的解释是,补课的孩子都是自己班的学生,是应学生及家长的要求才补的,收费是因为自己付出了劳动。

  厦门差生收费补课 老师称低于"市场价"

  吴先生从湖南来厦门打工, 他的儿子在湖里区一所民办学校就读初中一年级,新学期开学一个月了,小吴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每个科目的考试成绩都只有四五十分。前段时间,小吴称班主任要给大家补课,每天放学后再上两节课,补的是英语和数学两科,一个月要交350元的补课费,而上课的地点,就在自己班上的教室里,并且,班主任也表示,孩子们是否参加补课全凭自愿。

  听到这个消息,吴先生有些纳闷,班主任是看到孩子们学习成绩差要给孩子们“加小灶”吗?如果是这样,也不应该收取补课费。

  对此,小吴同学的班主任老师并不否认,并称自己的补习班为“尖子保证班”。 “开这个班,一方面是想把学生培养好一点,另一方面也想给自己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

  同时,这位老师也坦言,自己赚这点钱很辛苦,“一个月要上26次课才收350元,每次课要上90分钟,除了星期天外都要上课,和外面补课的价格比起来差得远了”。

3教师补课是师德沦丧?

  对“教师补课购房”事件,部分网友觉得这种教师补课乱收费现象不该有,是师德的沦丧,也有部分网友觉得作为教师也不容易:

  教师不再以为人师表为荣,一切都往钱看齐了,太悲哀:

  男行天下:十年前就有了,只是没人暴光罢了;放眼看中国有几个地方的老师不这样啊!没人查没人管理,说义务教育孩子上学不用交钱了,可补课费一个孩子下来一年就是一、二千,比要钱的自费教育还要的钱多得多。

  情伤神伤心伤:是应该整顿整顿教师队伍了,满脑子都是钱的教师能教出好学生吗?好学生也被教成坏学生了。

  不能怪老师,要怪就怪这个社会,拜金主义盛行:

  如果:教师靠工资购车买房是根本不可能的,难道教师就不该购车买房?补课是教师把知识转化为财富的一种手段,靠本事吃饭无可厚非。家长觉得花钱补课比较亏,可以不让孩子补课,谁也没有强迫你。教师那点补课费,跟某些人的灰色收入比,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只是教师额外挣点钱,大家心里就不平衡,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社会地位是多么低下。

  今昔何夕:孔子是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孔子教弟子也是有收取束脩的。别在需要出钱的时候,把老师的形象拔高。现在社会在道德上不尊重老师,又不允许老师生活过的有尊严一点,你们想让老师怎么做?其实老师也不容易啊!

4补课是“潜规则”谁也无法逃脱?

  尽管教育部门关于禁止补课的禁令不断,但事实上,这道禁令形同虚设,补课是每个学生的假期甚至放学后必然会出现的“风景”,仅凭一个“禁令”,根本就不可能禁止。而且,在这个“禁令”之后,一点落实的措施都没有。说到底,“禁令”只不过走走过场,只是完成一项任务而已,谁也不会当真。

  允许毕业班补课,是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因为谁都知道升学压力的重大。在暑假补课期间,赶上新课,为复习争取时间,这是通常的做法。这也是应试教育必然的做法,更是现行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必然会出现的做法。

  大家已经挤进了这个补课怪圈,哪一个先逃走,其损失必然由第一个逃走者承担。恐怕不会有人想当第一个逃走者。

  站在教师的角度看,寒暑假给学生补课,谁愿意?教师难道不知道休息吗?不要以为教师会看中这几块补课费,只因升学关系着学校的命运,关系着自己的命运,才会如此不辞辛苦。

  补课是“潜规则”,谁都无法逃脱。而破解者绝对不是禁令,而是教育制度的改革。不要推出一个替罪羊,不要只顾着批评谁,你我都是怪圈中人。

5收费补课究竟谁之过?

  为什么教师收点钱给学生补补课就成了众矢之的?自然是因为很多教师在金钱的诱惑之下,违背了教师的职业操守,将学生当成了利益的“摇钱树”,通过补课来发家致富。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个体靠劳动和智慧赚钱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有偿补课”的手伸向了课堂之上,“上课”无精打采,“补课”却精神百倍--如此教育和师德的双重矮化,岂能不令人悲哀。

  客观地说,有偿补课之所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发展成为一种“补课经济”,教育监管不力只是表象的因素。因为“补课”具有相当成熟和浓厚的社会基础。即便是明知有偿补课弊端重重,但还是有很多的家长对此趋之若鹜。曾经有一项对12800多名参与者的调查显示,52.2%的受访者对教育部门的“禁补令”明确表示反对,38.6%的人觉得,无论是否收费,都会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补课。

  补课有效,这一蔓延于社会的错位心态,促使家长热衷于给孩子补课,而与其请家教、参加社会教育培训班,还不如让教师有的放矢、有偿补课;家长的需求,为教师增加了业余收入;家长与教师在教育时间之外的“互动”,又为学校提高升学率奠定了基础,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因而就对此默认或者宽容。三者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潜规则。在这种潜规则下,“催命”的补课费无非是催熟的教育功利的极端恶例体现。

  显而易见,学生真正的压力不是补课或者昂贵的补课费,而是教育功利。这个源头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彻底救赎,教师通过补课发家致富的事情就不能禁绝。而事实上,有偿补课屡禁不止已经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