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D机关暗线:有效教学的理论和策略-彭贤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32:09
      教师培训:一个沉重的话题基础教育究竟要带给学生什么
完整的精神生活(个人与世界的丰富的关系)
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
独立地、有尊严地面对世界的品质与能力(质疑与独立思考、有效的自我表达、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服膺真理与崇尚智慧的品质
宽容与尊重个人价值的品质
快乐地生活的品质
  教育真正目的是改变学生的行为,使他们能够完成那些在教育之前不能完成的事情。
 有效的培训是改变教师的行为,      使他们能够完成
那些在培训之前
不能完成的事情。
怎样的学习 才能有收效?
1.不要把自己单纯地视为一个听众,应把自己视为一个研究者。
2.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去探寻解决的方法,参与到学习中,把自己视为探索者。
3.不但在听课中情绪高涨,回到学校仍能持续地进行研究,把自己视为实践者。
4.持续不断地理论和实践探索才能产生教育的成果,成为某一个问题的教育专家。
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三、有效教学的策略
四、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五、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 另一类定义
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来界定有效教学.
 这一类定义主要有:
    有效教学被界定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学好。
     有效教学是指成功实现了明确目的--学生愿意学习,并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所不会的知识。
                这两类定义都很有道理,但不完善。 揭示有效教学的内涵应紧扣“有效”“教学”这两个概念。
    1.从“教学”的内涵来看,有效教学是教师教的活动即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教学过程有效性,即指教学过程合规律性,包括:
   教学准备活动的合理而科学,如准备适合的教学目标、形成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恰当等,
教学实施的合理而科学,如有效讲授、组织讨论、提问,激发学生的动机、因材施教等,
组织教学的合理而科学,如管理好课堂活动、管理好教学时间等。
教师教学行为的正确性、合理性,教学策略多样、灵活等。
教学过程有效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条件或手段。
 2.从“有效”的内涵来看,有效教学表现为教学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
    ▓有效果 “效果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
  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这样才能认可教学活动有效,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要求。
 所谓有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有效教学可以界定为取得了教学效果的教学。▓有效益.效益指效果和利益
  教学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教学效益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结果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质的规定。
 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使学生出现了变化,而且要求教学有效益,即要求教学效果或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了社会和个人的教育要求。
 教学有效益指教学活动不仅实现了教学活动的价值,达成了教学活动的目标,而且教学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与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一致或吻合。
有效教学可以界定为教学的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与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一致或吻合的教学。
 ▓有效率。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
  教学效率指单位教学投入内所获得的教学产出。
 有效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是从教学产生了结果,这种结果是所预期来判定的,但前两者都没有考虑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如果教学产生了所期望的结果,与所作的教学投入不相称,即多的教学投入只获得了少的教学产出,那么这种教学就不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在保证有效果、有效益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有效率。
 教学有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产生了尽可能大的教学产出。根据这种定义,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就成为教学活动有效率所追求的目标.
 教学有效率也可理解为教师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等)或教学所耗,获得了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或教学所得。由于教学投入的直接表现是师生时间、精力、努力等的投入,教学产出的直接表现是教学效果,因此沿用经济学的概念,可以将教学效率表达为:
                                      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是学生学习上的进步与发展。假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投入这一变量恒定,那么教学效率就是学生学习效益与教师教学投入之比。 
 概括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有效性,即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
  教学过程合规律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没有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要实现有效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
  有效果、有效益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最高目标。
  没有效果、没有效益的有效教学,效率再高也毫无意义。
  缺乏效率的有效教学,即使有效果且有所预期的结果,也是事倍功半的教学,不成其为有效教学。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教学的特征指有效教学的独特标志。有效教学区别于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标志。
  1.正确的目标
  良好的教学始于明确的目标(布卢姆) 
   教师对教学目标明了程度不仅与学生的成就存在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满意度也存在密切的关系。
    正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对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指导。
正确教学目标可以从教学目标指向性和全面性来理解。 
 教学目标指向性。教学目标是教学要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即指这种结果和标准是什么。
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学习的活动。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为学生学习而教”是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教学的核心理念。
为学生学习而教决定了教学的目标不是教师教什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而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学到了什么,即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
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认真负责地、科学有效地教学,也需要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科学有效地学习。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正确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进步和发展上,而且要使学生的这种进步和发展具有全面性,是全面的进步和发展。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来界定和细化学生进步和发展是可行的。
 布鲁姆从学习结果的角度
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分类,
提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三个领域的目标。  认知目标 它关注学习者应该知道和理解教学内容。包括:
知识——学习者能回忆学过的知识;
理解—学习者理解了知识,并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解释知识;
应用——学习者能应用知识;
分析——学习者能将复杂的知识分解成简单的知识,或者分解成相互存在联系的部分;
综合——学习者能将各成分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
评价——学习者能做出评价。
  有效教学的认知目标是:学生应掌握教学内容,提高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真正理解、分析、综合,可以从学生掌握知识的丰富性、巩固性、迁移性以及认知能力发展程度来评判。  情感目标,它关注学习者应该感受到或者看重的内容,与学习者的态度、情感和价值目标有关。包括:
接纳——学习者愿意注意或接受学习内容;
反应——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对信息作出积极的反应;
价值评价——学习者对于某事物价值的态度或者想法;
组织——学习者能对他们所持有的态度或价值观进行比较或者整合,从而内化这种价值;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学习者能将他们的价值观付诸实践行为。
 有效教学的情感目标是:学生应看到学习内容的价值,欣赏学习、渴望学习,发展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用价值观指导行为。
可以从学生情感的丰富性和健康性、态度的积极性、价值观的科学性来评判。 动作技能目标。这一目标关注学生应该掌握的动作技能。
    知觉——学习者能运用感官获得关于客体、质量或关系的信息;
定势——面临学习活动,学习者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准备,以便有效地进行活动;
指导下的反应——学习者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相应的动作;
机制——学习者对从事的某种操作活动已有一定的信心,并已达到熟练的程度;
复杂的外显反应——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较复杂的动作或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完成这种动作;
适应——学生能自觉改变动作,以符合新的问题情境的要求;
创造——学习者能根据所学技能创造新的技能。
 有效教学动作技能目标是:学生应学会动手能力或实践操作能力,即应能运用知识动手解决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这一目标可从学生动作技能多样性、熟练性和创造性来评价。
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2.充分的准备
         充分准备指教师为确保教学效果进行的精心谋划。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不是即席演讲,不能靠临场发挥,因而有效教学要以充分的准备为前提条件。
    研究表明,教师授课前精心备课,事先计划和组织好教学,可以减少教师授课后用在课堂组织和管理上的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或机会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充分的准备有以下意义:
 1.研究教材。教师认真研究了教学内容,找到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就有可能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2.研究学生。教师在教学前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要等,在教学中就更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教学方法。
 3.研究教学方式。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就可以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感,产生更高的自信心和教学热情,增强他们的教学效能感。 
假设教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或教学变异事先进行了估计或预测,有考虑、计划了备选的教学处置方式,那么就可以减少课堂因它们而出现的中断或骚动,保证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个成功的教师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都是花大量时间作教学准备,一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可能几倍,甚至十倍于课堂教学时间。
有效教师的特征:
亲和力、研究力、影响力、感染力、执行力、 应变力。充分的教学准备主要凝结在教师的教学计划中(教案),
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筹划开展教学具体方式,如课的结构、采取的教学方法或师生的相互作用;设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的对策。
充分的教学准备尤其表现为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既研究学生的己知和未知,研究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要求,研究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又研究学习的一般规律,关注不同层面、不同特点的学生。
3.科学的组织
科学的组织指教学实施时保证了教学内容、活动、策略、秩序等的合理性、科学性,尤其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安排。
教学准备与教学组织是紧密相连的,教学是根据准备的教学计划进行的,是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
如果教师准备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但如果不善于组织甚至对教学缺乏组织,那么,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动态的活动,是尝试性的过程,无论怎样周全的教学计划也难以预料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意外的情况总会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的变化,修改教学计划,重新组织教学,灵活地开展教学。 科学的组织表现为:
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学和学习活动,合理分配教学讲授和辅导、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时间。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专注于教学内容。
解决学生的疑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注重课堂管理。
防止课堂干扰,减少教学中的中断,使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设定的方向顺利正常的进行。 4.清晰的讲解
清晰的讲解就是教师清楚地讲授、解释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达到正确的理解、牢固的掌握和顺利的应用或迁移。
Furst ( 1971)将清晰讲解定义为:“教学清楚和易于理解。”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等,增进其知识、培养其能力和熏陶其情感,因此,教学必须做到清楚明了。
 教育实践和大量研究表明,教学清晰明了能促进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特征。
Furst (1973)小结了教师教学与学生成绩关系的多项研究,他发现,教学的清晰讲解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清楚解释的能力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品质。
 教师通过清楚明了的教学,就能使学生更清楚、更准确地理解,就能使学生获得学习进步和发展,就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清晰的讲解包括:
教学目的明确,教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掌握的内容和学习的重点。
教师系统、有条理地讲授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获得结构化的知识。
教师对概念、命题、理论、原理的阐述简明、准确而不含糊,使学生易于透彻理解和正确掌握。
讲授时表现出思维的逻辑性、表述的条理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5.饱满的热情
饱满的热情指教师教学时通过语言、情感、动作等显示自己爱学科、爱教学、爱学生的热情,使教学充满感染力、影响力。
教学是师生参与的智力活动,虽然课堂教学环境主要是信息、知识环境,要实现认知的目标,师生的情绪状态这一智力活动的动力因素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效率。进行有效教学,引起师生的积极情绪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教育家哈兰认为,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教学的热情。    澳大利亚教育家白兰泰勒研究表明: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初动机来自他们的内在动机,即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这种动机既是促使他们有效教学的重要动力,也是构成有效教学的最基本特征。
  充满热情表现为对教学内容表现出真正的兴趣,教学时流利、兴高采烈的言语表达,炯炯有神、动人的眼神,表现出惊讶、兴奋的面部表情,丰富、饱满、爆发性的激情和充沛的精力,等等。
   教学充满热情的教师在课堂上很活泼,言谈中表现出丰富的感情,教学趣味性高。6.促进学生学习
    促进学生学习是指教学关注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围绕学生组织和实施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作用于学生,其效果主要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体现出来,因此,有效教学应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通过积极建构学习新知识,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或照搬从教师或课本获得的知识,因此,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参与和投入学习。 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表现为:
(1)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学生的适配性。教学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知识背景、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基础上;教学内容能为学生加工、接收、理解,并通过变化课的难度、进度,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以适应学生。
(2)了解、关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
◆通过充满热情的教学传递教师对学科、对知识的爱和投入,从而引发了学生爱知识、爱学科、爱学习;
◆通过说明、发掘教学内容的意义、作用,从而引起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兴奋、好奇,从而引发和强化了他们的需要;
◆通过生动和充满挑战性的教学,从而吸引学生,促使了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关注学生对教学的反应,根据教学情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避免了学生的厌倦、走神和分心;
◆通过教学后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从而避免了重犯类似的教学错误。(3)既面向全体学生学,又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条件下,教学不应只面向少数学生(特别要防止只关注少数优秀学生、忽视差生),而应面向全体学生,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使每个学生从教学中获益。在个别教学条件下,根据学生的特点、优势、特长,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辅导、点拨和培养,使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
(4)帮助学生摆脱困境,克服学习障碍。在教学中,教师正视学生的困境,克服进一步学习的障碍。有效教学是实现了明确目的--学生愿意学习,在教学结束后能从事教学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使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增强主动肩负起学习责任的意识;同时,通过方法论教学,介绍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能够卓有成效的学习。
         这样的现状说明“差生”问题无疑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有心理学家还专门对“差生”的状态进行了归类, “差生”大致表现为:
“差生”一般与父母难以沟通;
“差生”有浓厚的厌学情绪;
“差生”容易自暴自弃;
“差生”不服管;
“差生”难以进入进取状态;
“差生”的心理品质和健康品质发育不良;
“差生”处于集体的边缘状态。我们如何看待这样一个事实: 每6个学生就有1个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希望??
《北京青年报》消息  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差生”,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
     有统计,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
  7. 融洽的师生关系
现代师生关系理论表明,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状况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融洽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主动地去构建,一旦构建了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就会充满热情,并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使课堂气氛积极、活泼,学生也才会有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因而它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关心、爱护、信任、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友谊,形成融洽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智、乐其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表现为,
(1)关爱学生。关爱学生就是要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视为有个人价值的生命个体,既与他们建立真诚的友谊,又使其个人价值完全实现。
为学生的幸福和利益着想,及时解决学生的困难,为学生发展和成才提供最适合的、最多的机会,创造最佳的条件。
(2)信任学生。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期望是一种教育力量,影响学生的成就。为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学生才能和创造能力,对学生有高期望,相信学生能学好,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手段传递信任,留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充分挖掘和展现自己的学习潜能。  (3)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伤害学生自尊,把学生视为有尊严、有个性、理当得到尊重的个体;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认知偏好和个人愿望,不强行灌输知识;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帮助学生在选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上得到最佳发展。
 (4)与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不仅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而且是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传递信息、形成融洽关系的重要手段。
有效教学的教师善于运用言语和非言语信号,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表露对学生的关爱、赞美、好感、友情、信任等,达到了既有助于教学目的实现又促进师生融洽关系形成的双重目的。
 8.高效利用时间
      “时间是教育王国的金钱,教育需要时间……教师用时间提供教学服务,学生用时间购买学习”。   --史密斯《时间与学校学习》
高效利用教学时间指教学时间利用的高效率,在单位时间内教学造成了最大的教学效果。
很多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高效利用时间是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并且能不能高效利用时间成为区分有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 高效利用教学时间表现为:
(I)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指向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过频地实施课堂管理,并因此造成教学中断、偏离教学内容的闲扯却会占用、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不是有效教学的表现。
(2)将更多时间用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师生相互作用和与学习直接相关的活动上,减少用于课堂管理、维持学习秩序、交流学习规则以及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的时间。(3)通过教学的生动有趣、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促使学生对学习更投入,增加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
(4)通过事先制订教学时间管理计划、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后评估时间利用情况来有效利用时间,及时消除导致时间浪费的因素。
(5)向学生灌输时间重要性的观念,并通过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既增强他们的效率意识,又培养他们单位时间的学习能力。
9.激励学生
激励学生是指教学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促进了他们对教学的主动参与。学习只有在学生感兴趣、有学习愿望和动机并主动投入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学习,并学得更好。所以有效教学以激励学生为特征。
生动有趣、激发思维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学生就会注意教学,主动参与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并为努力实现教学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大量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若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就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激励学生表现为:
在教学中阐述教学内容的意义、作用,并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热爱所学的内容,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有认知的愿望;
教学中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带有情绪感染力的讲授、提问等来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进行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教学,向学生提出智力上的挑战,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他们求解问题;
让学生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产生成功的愉悦;
适当的强化如表扬、赞许等。
  什么是教学策略
策指计谋、办法,略指计划、计谋。
教学策略是教师自觉地对教学活动及其因素进行宏观与微观统一的计划、评价和调控,以追求最佳教学效率的计策和谋略。
                     宏观策略 (教学全局发生作用 )
教学策略
                    微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技能构成)
                    限于时间,只探讨微观教学策略。
                          重点探讨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 讲授策略 
                            (二) 组织课堂讨论策略 
                           (三)提问策略
                           (四)适应性教学策略 
                          (五)创建课堂坏境策略 
                          (六)激励策略 
                          (七)运用非言语手段策略 
                          (八)管理课堂策略 
                          (九)管理教学时间策略 
                         (十)管理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策略 (一)讲授策略
    课堂讲授是教师运用言语和非言语向学生传播知识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也是中小学教师经常表现出的一种教学行为。有效教学首先必须探讨教师讲授的策略。
     1.了解讲授优缺点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使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控制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其优点概括为三个方面:经济有效,信息量大,接受效率高;教育作用全面;可控(制)性强,适用于那些事实性知识和规范性技能。
    波恩(1998 )指出,讲授适用于以下情况:
      短期内传递知识信息;解释说明较难掌握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某种方式向特定小组提供知识信息,使知识信息适应特定小组;介绍或解释用其他教学方法所完成的学习任务。  
⑷周期性小结或归纳。小结或归纳可以在一节课的讲授中进行,也可以在一节课结束时进行,还可在单元或整个一门课程结束时进行,小结或归纳可以使学生把知识组织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
⑸运用先行组织者和进行支架式教学。先行组织者是由奥苏伯尔1968年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实际上是指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如果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缺乏可以利用的知识来理解这些新内容,便提供“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理解的引导性材料),从而在新内容和原有知识之间架设一座认识的桥梁,使学生理解这些难于理解的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仔细研究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供适当的先行组织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支架式教学是讲授时提供一个适当的概念框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建构知识的意义。
 3.清晰明了讲授
   清晰明了讲授是指教师的课堂讲授十分清楚而不含糊其辞,使学生清楚感知教学目的,清楚掌握教学内容。教育实践和大量研究表明,讲授的清晰明了被认为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清晰明了讲授策略:
⑴减少讲授中的模糊和混乱。模糊是指教师讲授时表述不清,过多使用不确定的语言。Borich列举了教师课堂讲授时模糊的表现:使用模糊的、炫耀的、不确定的语言;使用过度复杂或纠缠不清的句子;给学生的指示或指导常常导致学生要求教师再讲清楚。
教师在教学中对要表达的知识记不住或根本不了解时,他们就使用模糊语言。如,大概是、也许、差不多等。
混乱是指教师讲授时说错、停顿、过多使用口头语和混乱词语。这种混乱往往是因为教师思维缺乏逻辑性和缺乏有效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要减少甚至避免用模糊和混乱的语言教学,努力做到教学的清晰明了性,为达到这一目标,一是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⑵清晰提出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师要清晰地提出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任务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这样,学生会知道在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要完成的任务。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组织要清晰明了,学生能十分清楚明确地了解教师对其学习活动的要求,按清晰指令做好学习准备,开展学习活动。
⑶保证语言的准确、清晰。准确、清晰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正确无误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有清晰、准确的印象,加深记忆,更长久地保存。讲授教学内容要准确、科学、无误,避免过多的口语、停顿和模糊的语言,多用肯定性语言讲授,少用或然性判断和模凌两可的语言。
⑷运用有助于清晰明了的多种方法。通过使用范例、说明、提示、示范等解释教学内容和形象化、具体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清晰明了。通过声调变化、停顿以及精心设计板书等强调重点。通过提问、获取学生的反馈以及全面解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
 4.科学讲授
科学讲授是指讲授方法的科学性,表现为遵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讲授方法正确,教学目的清晰界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讲授的科学性能保证学生科学、合理、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
   科学讲授的策略:
⑴开始授课的方法正确。授课开始时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通过有趣、新奇、激发疑问的教学,使学生关注和参与课堂教学。不重视吸引学生注意,在吵闹、混乱的倩况下开始授课,必将导致教学失败
⑵授课开始时,要简述教学目的、任务,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期望,告诉他们在课堂上怎样做,指导十分明确。同时,要通过简述教学内容之价值,使学生意识到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投入教学中。⑶讲授中要重点明确、突出,让学生抓住。同时,对难点要尽可能解决,消除学生的误解、困惑和疑难,对关键和重要内容要讲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⑷恰到好处地结束一堂课。笔者的研究表明,在结束一堂课时,教师的有效程度比较低。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大大提高结束一堂课的能力。
教师结束一堂课不要只受铃声或时间的驱使,而应该小结主要内容,归纳主要观点,建立与下次课的联系或过渡。对教学时间没有计划,匆忙小结或根本不小结、归纳,
也与讲授的科学性不相容,是教师
要努力避免的。 5.为理解而讲授
     教学或讲授要促进学生理解,而不是让学生仅仅熟记事实、规则、原理、概念等。学生学习要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教学内容,才能获得知识,并在课内外适当运用。促进理解有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促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教学内容,
二是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20世纪70年代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为理解而教最早的渊源可追溯到我国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掌握为理解而讲授的策略:
⑴教师要讲授教学内容的价值、重要性以及与知识结构联系。使学生在一定的框架内、背境中理解教学内容,避免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重复地练习、生硬地联系,导致机械学习和死记硬背。
⑵注重教怎么做的知识,而非是什么的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是回答是什么问题的知识,后者是回答怎么做问题的知识,教学要重视教程序性知识,而非陈述性知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校花足够时间去教陈述性知识,而没有花足够时间去教程序性知识。教师在讲授时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教程序性知识上,而不要将过多时间用于教陈述性知识。
⑶教学习策略、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技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提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不能只告诉学生结论、事实、规则、原理等,而应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通过思路、方法、策略等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⑷鼓励学生为理解而学习。
教师要强调学生为学习过程,而非为学习结果而学习,监控学生及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学生的学习优势,指出学生学习上的问题。 
教师在讲授时要研究分析学生的理解水平和理解能力,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
要通过创设一系列教学对话来了解学生的理解,并将学生的理解引向高水平。
让学生掌握理解的标志:
①掌握了概念的本质特征;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和叙述知识;
③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④能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6.生动和热情讲授
生动讲授是指教师在讲授时能运用
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非言语表达
以及饱满的热情使讲授生动有趣、
充满吸引力。
热情讲授是指教师在讲授时能
通过语言、情感、动作等显示出
自己对学科、对教学、对学生的
热爱和热情,使讲授充满感染力。
教师要学习和掌握生动和热情讲授的策略。
⑴运用心向诱导技术。心向是学生听讲的心理准备状态,心向诱导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心理上准备接收教学内容,主要表现为引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将注意和心神指向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教师用游戏法导入新课或者说明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关系、揭示教学内容的重要性等,也可以达到心向诱导的效果。
⑵活化和具体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死的、静态的、抽象的,学生学这样的内容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如果教师机械地呈现这些内容,课堂教学就会沉闷,没有吸引力。欲使课堂教学生动,教师应活化教学内容,具体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衔接起来,将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揭示出来,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
⑶展示教学内容的美。科学中充满了美,作为科学浓缩和精华的教学内容也自然是美的,教师教学的生动性有赖于他们发现、展示这种美。
⑷运用生动的语言、多样化的表达。教师讲授时用诙谐的语言,充分运用手势、动作、眼神、表情以及语言的抑扬顿挫等多样化的非言语手段,能使讲授生动有趣,充满吸引力。⑸运用幽默。幽默是指有趣、可笑、意味深长。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幽默,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偷悦的气氛,从而使课堂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
 某教师发现学生有抄袭作业的现象,便在课堂上对学生说:“天工造物真是无比奇妙,即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东西也会千差万别,一位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可这一次,我们班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批作业时,我发现不少的作业‘面孔’一模一样,这个眼睛睁不开,那个眼睛也睁不开,孪生姐妹也没有像到这个程度呀,请你们说为什么会这样呀?”学生先是有兴趣地听,接着有些紧张,最后大声笑着说:“抄!”。
⑹挑战性教学。挑战性教学是指巧设悬念、精心设计问题、留下思维空间等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
增加教学的吸引力要使学生感到教学既有一定难度又通过努力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选取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适合的教学进度,在教学中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⑺显示热情。教师讲授热情表现为多种方式,如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和生气;语言表达快速、有效、抑扬顿挫,富于激情,目光炯炯有神、丰富的表情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戏剧化、吸引人或其他富于感染力的方式进行讲授,得体而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如表情、眼神、手势、姿势等,又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讲授时在讲台上或过道内走动而不固守在讲台上;
将适当的笑话或幽默、趣闻穿插在讲授中;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学生欣赏、表扬等。从而确保讲授时的热情,提高讲授的生动性。
    某教师在讲“见义勇为,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一节时,首先利用彩色漫画形式,将课本内容用投影仪投到屏幕上,同时用录音机分角色配音解说漫画所表达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开头,便把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研究表明,教师可以在授课中引入新奇、不一致或矛盾冲突的因素,从而吸引、刺激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1.什么是课堂讨论
 维恩特认为,课堂讨论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教育意义的、反思性的、结构化的团体交流。
(1)讨论是交流。课堂讨论是熟悉的成员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社会性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是思想、观点、感情的沟通或了解。
(2)讨论有教育意义。课堂讨论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实现教学目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3)讨论是反思性的。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高级认知水平上批判性地、创造性地思考,讨论专题。
(4)讨论是结构化的。课堂讨论是在一个或多个组织者(教师或小组中的领导者)的组织、指挥下进行的,并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步骤推进讨论。
(5)讨论是团体的。多数课堂讨论是在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或者在几个人组成的小组进行的。2.课堂讨论的优缺点
葛尔认为,课堂讨论有助于达到五个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促进态度改变和发展;
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
课堂讨论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学科知识,促进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更深入理解,同时,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参与讨论,学会了参与民主社会的态度和行为,因而促进了认知、情感、交际能力以及团体的合作性、建构性和深思熟虑。课堂讨论的缺点:
葛尔认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并不经常采用讨论,其原因在于:
1.有些教师说他们曾试过一次,但未能获得成功,因而不采用了。
2.采用讨论,教师就势必放弃一部分对教学过程所具有的职权,使教师难以控制教学进程,有可能导致教学无序
3.讨论的一个主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在态度和推理能力方面的发展,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不愿在教学中组织这种讨论,因为他们害怕招致外界反对
4.学校的课程一般着重于对事实和技能的掌握,讨论不如讲授法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
5.如果班级规模太大,给组织讨论增加了难度。
 2.提出目的和明确主题,适合的讨论主题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⑴主题是需要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的重要内容。与学生学习不相关的内容不能作为讨论主题。
⑵主题是学生有兴趣讨论的。因为讨论的成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后者又受学生参与欲望的制约。主题即使十分重要,但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他们就不会主动参与讨论,课堂讨论就无法进行,自然也不能达到讨论的目的。因而,这样的主题不能列为讨论的主题。
例如,一位教师概述了古罗马竟技场上的基督徒和狮子、斗士以及其他惨无人道的竞技活动后,他问学生,为什么这些风俗在罗马盛行?不同文化的人如何从这种残酷的竞技中取乐?这样的讨论主题,学生就有兴趣讨论,并能发表各自的观点。⑶主题是适合讨论的。适合讨论的主题既指讨论主题的难度适宜,不能太难,又指讨论主题能引起争议,还指讨论主题不含糊,有明确讨论的议题。
太难或过易的内容不能列为讨论的主题,结论明确、一目了然的内容也不能列为讨论的主题。为了确定适合的讨论主题,教师既要研究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中精心选择确定讨论主题,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学习潜力,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有能力参与讨论的讨论题。
 3.创建适宜环境
适宜的课堂讨论环境对促进课堂讨论卓有成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创设适宜的课堂讨论环境。
⑴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愿望和动机。因为是学生在讨论,他们的动机和意愿是讨论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讨论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讨论的动机,使他们形成参与课堂讨论的意愿。
⑵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学,除可进行全班讨论外,也可实施分组讨论。分组时,每组人数不宜太多。高尔认为,最理想的小组规模是5-8人。小组过大会因为减少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和增加组织讨论的难度,而导致讨论效果下降。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适应学生的需要。一般认为,运用异质(在学习能力、交流技能、学习成绩等方面不同)分组法比同质分组法能使每个成员都有参与讨论的平等机会。 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
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成绩
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
    课桌椅的排列:                   ①  ②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T”型:                           
                   ③   ④            ④   ⑤           ④    ⑥
                                                               ⑤    ⑦
 
⑶采取适于讨论的座位模式。秧田式的座位模式是不适于讨论的。研究表明,如果小组成员彼此能够看见对方并能听到对方说话,那么他们就愿意与对方进行交流。
 进行课堂讨论,座位模式最好是圆圈式的,至少也应该是面对面的。这样,会便于所有成员参与讨论。
⑷创设支持性环境。为了鼓励学生在讨论时思考和参与,教师要创设支持性环境。为此,教师要以民主式而非权威式的办法组织或指导讨论,要学会倾听,有良好的倾听技能。倾听是指教师在学生说话时认真听,努力去理解,适时作出反应。不要不理睬,或者轻易打断学生的话语。
⑸学会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贡献作出反应。显示欣赏、支持,即采取非提问性的方法,如肯定、停顿、给予信号等。教师的欣赏等,会使学生发言更积极,表现出更复杂的思想和更投入讨论。
4.适时引导
教师适时引导课堂讨论,可以确保讨论的方向性,使讨论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教师怎样进行适时引导讨论?
⑴不要让学生的讨论偏离讨论主题,始终围绕实现讨论的目标,当学生的讨论有迹象偏离讨论主题或开始偏离讨论主题时,要及时加以指导或引导,使讨论回归到讨论主题上。
⑵要及时处理讨论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如随着讨论进展出现的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学生讨论中出现的情绪化语言或表现等,都需要教师及时加以处理,以减少这些突发事件对讨论顺利进行的消极影响,确保讨论达到预期效果。
⑶查明学生参与率下降的原因。如果是讨论主题不适合,要马上换一个主题。因为简短快捷的讨论比起一个拖拉冗长的讨论要好。
⑷提供新的必要的知识信息。如果发现讨论陷于僵局或学生长时间保持沉默时,教师要提供新的必要的知识信息,或给予点拨和引导,再次激活讨论,保证讨论的顺畅进行。
⑸适时作简短的阶段小结或归纳。阶段小结或归纳可以明确讨论己解决的问题,形成的共识,也可以明确当前面临的任务,使讨论在当前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不做无用功;还可以在小结或归纳时告诉学生要注意的方面,并给予学生特殊指导。 5.鼓励参与和专注
教师怎样该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⑴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只是让健谈者或成绩优秀者有发言的机会,在课堂讨论时不善言谈的学生或学习落后的学生,可能不喜欢和不参与课堂讨论,对他们来说,发言也成了相当艰难的任务,因此,教师应为他们发言、参与讨论创造机会,开始时让他们就一些不太难、不需长时间发言的课题发言,菩于发现他们发言中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或肯定,增强他们的信心。
⑵鼓励学生作出贡献。以认可、肯定、欣赏的心态对待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反应,鼓励他们为课堂讨论作出贡献,不要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评估性判断,更不要轻易批评、指责学生,以保护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⑶教给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学生不参与课堂讨论,很可能是因为缺乏交流技能,因此,教师要教给他们交流的技能,如何时发言、发言时间的长短、怎样倾听他人发言、怎样评定他人的看法、如何发表自己的看法等。
⑷指导学生专注于讨论。在课堂讨论尤其是在小组讨论时,学生易于离开讨论任务,出现分心现象,因此,教师要对讨论有效组织。怎样使学生专注于讨论。
首先,分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在教室内走动,巡视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和检查每个小组,以确保讨论集中于讨论目标。
如果是全班讨论,教师要了解、监控每个学生在讨论时的表现和反应,及时巧妙地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手段制止分心的学生。
第二,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背景知识,以有效地为讨论作出贡献。学生如果没有与讨论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就无法参与讨论,也不能为讨论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自然也就会对讨论不感兴趣,分心,不参与讨论。教师因而应向参与讨论的成员提供充分的背景知识,使他们有良好的知识准备。
第三,讨论时间不宜过长。心理学研究证实,学生注意集中程度会随时间增加而降低。同样,学生专注于讨论的注意力也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时间过长的讨论,学生更容易分心。
第四,明确规定或指导学生在讨论时的活动。学生分心有时是因为教师对他们在课堂讨论中的要求或指导不明确、不具体,因而他们不知道在讨论时肩负什么任务、应该怎么做而造成的。
教师应明确规定学生在课堂讨论时的职责、具体任务或要求,规定他们在课堂讨论时的活动,并给予特殊指导。  6.科学结束讨论
科学结束讨论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⑴归纳或小结讨论。归纳或小结课堂讨论主要包括说明讨论己解决的问题、得出的主要结论、形成的基本认识等。
⑵总结课堂讨论的得失或经验教训。如本次课堂讨论的成功之处、主要经验、失败教训。在进行这种总结时,教师应该尽可能以肯定方式,即以提醒、告诫而非指责的方式,让学生在后续课堂讨论中改进行为。
⑶通过归纳或小结使学生对讨论内容进行梳理,复习主要内容,产生整体印象,使知识系统化。在教师归纳或小结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归纳或小结的能力。
⑷建立此次讨论与随后课堂学习或讨论的联系或过渡。为以后的学习提供荃础。
⑸将讨论内容或主要结论与学习目标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显示讨论对达成目标、对学生学习己经发生的作用,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强化学生继续参与课堂讨论的动机。
⑹让学生总结。欲让学生觉得讨论有意义,并学会独立学习,教师可以叫学生总结。
    例如,某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对学生说:“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的讨论,想想在讨论中你获得了什么。请看一下这张表格,它包含了一些你在挖掘内心体会时需要使用的词组。例如,你可以这样开头‘我学到了……’,  ‘我惊讶的是……’,‘我开始在想’……以及任何你能想起的词组。请回顾一下我们的讨论,写下你的想法。”当学生们用几分钟写完他们的想法后,老师再叫自愿朗读其想法的学生朗读他们写下的,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分享他的总结语。这种总结,使学生感到有趣,激发了参与积极性。课堂提问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来进行教学。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观察了25节课,在这每节课40分钟的25节课中,教师共提问497次,平均每节课提问约20次,每2分钟提问一次,但与教师频频提问相反,
由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的只有16次,
平均每节课不足一次,
并且,教师所提问题基本上是记忆性、
重复性的,很少提理解性问题,
更缺少创造性问题。 案例:上海一次观摩课
   台湾老师评价大陆老师上课有两条优点和两条不足。优点:一是讲得清楚,二是讲得生动;不足:一是讲得太多,二是问得太多。我们的好课标准往往是教师不断提问,学生能对答如流,课堂上一问一答、热热闹闹、顺顺当当。
 美国教师听了我们所谓的好课后感到疑惑不解:既然老师提的问题学生都能完美地回答,而学生又提不出新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这就是中美教育在教学观念上的本质区别,
 评价一堂课的教学质量,
中国传统教学的评价标准
是“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
而美国教学的评价标准
是“学生提了多少问题”。
 1. 明确提问的目的
①鼓励思考、理解教学内容的价值;
②诊断和检查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
③复习强化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回忆特定知识信息或事实;
④管理性目的,即提问是管理手段,使教室安静,终止学生吵闹,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内容,对分心学生进行预防性警告。
⑤作为教师教学调整和改进的基础,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教学。
⑥给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参与教学,避免教学成为教师一方的活动。
⑦吸引胆怯、害羞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胆量。
⑧促使聪明学生鼓励其他学生
⑨在学生的回答后分析学生的知识
⑩允许学生有机会表达感情、观点等。
提问要达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提问时,首先应明确提问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时间、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对象,提问的目的可能不同。
⑵选择问题的难度。要提难度适中的问题,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水平,使问题的认知复杂性与前者相匹配,即提适应性问题。适应性的问题是学生感到有能力回答的,有兴趣回答的,准备问答的,因而也会去主动回答。
⑶选择清晰明了的问题。教师的所提问题要简洁,清晰明了,问题中不要包含复杂术语,问题的表述方式要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不使他们出现理解把握上的模糊或歧义。一次不要提一连串问题,一旦发现问题不清晰明了,就要再复述问题或变更表述方式,使学生把握问题的主旨和内容。
⑷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所提问题要与学生己有的知识体系相矛盾,造成他们认知失调,以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发人深省,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反应和积极的思索;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使他们为解决疑团,努力搜索信息;要能抓住学生情感上的矛盾,调动探究的热情。   
⑸选择促进教学的问题。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所提问题必须与当前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相关。不精心从教学内容中选择问题,为追求课堂教学气氛的表面活跃或过多指向课堂组织的提问,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
进行这种提问,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中精选问题。
 ⑹根据教学进程选择问题。课堂教学一般分为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阶段。
教学开始重点提引起学生注意、促使他们回忆先前知识信息、了解学生心理准备的问题;
中间阶段重点提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理解掌握情况、刺激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问题;
结束阶段重点提复习、小结、归纳教学内容和巩固、加强、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问题。
⑺选择教师能够回答或知道怎样去回答的问题。
教师所提问题应该是自己能够正确回答的。即使有些问题教师不能正确回答,但他们至少应该知道怎么去正确回答,并预见正确答案。
如果所提问题教师既不能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去正确回答,那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模糊,甚至使学生怀疑教师的权威性,有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⑻避免提四类问题。格拉伊塞尔指出,四类问题无任何效果,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一是与否问题。这类问题鼓励学生猜测;分析含量低,因为具有猜测性质,学生对这类问题的问答并不能说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学习内容。
二是追问。教师常常在学生回答问题停顿或回答不完全时提这类问题,使学生很难回答出来。
三是假设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测或推论,有可能导致学生不经思考妄加猜测。
四是反问。 
3.正确叫答
叫答是一种艺术,教师必须掌握。
⑴留下等候时间。适当增加等候时可以增加学生对问题作出反应的数量和每一反应的长度,提高反应的复杂性和认知水平,学生也因此取得了更好的考试成绩。
教师要在提问至叫答之间留下时间间隔。心理学家建议:教师提问后至叫答的等候时,低水平问题为3-4秒,高水平问题为15秒。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留等候时。做到长短适宜。
⑵提问后再叫学生回答。这是有效提问的最起码要求,也是教师应该熟知的常识。先提出问题,一定的等候时后,再叫学生回答。如果采取错误的做法,即先叫学生,再提问题,不仅会使学生因没有时间思考而回答不了问题,而且会使学生紧张、焦虑,并因回答不了问题而感到难堪。
   ⑶给学生同等机会回答问题。研究表明,在提问时,教师不经常叫落后者回答问题。倾向于频繁地叫自己认为能干的学生来回答问题。
据观察研究发现,一个有55位学生的班级,在3节课中,共有56位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56位同学基本重合为16位相对固定的同学,占班级人数的34.5%,即其他39位同学几乎不回答问题。教师怎样采取支持性措施?
⑴给以提示。当学生的回答偏离问题或教学方向时,教师应该在不伤害学生自尊、不抑制其积极主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暗示、提醒、引导、点拨等方式,使其回答围绕问题,指向问题的正确答案,不要轻易中断他们的回答。
    ⑵教师和学生要认真倾听。教师认真倾听既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又可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回答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要使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要求补充完善回答,从而增强他们参与回答问题的责任感。
   ⑶在学生回答时要通过非评判性的反馈方式,运用语言(继续说、这一点是对的、不错、很好)和非语言手段(眼神、表情、姿势、点头等)鼓励犹豫不决、吞吞吐吐的学生。
对学生的回答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予以肯定;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错误,应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帮助其分析错因。 
⑷在随后的教学中应用或反复提到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观点,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对教学的贡献,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强化学生回答问题的动机。1. 什么是 适应性教学
适应性教学指教师在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方法、活动等适应教学情境(特别是学生、课程等)的措施。适应性教学即因材施教的教学。
在我国,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十分重视根据弟子的差异进行教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将孔子的这一做法总结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这一概念便由此而来.因材施教是中国古代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学的一大教学原则,是西方适应性教学在中国的代名词。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或失者多,或失者寡,或失者易,或失者止,此四者心者莫同也。
或失者多――贪多务得;或失者寡――孤漏寡闻
或失者易――浅尝则止;或失者止――畏难而退
    西方教育史的一个特征是真诚地尊重别人,关心每个人的福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更是强调教育要以人为中心,倡导个性化教育,使教学适应学生的发展。班级授课制的出现使教师同时面对多个学生,这增大了教学适应学生的难度,也更强烈要求教学要尽可能照顾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运用教学策略表现出灵活性、变化性、适应性,选择和采取与特定教学情境相匹配的教学策略。
适应性教学策略要求:
  ①教师必须学习、掌握众多的教学策略。固守少数几种或一种教学策略的教师,缺乏丰富教学方法、策略库的教师,是不可能成为有效教学教师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努力学习、掌握尽可能多的教学策略,又要善于观察教学情境,根据变化了的教学情境,选择和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②切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能力和特点进行适应性教学。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师在教学中研究、顾及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及其特点,并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
   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包括很多方面,如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方法等适应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能力及其特点作出教学选择。③表现灵活性
   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引起并维持学生注意、讲授新内容、提问、布置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等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灵活,如教学目标分层次、讲授内容存在抽象和具体之别、问题有水平高低之分、作业有难易差异等,都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
④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速度或进度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速度、进度,适宜的教学速度、进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会使学生遭受学习挫折或轻松无比。  教师选择的教学进度,要适合75%的学生。
◆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潜力,使教学速度或进度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一旦发现教学进度或速度与学生实际不相适应,就要及时作出调整。
◆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高速度、快进度学习创造条件,增大学生的学习效益。
◆要快节奏或快速度教学。遵循赞科夫的快速度教学原则,教师不能在学生明白了教学内容后,仍进行重复性的讲授。强化学生学习意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⑤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
  适应性教学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适合性。因为过难或过易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更不会努力去学习。 
教师能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科学组织和安排、意义化、趣味化使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
要通过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看到教学内容与他们的相关性,对他们的重要性,重视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
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使其适合学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要通过选择其难度与学生实际匹配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既不感到太难,也不感到太易,从而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要通过准确生动的讲授,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建立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由复杂化向简明化、由难理解向易理解过渡,从而更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⑥对学习困难生有针对性施教
要求教师关注所有学生特别是困难生的进步和发展,为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作出相适应的教学处理。
例如,纽曼(Newmann)和其同事的研究发现,一般学生和差生学习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文化融合”,即教师要欢迎、喜欢所有的学生,对学生有信心,与学生交流,支持学生的学习行动 
要求教师要研究学习困难生,力争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速度或进度、教学策略等切合他们,使他们在教学中获益,体验到成功的满足,并促使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如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常对该生说:“只要你努力去学,就一定会有收获,教师相信你。”在课堂教学时,适当降低要求,让其感受成功。读课文时,读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只要无错,教师就带头与学生鼓掌欢迎,对其表示鼓励。慢慢地,这位同学找回了自信心,成绩明显进步。
 (五)创建课堂环境策略
课堂环境应包括课堂心理环境或课堂气氛和课堂物理环境,后者如课堂的座位安排、室内布置等。由于课堂环境直接表现为课堂气氛,因而教学是在一定的课堂气氛中进行的。
 1.创建适宜的、促进教学的课堂环境的意义。
 不良的课堂环境妨碍学生的学习。不良的课堂环境以混乱、无组织纪律性、冷漠、不友善、恐怖为特征,也缺乏幽默,充满讽刺和敌意,这样的课堂环境不利学生学习。例如,恐吓的环境会使学生在强迫下学习;如果冷酷和严厉控制学生,会使他们因害怕失误而不表现探索性学习行为。
 优良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学习。优良的课堂环境以温暖、支持、令学生愉悦等为特征,这样的环境鼓励学生学习,促进每个学生的怜悯和完善感。
被学生知觉为凝聚力更强、目的方向更明确和组织性更强的班级,学生的成绩都一致更好。
 教师创建适宜课堂环境,如没有威胁的、有秩序的、师生关系温暖友好融洽的、合作的、学生对学习负责的课堂环境和教与学的课堂环境。
教师要重视形成融治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尊重学生,分析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智、乐其教。
 2.创建安全的课堂环境
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在没有威胁和恐惧的课堂里学习,才能学得更好。
当代教育学倡导生态教学,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建构起安全的心理环境,保持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学习和发展。教师要进行生态教学,其对策之一是创建安全的课堂环境。安全的课堂是学生感到有安全感、没有现实和潜在恐惧和威胁的课堂环境。
研究表明,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在没有威胁和恐惧的课堂里学习,才能学得更好。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的需要中,安全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只有满足了人的安全需要,才能促使人产生尊重、求知、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创建安全的课堂,使学生不遭遇、体验现实和潜在的恐惧与威胁,而有充分的安全感,才能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的满足为学生产生轻松、愉悦心理环境所必需,是建立师生融洽关系、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基础,学生也才会爱其师,爱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教。
学生的安全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求知问学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有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孕育不断探索的辅神。 预防学习上的恐吓和威胁。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过分担心不能根据教师的讲授思考和参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不能适当地参与课堂讨论、不能正确完成课堂作业以及考试成绩差等,被教师批评、讽刺、训斥、指责和被同学嘲笑,那么他们就会提心吊胆,处于恐惧、焦虑之中,毫无安全感,不能专注于学习。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安全的课堂。
 降低班级同学间横向比较和分数报告造成的压力。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同学间的横向比较,公布考试分数和名次,并伴之有对落后学生的否定或批评,使他们感到压力过大、紧张、难堪,认为课堂是痛苦之源,并进而讨厌课堂学习。
 预防来自非教学场合的恐吓和威胁。班级没有同学间的友爱、关心,得不到温暖,感到被班级排挤、孤立,甚至遭遇校园伤害或暴力,都可能导致学生认为课堂没有安全感,并为寻找安全而远离课堂,出现逃学行为。
 倡导适度竞争。教学中同学间的竞争虽然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一般而言,竞争是压力之源,也是同学间互相嫉妒的导火线,过多的竞争特别是考试成绩的竞争,会导致学生紧张,产生压力,并会使学习落后者或竞争失败者产生挫折感。  3.创建有秋序的课堂环境
有秩序的课堂环境指课堂秩序井然有序,没有混乱。课堂是秩序井然的集合体,而不是由乌合之众组成的乱糟糟的群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几十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术性探索,怎么把这几十人组织好,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
  第一,有条不紊地教学。教师的教学计划不周全,教学活动组织安排不合理,甚至混乱,必然导致课堂的混乱和无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活动合理规划,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的活动和师生交流,安排各教学环节的过渡和衔接,并且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程序性。尤其要注意活动的过渡和衔接,明确告诉学生在过渡过程中做什么,避免因过渡不当引起的混乱。
    第二,加强课堂管理。课堂教学中的纪律问题、学生的破坏性行为、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等都是导致课堂秩序混乱的干扰因素,吵闹和噪声也对课堂秩序的维持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将课堂管理得井然有序,避免出现混乱。  4.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
愉悦的课堂环境是指课堂环境给学生欢愉、快乐、幸福等。课堂应该是令学生偷悦的地方,是能给学生带来兴奋、舒畅、欢愉、满足的场所。
愉悦会产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向往参与课堂活动,热爱课堂,把课堂看成他们的快乐之源。
由于情绪活动能影响理智活动的效率,愉悦的课堂使学生处于放松状态,产生积极情绪,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做,这必然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心智,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心理潜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师必须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第一,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显示自己的能力.
接受或容忍学生的失误。
使学生确立成功的自信。
让学生看到进步。
为学生服务课堂教学创造条件(回答问题,帮助他人、检查作业) 。
第二,让学生因得到积极强化而愉悦。
要告知学生教师鼓励和欣赏学生的什么行为、教师对行为有什么看法、行为有哪些积极效应。只有这样,欣赏和鼓励才会使学生感到是真实的、准确的、值得的,才能对学生学生行为起强化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体察学生的进步、成就、能力、创新、灵感等,并及时给予认可、欣赏、赞美、表扬。这样,会使他们形成胜任感、有能力感、满足感,从而产生满足、愉悦心理。
第三,让学生因取得成功而愉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立挑战性但不使学生丧失勇气的教学目标,使他们能取得学习的成功。教师设定的教学要求要让70%-80%的学生都能够达到,布置的教学任务也要有与此同等比例的学生能够完成。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成功,以适当方式奖励或肯定。
教学案例:这个故事会让我们目睹美国教育的魅力所在。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美国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厅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5.创建师生关系融洽友好的课堂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友好的课堂环境是师生相互尊重、关爱,建立和形成了融洽友好师生关系的课堂环境。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师生关系融洽友好的课堂环境。                                Fish  is  fish
一个池塘里,鱼与一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后离开了池塘,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讲述他所看到的世界。
青蛙在描述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人。有趣的是,在鱼的脑海中浮现的鸟、牛、人都带有鱼的形状!
后来鱼禁不住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而跳出池塘,才发现自己几乎无法呼吸!
幸亏青蛙看到了,奋力把它推回了池塘,救了它。
看着在阳光照射下的美丽的池塘,鱼微笑着对青蛙说:“你说的对,鱼就是鱼。”
                    这条池塘里的小鱼曾让我为之深深叹息,无法挣脱自己的环境,无力跳出自己的局限,那么广阔的美丽的世界无法看见。
  当我把注意力集中到结尾时,我看到了一个豁然开朗的小鱼。
   当我们了解了一切,而仍然无力改变时,最好的态度就是面对、接受,而且是微笑着! 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知识建构(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建





观教师创建师生关系融洽友好课堂环境的策略主要有:
第一,理解学生。师生误解是导致师生关系对立或冲突的直接原因。
 既消除或缩小在对教学内容把握和理解上的差异, 通过加强沟通,减少理解上的分歧,增进共识。
 消除或缩小对课堂问题、教学中的异常表现以及学生学习失败原因认识上的差异,在协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进行换位思考。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移情和关爱,真正理解学生。
 第二,尊重学生。 讲民主平等,关键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个性,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认知偏好、个人愿望和选择,给他们适当的学习自由,不要过多的限制和束缚。第三,信任学生。教师的信任和期望是一种教育力量,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就。 要坚信他们能进行自我管理,遵守课堂纪律,承担起学习责任;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留下独立、自由、创造性学习的空间,而不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过多的干预。
    第四,关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才有力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视为朋友,与其建立真诚的友谊;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要居高临下;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及未来的幸福和利益,全身心地教学,尤其要进行高质量的教学;要体谅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第五,与学生交流.交流是传递信息、沟通情感、消除误会、增进理解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交流为基础,与学生建立融洽友好和谐的关系。要主动与学生交流,邀请学生参与教学,对教学作出贡献。 
 6.创建合作的课堂环境
合作的课堂是师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场所 。
教师和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相互协调、高度合作才能使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充满效率。
教学是一种智力活动,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间、同学间的启发、点拨、激励,需要师生、生生的合作。
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学习,教学的成功需要来自学生的配合和合作。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者把增进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教师创建合作的课堂环境的策略
    第一,提高学生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只有当学生意识到了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合作的重要性后,他们才会产生合作的意愿和动机,也才会主动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做出贡献。
    第二,给学生合作的机会。请求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有发表意见、表达观点、显露才华、贡献思想的机会,这不仅会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合作的可能性,还会激发学生参与和合作的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唱独角戏,
    第三,认可、强化学生合作的贡献。对学生与教师合作所取得的成就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的贡献,教师要能及时发现,并给予认可、鼓励,以强化学生的合作行为。
    第四,教学生合作的技能。合作学习技能,主要包括:思考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观点分享和相互借鉴融合他人意见、协调分歧等。合作学习技能对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性合作技能:主要包括倾听、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和冲突、建立团队等) ,社会性合作技能对建立和维持课堂秩序、创建合作的课堂气氛有重要作用。 7.创建学生对学习负责的课堂环境
第一,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教师应通过信息交流,传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否对学习负责对学习成败至关重要。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学生自己的学习意愿、学习动机、学习努力程度和学习方法才决定学习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第二,对学生的学习寄予较高且现实的期望,充分相信学生能负起学习责任,并通过赞赏、表扬、鼓励,强化他们负责任的学习行为。
第三,赋予学生管理自己学习的责任,教学生作出决策。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是他们自己在不断作出其课堂学习和课堂行为的决策,他们在作决策时有多种选择,应让他们了解每一选择的结果,作出更好的选择。
第四,及时否定或制止不负责任的行为。在课堂上学生不专心于学习任务,并表现出干扰教学的问题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当这些表现出现时,教师要敏锐发现,及时坚决地予以否定或制止。
 (六)激励策略
激励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的质量,也依赖于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促成了他们参与教学。
西方谚语说:“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去,但你不能使其一定要喝水”。
恰当的课程和好的教学非常必要,但并不能充分保证学生学好,实现教学目标。
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努力不够,他们就学不到任何东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努力程度取决于他们是否有学习动机。
1.提出挑战性要求
在人感到面临问题和需解决问题的认知失衡时,会体验到心理不适,产生解决问题、消除认知失衡的欲求,此时就被激发起来。
在课堂上,学生认知失衡出现在他们感到面临了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教学要求之时,出现在他们有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有趣问题想弄清楚之时。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适当难度的教学要求,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等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的教学要集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有效的授课、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达到挑战性的教学要求。
 2.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Bandura (1986)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对其能力的知觉或看法对决定其动机强度有重要作用,他的研究证实,学生的自我评估和自我满足是动机的有力强化物,甚至比来自外界的强化物对激发和维持动机更强有力,据此,他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我能力的看法,也即对个人能否成功的期望。自我效能感高时,个体的动机可能被激发,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反之,动机就可能被削弱②。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成就的愿望和内驱力,并努力追求成功,避免失败。   第一,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引起想要的结果,能够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能力,通过向他们传递能够成功的信念和让他们有成功的经历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强烈的个体,会更加努力去追求成就,因而也更可能取得成就。向学生说明取得成就的价值,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追求成功,使学生欣赏成功,渴望成功。
    第三,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哪些需要是强烈的需要。由干追求成就属于自我实现需要,因此,教师应通过让学生取得成就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四,创设学生取得成功的机会。教师让学生解答问题、提出观点、完成课堂作业、创造性地对课堂教学作出贡献、扮演小先生、获取优异成绩等是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将强化学生的动机。
    第五,教学生取得成功的方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策略、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帮助、支持学生高度投入学习过程、告诉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和专心于课堂学习等。
    第六,期望、鼓励和欣赏学生成功。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教师期望他的学习取得成功,欣赏取得成功,鼓励他取得成功,表扬、肯定学生的成功。3.分析学生成败原因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对其课堂学习为什么成功或失败的看法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把其成功归因于努力而将其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或努力不够时,他们就更可能被激发去继续努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正确分析成败的原因,把成功归于充分的能力和合理努力,把先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和策略不当等个人可以自我控制的因素,从而通过变化努力程度和采取恰当策略来取得成功。
教师要教学生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在学习中,学生不可能永远成功而没有失败。如果学生把失败看成不可改变的失败,那将会伤害学生的动机,使他们丧失自信。而教师教学生把失败看成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无数次失败孕育成功,则会增强学生的动机,并将他们导向成功。
鼓励努力,提供帮助。如果学生看上去确信自己不能完成任务,教师必须既鼓励学生,又在学生真正需要帮助时,愿意并能够提供帮助。  
4.提供适合内容
   第一,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掘并向学生说明教学内容的价值,使学生真正懂得所学的教学内容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第二,提供有趣的教学内容。人们对刺激易于适应,单调的刺激,还会引起人们的厌腻。求新好奇是人们的共同特点,学生也有这种普遍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有趣、变化、新颖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挑战性问题、建立知识链、进行知识类比等将教学内容趣味化。
   第三,提供与学生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能够证明他们的努力与其日常生活相关,他们的动机就更强烈。同理,如果学生认为他们的所学内容与自己相关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学习这些内容。
     案例    哈尔滨师范附小数学教师石瑾娜在数学教学中就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石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存在与乐趣。
    例如,在教一年级的《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石老师设计了一节“数就在身边”的活动课。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一说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几个数学组成的;让他们记录一星期的气温“…学生完成这些题目时,兴致特别高,争先恐后地交流。他们在交流中,体验到了数学的存在,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因而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学习更为投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与其学习、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努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和未来工作联系起来,使他们发现和看到教学内容与他们自己的相关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5.进行形象生动教学
形象生动、充满吸引力的教学表现为多种形式。研究表明,形象生动、充满吸引力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动机并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充满激情地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并促成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
第一,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第二,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讲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角色扮演、演示、说明、课堂作业、当堂小测试、对教学内容评论等 。
 第三,充满激情地讲授。
第四,充分运用非言语手段和言语手段。
 第五,巧用幽默。
 第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6.作出反馈,给予奖励
    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可以由于外来的强化而得到增强。
在教学中,强化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将其运用到学生学习中,就表现为强调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按照这一理论,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进行反馈,对期望的行为给予奖励,而对非期望行为予以惩罚。 第一,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反馈。
第二,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奖励。
 奖励要范围广
奖励要公平
奖励要多样化
奖励要激发学生为学习而努力
奖励要有选择性
将外在奖励和内部奖励结合起来。
 7.满足学生情感需要
激发学生动机是重视课堂中学生的情感需要。
对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的源泉来自于其内部。学生生活在班级中,期望与教师、同学交往,期望归属于班级,被班级成员认可和尊重,与班级成员建立融洽的关系,这些情感需要是最基本的激励源。
如果在课堂上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特别是交往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并使他们因此感到满足、愉悦,就强化了他们的动机。
马蒂斯奇指出:在一个集体中感觉受到别人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是一种积极的动机力量,会促使其产生对集体的归属感……产生对完成学习任务的强烈动机和对学习的重视 。
让每个人有事做。
(七)运用非言语手段策略
非言语行为指人们在交往中运用的手势、姿势、眼神、表情、触摸、空间距离以及辅助语言和类语言等。
运用非言语手段指在教学中教师用手势、姿势、眼神、表情、触摸、空间距离以及辅助语言和类语言等非言语手段。配合、辅助教学,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得理想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利用言语教学,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也要用非言语配合、辅助教学。
研究有效教学,应该探讨教师运用非言语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感染力的策略。  1.遵循运用非言语手段的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必须明确非言语行为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和辅助教学的。
 形式匹配和频率适当。非言语行为的形式与教学需要应具有一致性,如讲授时更需要教师用面部表情和辅助语言来增强讲授的生动性,讨论时更需要教师通过空间距离的变化和身体的接近等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过频运用非言语行为如不断变化声调、注视太频繁、动作幅度过大、手势太强烈、姿势变幻莫测等非但不能达到增强教学感染力的效果,反而会冲淡教学,并给学生留下轻浮、做作、自我表现等不良印象。
    减少差异,增加共识。由于师生的经验、经历、背景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可能使师生在非言语行为理解上出现差异,进而影响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教育效应。
       教师鼓励性的眼神被学生理解为警示,教师不悦的表情被学生理解为求助,肯定的手势被学生理解为强调,等等, 
 尽量确保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的一致性.心理学家艾克孟发现,通常情况下,如果口头语言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相矛盾,那么真正反映真实心灵的是后者,而此时的口头语言行为仅仅构成装饰性的面具。教师要使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尽可能一致而不矛盾的意识,在教学中使非言语行为服从、服务于言语行为。
2.科学运用非言语手段
史密斯认为,非言语行为可由以下因素组成:
环境因素(环境的结构属性对交流的影响)、接近度(对社会空间和个人空间的利用和理解)、
人体动态学(即研究人体运动与说话之间关系的科学,如手势、身体动作姿势、眼神和面部表情对交流的影响)、
感觉的传递(包括触觉、味觉、嗅觉和听觉)、
辅助语言(讲话时伴随出现的非言语特征,诸如:音调、音量、节奏、强度、插入音和停顿等)、
体格特征(不同体态、引人注目程度、身上气味及头发和皮肤颜色等的影响)、
修饰打扮(诸如服饰、珠宝及各种漂亮的饰品)。  (1)运用空间距离和身体接触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认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既可反映交往双方的关系,又可影响交往效果。他将空间距离分为四类,分别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所保持的距离不同,交往也会有不同的气氛背景,并影响交往的效果。
第一与学生保持近距离。研究证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越接近,他们越会被学生视为亲近、赞同、友好,越容易营造融洽、和谐的气氛,学生更会感到自己处于课堂活动中,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更多地做笔记、发言和注视教师。
第二,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距离。不同对象对空间距离的要求是略有差异的,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当空间距离。
    由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喜欢教师讲课站在他们中间,而能力强的学生则喜欢有一个较自由的学习空间,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离优秀学生远些,而离落后学生近些。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流中,男性的交往圈较大,而女性更需求友爱和情感关怀,因而更喜欢较小的空间距离,并且交往时男性对女性的空间距离远大于女性对男性的空间距离 。
第三,借助得体的身体接触。
心理学家发现,每一个人都有被触摸的需要,从出生开始,就存在与温暖、松软物体接触并体验到愉快舒适的本能。
科学家帕斯曼( 1975 )通过严格的实验研究发现,人不仅对舒适的触摸感到愉快,而且会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触摸对感情融洽的体味更深刻,
是感情交流的重要形式。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身体接触,但应注意:
其一,身体接触行为应得体适当,使学生感到舒适和能够接受,没有心理上的反感。
其二,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伦理观念、文化传统等,看他们是否能容忍身体接触行为,同时也要体察、了解、分析学生有无身体接触的需要,以决定是否运用身体接触行为。
其三,通过观察、分析身体接触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或效应,决定随后的接触行为,若既使学生舒适、接受,又能产生积极影响,就可以继续运用;反之,则应停止。
其四,面向女生的身体接触行为必须谨慎,尤其是男性教师在运用这种身体接触行为时。
其五,身体接触行为应随年级升高适当减少。  (2)运用手势和身体姿势
    手势指手的各种动作,身体姿势也叫体态,包括身体运动时的姿势(动姿)和身体静止时的姿势(静姿)。
 第一,恰当运用手势。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发现,在教学中频繁运用手势与促进喜欢和合作的接纳性课堂风格联系在一起:适当的手势与热情相关,后者又影响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运用手势可以反映其投入教学的程度。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喜欢常有微笑并频繁运用手势的教师。
第二,身体探向学生。接近学生的教师喜欢表现出无拘无束的姿势,并往往将身体探向学生。研究表明,喜欢把身体探向学生的教师,被学生视为是欢迎学生、关心学生和喜爱学生的教师。
   (3)运用眼神接触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人际交往中,眼神接触的作用:直接表示对对方的注意;实现各种情感的交流;直接调整和控制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传递肯定或否定、提示、告诫、监督等信息。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用眼神接触来控制课堂气氛,提醒学生课堂的进程,也用眼神接触监督学生遵守纪律。
教师运用眼神接触应做到:
其一,多用眼神接触.研究表明,教师注视学生越多,学生的参与性行为就越多;相反,每当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减少时,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就增加
其二,少用长时间注视。教师对学生多注视,应是注视次数增加而不应是长时间注视。由于长时间注视会使学生紧张、恐惧。
其三,目光接触的形式多样化。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教师可以用期望的眼神给予鼓励;当学生表现得十分出色时,可以用赞美的眼神表示欣赏;当学生面临困境需要帮助时,可以用同情的眼神表示关爱;当学生听课不专心或破坏纪律时,可以用注视的眼神表示提醒、普告和批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表情传递好感与厌恶、赞美和蔑视、关注与忽视、热情与冷淡、高兴与悲伤等各种情感信息,可以用表情表达对学生的好感、关注、喜欢和爱,教师的面部表情还能体现教师对学科和教学的热情,并影响学生对学科的热情、热爱、关注和学习的投入程度。
其一,面部表情的丰富化和多样化。
其二,更多表现出微笑。很多研究发现,微笑是教师热情的表示,也是欣赏、关注、鼓励学生的信号,有助于形成支持、安全、温暖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
其三,注意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运用适当的面部表情。例如,虽然微笑要多用,但教师在讨论课堂规则和相关的纪律、措施时,就应该严肃,而不微笑。
其四,面部表情应该得体,在课堂教学需要的时候运用。(5)运用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辅助语言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变音转调、停顿、沉默等,与辅助语言相关的是类语言。
类语言是指那些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声音,如呻吟、叹息、叫喊等。辅助语言和类语言具有强调、迷惑、引诱等功能,可以表达言语本身不能表达的意思。
教师的辅助语言应多样化、丰富化,并能根据教学情境灵活使用。例如,教师的语调可以变化。研究表明,有生动语调的教师,更受学生喜欢,其学生也更爱学。
教师也不要用太高的声音讲课。因为低声的教师较经常以高声叫喊的教师被学生视为能更好控制班级。
多用沉默或停顿。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管在什么情境,沉默或停顿都能起到表达责备、讨厌、不关心、同情和爱的效果,可作为引起注意、控制课堂的手段。巧用类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需要,巧用类语言,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八)管理课堂策略
课堂管理或管理课堂指为顺利开展课堂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过程。Doyle(1986)认为,课堂教学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维持秩序,二是促进学习。
维持课堂秩序主要是建立和维持适宜学习在此发生的课堂环境。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进行课堂管理,有多种课堂管理策略,包括建立课堂规则和程序、组织小组、监控课堂事件、对不当行为作出处理等。  1.让学生肩负起遵守纪律、参与学习的责任
 人本主义课堂管理,教师的特定行为,是考虑和尊重学生、与学生交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需要、让学生自我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等,会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
 2.制订和执行规则。课堂规则用于规范和支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做,如果违反,就要受到批评.课堂规则是师生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行动的规范和标准,对建立和维持课堂秩序、预防课堂问题行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告诉学生课堂规则的重要性。
 第二、与学生共同制订课堂规则。规则只有在被学生认可、接受而不被看作是教师强加的、是不合理的的时候才能发挥约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的作用,而与学生共同制订课堂规则,让他们参与课堂规则的制订,则可以提高课堂规则的认可接受度和影响力、约束力.
 第三、确定适当的课堂规则。适当的课堂规则要求:与学校规则一致;在教师认可和学生年龄水平、理智能力允许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已制订;指出适当的行为,应用正面陈述的词,如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不用否定的词;集中于课堂中的重要行为;项目尽可能不要太多,一般以4-6条为宜;表述的语词简明;针对或指向可观察到的学生的课堂行为;明确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将得到什么奖励,违犯课堂规则将遭受什么惩罚。
第四,告诉并让学生理解课堂规则.研究表明,有效教师在开学的头四天用于课堂管理上的时间多于用在教学上的时间。管理得好的班级与管理得差的班级相比,在学期开始时花费在教课堂规则上的时间较多,但在全学期的其余时间里,这方面所花的时间更少,从而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用在教学和学习上的时间。
第五,执行课堂规则要告诉学生违反课堂规则将受到的惩罚或可能带来的后果
 
 3.建立和维持秋序
良好的课堂秩序表现为班级成员协调一致的活动,没有破坏性行为和干扰教学的事件,全体学生遵守课堂规则,更多地投入学习。
教师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主要是组织好学年、计划好管理、组织好班级活动、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过渡、预防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和干扰性事件、机智应对课堂偶发事件、使课堂活动合理化,等等。
在应对课堂偶发事件方面,教师应采取“宽容的策略、转换的策略、停顿的策略、幽默的策略、诱导的策略、暗示的策略、冷却的策略、湖涂的策略”等。教师使学生专注于学习,预防问题行为:
第一,引起或吸引学生的注意。调查发现,90%的教师认为,导致学生出现破坏性行为的一个原因是课堂乏味。这提示教师应通过教学的生动性、有趣性,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和不断变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相关性,讲授的清晰明了和组织条理化,从而长久地维持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投入学习。
第二,教学的适度挑战性。内容难度切合学生水平,教学进度考虑学生的能力,这样既不会使学生感到太难产生失败感;也不会感到学习太轻松,精力过剩,无事可干。
第三,提供自然、顺畅而有效的过渡或变换,减少中断或拖延,周密计划和完警实施教学.因为过多的中断、变化不自然、教学没有计划等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问题行为。
第四,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任。告诉学生认真听课、参与学习是他们的职责,并让其了解在教学中肩负的任务,向他们提出明确要求,使他们专注于学习。
第五,不断监控学生的学习,对他们的学习作出反馈,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牢记失败的教训,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他们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为他们改善学习创造条件。
第六,迅速离开教学中心太远的授课。教学不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没有中心,对学生指导和要求不明确,都会导致出现课堂问题。教师一发现有这种迹象,就应马上终止。6.发现、处理分心行为和问题行为
凯恩斯(1985)在《课堂中的问题行为》一文中曾谈到,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影响或破坏其他学生的学习,这可能是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讲,也可能是问题行为蔓延,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病原体传染”,它蔓及全班,破坏课堂秩序。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偏离常规的行为称异常行为。异常行为包括分心行为和问题行为。
分心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偏离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的行为,一般而言,它只影响有这种行为的学生,对其他同学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
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破坏课堂秩序、干扰和妨碍教学开展的行为,它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妨碍了班级其他同学的学习。  制止问题行为的策略:
 ⑴教师让学生感到与他共在。就是教师能随时随地发觉学生的异常行为。根据Kounin的理论,教师要定时巡视、监察自己的班级,既知道课堂里正在发生的事,也使学生知道教师随时随地都是与他们“共在的”,即总是知道课堂正在发生的事,并将异常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致于酿成大问题。
 ⑵发现异常行为,判明其性质。教师要对分心行为和问题行为有敏锐洞察力,及时地、准确地发现。发现异常行为后,在采取措施前,要对异常行为进行研究,确定是分心行为还是问题行为,判明异常行为的性质。
Leach 认为,对课堂上异常行为可从八个方面进行分析:
程度--这种行为对其他学生活动的干扰达到何种程度:
持续时间--这种行为持续时间有多久:
频率--这种行为多长时间出现一次;
背境情况--这种行为发生的原因;
联系--这种行为是否与其他特定行为关联;
普遍性--这种行为是否在很多情况下出现;
正常性--这种行为是否偏离同学的正常行为;
对其他同学的影响一一这种行为是否干扰其他同学,怎样干扰其他同学。
 ⑶进行处理。对分心行为和程度轻微的问题行为进行处理时,如果是学生个人的分心行为,如注意不集中,讨论时不主动地发言等,由于这些行为没有影响班级中其他同学的行为,也不干扰教学,且持续时间不长,教师就没有必要去管它,即可以忽视,不采取干预措施。
 对轻微问题行为,持续时间不长,对教学干扰不大,对其他同学影响不大,教师通过提醒、暗示或高质量教学、强化期望行为等,使有问题学生中止问题行为。
⑷进行干预。鉴于“波纹效应”的存在,当教师发现问题行为足以干扰教学、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又可能诱发班级更多问题行为时,就要迅速采取措施,制止这种行为。当然,在采取干预措施时,教师要意识到中断教学、处理和制止问题行为对班级活动、对其他同学以及对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可能影响,即意识到对异常行为的干预有可能比异常行为更具干扰性,做到科学、有效,没有负作用,具体可采取最小干预法。
 6.运用最小干预原理和四步反应计划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每一严重分心行为和问题行为都进行处理,就得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而经常中断教学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甚至会助长有这类行为的学生; 如果教师对课堂上的每一严重分心行为和问题行为都采取比较严厉、强硬的干预措施,不仅会使教学中断,甚至还会造成紧张的班级气氛,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过分强硬、严厉的干预往往以损失教学时间为代价。
最小干预原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运用最简单、最轻微的干预方法就能起作用,即可控制、制止问题行为,那么教师就要运用这种最简单、最轻微的千预方法;如果最轻微的、最简单的干预方法不起作用,教师可以转而寻找并采取更严厉的干预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怎么应用最小干预原理呢?
Slavin(1997)提出了四步反应计划。四步反应计划是指教师在干预问题行为时,采取的干预反应可以分为四步。
首先是轻微的,而后是逐渐强硬严厉的。
当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失去兴趣或开始出现分心行为或问题行为时,教师首先“提供情境帮助”(第一步),以帮助学生中止分心和停止问题行为,继续学习:
如果学生继续分心和表现问题行为,教师可“采取温和反应”(第二步),将学生唤回到学习任务中,
如果“温和反应”仍无效,教师可“采取中等反应”(第三步);如果中等反应仍不起作用,教师可转而“采取强烈反应”(第四步)。
四、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卡洛尔提出学习到达度的思想。
                                     实际的学习时间
  学习的到达度= f ( ──────── )
                                      必要的学习时间
(一)必要的学习时间:
 1.学生对课题的适应性:包括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影响认知。
2.教师教学的恰当性;
       a、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b、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c、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d、教学内容的差异性;
        教师要经常反思的十个问题
你的学生喜欢你吗?
你的专业知识适应所授课程的要求吗?
你每节课都准确地把握了知识点吗?
你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否清楚要掌握的知识点?
有了教学问题,你能及时解决吗?
你能让学生每天都有收获吗?
学生愿意听你讲课吗?
学生有心里话愿意和你说吗?
你能随时更新知识结构吗?
你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吗?  学生在10种情况下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