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来美保封面番号: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逼宫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26:28

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逼宫中国  

2011-12-07

 

 

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西方轰炸伊朗,逼宫中国


  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4日报道,伊朗防空部队在伊东部边境击落一架美国无人侦察机,但报道未披露无人机被击落的时间。

  法尔斯通讯社的报道说,这架型号为RQ-170的无人机是在入侵伊东部边境空域执行侦察任务时被当地驻军发现并被击落的。报道称,该型号无人机是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使用的无人驾驶侦察机。

  报道还称,被击落的无人机只是轻微受损,目前已被伊朗当地驻军缴获。

   RQ-170哨兵侦查机



  RQ-170哨兵侦查机  

  该消息目前尚未获得官方证实。

  伊朗当地媒体今年7月曾报道,伊朗防空部队在中部宗教圣城库姆附近的福尔多铀浓缩厂上空击落了一架美国无人机。事后证明这是一则假消息。

  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欧盟近期宣布对伊朗实行新一轮单边制裁,并把矛头直接对准伊朗央行和伊朗的经济命脉石油工业,导致伊朗与西方关系持续紧张。上月29日,伊朗示威者冲进位于德黑兰市中心的英国驻伊朗大使馆,打碎使馆玻璃,并焚烧英国国旗。英国外交大臣黑格随后宣布驱逐所有伊朗驻英国外交官,并关闭伊朗驻英使馆。

  外媒:美国轰炸伊朗已进入倒计时

  美国《国际日报》刊文说,伊朗会成为西方军事打击的下一个目标吗?这是国际舆论近期的一大焦点。尤其是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报告称,“至少在2010年以前,伊朗曾有发展核爆炸装置的计划并进行了尝试”,轰炸伊朗的声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舆论对此极为不安,轰炸伊朗很可能已经进入倒计时。

  2011年12月3日,伊朗德黑兰,阿伯德机场上伊朗学生手捧花环和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的照片,欢迎伊朗驻英国大使。11月30日英国外交部长黑格宣布决定,要求伊朗驻英大使们在48小时内离开英国。当天早些时候英国关闭了在德黑兰的大使馆,11月29日激进的伊朗抗议者对使馆发起了冲击。图片来源:cfp


  2011年12月3日,伊朗德黑兰,阿伯德机场上伊朗学生手捧花环和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的照片,欢迎伊朗驻英国大使。11月30日英国外交部长黑格宣布决定,要求伊朗驻英大使们在48小时内离开英国。当天早些时候英国关闭了在德黑兰的大使馆,11月29日激进的伊朗抗议者对使馆发起了冲击。图片来源:cfp

    文章摘编如下:

  伊朗会成为西方军事打击的下一个目标吗?这是国际舆论近期的一大焦点。尤其是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报告称,“至少在2010年以前,伊朗曾有发展核爆炸装置的计划并进行了尝试”,轰炸伊朗的声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际舆论对此极为不安,国际日报发表评论认为,“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但美国等西方国家自有其逻辑,以前是这样,今后也是这样,轰炸伊朗很可能已经进入倒计时。   随着卡扎菲的倒台,国际社会对反对派发起内战加西方军事干预的“利比亚模式”议论纷纷,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在其它国家复制这一模式极度危险、后果难料;一种认为这一模式应推而广之。

  叙利亚地处阿拉伯半岛西部,西方国家的军事干预,势必揭开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旧伤疤,最终可能把整个中东拖入战争的火海。这始终让西方国家在军事干预问题上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何况军事干预,西方国家力不从心,因此,美国等西方国家暂时放下叙利亚,打起了伊朗的主意。于是,一出伊朗暗杀沙特驻美大使的事件登场。当舆论指出其诸多漏洞,美国又适时抬出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报告,为轰炸伊朗、切断叙利亚的外援制造口实。


  2011年12月3日,伊朗德黑兰,阿伯德机场上伊朗学生手捧花环和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的照片,欢迎伊朗驻英国大使。11月30日英国外交部长黑格宣布决定,要求伊朗驻英大使们在48小时内离开英国。当天早些时候英国关闭了在德黑兰的大使馆,11月29日激进的伊朗抗议者对使馆发起了冲击。图片来源:cfp

 



  2011年12月3日,伊朗德黑兰,阿伯德机场上伊朗学生手捧花环和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的照片,欢迎伊朗驻英国大使。11月30日英国外交部长黑格宣布决定,要求伊朗驻英大使们在48小时内离开英国。当天早些时候英国关闭了在德黑兰的大使馆,11月29日激进的伊朗抗议者对使馆发起了冲击。图片来源:cfp

 

  不过,面对欧洲债务危机,尤其是“占领华尔街”运动,人们不禁要问,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有意志和决心军事打击伊朗吗?这一疑问实际是否定性的,即正面临严峻挑战的西方国家,不应该也不可能对伊朗这个中东大国下手。

  国内的难题往往是大国发动对外战争的最大理由。眼下,美国已经具备发动对外战争的内部动因。曾有分析指出,前不久召开的20国峰会,美国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走下世界领袖地位的里程碑”,这对其是灾难性的。美国如果军事打击伊朗,既能轻而易举地转移民众的视线,刺激本国的战争经济,扭转就业的严峻形势;又能名正言顺地打压伊朗,切断对叙利亚的援助,从而扩大伊拉克战争的战果,彻底掌控中东油气资源,最终巩固自己的世界领袖地位。

  伊朗面临摊牌战争:西方逼宫中国,北京不鸟美国

  《环球时报》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中国没义务参与对伊朗的围剿》,摘编如下:

  伊朗民众冲击英国使馆遭到西方的集体报复,伊朗问题有可能面临最糟糕的摊牌——战争。西方要求中国加入进一步制裁伊朗的阵营,中国不仅不能照办,还应与俄罗斯协调行动,促各方冷静。

  美国参议院1日要求切断伊朗中央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并惩罚拒绝配合的国家央行。这意味着包括中、日、印等世界各国都不能再与伊朗开展石油贸易。这是个狂妄且无知的议案,真不知美国一旦制裁债主们的央行,今后它将如何再借钱填补它捉襟见肘的预算。中国根本不需要搭理这个议案。

资料图:胡锦涛主席会见伊朗总统内贾德

 

  伊朗学生对英国驻伊朗大使馆发起冲击。  

  伊朗民众冲击外国使馆无疑是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但这完全不构成颠覆伊朗的充足条件。北约轰炸巴基斯坦军队哨所同样值得谴责,但北约却未受任何惩罚。欧盟对伊朗外交制裁是可以理解的,欧美联合借机颠覆伊朗,那是为实现他们的利益找了个新茬。中国没义务跟他们一起使劲。

  伊朗在外交上输理,并不意味着它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伊朗是伊斯兰世界民主选举比较认真的国家,但西方对它长期奉行“一棍子打死”的敌视政策,它对宗教的热烈愿望得不到西方的任何尊重和体谅。西方强迫伊朗接受西方制定的交往规则,伊朗社会转不过这个弯,冲突因此越来越尖锐化。  对伊朗的错误,中国的态度应当是就事论事,同时拒绝参与对伊朗国家和伊朗人民的敌对。

  中国坚决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但必须有明确证据证明伊朗在这样做时,我国才可加入对其相关活动的制裁。现在有两个危险,一个是伊朗有可能在悄悄发展核武器,另一个是西方以反核武器为名搞垮伊朗。我们不认为这两个危险中,有一个比另一个更小。

  全球局势正在深刻变化,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在相对衰落,但是对非西方国家的政治及军事颠覆能力却达到巅峰。西方有明显通过政治军事手段获取全面利益的倾向,这是帝国主义抬头的新苗头,中俄等国应高度警惕并予以力阻。   无论伊朗有多少毛病,西方将其击垮都会增加其任意处置第三世界国家命运的权力。这不符合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利益。

  中国应重新评估自己在小国与西方冲突中所持的态度。以往中国大多都是即使不配合西方,也不搅西方的局。中国今后有必要侧重于:即使不帮小国的忙,也决不干让他们雪上加霜的事。

  伊朗学生对英国驻伊朗大使馆发起冲击。

  伊朗学生对英国驻伊朗大使馆发起冲击。

 

  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中国还可视情况为受西方威胁的小国打气,提供声援和物质支持,我们这样做的强度,可同西方支持中国境内外反华势力的强度挂钩。

  我们不应害怕西方会因此与我们翻脸,而应当有能力迫使西方接受我们这样做。我们当然不能做陡然的转变,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或者进两步退一步,逐渐使我们成为既与西方合作,又可公开拆西方台的国家。

  我们应当有勇气、有智慧做这样的调整。中国的国力不是谁想和我们翻脸就可以翻脸的。世界应避免新的冷战,但它一旦出现,受损的不单是中国。我们不应把国际社会对于避免新冷战的共同责任,变成中国单方面的义务。

  中国应支持每个国家的开放和进步,支持每个国家扞卫自己的独立和主权。我们反对西方国家规定非西方国家的政治选择,这种反对不仅是道义上的,还应逐渐化为行动。这样做与不这样做,决非不同中国利益发生关联。

  战争一触即发:西方联手制裁将伊朗逼上绝路

  西方制裁伊朗向着“把水龙头彻底关紧的最后一拧”又迈出一步。美国参议院1日全票通过对伊新制裁措施,要求切断伊朗中央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惩罚与伊朗央行有业务往来的外国银行。这几乎是要把伊朗的石油出口彻底切断。

  美国媒体立即想到,这将影响到中国———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其实,有美国议员成心要以此“逼”中国。欧盟当天也推出新一轮制裁伊朗措施。德黑兰2日则针锋相对地再次爆发反英示威。伊朗与西方的敌意会失控吗?

  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的话给人留下很多想象空间:以色列不寻求进攻伊朗,“但可能别无选择”。《苏格兰先驱报》2日说,目前西方大肆抨击德黑兰就像2002年抨击萨达姆一样,眼前的形势不禁让人想起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的几个月。但阿联酋海湾新闻网一篇文章说,战鼓越敲越急,然而打击伊朗不是那么简单,将令中东陷入一片火海,因为伊朗不是伊拉克。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德黑兰2日爆发新的反英示威,支持冲击英国大使馆的行动。在参加完周五的祈祷后,示威者涌进市中心的革命广场,焚烧英国和以色列国旗,高呼“英国去死”、“支持查封第二个间谍巢穴(英国大使馆)”等口号。但报道没有提及示威者人数。

  此前十几个小时,美国参议院以100票赞成、0票反对通过新的对伊制裁措施。法新社说,民主党参议员梅内德斯与共和党参议员柯克共同提出这一修正案,呼吁冻结与伊朗央行往来的金融机构的在美资产。这将适用于以购买、销售伊朗石油或相关产品为目的而与伊朗央行往来的非美国央行。梅内德斯说:“这是以和平外交手段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最大契机。”

  在一些美国分析人士看来,参议院这一举动意义重大,是“扼杀”伊朗经济命脉的最有效办法。美国《头版杂志》网站2日说,切断伊朗央行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是唯一“能将伊朗政权压倒”的经济制裁方案,石油是伊朗主要的收入来源,现有制裁已严重限制了伊朗利用国际金融系统进行石油贸易的能力,伊朗央行是伊朗原油出口的重要中介。

  《华尔街日报》说,新措施旨在迫使世界各国银行采取与英国类似的经济制裁。英国此前宣布要切断伊朗银行业与英国金融体系的联系,正是这种严厉制裁促使伊朗学生周二冲击了英国驻德黑兰大使馆。

  美国媒体还迅速把这一措施与中国联系起来。《华尔街日报》说,根据制裁规定,外国金融机构将不得与伊朗央行往来,否则将被隔绝于美国金融体系之外。理论上这将影响到中国———伊朗石油和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

      “我不能预计中国如何反应。”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戴维.科恩对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说。美国《商业周刊》说,根据美国能源信息机构的统计,伊朗原油的最大买家是中国、日本、印度、意大利和韩国。中国支持了四轮联合国制裁,但北京与美国购买伊朗石油的亚欧盟友一直反对制裁伊朗能源行业。

美国总统奥巴马

 

伊朗总统内贾德

 

  法新社报道称,共和党议员理查德.卢格对有关新制裁措施会疏远中国的担心予以嘲笑,他批评中国对制裁伊朗没有认真对待,“我们要么必须与中国人在外交上竞争,要么可能与伊朗人开战”。

  不过,奥巴马政府对批准这一制裁措施心存疑虑。《商业周刊》报道说,奥巴马政府反对这一修正案,理由是它将威胁亚洲和欧洲重要伙伴的石油供给,可能破坏制裁伊朗的国际同盟,同时导致油价飞涨。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说:“危险真的存在,油价上涨实际上意味着伊朗将有更多钱推进核野心的实现,而非更少。”

  “这样的制裁实际上是多刃剑。”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表示,与伊朗有经贸往来的并不只中国一个国家,抬高油价对很多国家都没有好处。在制裁伊朗问题上,中国不能顺着西方的思路走。

  “为军事进攻伊朗铺平道路”?

  与美国相呼应,欧盟1日也加大对伊制裁,冻结了143个伊朗在欧盟实体的资产,并禁止37名伊朗人入境。欧盟当天还发表声明称,伊朗对英国的敌视被视为是对整个欧盟的敌视,欧盟将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报复。

  作为对英国驻德黑兰大使馆遭冲击的报复,英国政府命令伊朗使馆人员必须在2日下午2时前离开。但欧盟未能就法国提出的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达成一致。法国《新观察家报》援引学者的话说,石油禁运并不可行,这将把油价推上天,让整个西方经济崩溃,而中国和印度会趁机获得更多的伊朗石油份额。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称,伊朗勉强躲过欧盟石油禁运,但德黑兰有一丝不易觉察的担心,即本周伊朗与欧洲关系急剧恶化,俄罗斯与中国对伊朗经济影响将会增大。

  伊朗舆论并没有表现出对与西方关系恶化的担忧。伊朗新闻台2日以“英国难以撼动伊朗”为题称,尽管英国外交大臣黑格敦促欧盟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对付伊朗,包括冻结伊朗央行在欧洲的资产,但欧盟国家的代表却在这一问题上陷入分裂。该电视台还指责英国“为伊朗设下危险圈套”,使伊朗走上与西方对抗之路。

  伊朗与西方的对抗将往何处去?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战争”是许多媒体提到的一个词。英国《卫报》1日说,西方目前对伊朗的强硬态度,与入侵伊拉克前的形势类似,制裁只为军事进攻伊朗铺平道路。《苏格兰先驱报》2日以“妖魔化伊朗带有战争的气味”为题称,西方许多人一直将伊朗描绘成中东万恶之源,看着对伊朗日益加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制裁、假情报、宣传,不禁让人想起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的几个月。通过断绝外交关系、孤立和妖魔化伊朗,西方正向未知迈出危险的步伐。

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的表态给人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华盛顿邮报》2日以“以色列防长说不寻求进攻伊朗,但可能别无选择”为题称,巴拉克1 日说,以色列不希望因伊朗核计划与之开战,但在某些时刻也许别无选择,目前以色列不想打击伊朗核设施,但它依然是“最后选择”。美联社称,巴拉克还暗示以色列也许不会事先通报世界大国就发动军事打击,他说:“以色列是主权国家,负责以色列安全、未来与生存的是以色列政府、军队和安全力量。”

  有的西方媒体也加入到对伊开战的鼓动中来。《洛杉矶时报》1日称,回顾历史,在侵略面前软弱几乎难以理解或原谅,纳粹上世纪30年代整军备战的时候、“基地”组织上世纪90年代积聚力量的时候,西方为何都无所作为?现在能够大大推迟伊朗核计划的唯一可靠选择就是进行轰炸行动,但谁能设想奥巴马总统会干其前任没有干的事。

  西方决策者以前未能阻止希特勒与拉登袭击西方人,今天我们正遭遇同样的失败,因为我们未能直面这个伊斯兰共和国日益增长的威胁。以色列《国土报》2日则以“秘密战争”为题称,爆炸、致命的电脑病毒和其他各种“意外事件”表明,破坏伊朗核计划的行动正在进行,要么是西方情报机构,要么是内部反对组织,或者两者皆有。这表明战争已经在进行,尽管无人宣战或者证实。

  “伊朗不是伊拉克”

  在西方高涨的战争威胁面前,伊朗没示弱。新加坡《今日报》1日说,面临西方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的威胁,伊朗领导人并未袖手旁观,无所作为,伊朗革命卫队近来也提高了调门,革命卫队空军司令哈吉扎德说,一旦开战,“伊朗将攻击北约的导弹防御设施”。英国《金融时报》称,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和国防部近来多次表示他们有能力回击。一名分析人士说:“讽刺的是,伊朗在国际压力下变得更加好斗,萨达姆或卡扎菲在压力下要么开门迎进核查员,要么停止核活动,但伊朗依然我行我素。”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伊朗问题专家萨贾吉普尔说:“他们希望发出信号,即欧洲加大压力不是毫无代价,伊朗有报复之道。”

  伊朗的“报复之道”正是西方至今不敢轻易下手的重要原因。德国《图片报》2日说,现在西方已经被唤醒,但专家认为军事打击伊朗将是灾难,伊朗占据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如果战争开打,将打击西方经济体的骨髓。英国前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和“牛津分析”首席执行官穆萨维扎德赫1日联合在英国《金融时报》上以“梦游至伊朗战争的危险”为题撰文说,近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伊朗核计划报告、以色列关于军事打击的辩论、关于打击最佳时机的私下议论以及日前伊朗冲击英国大使馆的外交后果,正将不信任的裂痕扩展到新的危险的水平。但这不是现在或2012年进行军事打击的论据。伊朗核设施众多,德黑兰也不缺乏武器弹药和报复目标。沙特、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的设施以及霍尔木兹海峡都会成为报复目标。因此必须阻止与伊朗的大战。   阿联酋海湾新闻网一篇评论说,来自特拉维夫和西方首都的喧哗越来越响,可以轻松达到倾覆点,如果伊朗坚持下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只叫不咬”,就会失去威慑可信度。然而伊朗不是伊拉克,如果真要动手,中东将陷入一片火海,西方或许得考虑选择与有核的伊朗共处。

  英国《卫报》1日称,外交大臣黑格宣布伊朗学生的举动违反国际法,但多年来西方和英国对伊朗的一系列政策同样公然违反国际法,多次以军事进攻相威胁,美其名曰“一切选择都在桌面上”。西方的鹰派态度,许多以毫无根据的谣言为依据,或许西方必须改弦易辙,真诚谈判,才能避免一场地区和世界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