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月杏梨715种子链接:雷竹“孵笋”操作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25:19
雷竹“孵笋”操作技术2001-7-2 17:32:11现在临安全市每年“孵笋”面积已达到1000hm2 以上,“冬天里的春笋”为竹
农增加收入1.5-1.6亿元,加上大面积自然笋,全市竹笋年产值达到了2.6亿元,形
成了临安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孵笋”是培育“冬天里的春笋”的重要手段,人为地使雷竹的出笋时间从春
天提前到头年的冬天,赶在“元旦”和“春节”期间供应市场,倍受居民欢迎,行
情甚悄。根据示范户的多年实践试验,雷竹“孵笋”操作技术为:
⒈ 选择好竹地
1.1 竹林年龄必须是5年以上,每公顷立竹在8500-12000支,2-4年生竹子应占
总立竹量的70%以上,并且分布均匀。
1.2 竹子长势旺盛,无病虫害,地下竹鞭基本密布,有充足的笋芽基础。
1.3 竹地应坡度平缓,便于覆盖,以15-20°最理想。
1.4 离住处近,交通方便,便于管理和及时采收。
1.5 水源充足,便于灌溉时大量用水。
⒉ 做好前期管理
2.1 水份管理。竹子喜水,又怕水。长期干旱要浇水,尤其在行鞭期、笋芽分
化期更需要水;水份过多,或地下水位过高时,应及时排水。
2.2 肥培管理。据测定生产50kg竹笋,要消耗土壤中氮素250-350g,磷50-75g
,钾100-150g,以及一定数量的硅元素。雷竹一般每公顷产鲜笋15-30t,要根据上
述消耗比例施足肥料。
施肥要讲科学,根据竹子生长特征,实行一年3 次施肥法:即6月份施长鞭肥,
9月份施发芽肥,11 月份施孕笋(长笋)肥。做到重两头,轻中间,长鞭肥和孕笋
肥各占施肥总量的40%,发牙肥为20%。不搞“孵笋”的竹林,应以土肥为主,土化
结合;“孵笋”竹林,因已用大量竹叶、稻草、砻糠等有机质覆盖,其本身有机质
过剩,可少用或不用有机肥,以化肥为主,并提倡施用竹笋专用配方肥。临安“横
畈”牌强力竹笋专用配方肥,成本低,施用方便,效果好。产量指标为2.25万kg/hm2
的竹林,全年施肥用量为4500-5250kg,即长鞭肥1875-2250kg,实行深施;发芽肥
750kg,雨后撤施;孕笋肥1875-2250kg,结合覆盖进行撤施。
2.3 防治病虫。5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新竹展枝放叶,老竹陆续换叶,地下竹
鞭开始生长之际,也是蚜虫、竹小蜂、竹螟危害最猖獗的阶段。上述害虫均系危害
竹叶、吸食竹液的,可采用钾铵磷原液,冲水1--2倍,进行竹腔注射,每株IL。
煤污病在蚜虫防治后就会得到控制。防治病虫的关键是预测预报,及时掌握虫情,
以防为主。
⒊ 实行竹地覆盖
3.1 覆盖物。以毛竹为最好,其次为稻草、砻糠、猪牛栏肥及其它有机物质,
如杂草、麦壳、粉碎了豆杆、玉米杆等均可。
3.2 覆盖时间。应选择晴天,气温回升的日子。一般在“冬至”前后覆盖,春
节前出笋行情比较俏,但不能绝对,要灵活掌握。
3.3 覆盖步骤:松土放肥。在覆盖前对竹地进行一次浅消松土,清除杂草,并
施横畈牌强力竹笋专用配方肥2250kg/hm2 ,或用氮、磷、钾、硅3:1:2:1比例和一
定数量的单元素化肥。施肥后要接着浇水,以渗透到竹鞭为限,每公顷需水量约375
-525t。总厚度为30cm,采用毛竹叶覆盖,要实行二次覆盖法,先盖10-15cm,过10
天左右,再盖15-20cm;稻草、砻糠实行双层覆盖,下层为增温层,用斩断了的稻草
(越短越好)盖10-15cm,稍淋一点水,上面再盖保温层砻糠,厚15--20cm。覆盖厚
度要均匀。
3.4 控制地温。雷竹地笋的起点温度是9-10℃,正常出笋15-20℃。温度过低达
不到覆盖目的,过高则造成烂笋,甚至烧坏竹子。 所以,必须密切注意掌握地温,
根据升温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5 及时采收。及时采收能保持养分的合理运转,提高出笋率。覆盖后的竹园,
一般20-30天就会陆续出笋,若不及时采收,竹笋徒长,并且前笋不挖,后笋不长,
造成竹子产量下降,竹农蒙受经济损失。要根据不同的覆盖物,采用不同的寻笋方
法,竹叶覆盖采用脚踩法;稻草、砻糠覆盖应看裂泡挖笋,即在每天挖笋后,用竹
丝扫帚把砻糠扫平,第二天发现裂泡便是笋了。
⒋ 注重留养新竹
留养好新竹,是竹林永续利用的关键。覆盖竹园,由于冬天出笋,气温低,有
霜冻,留养新竹难度大,可采用:
4.1 根据出笋情况分析已出笋数量,总出笋量达到60-70%的时候,就可以把覆
盖物搬掉,使一部分健壮笋芽到“清明”边再出土。搬掉覆盖物后,每公顷再喷施
150kg尿素作叶面肥,以补充养分,提高新竹质量。
4.2 注意天气变化,防止霜冻。对于过早留养的新竹,可用“穿裙子”、“戴
帽子”的办法予以保护。即先用稻草把笋打圈包住,包不住了,就用塑料袋把笋尖
套住,任其长高,也能达到防冻的目的。
http://202.107.227.83/kjqk/hzkj/Hzkeji/hk2003t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