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疫苗事件:【第三章】常憶念佛之教理、事例及法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2:41:07
常憶念佛 自在解脫
常憶念佛 自在解脫
常憶念佛 自在解脫
【三章】常憶念佛之教理、事例及法相
第一節 常憶念佛之原理及表解
第二節 持名念佛功夫與定力之提昇及實例
第三節 依唯識法說明「專注憶念」之教理
第四節 依唯識法說明常憶念佛行門-平等不二,唯在一心

第一節  常憶念佛之原理及表解
一、教理
觀無量壽佛經中,第一觀至十二觀,觀極樂世界正報-報身佛八萬四千相及依報-不可思議國土功德莊嚴,故為勝相觀。第十三觀為觀八尺、一丈六之應、化身佛,屬劣相觀。佛為度生無不盡,普被三根,故又開示第十六觀-稱佛名號。
第一觀至第十二觀為利根、定慧力強之定心念佛,第十三觀次之,但仍是定心念佛,第十六觀更次之,則定心、散心兼具,特為散心念佛者而施設、開演。
第十六觀之稱名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雖方便入,有口、有心皆可念,卻是多根散念之下手方便,雖終究可入定心念,乃至成佛,但過程卻辛苦又需時。
二、譬喻
所謂:理可頓悟(真如實理,不屬修得),事需漸修(行門功夫,漸修而入),因次第進。今談常憶念佛之行門,屬於事修,自然依循行門修學,次第前進,易得成就。文殊菩薩所說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智者,因譬喻而得入。」
茲以陸地交通工具、欲達固定目的地為喻,敬請  參酌。
(一)持名念佛(一句佛號):
就方便而說,有口即可念,下手處上、中、下根均可念入,猶如眾生有腳即可步行,卻不會駕馭交通工具(比喻眾生心)。持名念佛,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約定心持名念佛者-屬上根;約攝心、專注持名念佛者-屬中根;約分別心重、不善於攝心、駕馭心之初機者-屬下根。
若其他專注攝心之念佛方法,如憶念、觀像念佛等都學不會,只能一面持名念佛,一面妄想隨起的方式念佛,均屬散心念佛,但肯持名念佛即已種下念佛之善因、善種,亦不可輕忽或放棄。
(二)憶念念佛:
猶如學習騎腳踏車,需經短暫訓練始會騎車,但速度較步行為快。憶佛時,專注憶念,雖初離散心念佛,卻仍不是定心念佛。
(三)觀像念佛:
猶如學習騎摩托車,更需經訓練及考照始得上路,但速度又較腳踏車快。喻原則上是已會攝心(比喻駕車),屬相似一心念佛。
(四)觀想念佛(勝相觀):
觀無量壽佛經第一觀至第十二觀之觀想念佛者,猶如開汽車,更需嚴格訓練及考照,始得上路,其汽車速度更快於機車,已善於駕馭心。此已屬定心(一心)念佛,依經文意:韋提希夫人聞佛所說,…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五)實相念佛:
因已由前四種之事相一心念佛達於理性一心念佛,則如搭飛機速度最快,最善於駕馭心。在世間法中,學開車都需要時間、耐力及技巧,更何況學習駕馭自心,必須更精進、善巧及耐力。
今欲由高雄到台北,上述五種交通工具均可到;欲由凡夫到成佛,五種念佛方法均可成就,皆是老實念佛,法門平等、目標一致、無有高下,故「不異」;但眾生根機有上、中、下三根,個人駕馭交通工具之能力有別,行動速度快、慢不同,故「不一」。
念佛亦如是,眾生均可成佛,則「不異」;但根機有上、中、下之別,契入念佛之次第,或由(1)散心念入(2)專注憶念入(3)攝心念入(4)事一心念入(5)理一心念入,則有不同,以入門下手方便與根機,有散念、定念之別,故「不一」。所謂「上根之人觀照心性,下根之人分別外境」,覺迷不同、速遲不一,但只要勇猛精進,誓死不退,雖需時較長久,但終可成就。
由上可知:下根之人,若有上上智,亦不可小視;故念佛人如何藉由多根散心念佛,次第提昇為一根專注憶念、攝心念、再入一心念佛,極為重要。
楞嚴經云:「攝心以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攝心為戒,是三無漏學之根基,能攝心念佛,即是繫念不亂之相似一心功夫,乃決定是否能「預知時至,往生淨土」之關鍵,不可不設法學入。由散心念至攝心念,二者中間之「專注憶念」之學習,正是彌補散心念與攝心念落差所需的行門功夫,欲當生「預知時至,往生淨土」之念佛人,不可不會。
(一)持名念佛時,若能專注如憶佛,則速度、功夫與憶佛同,如走路者,已學會騎腳踏車之能力。
(二)持名念佛時,若攝心如觀像念佛之定力,則功夫與觀像念佛不二,如騎腳踏車者,也學會騎摩托車之能力。
(三)若持名念佛與觀想念佛定力一致,則成就與觀想念佛一般,如原騎機車者,今已有駕駛汽車時之能力。
(四)若持名念佛,由事一心入理一心,花開見佛,則功德、受用與實相念佛不二,此時才可說是「一句佛號,概括事理」,後後即同前前,如龍飛鵬舉,徑中徑又徑矣!其餘三種念佛方法之次第提昇,亦如是也。
總之,如何令持名念佛者,由持名散念進入專注念佛(約如憶念佛之專憶力)再入攝心、一心念佛(約如觀像、觀想念佛之定力)乃至理一心念佛,是吾等持名念佛人之大課題,千萬不可悠悠忽忽,忘了弄清楚自己的定力,卻以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為已足。二六時中倘未能專注憶念、或繫念不亂、或一心不亂,臨終時,若被撥弄,屆時臉色難看或業報現前,則壞矣!
縱若未被撥弄,但往往亦不得生淨土,只得生人天善處,如占察善惡業報經云:「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此乃警語!望諸念佛人思之、行之,善巧常憶念佛,證入一心不亂也。
三、圖表:
茲將各種念佛行門契入之根機、方式、功夫及定力之深淺次第列表如后:
(由於行門功夫複雜,不可一定,僅依概約而說,並請  鑒察。)
四、表解說明
(一)持名念佛三根(上、中、下)普被、利鈍全收;肯念佛總比不念佛好;若以散亂心入佛塔廟,一句「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即種下成就佛道之種子),因地也,此等人當生還不易往生佛國淨土,以心散亂故、業力大於念佛力故。佛說阿彌陀經言:「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故。
(二)提昇憶念功夫及定力,俾當生成辦往生淨土之大事因緣:
1早日由
(1)初機之散心持名念佛進入
(2)功夫成片之專注憶念,待「憶念心謝」或「念極而忘」即入
(3)相似一心之攝心念佛,若信、願俱足,即得預知時至,往生淨土。
(4)繼續常憶念佛,得入初禪一心不亂之事一心念佛,得當生中品往生;若具大乘般若正知及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頌大乘,勸進行者,得上品下生、中生;
(5)若能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及見佛,入理一心不亂之清淨心念佛,即得凡聖同居土上品上生。若於此生即證入初地或以上之菩薩,得往生實報莊嚴等淨土(請詳見表解)。
概憶念者,且指「事一心」也,對緣歷境必須不忘於佛,如此常憶念佛,熟能生巧,淨念相繼,漸趨相似一心、事理一心,即得當生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散心念佛者,當生恐難往生淨土,以業力、染念力仍強故。
欲界定者,是否得生淨土,視助緣及多加努力而定;若能憶佛心謝或念極而忘,入相似一心之攝心念佛,亦得往生淨土。
2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云:「…若一日夜,…或七日夜,繫念不亂,是善男子!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聚,前後圍繞,來住其(臨終者)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三)一心不亂有二:
1事一心不亂:妄念不生之定力。
2理一心不亂:無念,即無念無不念。無者:無二相、無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
繫念不亂者,依六祖法寶壇經云:「亂與定對」,不亂是定。繫念不亂至少屬憶念心謝(相似一心)之攝心功夫或初禪一心不亂之定力。此憶念心謝入攝心念之相似一心功夫,正是決定當生能否預知時至,往生極樂國土之關鍵。下根之人有上上智,宜早日突破散念之不定心,由專注憶念,契入攝心、定心而念,才是確保往生極樂世界淨佛土之利器,盼望仁者深思之、信解行證之。
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節  持名念佛功夫與定力之提昇及實例
末學曾於民國七十二至七十九年間參與二處道場共修,每週四次,並打地鐘等法器,發現持名念佛,因一般散亂心之初機者即可契入,故約有八、九成念佛人往往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或念佛有一段、沒一段、或想到才念,缺乏常憶常念之知見;或雖有定課,卻漸成負擔,往往每日念佛只二、三小時,乃至一串念珠一o八顆念不完,即妄想紛飛,缺乏攝心念佛知見及行門,卻往往不自覺地以老實念佛自居,…,如此隨緣念佛,又不知警覺,如何痛下功夫、順利契入一心不亂?迨至捨報時,檢查其戒、定、慧之功夫及功德,卻無什麼功德可言,此等人對往生淨土一事,少有把握,往往只能到六欲天界或仍在人間繼續修行。故持名念佛人當如何加強專注憶念佛之功夫,漸次契入攝心憶念佛,乃至一心憶念佛之功夫?可從戒、定、慧三無漏學方面下手。
憶者:「心懸一處而不忘」,念者:「於曾習境,明記不忘」。楞嚴經云:「攝心以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發慧。」
一、戒
攝心以為戒。廣欽老和尚開示:念佛重在「心念、專精」,故可先放下心念以外之念珠、法器、念佛機及其他助緣工具,以免多緣心、多根用,心行散亂,不專不精。念佛除用「心」外,其他皆可免,如心念、心想於佛(心念佛時,感覺佛在心中,佛名號由心生故。);尤其臨終時,更是如此。
藕益大師云:「真能念佛,不妄想逐馳(專注憶念、或攝心念、或一心念),即是大持戒。」又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故,念佛即是念心。一心不亂時,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即心(眾生)即佛,生(眾生)即無生(佛),是為無生忍,正是持戒念佛之妙行。
二、定
持名念佛之蓮友可藉由下列方式,提昇常憶念佛之「一念相續」之動中工夫:
(一)自行設計以心念、默念方式念佛、拜佛、經行等,力求繫念不斷。
(二)參加佛七共修時,日夜繫念不斷,惟以心念、默念或金剛念較易專注。
(三)以金剛念方式參加晚間八小時以上之助念共修,以增長日夜相續不斷之憶念功夫。
行者並應加強心想-我心念阿彌陀佛時,阿彌陀佛就在我心中,心佛不二、自他不二之「憶念不忘」能力,即心中默念佛時,將注意力攝在意根,逐漸入於意識之專注憶念。縱使上班工作時,亦應以明記不忘的心念心憶著佛,不可以想有空時才念,不間斷之自我要求及訓練,每天心念心憶可達十二至十六小時。
若持名念佛至(1)感覺佛號起不來,不想提念、或佛號只是妄念(2)佛號在心中,如念珠一顆不停轉動、或如念珠一顆在心中不動(3)默然忘卻佛號(4)身心兩忘,此時正是契入常憶念佛,一念相繼(或淨念相繼)之時節因緣(惟若無上述情形,亦可轉入常憶念佛),念佛已由「有」相入「空」相;即若再經善巧方便之常憶念佛及體究,就有因緣契入「實相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及見佛之念佛三昧已!深望念佛人多加體會、用功修學。以上所提,末學道場亦多有同修可以做到,並非遙不可及。
智者因喻而得解,今先敘述外島蓮友欣西師兄自成工夫,心念、心想阿彌陀佛之因緣,請供參考(詳細請見第六章第二節師兄所述:常憶念佛,心開見佛報告)。師兄因閱讀末學輯述之念佛三昧解行法要,深為讚嘆!多次透過同修會與末學取得聯絡及見面。其自稱用「心」念佛、想佛。七年來,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一個懂得他的人,故將修行情況及種種感應,第一次對人透露。蓮友今年四十六歲,未婚男性;在船廠上班,據蓮友表示,略為:
(一)開始念佛期間
自以為念佛要入心,故希望用「心」念佛,而不是用「口」念佛,但缺乏善知識引導,讀經不多,卻知「心」可想佛,於是自行多方嘗試,不斷努力,用心念佛、想佛,同時也參加寺院、道場舉辦之佛七。期間因憶念佛之念自然生起,即想何不利用此機會繼續保持下去?於是連續念佛、想佛不斷,曾日夜長達進行二十三天,期間當然照樣上班工作與生活,又曾日夜不斷拜佛二十四小時。又自想有所謂:「般舟三昧」,何不自己鍛鍊?於是利用時間自己精進,進行三天三夜之「不睡、不臥、不坐」念佛、想佛之般舟三昧。平素則繼續常念佛、想佛,並自認為憶想佛之念若斷掉是不應該的、不可以接受的,總想辦法令心不分日夜,時時刻刻想著佛,但入睡了,也就隨緣了。每天念佛、想佛約十六至二十四小時。此七年間感應約四十次,但皆過後即不管,只將主要者向末學說明如后:
(二)感應道交
1 有一次,生病約三十天,要想佛、工作、又生病,身心疲累,感念人生極苦。憶想佛時,更心切、動容,是夜睡夢中自知阿彌陀佛現前,在床邊安慰、加被,惟未分明見佛之色像。
2 不斷憶想佛中,有一次,睡夢時見到一蓮池,蓮花約房屋之大小,有長者穿海青帶領他,並告訴他:「您可以中品往生,但時間未到。」(蓮友問末學:「如何才能上品往生?」末學回答:「入大乘法、深   解第一義而心不畏懼者,可以入凡聖同居土上品中生;若開悟但仍在三賢位者,可以上品上生;若是證悟之聖者-初地以上之菩薩,則生實報莊嚴土,亦有三輩九品;但不必掛心,只要盡心盡力,阿彌陀佛自會安排,一切依佛即是。」)
3 有一次,在佛堂念佛時,似睡非睡時,心眼見有一比丘現前,坐於供桌右邊,似向師兄的頭頂摩頂或寫咒語梵字、註記什麼的,但不確定。又有一次夢見騎龍觀音在空中以液體的東西灌過來,他即開口服下。
4 師兄與末學電話聯繫後當天晚上,於睡夢中見金色阿彌陀佛自現住家門口對面之海邊現起,非常廣大,並走到他面前,佛手上持一個金光閃爍之四方形的物品,上面有一個「安」字,感覺上,好像佛開示他:「你心沒安好!」另外,在地上亦有一個金色放光物品,上面有兩個字曰:「普賢」,師兄要末學解夢!末學回答:「您這是事相上之夢中見佛,並非定中見佛,似尚未事一心不亂,但有功夫成片及相似一心之體驗,因尚未開悟-契入真心理體之理一心憶念佛,未能體悟「即心是佛」之真諦,尚是識心念佛,自然尚不得「安」。末學道場中,至少有十餘位同修有「安」心之境地,但您只要繼續用功,您我若有緣,請續與末學保持聯繫,說不定末學可以助您一臂之力,讓您不必到極樂,即可於此世界真心開、佛性顯!找回本來面目,屆時自然心安,往生時,可以上品上生;金色光明是開悟、證悟後所顯心性本體之智慧光明。」
至於「普賢」有事、理二義。
事相上:是普賢菩薩普門示現菩薩行。
理性上:普是心性理體,圓裹十方,周徧法界;賢是實性是一,永不變異,生即無生,不生不滅。將來若能悟入,亦請您行普賢行,說空有不二之法!
三、慧
蓮友此時問末學,七年來雖有感應約四十次,均未向人說,但從未見金色光明、色身廣大之阿彌陀佛;為什麼跟您第一次電話聯繫,即能入此妙境,並問末學是誰?我回答:「我是一個常憶念佛的人,凡所有相都是虛幻;請放下吧!」接著他又問:「如何才能真心開、佛性顯?」末學回答:文殊菩薩般若經言,「善男人!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碍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其他如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六祖法寶壇經等亦有「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之類似開示。(詳細請參照本書第四章第四節之般若正知十五要)。
過二天後(九十五年三月十八日),蓮友自外島來到末學上班處,末學即以二小時左右,為師兄說明「般若正知十五要」並交待,若尚有不清楚,可讀文殊菩薩般若經等,若抓不著重點,則請閱讀末學所寫之教科書:念佛三昧、念佛圓通解行法要及八識規矩頌真實門等三本書,則念佛開悟所需般若正知,應已足夠,若仍有不足,屆時末學視情況再補充之,或請自行研讀大乘了義般若經論,一切看您的因緣;您來我則應、您去則不留。師兄真是「歡歡喜喜念佛想佛、自自在在往生極樂佛國」之淨土行者!令人歎服,然後他憶想著佛,參加佛七去了也!
智者往往因譬喻而得解;有時,一則鮮明不可多得、自成常憶念佛功夫之實修例子,即可不拘形式將憶念佛之初期定慧全盤托出,敬請詳見本書第六章第二節欣西佛子常憶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見佛報告。他是一個「心念、心想」之念佛行者,經末學調整念佛方法後,進入純然常憶念佛之「一念」相繼不斷之功夫,定慧更具足,才得於四、五月間,既開真心又見佛性之因緣。
再度呼籲廣大持名念佛之佛子,若欲確保預知時至、往生淨土者,請好好研讀欣西師兄之因緣;若欲花開見佛悟無生,好好細究欣西師兄之修學歷程及轉折處,否則,若憶念佛之功夫還不會或還不太熟,修行總不得力,稽延時日,真是可惜!典型在前,何不急起直追呢?猶如歷史人物之事蹟,即代表那個朝代的情形一般,敬請 卓為參考,珍重因緣,努力修學。

第三節  依唯識法說明「專注憶念」之教理
由唯識法可知:前五識若不與意識相應,則前五識是性境、現量之自性分別;若前五識與意識(平常通三境、三量及三性)相應(稱為五俱意識),則對緣歷境,起自性分別、隨念分別及計度分別,成六塵妄影,常落於散亂心是也。
以「意識專注憶念」時,前五識即不起分別,第六識專注在憶念佛矣!此時與前述有隨念分別、計度分別之散亂心不同故,如何離散亂心?令意識專注憶念佛,逐漸達於憶佛心謝(或念極而忘)之相似一心,成為念佛人是否能繫念不亂之關鍵,請三思之!繫念不亂之相似一心及初禪定力之一心及其以上之念佛定力者,才均得預知時至,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如何教導一般散心念佛人進入專注憶念,繫佛念於意根,漸至憶念心謝之相似一心,是指導念佛的善知識之首要任務,以免念佛人悠悠忽忽過一生,不得成就,不得往生極樂淨土。
佛者,覺也。覺智之教化,諸法師、老師、上師等傳法人,請多為眾生善巧方便施設吧!畢竟修福不修慧是不夠的。必也!福慧雙修、定慧均等才是善修者。

第四節
依唯識法說明常憶念佛行門︱平等不二,唯在一心
常憶念佛有三:
一、用表義名言念佛:以語言、文字稱佛名號,如佛說阿彌陀經、文殊菩薩般若經之行門方法等。
二、用顯境名言念佛:例如常憶念佛(有一念之念相)、觀像念佛、觀想念佛等,相關經典如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觀無量壽佛經等。
三、表義名言、顯境名言兼具之念佛:如無量壽佛經之一向專念、憶念(有佛號,又有佛形像時)、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之聞已思惟、繫念不亂(有佛號、有國土莊嚴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之憶佛念佛(有憶念之念,又有佛形像時)是。
以上諸經均是佛所說念佛法門,均可往生淨土,只是契入時角度、層次有異,不必偏廢,可選擇一種,一門深入,或善巧方便,次第提昇憶念功夫,只要肯一心憶念佛,皆是妙法也。

為使佛子更完善便捷之學習與成長, 特設此一學習平台,望對學子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