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修得何以琛:中草药图谱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4:42:10
14 千年健
关键词: 千年健 中草药图谱





  千年健 Rhizoma Homalomenae

  (英) Obscured Homalomena Rhizome

  别名 一包针、千年见、千颗针。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Homalomena occulta(Lour.)Schott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鳞叶线状披针形,向上渐狭;叶互生,具长柄;叶片近纸质,两面光滑无毛。花序1~3,生于鳞叶叶腋,短于叶柄;佛焰苞长圆形或椭圆形,开花前卷成纺锤形;花单性同株;雄花生在花序上部,雌花在下部;无花被;雄花密集,通常由3雄蕊组成一束,分离,雄蕊呈片状长圆形,花丝纵裂;雌花具退化雄蕊,呈棒状,子房3室,胚珠多数,柱头具不明显的3裂。浆果。种子长圆形,褐色。花期5~6且,果期8~10月。

  生于山谷溪边或密林下、阴湿地。主产广西、云南。

  采制 春、秋季采挖根茎,晒干或刮去外皮后晒干。

  性状 根茎圆柱形或略扁,稍弯曲,长15~40cm。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多数扭曲的纵沟及黄白色的纤维束。质脆,易折断,折断面红棕色,树脂样,有许多纤维束外露及圆形具光泽的油点。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其中有α- 蒎烯、β- 蒎烯、芳樟醇等。

  性味 性温,味苦、辛。

  功能主治 祛风湿,健筋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

▇▇▇▇▇▇▇▇▇▇▇▇▇▇▇▇▇▇▇▇▇▇▇▇▇▇▇▇▇▇▇▇▇▇▇▇▇▇▇

15 沙苑子
关键词: 沙苑子 中草药图谱





  沙苑子

  Semen Astragali Complanati

  (英) Flatstem Milkvetch Seed

  别名 潼蒺藜、沙苑蒺藜。

  来源 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 的种子。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较细弱,略扁,基部常倾卧,有白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21,椭圆形,长0.7~2cm,宽3~8mm,下面有白色柔毛;托叶小,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有花3~7朵;花萼钟形,萼齿5,与萼筒近等长,有白色柔毛;花冠蝶形,浅黄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凹,龙骨瓣与翼瓣约等长;子房密生白色柔毛,有短子房柄。荚果膨胀,纺锤形,长2~3.5cm,先端有喙。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野、路旁;多栽培。主产陕西,内蒙古、辽宁、河北、甘肃、吉林也有分布。

  采制 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炒用。

  性状 种子略呈扁肾形,长2~2.5mm,宽1.5~2mm,厚约1mm。表面光滑,褐绿色或灰褐色,边缘一侧凹处具圆形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长约1mm。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化学成分 含脂肪酸、鞣质。

  性味 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 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

▇▇▇▇▇▇▇▇▇▇▇▇▇▇▇▇▇▇▇▇▇▇▇▇▇▇▇▇▇▇▇▇▇▇▇▇▇▇▇

13 鼠曲草
关键词: 鼠曲草 中草药图谱





  鼠曲草

  Herba Gnaphaii Affinis

  (英)Cudweed Herb

  别名 佛耳草、追骨风、绒毛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全草。

  植物形态 二年生草本,主同10~15cm,全株密被白绵毛。茎直立,通常基部分枝,丛生林。叶互生,基生叶花后调落,下部和中产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6,宽4~12mm,基部渐狭,下延,两面都有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总苞球状钟形,总苞片3层,金黄色,干膜质;花黄色,边缘雌花花冠丝状,中央两性花管状。瘦果长椭圆形,具乳头状突起,冠毛黄白色。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路旁、田边。主产江苏、浙江。

  采制 春、夏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木犀草素-4’-葡萄糖甙 (Iuteolin-4’-glucoside)、豆甾醇、氯化钾、硝酸钾、木犀草素;花含鼠曲草素(gnaphalin2’44’-trihydro-6’-methoxychalocone-4’β-D-glucopyranoside)。

  性味 性平,味微甘。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用于咳嗽、痰喘、风湿痹痛。

▇▇▇▇▇▇▇▇▇▇▇▇▇▇▇▇▇▇▇▇▇▇▇▇▇▇▇▇▇▇▇▇▇▇▇▇▇▇▇

17 丁公藤
关键词: 丁公藤 中草药图谱





  丁公藤

  Caulis Erycibes

  (英)Obtuseleaf Erycibe Stem

  别名 麻辣子。

  来源 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的茎藤。

  植物形态 攀援藤本。幼枝被密柔毛,老枝无毛。叶互生,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15cm,宽2~6cm,先端钝尖、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干时显铁青色或暗绿色,下面有光泽,具小斑占。总状聚花序腋生或顶生,密被锈色短柔毛;花小,金黄色或黄白色;萼片5,外被褐色柔毛;花冠浅钟状,长9~10mm,5深裂,裂片2裂,外被紧贴的橙色柔毛;雄蕊5,着生在冠管上,花药卵状三角形,顶端锥尖;子房1室, 胚珠4。浆果珠形,具宿萼。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地丛林中,攀援于树上。产于广东。

  采制 全年可采,洗净,切段,隔水蒸2~4小时后,晒干。

  性状 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4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的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状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木部宽广,有不规则的花纹(异型维管束)及多数小孔。无臭,味淡。

  化学成分 含丁公藤甲素、东莨菪内酯。

  性味 性温,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

18 大血藤
关键词: 大血藤 中草药图谱





  大血藤

  Caulis Sargentodoxae

  (英)Sargentgloryvine Stem

  别名 红皮藤、大活血、蕨心藤、红血藤、黄梗藤、五花七、千年健、红藤。

  来源 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的茎。

  植物形态 落叶藤本。茎褐色,圆形,有条纹。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上面有槽;中间小叶菱状卵形,长7~12cm,宽3~7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有柄,两侧小叶较大,基部两侧不对称,几无柄。花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下垂;雄花黄色,萼片6,菱状圆形,雄蕊6,花丝极短;雌花萼片、花瓣同雄花,有不育雄蕊6,子房下位,1室,胚珠1。浆果卵圆形。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疏林、溪边;有栽培。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安微、浙江亦产。

  采制 8~9月或全年采收,晒干。

  性状 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约30cm,直径1~3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浅纵槽及横裂纹,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而现时暗棕红色。质坚韧,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导管呈经孔状;射线放射状排列。气微,味淡微涩。

  化学成分 茎含鞣质。

  性味 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

19 酸枣仁
关键词: 酸枣仁 中草药图谱





  酸枣仁

  Semen Ziziphi Spinosae

  (英)Spine Date Seed

  别名 山枣、酸枣子、别大枣、刺枣。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 iziphus psinosa Hu的种子。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枝节上有直的和弯曲的刺。叶互生,长椭圆形至蔟状披针形,长2~3.5cm,宽6~12mm,先端钝,边缘有细锯齿,基出三脉。花黄绿色,常2~3朵簇生于叶腋;萼征、花瓣及雄蕊均为5出数;子房上位,2室,埋于花盘中,柱头2裂。核果小,长圆形或近圆形,暗红色,味酸,果核两端常为钝头。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于向阳或干燥山坡、平原、路旁。主产河北、陕西、河南、辽宁。

  采制 秋季采收成熟的红软果实,除去果肉,晒干,碾破枣核,取出种子,生用或炒用。用时打碎。

  性状 种子扁圆形或长圆形,长5~8mm,宽4~6mm,厚2~3mm。表面棕红色或紫红色,微有光泽,一面中央有微隆起的纵线,种子一端有小的凹陷种脐,另端有点状突起的合点,种脊位于侧边。种皮硬,剥开后可见半透明的胚乳粘附于内方,子叶2,黄白色,富油质。味微苦。

  化学成分 含酸枣仁皂甙A、B(jujuboside AB)、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白桦脂醇(betulin)、黄酮、脂肪油、蛋白质等。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敛汗。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盗汗。

▇▇▇▇▇▇▇▇▇▇▇▇▇▇▇▇▇▇▇▇▇▇▇▇▇▇▇▇▇▇▇▇▇▇▇▇▇▇▇

20 降香

关键词: 降香 中草药图谱





  降香

  L 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英)Rosewood

  别名 降真香、紫降香、花梨母。

  来源 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树干和根的心材。

  植物形态 乔木。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树皮褐色,粗糙;小枝近平滑,具密集的苍白色皮孔。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基部小叶较小,阔卵形,侧脉和网脉于两面略凸起。圆锥花序腋生;萼钟状,5裂,上部2裂齿短阔;花冠蝶形,淡黄色或乳白色,各瓣近等长,均具爪;雄蕊9枚,1组;子房狭椭圆形,具长约2.5mm的柄。荚果舌状长椭圆形,长4.5~8cm,宽1.5~1.8cm,柄长5~10mm。种子常1枚,稀2枚。花期4~6月。

  生于中海拔地区的山坡疏林中、林边或村旁。产于海南。

  采制 全年采收,除去边材,阴干。

  性状 心材呈长条形或不规则碎块。表面紫红色或褐色,有致密的纹理,纵断面不整齐。质硬,有油性。气香,味微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有β-没药烯、反式-β-金合欢烯、反式-苦橙油醇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

21 葶苈子

关键词: 葶苈子 中草药图谱





  葶苈子

  Semen Lepidii

  (英)Pepperweed Seed

  别名 北葶苈子、甜葶苈子、辣辣菜。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 的种子。

  植物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5~30cm。茎直立,多分枝,具乳头状腺毛。基生叶狭匙形,羽状浅裂或深裂,长3~5cm,宽1~1.5cm,叶柄长1~2cm;上部叶线形,有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极不,萼片4,椭圆形;花瓣丝状;雄蕊2~4;雌蕊扁圆形,顶端微凹,柱头头状,子房2室。短角果,近圆形或椭圆形,扁平,长约3mm,上部具极窄翅。种子小,淡红棕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路旁、沟边或山坡、田野。主产河北、辽宁、内蒙古。

  采制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种子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类白色,种脐位于凹入端。味微辛辣,粘性较强。

  化学成分 含芥子甙(sinigrin)、脂肪油、蛋白质、糖类。

  性味 性大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

  附注 同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dd ex Prantl的种子亦入药,习称“南葶苈子”。

▇▇▇▇▇▇▇▇▇▇▇▇▇▇▇▇▇▇▇▇▇▇▇▇▇▇▇▇▇▇▇▇▇▇▇▇▇▇▇

22 苏木
关键词: 苏木 中草药图谱





  苏木

  Lignum Sappan

  (英)Sappan Wood.

  别名 苏方木、红柴。

  来源 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心材。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树干有刺。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有锥刺状托叶,叶轴有棘刺;羽片9~12对,小叶10~15对,密生;小叶长方开长15~20mm,宽6~7mm,先端钝崦微缺,基部偏斜,两面近无毛,有腺点;无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5裂,略不整齐;花瓣5,黄色,最下1片较小,雄蕊10,花丝下半部密被绵毛;子房线状披针形,密被短绒毛。荚果偏斜倒卵形,扁平,木质,顶端斜截形,有喙,红棕色,有光泽。花期6~9月,果期次年夏季。

  生于高温多湿、阳光充足和肥沃的山坡、沟边及村旁。产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采制 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色边材,干燥。

  性状 心材长圆棒状,长10~100cm,直径3~12cm。表面红黄色或棕黄色,具刀削痕和枝痕,常见纵向裂缝。横断面有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色、质松、带亮星的髓部。质坚硬。无臭,味微涩。

  化学成分 心材含巴苏木素(brasilin);另含挥发油。

  性味 性平,味甘、咸。

  功能主治 解血破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

23黄柏
关键词: 黄柏 中草药图谱





  黄柏

  Cortex Phellodendri

  (英)Amur Cork-tree Bark

  别名 关黄柏。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树皮。

  植物形态 乔木,高10~25m。树皮淡黄褐色或淡灰色,木栓层厚而软,有规则深纵沟裂。叶对生,羽状复叶,小叶5~13,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2cm,宽3~4.5cm,边缘具细锯齿或波状,有缘毛,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色。圆锥花序顶生,雌雄异株,花小而多,黄绿色。浆果状核果球形,紫黑色,有香气。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深山、河边、溪旁林中。主产辽宁、吉林、河北。

  采制 3~6月将树皮剥下,趁鲜刮去粗皮,晒干,称“关黄柏”。

  性状 关黄柏树皮呈板片状,栓皮已大部刨去,厚1.5~4mm。外表面绿黄色,有不规则纵脊和沟纹;内表面灰黄色。质坚韧,折断面呈刺片状,鲜黄色,纤维层可成片剥离。微有香气,味极苦,有粘性。

  化学成分 主含小檗碱,并含巴马亭(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黄柏碱(phellodendrine)、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白桥楼碱(candicine)、黄柏桐(obacunone)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

  附注 同属植物黄皮树P.chinense Schneid.的树皮(习称“川黄柏”)功效用。

▇▇▇▇▇▇▇▇▇▇▇▇▇▇▇▇▇▇▇▇▇▇▇▇▇▇▇▇▇▇▇▇▇▇▇▇▇▇▇

24 槐米
关键词: 槐米 中草药图谱





  槐米

  Flos Sophorae Immaturus

  (英) Japanese Pagodatree Flower-bud

  别名 白槐、柚花。

  来源 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15~25cm。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5cm,先端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和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分离,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无毛,不裂。种子1~6,肾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全国各地有栽培。

  采制 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性状 花蕾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黄绿色,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无臭,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附注 花(槐花)凉血止血;果实(槐角)清热泻火。

▇▇▇▇▇▇▇▇▇▇▇▇▇▇▇▇▇▇▇▇▇▇▇▇▇▇▇▇▇▇▇▇▇▇▇▇▇▇▇

25 甜瓜子
关键词: 甜瓜子 中草药图谱





  甜瓜子

  Semen Melo

  (英)Muskemlon Seed

  别名 香瓜子。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 的种子。

  植物形态 一年生蔓生草本,全体有粗毛,枝有条纹或棱。叶片圆卵菜或近肾形,基部心形,长宽各8~15cm,3~7浅裂,边缘有微波状锯齿,两面有长毛或粗糙;叶柄与叶片等长,被刚毛。雄花簇生,雌花单生;花萼狭钟形,稍有纵沟,初有柔毛,后变光滑。果实深绿、浅绿或黄等颜色,果肉绿色、黄色或白色。味香甜。种子多数。花果期7~8月。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采制 夏、秋季果实成熟时收集,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性状 种子扁平长卵形,长6~9mm,宽2~4mm,厚约1mm。一端稍尖,有不明显的种脐,另端钝圆。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平滑,在扩大镜下可见表面有细密纵向纹理。质较硬而脆,胚乳白色,膜质;子叶类白色。

  化学成分 含结晶性球蛋白(globulin)、谷朊(glutelin)、半乳糖、脂肪油等。

  性味 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散结消瘀,清肺润肠。用于腹内结聚、肺热咳嗽、肺脓疡、阑尾炎等。

  附注 甜瓜果蒂及果梗亦入药,药材名为甜瓜蒂,有催吐、除湿退黄的功能。

▇▇▇▇▇▇▇▇▇▇▇▇▇▇▇▇▇▇▇▇▇▇▇▇▇▇▇▇▇▇▇▇▇▇▇▇▇▇▇

26 钩藤
关键词: 钩藤 中草药图谱





  钩藤

  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

  (英)Gamdir Vine Uncaria Stem with Hooks

  别名 大钩丁、双钩藤。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的带钩茎枝。

  植物形态 藤本;老枝四棱柱形。叶对生,革质,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6cm宽6~12cm顶端急尖或圆,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光滑或沿中脉被短毛,下面被褐色短粗毛;托叶2裂。头状花序球形,总花梗被黄色粗毛;花被褐色粗毛,有香气;花萼筒状,5裂;花冠漏斗形,5裂,淡黄色;雄蕊5;子房下位。蒴果纺锤形,被毛,顶端冠以长4mm的萼檐裂片。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于灌木林或杂木林中。产于云南、广西、广东。

  采制 秋、冬季采收,去叶切断,晒干。

  性状 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cm,直径2~5mm;表面黄褐色至紫红色,有细纵纹。节上生有向下弯曲的双钩或单钩,钩黄褐色,扁平或稍扁圆,多少被黄褐色毛,钩下有托叶痕。质硬,茎断面有黄白色髓部。

  化学成分 含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异钩藤碱。

  性味 性凉,味甘。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压症。

  附注 钩藤U.rhynhcophylla (Miq.) Jacks.、毛钩藤U.hirsuta Havil.、白钩藤U.sessilifructus roxb.、攀茎钩藤U.scandens (Smith) Hutch. 亦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