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笑倾城相近的名字:《资本论》学习(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0:01:22
  

《资本论》学习

目录

资本论的特色及其诞生的历史背景

一、《资本论》的写作及其伟大意义

(一)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凝结而成的巨著

《资本论》的研究和写作,实际上是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直到1883年3月14日为止,用整整四十年时间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

(二)《资本论》是马克思历尽艰辛的成果

(三)《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研究和出版的著作

(四)《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五)《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六)《资本论》是市场经济理论的经典

《资本论》揭示了市场经济哪些原理呢?

第一,商品货币的一般原理和规律

第二,劳动力特殊商品原理,剩余价值规律,工资变动规律

第三,协作、分工原理,机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变动原理

第四,资本有机构成原理,积累一般规律,相对过剩人口规律

第五,资本循环原理,资本周转原理,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危机周期性规律。

第六、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原理,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原理,土地价格变动规律

第七、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循环规律。

(七)《资本论》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南

(八)《资本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资本论》诞生的历史背景

(一)《资本论》是以成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前提而诞生的

(二)《资本论》是适应工人运动的需要而诞生的。

(三)《资本论》是为实现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而诞生的。

第一版 序言

(一)《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第7页第1段—第2段)

(二)《资本论》把最难理解的商品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起点的原因(第7页第3段—第8页第2段)

马克思说:“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所以本书第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但要完成它的研究目的与任务,还必须首先确定突破口,也就要确定从什么地方开始研究。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有许多,在众多生产关系中资本是统帅一切的核心范畴。然而,资本的最初的现象形态(或表现形式)是货币。

货币是什么?货币是商品价值的代表,或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这就是马克思这里指出的,是商品价值的完成形态。就商品价值来说,没有人不知道,所以是“极其简单的,”可是要了解商品的价值及其表现形式货币和货币的起源,难度就大了。其所以难度大,是因为,只有了解了商品的价值为什么要由金银货币来表现,了解了货币是怎样产生的问题之后,才能了解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以及资本为什么最先由货币来代表的问题。所以,马克思就从这样一个最难理解的问题开始研究。

同时,对于货币的起源问题,“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即前人对货币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没有什么结果。这也决定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与货币开始研究的原因。

至于说到前人的没有什么结果,其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

1.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

2.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3.而对资产阶级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

(三)《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目的(第8页第3段—第11页末)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我在本书研究的……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关系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具体说明:

A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我国学术界存在多种看法:多数认为是指生产关系,有的认为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也有的认为是指劳动的组合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还有的认为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何炼成等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以雇用劳动制度为前提的生产资料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实际上是指广义的生产关系,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而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表述中的生产关系是指狭义的生产关系,即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交换关系是指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至于分配关系,是内在于生产关系中的问题,因为“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

中央党校鲁从明教授认为:第一,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为特征相结合的社会生产方式。它是决定资本主义全部生产关系(广义)性质的内在基础,这与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条件的所有制关系是一致的。第二,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指建立在资本和雇佣劳动对立基础上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与交换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第三,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广义的生产关系,都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作为自己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的。

作为历史形成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产关系,但这决不意味着去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经济的运动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参考资料:何炼成等:《资本论教学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鲁从明:《资本论的思想精华和伟大生命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B为什么要以英国为典型。因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比较成熟,工人运动较发展;英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资料、思想资料、历史资料、统计资料都非常丰富;英国有古典经济学的成果可以借鉴。

2.以英国为典型的一般意义在于代表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在英国以外的其他欧洲各国,例如德国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尚落后于英国,但它的发展趋势必然像英国那样,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就是马克思所说得那样,英国的今天就是德国的明天,英国的现在就是德国的未来。

3.《资本论》的研究目的:“本书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句话的意思,根据列宁在他所著的《卡尔?马克思》一书中的论述来看,是指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过程,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列宁:“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结论,马克思是完全而且仅仅根据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得出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599页)

剩余价值生产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源。

(四)《资本论》所研究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第12页第1段—第2段。

(五)《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1、科学抽象法:马克思所讲的抽象力,是指用理性思维的方法进行科学抽象的能力。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虽然它是社会的客观存在,但却不是实在的物体,因此既不能用显微镜来观察其结构和运动,也不能用化学试剂对它进行化验,而只能靠人们的思维抽象能力。即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极其复杂的客观世界中,抽出其主要的、本质的东西,舍弃其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理性的认识。这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社会现象都是适用的。

2、唯物主义历史观。“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在《政治经学批判序言》中作了经典概括,林岗等认为其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五个方法论命题: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制度的变迁;二是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三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经济制度的性质;四是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五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肖殿荒《资本论》导读中指出:按照列宁的说法,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消除了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探究其中的物质生产及其社会关系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生活及其社会条件。

曼德尔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卡尔马科斯》中指出:马克思对社会科学的贡献,除了他自己的经济理论,主要是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这个理论以人类为出发点。没有社会组织,人类就没法生存。社会组织以社会劳动和社会交流为基础。社会劳动总是产生在由历史形成的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结构之中,这些社会关系最总决定所有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社会交流中的社会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在每一种生产方式中,其基础(基本结构)是一系列特定的生产关系所构成的,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这一个复杂的上层建筑,它包括国家、法律(无阶级社会除外)、意识形态、艺术、道德等等。

除了无阶级社会,以某些主导生产关系为中心的生产方式都具体表现在特定的阶级关系中,这些阶级关系最终支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个人的自由意志,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做出有关各自生存的抉择,个人所认为的利益以及个人的信奉和道德选择,历史唯物主义对此并不加以否认。历史唯物主义所要说的是:(1)这些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结构(教育、主导意识和道德“价值”、物质条件所允许的行为差异等等)的支配;(2)千万种不同爱好、利益和选择发生冲突的结果其实是一种社会逻辑学现象,而不是个人心理学现象。在这里,阶级利益是主要的。

历史上还找不到一个统治阶级不设法捍卫自己的统治的先例,也找不到一个被剥削阶级不设法限制(有时还要取消)所受到的剥削的先例。所以,除了无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永远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征。事实上,历史唯物主义的论题之一就是“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阶级斗争有其直接的经济和物质目的,这是一场分配社会产品的斗争。

3、阶级分析法。政治经济学是具有强烈阶级性的科学。研究经济问题不能忽视和排斥阶级分析方法。

第二版跋文

(一)第二版跋文说明对《资本论》原文作了某些修改(第14页第1段—第15页第1段)

(二)就德国的历史情况看,《资本论》的诞生具有客观必然性(第15页第2段—第18页第4段)

1.在德国,在马克思所处的年代,政治经济(资产阶级经济学)一直是外来的,是从英国和德国输入的。为什么?当时德国经济落后,封建经济还占统治地位,还不具备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德国就不可能产生资产阶级经济学。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授,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面前,只能一直当学生。因此,德国的教授只能站在德国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去看别国的经济学,只能用德国统治阶级的官方文字(包括语言),去解释外来的科学,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本意就被歪曲了。

2.英国古典经济学之所以能在英国产生,是因为当时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且劳动者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还不突出,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就特别需要资产阶级经济学为经济发展在理论上开辟道路,扫清障碍。为此,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也容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公正无私的研究。

3.等到德国经济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时,应该说,德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成熟面前,有了产生的条件。可是,正是在这时,在欧洲资本主义各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尖锐化。这时,德国的经济学教授再要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公正无私地去研究经济学,就没有可能了。同时,在阶级矛盾尖锐化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已经成熟,公开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的战斗口号,这是古典经济学就面临破产了,并被庸俗经济学(魏资产阶级利益公开辩护的经济学)代替了。

4.马克思也指出,虽然德国的特殊社会历史发展,排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德国取得独创成就的可能,但是没有排除无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可能。正是在这种批判中,马克思才创立了科学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资本论》。所以,《资本论》的副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

(三)对德国资产阶级代言人反对或曲解《资本论》的驳斥。(第18页末—第19页第1段)

(四)马克思创作《资本论》运用的方法是唯物辩证的方法(第19页第2段—25页末段)

1.对马克思应用的方法的理解较差者。

2.考夫曼对《资本论》运用的方法的评述。(第20页第3段—23页第2段)

通过考夫曼的评述,可以总结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观点:

第一,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运动的规律;

第二,把社会运动看做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

第三,否认不管是应用于现在或过去都是一样的经济生活的一般规律的存在,认为这样的抽象规律是不存在的。恰恰相反,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

第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生产关系的规律也就不同,从这个观点去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种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个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在

此外,马克思还分析了他的辩证方法与黑格尔辩证方法的本质区别,并概括了辩证法的本质。

3.马克思对《资本论》的辩证方法的具体运用的说明。

马克思在运用辩证方法时,把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区别开了。研究方法是由具体到抽象;叙述方法是由抽象到具体。

这里的由具体到抽象,是指从感性的具体出发,即对感性方面的具体材料进行周密的分析,达到抽象的规定,揭示出对象的本质;然后,又反过来由抽象的规定开始,经过综合过程再复制出理性的具体来,这个理性的具体已经把各个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了,即已经把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揭示出来了。

进一步说,马克思由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这个方法首先是收集大量的材料,然后加工整理,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即从直观到科学的抽象;叙述的方法就是由科学的抽象到已被认识了的具体,也就是依据客观存在的真理,通过理论的叙述把研究对象反映出来,从而达到理论概括实践的目的。

《资本论》第一卷

第一章 商品

1.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一)前言(第47页第1段)

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什么要从研究“商品”开始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第47页第2段—48页第2段)

1.商品使用价值概念

2.使用价值的质与量

3.使用价值只为商品等提供材料而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因为使用价值不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只是在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范围内,马克思才提到使用价值。

(三)商品的价值(第49页第1段—第54页第1段)

一、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即其实体是什么)

1.交换价值及概念(第49页第1段)

从分析问题的方法看,马克思运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也就是从现象入手,然后引申出价值,其实体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

2.交换价值说明相互交换的商品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东西(第49页第2段—50页第2段)

在这里马克思用了三个例子来说明等同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

3.相交换的商品之间的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第50页第3段—50页第5段)

指出交换的商品之间的共同东西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相互交换的两个商品(或使用价值)之外的第三者,也就是说共同的东西与商品的使用价值无关。

4.相交换的商品之间的等同东西是抽象劳动凝结而成的价值。(第50页末—51页第3段)

二、价值的量的规定性(第51页末—54页第1段)

1.商品价值量的计量方法。(51页末)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52页第2段—第3段)

3.商品价值的变化(53页第2段)

(四)商品是实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第54页第2段)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一)前言(第54页—55页第1段)

(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二因素,因而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就具有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在批判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枢纽。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就不可能有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理论,就不可能有剩余价值理论等等。

(二)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具体劳动)(第55页第2段—57页第1段)

1.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劳动。(55页第3段)回答了什么是具体劳动。

2.具体有用劳动的理论意义(55页第4段—57页第1段)

(三)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第57页第2段—58页第1段)

1.形成价值的抽象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质(指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的一般人类劳动。

2.作为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简单劳动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有用劳动与抽象人类劳动的统一(第58页第2段—60页)

第一,从使用价值与价值形成上看,异质(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是形成使用价值的条件,同质(性质相同)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

第二,统一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所回答的问题不同

第三,在同一时间内使用价值量与价值量下降的对立运动的根源。

第四,小结(略)

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前言(第61页第1段—62页第1段)

主要是讲研究对象和目的。

第一,商品作为使用价值是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它作为价值的承担者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第1段)

第二,研究对象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是商品体的自然形式(物质形式),是一种“可感觉的粗糙的对象性”,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相反,在商品价值这种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也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由于商品价值的对象性纯属一种社会关系,即它的现实的存在,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相交换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因而,人们只能从商品的交换关系中去发现价值。(第2段)

第三,研究目的是揭示货币的起源。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货币形式。对货币形式的产生问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未探索过。马克思研究价值形式就是阐明表现商品价值的这种货币形式的起源。为此目的,首先必须从简单价值形式分析开始。(第3段)

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首先,分析简单价值形式的重要性(本节第1段)

马克思这里原文告诉我们,分析价值形式,特别是货币形式,它的关键问题就是要从简单价值形式分析开始,才能理解货币是怎样从商品交换关系中产生的。

其次,价值形式的两极及其不同作用和地位。(第2段)

第三,价值形式两极的对立统一关系。(第62页第3段—63页第2段)

它二者的关系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又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两极。

最后,价值形式两极的确定(63页第3段)

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就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若是表现价值的商品,就处于等价形式。

(2)相对价值形式

这里考察了相对价值形式的质与量两个方面,目的在于说明商品价值是怎样通过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出来的。

(a)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

主要讲相对价值形式的质的规定性。

1.怎样研究相对价值形式呢?(第63页开头—64页第1段)

马克思指出,要发现某个商品的价值表现,首先必须完全撇开这个价值关系的量的方面,而考察其质的方面。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考察方法恰与此相反,他们在价值关系中只看到两种商品的一定量彼此相等的比例,而忽略了“不同物的量只有化为同一单位以后,才能在量上相互比较”这个根本问题。(64页第1段)

2.在价值关系中被看作在质上相同的两个商品,它们的作用是不相同的。(64页第2段)

在20码麻布=1件上衣的这个等式中,麻布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起主动作用,所以只是麻布的价值得到了表现,而上衣只是麻布的等价物。在这个价值关系中,上衣就是价值的存在形式,是价值物(指价值的物质表现)。上衣之所以是价值物,是因为上衣本身也有价值,否则上衣就不能用它的存在形式来反映(或表现)价值。同时,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麻布,它的价值能够得到独立表现,是因为麻布只有作为价值,才能把上衣当作等价的东西,或当作能与它相交换的东西。

3.一个商品的价值性质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相互关系才能表现出来(64页第3段—65页第1段)

马克思在这以前分析价值时(还没有涉及到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只是着眼于确定商品的价值的性质,认为价值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只说明了在商品的自然形式内包含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或是价值抽象。“但是并没有使它们具有与它们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也就是商品价值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还没有取得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商品交换关系中,情况恰好相反。价值的性质(抽象的价值)才取得了与它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见第65页1段内容)

4.只把构成麻布价值的劳动的特殊性(抽象劳动)表现出来是不够的(65页第2段起到第3段)

这里是说,价值本身的表现问题还没有解决。马克思举例说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是形成价值的东西,但它本身还不是价值。它只能在凝固的状态中,即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价值。因此,要使麻布的价值表现为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必须使它表现为一种“对象性”(即客观存在的性质),表现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

5.小结(66页开头—67页)

第一,一个商品的价值只能在商品的价值关系中(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66页第1段—2段)

第二,当麻布与上衣相交换时,商品价值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就由麻布自己说出来了。(66页—67页第2段)

a.为要说明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麻布就说,上衣只要与它相等,从而是价值,就和麻布一样是由同一劳动构成的;

b.为要说明麻布的价值形式不同它自身的自然形式,麻布就说,价值看起来像上衣,因此,它自己作为价值物就同上衣相像。

(b)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

价值有质的规定性,也就有量的规定性。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在于要说明价值与价值表现是有差别的,价值表现在量上是有变化的。

1.价值形式不只是要表现价值,而且要表现一定量的价值(指要表现价值的量)(67页第4段--)

例如,在20码麻布=1件上衣的交换关系中,上衣不仅表现了麻布的价值,而且是用1件上衣(一定量的使用价值)来表现了20码麻布的价值量。

2.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对价值量的相对表现的影响(67页末—69页第2段)

3.小结(69页最后一段)

(3)等价形式

1.等价形式的性质(70页第1段——第3段)

2.等价形式的特点(71页第2段——73页第4段)

等价形式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71页第2段——72页第3段)

第二个特点: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72页第4段——73页第3段)

第三个特点: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73页第4段)

3.对历史上最早分析过价值形式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评价(73页第5段——75页第1段)

(4)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

第一,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本节开头第1段——第2段)

第二,简单价值形式是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内部对立转化为外部对立的简单表现形式(76页第2段)

第三,简单价值形式是不充分的,它会自行过渡到更完全的形式(76页第3段——77页第3段)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

第一,同简单价值形式相比,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在质上所具有的特点(78页第1段)

第二,同简单价值形式相比,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在量上所具有的特点(78页第2段)

(2)特殊等价形式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等价物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

第一,作为等价物的商品由若干个,并相互并列形成许多的特殊等价形式;

第二,不同等价物商品所体现的具体劳动,现在只是抽象人类劳动的特殊表现形式。

(3)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一、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会在价值形式两极上表现出来(79页开头一整段)

首先,在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上存在的缺点:第一,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是未完成的;第二,相对价值表现是杂乱的;第三,相对价值表现是不统一的。

其次,在扩大的等价形式上存在的缺点:第一,等价形式具有局限性;第二,等价物没有统一性。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向一般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性(80页第2段——本节末)

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要能够得到克服,就必须向一般价值形式过渡。

C一般价值形式

(1)价值形式的变化了的性质

第一,相对价值形式的变化(81页第1段——82页第3段)

1.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是简单的,统一的,因而是一般的;

2.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商品世界共同活动的结果,因而是社会公认的形式;

3.在一般价值形式中,一切商品的价值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互相比较。

第二,等价形式的变化(82页末——83页第1段)

1.一般等价物商品的自然形式成为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生产一般等价物商品的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3.生产一般等价物的具体劳动成为商品世界的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结束语(83页第2段)

(2)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发展关系

第一,相对价值形式决定等价形式(83页第1段——第2段)

第二,价值形式两极的对立随着价值形式的发展程度而发展(83页第3段——85页第1段)

(3)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过渡

过渡的原因。“一般等价形式是价值形式的一种。因此,它可以属于任何一种商品。”

过渡的途径。在等价物相互排挤中,最后使等价物与一种特殊商品金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时,一般等价形式就过渡到了一货币形式。

D货币形式

第一,由一般等价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第二,金能独占一般等价物的地位而与其他商品相对立,这并没有神秘的地方。

第三,用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形式。

第四,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一)商品拜物教的产生及其性质

第一,商品拜物教性质不会发生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节开头第1段)

第二,商品拜物教也不会发生于价值规定性的内容(88页第2段)

第三,商品拜物教是商品形式本身发生的(88页第3段)

第四,商品拜物教的性质(88页——89页一整段)

(二)商品拜物教的根源(89页第2段——93页第3段)

首先,商品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89页第2段——90页第1段)

其次,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掩盖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90页第2段——91页第1段):马克思指出:“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和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

再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价值量的变动造成了物支配人的假象(91页第2段——92页第1段)

商品生产者实际关心的是商品以何种比例相交换,当这种比例经过长期交换而在习惯上确定下来之后,它就像是从劳动产品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一样。价值量的变动也是如此。它不以私人交换者的意志为转移而不断发生变动,所以在交换者看来,它就会取得“物的运动形式,不是他们控制这一运动,而是他们受这一运动控制”。人们在长期内不了解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只是在交换已经十分发达,十分普遍的时候,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是由某种“社会尺度”决定的,这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因为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相对价值量变动背后的秘密,这一秘密地发现,消除了价值量决定的偶然性的外观,但没有消除这种决定所采取的“物的形式”。这就是说,即使人们认识了它,价值量的决定仍然采取物的形式,仍然好像是有物的本性决定的。

最后,货币形式更加掩盖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92页第2段——93页第1段)

(三)在非商品生产的社会里,劳动产品没有拜物教性质(93页第2段——97页第1段)

第一,生活在孤岛上的鲁宾逊,他和物的关系不存在神秘性。(93页第3段)

第二,在封建社会里,农奴与领主之间关系的特征是人身依附,不会表现为物的关系(94页第2段)

第三,在自给自足的农村家长制生产中,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全部关系没有神秘性。(94页第3段)

第四,在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也没有神秘性可言(95页第2段)

最后,拜物教的意识是与商品生产分不开的(96页第2段)

(四)商品拜物教迷惑着资产阶级经济学(97页第2段——101页)

第一,古典经济学不了解商品拜物教的根源,把它看成自然的东西。(97页第2段)

第二,资产阶级经济学受拜物教迷惑所产生的种种误解(99页第1段——第2段)

第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完全颠倒了现实关系。(100页第2段——101页)

第二章 交换过程

上一章的第3节对价值形式的分析,目的在于阐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这一章是前面第3节的直接继续和补充。第一章第三节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是从辩证逻辑上来说明货币的形成与本质的。第二章分析交换过程,则是从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货币的形成与本质的。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在现实的交换过程中进行的,所以马克思在第一章第三节后面安排了第二章的内容。从方法上说,是由抽象到具体方法的运用。因为,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是从商品交换的实际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先抽象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然后再对商品交换过程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这是马克思方法论的要求。

从本章的内容上看,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过程。这个矛盾的解决,就是金银货币的产生,就是商品交换中一般等价物的出现。

(一)商品交换的条件和交换过程的矛盾(第102页——104页第3段)

第一,商品所有者之间交换其商品意志关系是由他们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第102页第1段)

其主要内容是:

1.马克思说:“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而是商品所有者之间的交换;

2.商品交换关系是商品所有者双方共同的意志行为;

3.这个意志行为的核心是交换双方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

4.产生这种具有法权关系的意志关系的基础是经济关系,即商品所有权的让渡关系。

第二,商品内在矛盾决定了商品的交换关系(103页第2段——第3段)

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商品对其所有者来说非使用价值,对其非所有者(即别人)来说才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交换关系是一种商品转手的行为。这种转手的必然性首先是与商品的内在矛盾相联系,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相联系。反过来说,是由商品的内在矛盾决定的,或是说其内在矛盾的解决必须通过商品交换。交换过程的必要在于:

(1)商品要进入消费领域,它的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使用价值的实现,必须先把商品卖出去,即首先要实现价值。

(2)商品使用价值要能实现,必须首先证明商品对别人有用,生产这个商品的劳动是有用劳动。价值实现了,就可证明商品有用。

这两个方面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交换过程,有商品的转手。

第三,商品的内在矛盾表现为交换过程的二重性(104页第2——3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交换过程中,表现交换过程的二重性。这就是:交换过程在一个方面表现个人的过程,而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社会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矛盾,即个人过程向社会过程转化是有矛盾的。具体内容:

1.个人的过程指每个商品所有者是用自己的商品去换取别人的商品,他所关心的是别人的商品是否对自己有用。这是从使用价值上看的;

2.社会过程指的是私人劳动转化社会劳动,实现商品价值的过程,所有者关心的是它的商品的价值能否实现。这是价值上看的。

恩格斯对这里的问题曾有解释,认为在一般等价物(或货币)没有出现之前的物质交换时期,只有在偶然情况,交换双方面的任何一方,才能说既是个人的过程,又是社会的过程。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如何扩大交换的情况下,二者不可能统一。

个人的过程与社会过程不统一,交换过程发生矛盾,你需要我的商品,而我又不需要你的商品,这种矛盾现象的出现,客观上就要求有一种商品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解决矛盾的出路。

(二)货币是交换过程发展的必然产物(104页第4段——105页第3段)

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出现,不是由商品所有者想出来的,而是商品所有者在商品交换的困难处境中,自发地为自己闯出了一条道路,即有一个商品所有者先拿自己的商品去市场上去换一种大家(多数商品所有者)都乐于接受的商品(尽管这个商品是暂时不要的),然后再拿这个商品作为交换手段,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当商品所有者都这样做时,有一种特定的商品就从商品群中分离出来,从而成为社会公认的一般等价物,由于这个社会过程,使分离出来的商品充当特殊的社会职能,这种商品就是货币。

(三)交换发展过程的历史

交换过程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是货币形成过程。(105页第4段——108页第3段)

前面是从商品内在矛盾来分析货币起源和本质的。这里是从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商品交换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目的是说明货币是随着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第一,交换由直接的产品交换发展到商品交换。(105页第4段)

(1)在交换发展过程中,最初是“直接的产品(注:还不是商品)交换,”指物物交换。在物物交换中,“一方面具有简单的价值形式,”因为一个产品的价值通过另一产品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还不具有这样形式,”因为物物交换虽然有商品交换的意义,但实际上还不是商品交换。物物交换中的物品,严格地说,并不是商品,因为生产者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生产的。物物交换是剩余产品交换。

(2)剩余产品有使用价值,是可让渡的私有物。物品因让渡而成为交换对象。物物交换最早是在原始共同体之间进行的,后来才在公社内部进行交换的。所以,马克思说:“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

随着交换的发展,让渡产品成了所有者的一种意志行为,而对方需要什么有用物品便逐渐固定下来,于是就使交换从以前的偶然交换过程变为经常交换的社会过程。马克思指出,这样“至少有一部分产品必定是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也就是说出现了商品生产。……产品交换就发展为商品交换。

第二,一般等价物是在交换过程的发展中出现的(106页第2段)

最初商品交换中的等价物不固定,“这种形式(指等价形式)的交替地、暂时由这种或那种商品承担。”以后,随着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形式就逐步固定在某些特定种类的商品上,这时的等价形式就发展为货币形式。

这种货币形式究竟固定在哪一种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这大体有两种情况:(一)固定在外来的交换物品上;(二)固定在牲畜一类的使用物品上。

第三,贵金属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便成了货币(107页第2段——3段)

对此,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一方面是说,金银作为货币材料,并不是由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的,金银作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社会过程或社会关系的产物;另一方面是说,金银自然属性确实又最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的社会职能。金银具有作为货币材料的优越性: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质地坚硬,不易腐烂,便于保存。

108页第2段以下,就不用看了。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一节 价值尺度

一、价值尺度的含义及其职能

(一)价值尺度的含义

所谓价值尺度,就是用来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货币最首要的职能,就是作为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形式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实体和价值数量。(俞明仁指出:第一,商品作为价值的可通约性使货币成为价值尺度,各种商品的可通约性不是由货币造成的。事情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各种商品作为物化劳动时间的可通约性,才使一种商品分离出来成为货币。第二,商品使本源的、主动的,货币是派生的、被动的,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货币,金只有在一切商品都用它来衡量自己的时候才成为价值尺度,而不是相反。

(二)价值尺度职能的实现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这是因为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但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这样一来,商品的价值量就不可能直接用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现,而只能迂回曲折地通过商品交换来表现,当货币出现以后,就只能用货币来表现,因此,货币就成为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比表现形式。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存在,只要有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但这并不是说商品的价格可以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规定,而是要根据货币所使用的实际的金属材料本身的价值,来决定它和商品价值的比价关系,来规定商品的价格。(商品在金上表现自己的价值,可以仅仅用想象的或观念的金,即使手中连一枚金币都没有,你也可以估量出某种商品价值值多少金。这种情况引起了许多荒谬的货币学说。有的认为货币无非只是一种记号,这些记号本身不代表任何东西;有的认为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国家权力赋予的。其实,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虽然只用想象的货币,在这个想象的背后,确实存在着真正的货币。某种商品的价格的高低,还要取决于货币材料所包含的价值。马克思指出:“再看不见的价值尺度中,隐藏着坚硬的货币。”)

在使用金属货币的情况下,不宜使用两种金属来充当价值尺度,因为这样会使一切商品出现两种价格表现,如果两种金属的价值比例发生变动,则将破坏商品的这两种价格比例的稳定,并使实际比价高于法定比例的那种金属退出流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二、价格标准的含义及其职能

(一)价格标准的含义:以一定的金属重量作为货币单位,就叫做价格标准,即用货币单位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

(二)价格标准职能与价值尺度职能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作为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作为人类劳动的化身,是价值尺度;作为规定的金属重量,使价格标准。第二,作为价值尺度,使商品的家指标为价格,作为价格标准,它计量这些金量。第三,价值尺度是用来计量作为价值的商品的,相反,价格标准是用一个金量计量各种不同的金量,而不是用一个金量的重量计量另一个金量的价值。

二者的联系是: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更不能把价格标准的职能看成是价值尺度以外的货币另一种独立的职能。价格标准是以价值尺度为前提形成的,是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产生的一种技术性标准,是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服务的。

三、价格形式与价值的关系

(一)对价格含义的不同表述:“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数,是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

(二)价格偏离价值的可能性:“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马克思还认为“价格形式不仅可能引起价值量和价格之间即价值量和它的货币表现之间的量的不一致,而且能够包藏一个质的矛盾,以至货币虽然只是商品的价值形式,但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

第二节 流通手段

一、商品的形态变化

(一)商品的交换过程和形态变化

商品交换过程是在下列的形式交换中完成的:W-G-W

1、W-G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既重要又困难。

第一,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对商品生产者有重大影响。

第二,商品生产者的产品必须符合市场需要。

第三,商品转换为货币的困难源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社会分工。

第四,在商品交换中,一个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就是另一个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

2、第二形态变化:G-W:

第一,这个形态变化是比较容易的,一般不会发生困难;

第二,G-W,同时就是W-G.

3、总形态变化:

第一,这个形态变化由两个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W-G何G-W组成。商品的这两个对立转化是通过商品所有者的两个对立的社会过程完成的,并反映在商品所有者充当的两种对立的经济角色上。

第二,一个商品的总形态变化,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上,包含四个极和三个登场人物。四个集市W-G,G-W,三个登场人物是:商品所有者、货币所有者和另一个商品所有者。

第三,商品形态变化的两个相反的运动阶段组成一个循环,:商品形式上,商品形式的抛弃,商品形式的复归。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

(二)商品流通及其矛盾

1、商品流通不同于直接的产品交换

形式上不同:商品流通是一货币为媒介来联系两种商品的交换,直接的产品交换是物物交换。

实质上的不同:直接的产品交换是人类原始的交换方式,交换双方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对方的产品,交换一结束过程就完了,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而且只有在所交换的两种产品正好符合双方的各自需要时才能成交,因而受到很大的限制,是偶然的和个别的现象。而商品流通与之恰好相反。

2、商品买卖的同一性中包含着对立性。

马克思指出:“作为两极对立的两个人即商品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的相互关系来看,买和卖是同一行为。”“但作为同一个人的活动来看,卖和买是两极对立的两个行为”。因此,再卖和买的同一性中,也包含着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第一,如果商品投入流通过程,没有卖出去,没有转化为货币,这样商品所有这就无法去购买,这是买和卖对立的表现之一;第二,如果商品成功地转化为货币,商品的形态变化运动也会产生一个休止点,即商品所有者再卖掉商品或的货币之后,不一定立即去购买别的商品,于是在卖和买之间就会出现一个间歇时期,这也是卖和买的对立表现。

3、商品流通的矛盾包含着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因此,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

二、货币的流通

(一)货币流通及其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1、货币流通的含义:“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

2、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本质上是商品流通引起货币流通但现象上却是货币流通引起商品流通。“虽然货币运动只是商品流通的表现,但看起来商品流通反而只是货币运动的结果。”“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实际上只是商品本身的形式的运动。因而这种运动也必然明显地反映在货币流通上。”

商品流通引起货币流通,为何会颠倒地被看成是是货币流通引起商品流通?这与货币具有流通运动的连续性有关。商品经过一次流通以后,便进入消费领域。而货币总是实现了一次商品流通之后,又去实现另一次商品流通;它完成了这种商品的流通之后,又去完成另一种商品的流通。货币不停地在流通领域中奔跑,充当流通手段。如果它停下来不动,便不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了,于是就造成了上面的假象,仿佛商品流通是由货币流通所引起的。“因而,表面看来,是货币通过实现商品价格使商品流通。”(可参阅俞明《资本论讲解》第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

(二)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马克思指出:“货币流通数量,首先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随着商品价格总额这样增加或减少,流通的货币量必须以同一程度增加或减少”。其次,货币流通数量与货币流通的速度成反比例关系变动。货币流通速度是用同一些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流通次数来计量的。

三、铸币、价值符号

(一)金属货币的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

马克思指出:“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货币的铸币形式。”因为货币最初是采取金块或银块的形式流通的,很不方便,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和交易的日益频繁,要求奖金块或银块铸造成具有一定重量和形状的金片或银片,这就产生了铸币。

(二)纸币是由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纯粹的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

马克思指出,由于铸币在流通中受到磨损,使得“金的名称和金的实体,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开始了它们的分离过程”,“既然货币流通本身使铸币的实际含量同名义含量分离,使铸币的金属存在同它的职能存在分离,所以在货币流通中就隐藏着一种可能性: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记号或用象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铸币的职能”。于是就出现了辅币和纸币。

(三)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

“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地代表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今天一切流通渠道中的纸币已达到这些渠道所能吸收货币的饱和程度,明天纸币就会因商品流通发生变动而泛滥开来。”这就是通货膨胀。

第三节 货币

一、货币储藏

(一)货币储藏的产生

马克思指出,随着商品流通的最初发展,把第一形态变化的产物,商品的转化形式或它的金融保留在手中的必要性和欲望也发展起来了,出售商品不是为了购买商品,而是为了用货币形式来代替商品形式,这一形式变换从物质变换的单纯媒介变成了目的本身,商品的转换形态受到阻碍,不能再作为商品的绝对可以让渡的形态或作为只是转瞬即逝的货币形式而起作用,于是货币硬化为储藏货币,商品出售者成为货币储藏者。

(二)货币储藏者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在质的方面,或按形式来说,货币是无限的,也就是说,是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因为能直接转化成任何商品。但是在量的方面,每一个现实的货币又使有限的,因而只是作用有限的购买手段,货币的这种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迫使货币储藏者不断地从事息息法斯式的积累劳动。

(三)货币储藏的作用:

二、支付手段

(一)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

第一,流通的发展使得同样一些商品的交易反复进行,商品所有者和商品消费者作为卖者和买者重复出现,这样就会发生预期订货,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交出商品和付清款项的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卖先在观念上完成,商品还没有生产出来就预先出卖了。到期,一方交货一方交钱的时候,货币就不是简单地被用来购买商品,而同时是支付先前欲购商品的价格,货币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结合的形式出场。

第二,某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一次全部出卖,而是分批分期地出卖;同时,由于它的使用价值的性质,使用价值不是在商品实际移交的时候即被让渡,。支付房租,是分期地购买房屋的使用权。而是逐渐地被让渡,而房屋出租,房屋的使用价值,不是一下子就转移给你,你搬进去住,是逐月低消费它的使用价值

第三,各种商品在生产上有时间长短和先后的不同,某些商品生产有季节性,各种商品生产距离市场远近也不同,这样,当某些人的商品亟待出售时,另一些人的商品还没有生产出来,或者虽然生产出来,但没有卖掉。一方面需要很快出卖,一方面需要很快购买,但没有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于是就发生以赊账办法买卖商品的行为,在清偿债务时,货币就作为支付手段。

(二)支付手段职能的内涵

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等价的商品和货币不再同时出现在卖的过程的两极上。现在,第一,货币在决定所卖商品的价格上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由契约规定的所卖商品的价格,计量买者的债务,即买者到期必须支付的货币额。第二,货币执行观念的购买手段的职能。虽然货币只是存在于买者支付货币的承诺中,但它使商品的转手实现了,只是当支付日期到来时,支付手段才真正进入流通,就是说,从买者手里转到卖者手里。”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与其它职能的区别:第一,“流通手段转化为储藏货币,是因为流通过程在第一阶段中断或商品的转化形态退出了流通。支付手段进入流通,但这是在商品已经退出流通之后”。第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作为流通过程的媒介,使流通过程能继续进行;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则是“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或作为一般商品,独立地结束这一过程”。第三,从商品转化为货币的目的上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为了换取货币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作为储藏手段是为了用货币形式保存商品价值;而作为支付手段,债务人“则是为了能够支付,如果他不支付,他的财产就会被强制拍卖”。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扩展了自己的势力:一方面,随著信用制度和信用事业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逐渐排挤和缩小其作为流通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职能。在大规模商品交易领域内,货币当做支付手段居于支配地位,通过想像的货币在信用机构的结算中进行,只有零售的、小额的交易才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购买手段。同时,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也用支付手段准备金的形式来代替了很大一部分货币贮藏。另一方面,货币作为支付手段,随着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和规模,还越出商品流通领域之外,其他一切形式的支付形式都逐渐变为货币支付,如地租、赋税、利息等。总之,“货币发展成为唯一的支付手段的程度,表示交换价值在深度和广度上掌握生产的程度”。

(三)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包含的矛盾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许多商品所有者都以赊账买卖商品的方式发生着债务关系和债务连锁,例如甲欠乙的,乙欠丙的,丙又欠丁德,那末,只要甲向丁支付一笔钱就可以了,而且,如果是丁又欠甲的,那就更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出场,债务互相抵消就完事了。这里,许多笔支付作为正数和负数,商品所有者作为债权人又作为债务人互相抵消,并不要有现实的货币。货币在这里只是作为价值尺度起作用,只作为计算货币存在,连采取货币符号出场都不需要。但是当锁链的某个环节突然破裂,突然发生要求现金支付的时候,便会引起商品世界大范围的混乱。因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作为价值实现的手段在时间上是分离的。签订信用合同时,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出现;到清偿债务时,货币才又作为价值实现的手段出现。在这个分离期间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比如说,在商品成交和到期付款之间商品价格暴跌了,债务人便无力全部偿还债务。一环破裂会影响另一环,人们都要求获得现款,不要想象的“货币”了,人们普遍感到货币不足,发生货币危机。

(四)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总额

三、世界货币

(一)世界货币职能的产生及其形态

“货币一越出国内流通领域,便失去了在这一领域内获得的价格标准、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方形式,又恢复原来贵金属条块的形式。”“货币的存在方式与货币的概念相适应了”。货币充当一般国际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并不是货币的新规定,相反,只不过是货币本身普遍性的表现,这种普遍性同它的概念的一般性是一致的,在一般等价物这一规定中已包含着一般商品的概念规定,而货币只作为一般商品才能实现为世界铸币。

(二)世界货币的职能:世界货币执行一般支付手段的职能、一般购买手段的职能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的职能。它的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

“每个国家,为了国内流通,需要有准备金,为了世界市场上的流通,也需要有准备金。因此货币贮藏的职能,一部分来源于货币作为国内流通手段和国内支付手段的职能,一部分来源于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贮藏货币大量集中在银行的准备库内,形成该国金贮备。金贮备并非越多越好,一般说来资产阶级国家总是把金贮备限制在执行各种特殊职能所必需的最低限度之内。

在世界市场上,“金银又不断往返于不同国家的流通领域,这是一个随着汇率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运动”。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有以下的含义:1、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2、资本的本性是实现价值增值;3、资本是作为生命体的运动,资本在运动中不仅要实现价值增殖,还要实现资本的增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这三个定义是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用资本,是单纯从一种生产要素意义上理解的。资本在现代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它各种生产要素是由资本组合和驱动进生产过程的。

资本的二重性:物质自然属性和社会生产关系属性。资本的自然属性是指资本作为生产中的有用物,具有相应的物质形态。属于直接生产力范畴,与资本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直接相关,即同劳动过程的效率直接相关。资本的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角度看,是作为客观因素与主管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的”。

资本的社会生产关系属性:特殊社会属性与一般社会属性。资本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一般社会属性可以界定为“为其所有者带来增加价值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及其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权和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作为资源配置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就必然内在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中。劳动生产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活劳动,而且取决于包括资本及其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状态在内的多种因素。

马克思揭示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就是资本社会生产关系属性中的特殊社会属性或狭义的资本社会属性。

资本类型:多元化得资本结构与资本体系。

1、从资本的运行机制上,将资本分为“市场经济前资本”和“市场经济下资本”。“市场经济前资本”主要指“升息资本”即“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主要遵循超经济的运作机制,不仅分配剩余产品,而且要分配相当部分的不要产品;“市场经济下的资本”是现代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资本,主要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运作机制,主要依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来分配剩余价值。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从产业资本循环的形态上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是在流通中执行职能,称之为“流通资本”。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

4、从资本在生产流通中是否直接发挥职能作用,分为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职能资本在生产领域直接起着创造价值增值的职能,以及在流通领域实现增值价值或剩余价值的职能。非职能资本主要是指借贷资本,服务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转化为职能资本后在生产流通中发挥作用。银行资本是借贷资本的专业化运作形式。

5、从资本与利润的关系角度,分为“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

6、从资本运动的不同形式,分为“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7、从资本自身是否具有价值,分为“真实资本”和“虚拟资本”。

“真实资本”具体表现为物质形态的生产资料,自身具有价值。“虚拟资本”是以股票和各种票据形式存在的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但能为所有者带来收入,似乎是资本。其实,只是由于有价证劵收入资本化而虚拟出来的,故称为“虚拟资本”。

8、从企业资本运作的社会化程度,分为“独资资本”和“股份资本”。

9、从资本对生产流通的控制程度,分为“自由资本”和“垄断资本”。

10、从资本存在的形态上,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有形资本”指各种物质形态的资本以及包括各种可以代表物质形态资本的有价证劵。“无形资本”指各种技术、专利、商誉、商标等可以资本化的非物质性载体。

11、从资本内涵的发展变化,分为“原生资本”和“派生资本”。

12、从资本数量是否有新的增加,分为“存量资本”和“增量资本”。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一节 资本的总公式

一、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一)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基础

(二)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它所需要的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

二、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一)不同的流通形式:作为货币的货币的流通公式是:W-G-W,即商品流通形式;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公式是:G-W-G。

两个公式的共同点是:第一,两者都经过买和卖两个阶段,第二,两者都有商品和货币出场,第三,两个都有三个人物登场,即一个卖者、一个卖者,一个又买又卖者。第四,两者都体现了人们之间的交换关系。

形式上的区别:第一,从流通的形式看,买和卖两个阶段的次序不同;第二,从商品和货币变换位置来看,前者是同一货币两次换位,货币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手中;后者是同一商品两次换位,货币最终又流回到它的出发点。

(二)不同的流通目的与内容:

第一,流通的目的不同;第二,从流通的内容来看,前者是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的商品的交换,从其价值来说,应当等价交换;后者的始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它们在质上是相同的,因此要求在量上有差别,这种流通才有意义。第三,从流通的界限来看,前者的流通是有界限的,后者的流通则是没有界限的。

三、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概念

从以上对资本流通形式的分析中,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资本和资本家几个基本经济范畴。马克思认为G-W-G的完整形式应该是G-W-G’,其中的G’应该等于预付货币加上一个增殖额。马克思把这个增值额叫做剩余价值,正是这种价值增殖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而“作为这一运动的有意识的承担者,货币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

四、G—W--G’是在流通领域中表现出的资本的总公式。

第二节 总公式的矛盾

一、资本总公式矛盾:

马克思指出:“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适合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前已表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价值是抽象劳动的物化形式,是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它实现商品的价值,但不能使这个价值增加;流通过程是商品形态变化的领域,它不是价值的源泉。所以,价值增殖的运动,表面上看显然是与这些规律相矛盾的。资本运动和商品运动的不同之处,只不过是改变了两个对立过程(卖和买)的顺序。单是这种形式上的差别,为何改变了整个过程的性质呢?何况这种顺序的颠倒,也只是对三个流通当事人中的一个才是存在的。“可见,我们把虚列颠倒过来,并没有越出简单商品流通领域.”换言之,资本的价值增殖运动,运行于一般的商品流通环境中,但它又和这一流通领域的支配规律相矛盾,这就是总公式的矛盾。

二、简单商品流通不可能产生价值增殖

马克思指出:在流通中不外两种情况:一是等价交换、二是不等价交换。前者不能创造剩余价值是明显的。但认为不等价交换创造剩余价值的观点比较流行,因此马克思着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三种解释的谬误。第一,认为贱买贵卖能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贵卖不能使价值增殖。因为,卖者之所得也就是卖者之所失,从社会来看,并没有增加一个价值原字。第二,认为消费者贵买能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再简单商品流通情况下,生产者本身也是消费者,如果以生产者名义贵卖产品,作为消费者也要付出高价购买商品,这样作为生产者之所得会被作为消费者之所失抵消,因此也谈不上价值的创造。第三,认为剩余价值是商业欺诈的结果。马克思认为,欺诈之能改变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配比例,而就不能增加价值总量。

三、离开简单商品流通也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产生。

这是因为,流通是商品所有者一切相互关系的总和,在流通之外,商品所有者就只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它虽然能创造价值,但是不能进行价值增殖。因此,如果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以外,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也就不会由剩余价值,从而货币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资本。

四、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资本流通的目的是自行增值,但流通又排斥资本的增殖,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解决,这就是矛盾转化的条件。

资本的增殖运动,没有越出一般商品流通领域,但它又与商品流通的规律相矛盾,这个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解决和转化。这个条件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商品生产的内部矛盾,由此就转化为雇佣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在新的矛盾统一体中,旧矛盾不是被简单地取消了。一般商品的等价交换,依然不能使资本增殖,但出现了劳动力商品,劳动力虽然也被假定为按价值出售,但它的使用却可以产生剩余价值,矛盾就是这样解决的。

第三节 劳动力的买和卖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是:“劳动力的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们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使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自由的所有者。”第二个条件是:“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能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总之,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二、劳动力商品的二因素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也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使价值增殖。因此这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实践所决定的。而“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具体地说,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维持劳动者子女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是劳动者获得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费用。至于以上这些费用究竟是多少,其中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因素。

同时,劳动力价值总有一个最低限度,这就是维持拉动着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相比较,既有相同点,又有特殊性。这表现在其使用价值即劳动局又创造价值与增值价值的能力,表现在其价值决定上受一定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此外,劳动力的价值及其使用价值在时间上是分开的,这表现在劳动力的价值是在流通领域实现的,而劳动力的实用价值却是在生产领域进行的,劳动力的使用过程才是生产商品和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正是根据以上这些特点,马克思称劳动力为一种“特殊商品”。

三、劳动力自由买卖及其实质

在劳动力作为商品买卖这种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产生了资产阶级社会关于自由、平等、所有权、边沁的虚伪外观。马克思极其深刻地揭露了自由、平等、所有权、边沁的本质。自由,无非是商品买卖的自由,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卖,表面上看也是自由的,而事实上,这里只有资本家的自由,没有劳动者的自由。平等,根源于商品所有者之间在市场上平等对待。而事实上,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是不平等的,再生产过程中,它们之间是统治和服从,剥削和被剥削之间的关系。所有权,劳动者只是对自己唯一的商品劳动力有所有权,资本家则对自己掌握的大量货币和各种生产资料有所有权,互相承认对方的所有权,在流通领域进行商品交换,这种商品交易时建立在工人对生产资料没有所有权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是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边沁,是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他提倡功利主义,把利己主义作为人类道德行为的准则,认为有益于个人也就有益于社会。在商品经济中,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却不是这样。(俞明仁)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一节 劳动过程

一、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

所谓劳动过程,“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可见,劳动过程实际上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是劳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在劳动开始时,劳动者的头脑中就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像蜘蛛结网和蜜蜂筑巢那样的本能活动。从而把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严格地区分开来了,并指出人类劳动的一般特点。

劳动对象是人的活动作用其上,改变其形态使之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土地上生长的食物,是未经人类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二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人的劳动只是使它们同大自然脱离关系;三是原料,这是人类劳动已经滤过的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主要是:第一,人自己身上的器官;第二,劳动者直接占有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天然的,可成为人的身体器官的延长;第三,经过加工的各种劳动资料;第四,广义地说,凡是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一切物质条件都是劳动资料,例如土地、工厂建筑物、道路、码头等。在以上的这些劳动资料中,劳动工具再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以上这些劳动资料中,劳动工具再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二)如果从结果或产品的角度考察,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三)一个使用价值究竟作为原料、劳动资料或产品,取决于它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在和活劳动接触才能形成现实产品的使用价值。

(四)劳动过程是人类生存永恒的自然条件。

劳动过程的一般性是指,它作为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共有的”。劳动过程的一般性实际上是多不同社会形式下劳动的抽象。就如马克思比喻的,根据小麦的味道,我们尝不出它是谁种的。同样,“根据劳动过程,我们看不出它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是在奴隶监工的残酷的鞭子下,还是在资本家的严酷目光下;是在辛辛那图斯自己耕种自己的几亩土地的情况下,还是在野蛮人用石头击杀野兽的情况下”。“在一无所有的地方,皇帝也会丧失他的权力。不管他禁欲的功劳有多大,也没有东西可以用来付给禁欲以额外的报偿”。

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一)它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 价值增殖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生产剩余价值。

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所关心的两点是:第一,他要生产用来出卖的商品,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第二,他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总和。

二、价值形成过程

(一)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生产资料旧价值转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确实生产出新的商品,这些生产资料并不是白白地被糟蹋;2、生产资料的消耗是正常的消耗,而不是过多的或不正常的消耗。否则,有一部分就不能转移其价值。

(二)价值形成过程实例

三、价值增殖过程

(一)价值增殖过程实例分析

(二)价值增殖过程于价值形成过程的比较

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是资本家将公认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的价值时间以上形成的。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进行到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为止,那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如果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以上,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所以马克思说:“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四、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当作一般的生产过程,使生产使用价值,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是劳动过程。

作为商品的生产过程,它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因此,它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它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还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因此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这种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而来的,也只有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才能得到科学地说明。

第六章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一、劳动在新产品价值形成中的二重作用:产品中新价值的形成与旧价值的转移是同一劳动的二重结果。

马克思指出,工人把一定量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另一方面,被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又成了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这是否意味着工人进行了两次劳动呢?当然不是,而是同一劳动过程所产生的二重结果,这种结果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即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它把新价值加到产品的价值中去,作为具体的特殊的有用劳动,它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此“新价值的加进,是由于劳动的单纯的量的增加;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在生产中的保存,是由于所追加的劳动的质。”

以上这种二重性体现在下列现象上:第一:具体劳动与生产力直接相关,而抽象劳动则只与劳动时间相关。因此,不管劳动生产力怎样变化,新增加值总是不变的。但是转移的旧价值会发生相应的增减;第二,如果劳动生产力不变,生产资料的价值变化了,在同一劳动时间追加的新价值不变,但是,如果生产资料的价值降低,转移的旧价值就减少,否则反是。第三,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价值不变的情况下,由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与具体劳动转移的旧价值按正比例变化,即劳动时间越长,所创造的新价值与转移的旧价值越多。第四,不管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的价值如何变化,工人在2小时劳动中加进的新价值与转移的生产资料旧价值总是1小时劳动的2倍。

二、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马克思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这就是说,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两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生产资料在产品的价值形成和增值过程中,只是转移起旧价值,这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价值从一种形式便为另一种形式,所以它的价值就从原来的原材料形式上转移到新的加工产品的形式。这是由生产消费的性质决定的。

由于生产资料的各个组成因素在生产中的消费情况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转移方式也不同。劳动资料是全部参加劳动过程,部分参加价值形成过程;原材料则是全部参加价值形成过程,部分参加劳动过程。但是不管哪种情况,它们的价值都是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由此可见,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消费了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它的价值并没有消耗掉,而是被保存下来转移到新的使用价值中了。

“劳动立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

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

马克思指出:“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原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我把它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不变资本。相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变为可变量,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可变资本。”

此外,马克思还指出两点:第一,不变资本的概念,并不排斥它的组成部分发生价值变化的可能性。但是它的价值变化,并不改变它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第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比例上的变化,不会影响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职能的划分。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第一节 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一、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的比例

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生产要素价值而形成的余额,表现为预付资本价值的增值额。但前面的分析表明,不变资本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只是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只是可变资本v的产物,因此,在计算剥削程度时,要把不变资本c抽去,“可见,要对这个过程进行纯粹的分析,必须把产品价值中只是不变资本价值的再现的那一部分完全抽去,就是说,必须使不变资本c=0。”

在分析剥削程度时,马克思再一次使用了科学抽象法。既然不变资本只是剥削过程的条件,而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在确定剥削程度时,就要把它完全舍去。马克思指出:“一定的化学过程固然需要蒸馏器及其他容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分析时把蒸馏器抽去。如果仅仅就价值创造和价值变化本身进行考察,也就是说,进行纯粹的考察,那末,生产资料,这些不变资本的物质形态,就只是提供一种物质,使流动的、形成价值的力得以固定在上面。”而这种物质的性质如何,价值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都不会影响价值创造和价值变化的过程”。

把c抽去,预付资本c+v就转化为v,产品价值c+v+m就简化为v+m,既然m只是v变化的结果,所以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可变资本的增值率,显然要由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的比率决定。这个比率称为剩余价值。

二、剩余劳动对必要劳动的比率

剩余价值率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剩余劳动/必要劳动。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用劳动的物化形式,后者是用劳动的流动形式来表示的。

对资本主义而言,更正确的形式是前一种形式,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劳动是在物化形式上,而不是在流动形式上被占有的。这正是资本主义区别于以前的经济形态的特点。马克思指出:“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意义。使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

三、剩余价值是工人受剥削程度的表现

马克思指出:“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剥削的程度的准确表现”。

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只能说明工人受剥削总量的多少,但这个总量还不足以说明工人受剥削程度的高低,要说明剥削程度,就必须用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的“量的比例”来表示。

第四节 剩余产品

一、剩余产品的含义

马克思分析了产品价值在产品的相应部分上的表现。把产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只代表不变资本的价值,另一部分只代表可变资本的价值,即必要劳动,第三部分则代表剩余价值,即剩余劳动。马克思把代表剩余价值的产品称为剩余产品。并指出:“决定剩余产品水平的,也不是剩余产品同总产品的其余部分的比例,而是剩余产品同代表必要劳动的那部分产品的比率。┅富的程度不是由产品的绝对量来脊梁,而是有剩余产品的相对量来计量。”这个结论显然具有普遍意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消灭了,但剩余劳动及其产品仍会保存下去,这时,社会的富裕程度,就会由剩余产品的相对量来衡量。

第八章 工作日

第一节 工作日的界限

一、工作日是个可变量

工作日是指工人一天劳动的时间。这对资本家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多少。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作日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称为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

工作日不是一个固定的量,而是一个可变量。它的一部分固然是由不断再生产工人本身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它的总长度随着剩余劳动的长度或持续时间而变化。因此,工作日是可以确定的,但是它本身是不定的。

二、工作日变动的界限

工作日虽然不是固定的量,而是流动的量,但是它只能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内变动。这些界限有:第一是劳动力的身体界限,其次是工作日的延长还碰到道德界限,因为工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化状况决定。由于生理和道德方面的界限有很大的伸缩性,因此也就有各种长度的工作日。既然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是已定的量,所以工作日的长度就只能由剩余劳动时间的长度来决定。

三、工作日长度上二律背反规律的出现

由于商品交换的性质本身并没有给工作日规定任何界限,因此资本家和工人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存在着根本对立的看法,出现了长期的斗争。

在资本家看来,他按照劳动力的价值购买了劳动力,就可以支配这个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有权要求工人在一日之内为他做工,因此他要尽量延长劳动时间和工作日。

但是在工人看来,作为劳动力的出卖者,他要求得到相应的价值,要求正常的工作日,即必须依靠每天出卖的劳动力的价格来逐日再生产劳动力,以使能够重新出卖劳动力。

总之,资本家要求买者的权利,工人要求卖者的权利,“于是这里出现二律背反,权利同全力相对抗,而这两种权利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所承认的。在平等的权力之间,力量就起作用,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上,工作日的正常化过程表现为规定工作日界限的斗争,这是全体资本家即资本家阶级和全体工人即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这里所说的二律背反,源出希腊语,原意是规律的矛盾,即统一体内部双方,或正题与反题双方都有同样的必然性,都同样能够得到证明。后来这一范畴在康德哲学中得到充分论证。马克思在这里借用“二律背反”,主要是借用这一范畴来论证,在工作日的确定上工人和资本家的要求都有同样必然性和合理性,都为商品交换的原则所承认。这样,正常工作日的确立,就取决于双方的斗争。)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一、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及其变动规律

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剩余价值率,一是可变资本的量。

马克思概括了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三个规律:

第一个规律:剩余价值量等于剩余价值率乘资本家垫支的可变资本的量。

第二个规律:平均工作日的绝对界限,就是可变资本的减少可以由剩余价值律的提高来补偿的绝对界限。这一规律是以剩余价值率为中心来考察剩余价值量的变化。-

这一规律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提高剩余价值率来补偿由于减少可变资本而减少的剩余价值量,会碰到一个不可超越的界限,这就是工作日的延长最多到24小时。因此,可变资本的减少,由剩余价值率提高得到补偿的绝对界限,就是平均劳动日的绝对界限。由此可见,资本自身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它要尽量增加剩余价值量,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节约可变资本从而减少劳动力数量,这个矛盾迫使资本家必须另辟蹊径,采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第三个规律:如果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已定,则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成正比例。也就是说,这一规律是以可变资本量的变化,即以雇用工人人数的变化为中心,来说明剩余价值量的变化。

二、资本的最低限额和剥削量问题

从价值增殖过程看,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情况下,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可变资本数额的大小。因此,可变资本部分必须有一个最低限额。而一个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就是可变资本的最低限额。从资本主义的实际生活看,马克思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了可变资本的最低限额就是能雇用8个劳动者。他假定一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就可以再生产出它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而工作日为12小时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因此,如果雇主自己不劳动而雇2个工人,他就可以获得8小时的剩余劳动时间,相当于1个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他仅能过着和工人一样的生活:“为了使他的生活只比一个普通人好一倍,并且把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半再转化为资本,他就必须把预付资本的最低限额和工人人数都增加为原来的8倍。”

三、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强制关系

这是马克思对《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全篇的一个小结。其要点为:第一,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的指挥权,监督工人有规则地并以应有的强度工作。第二,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的一种强制关系,即强迫工人超出自身生活需要的范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在榨取劳动力时,资本在贪婪、精力和效率方面,超过了以往一切意直接强制劳动为基础的剥削制度。第三,资本在历史上是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使劳动服从自己的。第四,从价值增殖过程来看,不是工人使用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把工人当作自己的生活酵母来消费的。因此,变为资本的生产资料,就成了榨取他人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合法权和强制权。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含义

马克思指出,研究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是:工作日的长度不变,靠改变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关系,也可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体地说:

第一,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剩余劳动时间可由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即改变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间划分的量的比例。

第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构成劳动力价值的各项生活资料的价值,而不能靠压低工资、降低公认的生活水平来实现。

第三,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只有靠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要提高劳动生产力,就必须变革生产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

第四,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生产力提高,降低了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这样所形成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二、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

马克思指出,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是在市场竞争下,各个资本家互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所谓超额剩余价值,也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个别资本家由于率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或管理方法,使其企业生产的产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出售后所获得的超额部分。

但是,在竞争中先进技术与管理经常发生变化,层出不穷,各个资本家竞相采用,当达到普遍化时,超额剩余价值就成为一般的相对剩余价值了。所以,各个资本家直接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生产相对剩余价值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相对剩余价值就是通过各个资本家互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形成的。

马克思指出,超额剩余价值实质上就是相对剩余价值。因为:“在这种场合,剩余价值生产的增加也是靠必要生产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的相应延长”而取得的。

但是,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前者是由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而产生的,后者则是由劳动力本身的价值降低的结果;第二,前者只有个别资本家才能获得,而后这是全体资本家都可以得益;第三,前者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目的,而后者则是这个目的所导致的结果;第四,前者持续的时间短,后者则是长期起作用的;第五,前者不仅表现劳资关系,而且表现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主要表现劳资关系。

三、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劳动力的价值也是这样,因为它是由商品价值决定的。相反,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降低而降低”。

根据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所包含的对抗性矛盾:一方面,资本家所关心的不是商品本身的绝对价值,而是其中的剩余价值,这就揭示了一个秘密:为什么只关心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另一方面,资本家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决不是为了缩短工作日,而是为了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两种现象,充分表现了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上的对抗性质。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

(一)由简单劳动过程得出的生产劳动的一般概念

(二)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概念

在这里,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引进来,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概念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总体工人”的新概念。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着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因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它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辩证关系

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又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第二、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就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

第三,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具有同一性。从一定观点看来,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因为他们都是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个部分为前提。

第四,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差别在实践中也是明显的。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经济和自然基础

第一,一定程度的劳动生产率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而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有关;第二,良好的自然条件只是提供剩余价值的可能性,而绝不是现实性;

第三,相同的自然条件下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存在,说明自然条件不决定剩余价值生产;

第四,自然条件的优劣影响剩余价值生产量的大小;

第五,资本主义制度是剩余价值生产的现实基础。

第六篇 工资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一、工资本质上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工资看作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并把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叫做“劳动的必要价格”或“自然价格”;同时又把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形成的价格称为“劳动的市场价格”。马克思批评了这种观点,指出劳动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可以成为商品并有价值,而劳动则是指劳动力的使用,他不能成为商品,因此没有价值。马克思采取反证的方法,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科学地论证了这一问题。

第一,所谓“劳动价值”的提法是与劳动价值学说相矛盾的。按照劳动价值学说,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简单地说,就是由劳动决定的。因此,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本身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显然是毫无疑义的同义反复。

第二,马克思指出,劳动本身是商品的提法,是与商品理论与劳动力商品的原理相矛盾的。因为根据商品交换的一般原理,劳动要当作商品出卖,就必须在出卖以前能够独立存在,而劳动要能够独立存在,就必须物化在某种物品中,但是如果工人占有生产资料并把劳动物化在其中,那就不是一个雇佣工人了,而是一个独立生产者了。由此可见,雇佣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不是他的劳动,而是劳动力,因而劳动力是商品。

第三,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假定货币即物化劳动同活劳动直接交换,其结果:“或者消灭那个正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才自由展开的价值规律,或者消灭那种正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本身。”

第四,马克思最后指出,在资本主义商品市场上,同货币所有者对立的是工人而不是劳动,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为当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开始时,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已经不属于工人,而属于资本家了。因此劳动也不能被工人出卖了。

最后,马克思得出结论:“劳动是价值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因此它不是商品,也不能出卖。

二、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虽然歪曲了事物的本质,但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又必然要通过工资这种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因为:

首先,这是因为一般商品的买卖关系,掩盖了特殊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关系。按照一般商品买卖关系:你给我货币,我给你商品,而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买卖关系也表现为: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人给资本家劳动。因此从表面上看,这两种买卖关系相同。正是这一假象掩盖了劳动力这一商品买卖的资本主义实质。

其次,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的区别,是普通意识不能领会的。因为:第一,一般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能用同一单位来衡量的,劳动力商品却不同,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可以用同一单位(即劳动时间)来衡量;第二,一般商品的交换在市场上的表现时,一方让渡商品,另一方付给货币,而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工资不是在购买时支付的,而是在晚了以后才支付的,因而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不是劳动力的价格,而是劳动的价格。第三,一般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可以区分开的,而劳动力商品则不容易区分开,往往把劳动力本身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混为一谈。

再次,劳动力价值采取工资的形式,使工人和资本家都难以看出劳动力的价值与工资的关系。从工人来说,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变动,直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变动;从资本家来说,他们并不关心支付给工人的是劳动力的价值还是劳动的价值,他们所关心的只是利润,因此它们不可能理解,如果劳动的价值这种东西确实存在,而且也确实支付了这一价值,那末资本家就不会存在,它的货币也就不会转化为资本。

最后,工资的现实运动也造成一种假象,好像工资是资本家支付的劳动的价值。例如:在计时工资情况下,工资随工作日长度而变化,于是工资就像是根据劳动多少而支付的报酬;又如:从是同一劳动的各种不同工人之间在工资上也存在差异,于是就好像工资是根据工人提供的劳动量不同而发生的差别。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一、决定工资国民差异的因素

所谓工资的国民差异,是指资本主义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工资的水平也不同。马克思指出这是又决定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各种因素的差别而决定的。主要有:“自然的合理实地发展起来的首要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和范围,工人的教育费,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的作用,劳动生产率,劳动的外延量和内涵量。”

其次,决定资本主义工资量变化的,不仅是劳动力价值决定的规律起作用,而且还有其他经济规律起作用,例如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工资的本质,而工作日、劳动强度、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不同结合的情况下,决定着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也决定着劳动力价格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运动的规律,又会使工作日延长,劳动强度增大,劳动生产率提高,并由此又因其工资的绝对量和相对量的运动。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不同,因此国民工资也存在差异,所以比较各国工资水平的差异,就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量的发展趋势。

二、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一、生产和再生产的一般关系

第一,生产就是再生产。

第二,生产的条件同时也就是再生产的条件。从劳动过程来说,要进行生产,就必须有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这两个条件。任何社会,为了不断地进行生产,就要不断地以它的年产品的一部分,再转化为生产资料或生产的要素,从而在实物形态上去替换一年内所消费掉的生产资料,并重新并入生产过程。

第三,从生产的社会性质和形式来看,生产具有资本主义形式,再生产也具有资本主义形式。如果生产采取资本主义形式,那末劳动过程就是价值增殖过程的一个手段,因此,再生产过程也是这样。

二、可变资本和全部资本的再生产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一节 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把剩余价值的一小部分转化为资本,合并到原资本中去,或者单独成立新的资本,单从价值方面来说,是问题不大的。“货币没有臭味”,在货币上,既嗅不出也看不出它是原资本价值还是剩余价值,它们之间没有两样。现在,资本家既有了复归的预付资本价值,又有了一个带来的剩余价值。他没二者都可以开始资本的新生涯,即当作获取剩余价值的价值来使用。

问题的困难在于,资本增加了,就要求追加的生产资料,要求追加的生活资料,要求追加劳动力。只有这样,生产的规模才能真正扩大。从整个社会来说,追加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生活资料,必须包含在原先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中。“剩余价值所以能转化为资本,只是因为剩余产品(她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已经包含了新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至于追加的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会替自己提供出来和准备好的。“资本只要把工人阶级每年向他提供的各种年龄的追加劳动力同已经包含在年产品中的追加生产资料合并起来,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就完成了。”

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积累的实质)

所谓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指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所谓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指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不付代价就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规律。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前者转变为后者的过程。这也正是资本积累的实质。

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表现在形式上虽然是等价交换,在市场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按等价原则进行,但是在内容上却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去不断换取更大量的别人劳动。这就是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其特点是:以等价交换为形式,而以无偿占有为实质。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三种情况:第一,如果生产扩大,追加资本但不增加工人,这样,原有的工人就必须延长工作日或提高劳动强度,使追加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第二,如果资本家从过去剥削的剩余价值来雇用别的工人,问题的实质也不会改变,就是说,追加资本依然是工人无酬劳动创造的,或者是其他工人创造的。第三,资本家把追加的资本转化为机器,机器又把生产这种追加资本的生产者抛向街头,用女工童工来代替他们,这样依然使用无酬劳动去追加资本。总之,以上三种情况,如果从阶级关系看,都是用工人无酬劳动去占有他们更多的无酬劳动。资本家占有的无酬劳动越多就越能积累,而积累的越多就越能占有更多的无酬劳动。这就是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运动结果。

最后,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由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而来的。这是因为,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出发点,而构成第一个追加资本的剩余价值是用原资本购买劳动力的结果,这种购买是符合商品交换等价原则的,同时,第二个追加资本又是第一个追加资本的结果,在这里对劳动力的购买也是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就会通过它本身的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转变为自己的直接对立物,即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关键

劳动力一旦变成商品,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就必然要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只有从这个时候起,商品生产才成为普遍的和典型的生产形式,生产出来的一切财富都要经过流通,商品生产才强加于整个社会并发挥出全部潜力,正如马克思总结的:“商品生产按自己本身内在的规律,越是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也就越是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以及内容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构成要从双重的意义上去理解。从价值方面说,是有不便资本与可变资本构成的,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从物质方面看,是由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构成的,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前者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后者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即技术构成的变化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而价值构成则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变化所决定而又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成为资本的有机构成。

这里应当注意:第一,资本有机构成并不等于资本价值构成,后者只有在反映技术构成变化时才是有机构成;第二,价值构成的变化并不一定与技术构成的变化完全一致;第三,应区分个别资本的有机构成、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和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这里研究的是社会资本有机构成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影响。

二、工资随资本积累而增长不会改变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

马克思首先指出,资本积累使总资本增大,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随着增加。当可变资本增加时,对劳动力的需要虽然会与资本按比例增加,但当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从而引起工资的提高。

接着,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增大而带来工资的提高,这对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有利的。但是,这种情况根本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的基础。这是因为:第一,劳动就业扩大和工资提高,一方面反映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扩大,另一方面也不断扩大在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再生产出更多的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第三,工资的提高根本不会改变雇佣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关系,更不可能改变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三、资本积累和工资变动的关系

首先,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会引起工资的提高,工资的提高又会对积累产生两种影响:一是工资的提高并不妨碍资本积累地进行;二是工资提高使积累减少。根据资本积累和工资变动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马克思认为:“正是资本积累的这些绝对运动反映成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数量的相对运动,因而看起来好像是由后者自身的运动引起的。用数学上的术语来说:积累量是自变量,工资量是因变量,而不是相反.”即资本积累的规律决定工资运动的规律。

其次,根据以上分析指出,积累和工资的关系实质上是那种转化为资本的没有报酬的劳动和推动这个追加资本所需要的追加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积累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如劳动供不应求,工资就会提高;第二,劳动工资提高,剩余价值就会减少;第三,剩余价值减少,会使积累减少,又会使工资上涨受阻;第四,可见工资和积累的关系,实际上是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之间的关系;第五,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剩余价值规律在积累领域中作用的表现。因此,积累和工资运动最终都是由剩余价值规律调节的。

第二节 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累的进程中可辨资本相对减少

一、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的关系

首先,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积累最有力的杠杆;而积累的增加是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互制约的。这就是说,资本积累的增加,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资本积累的增长,成为推动积累发展的最有力的杠杆。

其次,马克思分析了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标志,既表现为一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以同样的劳动强度使之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资料的相对数量,工人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在这里,生产资料的增加,就劳动手段讲,它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就劳动对象讲,则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但是,无论是条件还是结果,只要生产资料的数量比并入生产资料的劳动力相对增长,这就是表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最后,马克思着重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引起资本构成的变化,使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直接反映在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上,而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是资本价值构成的不变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部分而增加。当然,价值构成的这种变化,只能近似地反映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因此,资本的可变部分相对减少,并不排斥它的绝对量可能增加。

二、资本积累的形式:集聚与集中

首先,分析了资本集聚。所谓资本集聚,就是个别资本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并入现有资本,使资本总额增大。集聚与积累的关系是:每一个资本积累都是资本集聚,而每一个资本积聚都成为新的积累的手段,个别资本就是通过积累和积聚的关系,使资本总额增大的。社会资本则是通过单个资本的增长来实现的。总之,集聚是积累的直接结果,积累和集聚是相互促进的,甚至可以说是等同的。

其次,资本集聚的两个特点:第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资料在单个资本家手中的集聚的增进,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第二,积累和伴随积累的集聚不仅分散在许多点上,而且执行职能的资本的增长还受到新资本的形成和旧资本的分裂的阻碍。为了克服资本集聚这两个局限性,因而产生了资本集中的形式。

接着,马克思分析了资本集中及其与资本集聚的区别与联系。指出:资本集聚是以资本积累为前提并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量的限制,而资本集中则是以执行职能的资本重新分配为前提而不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量的限制;资本集聚是通过个别资本逐步扩大而实现的,而资本集中则是通过竞争与信用这两个强有力的杠杆而实现的,因而其扩展度比集聚快得多。

最后,马克思在分析了集聚和集中的相互作用和促进以后,做出结论:第一,积累的新资本,主要是利用新发明和发现,充当工业改良的手段;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旧资本“要脱皮”,以新的形式在生产出来;第三,资本由于集中而大量集聚使技术提高。其结果是:总资本中可变部分减少不变部分增加,因而对工人的需求减少。

第三节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与实质

首先,马克思指出,就资本主义生产一般情况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其理由如下:

第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比资本积累更快。因此,随着资本积累的提高,资本的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不变资本比例增大,可变资本比例减少。

第二,资本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量决定,而是有可变资本的量决定。因此,随着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的需求,随总资本的量的增加以递减的速度减少。

第三,以上可变资本相对量的减少,并不排斥它的绝对量增加,当然增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由于可变资本相对量的减少,对工人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少。

其次,马克思指出,就社会总资本来看,资本积累运动是有周期性的,经济繁荣时积累扩大,经济危机时期积累缩小。社会资本积累是各个不同生产部门同时发生的不同变化的综合结果。从不同生产部门来看,资本对劳动的需要也有不同的变化。马克思分析了四种不同的情况。

最后,马克思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了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已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

二、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一,如果说,没有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生产就不可能突然扩大。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周期性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就为资本的时而扩大,时而缩小提供了条件。

总之,由于资本各个部门发展的不平衡,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为了满足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榨取,使资本得以周期地进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就是非常必要的。

三、相对过剩人口和工资变动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工资是随着工业周期的变动而变动的;而工业周期的变动,又决定和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比例的变动。由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受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解,相对过剩人口正是劳动力供求规律借以运动的背景。所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的升降就是由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扩大或缩小来调节的。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工资增长的界限决定与积累本身的原理。

第四节 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

第一,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是指在现代工业中心,工人时而被排斥,时而在更大的规模上再被吸收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失业的工人。这种过剩人口是和工业的规模一同增大的。

第二,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是指农业中的过剩人口。

第三,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原著上的一段话。

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自本越是积累,产业后备军就越大;第二,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失业的人口就越多;第三,工人越是失业,他们就越是贫困。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第一节 原始积累的秘密

一、原始积累的含义

所谓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初期的资本积累,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了一部分资本,二是多数人丧失了生产资料,只剩下自己的劳动力,当他摆脱了人身依附后可以自由出卖它。这两个条件的形成,在西方国家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进行的。

原始积累的实质,就使早期资本家通过国家的立法,采取暴力的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

二、原始积累的过程

第七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一、由小私有知道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转化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历史起源,意味着直接生产者的被剥夺,即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

所谓私有制是指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所有,但私有制的性质则决定于这些私人是劳动者还是剥削者。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这些小生产如果采取商品生产的形式,就是小商品生产或简单商品生产。

正是这种小商品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造成消灭它自身的物质前提。这种小生产的消灭,就把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这种转化是对小生产者的直接剥夺,它包含着一系列的剥削手段。

二、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制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

马克思指出,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起作用的,通过资本的集中来进行的。具体说来:

第一,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的集聚和集中,一方面企业规模扩大,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使生产进一步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这样,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

第二,由于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作用,一方面是少数资本家占有大量的资本,另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贫困,受压迫奴役。工人阶级的地位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组织及旅行。阶级斗争的实践使他们的阶级觉悟不断提高。这样,工人反对资本的力量也就逐步增强。

最后,马克思做出结论:“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荣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他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