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倾城游戏下载:赴河南 陕西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体会 - 永久吉祥之博客 - zhujiuxia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8:57:55
赴河南 陕西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体会 [原创 2009-03-16 15:32:35]    字号:大 中 小  

最近,跟随领导赴河南、陕西两省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考察了刘庄村、南街村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通过学习考察,使我深切感受到了铁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先进地区的差距,同时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也进一步增强了建设好铁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

河南地处祖国内陆,既不沿边,也不靠海,改革开放之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经济上比较落后的省份。但是近些年来,河南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在河南的广大农村,涌现了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其中刘庄村和南街村就是这些先进典型的代表。

2004年,刘庄村实现GDP 10亿元,集体收入600万元,人均纯收入8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村民住的是户均470平方米的别墅,常年享受上学、就医、旅游渡假等20项免费福利,老人按月发放退休金;南街村实现GDP5亿元,集体收入 500万元,全村有18家集体企业,固定资产达 20亿元。村民住宅户均92平方米,村民几乎享受从生到死全部的免费福利。两个村多次被国家和河南省命名为“文明村”、“小康村”,多年无刑事案件、无计划外生育、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和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相对照,刘庄村和南街村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两个村的发展模式虽然各有差异,但深入思索,还是有许多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一个好的领路人。无论是刘庄村的史来贺,还是南街村的王洪斌,几乎所有富裕村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这些中国社会最基层的领导干部,几十年如一日地带领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发展生产,共同富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从而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拥护和支持,他们在群众中有着极高的威信。以他们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带动力得到充分发挥。在他们身上,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一是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信念是方向,信念也是动力,正是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支撑着史来贺、王洪斌这些领路人带领一方百姓,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了共同富裕。二是要有超前思维和勇于创新的品质。超前思维和勇于创新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能力,一个好的领路人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史来贺就不可能在60年代突破单一农业生产模式搞多种经营,在70年代顶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压力办集体企业。改革开放后,当时在全国已经小有名气的刘庄村并没有放缓发展的脚步,继续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和分配模式,使刘庄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三是要有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史来贺之所以能够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根源在于他50年初衷不移,扎根于生养他的那块土地,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人民。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刘庄村和南街村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经济发展史,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农民群众才真正实现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两个村的经济发展有如下两个个特点:一是坚定不移地发展集体经济,为百姓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如刘庄村,他们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展集体经济,改革开放之初,他们没有分田到户,而是实行集体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80年代开始大办集体工业,不但解决了富裕劳动力就业问题,而且集体积累开始增加,有能力为村民发展福利,兴办社会事业。二是依托本地资源办工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如南街村充分利用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这一优势,发展小麦深加工企业,从面粉加工厂到方便厂,小麦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二、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并利用这种实力反哺农业,如兴修水利、购置农机等,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刘庄村和南街村都已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土地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保障,生活宽余是目的。刘庄村和南街村富裕之后,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人人都有幸福感,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走进刘庄村,映入眼帘的是鲜花、绿地,笔直的黑油马路,宽敞漂亮的别墅点缀其中,整个村庄已然就是一个美丽的公园。百姓享受着免费医疗、免费教育、还有20几项免费福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百姓怎么能不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引发了我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我感到,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做好发展农村经济这篇大文章。近年来,我市的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首要的任务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省委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载体,市委也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工作重点,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努力推进农村“三化”的进程,切实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发展农村经济上来。一是制定好新农村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二是强化产业支撑,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一方面要结合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扩大招商引资,突出发展工业企业,积极构建产业集群,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围绕培育壮大玉米、稻米、肉牛、肉禽、特色产业等十大优势产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农业主导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是积极培育和开拓农村市场, 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着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形成集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流通业态。

其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在提高标准、完善功能上下功夫,突出解决好农村道路、饮水、垃圾处理、“三改”、绿化以及清洁能源建设等问题。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继续加大农村治理“三堆”和“五乱”工作力度,努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重视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突出发展秸秆气化、大中型沼气池和“四位一体”生态模式,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条件。

第三、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落实新一轮“普九”规划,推进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大力实施乡、村文化站(室)建设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立农村大病统筹和医疗救助机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建立健全农村“五保户”新型供养体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低保制度和各项救助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体育、计生事业,丰富农民精神生活。

第四、不断提高农民素质。结合“革除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点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五五”普法教育,引导农民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新风尚。充分利用农村文化阵地,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深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要把科技知识、市场信息作为培训农民的重点,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支持。

第五、积极推进农村民主管理进程。管理民主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主体和行为模式。实行农村民主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村民当家作主。把推进农民民主管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为核心,以推行村务公开为基础,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