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好吃的甜品店:《老子》清廉思想发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17:48
   

 

华中师范大学 熊铁基 肖海燕

历代以来,很多人都将《老子》视为治国的要典,并从各个角度阐发老子的理身治国之道。现在看来,《老子》中的很多思想对今天的廉政建设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老子》中虽然很少出现“清”、“廉”等字眼,但有很深刻的清廉思想,其反贪欲、去甚去奢、尚慈崇俭、“见素抱朴”等思想和议论十分突出。下面从几个方面作简要分析,以发其义。

一、“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廉与贪相对,而贪与欲密切相关。《老子》认为过分追求声色犬马等感官欲望的满足会给人的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将名利、权势置于生命之上,甚至以身殉物。对此,老子在第44章中提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誉和身体,哪一个更重要?生命和财富,哪一个更有价值?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种会更有害呢?这些问题如警钟直击人的内心,发人深省。在老子看来,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是非常明确的,即“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爱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代价,贪图过多的物质利益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历史上多少人因为追名逐利而沦丧,甚至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无数事例都能印证这一观点。所以老子告诫人们: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9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无论拥有多少财富,如果不能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都只会招来祸患。所以说贪欲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只有知足才能长久。

历代帝王对《老子》的这种观点都有很深刻的认识,如明太祖认为《老子》第44章强调“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在“戒禁贪婪之徒”。唐玄宗注第46章时说:“心见可欲,为罪大矣。求取不已,为祸大矣。殃咎之大,莫大于欲,于欲必令皆得,皆得则祸深。”宋徽宗注这一章也说:“人见可欲,则不知足,不知足则欲得,欲得则争端起而祸乱作。”由此可见,不知足和贪欲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所以老子反复强调要知止知足,正如唐玄宗注《老子》第33章“知足者富”时所说,“知止足者无贪求,可谓富矣”。因此,要杜绝贪欲,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有一颗知足之心是非常重要的。

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除了以上的告诫之外,老子在第19章中又针对私心、贪欲正面提出要使人有所归属,就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即保持人性的本来面目、回归纯朴的自然状态;“少私寡欲”即减少自己的私欲、不迷恋外在的声色货利、不贪求感官欲望的满足。如何才能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呢?在老子看来,最重要的是要让心灵保持“虚静”的状态。“虚”是老子之道的重要特性之一。对此《老子》有很多论述,如:“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5章)天地因为虚空而能含容万物,河上公注曰:“天地之间空虚,和气流行,故万物自生。人能除情欲,却滋味,清五脏,则神明居。”也就是说,人若要效法天道,保持心境的空灵,就要抛开所有的私欲和贪念。而“守静”是“致虚”的一种功夫,是道“虚”的特性在人生、政治方面的落实: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26章)所谓“致虚”就是理清心智的混乱,消除心灵的蔽塞,使内心无欲无念、无偏无私,达到空灵明澈的境界。而只有“守静”才能让人回归这种质朴的生命本真状态,以超然的态度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如果说“致虚”、“守静”更多的是从心性修养的角度来谈的,那么下面的话则说明了“少私寡欲”在具体治国过程中的重要性: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只有统治者无为无事、好静无欲,人民的心灵才会得到净化,回归纯朴的自然状态。具体而言,就是统治者不标榜贤才异能、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人民不争功名、不做盗贼、不被惑乱,这样国家就安定,人民就会过上宁静祥和的幸福生活。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的最佳状态。

三、“三宝”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第67章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也应该是保持清廉的三宝。关于三宝的具体含义,宋代著名道士范应元在注解时说得很明白:“吾之心慈爱素具,由爱亲、爱君推而爱人、爱物,皆自然之理,慈为第一宝也。俭,约也。吾能无欲,则甘于恬淡而不奢,亦一宝也。吾能虚静、谦退、无争,不敢为天下先,又一宝也。”可见,“三宝”实际上是立身行事的三条重要原则,若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则都契合了“廉政”的基本精神。“慈”即慈爱,从廉政的角度来讲,就是要爱民。古代讲爱民如子,现在讲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前提都是要有一颗慈爱之心。如何爱民呢?《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49章)“无心”即没有私心;“以百姓心为心”即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以善心和诚信去对待他人,使人心归于浑朴。如果老百姓出了问题,一定要从上面找原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75章)老百姓没有饭吃,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劳动成果都被贪婪的统治者搜刮去了;老百姓难以管理,则是由于法令严苛而不得不想出各种对策来应付。老百姓之所以敢于冒死反抗,也是在各级官员的压榨之下没有了活路才不得不铤而走险,官逼民反。尽管老子所说的是春秋时期的情况,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在任何时期,只有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官员才称得上清廉。“俭”即节俭。“俭”与“奢”相对,《老子》既积极提倡节俭,又明确反对奢侈,如第29章提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即要避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行为或措施,这些都是清廉的应有之义。

实际上,崇俭抑奢亦是“无为而治”的重要内涵之一。明太祖在注《老子》时就重点从崇俭抑奢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如《老子》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自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主要是强调统治者自身要达到无欲、清静的纯朴状态方能做到“无为而治”。明太祖注曰:王道布宇内,民从而国风淳。久之民富,人将奢侈,是以镇之。谓为王者,身先俭之,以使上行下效,不致纵欲是也。王者身行之,余者不待化而自化,必然。他认为只要统治者奉行俭朴的生活作风,做好榜样,自然会形成淳朴的社会风气。又如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本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的一个比喻,明太祖亦强调统治者不能穷奢极欲、劳民伤财:“善治天下者,务不奢侈,以废民财,而劳其力焉。若奢侈者,必宫室台榭等徭役并兴擅动,生民农业废,而乏用国危,故设以烹小鲜之喻,为王者驭天下之式。”可见,在朱元璋的眼中,“无为而治”的重点就是崇俭抑奢。老子思想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由此也可见一斑。

 “不敢为天下先”即不争。老子所强调的“不争之德”(68章)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居后、处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7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6章)天地能长久,江海能成为百谷之王,主要是因为它们甘于居后、处下,以谦卑的姿态处世,所以终能成就大业。对此,历代以来,人们更多地从治国的角度加以阐发。如唐玄宗注第66章强调治国者必须谦卑处世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江海所以能令百川委输归往者,以其善能卑下之,故百川朝宗矣。谦为德柄,尊用弥光,以言谦下之,百姓欣戴,故处其上而人不以为重,以身退后之,百姓子来,故处其前而人不以为害也。”明太祖注这一章则强调治国者必须有宽广的胸襟,多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得民心:“江河湖海至处低,所以能纳天下诸山川之小水,戒为君子、为国家者,能容且纳,大事成矣。若不处卑而处高,物极则反,高者低,低者高,理势之必然。是以昔圣人劳身心而安天下,所以民亲之爱之不怨,无有谋者。若失此道而他为,将有咎焉。”可见,他们对老子的这种思想都是十分认同的。

当然,老子所讲的居后、处下绝不等同于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不争之德”的第二个含义就是“为而不争”、“功成而弗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2章)“不争”的前提是“为”,不居功的前提是“功成”。“不争”即大公无私,不争功名,不求回报,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要“为”,即尽心尽力地付出,像水一样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仍无私地赋予万物以生命的源泉,这才是老子之道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廉政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倡导大公无私,还要倡导积极作为,多为人民办实事。

近期,全国各地掀起了专门针对“庸官懒政”的“治庸问责”风暴。“庸官懒政”即所谓的“机关病”、“混混官”,民间有很多形象的概括,如“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领导召见不献一计,同级会商不见一词,下属请示不发一令”等等。诸如此类的庸、懒、散作风一旦滋生和蔓延,将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政府及官员的公信力,因此有人称之为“准腐败”。目前,“治庸”风暴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治理腐败,仅仅发动几场“风暴”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思想、法律、制度等多方面进行。而《老子》强调少私寡欲、慈、俭、为而不争就是侧重于心性修养,有利于从根本上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