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匠王新生有老婆吗:人格悲剧:宋襄公的"仁义"之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15:03

人格悲剧:宋襄公的"仁义"之败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每一个"人格面具"都只是性格中的一个侧面、一个分支、一个角度,带着"面具",只是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中扮演的一个角色而已,如果一个人沉溺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就会压抑自己性格中的其他方面,结果,只会全面地压抑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离自己的本性越来越远,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他的生活状态越来越紧张,生活体验也会越来越疲惫。这方面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春秋时代的宋襄公。

  司马迁在《史记》里评价宋襄公,是这样说的--襄公之时,修行仁义,司马迁夸奖宋襄公的仁义,可是,在我看来,这个"仁义"便是宋襄公的"人格面具",他的失败、耻辱和煎熬,全部来自他过分地沉溺在自己的人格面具--"仁义"。

  春秋无义战,虽然诸侯们都说自己信奉"仁义",但实际上,还是彼此争霸,漠视周王室,根本毫无仁义可言。所以,一个诸侯国国君讲究"仁义",根本就是在扮演"表面人格"而已。宋襄公的问题不在于讲究"仁义",而在于过分沉溺在自己的"仁义"面具中,过分突出政治人格中的"仁义",而大大压抑了其他方面。当时,宋国弱小,楚国强大,宋襄公打算称霸,便召唤楚国参加诸侯盟会,楚成王接到信息大笑,觉得宋襄公异想天开,不自量力,但是,转念一想,正好趁着诸侯开会,争夺霸权。所以,楚成王就答应赴会。宋襄公知道大国楚国答应赴会,便更加坚信自己的"仁义"有号召力,这时,公子目夷心里着急,他知道宋小楚大,楚国赴会肯定不会接受宋襄公当霸主。于是,就对宋襄公说,楚国比我们强大,他答应赴会,并不意味着他就心服口服,拥护我们当霸主,我担心其中有诈啊!

  宋襄公笑了,说,目夷你不必多心,我以"仁义"对待他们,楚王怎么会欺骗我呢?--本来,"仁义之人"只是宋襄公扮演的国与国外交之中的一个角色,可是,他陷进了这个角色中。七月秋,宋襄公赴会,目夷又劝他说,楚国很强大,而且不讲信义。大王应该多带兵马,以保障安全。襄公不以为然,说道,我去开一个主张和平的盟会,应该身为表率,不带兵马,和各个诸侯友好相会。否则,我怎么取信他们呢?目夷预感到盟会上将要出大危险,说,大王讲究"仁义",只身赴会,这也可以。不过,我个人兵马在会场三里之外埋伏,遇到危险,可以及时赶过去营救。目夷老谋深算,可是,宋襄公却不听,说,你领兵埋伏,还是会败坏我的仁义之名!宋襄公担心目夷擅自行事,败坏自己的仁义之道,让他陪同自己一起赴会。

  春秋时代,各地诸侯聚在一起开盟会,都有一些君子之约,如,诸侯王赴会不带兵马;参加会议的人,不带武器。可是,楚成王却令成得臣、斗勃二将,各率五百名士兵,假扮作随从出席盟会,这就私自带了兵马。楚成王还让士兵们都穿上铠甲,然后在铠甲外面套上礼服,人人暗佩刀剑武器。盟会召开,楚王果然不服宋襄公当霸主,宋襄公没有想到楚成王会做准备,想和他斗嘴,可是,楚成王不吃宋襄公"仁义"那一套,一声号令,楚兵立刻脱下礼服,露出铠甲,抄起兵器,一下子,就把与会的诸侯们吓呆了。楚成王扣下了宋襄公。这个时候,宋襄公才恍然大悟,没有听从目夷的建议,做了俘虏,吃了大亏。

  宋襄公为什么不提防?为什么没有做两手准备?为什么轻易地被俘……千百年来,关于宋襄公被俘有太多的疑问,但是,人们忽视了一点,即宋襄公不是输在智力上,而是输在性格上,也就是他的"人格面具"太沉重,太执拗,以至于他的心理能量全都集中于"仁义"一面,而大大压抑了他的战略谋划力和逻辑分析力。历史上有很多国君和将帅,常常犯小儿科的错误,原因大概都在于此。下面这个例子,是一个战争例子,这是典型的性格缺陷导致战败的个案,还是这位宋襄公。

  楚成王后来放宋襄公回国,宋襄公不忘被俘之耻,总想找机会报复楚国。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年)的夏天,宋襄公出兵伐郑,因为郑国很巴结楚国,宋襄公想整一整郑国,来出自己的一口恶气。郑国国王郑文公自然向楚国求救,楚成王立刻率大军杀向宋国。宋襄公见楚军袭击国内,便立刻挥军回来。

  宋军在泓水边扎好营,楚国大军正好到了对岸。这时,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楚王的目的是为了救郑国,如今,我们已经撤回来,他们的目的达到了。而且,我们太弱小,兵力少,打不过楚国。大王还是讲和为上策。"宋襄公不以为然,说:"楚国是大国,但是不讲仁义。我们是小国,但是讲仁义。仁义之师是无敌的!",宋襄公说完,便命令军士做了一面大旗,上面绣着两个大字-- "仁义"--性格缺陷的宋襄公是多么不可思议,极端偏执的人格面具(仁义)已经让他丧失了最起码的分析能力,不仅错估了对方,更是大大扭曲了自己。"仁义"两个字能打败楚国的千军万马吗?当然不可能,但宋襄公"相信"!第二天拂晓,楚军开始渡河。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国军队白日渡河,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等他们过到一半,我们就冲过去,一定能取胜。"宋襄公笑了,说:"我们是仁义之师,得等人家过完河,才能开战,否则,算什么仁义呢?"很快,楚军全部渡过泓水,在河岸上开始布阵。公孙固又对宋襄公说:"楚军刚刚布阵,我们一阵猛冲,还是可以打败他们的。"宋襄公大怒,骂公孙固"楚国没布好阵,我们怎么能打呢?我们是仁义之师,要正大光明地打仗!" 宋襄公话音未落,楚军已经布好阵,大队人马冲了过来。宋军弱小,不堪一击,立刻溃散。宋襄公陷进了敌阵,四面八方全是楚军,被乱箭射中了大腿。危难之时,兵士们杀开一条血路,保护宋襄公突围而去,这场泓水之战,楚国大胜。宋襄公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克敌制胜的机会,他真的不知道把握了这样的机会,就能打败楚军吗?不是,他想打败楚军,否则一开始就会言和,之所以决心以小击大,以弱抵强,就是他有着强烈的求胜欲望。"仁义"只是国家外交的一种人格面具而已,宋襄公把一切赌注都押在"仁义"上,体现了他的性格中是存在致命缺陷的。按照荣格的理论,他的仁义一面,和他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战略能力彼此冲突,尖锐对立,当宋襄公独举"仁义"之时,不知不觉中,他的内在能量便统统转移到"仁义"这一点,其他的心理潜能都处于被抑制状态。他思考问题没有章法,缺乏逻辑,没有战略眼光……出现这些问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宋襄公的失败,是他的性格注定的。从盟会被俘,到泓水战败,他一连串的失败,一点也不偶然,也并不可惜。性格类型就像一个人的"根",无论土壤之上的部分如何改变,土壤之下的心灵之"根"却不会改变。性格类型深埋在"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我们实际上根本无法查知性格类型的存在,人类进化几万年了,总有一些奇妙的因子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代代积累,薪火相传,一个人"化茧为蝶"的过程无论改变多少,最终也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