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差一些永远一起:十七帖解读(11-15)(编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33:28
 十一、《七十帖》《七十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十一通尺牍草书,9行,82字。在《七十帖》中,王羲之叙及自己已届“年垂耳顺”,并对自己的身体表现出担忧的情绪,并希望一游汶岭。

释文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勤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3]

大意

  足下今年刚好七十岁吧?知道你身体很健康,这是大可庆幸的事。推想你会勤加保养。我即将六十岁了,按照一般的人生规律,能活到这个年纪也不容易,算是我的大幸。但担心往后的身体变坏,可能会窘局难堪。正是这个原因,我想近快到你蜀地,一游汶岭。这不是随便说一说的,足下你尽管多加保养身体,等着我来游的这一天。不要以为是虚言,如果能完成我们这一计划,可以说是当今的一段奇事了。[4]

注解

  “政七十”之“政”字为“正”,王羲之祖父名正,晋人避家讳甚严,故王羲之尺牍中凡遇“正”字均改写为“政”,而“正月”则改写为“初月”。汶领即今之岷山,晋时在汶山县境。汶山县在今成都北面。而峨眉则在成都南面,都是当时益州境内的名山。[5]

赏析

和谐中求违拗

  “和”就是和谐,就是统一;“违”就是违拗,就是变化。孙过庭有一句名言:“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即是说,要在和谐中求违拗,统一中求变化。它不仅适合于楷书行书章法,更适合草书的章法。所谓“和谐中求违拗”,就是善于把章法中互相矛盾的因素统一起来。如《七十帖》中,“足”字轻,“今”字重;“耶”字柔,“知”字刚;“也”字直,“想”字曲;“垂”字肥,“推”字瘦;“但”字方,“转”字圆;“尔”字疏,“要”字密。轻重、刚柔、曲直、肥瘦、方圆、疏密本是截然相反的,王羲之却把它们统一于一篇草书之中,和谐而不紊乱,丰富而不单调。[6]

统一中求变化

  所谓“统一中求变化”,就是在风格一致的条件下把相同的字、相同的单体乃至相同的笔画千变万化,以避免过度的重复引起人们感官的厌倦。如《七十帖》中“下”字三点有呼有应,“佳”字四横有伸有缩,“顺”字三竖有粗有细,“路”字两撇有藏有露;两个“但”字前小后大,两个“常”字前欹后正,两个“耳”字前短后长,两个“也”字前重后轻。真是“字字异性,行行殊致”,“众巧百态,无尽不奇”。[6]

年代考证

考证一

  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所附《十七帖疏证》:“右军祖名正,故讳作政。抚以太宁二年自归,至兴宁三年卒于益州,历四十三年。前在敦所,已洊历显职,史虽不言其寿数,大都七十余矣。”[7]

考证二

  黄君《〈十七帖〉研究》:“王羲之比周抚小十一岁,周抚70周岁应为公元361年即升平五年,这一年羲之59岁,正是‘年垂耳顺’的时候。”所以可以肯定《七十帖》)当是361年即羲之逝世当年所写。[8]

考证三

  王羲之得年五十九,帖中称“吾年垂耳顺”,则此帖写于羲之卒年。清代鲁一同根据《七十帖》所言,将帖文作为断定王羲之生卒年的证据。鲁一同参考周抚卒于365年(兴宁三年),从而断定王羲之卒年不晚于365年。又由此上推五十九年,遂将王羲之生年定为307年(永嘉元年)。其实,周抚虽卒于365年,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年周抚正七十岁,周抚得年史乘又失载。《七十帖》所说两人的年龄,只能说明两人的年龄之差是十一岁左右。由此可知周抚的得年是七十四岁。再者,可知《七十帖》写于王羲之五十九岁许。 十二、《邛竹杖帖》

释文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

帖文大意

  去年夏季您送致的邛竹杖,都收到了。此间士人中许多人年纪已老,我随即将这些邛竹杖分送给他们了,并告知他们是您从遥远的益州送来的。[3]

欣赏

  《邛竹杖帖》作为《十七帖》丛帖的一种,它的风格也体现了《十七帖》的整体面貌。《十七帖》的用笔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种不激不厉的平和状态,笔画的提按转折交代得十分明确,点画稳定、扎实。加之刻本的原因,更是增加了其古朴的质感。正如《湛园书论》所说的“点画拖曳之间,若断若续,而锋棱宛然,真意不失,此为至精至妙。”   《十七帖》结字温文尔雅,从容潇洒,没有过度的夸张、强调、冲突,而是以理性的架构为主,从而表达出一种蕴藉、含蓄的文人气质。单字以独立的形式为主,连带不多,而气势贯通畅达,主要靠体势上的“暗连”,上下字之间的大小、方圆、长短、欹侧,默契配合,生动自然,不着痕迹,“状若断而还连”——这也是一种深层次、高境界、以内涵为主而非形式至上的行气特征(或曰章法模式)。[4]

相关资料

     

邛竹

[5]《右军书记》未著录此帖文字。《宣和书谱》亦未著录此帖目。《淳化阁帖》卷八有《周益州帖》(亦称《邛竹杖帖》),所记事宜与此帖相关,文曰:“周益州(周抚)送此邛竹杖,卿尊长或须,今送。”即羲之将周抚所送邛竹杖分布友人之尊长。将《周益州帖》与此帖参照,可知王羲之在晚年某夏得到周抚送致的邛竹杖,数量不寡。不久,王羲之将这些邛竹杖分送诸友中之尊老者,并宣明乃周抚“远惠”之物。于次年写此尺牍答周抚。   邛竹杖由邛竹加工而成。邛竹产於西南地区,扬雄蜀都赋》曰:“邛竹缘岭。”邛竹杖,最早记载见於《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传,曰:“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邛乃山名,邛竹节高实中,状如人剡,俗称“扶老竹”。[6]从汉代起,筇竹杖或邛竹杖便成了士大夫常常提起的物事,历代文人诗客吟咏不绝,乃至“筇”成了手杖的代称,如“扶筇”便是拄杖的意思。[7] 十三、《蜀都帖》
《蜀都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十三通尺牍。又名《游目帖》、《彼土帖》。草书,11行,102字。信中王羲之表达了他对蜀地那里山山水水诸多奇景的向往之情。他期盼一登汶岭、峨嵋而畅游意足,并希望这个日子早日到来。《蜀都帖》书法行、草书间杂,笔画遒劲爽利。

释文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3]

大意

  在看到你另寄来的信,描述到蜀地那里山山水水诸多奇景,感到扬雄的《蜀都赋》、左太冲的《三都赋》都不是太详备。蜀地确实多有奇妙之处,越加令人兴起想饱览景色、畅游意足的念头。若有去的结果,会告诉你派人来接,人数不要多,到的时候再详叙,等待这个日子的到来,真有度日如年之感。猜想你镇守蜀地,一时没有调动的道理。所以想借着您还在蜀地的机会,一起登汶岭、峨嵋而归,那诚然是件不朽之盛事。暂且只叙这些,但心已驰往蜀地了。[4]

解读

  《蜀都帖》文中“迟此期”的“迟”为“待”之意。是王羲之与益州刺史周抚的信札,信中表达了居于东土的王羲之对西土山川奇胜的向往和欲与周抚登汶岭、峨眉的心愿。王羲之曾于公元345年(永和初年)报扬州刺史殷浩书,说:“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王羲之向往巴蜀,不仅仅是在晚年。信中还可见出,王羲之深知东晋镇蜀之任,非周抚莫属。[5]

欣赏

开合关系

     

《蜀都帖》刻本与墨迹本局部

[6]《蜀都帖》首行至第三行密、第四行疏,第五行密、第六行疏,七、八、九行疏中有密,十、十一行密中有疏。首行“土山川”三字虽点画独立,并不相连,但因其字与字、线与线之间布白均匀,短画粗重,块面感强,因此虽疏实密。   《蜀都帖》通篇的每一行上部字势都开朗,而首行“彼土山川诸”多短折之笔,“羲之的末年之书,稍有别于前几年,心情沉郁,笔意变得稳和、凝重,故书写速度缓和,运笔以方笔、方折为主,每帖中有几字的竖画甚粗,有切金断玉之功,似有意为之”。[7]

行气节奏

     

《蜀都帖》第五行

[8]《蜀都帖》在《十七帖》丛帖中字数最多,达102字,行数为11行,其次为《七十帖》9行,82字。虽是手札尺牍,起承转合关系具备。前两行为“起”,三四行为“承”,五六七八行为“转”,末三行为“合”。首行和第二行茂密而多直线,“土山川”三字顾盼照应,朴拙可爱,王羲之以短直点画书写,在节奏上形成“抑”势,为第五、六行线条圆融飘拂、纤细清劲的“扬”作铺垫。第三四行笔力不疾不徐,第四行字距大字形小,将笔力蓄起。至第五行“也”字开始,飞扬之势顿起,紧接着“可得果”三字作一字写,“果”字自趯笔上扬,末笔长顿,形成第一组节奏,“当告卿求迎”为第二组节奏,一反“果”字上密下疏之势,“当”字上疏下密,并与“告”字连书,“卿”字短停,“求”字长舒其笔。末行“言此心以驰于彼”快速写毕,似心驰神往,迫不可待;“矣”字离开一段距离后再书写,似意犹未尽。[9]

与墨迹比较

     

《蜀都帖》刻本墨迹本比较

[10]《蜀都帖》有唐代墨迹摹本,亦名《游目帖》。   相比刻本,墨迹本不仅点画布白匀称,而且字与字的间距也都相同,不如刻本疏密关系大。以第二行“扬雄蜀”三字为例,《蜀都帖》刻本字距近且点画有穿插,“扬”字左紧右松,“雄”字左疏右密,“蜀”字外紧内松;但在墨迹本里“扬雄蜀”三字字距都增大,且疏密关系也已改变,每一个字都接近日常书写,书法的“法度”(如刚柔兼备等特质)减弱。由于以圆转笔势书写,弱化了刻帖的擒纵、张弛的书写节奏。 
十四、《盐井帖》
《盐井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十四通尺牍。草书,2行,20字。信中王羲之表示对蜀地风情物产很感兴趣,希望周抚来信告知。

释文

     

汉代火井

[3]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4]

大意

  您所在的益州,盐井、火井都有吗?您亲眼见过吗?想广布奇异之说,请来信告知。[4]

背景

  王羲之对蜀地风情物产颇有兴趣,但他所知可能仅限于书本上的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的记载和描述。《蜀都赋》有“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及“滨以盐池”的景观描写。但王羲之认为自己对蜀地奇物异景“殊为不备悉”,既然好友周抚在彼,王羲之自然希望从朋友那里得知目睹后的真切叙述。在《十七帖》中,除此帖外,尚有《邛竹杖帖》、《游目帖》、《汉时讲堂帖》、《成都城池帖》皆为与蜀中风物相关的信函。王羲之晚年对蜀地是至为关切。

赏析

字形

     

《盐井帖》“井”字比较

[5]《盐井帖》首行字形以竖长形为主,“井、火”二字行笔提中有按,按中有提,书写速度相比“彼、盐”二字慢,可以觉察到王羲之书写盐井、火井二字时若有所思,或联想起《蜀都赋》对蜀地的描述(《蜀都帖》亦有述及),或驰想那里山川诸奇。“井、火”二字布白停匀,笔意雍容,颇具《集字圣教序》闲雅之感。   首行两个“井”字,同中见异。第一个“井”字的第一笔横勒写毕,向下左方向映带;而第二个“井字”则向上左方向盘旋。这个特点在三井本《盐井帖》反映得最为显著,朱释本略具,上野本则刻为一点。但在阁帖系统里,如《淳化阁帖》、《大观帖》等,不同于十七帖系统,《盐井帖》上下两个“井”笔势均一致。[6]

行气

  《盐井帖》的“彼盐”二字与《龙保帖》、《诸从帖》和《严君平帖》等帖相似,首字笔势和字形均向右上倾侧,而第二字则向右下。“彼”字为左右结构,外实内虚;“盐”字本身为上下结构,在草书中变为左右结构。王羲之书写“盐”字时将其右偏旁倾侧角度增大,形成内紧外松的效果。“彼盐”二字分别施以方笔和圆转笔势,因此显得变化有致。
十五《远宦帖》《远宦帖》亦称《省别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十五通尺牍。草书,6行,53字。王羲之在信中对周抚对家人的问候表示感谢,提及自己的妻子的情况时,对其病重非常担忧。信中还问及陶侃家人和一些同僚的近况。《中国书法全集》对《远宦帖》的书法风格评价为“偏锋侧锋甚明显,体势多有章草意味”。

释文

  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3]

大意

  看到你另外来的信,问候起我家里的大大小小,甚为感谢。大家多分散各地,感念你的挂念之情,陶武昌(陶侃)诸子亦多远在各地作官。你同时亦多关怀,都常通信吗?我的老妻最近常病重,为了病危抢救常担忧。其他人都大致平安。非常感念您的情深意厚。[4]

注解

  《远宦帖》文中的“武昌”指陶侃,镇守武昌。周抚之妹嫁与陶侃。“老妇顷疾笃”的“老妇”是王羲之对妻子郗璇的称呼。《省别帖》第二行末两字残泐,据《右军书记》所录帖文校勘为“昌诸”二字。“念足下悬情”中的“悬情”,即惦念、牵挂的意思。《诸从帖》有“音问不数,悬情”之句。[5]

赏析

用笔与气势

  

《远宦帖》局部

[6]《远宦帖》草法以简约为主,虽间有萦绕,亦简略不繁。两字连属者仅有“省别”、“小大”、“子亦”、“数问”、“救命”、“足下”六处,无三字相连者。偶有收笔如章草者,如“不”字,也因笔毫不易遣锋之故,“远”字最后之萦绕,向上回笔处笔锋分岔,正能说明用笔为硬毫,使转、收纵不甚灵便。《远宦帖》其字间隔不大,较为拥密,与《十七帖》中间疏润者不类。字形多向横扁发挥,无一笔纵情直下者。行距颇有余地。   整篇气势虽不畅速,但和谐无碍,中无滞阻之处。笔画洒落有致,粗细之间匀净清爽,又不失其古朴之趣,从中甚可体会古人作草并不一味求其潦草恣肆,而是凝重而无阻塞;但全面来看,气充意随,一气呵成,如瀑流之激荡,时有浪花泛起,足可流连其间,领悟寄情其间,遣词造句之含蕴。[7]

结构与章法

  《省别帖》用笔的来龙去脉交代得非常清晰,体现了王羲之草书线条的丰富性——用笔中的圆转、方折、连带、割断、轻重、提按等对立因素在起笔、收笔、运笔过程中的运用与变化。其次,结构与章法方面的大小错落、左右穿插、上下移位等因素,也增加了字势的运动感,显得虚活灵动,生机盎然。[8]

版本与临习

  

《远宦帖》上图本与墨迹本比较

[9]《远宦帖》历代刻本、临本很多,蔡梦霞于《十家论坛〈十七帖〉研究》(2009年)中,从不同拓本、刻帖和石刻、名家临摹的墨迹等三个方面做比较,深入探寻王羲之的书法用笔特征以及对《远宦帖》进行临摹:   以《远宦帖》唐摹本和宋拓本做对比,如“分”字在唐摹本里转折微妙,提按变化大;但石刻本就比较直接,以之临创大字就不会那么复杂,较容易掌握。将《十七帖》宋刻本反白处理后,能看出尚有连带关系,但与唐摹本相比,这种连带关系就相对减弱了。而且宋刻本把唐摹本里许多逆势的连带改成了顺势的;刻本同时将笔画简化,变为中锋。如《远宦帖》的“不”字,勾摹本具有空中反转的势,刻本则直接连下来。虽然从流畅角度讲,刻本大多变成顺连,在视觉走向上更直接,更显流畅;但唐摹本的空间变化多,顺势、逆势交汇变化,势的走向更宽远。   

《远宦帖》上图本

[10]历代书家临摹《十七帖》的作品宋代以前用笔多侧锋,宋以后用中锋较多,到明清则以中锋为主。如元代康里巎巎简化用笔,用同一种笔势,追求书写的流畅感;明代董其昌取淡雅一路,拉开字距,中锋走势,多用顺转,鲜有宋刻本翻转的逆笔。中锋是用笔的方法,不是质感,但晋代书家使用侧锋也能给人以中锋的质感。   文徵明朱释本《十七帖》是石刻本,线条清晰,比上海图书馆藏本要细劲一些。如果临习者心慕奔放张扬风格的,可临摹“朱释本”;如果欣赏圆润、温婉特质的,可从“上图本”入手。唐摹本和石刻本不同,唐摹本的点画精细,变化较大,临创大字难度较大,相对来说用刻本写大字则容易掌握。由于临摹者刚入手时不可能掌握所有技术、并将技术充分地表现出来,可选简洁一些的石刻本来临习。从《十七帖》的临摹角度来说,临习者既可以仿刻帖本身的味道,也可以使用摹本中的点画质感去理解《十七帖》。另外也可以加入大草的势态,比如清代王铎临《十七帖》的作品就加入了张芝王献之书法中“势”的连绵。[11]

点画与书写

  

《远宦帖》与《天鼠膏帖》比较

[12]《中国书法全集》载阿涛《远宦帖》文说:“(远宦帖)第五行末“安”字映带多一折笔,或许是摹时所误。”观之《天鼠膏帖》“要”字下部的“女”字书写与墨迹《远宦帖》的“安”字中的“女”一样,都是一个反手作“勒”(永字八法之一)的动作,并非摹误。区别在于《远宦帖》“女”字第一笔弧笔动作大,随之第二字则向内并,稍作顿住,继而“勒”后右旋;而刻本《天鼠膏帖》“女”字第一笔动作小,近乎直,相应地直接“勒”后左转压毫行笔。[13]

帖文详解

  关于《远宦帖》中提到“武昌诸子亦多远宦”中的“武昌”之意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武昌”指陶侃而言。陶侃(257年至332年)于其晚年,即330年(咸和五年)时镇守武昌,周抚即于是时至武昌,后迁建监巴东,刺史益州。也正当庾亮、庾冀镇武昌之时。右军于332年(咸和九年)参庾亮军事,时与周抚往还最密。故此一书信当在其前后所致周抚者。另一种观点是:“武昌诸子”是指在武昌的同僚。“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这是怀念旧友的话语,意谓:当年在武昌庾亮征西府的同僚现在大多散于远处为官。王羲之于公元334年(晋成帝咸和九年)赴武昌为征西府参军,当时同僚,有殷浩孙绰、王兴之等。周抚因于公元332年(咸和七年)失守襄阳奔武昌,正免官赋闲。因此王羲之与周抚多交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