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l赛事速看bgm:魂 的 救 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7:30:34
SALVATION OF THE SOUL
÷ 生命之得救
- Saving of the Life
阐述那个于基督再来之时所将要彰显之救恩


救 恩
SALVATION
OF THE SOUL
阿仁·L.奇特伍德
(Arlen L. Chitwood)
The Lamp Broadcast, Inc.
http://www.lampbroadcast.org/
俄克拉荷马州(73071)诺曼市 怀恩多特路2629号
2629 Wyandotte Way. Norman, Okla. 73071
2002 第五次印刷 (修订版)
1983 第一次印刷
作者的著作——
《圣经研习》(THE STUDY OF SCRIPTURE)
《你们如果信摩西》(HAD YE BELIEVED MOSES)
《至高者掌权》(THE MOST HIGH RULETH)
《这么大的救恩》(SO GREAT SALVATION)
《魂的救恩》(SALVATION OF THE SOUL)
《从使徒行传到使徒书信》(FROM ACTS TO THE EPISTLES)
《在主的日子》(IN THE LORD’S DAY)
《聚焦中东》(FOCUS ON THE MIDDLE EAST)
《从埃及到迦南》(FROM EGYPT TO CANAAN)
《竭力进到完全》(LET US GO ON)
《被赎的目的》(REDEEMED FOR A PURPOSE)
《基督的审判台》(JUDGMENT SEAT OF CHRIST)
《国度的奥秘》(MYSTERIES OF THE KINGDOM)
《创世记中的新妇》(THE BRIDE IN GENESIS)
《寻找新妇》(SEARCH FOR THE BRIDE)
《七代,十代》(SEVEN, TEN GENERATIONS)
《神的长子们》(GOD’S FIRSTBORN SONS)
《雅各遭难的时候》(THE TIME OF JACOB’S TROUBLE)
《救恩本乎恩因着信》 (SALVATION BY GRACE THROUGH FAITH)
《属灵争战》 (THE SPIRITUAL WARFARE)
《从上面而来的》 (BROUGHT FORTH FROM ABOVE)
《为了赢而赛跑》(RUN TO WIN)
《犹大书》(JUDE)
《路得记》(RUTH)
《以斯帖记》(ESTHER)
目  录
前言…………………………………………………………
1.             救恩-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
2.             你们当中若有人…………………………………………
3.             所栽种的道…........…………………………………………
4.             神所呼出的气……………………………………………
5.             成熟的信心…....……………………………………………
6.             盼望, 产业, 救恩……………………………………
7.             得着称赞,你们信心的目标………………………
8.             长老们的服侍………………………………………………
经文索引……………………………………………………
封底……………………………………………………
v
1
18
38
56
73
88
104
119
135
141
前 言
在圣经当中,有一个课题是非常令人费解的,也是常常被人们误解的,那就是,“魂的救恩”,亦即,信徒“魂生命”的被拯救。之所以人们误解了这个课题,是因为大多数的基督徒对于救恩的看法都是比较狭隘和片面的。
跟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相反,这个“魂的救恩”与一个人在永恒当中的最终归宿是毫不相干的。事实上,圣经对于那个永恒当中的救恩,也就是“永生”的教导,从来都是围绕着一个人的“灵”的方面,而与“魂”的方面没有关系的。并且,对于永生的教导,都只是聚焦在一个特定的领域里面的-那就是基督在各各他所完成了的工作。
而这一个关乎“永生”的救恩,也就是建基于基督在十字架上面所成就之工作,并且是决定了一个人在永恒里面之归宿的,其实在道理上面是非常简单的:
“当信主耶稣,你...必得救 [乃是因为基督已经替人类所完成的工作,否则人是不可能的得救的]。”(使徒行传 16:31)。
但是,“魂的救恩,”这个特殊的概念,在圣经里面的论述,却完全是按照截然不同的方式展开的。在这个主题上面,我们所看到的并非基督在各各他的过去的工作,乃是他现今作为大祭司的工作;我们所关注的相关的对象,也不是那些未蒙拯救的罪人们,而是单单针对基督徒们的。
基督“今天”所进行的工作,乃是以其大祭司的身份,借助于他向施恩座所洒出的宝血,使得信徒在现今所继续犯下的那些罪得以涂抹,从而要把这些由祭司而组成的国度预备妥当,以便在日后普天同庆的时候呈现出来。而基督现今在这个方面的工作,乃是关乎那些已经重生得救的基督徒的,并且是与“魂”的救恩密切相关。
圣经对于这个“魂的救恩”的论述,都是牵涉到基督徒在现今生活当中的忠心程度,并且这个救恩的实现,乃是必须要等到将来,在基督徒的信心之终点的时候(彼得前书1:9)。并且,这个层次上面的救恩一旦实现,乃是关乎一位信徒:所将要获得的奖赏,基督的再来,并且基督的国度(参见,马太福音16:24-17:5; 希伯来书 10:35-39)。
“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 [原文圣经明确指出是‘魂’,而不是“灵和魂,”也就是指基督徒的魂,就是指那些已经‘出死入生’的人们,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领受‘那所栽种的道’]。”(雅各书 1:21)。
通常情况下,基督徒们所谓的“为主赢得灵魂,”都是用来指,赢得还没有信主者的灵魂。于是乎,就有了各样的布道会和特会,就是针对这个“赢得魂”之主旨的。但是,在严格意义上说,圣经本身对于“赢得魂”这个课题的教训,却显然不是这样子的。
按照圣经的说法,“赢得魂Soul-winning”乃是关乎那些已经拥有了永生的人们(那些在灵里面已经获得重生,已经“出死入生”的人们),而不是针对那些仍然“死在过犯罪恶当中”的人们。“赢得魂”这个概念,其实不应该被错误的以为,是类似于“永生”那样的白白的礼物,而是关乎那些已经得救的信徒:是否对主有忠心(体现在工作和行为方面),按照工作的情况获得奖赏,以及能够在基督将来的国度当中有份。
概括的说,“赢得魂”所涉及到的,乃是针对基督徒们,用“天国的道”来教导他们,使得那些已经信靠了主耶稣基督的人们,能够清楚明白和努力实现他们之所以被拯救的真正目的。
第一章
救恩-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
你们得救 [圣经原文直译乃是,‘你们已经被拯救了’] 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以弗所书 2:8-9)。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 [圣经原文直译乃是,‘对于那些正在灭亡之人’] 为愚拙;在我们得救 的人[圣经原文直译乃是,‘对于那些正在被拯救,处在救恩进程当中的人’] ,却为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 1:18)。
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 [圣经原文直译乃是,‘为着这些将来要领受产业的人们’] 效力吗?(希伯来书 1:14)。
“救恩”,在上帝的话语当中被论述的时候,乃是以三种时态出现的-过去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1)基督徒们已经被拯救了,这是过去已经完成了的事件,2)基督徒们正在被拯救,亦即处于被拯救的过程当中,3)基督徒们将来会被拯救。本章一开头所引用的三处圣经的经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例子,显明圣经是如何论述这三个时态之救恩的,或者说,是如何论述到“救恩的这三个层面”的。
在以弗所书2:8-9那里所说的救恩,指的是一个过去的,完成了的行动;在哥林多前书1:18那里,救恩是一个现今的,持续进行当中的工作;而在希伯来书1:14那里,救恩则是一个将来的,所要承受的产业。正是因为上帝的话语本身就是按照这样的一个框架来陈述救恩的,对于我们这些阅读和解释圣经的信徒来说,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需要确定,在任何一段经文当中,其所论述的救恩,到底指的是救恩的哪一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的救恩,正如以弗所书2:8所说的,根据希腊文的原文之圣经,照着方括号里面的准确之直接翻译,“你们已经被拯救了,”这个片语乃是来自于两个希腊字,它们在这里组成了希腊文文法的一个被称为“迂说法完成时periphrastic perfect”的结构。这个所谓的“完成时态”,指的是一个在过去所完成的行动,而该行动之结果,按照一个结束之后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和影响着今日。而这个“迂说法”的结构,则是把更多的重点放置于这个现今存留之结束状态,也就是强调那个过去所完成的工作之“坚固后果,”乃是关乎现今之生活的。
在这节经文当中的救恩,乃是本乎恩因着信而获得的,并且是在过去的时间里面彻底完成了的,也是每一位信徒今日所已经拥有了的。而这种现今之拥有,换言之,也就是组成了一个活泼的、持续的、永远有效的救恩。信徒对于其所拥有的永生之能够有清楚的确据,也就是对其永恒生命有确实的把握,在以弗所书的这节经文里面是清清楚楚地表明了的,借助于2:8的那个“迂说法完成时态。”因为,在这个层面上,那个过去的行动所带来的当今的结果,只能是按照一个不可更改的状态,持续到永远的。
然而,在哥林多前书1:18那里,讨论的乃是救恩的第二个层面,故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跟以弗所书2:8完全不一样的一幅图画。这里的希腊文圣经之经文,不是采用那个过去的、完成时态的动词,而是采用了现在时态,指的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工作。前一种时态是已经在先前完成了的,而这节经文当中的这后一种时态乃是正在进行,尚未完结的。
接下来再看一下希伯来书1:14那里的经文,乃是讨论到救恩的第三个层面,呈现给我们的又是另外的一幅图画。这节经文当中的希腊文字句,乃是指向某个在将来才会发生的事件。在这节经文里面,所论述的事情既不是过去发生的,也不是现今在发生着的。事实上,人们若要得着这个层面的救恩,从其整体上讲,都是要等到将来的时刻。
当我们进一步考查的时候,还会发现,希伯来书1:14那里所讨论的救恩,不仅是要在将来才得以实现,而且还是一个被继承和承受而得的救恩。这个关于“继承的产业”的思想,就更加有别于以弗所书2:8所说的那个救恩了,因为,基督徒们今天所已经拥有的救恩,不是一个“继承得来的救恩”。
事实是,我们这些信徒当今所已经拥有的救恩,乃是作为一份白白的礼物,是我们当初还是与神隔绝的时候所获取的。而当初,作为与神隔绝的局外人(亦即在神的家之外),我们根本就是不具备资格来“承受”任何救恩的,因为在圣经里面,产业之承受必然是个家庭内部的事务。
在旧约圣经当中,“儿子们”乃是排在队伍的前面,首先领受产业的,其次才是“女儿们。”假如在直系家属当中,既没有儿子又没有女儿,这份产业就会传递给最亲近的家族成员或者成员们,这些都是根据律法上面的关乎产业继承之明确规定而行(民数记27:8-11)。
所以说,一个人必须首先成为家庭之一员,接下来才有资格被考虑是否能够继承产业。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时代来说,通常是局限于家主之“孩子们”或者说“儿子们”的身上的。正是因着这个缘故,罗马书8:17那里说道,“既是儿女,便是后嗣...”也正是因着这个缘故,在希伯来书1:14的经文里面,那个继承而得的救恩,乃是关乎那些已经在灵里重生得救的人们,只有他们才是现今在神的家中的成员,不再是与神隔绝的,才有资格被考虑,是否得以承受产业。
从这个意义上说,“救恩”在其整体的范围上-包括过去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其实是有一个起点,并且也是有一个终点的。救恩所涵括的,乃是神的灵将生命的气息吹入那本来没有生命的个体里面,导致一个从上头而来的重生。而这个举动乃是朝着一个目标而来,也就是说有一个终点的。那就是,圣灵要借着重生,开始在这个已经具有“灵里面之生命”的信徒身上继续做工,目的就是要使得该信徒在将来的时候,能够实现其魂的救恩,从而得以承受神所预备的产业。
因此,不难看到,我们的确是有必要来区分和辨认救恩的这三个层面,并且这样的一个正确之分辨是非常重要的。查考圣经的人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对待和理解圣经里面的诸多关乎救恩的章节,及其他们所采取的解经的视角和所倚赖的神学系统是否准确和完善,就会产生相应的不同之结果,要么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能够把各处的经文顺畅地解开,要么就是会碰到数不清的障碍和难题,无法彻底的融会贯通。
人的构成是三元的
“ 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撒罗尼迦前书 5:23)。
人被神所造,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有灵,魂,和身体。而上帝对人的拯救,在其完整的意义上说(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也是涉及到人的整体之三部分的救赎。当我们仔细查考神的话语,就会发现,圣经所启示给我们的乃是,人的这三个部分之被拯救,竟然是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面发生的。故此,如果我们要准确的来理解救恩的整体范畴,就必须首先明白与人之三元结构有关的那些道理。然后,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与此相关的救恩的各个具体层面。
创世记第一章的启示告诉我们,人类乃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样式”被创造的。在这个陈述句当中被翻译成“上帝”或者“神”的那个希伯来文的字,乃是埃罗黑姆Elohim。这是个复数的名词,根据圣经当中相关的经文所提供的线索,这个字乃是包括了三位一体的神当中的所有三个位格-父神,子神,和圣灵神(比如,参见约翰福音1:1-3)。
因为埃罗黑姆Elohim乃是三位一体的,被造之人既然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而创造,他必然也应该是类似的,有三个位格的,也会是某种三合一的整体。我们知道,动物界乃是二合一的(因为不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而创造它们),动物就只有肉体和魂这两部分,而万物之灵的人类乃是三合一的组成(因为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而被造的)。任何一个人不但拥有“身体”和“魂”,还同时拥有“灵”。
耶稣乃是神(埃罗黑姆Elohim)在肉身的显现;且是成为了人的“样式”(只是他没有人的堕落本性)。而这位神子,既然成为了完全的人,必然也是跟人一样,拥有三合一的组成(约翰福音1:14; 腓立比书2:7)。“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歌罗西书2:9)。基督的这个三合一之本质特征,就在他于十字架上面受死的时候被清清楚楚的启示出来了。在那个时刻,也就是耶稣断气的时候,耶稣把他的灵交了出来,他的灵就回到了天上的父神身边(路加福音23:46; 参见,传道书12:7; 使徒行传 7:59);他的魂则是去到了阴间,也就是死了的人所在的地方,这个地方,似乎是处于地球的深处(使徒行传2:27);而他的身体则是被挂在十字架上面,后来被人挪移下来,放到了亚利马太的约瑟的坟墓里面(马太福音27:57-61)。这三个部分的彼此分隔开来的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基督从死里复活的时候,那时,魂与灵都再次进入那个复活之身体里面了。
所以说,上帝,埃罗黑姆Elohim,是三位一体的;耶稣,乃是埃罗黑姆Elohim在肉身的显现,照样是个三合一的整体;而人类,按照埃罗黑姆Elohim的“形象”和“样式”而被造的,也只能够是同样的三合一的组成体(译者注:在英文里面,本文的作者都是用同一个字来形容这三者的,即都是“三位一体,trinity”)。相应的,三位一体的神所提供的一个完整的救赎,必须,根据实际的需要,也是关乎人的整体之构成的。故此,一个人的整全的救赎必须包括灵、魂、体的每一个层面。
1). 过去,现在,将来 ...... 灵,魂,体
当人类的始祖在伊甸园里面犯罪的时候,人的三合一之整体-灵,魂,体-就进入到了一个堕落之状态。神曾经吩咐亚当,针对那棵分别善恶树上面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记2:17)。后来撒旦欺骗了夏娃,使她吃下了这棵树上面的果子,接着女人“又给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紧接着,“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做裙子”(创世记3:1-7)。
在他们违背上帝的命令而犯罪的时刻,亚当和夏娃失去了某件东西。因为,圣经非常明确地提到,他们俩个人都立刻察觉了这个事实。他们所失去的,大概来看,应该就是当初覆盖在他们身体上面的,原初的荣耀,这是因为,亚当和夏娃在犯罪之后,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双重的境况里面:1)赤身露体,以及2)与神隔绝。
我们知道,上帝所披戴的乃是“光明”,并与之相连的“荣耀和威严”。而人类,既然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而被造的,在犯罪堕落之前,必然也是以类似的方式被某种“荣耀”所遮盖的。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耶和华我的神啊,你为至大!你以尊荣威严为衣服 [‘所披戴的乃是尊荣和威严’],
披上亮光,如披外袍,铺张穹苍,如铺幔子”(诗篇104:1-2)
意识到这个遮盖的丧失,顿时发现自己乃是赤身露体,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亚当和夏娃在堕落之后,立即去寻找叶子来遮挡自己的羞耻。他们试图用自己的手所做的工作,也就是无花果树的叶子所编制的围裙,来代替那个已然失去的原初的遮盖。结果呢,又显然发现这个自己做的遮盖远远没有原初的那样荣美和完善,他们就去躲避耶和华神的面,不让神看到他们堕落之后的凄惨状况。
上帝,见亚当和夏娃处于这个境况之下,乃是彻底的拒绝了他们自己手头所做的工作。上帝断然否定了他们微弱的努力,亦即,亚当和夏娃试图通过自身的作为来赎罪的那个努力,就像用无花果树的叶子来取代原初所拥有的那个荣耀。
接下来,为了能够将堕落之下的被造物,亦即亚当和夏娃,带回到一个正常的与神的关系里面(尽管那个完全的恢复这时候是不可能的,他们不能够回到堕落之前的状态了-这种完全的恢复,就是对我们今天的信徒来说,也都是要等到将来的时候),上帝就给他们提供了另外一个遮盖物,乃是用动物的皮所做成的(创世记3:21)。而上帝的这个举动,就必然是需要借着动物的死亡和流血;而就在这个事件当中,隐含着一些基本的,不可更改的真理原则,乃是关乎堕落之人的状态,以及对他们之救赎所必须遵循的途径。
未蒙拯救的人乃是堕落的被造物,是与上帝疏远的(灵里隔绝);若要对其展开救赎,就必需借助两件事情:1)神圣的介入(也就是,神的参与)2)死亡和流血。这两个真理原则在创世记开篇的那些经文当中就永远被设定下来,再也不能够更改了。
(在希伯来文圣经的原文里面,用来描述“赤身露体”这个状况的,乃是有两个不同的希伯来文的字,分别出现在创世记2:25 [堕落之前] 和创世记3:7 [堕落之后]。在后面的那节经文当中 [3:7],那个希伯来字的意思是完全的赤裸,而在前面的那节经文当中的希伯来字则不是这个意思 [2:25]。)
当我们回到摩西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在他写下创世记的时候乃至后来的历史时期,中东的人们穿衣服的习惯可以给我们一些线索。在亚当和夏娃堕落之前 [2:25],用来描述他们之赤裸的那个希伯来字,照样可以被人用来描述一种半裸的状态,比如说,某个人没有穿外套或者礼服(外面的衣服),而只是穿着内衣或者肚兜(里面的衣服),也就被称为是这种“赤身露体”。根据这个情况来推断,在犯罪堕落之前,亚当和夏娃乃是披戴着某种由神而来的荣耀,但是却还未曾拥有那件外袍,也就是国王们通常所穿戴的外套 [附带说一下,披戴外袍正是人类被创造的目的所在-成为尊贵的王者,治理全地(创世记1:26-28)]。
而接下来,在犯罪堕落之后,因为不再披戴有上帝的荣耀,亚当和夏娃也就失去了资格和地位,不能够继续披戴那件王者的外袍,也就不能够实现他们原初被创造的目的。换言之,他们既然丧失了内衣 [那个荣耀],也就不能够穿上那件特殊的外袍 [乃是预备给做王掌权者所穿戴的]。
亚当在犯罪堕落之前,从来都没有穿戴过王者的外袍,也没有手握权杖。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从来都没有超越过创世记2:25那里所描述的境况-那个“赤身露体”的状况,这个“赤身露体”乃是指,在他之被创造的目的方面 [因为缺乏那些由王者所披挂的外袍]。
因此,已经与上帝的荣耀分隔开来的人类,如果要重新达成自己被创造的目的,就必须借助于上帝的拯救行动。救赎乃是必须的步骤,而且,这个救赎还必需是个整全的工作-涵括灵、魂、和体-乃是涉及到原初的荣耀之得以恢复,并且又是以接下来的做王掌权为目标。)
A). 灵
人类的始祖在伊甸园里面犯了罪,结果就是死亡。亚当和夏娃在他们偷吃禁果的当天就已经死了。然而,我们所知道的是,亚当的身体继续地生活着,也就启示给我们,他的魂-在活物之血中的那个赐生命的元素(the life-giving principle in the blood,利未记17:11; 参见,创世记9:4)-仍然是完好无损的,至少在关乎肉体生命的方面(自然人的生命),很显然的,死去的乃是他的灵。
人的灵,乃是能够将人与神直接相连的。“神是个灵,”所以人们要敬拜神,就必须以“心灵和诚实”来敬拜(或译成,“在灵里面,在真理里面,来敬拜神”,新美国标准本NASB)。亚当偷吃禁果之后的死亡,乃是在灵里面的死亡,也就是与神在灵里面隔离开来(也因此,设立了圣经里面对“死亡”的主要定义,乃是:与神隔离),并且,这个死亡(亦即与神分隔的状态)“就临到众人”(罗马书5:12)。
圣经称呼一个未蒙拯救的人为“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以弗所书2:1)。这样的人,他的灵既然没有得着救赎,乃是无生命的(在属灵层次上是死的)。他也就与神疏远,是跟神隔离的(以弗所书2:12)。
但是,当一个人获得了从上头来的重生之后,圣经就称呼这个人是已经“出死入生”了,也就是已经“活过来”了(约翰福音5:24; 以弗所书2:5)。拥有了一个活泼的灵,拥有了属灵的生命(在灵里面已经苏醒过来了),他就不再是被从那本身就是“灵”的上帝分隔开来了(约翰福音4:24)。
这个层面的救恩-灵的得救-之所以发生,乃是借助于神的灵把生命的气息吹入那本来没有生命的个体里面,乃是建基于基督在十字架上面所成就了的工作;一旦这个动作结束了,那些与这个层面之救恩有关的所有的工作就全部完成了,并且以这种结束后的状态一直存留下去(正如上文在讨论以弗所书2:8的经文之时所提到的那样)。
所以说,当一个人在其得到重生的时刻,也就是获得那个从上头而来的灵里面的新生命之时,他所经历到的救恩体验,乃是圣灵所做的的工作,且是建基于圣子先前的工作之上的。这是一个属灵的生产(出生),并且也只是涉及到人的灵这个范畴:“......从灵生的就是灵”(约翰福音3:6后半句)。
B). 魂
魂的救恩,情况就不是这样了,那是一个与以上所说的救恩的“过去的层面”迥然不同的事情。圣经对于“魂”和“灵”乃是有明确的区分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从来都不会将这两者等同起来、彼此替换(参见,帖撒罗尼迦前书5:23; 希伯来书 4:12)。类似的,圣经对于救恩的这两个层面,也就是“与灵有关的救恩”和“与魂有关的救恩”之间,也是非常仔细地进行区分的。那些与灵有关的救恩,总是以过去时态陈述的,而那些与魂有关的救恩则不是这样。事实上,魂之救恩的获得与完成,总是用将来时态描述的:
“并且得著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 [希腊文原文圣经这里是‘魂’] 的救恩。”(彼得前书1:9)
“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 [希腊文原文圣经这里是‘魂’] 的道。”(雅各书1:21)
“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 [有忠心] 以致灵魂 [希腊文原文圣经这里是‘魂’] 得救的人。”(希伯来书10:39)
以上这些经文当中的论述和激励的话语,都是特别针对基督徒们的-也就是那些在灵里面已经得救的人,他们的魂正处在被拯救的过程当中,而这个“魂的救恩”的最终实现,则是要等到将来的时刻。
C). 体
对于大多数基督徒来说,对于“身体的得救”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问题。只有极少数的基督徒,会违背圣经的正确教导,偏要说身体是已经得着救赎的,或者是正在被救赎的过程当中。事实上,圣经很明确的把信徒的身体之得赎,全部的摆放在将来的时间(罗马书8:23)。
信徒的身体现今都是处在一个持续性的朽坏状态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变得更加衰老和虚弱;并且我们的身体都是不断地遭受着疾病,瘟疫,甚至死亡的侵扰。这种情况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只要身体仍然是尚未得着救赎的。圣经明明的说,“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6:23),于是这个未蒙拯救的身体就必须为着罪,而付上代价。
就是在这个未蒙拯救的身体里面,有两股彼此敌对的势力在争战,都想要制服对方-一方是得着救赎的灵,另一方是尚未完成救赎的魂。因为那个尚未被救赎的“魂”乃是住在一个未蒙拯救的“身体”里面的,“魂”和“身体”这两者倒是能够彼此协助,狼狈为奸的。但是那个已经得蒙拯救的“灵”,同样是居住在未蒙拯救的身体里面,又是有未蒙拯救的魂为伴,就显得非常的不和谐,这个灵乃是不能够与魂或者体同流合污的。事实上,任何的相容性都是不可能的,正如圣经所说,“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 ”(哥林多后书6:14)。
正是在信徒身体里面所存在的这样一个不和谐的组合,导致了类似使徒保罗那样的痛苦的哭喊,记载在罗马书7:24,
“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2). 属魂的,属灵的,属肉体的
根据神的话语,所有的人都可以归入到三个类别当中,任何一个人,要么是属魂的,要么是属灵的,或者就是属肉体的。那些属魂的人都是非基督徒,而另外两个类别,属灵的和属肉体的人,乃是在基督徒这个群体里面所区分出来的两类人。
A). 属魂的
“然而,属血气的人 [自然人,属魂的人] 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哥林多前书2:14)。
在新约圣经的原文里面,在中文圣经当中被翻译成“魂”的那个希腊字,由始至终都是坡书凯psuche。这个字乃是与自然人之“天然的生命”有关的。“魂”乃是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欲望所存留的地方,使得这个人具备其之所以为人的那种知觉。
在上文所引用的哥林多前书2:14这里,被翻译成“属血气的”这个原文当中的希腊字乃是坡书凯克思psuchikos,这是坡书凯psuche的另外一个字形。坡书凯克思psuchikos是人类所拥有的“天然的”或者“属魂的”那部分生命,乃是与动物界相通的。一个属魂的人,乃是受他的魂的控制和带领,而通常“魂”乃是包括该个体的生命当中所有的经历、渴望、情感、冲动、喜好、以及憎恶等等。这些喜好和憎恶往往是因人而异的,但都是从一个人的魂生命里面发出来的。一个属魂的人乃是与神隔绝的人,因此,他对于属灵的真理是毫无所知的。一个人必须首先从上头生下来(重生)-在灵里面先活过来-然后才会具备属灵的洞察力。
B). 属灵的
“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哥林多前书3:1前半句)。
在新约圣经的原文里面,在中文圣经当中被翻译成“灵”的那个希腊字,由始至终都是坡扭玛Pneuma。这个希腊字在圣经里面有诸多的含义,用来指圣灵,或者是人的灵,天使们(包括堕落的和没有堕落的),以及思想的某个状态或倾向,风,和气息。 后面四种情况的经文例子有:路加福音8:55; 约翰福音 3:8; 哥林多前书 4:21; 提摩太后书 1:7; 希伯来书 1:7; 彼得前书3:19等等。
人的灵乃是更高层次的神圣生命之所在,是关乎个体对神有知觉的那种存在状态。(Man’s spirit is the seat of the higher Divine life pertaining to his God-conscious existence.)在上文所引用的哥林多前书3:1这里,被翻译成“属灵的”那个原文当中的希腊字乃是坡扭玛提克思pneumatikos,这是坡扭玛Pneuma的另外一个字形。一个属灵的人,虽然是以自己的灵而来生活为人,却是在神的灵所掌控和引导之下的(这个人的灵乃是借助于从上而来的重生而活过来的)。
一位属灵的人,与那些属魂的人不同,能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欲望等等都进行适当的调控,以适应他现今的存在和其之做为人的知觉。他能够引导那尚未得着拯救的身体,并且控制那属魂的部分之生命。而这些工作,当然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来完成的,乃是借助于内住的圣灵所赐的能力。而这样的经历,只能够是给重生得救的人所预备的,也就是那些在灵里面活过来的信徒才会有的。
而那些灵里面没有得着重生的人(非基督徒),情况就不是这样,他们虽然也是三合一的组成体,在其天然的,或者说属魂的存在状态上,并没有超越动物界的那些二合一的组成体的生存方式(动物只有魂和体)。他的灵是未蒙拯救的,也就不会拥有那个随着重生而来的圣灵的内住。这样的一个人,他的灵毫无生机,乃是在灵里面死亡之人。于是,结果就是,他乃是与神隔绝的。因此,对于那未蒙拯救的人们来说,脱离魂之束缚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要超越天然人的境界),乃是不可能的,类似于天方夜谭一般,是不现实的。
C). 属肉体的
“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哥林多前书3:1后半句)。
在新约圣经的原文里面,在中文圣经当中被翻译成“属肉体”的那个希腊字,乃是撒开克思sarkikos。这个希腊字乃是另一个字萨克司sarx的衍生体,后者的意思是“肉体。”撒开克思sarkikos(属肉体的)这个字的意思,乃是与坡扭玛提克思pneumatikos(属灵的)互相对立的。于是,一位属肉体的基督徒,乃是“服从肉体的,”而不是“属灵的。”这样的基督徒,乃是让自己被魂所掌控,而不是受那位内住的圣灵来掌管。这样的基督徒,跟前面所说的属魂的人(未蒙拯救的自然人)那样,乃是顺服于他个人的情绪,感觉,和欲望。
与前面的属魂的人不同的是,这个人是已经从上头而生的,是能够知晓属灵的真理的。但是,与那些成熟的属灵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没有真正接受这些真理,也就是说没有认真的按照真理来行事为人。因此,这位属肉体的基督徒,既然没有让属灵的真理,浇灌到自己那已蒙拯救的灵当中去,他就仍然是不成熟的,顺从肉体的,乃是跟随他的魂之冲动和情欲而过活着。
(上文说讨论的“肉体”或者说“属肉体的”之情况,其实是给我们直接的暗示,把我们带回到当初,亚当犯罪的时候在伊甸园里面的情景。亚当在犯罪之后,他的身体不再是被原初的荣耀所包裹,他那袒露的躯体公开的揭示出这个事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基督道成肉身的时候,被称为是“成为罪身的形状”[罗马书8:3]。也就是说,基督诞生来到地球上面的时候,他所获得的那个身体,本身而言,乃是没有披戴上帝的荣耀的。
耶稣基督在被钉十字架的前后,他所受到的羞耻和屈辱达到了顶峰。在上十字架之前,兵丁们戏弄耶稣,假装地称他为王,把荆棘编制的冠冕和一件袍子披戴在基督那遍体鳞伤的躯体之上(这个身体乃是缺乏原初神所赐给人之荣耀的)。而当耶稣被悬挂在十字架上面的时候,他连自己遮蔽身体的衣服都被剥夺了,使得当时候在场的所有的人都来观看,那个因四千年前的罪恶所造成的结果-赤身露体,和死亡 [马太福音27:27-36])。
其实,“血肉之躯”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人类当初被造的时候就是在血肉的身体之内的,基督今天也是有一个肉身,并且这位神的儿子,连同所有的人类,都会永永远远居住在肉身之内的。
但是,尽管“血肉之躯”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一个不被神的荣耀所遮盖和包裹的肉身乃是很有问题的。)
根据神在圣经当中所启示给我们的道理,属灵的真理只是单单浇灌在已经重生得救的信徒身上的(换言之,只有他们才有能力来领悟)。这就告诉我们,未蒙拯救的自然人,他们跟神的话语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对于灵里面还没有获得重生的人来说,想要自己去理解神的话语,乃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类似的,基督徒们想要对这些未蒙拯救之人教导圣经,也会是对牛弹琴。因为,圣经乃是“在灵里面被领悟的spiritually discerned。”一个人必需经历从上头来的重生-在灵里面活过来,得以被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上面,进而能够洞察属灵的真理-否则他是不能够明白神的灵所启示的那些事情的。对于那些属魂的人(还没有重生得救的人)来说,因为是彻底的与神隔绝-在灵里面是死了的,毫无能力来运用属灵的洞察力-他们不能够明白属灵的事情,那些事对他们来讲乃是“愚拙的,”仅此而已(哥林多前书2:14)。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那些属乎圣灵的事情,对于那些“聪明通达人”乃是隐藏的,而对于“婴孩”就显明出来了(参见,马太福音11:25)。今天这个时代当中的基督教界的某些知识分子们,虽然是重生得救之人,本来是有资格来明白和领悟神的话语的,却也是常常采用属世的眼光和智慧来解释圣经,而不是采用以经解经的正确方式、借助于内住的圣灵来引导他们“进入一切的真理”(约翰福音16:13; 哥林多前书2:9-13),实在是非常可惜的现象。
于是,这些用属世的方法和智慧来解释属灵真理的人们,尽管在他们各自的地位上面被人所尊崇,被高举为大牌的属灵领袖,著名的神学家、解经家,或者讲道的名嘴大腕,等等,他们在最终的真理面前,居然是一无所知的。他们虽然被人们所推崇,其真实的境况是,他们在自以为熟悉的属灵的领域里面竟然是相当的贫乏和充满着错谬。
相反的,与此同时,那些“婴孩们”(希腊字是,内皮哦思nepios,乃是那些对于神的话只能够吃奶,还没有长大到能够吃干粮的人),借助于神的灵之带领-采用以经解经的正确方式,借助于内住的圣灵来引导他们“进入一切的真理”-反而能够毫无例外的,得以明白某些深奥的属灵真理。这一些单纯的信徒,尽管没有什么学位,却热爱神的话语,并谦卑地向圣灵寻求引导和洞察力,就能够明白许多的属灵真理,远远超过那些“聪明通达之人,”因为这些聪明通达之人,乃是倚靠自己的智慧聪明,没有定睛在神的话语上面,想要从别处得着亮光,也忽视和拒绝了圣灵的引导和感动。
得蒙拯救的人
得蒙拯救的人,借助那过去所发生的和已经结束了的圣灵的工作,建基于基督耶稣在过去所完成的工作,在灵里面已经脱离死亡的状态,活了过来。用圣经的话说,已经是“出死入生”了。并且,因着他处于这样一个灵里面苏醒的活生生的状态,现在就有资格来实现他之所以被拯救的目的-魂的救恩。
救恩的第一个层面是“过去的”事情。这位信徒现在已经拥有了永生,并且没有任何的事物能够改变或者取消这个事实。但是,这位信徒之从灭亡的道路当中被拯救过来,乃是为着一个目的的,而且这个目的需要借助于他的“现今的”和“将来的”救恩的层面之实现,才能够达成。
这样一个整体性的救恩之框架,亦即那个整全的救恩信息,带着一个相应的救恩之目标,必须得到清楚的认识。对于已经重生得救的信徒来说,他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救恩除了有一个过去的层面之外,还有现今的,和将来的两个层面。而救恩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层面,乃是密不可分地连接在人类之所以被创造的“目的”上面的,也就是促使上帝当初造人的目的得以真正实现-“......使他们治理......管理”(创世记1:26-28)。现在的和将来的救恩之层面,乃是牵涉到人类能否占据王者的位子,也就是在末后的日子里,当“信徒的魂”赢得了拯救的时候,所会发生的情景。
1. 一个整全的救恩课题
为了能够促成人类的永恒的救赎,上帝的灵对于未蒙拯救的人们,只是单单的在一个根基上面来对待和处置。圣灵跟还未信主的人之交往,单单是以基督在十字架上面所成就的工作为基础的。
然而,一旦某个人已经信靠了主耶稣基督,已经以基督所完成的工作为基础进行了处理,也实现了那个从上而来的生产(重生)-他的灵得着了救恩-接下来的救恩的主题,就从“灵的救恩”,转移到他的“魂的救恩”上面来了。那个关乎灵的救恩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已经是完成了的事情了,从此以后,再不会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来了(译者注:因为这个救恩是安全牢靠的,不可剥夺的,有确据的)。神的圣灵,从此刻开始,在这个信徒身上的工作,都仅仅是围绕着救恩之现在的和将来的层面而展开的。换言之,这位信徒,在他得着灵里面的重生之后,从此开始的生命之成长,都是关乎他的魂的救恩。
因此,一切的圣经教训,只要是关系到基督徒的是否属乎肉体,是否对神不忠心,并且因此而遭受的亏损或者丧失等等道理,必然是针对“魂的救恩”这个层面的,绝对不是关系到信徒的“灵的救恩”那个层面的。
可见,一旦灵里面的得救发生了,上帝的内住在信徒里面的圣灵,就开始把属灵的真理浇灌到信徒的生命当中去,并且借助于信徒自己的灵,来引导他的生活,接下来,信徒的魂就成为了被关注的焦点。只不过,与灵的救恩不同,魂的救恩乃是有条件的。魂的得救与否及其程度,乃是取决于重生得救之后的信徒的生活表现的。或者更明确的说,是取决于该信徒是否配合和顺服神的引导,让圣灵把属灵真理浇灌进来,并且让自己的灵接受圣灵的掌管。
当一位信徒让圣灵把属灵真理浇灌进来,并且让自己的灵接受圣灵的掌管而生活的时候,他就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逐渐地,他就会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属灵的成熟的基督徒。按照这种方式成长的过程里,他对那些与自己之所以做为人的知觉(魂方面的)进行控制,包括情绪,感情,和渴望等等。长此以往,最终这位信徒就能够实现(或者说,得着)自己的魂的救恩(魂生命之得救)。
与此相对的,当一位信徒拒绝接受圣灵把属灵真理浇灌进来,也不愿意让圣灵来掌管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他就只能够停留在幼稚不成熟的阶段,做个属肉体的信徒。既然他缺乏属灵真理的浇灌,属灵的成长就被压抑着,他的结果就是,反而被自己的情绪,感情,和渴望所控制,也就是那些自己之所以做为人的知觉(魂方面的)。结果呢,这样的信徒最终就会遭受亏损,甚至于丧失了他的魂(魂生命),不过,这倒是不会影响到他的永恒的救恩(因为那部分的救恩乃是过去了的,完成了的事件,早已有定论了的)。
2. 一个整全的救恩信息
在一个人重生得救的时候,那个关乎救恩的课题就出现了“从灵到魂”的转变,与此相应的,那个救恩的信息也开始发生变化,本来是给尚未得救的人们所宣扬的信息(乃是关系到灵的救恩),现在要调整为针对已经得救的信徒所宣讲的信息(乃是关系到魂的救恩)。这样的转变乃是必须的,因为那已经成为历史的课题不再是我们所关心的重点了,现在的主要议题集中在关乎“现今的”并“将来的”救恩层面。
对于尚未信主的人,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乃是“恩典的福音。”他们需要听到的好消息乃是:“基督按照圣经的预言为我们的罪死了。”单单这个信息,就足够组成一个根基,使得圣灵能够把生命的气息,吹入那本来毫无生机的罪人里面(哥林多前书15:3;并参见,2:1-2)。
然而,一旦那位慕道友经历了重生得救,信靠了主耶稣基督,救恩的信息就必须有所调整,因为先前的那个救恩信息的目标已经达成了。从此,圣灵对待这位信徒的方式,乃是在完全不同的一个平台上面而展开的,原初的那个主要课题(灵的救恩)不再是占据任何位子,而新的课题(魂的救恩)这时候成为中心点了。
因此,任何一位牧师和传道人,面对那些交给他牧养的会众,都是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的。他主要的服侍工作,都是在信徒当中进行的,也就是那些有能力明白属灵真理的人们;牧者的主要工作,就是来把些属灵的真理播洒给这些信徒,乃是关乎救恩的现今的以及将来的层面,而不是关乎救恩之过去的层面的那些道理。在这个意义上说,牧者乃是要“牧养神的群羊,”并且期待着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彼得前书5:2-4)。
在神的灵的带领之下,牧者乃是要负起责任来,对那些托付给他看管的信徒提供适当的属灵食物。而上帝所赐给牧师和传道人的唯一的,用来喂养神的群羊的事物,就是神的话语。
作为一位受托照看羊群的牧者,他的工作就是要在圣灵的引导之下,讲解神的话语。而那些受其牧养的信徒们,就应该接受这些被宣讲出来的神的道,进入到他们各自的灵里面。接下来,神的灵能够用这些“所栽种的道,”促成属灵范畴当中的生命之成长,直至成熟的地步,而其最终的目标,就是使信徒们的魂得着救恩(雅各书1:21)。
然而,可悲的是,今天在基督教界的圈子里面,教会的牧师们对于他们的服侍工作的中心点认识不清楚。于是,因着这些牧者们没有好好地来喂养他们底下的群羊,就产生出来大批的,数不胜数的幼稚的、属肉体的基督徒。其结果就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末期,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基督徒来到主耶稣的面前,带着得救的灵,并且他们的身体到时候也能够经历更新,然而他们的“魂”却是荒废了的,因此也是不能够得着救赎的-乃是严重亏损、丧失了的生命。这些人的永恒的救恩(永生)虽然不会受到影响;但是,既然他们的魂是丧失的,他们就不能够得着那份“存留在天”的产业,乃是只有那些忠心的信徒才能够得着的。同样的,这些未能够赢得“魂的救恩”之信徒们,也是不会被列入到那“许多的儿子”当中进入荣耀里面。
(关于这些牧师和教师的话题,以及他们被神托付要来照顾群羊,使得这些牧师教师自己的魂可以得救,并且也帮助他们手下的会众的魂得着救赎,详细的论述还会在后面的第八章里面提到)。
本章小结:
在整个的基督教的圈子里面,之所以有许多的混乱和神学方面的争论,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人们没有能够明白和区分救恩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在这个“我们今天已经拥有的”救恩,和“主再来的时候所要显明出来的”那个救恩之间的分辨。
很多的基督徒,因为缺乏仔细的辨别,就会把圣经当中涉及到那日后会显现的救恩之诸多经文,应用在信徒今天已经拥有的救恩层面上面。于是,因着对圣经教训的这种错误应用,这些基督徒们就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来。比如有人就会错误的认为,一位已经重生得救的信徒,有可能会失去救恩。这样的观点,一方面是相当于在质疑基督于十字架上面所成就的工作的果效(足够性),另一方面也歪曲了神的话语当中许多的关于信徒救恩之确定性的教导。
而在另一个侧面,某些相信救恩是稳固的基督徒们(译者注:比如说,相信“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那些人),虽然知道信徒的永生一旦获得,就不可能再丧失,却依然没有能够明白救恩的不同层面之间的区别,尤其是在“灵的救恩”和“魂的救恩”之间的区别。属于这个类别的人,其中的大部分,就会把圣经当中许多关于救恩的魂之层面的某些经文,套用在以色列这个国家上面,或者是套用在尚未重生得救的罪人身上-不管他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这种做法,不但把圣经当中的许多对于信徒的警告和劝勉从信徒身上挪开(因为既然信徒有救恩的确据,既然不能失去,就没有必要警戒其丧失的可能性了),而且,因为圣经的真理是很严谨的,常常是环环相扣,于是乎,对于圣经某些段落之错误解释,必然会导致其它一些地方的经文也得不到正确的解释。
故此,正确的区分灵的救恩,和魂的救恩,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请允许我再次地强调一遍,而且我对自己在此所说的话绝不反悔:重生得救的信徒,已经进入一个特别的地位,再也不会从中被挪移的(即他的“灵”之救恩是有绝对的保证和确据的)。然而,同样这位在灵里面得救了的信徒,在这个蒙福的位置上面,乃是要直接地对他的造物主负责的;并且,在那个未来的日子里面,他将要面对两种结局当中的一种,或者是能够与主耶稣同为后嗣去承受产业,或者是在他的主面前遭受极大的亏损。前者乃是借助于他的“魂”的救恩之实现,后者,则是因着他的“魂”的救恩的丧失。
第二章
你们当中若有人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 [原文圣经的直接翻译乃是,‘如果任何一位’,亦即,‘如果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位’] 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译‘魂’;下同),必丧掉生命 [魂];凡为我丧掉生命 [魂]的,必得著生命 [魂]。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 [魂],有什麽益处呢?人还能拿什麽换生命 [魂]呢?
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著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马太福音16:24-27)。
在马太福音十六章那里,地点是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耶稣有好几次把他的门徒们特别的叫到一边,对他们进行教导。正如主耶稣先前所做的,要对他们启示一些将要发生的事情。从13节开始,紧接在耶稣提醒门徒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也就是他们那些错谬的教训)之后,耶稣对门徒们所提供的启示,可以概括成四个类别,而且它们彼此是相互联结的:
a)  基督的真实身份(13-16,20节)
b)  很快就会被创建的教会 (17-19节)
c)  基督就要被钉死于十字架(21-23节)
d)  那与将来的国度有关的,“魂”的救恩(24-27节;参见28节,并17:1-9)
诸多的事件在整体上所涉及的范畴
1. “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
主耶稣的这些门徒们,正如彼得的宣言所揭示出来的,已经相信了耶稣就是那从神而来的弥赛亚,是基督(16节);但是以色列的芸芸大众所相信的却不是这样(13和14节)。
“基督”(或者“弥赛亚”,若要照着希伯来语直接翻译过来的话)这个称呼, 其意思是受膏者。在旧约圣经里面,那些先知,祭司,和君王都是接受膏抹而设立的;而基督在其服侍工作的整体上讲(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乃是包括了所有这三个方面的职事。作为先知(过去的),“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作为祭司(现在的),“他乃是长远活着,替我们祈求”;又作为君王(将来的),“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参见,哥林多前书15:3; 希伯来书 7:25; 启示录 11:15)。
使徒彼得在马太福音16章16节的宣告,按照彼得对基督的认识程度来看,他只是承认了基督以上三方面职事的,最后面那一个身份,也就是君王的身份。因为在那个时刻,门徒们还没有能够明白有关十字架的道理,也不清楚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在此期间基督乃是行使其祭司的职事),其实是处在国度之前的(马太福音16:21-23; 并参见,17:3, 4, 22, 23; 20:17-19; 路加福音 9:30, 31)。
彼得在承认耶稣就是那位“基督”之后,紧接着说耶稣又是“神的儿子”。“儿子的位份”乃是隐含着统治权的,诚然这就是当时候浮现在彼得脑海里面的情景(参见,出埃及记4:22, 23; 19:5, 6; 撒母耳记下 7:12-14)。这后面部分的宣告,乃是进一步地阐明了,先前所陈述的“基督”之具体含义。
而事实上,如果人们要全面的来认识耶稣作为“基督”,作为永生神的儿子之位份,必须包含他的整个的,三重的职事-先知,祭司,和君王。而这个认识,彼得在当时候乃是缺乏的,这个情况,在接下来彼得的言论当中就会得到证实。
基督日后作为君王的服侍工作,按照整个圣经的框架所启示出来的,必须是借助于两件事情才能够存在:1)一个已经在过去所完成的作为先知的服侍,以及2)一个持续进行的工作(要等到将来的时候才完成),也就是现今的,基督作为大祭司的服侍。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基督才会在马太福音16:23那里很严厉地责备彼得。在前面的22节那里,彼得出言不逊,在自己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就否决了“基督”的真实位份,尽管是彼得自己曾经在16节所宣告过的(参见,马太福音26:63,64)。
在这个事情上,让我们再来留意一下复活之后的基督,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对那两位门徒所说的话:
“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
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路加福音24:25后半句,26节)。
“苦难”必须是在“荣耀”之前经受的。假如没有前者,后者就不能够成就。这个原则乃是在圣经当中明确的被设立的,且是不能够改变的(参见,创世记37:23-36 以及 45:1-15; 出埃及记 2:11-15 以及40:33-38; 约伯记 2:6-8 以及 40:12-17; 诗篇 137:1-9; 彼得前书1:11; 2:21; 5:1)。
2.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立”
马太所写的福音书,乃是四本福音书当中唯一的一本,记载了基督的宣告,说他会建立自己的教会。而记载了这个宣告的福音书,在其全部章节的整体而言,乃是集中围绕着基督的君王身份以及那个未来的国度。并且,这个记载,恰恰是出现在基督于地上之服侍的某个特殊阶段。准确的说,那是在以色列对那位君王的抵挡达到了高潮阶段,并彻底拒绝了神所提供给他们的那个“属天的国度”的时候。
因此,正是在基督的地上工作进入到某个特殊的阶段,在那特殊的环境当中,“教会的出现”被启示和预告出来,这个变化乃是有其必需性的。事实上,所谓的变化并不是说主耶稣所传讲的信息有什么改变,乃是这些信息的受众有了改变,也就是前来聆听和接受“天国信息”的人群出现了变化(或者说,该信息所要传讲的对象转移了)。
其实,这个信息本身并没有改变,仍然是以那个国度为中心。但是,这个国度的接受者发生了转变,也就是说,这个国度被提供给另外的对象了。根据马太福音12章那里的记载,以色列的国民,在整体上而言乃是拒绝了他们的弥赛亚以及相应的那个国度,这也正是符合了13章所记载的“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预示着耶稣把天国信息的受众从以色列挪开,转向外邦人),于是,这个国度就要从以色列的手中夺过来,“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马太福音21:43)。
而教会,从这个角度来看,之所以被呼召出来,就是为着某些确定的和特殊的目的的,且这些目的都是围绕着那个属天的国度。并且,一方面,这些目的都是与那个未来的国度紧密联结的。另一方面,这些目的的彻底达成都必须要等到基督在那末后的日子,执掌王权的时候。
只不过,在教会得以创立之前,与各各他的十字架有关的那些事件必须首先成就。救恩的途径必须先被成就(这个途径乃是与以色列密切相关,又是从以色列区分出来的),否则就不会出现基督所预言的,“教会”这样一个新的团体。
(请你留意一下,逾越节的羔羊是赐给以色列的,也就只有以色列能够宰杀这只羔羊 [出埃及记21:1及下文]。因此,只有以色列国民,能够在公元30年前后,杀害上帝的羔羊,正如历史上诚然发生了的样子 [使徒行传2:23, 36; 7:52]。
当今的人类,都是通过那位犹太人,那只逾越节的羔羊,和他所流出的宝血,得以被拯救的-那只羔羊的被害,只能借助以色列人的手,只有他们才有权利对羔羊行凶。但是,尽管那只羔羊当初是赐给以色列人的,而且也是以色列人杀害了这只羔羊,今天那些未蒙拯救的人们,却没有必要到以色列去,才能够使自己得着那羔羊所成就的救恩。事实上,那只被宰杀的上帝的羔羊 [后来从死里复活,活到永永远远],连同他的宝血,已经是提供给了世上的万人-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
正是有鉴于此,今天人们所需要做的-不管他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就是单单的来“信主耶稣基督”[使徒行传16:30, 31]。这样一来,因着基督在各各他所完成的工作,这位信徒就从此“出死入生”了 [约翰福音5:24; 以弗所书2:1, 5]。
接下来,圣灵就开始在这位信徒里面做工 [圣灵的浸泡] ,把他安置“在基督里”。与此同时,这位信徒就被列入到那个新的团体当中了-那位“新造的人”(译者注:作者的意思乃是指,教会这个团体就是那位“新造的人”)-正如基督在他于地上服侍的时候所预告的,将要被呼召出来,将要被建立起来的。)
并且,在教会将要按照神特定的方式被建立起来之后,作为一个新的团体,她仍然是需要一位大祭司的,正如当初的以色列那样。之所以有这个必要,乃是因为,就像以色列所经历的,救赎本身并没有彻底地除去人里面的犯罪的本性(罪性)。于是,正是因为人的罪性还在,那些得蒙救赎的团队当中的成员们,还是有可能落入到犯罪的地步里面;而这些得蒙拯救之后的神的子民所犯的罪,也就是基督徒们所犯的罪,照样是要得到处理的。而这个处理的方式,乃是与旧约圣经时期神对待罪的方式有相通之处,也就是遵照神先前在旧约圣经里面所设立的原则-都是要借助于祭司代表百姓来献祭,都是建基于死亡和流血。
当初,在以色列的营地里面,有关罪恶的问题之处理方式,在其关乎救赎之方面-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都是借助于死亡和流血来完成的。最开始的时候,乃是借助于那些被杀的逾越节的羔羊的血,把它涂抹在门框和门楣上(出埃及记12:1-13)。后来的时候,则是借助于其它的动物的血,借着祭司们的工作(比如,利未记1-7章, 16章)。
而在我们今天,有关罪恶的问题之处理方式,在其关乎救赎之方面-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乃是借助于同样的途径来完成的,亦即都是借助于死亡和流血。这个原则在旧约圣经里面就被永远的设定下来,再也不会更改了的。
今天,正如旧约时代那样,在那关乎救赎的,对于罪的问题的处置,首先是需要借助于被杀的逾越节之羔羊以及羔羊的宝血(参见,使徒行传16:31; 哥林多前书 5:7)。接下来,乃是借助于基督作为大祭司的职分,以及他今天在天上的至圣所,在那个施恩座上面所洒下的,基督的宝血(希伯来书9章,10章)。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为要成就救恩的三个方面,即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层面-基督的的确确是“为我们的罪”死了(哥林多前书15:3);他现今活着,正在履行祭司的职责,为要替我们“祈求,代祷”,为我们今日所犯的罪做洁净清除的工作(希伯来书7:25; 约翰一书 1:6-2:2; 并参见,约翰福音 13:4-12);于是基督徒们,因着基督这双重的工作(先知和祭司),就能够向前仰望基督的第三重工作,也就是基督再来的时候会以君王的身份出现。在那个未来的日子里面,当主大有权能地降临之时,忠心的基督徒们就能够以陪伴者、皇后的身份,与基督一同治理掌权。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上帝借着他的独生爱子所施行的救赎,在总体上说-过去的和现在的-都是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着,那就是,在那未来的国度里面,整个的救赎工作会圆满的实现。
因此,当彼得想要排斥基督之作为先知,在各各他所要进行的工作时-“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他尽管是情急之时所说的不知所措的话,乃是同时在排斥基督日后的祭司职分,并且也是在拒绝基督将来的君王的职分(后者其实是他稍前之时所认定了的 [16节])。于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彼得遭到了主耶稣非常严厉的责备-“撒但,退我後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23节)。
当我们仔细分析福音书当中的时间顺序时,就会发现,马太福音16章所记载的事件,乃是稍后于以色列的宗教领袖们“亵渎圣灵”的举动,并且在基督接下来从“房子里面出来”的那个象征性的举动之后-这个房子就是象征着“以色列家”(12章,13章)。这样一来,从实际的果效来看,尽管那个明确的宣告是要到后来的时间才提出来(马太福音21:43),那个属天的国度(或译,诸天的国度,the kingdom of the heavens)其实在马太福音16章事件的当时,就已经从以色列人的手中被挪移,要被提供给另外一批特殊的“国民。”这个新的“国家”就是指教会(彼得前书2:9, 10),并且,这些新的国民,将会完成那以色列人所不能够做到的事情-“结出果子来 [乃是与未来的国度有关的果子]。”
所以,主耶稣在他于地上的服侍工作当中,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的节骨眼上面,“教会”被特别的提出来,而且是与那个诸天的国度有关系的,并且日后的时间里面借着使徒保罗进一步地被启示出来,乃是有其原因的。在这个时间的交接点上面,这样的一个关于教会的启示乃是正好合适的-在以色列通国上下整体上对弥赛亚及其国度的拒绝(马太福音12章),并紧跟在基督从房子里出来之后(马太福音13章)。
3. 教会,身体,新妇
现在,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课题,关乎新妇的选召的那些基本原则(这些新妇们,将来会作为基督的结发皇后与他一同统治),以及圣子耶稣为着这些新妇所展开的救赎工作。在实质上,虽然这些原则都是在新约圣经的时代被引入进来,在使徒们当时候所产生的,但是,其实这些原则,早在基督道成肉身之前的几千年之时就已经被神所设立了。早在创世记的前三章,借助于亚当和夏娃的关系和经历,这些原则就已经被设立了,从此贯穿于整本的圣经当中,再也不允许有任何的改变,基督在其地上的服侍工作,只不过是重新的引入了这些原则。
让我们仔细的来查考一下。亚当乃是在地球上面生活的第一个人。他同时也是基督的一个预表。因为基督乃是那第二个人,是末后的亚当(罗马书5:14; 哥林多前书15:45-47);于是在亚当和他的妻子夏娃的关系和经历当中,就用预表隐藏着一个属灵真理,乃是要在基督和他的新妇身上兑现的。
可以这么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夏娃就已经被创造在亚当里面了,却是在后来的某个时点才被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呈现在地球上面。根据圣经的记载,神使亚当沉睡,打开他的肋旁,神从那个张开口的肋旁取出了亚当的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出了夏娃。于是我们看到,根据神做工的方式,夏娃乃是从亚当里面挪移出来的,然后又被带到亚当面前,成为他的帮助者和妻子(创世记2:20)。
从此之后,亚当,如果没有夏娃,就是不完全的(因为夏娃乃是亚当本体实质性的一部分-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换言之,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当夏娃被带到亚当面前的时候,她乃是使亚当成为完全了。从最高的意义上讲,夏娃仍然是亚当身体的一部分,上帝看待亚当和夏娃乃是二人“一体”的。两个人一起,组成了一个整全的人(创世记2:21-24)。
在那个本体(antitype)当中,基督的新妇原初也是存在于神子的里面,甚至可以说在永恒的过去情况就是如此的。这位新妇的存在和救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以弗所书1:4; 启示录13:8)。并且,类似亚当和夏娃在预表里面的情况,这位新妇,如果要作为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被创造出来,必须要等到那位神子,在人类的某个历史时期,被安排在一个沉睡的状态,并且他的肋旁被扎破打开之后。
这件事后来果然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面发生了。那位神子死了,他的肋旁被打开来。而从那破开的肋旁流出来“血”和“水”(约翰福音19:34)-这两样物体乃是必需的,借助于它们才能够把新妇创造出来,乃是一位与身体有别的独立个体,同时又仍然是那身体的一部分(“血”被涂抹,应用之后,乃是用“水”来清洗罪的)。
一旦按照这个方式,把那位完美的,得蒙救赎的新妇造出来之后,“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亦即,一旦基督完成了他在马太福音16:18所宣告的工作,也就是建立他的教会-这位新妇将会被带回到神子的身边;并且这位新妇将会使得神子成为完全(希伯来书2:10 [这里的“完全”,应该被理解为引进一个完美的结局])。这样一来,当新妇以这种方式,使得神子成为完全之后,从最高的意义上讲,正如亚当和夏娃所预表的那样,上帝看待二人(基督和教会)乃是“一体”的。两个虽然能够彼此区分的个体加在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整全的人(以弗所书5:26-32)。
顺着上文所论述的思路,上帝在先前创造夏娃的工作,以及他现今为他的爱子创造新妇(教会)的工作,(后者乃是建基于各各他所发生的那些事件),都必须借助于彼此的亮光来研读。
在创世记2:22那里,上帝从亚当身上取出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该节经文里面那个被译成“造成”的希伯来字,乃是巴纳banah,其意思乃是“建造。”夏娃在起初的时候,就被创造在亚当的体内,后来被神提取出来,接着又建造成为一个新娘,最后带回到亚当的跟前。
在马太福音16:18那里,基督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后来,基督在各各他睡着了,他的肋旁被戳破张开,于是就有两个物件涌流出来,乃是用来造成新妇的-血和水。
(“教会”这个词,在新约圣经里面的应用,是不只一个方式的。比如说,这个词在启示录第二章和第三章那里,乃是指所有的在今天这个时代里面被拯救的信徒。然而,这个词也被用在带有未来主义色彩的那个层次上 also used in a futuristic sense,就像马太福音16:18那节经文里面我们所看到的。这时候,“教会”的意思乃是指得救的信徒当中的某个部分-也就是从那个大范围的基督徒团体当中被呼召出来的一小部分人所组成的聚会 [参见,希伯来书12:23]。)
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16:18那里所提到的“教会”,乃是新妇的同义词-在永恒当中就被创造在基督的里面-现今正在按照上文所说的方式被建造。现今,这位新妇正在被从那个身体里面被挪移出来,又从那个大范围的基督徒群体里面被呼召出来,被建造成为一个新妇。而这个过程的完成时间,也就是新妇被呈现出来,并带回到神子面前,则是要等到将来的时候。
正如夏娃是从亚当的身体里面取出来的,这位基督的新妇现今也是被从圣子的身体当中被提取出来。而那整个的身体(基督是头的部分)是由今天这个时代当中所有的得蒙拯救的信徒所组成的。但是,那位新妇则是从这个大范围的团体里面被呼召出来的一个相对较小的团体,也就是说,从身体当中被呼召出来的。我们知道,所有的蒙恩得救的信徒都是被从世界当中“蒙召”出来的,从而组成了基督的身体,但是,只有那些被进一步“呼召出来”的-那些从身体当中提取出来的人-才有资格组成基督的新妇。这就是说,这位新妇乃是从选拔出来的人群里面再一次被选拔而得的: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马太福音22:14)
请读者们特别留意这个地方,在当初上帝造出夏娃的那个工作当中,人类是根本不能够参与那个工作的-从最初夏娃在亚当体内的被创造,直到后来她被带到亚当的面前。同样的,在圣子的新妇的建造工作当中,人类同样是无缘介入的。正如耶稣所说的,“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
“教会”这个词本身乃是从希腊文的一个复合词而来(艾克雷士阿ekklesia),其意思是“呼召出来的”(艾克ek,“出来”;卡雷哦kaleo,“呼唤”)。当我们仔细查考圣经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圣经里面很明确的启示给我们,那个基督所建造的教会,乃是由那些从得救的信徒里面再次呼召出来的人所组成的,而不是泛指那些从世界当中被呼召出来的每一位信徒。
按照这个狭窄的教会定义(被召的信徒当中被选上的那一小部分)来看,教会之称呼为是基督的身体,其真实含义,就正如当初夏娃被称为是亚当的身体那样。夏娃乃是亚当骨中的骨,并肉中的肉(创世记2:23)。夏娃的全部血肉都是属于亚当的身体的,但是,夏娃却不是亚当身体的全部。“因我们 [基督徒们] 是他 [基督的] 身上的肢体, 就是他的骨他的肉 [是属于他的骨他的肉的一部分]”(以弗所书5:30)。所有的基督之新妇都是属于基督身体的,但是,新妇却不构成基督身体的全部。
正如当初夏娃乃是作为亚当的结发皇后,与那位首先的亚当一同治理全地的(创世记 1:26-28),照样的情况也会在那第二个人的身上出现,亦即在那位末后的亚当和他的新妇身上出现。那神所创造的第一个人,首先的亚当,必须以一个完整的个体的形式来治理,乃是借助于夏娃使得亚当完全的;于是那第二个人,那位末后的亚当,只能够以类似的方式,以一个完整的个体的形式来治理,乃是借助于新妇使得神的独生爱子得以完全。
在那个要来的日子里,那位荣耀的君王,将会携带着他的结发皇后,按照这个方式来统治-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从而彻底地实现人类起初被神所创造(有男有女)的目的。
4. “凡为我......”
“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译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 [魂] 的,必得著生命。
......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著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马太福音16:25, 27)。
紧接在那诸多的启示之后,包括耶稣就是基督,“教会”之即将被主亲自建造,不久基督就要经历的那些“患难,”“死亡,”和“复活”事件,圣经继续地在马太福音16章里面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乃是又一个宣告,关乎“魂的救恩,”并且是与那个将要来的“国度”密切相关的(马太福音16:24-27)。然后,16章的最后一节经文,连同接下来的17章的最前面的五节经文,继续阐述的主题乃是那个国度本身。
事实上,上帝在先前的诸多时代当中所有的计划,连同他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里面的工作,都是朝着一个高潮性的时代迈进的-也就是那个弥赛亚的世代,并且会是与我们今天所生活的地球相关的。在旧约时代,那个关乎“魂的救恩”之信息,以及与此相关的“那个国度”的属天部分,乃是对以色列人开放的。无以计数的旧约圣徒们,因为渴望在这个国度的属天范畴当中得着一席之位,于是在他们的天路历程当中努力追求,刻苦己心,在世上从始至终都过着一个敬虔的蒙神喜悦的生活。这些伟大的旧约圣徒们,在将来的那个国度里面,当他们的弥赛亚,耶稣基督,荣登宝座的时候,也必然会得着那些在天上为他们所预备的满有荣耀和尊贵的宝座(马太福音8:11; 路加福音 13:28, 29; 希伯来书 11:8-16)。
然而,随着那个国度的从以色列手中被夺走,以及接下来以色列这个国家的被神弃置一旁,现今这个国度乃是被赐给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一个新的创造-那位在基督里“新造的人”。现今那些在基督里,属于新造的人之一份子的人们,如果能够好好管理自己的生活,在现今这个时代里面(正如先前旧约时代,那些在雅各里的以色列人在他们那个时代里面有过类似的机会),对神忠贞不二,活出得胜的丰盛的生命来,就能够为自己争取机会,有资格在那个将来的国度里面占据荣耀的位子。而且,也就是在那个将要来到的日子里,凡是被神看为合格的基督徒们,就像旧约时代的一些以色列圣徒那样,能够实现(赢得)他们魂之救恩(获得魂生命)。
按照希伯来书2:3的启示,那个关乎“这么大的救恩[魂的救恩]”的信息,最初的时候乃是主耶稣亲自传讲的。这个信息,在该段经文里面,似乎是在特别的针对某个群体的(这里的“我们”乃是指基督徒们-在基督里新造的人,相对于主耶稣传讲该信息的时刻来说,乃是将来才会被建造的那个新人)。并且,这个信息乃是围绕着同样的那个救恩,且是与一个国度有关系的,之前被提供给以色列,后来又从以色列人的手中夺回的-也就是那个与“诸天的国度”有关系的“魂的救恩”。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魂的救恩,乃是旧约圣经的一个主题(箴言11:30; 以西结书 3:17-21; 14:14-20);而且为数众多的旧约圣徒们,如同摩西那样,“想望所要得的赏赐”。他们所仰望等候的,乃是超越了属地的那些产业之范畴,进入了属天的产业之范畴。他们期待的乃是一个更高的呼召,“一个更美的家乡,”并且他们将会有份于“一个更美的复活”(希伯来书11:10-16, 26, 32-40)。这些旧约时代的圣徒们,将会得着(或说实现)他们魂的救恩,进而获得那份那属天的产业(参见,希伯来书10:26-11:1),而以色列其余的百姓(绝大多数的人)则只是得着了属地的产业,也就是在那应许给他们列祖的土地上面,乃是神立约赐给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
(基督在他的第一次降临的年日里,把那个天国的属天的部分从以色列人手中挪走了。这个事件的发生,距离摩西的时代有差不多一千五百年,若是从亚伯拉罕的时代算起,则是历经了两千年的犹太人的历史时期。【译者注:如此漫长的年代,又是那么稀少的圣徒。】这个事实,并不能够否认无数的旧约时代的圣徒们,对于天国的态度。他们这些圣徒,对于神的国度的属天的那个范畴,都是充满了信心的,并且也是在这个信心当中生活和仰望神的。自然地,信实的神一定会记念他们,也一定不会拒绝让他们享受到那份产业的 [希伯来书11:39, 40]。)
这个关乎“魂的救恩”的信息,又是涉及到一个新的“国家”(也就是教会),乃是在以色列之外的,最初是主耶稣亲自传讲的,然而,旧约的那些先知们却不能够明白这个方面的道理。尽管他们“详细的寻求考察”过那些超越了他们生活的时代的真理和启示,却是发现,原来是神特别为后来的人所预备的。并且,下文我们会继续提到,这个救恩的得着乃是需要借助于“与基督一同受苦”的(彼得前书1:9-12; 4:12, 13)。
在马太福音12:46-50那里耶稣的教导当中(“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似乎已经埋下了伏笔,提到了那个新的“国家(子民)”,这些人是将来会承受“这么大的救恩”的。而这个与上帝的新的关系,并非是以直系的后裔为基础的(亚伯拉罕肉身的后裔),而且,对于这个新的群体的更多的描述,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3章的那些比喻当中有次序地揭示出来,更是在马太福音16:18及下文的记载当中,亲自的和明确的提到了教会。接下来,对于这个新的个体,独特的“国家,”也就是教会的更完整的启示,乃是惠赐给了使徒保罗,也就是保罗在以弗所书3:3那里所说的“奥秘”,乃是指先前没有被揭开和清楚启示出来的圣经真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围绕着这个奥秘而赐下的启示,“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 ”并且,那些更加完整的启示,乃是借着使徒保罗来完成的。
(保罗所领受的启示,其中所涉及到奥秘的那些真理,并非是在旧约圣经里面完全生疏和毫无听闻的事情。事实上,保罗在其所领受的奥秘当中所看到的,早就是旧约圣经的诸多预表的重要主题。神的灵乃是单纯的把那些已经在旧约的预表里面所教导的,借助于保罗,更详细和明白的彰显出来而已,于是就把先前所隐藏在预表当中的许许多多的事情清楚地启示了出来。)
马太福音16:13及后面的经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纲,乃是关乎那个“魂的救恩”,也就是与属天的国度有关系的救恩,将要被从以色列手中夺过来,赐给教会。关于这个事情并相关的经节,乃是在马太福音当中占据了相当关键的部分。其实,马太福音12章就已经开始了这个中枢性的转变,接下去的13到16章乃是继续了这个思路,并且提供了进一步的细节信息。
然后,在21章那里,出现了那个宣告(33-43节),乃是关乎国度从以色列被挪移的道理。接下来就是各各他所发生的那些事件,乃是要把教会引进来,并且要占据她“在基督里”的必要位置(必须由教会来组成一个新的创造,一位新人,一个崭新的国家 [参见,哥林多后书5:17; 加拉太书3:26-29; 以弗所书 2:11-15; 彼得前书 2:9, 10])。教会乃是一个新的团体,乃是要来接受那被以色列所拒绝了的,天国的“属天的”部分。
(如果读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在基督里的“那位新人”的信息,请参考本书作者的另一著作,《寻找新妇》,第七章和第八章。)
若有门徒......
马太福音16:24-26的这几节经文,在过往的年日当中,已经被无以计数的解经者们错误的解释了。他们把这段本来是论述“魂”之得救或者丧失的经文,剥离了这里的上下文背景,错误地套用在非基督徒的身上,以为是关乎那个“恩典的救恩”之信息。事实上,这些经文,跟非信徒是毫无关系的,因为并不是在论述神的本乎恩典的那个救恩。这几节经文所阐述出来的道理,乃是牵涉到那些已经得救的信徒们的,且是单单针对那些已经获得永生的人们。
在这段经文的字句里面,耶稣其实是在对着那些跟随他的门徒们讲话。“若有人”这几个字,也就是在24节那里,应该更准确的被翻译成,“若有哪一位,”也就是说,“你们当中若有哪一位 [门徒]。”希腊文的原文圣经当中,并没有出现“人”这个字,乃是被翻译圣经的人们补充上去的。那些主耶稣的门徒们,都是已经得救的个体,而这个关于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基督的教训(这些显然是非信徒无法做到的),都是针对他们而讲述的。
顺着24节的这个围绕着门徒而论述的主题,我们接下来看一下25节和26节。它们所讲述的,乃是关于众人之魂的得救或者丧失,并且他们好像是作为主人家里面的管家,要按照个人的工作得着奖赏,也就是在日后将要来的国度当中所发生的事情(27节及下文)。有一个连词“因为”把25节和24节连接起来了,同样的,这个连词“因为”又是把26节跟前面的两节经文(24和25节)连接起来了(译者注:中文圣经的和合本在26节没有把“因为”翻译出来)。由此可见,24节所提到的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并且跟随基督,乃是实现“魂的救恩”的途径(25节后半句,26节后半句)。而与此相对的,反之也同样的成立,那种不是这样做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就是最终魂的丧失(25节前半句,26节前半句)。
在这样的上下文当中,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耶稣乃是在论述关乎那个国度的属天的范畴的那些事情(19节)。他作为弥赛亚的身份(13-16, 20节),教会(17-19节),十字架(也就是要把教会创建出来的途径 [21-23节]),以及那个跟未来的国度有关系的魂的救恩(24-27节),这些就组成了主耶稣当时候所论述的主题。尽管是一个思路引导了下一个思路,后者,也就是与未来的国度有关系的那个“魂的救恩”,显然是所有这些事情所指向的终点和移动的目标。
请注意,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能够明明白白的,毫无疑问的知道,那个“魂的救恩”(24-26节)乃是与未来的国度有密切关系的(27节及下文),而不是关系到永生的方面。那个连词“因为”(同样的这个词出现在25节和26节经文的开头)又一次地出现了,乃是要把27节的经文跟前面的那些经节联系起来。所以,马太福音16章那里的24节直到27节的经文,在我们解经的时候,必须当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其中的思路乃是彼此连接的,并且所有的思路都是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正如圣经所启示出来的那样。
(请留意,接下来的经文,马太福音16:28-17:5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乃是在为27节做出解经式的评论,旨在告诉读者,这里的经文所关注的主题,将会借助于人子的再来而实现,也就是在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著众使者降临”的时候。
而那个关乎报应和赏赐方面的教导,并且是根据各人的行为而进行的,在其它的经文里面都有更多的论述,并且往往也都是涉及到那个国度 [路加福音19:12及下文] 以及魂的救恩 [希伯来书10:35-11:1, 23-26; 雅各书 2:5, 14-26]。)
1. 舍己 (否认自己)
舍己乃是指否认或者说拒绝“魂里面”所产生的属肉体的那些冲动-也就是那个“己的生命”。那居住在未蒙拯救的肉体之中的,未蒙拯救的“魂”,需要通过信徒的已经得蒙拯救的“灵”,而进行管理和控制。当上帝的话语浇灌到信徒们已经得蒙拯救的灵里面的时候,并且在内住的圣灵的引领之下,这些信徒就开始循序渐进地成长起来,逐渐成为在属灵的领域更加成熟的基督徒;而且,靠着圣灵的大能,按照这个方式成长的基督徒们,有能力来否认自己的魂里面来的属乎血气的冲动,也同时让自己的肉体得着合宜的控制。
关于这方面的道理,也就是魂应该得到灵(属灵人)的掌控的事实,可以通过一个旧约里面的预表来阐述。在撒拉和夏甲的例子当中,夏甲(为奴的,女仆),因为受到撒拉(自主的妇人,主人)的苦待,于是就逃离到旷野当中去。但是主耶和华的天使在一个水泉旁边找到了夏甲,吩咐她说,“你回到你主母 [撒拉] 那里,服在他手下”(创世记16:4-9)。
如果一位基督徒想要从魂里面的属乎肉体的那些冲动当中得以脱离和胜过的话,就必须要把那受到罪的辖制的部分,顺服于那已经脱离了罪的辖制的部分。这个真理,乃是圣经明明白白的教训,而且,若非如此,没有别的办法来获得一个得胜的基督徒生活。
撒拉和夏甲的儿子们(以撒和以实玛利)在创世记当中,以及新约圣经的加拉太书当中,都是被作为预表,他们所各自预示的乃是那属灵的人(由以撒所预表的)和那属肉体的人(由以实玛利所预表的)。人的魂(己的生命,连同肉体)必须是要来顺服人的灵(属灵人)的。夏甲后来也是得着了神的看顾和祝福,不过那是在她顺服了自己的主人撒拉之后才有的(创世记16:10);同样的,人类在他们的己的生命当中也是会得着上帝大大的祝福,但是照样要等到人的魂顺服了人的灵之后,并从而得以领受那内住的圣灵之掌管和激励、充满。
所以说,那些与“己的生命”(魂)有关联的祝福,只能够借助于魂的被拯救而实现。换言之,这里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在一位信徒的里面,那属肉体的人和那属灵的人都是试图要来赢得对于这位基督徒的生命(魂)的掌控权,其所争夺的核心,就是魂的救恩。而魂之被拯救,乃是需要借助于属灵人对己的生命之掌控得以实现。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与人类的己的生命有关联的那些祝福,并非如同一些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既能够得着属天的祝福,又能够享受属地的好处,两者都不耽误。这是不可能的情况。事实上,与己的生命有关联的那些祝福,乃是与对自己死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必须先经历死的过程,才会有真正的活的生命 [约翰福音12:24, 25]。在接下来的部分,将会进一步阐明这方面的道理。)
2. 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还要跟从基督
“十字架”乃是带来死亡的刑具,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指的就是对自己死去,也就是对“己的生命”死去了。圣经告诉基督徒们说:
“你们若顺从肉体活著,必要死;若靠著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著。”(罗马书8:13)。
那属肉体的人,其身体的恶行,那些借助于人的己的生命所彰显出来的言行,必须时刻摆放在死亡的程序里面。也就是说,那位老我,必须被牢牢的钉在十字架上面,不允许他挪动一步。一旦这种方式的死亡发生了,这个人就得以活了(他也就能够经历到魂的救恩);相反的,如果这种方式的死亡没有发生,这个人就死了(他所经历的乃是魂的丧失)。
在希腊文圣经的原文里面,24节这里的这两个动词,“背起”和“跟从”乃是以不同的时态出现的。前一个是一次性做出的行动,而后一个乃是指持续不断的动作。这就是说,基督徒们在他们信仰的旅程(或说天路历程,朝圣之旅)的一开始的时候,就需要“背起”十字架,从此再也不会把它放下来了;于是,以这种方式,他们将要来持续的“跟从”基督,乃至于贯穿在他们整个的信仰之旅当中。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指出来,路加福音当中与此平行的经文,是这么说的,“......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路加福音9:23后半句], 这里所说的“天天,”就不是一次性的动作了,似乎与上文所提到的有些冲突。其实并非如此。
首先,原文当中是否有“天天”这个词,这本身就值得怀疑。这个词在许多的完整可靠的圣经古抄本当中都没有出现。再者,就算这个词真的是原文圣经的一部分,这节经文的更加准确的翻译和理解,应该象维斯特Wuest在他的扩充版译文 [Expanded Translation] 当中的翻译那样,被翻译成:“......让他一次就把十字架背起,永远不再放下,天天都这样背着他的十字架前行。”)
同样的思想在罗马书十二章第一节那里也出现了,基督徒们被告知,“......将身体献上当做活祭。”这里的动词“献上”同样是指一个一次性完成的动作,也就是在信仰之旅的最初所进行的动作,不需要再被重复的。正如旧约圣经当中的祭司把祭物摆放在祭坛上面之后,就把祭物留在那里,在新约时代的祭司(基督徒们)乃是被神呼召,以自己的身体为祭物,照样是一次性地摆放在祭坛上面,从此不再挪移。这个摆放的动作,乃是一次性的完成的,从此信徒的身体(活祭)就一直停留在祭坛上面,作为一个持续性的祭物,再也不会被拿下来的。
“持续的委身和奉献”,在基督徒的生活当中,乃是一个正确的圣经观点。“再次奉献”这样的说法-尽管人们常常在使用这个概念-其实是完全不符合圣经的,在圣经里面所描述的信仰之旅的框架当中,根本就不存在这个事情。
一位基督徒之所以不能够再次地奉献自己的生命,其道理非常简单,因为他没有另外一个生命,能够用来再次呈现给神了。他的生命只有一个,只能够单单的用来一次性的献上,然后“持续性的留在祭坛上面”(无论他是否这么做了)。我们也正是按照这个符合圣经的角度,来理解和对待基督徒的忠心与不忠心。
3. 人若......
马太福音16章25节那里的“人若......”乃是紧接在24节之后的。这里的思路乃是,“你们这些门徒当中,如果有谁......”25节和26节的经文乃是进一步展开论述在前面的24节已经提到的教训,还有接下来的27节,乃是主耶稣自己对24节之经文提供了解经式的评论。
在25节那里和26节那里分别出现了两次的“生命”这个字,乃是从希腊文原文里面的朴树凯psuche翻译过来的。而这个希腊字的意思乃是“魂”或者“生命。”有许多的圣经之英文译本(比如说,英王钦定本KJV,新美国标准本NASB,新国际版NIV)往往把25节那里的朴树凯psuche翻译成“生命,”但是却把26节那里的朴树凯psuche翻译成“魂。”既然“魂”和“生命”可以作为同义词,这种在一节经文里面把朴树凯psuche翻译成“生命,”而在另一节经文里面把朴树凯psuche翻译成“魂”的做法也不能说它是不正确的。但是,因为人们不都是通晓希腊文的圣经,或者不都是知道“生命”和“魂”乃是被作为同义词对待的;于是这种前后不一致的翻译做法,在以往的岁月当中,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诸多的混乱,使得人们不能够准确的理解这些经文的原意了。
这几节经文所讲述的真理乃是:如果有基督徒,不愿意,或者说拒绝在现今的时候“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基督(24节)-与“凡要救自己生命的”(25节前半句)乃是同样的意思-“必 [在那将要来的日子里面] 丧掉生命”(25节前半句),也就是说,他在将来所会经历到的,乃是丧失了他的魂(生命)。
反过来,那些基督徒们,如果愿意在现今的时候“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基督(24节)-与“凡为我丧掉生命的”(25节后半句)乃是同样的意思-“必 [在那将要来的日子里面] 得着生命”(25节后半句),也就是说,他在将来所会经历到的,乃是实现了他的魂(生命)之救恩。
这些经文当中所描述的这种关乎魂(魂生命)的位置的倒换,乃是在基督徒今日的信仰之旅,以及日后的基督的统治时期之间所进行的,而且这个情况是真实可信的。一位在当今的时代里面想要救自己的魂(保留自己的魂生命,亦即让他的“己的生命”仍然拥有统治权,继续让自己的“魂”来掌管和带领生活),就会在那末后的日子里面,丧失自己的魂(魂生命)。而与此相反的,那些在当今的时代里面丧掉自己的魂生命的基督徒(亦即让他的“己的生命”丧失掉统治权,拒绝让自己的魂来掌管和带领生活,却是接受和顺服圣灵的掌管和引导的),就会在那末后的日子里面,获得自己的魂(魂生命)的救恩。
有什么益处呢?拿什么换呢?
在马太福音16章26节那里所说的“有益处”和“换,”乃是涉及到在一个原先的投资上面建造或者拒绝去建造某些项目。同样的,这里所教导的对象单单是指基督徒们。因为只有那些在灵里面得着拯救的人们,才拥有那起初的投资,因而才有资格在那个根基之上来获得利益。
在世界上所生存的人类的终极追求,最大的目标,最超级的野心或说雄心壮志,莫过于在“己的生命”当中得以拥有整个的世界。然而,这个在人看来是所有能够设想的可能性当中的最大的利益,在经文当中却是用来与生命的丧失(也就是为了基督的缘故而失去己的生命)来做对比。结果发现,只有后者是有益处的。前者乃是毫无益处的,因为那个起初的投资不能够被用在这个领域。事实上,那个原先的投资,只有在那属灵人所能够运作的领域里面才有功用。换言之,只有当一个人的魂的救恩得以实现的时候,那个原先的投资才会产生利益,而一旦某个人的魂的救恩没能够实现,亦即丧失了他的魂,则那个起初的投资就不能够带来任何的益处了。
“益处”和“交换”这些概念,乃是主耶稣在其地上的服侍期间所经常会提到的,尤其是在他的一些比喻里面出现过。让我们来简单的回顾其中的两个比喻吧,那就是“按才受托的比喻”和“十锭银子的比喻”。通过这两个比喻,我们将会更好的来理解马太福音16:26这里所提到的概念了。
“十锭银子的比喻”(路加福音19:11-27)所说的,乃是有一位尊贵的富户(暗指主耶稣),在就要出门去到一个“在远方的国家”之前,把他的“十个仆人”叫过来,交给他们“十锭银子,”并且嘱咐他们说,“你们去做生意,直等我回来。”“十”这个数字在圣经当中乃是指普通意义上面的完全之数,意思是说,主人的所有的业务都交付给了他所有的仆人。“一锭银子”乃是当时候钱财的换算单位,在主人离家出门的时候,他所有的仆人们就是要来一起照管主人的所有的业务,用来做生意和经营管理。而且,仆人们被告知需要持续的这么做,直等到主人回来为止。
基督耶稣在出门之前,对他家里面的仆人们的清清楚楚的吩咐乃是,“你们去做生意,直等我回来”(路加福音19:13后半句)。那些听从了主人的吩咐,认真使用那起初的资金的仆人,就获得了某些利益,而那些拒绝听从主人吩咐的仆人,既然没有使用起初的投资款,也就不能够获得任何的利益了。
于是,当主人回来的时候,那些从起初的投资当中获得利益的仆人们,就从主人那里得到了奖赏,而那没有获利的仆人则会遭受严重的亏损。
而主耶稣在另一个比喻当中,也就是“按才受托的比喻”(马太福音25:14-30)那里,对于同样的这个道理,给我们呈现了另外的一个侧面。有一个人(同样的,乃是暗指主耶稣)把“自己的仆人”召聚在一起,“把他的家业 [银子] 交给他们,”然后就往遥远的“外国”去了。这里的“千两银子,”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锭银子”那样,乃是当时候钱财的换算单位,同样代表着主人的业务。主人的仆人们,正如前面的那个“十锭银子的比喻”所说的,在主人离家出门的时候,需要在主人的业务上面,来做生意和经营管理。
这个“按才受托”的比喻 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正如前面的那个“十锭银子的比喻”所说的,那些对主人忠心的仆人们,认真运用所交托给他们的那份起初的投资,就能够实现盈利。但是那些不愿意对主忠心的仆人,没有好好地运用那所托付给他们的起初的投资,结果自然地也就不能够获得任何的利益。
于是,当主人回来的时候,那些从起初的投资当中获得利益的仆人们,就从主人那里得到了奖赏,而那没有获利的仆人则会遭受亏损。
本章小结:
“魂的救恩”这个主题,在马太福音16:24-27的这段经文当中,乃是清清楚楚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该主题乃是关乎“信徒”的工作,也就是涉及到一个人的灵的救恩得着实现之后的言行举止,并且是与日后的国度里面是否得着奖赏有直接的关系。那个与行为没有任何关系的救恩的层面,乃是单单在“灵”的范畴,而那个与信徒的行为有直接关系的救恩,乃是单单在“魂”的范畴。前者必须首先得以实现,才使得后者被搬上舞台(译者注:意思是说,只有在灵里面得救的人们,才能够开始其魂的救恩之过程)。
正是借助于“灵”的救恩之完成(以弗所书2:8, 9),我们这些基督徒才得以开始成圣的过程,也就是得以成为“ 神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以弗所书2:10)。
(新约圣经的雅各书,乃是所有的书信当中,特别处理信心和行为之关系的,自然也就是围绕着魂的救恩这个主题而展开的。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我们会在接下来的第五章里面更多的提到。)
第三章
所栽种的道
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
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原文圣经是“魂”)的道 (雅各书 1:18, 21)。
诚然,在整本的圣经当中,“救赎”乃是最为核心的一个主题。但是,圣经当中的“救赎”所涵盖的内容,却是远远超出我们基督徒现今所拥有的这个救恩(灵的救恩)的范畴。救赎乃是从一个未蒙拯救的人开始,这个人因为罪的缘故,乃是与神隔离的,并且是居住在一个受过上帝咒诅的地球上面;而救赎之彻底完成,也就是救赎所要最终带给人类的,乃是使得那些得蒙拯救的人们,作为神的产业的共同的继承人,与他们的弥赛亚一起,统治和管理一个不再有咒诅的地球。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帝之所以拯救人类的目的也已经在圣经当中被启示出来了,那就是把人恢复到原初创造他们的目的上面:“使他们治理......”当这个目的达成的时候,被恢复的人类将会占据那荣耀的王位,来统治全地,而且那时候的地球已经是一个得着恢复的地球,从神的咒诅当中得以脱离了的地球(参见,创世记1:26, 28; 使徒行传 3:21; 歌罗西书 1:20)。对于这个目标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将会是对上帝有关人类之救赎工作的目的之误解和歪曲。
在创世记1:26, 28那里被翻译成“治理”的那个原文圣经当中的希伯来字,乃是如啊德哈radhah,其意思就是“统治。”同样的这个希伯来字,出现在诗篇110:2那里,被翻译成“掌权,”指的是基督在将来的年代当中“按照麦基洗德的等次,”以君王兼祭司的身份,来治理全地的情况。不过呢,基督的统治,不是独自完成的。他将会有许许多多的“同伴们”(希伯来书1:9; 3:14),作为与他一同继承产业的人,共同来施行治理。而上帝在过去以及现今所展开的针对人类的救赎工作,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把他们放到这个荣耀的君尊的位子上面来-于是在那未来的日子里面,上帝救赎工作的最终的总的结局就会达成了。
雅各书1:18, 21这两节经文,其实是包含了救赎的整个的范畴-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18节那里的被翻译成“生”的那个希腊字,乃是一个医学上面的专业术语,就是用来指实际的“出生”。这几节经文里面所提到的人们(包括雅各书的作者本人),都是已经经历了从上而来的出生,也就是他们的“灵”都已经是得蒙拯救的人。正是借助于这个从上而来的出生,这些信徒们已经取得了一个地位(拥有了属灵的生命),使得他们有机会来实现他们的“魂”的救恩,乃是借助于遵行21节所陈述的那个纲要。
在上文所提到的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一位与神隔绝,尚未得着救赎的普通人来说,救恩乃是涉及到他的灵的得救;而对于那已经在灵里面获得重生,跟上帝恢复了和好之关系的信徒来说,救恩则是涉及到他的魂的得救。因此,当我们把这两个方面,也就是灵和魂都考虑进来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来叙述:一个人已经被拯救了(得着了灵的救恩),其目的就是要使他有资格能够被拯救(完成其魂的救恩)。
前者乃是关系到这个人在永恒当中的归宿,而后者则主要是关系到这个人在千禧年当中的归宿。借助于人的灵的救恩,信徒拥有了永生;但是,只有借助于人的魂的救恩,信徒才能够拥有那份神所预备的产业,乃是正在等待着忠心的神的儿女们去获得的,乃是要在弥赛亚的时代里面来实现的。
所以你们要脱去......领受那......
在雅各书1:21的经文当中,按照希腊文的句子结构,其实只有一个命令。这节经文按照字面的直译应该是:
“所以,借着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你们要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魂的道”(雅各书1:21)。
当信徒的灵得着救恩之后,他(基督徒)从圣经当中得到的命令乃是,“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因为,这有这个道,才能够促成他的魂的被拯救。
可是,如果这位基督徒要领受这个道,必须把一切会拦阻他领受神的道的那些东西先排除掉(脱去)。这里被翻译成“污秽”和“邪恶”的两个词,虽然在英文圣经以及中文圣经的翻译当中,在意思上看起来都是比较接近的,然而在希腊文的原文里面,却是讲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思想。
这里的“污秽”一词,在希腊文的原文当中对应的那个字,其字根乃是“耳垢”的意思。用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来看待这个事情,这里所描述的情形就是说,这些基督徒的耳朵,有可能都是非常的脏了。于是,因为耳朵里面被这些脏东西所塞满了-相当于属灵听觉的迟钝-神的话语就不能够通过耳道顺畅的进入这些基督徒的里面;自然地,这些基督徒所应该做的,就是要先除去这些堵塞耳道的脏东西。
然后,当基督徒们把那些拦阻他们准确听到神的话语的那些障碍物挪去之后,他们还要把生活当中的那些“邪恶”的事物丢弃掉。这个形容词“邪恶”,是个含义比较广泛的词汇,通常是指“任何与纯洁相违背的事物。”这些基督徒们,需要把他们生活里面的所有的不洁净的事物都丢弃,因为这些事物会阻止他们领受到神的话语。只有做到这些之后,他们才能够顺畅地领受所栽种的道,于是乎他们就“因此渐长,以致得救”(彼得前书2:2)。言下之意乃是,属灵生命的成长,能够最终促成他们的魂的救恩。
这节经文里面的“栽种的”这个词,乃是与那摆放在里面的东西有关系的。这神的道,乃是需要在一个人的脑海里面深深扎根的,充满在他整个的思想体系和思考过程当中。如上文所述,那个通道,就是人的耳朵。按照罗马书10:17的论述,“......信道是从听道来的 [经由],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 [借助于]。”神的话语就是需要继续的从一个畅通的耳道里面流过,以至于进入那位已经得蒙拯救的人的灵里面,而且乃是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正如圣经已经给我们启示出来的。
一旦神的话语按照这个方式被接收进来,那位内住在信徒里面的圣灵就能够在这位信徒里面展开工作。因为这个时候,所有的拦阻(一切的污秽和不洁净)都已经被丢弃一旁,而那位属灵人已经能够完全的施展控制了,于是圣灵,借助于那“所栽种的道”,就能够促使这位基督徒生命的成长。并且,这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进行的时候,属灵生命就会相应的成长起来,从幼稚逐步的进入成熟。
可见,雅各书1:21节的经文之教导,或者推而广之,整本的雅各书所教导的真理,都必须在正确的主题思想的指引之下才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而这个主题思想就是:魂的救恩。任何人,如果想要准确的把握雅各书的教导,想要明白神在这本书当中给我们的启示,他就必须是明白他当今所拥有的那个救恩,而且这还不够,他必须同样明白和理解他将来要获得的那个救恩(或者说救恩之层面,即魂的救恩)。
事实上,围绕着“魂的救恩”所展开的教导,乃是所有的新约书信的中心主题,包括保罗书信和普通书信,从罗马书一直到犹大书。尽管每一卷书信都是独特的,有其特别要来强调的方面;同时,这些书信又都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了同样一个被启示出来的真理,于是乎所有的书信就一起组成了一个整全的信息体,乃是上帝启示给基督徒们的,给他们提供指引,使他们明白救恩的现今的和未来的各个层面,从而更好的活出荣耀神的生活。
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有人没有明白“魂的救恩”这个主题,他就不可能真正明白所有这些书信的中心信息。事实上,“魂的救恩”这个概念,早在旧约圣经当中就已经被引进来了,并且在福音书和使徒行传当中被进一步的阐明。对于“魂的救恩”之正确认识,实在是人们理解新约书信的钥匙所在。
所以说,对于圣经所启示给我们的“魂的救恩”之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确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其重要性!而这个重要性,又是与救赎的最终目标紧密相连的,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在其书信的开头篇幅当中所提到的,他称呼这个救恩乃是“这么大的救恩”(希伯来书2:3; 参见,希伯来书 1:14; 2:5; 6:13-19; 10:35-39; 彼得前书 1:9)。这实在是永恒的上帝,万军之主耶和华,为那些得蒙救赎的人们所设计的所有事物当中最为伟大的事件,因为其中所包括的,乃是万物之灵的人类要以“产业的共同继承者”之身份,在那将要来的时代里面,与神的独生爱子一同来治理万物!
因此渐长,以致得救
“所以,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  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彼得前书2:1-2)。
以上这两节经文的翻译,尤其是第二节经文末尾的部分,在不同的英文译本当中稍有差异。这里面最为关键的两个希腊文的字,其正确的翻译乃是相当重要和极其具有解经分量的。这两个希腊字乃是,艾思收台里昂Eis soterian,它们出现在经文的末尾,事实上乃是概括了和总结了整句经文的思想。因为,就是在这两个字里面,包含了信徒生命之所以需要成长的理由,也就是神自己所启示给我们的那个理由。
对于艾思收台里昂Eis soterian的正确的翻译有两种方式(主要是因为这个介词艾思Eis有两个意思),可以是指“以至于达成救恩”,或者是指“牵涉到救恩的方面”。自然地,我们就会问,这里面所说的救恩,是指哪个层面的救恩呢?答案是,很显然的,这里所指的,乃是而且必定只是魂的救恩。理由是,这正是整卷的彼得前书所讨论的主题(参见,彼得前书1:9, 10),而且,在基督徒所已经拥有的救恩(灵的救恩)方面,他们是不需要成长起来,才能够说是“以至于达成救恩”的。而且在那个“灵”的层面上,他们就是在“牵涉到救恩的方面”来讲,也是无所谓成长的(译者注:因为灵的救恩,乃是靠着信心就得着的,是神所赐的,白白的礼物,与信徒的行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诚然,对于我们这些基督徒来说,我们的灵的救恩之完成,乃是在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且是与我们人的成就和努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我们不能够在这个灵的救恩之层次上面,再添加什么东西,也不能够删减什么东西,因为这一切救赎工作的完成,都是整个的建立于基督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面所已经成就了的工作。这个救赎工作已经完成了,再也不能够以任何方式被改变或者修正了。
在这个“灵”的救恩之层次上面,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站在同样的平面之上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基督里面初生的婴孩,还是属乎血气的不成熟的基督徒,或者是非常属灵的成熟之基督徒,在其灵的救恩层面,都是处于同样的位子。在灵的救恩方面,没有人需要,或者说能够,有所谓的成长可言。这这个灵的救恩之范畴,没有所谓的“以至于达成救恩”,或者是“牵涉到救恩的方面”之成长的说法。尽管,这个灵的救恩,乃是为基督徒的成长提供了可能和基础。
彼得前书2:2这里的命令,虽然是针对初生的婴孩的,其意思却是与雅各书1:21那里的教导完全平行的,乃是讨论同样一个中心思想:“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 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以及“......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魂的道。 ”两者都是从同一个起点出发的(把神的话语接收到重生之后的人的灵里面),也是按照同样的方式来前进(属灵的成长),而且到达的也是同样的终点(魂之救恩的实现)。
雅各书1:21节和彼得前书2:2节这里的命令,都是要求信徒领受神的话语,而且这两处经文的上文,也是有着极其相似的陈述:
“所以你们要脱去 [字面直译是,摆放在一旁] 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雅各书1:21前半句)。
“所以,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彼得前书2:1)。
对于一个想要成长起来以至于更加成熟的基督徒来说,他必须丢弃任何拦阻,也就是那些会干涉和阻挡他领受神的话语的事物。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基督徒们在新约圣经里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劝勉和激励,要他们分别为圣,与那些属于世界的,肉体的,和魔鬼的事物一刀两断。假如一个基督徒的生命当中有罪的存在,就会拦阻他接收到神的话语;而一旦这个罪不被解除,长此以往地拦阻了神的道,就会达到某个地步,使得这位基督徒不能够成长起来,于是乎达不到“得救”的程度(也就是说,在“魂的救恩”方面不能够实现救赎)。
正是因为基督徒在当今的生活当中仍然会犯罪,而这种罪的存在,乃是关乎魂的救恩之层面,才使得耶稣基督今天必须在天上的圣所里面行使他作为大祭司的职分。基督徒们都是仍然住在那个必死的肉体当中,又时刻处在罪性(sin nature)的同在里面。再加上,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又是接受着撒旦和那些堕落的天使之统管的。于是乎,在当今这个世界体系里面生存的基督徒们,乃是时刻都受到仇敌的攻击的,那位仇敌就是他们的魂的最顽固的死敌。可想而知,在基督徒的信仰之旅当中,出现跌倒和失败,生命当中蒙受污秽和羞辱,的确是很难避免的事情,也真的时有发生。
就是因为现今这些境况和条件,基督,我们的大祭司,正在天上的圣所里面履行他的职责。他在当今的工作,乃是即时的、持续地为基督徒们提供洁净和清洗,并且都是单单建基于他在上帝的施恩座上面所撒下的鲜血(希伯来书9:11, 12)。正是在这个前提之下,对罪的“赦免”和“洗净一切的不义”才得以发生,也就是当基督徒们认自己的罪的时候(约翰一书1:5, 6, 9; 2:1, 2)。
基督之所以有现今在天上的圣所当中的服侍,就是与“魂的救恩”有直接的关系的,正如基督过去在十字架上面的服侍,乃是为着完成“灵的救赎”那样。上帝对于人类的整个的目的之实现,离不开他对人类的“灵”与“魂”的完整的救赎,也就是说,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拯救(事实上,在那个将要来的日子里,也还会包括身体在内呢)。
奶......干粮......很硬的干粮
按照圣经本身所采用的术语,奶 就是指给婴孩吃的,而干粮 则是给那些已经经历了足够的成长,以至于能够摆脱奶的限制,可以吃得下固体食物的人们的。其实,奶和干粮(固体食物)都是一个人从幼稚的婴孩阶段,成长为成熟的大人所必须食用的,不可缺少的要素。而无论是在物质的领域,还是在属灵的领域,那能够导致健康之成长的营养成分,都必须是从正确的源头得来的。
1. 在物质的领域
对于一个如同初生的婴孩一般的基督徒,其属灵的需要,也就是对“纯净的灵奶”的需要,圣经乃是用在物质界当中的婴孩来作对比的。婴孩在其出生来到世间的那个时刻,就开始本能的从他的母亲寻找营养,也就是会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和渴望。这时候婴孩的需要其实是很基本的东西:食物,温暖,以及安全感。
而以上这些需要,当婴孩找到了母亲的胸脯之后,都将会得着满足,而这些都起源于婴孩对母亲的奶水之渴望。奶水是很奇妙的东西,很纯净,又容易被消化吸收,而且还包含了所有的那些婴孩的早期身体之成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尤其是有助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母亲的奶头,实在是不能够被完全代替的非常奇妙的活生生的器官。就算是以当今的科技,人们能够制造出来的最好的母乳的替代品,都只不过是“接近于,类似于”人奶而已。
不过,一个小孩在其物质的身体发育的早期,并非一直倚靠奶水就可以的。吃奶并不是一个无限期的行为。当孩子成长到某个地步,就一定有那么一天的到来,使得他开始逐渐地脱离奶水,而能够从固体食物当中获得营养。并且,通常的情况是,小孩子一开始所吃的固体食物,乃是那些比较容易咬碎和消化的流质食品。而当这个小孩逐渐长大之后,他的牙齿也会变得更加的牢固,消化系统也是进一步完善,直到有一天,这个孩子达到了足够的身体之成熟,以至于他能够食用任何的干粮了。
2. 在属灵的领域
上帝将自己启示给亚伯拉罕的时候,有称呼自己为“艾尔沙代El Shaddai[‘全能的神’]”(创世记17:1)。艾尔El 乃是希伯来字里面对神的复数称呼(艾罗黑姆Elohim)的单数形式,而沙代 Shaddai乃是从希伯来字沙得shad所衍生出来的,其主要的意思是“胸脯。”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帝其实是对亚伯拉罕启示自己说,“我是能力巨大的,有胸脯的神,”也就是说,这位全能的上帝是能够哺育,赐下力量,和供应并满足人类的。这个大概就是隐含在艾尔沙代El Shaddai这个称呼后面的主要的思想了,乃是神对自己的子民所启示出来的。
而上帝所启示给人类的话语(神的道),也就是从那位“全能的、有胸脯的神”所产生出来的,正是上帝用来滋养他的子民的途径,在他们的信仰之旅上面哺育他们,赐下力量,和供应并满足他们的一切需要。一位在灵里面初生的基督徒,因着自己所得着的新的生命和本性,自然会本能的去渴慕“纯净的灵奶”;而当这位基督徒逐渐成长起来的时候,照样的,他也就会本能的在神的话语上面有更好的吸收能力,可以进入到“干粮”,甚至“很硬的干粮”的领域当中去了。
神的话语乃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希伯来书4:12),并且包含了基督徒成长和成熟所需要的一切的养分。对于基督徒来说,他在灵里面的断奶过程,乃是指脱离了“奶水”的限制,而绝不是说可以脱离“养分的来源”。因为,对于任何一位基督徒来说,从那位“全能的、有胸脯的神”以外的地方得着营养成分,都是全然不可能的。
可见,在正常的情况下,基督徒的成长乃是从“奶水”开始的,然后进入到吃“干粮”的地步,再然后有能力吃那些“更硬的干粮。”在希伯来书的第五章那里,该书的作者很严厉地责备那些只能够吃奶的基督徒,因为他们不能够吃干粮。事实上,照着他们这些基督徒得救的年日来看,他们不但是应该从吃奶的地步长进到吃干粮甚至是吃很硬的干粮的地步,而且他们更应该是开始把神的话语教导给其它的信徒才对。
可惜的是,大概是因为偷懒,或者是在他们漫长的属灵生活当中的毫不用心之故,这些基督徒在神的话语之理解上面,并没有经历适当的成长。他们在神的话语上面,仍然是只能吃奶的,他们的基督徒生命之成长,并没有跨越那个需要接受他人来教导的初级阶段。
在希伯来书第五章那里所提到的关系到“更硬的干粮”的主要课题,乃是麦基洗德的祭司职分。希伯来书的作者,有“许多的事”想要论述,乃是与这个祭司职分有关系的。但是,这些道理所涉及到的圣经教义,乃是超出了他的听众,特别是他们当中那些幼稚的基督徒所能够理解的程度,这是因为,他们的属灵生命都还是相当的不成熟的。
那些与麦基洗德的祭司职分有关系的事情,都是在“很硬的干粮”这个层次的真理,但是那些基督徒呢,还是处在只能够吃奶的阶段。他们还不能够吃普通的干粮,更不要说是这种“很硬的干粮”了。
(请留意,无论是“奶”还是“干粮”,也无论是在物质的领域还是在属灵的领域,都是与那些“活的,活生生的,活泼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总是试图要去人为地复制这些事物,而事实上呢,人们是不能够真正生产这些事物的。这种性质的生命-不管是在物质的还是属灵的领域-都只能够是从那个赐生命的气息而来的,也就是只能够从神而来的。
正是照着这个思路,我们才能够解释约翰福音第六章那里,主耶稣所宣称的,自己乃是生命的粮,而且他的肉真是可吃的,他的血真是可喝的 [约翰福音6:33-35, 48-58]。上帝赐给我们的有“活的道 [主耶稣]”,也有“文字记载下来的道 [同样是活泼的]”。这两者乃是密不可分的连接在一起的;我们之所以能够享用前者,乃是借助于取食、消化、和吸收后者。
一切都是活泼的、有生命的。我们借着吃下那些文字记载下来的道 [同样是活泼的],而吸收了那活的道的生命。这整个的过程,乃是从活泼的奶,进入到活泼的干粮,一直到活泼的更硬的干粮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借助于这个途径,一位已经拥有了属灵生命的基督徒,才能够经历其属灵领域里面的成长。)
希伯来书第五章那里,对于一些基督徒的描述是,他们耳朵发沉,“听不进去”(希伯来书5:11)。这些圣经字句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好像是在说,他们并非一直是处于这种状态的。换言之,他们当初还是属灵的婴孩的阶段当中,可能还没有落入这样子悲惨的光景里头。他们可能是因为没有好好的来掌管自己的属灵生活,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于是,在他们还没有能力离开吃奶的地步,来尽情享用神的话语当中的那些干粮之先,他们就已经变得懒惰,不愿意认真地聆听神的话语了。他们,正如雅各书1:21那里所说的情形,可能是已经有许多的耳垢充斥在他们的耳朵里面。他们属灵的洞察力已经变得迟钝,也就不能够准确地听到上帝的声音了。
因此,这些在灵里面得救的信徒,因着不能够让神的话语畅通无阻的按照自然的方式通过他们的耳道,进入他们的里面,所以就相应的,他们既然不能够正确的听到神的话语,也就不可能正确的操练他们的信心(参见,罗马书10:17; 希伯来书11:16)。然而,一旦接收不了神的道,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就不可能有属灵生命的成长,也就没有成熟可言了。
而要挣脱这种困境的方法,其实只有一个,这已经很清楚地在雅各书1:21和彼得前书2:1-2那里被启示出来了。落入这种光景的信徒所需要做的,乃是从自己的耳道当中挖出所有的阻碍,抛弃一切的不洁净的事物,“存温柔的心 [这样的态度才是对的] 领受那所栽种的道......”
在 希伯来书5:11那里形容耳朵“听不进去”的这个希腊字,乃是跟希伯来书6:12那里被翻译成“懈怠”的希腊字相同的字:
“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 ”(希伯来书6:12)。
在希伯来书第六章那里所提到基督徒们,乃是被作者劝勉,叫他们不要像先前在第五章所说的那些信徒那样;而作者所提供的理由或者说目的,乃是涉及到信心,持续的忍耐,以及那个将来的继承权(13节及下文)。
这个“忍耐”,在希腊文里面所对应的字,乃是指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耐心地持守。在希伯来书所论述的主题上面来看,则显然是针对基督徒整个的生活的。也就是说,这些基督徒们,需要在他们一生的信仰之旅当中,持续不断地领受神的话语。而对于这个神的道的领受,反过来,就会在信徒的生命里面产生信心和善行,并且逐渐地导致信徒生命的成熟。并且,正是按照这个方式所展开的基督徒的信仰之旅,当信徒能够耐心地在各样的试炼和试探当中坚持到底的时候,他们所定睛仰望的,乃是那个摆在他们面前的产业,是他们在信心的终点所要来继承的。而这个继承权,乃是与“魂的救恩”密切相关的,而且也是要在他们“魂的救恩”得以实现的时候才能够真正获得的(参见,希伯来书6:14-19; 彼得前书 1:4-9)。
那个气息,内沙玛NESHAMAH
“耶和华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创世记2:7)。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圣经当中一切的教义和道理,其最初的根源,都已经在创世记当中被设定下来了。创世记乃是一本关于起源的书;而从那以后所写的任何一本圣经书卷,都必须,按照某种方式,归回到创世记当中,以便能够从中汲取出某些真理来。
在上帝创造人类的记载里面,对于“生命”乃是从上帝而来的这个事实,我们可以从中洞察出一些的真理原则。而这些真理原则,相应的,又能够对于我们目前所讨论的主题提供更多的亮光-那就是:领受神的话语(正如希伯来书4:12所言,乃是活泼的,有功效的),跟魂的救恩(魂生命的得救),到底是有什么关系呢?
人类的始祖,亚当的被创造,乃是从地上的尘土而来的,另外,从亚当的身上挪移出来一根肋骨,也都是发生在上帝重建工作的第六天,正如创世记第一章所记载的(译者注:本文的作者认为,创世记所记载的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并非指神创造那个最初的完美的世界,乃是对于一个堕落毁坏之后的世界的重建和恢复过程,具体论述请查考本文作者的另一著作,《圣经研习》)。而对于上帝创造亚当所采用的方法,以及上帝用亚当身体的一部分来制造出夏娃的具体过程,并没有在第一章里面记载下来,而是要等到安息日的设立之后,要等到创世记的第二章才详细叙述。
创世记第二章里面的内容,主要是为前面的第一章所提到的第六天所发生的事情,提供更多的细节。这里面所启示出来的真理,在圣经的查考和研究领域,乃是非常丰富的,几乎挖掘不完。创世记的第二章(跟第一章那样)所处的位置,乃是给许许多多的圣经教义提供了发源地,而对于这些教义的准确理解,绝对是不可能脱离这个第二章而获得的。
有关第一个人亚当的创造过程,以及接下来上帝又是如何给这个新的创造物赐下生命气息的,都被记载在创世记第二章第七节那里了。上帝首先是用地上的尘土制造了一个人的躯体,乃是毫无生气的。纯粹的物质创造本身并没有产生出人的生命来。事实上,上帝在他的物质性的创造完成之后,才把生命赐下来。而这个生命的产生,乃是借助于上帝的呼气,也就是在这个地方,那个与人类有关系的“生命”在圣经当中第一次被提到了。
创世记2:7那里被翻译成“生气”的那个希伯来字,乃是内沙玛Neshamah。正是上帝的内沙玛Neshamah直接导致了“生命”的出现。并且,这节经文当中的“神”乃是从一个复数形式的希伯来字,艾罗黑姆Elohim,翻译过来的,表明在这个创造生命的过程当中,不只是圣父的工作,而且还有圣子和圣灵共同的参与。
因此,人类的生命气息在最初的时候乃是从三位一体的神那里衍生出来的,借助于那个被称为内沙玛Neshamah的物件。而在创世记2:7这短短的一节经文里面,所提供给我们的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揭开许许多多的圣经道理,远远超过这节经文所说的,上帝创造亚当又把生命赐给人,这个事实本身。事实上,这节经文给我们提供了亮光,帮助我们更好的来认识那些围绕着当今人类的救赎的那些事情-包括灵的救恩并且魂的救恩在内。
首先,对于那些未蒙拯救的人们,因为他们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以弗所书2:1, 5),如果要把生命赐给他们,就必须遵循那个已经在创世记当中所设立的模式(预表)。因为世人,正如当初亚当的躯体,在没有得到上帝的内沙玛Neshamah之前,是毫无生气的;所以他们的生命必须跟亚当一样,按照类似的方式才能够获得。
其次,一旦这个生命被赐下来,他还必须被继续和被维护;而且,待会儿我们就要详细地来论述,圣经教导我们说,生命不仅仅是通过上帝的内沙玛Neshamah来赐予的,而且还需要通过上帝的内沙玛Neshamah来继续和维护。
在创世记2:7这节经文当中,那个“第一次被提到”的原则就被设立下来了,于是人类从上帝所领受的生命就必须,而且总是,遵循那个在这节经文里面所设定的原则了。上帝,也只有上帝,才能够将最初的生命“赐给”人,并且接下来“继续”和“维护”这个生命;而这整个的程序,在所有的上帝已经启示出来的关乎生命的工作当中,在其整体上看,都必然是会借助于上帝的内沙玛Neshamah来完成的,毫无例外。
1. 将生命赐给那未蒙拯救的人(灵的救恩)
在今天,那些未蒙重生的人们,如果要恢复跟上帝的好的关系,就只能够借助于圣灵的重生之大能,而这个圣灵的工作,则又是建基于耶稣基督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面所完成的工作。圣灵把生命的气息吹入那本来毫无生命的个体里面,借助于圣灵的这个工作,一位罪人就得以“出死入生”了(约翰福音5:24)。
(“圣灵”这个词在希腊文里面是皮驽马Pneuma,这个希腊字的意思也可以是指“气息,呼吸”。在新约圣经里面,之所以会采用后者的那个意思,乃是要表明,生命是借着“气息的吹入”而产生的,而死亡则是因着“气息的呼出离去”而导致的。在路加福音8:55那里,小女孩的生命之所以得着了复活,乃是借助于她的“灵 [气息]”的归回;而在路加福音23:46那里,基督在十字架上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的时候,乃是借助于把自己的“灵”交给了父神【按照希腊文的字句结构,他乃是‘把气呼出去了’】。)
所以说,圣灵乃是那位在没有生气的世人里面产生出生命来的(建基于耶稣基督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面所完成的工作),而无论是在希伯来文的旧约里面,还是在希腊文的新约当中,对于圣灵的这个产生生命的举动,都是用“气息的吹入”来形容的。也就是说,上帝,借助于圣灵这个途径,今天就是在对那些未蒙重生的人们“吹入生命的气息”,结果就是这些人得以“出死入生”,从死亡和黑暗里面得以脱离,进入神光明的国度,获得永生。
或者,借用雅各书2:26节那里的话来说,应用在物质的身体上面时,跟创世记2:7有同样的原则,那就是,“身体没有灵 [气息]是死的”(译者注:中文圣经的和合本,把原文当中的“灵”和“魂”都通通翻译成“灵魂”,乃是不够精确的,也就难怪误导了许多人)。
既然预表和本体(type and antitype)必须在细节上面也是彼此吻合的,创世记第二章那里所赐给亚当的生命,必然的,也会按照同样的方式发生在当今那些未蒙拯救的人身上,也就是在他们获得生命气息的过程中。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既然当今的世人乃是借助于圣灵的工作,从上帝获得生命,那么,当初在创世记的记载当中,还没有生命气息的亚当,也必然是按照同样的方式从上帝获得生命的。
针对人类的救赎,当我们查考圣经里面那个最初的预表的时候,照样会得出相同的结论来。那个最初的预表乃是在创世记的第一章出现的(2节后半句一直到第5节),而创世记2:7那里的预表则是接下来的另一个预表,是为前面的预表提供更多的细节的。而按照圣经解经的原则,那个后来出现的经文(亦即创世记2:7),尽管在人的“生命”方面具有“第一次提到”的地位,在其总体上讲,必须完全的符合那最初的预表(创世记1:2b-5),而且也是必须借助于那个最初的预表所启示出来的亮光,才能够得着准确的理解。
我们在这里所要特别讨论的,那个最初的预表里面的经文,乃是以下这个部分:
“......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世记1:2b-3)
这两节经文所描述的,乃是一个自然界刚刚得到恢复和重建之初的情形。上帝原初所创造的天地都是完美的。后来,因为撒旦的背叛,使得整个的物质界受到了上帝的审判而进入了空虚混沌的毁坏状态。创世记一开始所记载的上帝在六天当中的工作,乃是对于这个被毁坏之自然界的恢复过程(译者注:这是本文作者所坚持的观点,与普通的信徒所认识的传统看法是有区别的)。而原初的那个创造之所以遭受毁灭,就是因为地球原初的统治者撒旦(他今天仍然是这个世界的王),试图高举自己,要“与至高者同等”(以赛亚书14:12-14)。
接下来,这些经文又开始在其预表当中,设立了更多的真理之原则,乃是关乎这个被上帝所恢复的物质界,以及后来这个物质界的又一次落入到毁坏当中的情况,后者则又是因为撒旦的阴谋得逞之故(撒旦诱惑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使得他们犯罪跌倒 [成为荒凉,混乱的状态],乃是因为他欺骗了女人夏娃,使得她相信自己能够“如神”,亦即象神一样【创世记3:5, 22】)。
针对一个被毁坏之创造界的恢复过程,其遵循的原则和模式(预表),早在创世记第一章里面就已经设立下来了。而且,一旦上帝设立了一个他做事的模式,就再也不会更改了。于是,接下来的任何一个被毁坏之创造界的重建,就都必须按照那个原初所设立的模式来展开,并且是毫无例外地来遵循那个模式。因此,上帝对于当今堕落的世人的恢复工作(人同样是一个后来遭受了毁坏的被造物),也是必须遵循那个已经设立下来的模式,甚至在每一个细节上面都是如此。
在创世记的第一章那里,神的灵运行,为要开始对地球进行恢复和重建的工作。而在圣灵运行之后,接下来圣经所记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光的出现,而且是出现在先前所存在的黑暗的旁边,并且,在光明和黑暗之间还设下了分界线。
神的灵,按照类似的方式,今天也是在运行,为要开始对世人进行恢复和重建的工作(也就是要拯救人的灵)。而在圣灵运行之后,接下来上帝给人所作的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光的出现,而且是出现在先前所存在的黑暗的旁边,并且,在光明和黑暗之间还设下了分界线。这里所说的光,就是指那个新的本性,新的生命,新人,乃是摆放在那个老我,旧的生命,的旁边的(参见,希伯来书4:12)。
不过,在创世记的记载当中,上帝对于物质界的完全的恢复工作,并不是在第一天里面就完成的。事实上,地球,在第一天上帝的工作之后,乃是预备好了,以便接受上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继续的施行恢复的工作。正是借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对地球所展开的持续的恢复工作才得以最终完成。
类似的,上帝对于堕落的人类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也是按照同样的模式来展开的。对于罪人的恢复工作,并不是在他重生得救的那一天就全部完成的。事实上,一位刚刚信主的人,虽然经历了从上而来的出生,只不过是被预备好了,以便接受上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继续的施行恢复的工作。正是借着时间的推移,上帝对这个堕落之人所展开的持续的恢复工作才得以最终完成。
按着这个思路,让我们来看一下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4:6; 5:17那里所说的话吧:
“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 [‘新的创造物’],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哥林多后书4:6; 5:17)
以上这些来自哥林多后书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经文,很显然的,是在直接地指向创世记第一章当中的记载,也就是上帝对于那个被毁坏的创造界的恢复过程-光从黑暗当中照射出来,与此相连的就是一个新的创造被引出来。在以上的两处地方都提到了这个事情,只不过前者(创世记第一章)乃是后者(哥林多后书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经文)的影子和预表。而创世记第二章第7节那里的经文,乃是圣经当中后来出现的一个预表,也是用来预示那个未蒙拯救的人的状况的(在一个本来没有生命的个体里面制造出生命来),只不过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对于同一个真理,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和信息。
在创世记第一章那里,神的灵从混沌当中重建了次序;在创世记第二章那里,神的灵-那个内沙玛Neshamah-给人类赐下了生命气息;照样的,在我们今天的世代当中,神的灵也是在从混沌当中重建着次序,也同样在给未蒙重生的罪人们赐下生命之气息。
今天,神的灵同样是在那个被毁坏之创造界上面运行,在被毁坏的罪人身上运行(创世记1章的预表)。也就是说,圣灵把生命气息吹入那本来没有生命的个体里面(创世记2章的预表)。只有这样,“光”才能够从那原先只有黑暗的地方照射出来(使得接下来的上帝的神圣工作得以继续进行下去),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完全遵循上帝所启示给我们的话语而成就的-“神说......”(参见,创世记1:2后半句,及下文;哥林多后书4:6)。
然后,为了让读者能够对创世记开篇的经文当中的这个预表有更完整的认识,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段经文里面的那个七重性结构。圣经在其篇幅的最初的阶段,就已经设下了这个七重性的结构,正是在这个结构的基础之上,所有的接下来的圣经经文都得以安置在它的上面。创世记当中的那个六天的工作,乃是要来恢复地球所花费的时间,而当上帝后来要恢复犯罪堕落之后的人类的时候,照样是需要用六天的时间(六千年,【参见,彼得后书1:15-18; 3:1-8】),正如神今日还在继续他的拯救人类的工作。而创世记的记载当中所提到的那个第七天,乃是上帝安息的日子,同样的乃是指向将来的那个安息日的安息,也就是一千年的弥赛亚世代,乃是要紧跟在现今的六日,也就是现今的六千年历史之后,才会来到的(参见,出埃及记31:12-17; 希伯来书4:1-9)。
2. 将生命赐给那已经得蒙拯救的人(魂的救恩)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圣经),於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
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摩太后书3:16-17)
一旦生命被创造出来,接下来生命还必须被继续和被维护。一开始的时候,生命被创造出来,乃是借助于“气息的吹入”(圣灵最初的工作),生命的继续存留依旧是借助于“气息的保留”(圣灵接续的工作),而且生命的维护仍然是借助于“气息持续的吹入。”生命之维护,“一个持续性的气息之吹入,”正是提摩太后书3:16所论述的。这节经文,当我们在创世记2:7节的亮光之下来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乃是一个关键性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1)打开那扇门上面的锁,得以明白上帝的内沙玛Neshamah和得蒙拯救的人之间的关系(过去的并现在的),2)展现出神的话语之大能,并且3)启示出为什么基督徒们被吩咐说,要“领受所栽种的道。”
“神所默示的”这几个字,在提摩太后书3:16那里,乃是从一个希腊文里面的复合词翻译过来的,那个复合词就是斯噢皮努士托思Theopneustos,乃是由“神”这个字(斯噢思Theos)和“气息,呼吸”或者说“圣灵”(皮驽马Pneuma)这个字连在一起而组成的。因此,这个“神所默示的”的更加接近原文意思的直接翻译乃是,“神所呼气了的,”而这后面的翻译,不但是在文法上更加精确,同时也是完全符合创世记2:7所提供给我们的亮光,乃是所有的翻译做法当中最好的。
这样一来,借助于对照创世记2:7和提摩太后书3:16的经文,“神的话语”就跟那个内沙玛Neshamah等同起来了。“神的话语”就是神所呼出的气息。所以,神的话语乃是借助于圣灵这个途径被赐下来的(彼得后书1:21),并且是那个元素-一个活泼的有生命之物-被内住在基督徒里面的圣灵用来维护生命的,而这个生命,也正是圣灵自己当初所赐给人的,而且圣灵现今在继续和维持的。
因此,按照圣经的意思,那个神的内沙玛Neshamah只能够是,同时用来指圣灵和话语(神的道)。“生命”乃是从这两者当中生发出来的(哥林多后书3:6; 希伯来书 4:12; 雅各书 2:26),而他们又都是借助于一个共同点而紧紧的维系在一起的,这个共同点,或者说共同的分母,乃是气息。
神的话语(神的道),因着本身的起源和本质,乃是唯一的被圣灵所使用(圣灵又是赐下这个道的),能够带来信徒的属灵生命之成长的,以至于进入到成熟的地步。那个神的内沙玛Neshamah(也就是圣灵)乃是赐下生命的,然后又借助于神的内沙玛Neshamah(所栽种的道)来喂养,滋补,和正确的引导这个生命之发育和成长。
神的话语,单单是这个话语,才是能够使得一个人“有得救的智慧”(或者说,使人有智慧,以至于得救,提摩太后书3:15)。也就是说,只有神的话语,而且单单是这个话语,能够被圣灵所使用,为要在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当中,使他真正的活出信心来,因信得生(参见,罗马书10:17),最终的结果就是得着魂的救恩。
(关于神的内沙玛Neshamah,以及他跟那些已经得蒙拯救的信徒的关系,并且跟魂的救恩之关系,还会在接下来的第四章里面继续的被阐述。)
第四章
神所呼出的气
耶和华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世记 2:7)。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圣经),於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后书 3:16)。
(关于“神所呼出的气息”的一些背景知识,可以在前面的第三章里面找到。)
在起初的时候,人类的“生命”乃是在其躯体从地上的尘土被创造出来之后,因着“神的吹气 [那个内沙玛Neshamah]”而产生出来的(创世记2:7)。在圣经当中,这就设立了一个“第一次被提到”的原则,乃是关乎人类的“生命”的,并且这个原则一经设立,就保持不变,在接下来的所有的圣经记录当中,都不会有任何的改变的。人类的生命,无论是在当今我们所生活的时空里面,还是在永恒当中,都必然是按照创世记的记载所告诉我们的,乃是从上帝而散发出来的;并且,这个生命的产生,继续,和维护,都是离不开上帝的那个内沙玛Neshamah。
按照圣经的用词方式,我们在第三章已经说过了,这个内沙玛Neshamah乃是等同于神的“圣灵”,也同时是等同于神的“话语”。生命,乃是单单的从上帝而来的,而且永远都是借助于“气息的吹入”而被创造出来。当我们查考创世记1:2-5; 2:7的那些经文,并且借助于当中的预表所带给我们的基本信息,就能够知道,上帝,借助于圣灵这个途径,在我们今天,把“生命的气息吹入”那些未蒙拯救的,毫无气息的世人里面。一旦这个举动成功了,也就是气息被赐下了,这个人就从此拥有了属灵的生命(已经被拯救了),而这个生命还会得到继续和维护,仍然是借助于同样的原则-神的气息停留在这个圣徒的身旁(过去的旧约时代),或者停留在这个圣徒里面(现今的新约时代),并且神的气息还要继续的被吹入圣徒的里面。
正是因着神的气息借着内住到信徒的里面,而与信徒同在(在当今这个时代,圣灵赐下生命之后,就居住在那有新生命的信徒里面),于是信徒在神的面前能够坦然的站立,这种地位使得信徒有得救的确据和把握;并且,因着神的气息的持续的赐下(神的话语流入到那已经得蒙重生的信徒的灵里面,并且,内住的圣灵又会引导这位信徒“进入一切的真理”),这位信徒能够领受活泼的营养成分,促使他属灵生命的成长,逐渐的进入成熟的地步。
所以说,“圣经”,跟任何其它的文字记载不同,乃是活的,活泼的,有生命的: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希伯来书4:12前半句)
圣经之所以能够是有“生命”的,乃是因为这些“神的话语,神谕(oracles of God)”都是从那位生命的赐予者和维护者而发出来的。圣经乃是“神所呼气了的”,是上帝的“气息”,是那个内沙玛Neshamah。
就是这个特点,把圣经跟其它所有的书籍和文学作品区分开来了。上帝在他的话语里面所要说的话,都是活的,毫无错误的,而且还会存到永远的。而人类的作者所说的话呢,就不是这样,乃是没有生命的,会出错的,而且也只是流行一段时间而已的。
因此,在当今的年日里面,圣灵乃是在开始的时候把生命赐给那些“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人们,然后又使这个生命得以继续,借助于圣灵的内住性的同在,并且,又是借助于神的活的道流入这位得救者的灵里面(人的灵),而维护着这个生命。用比较形象的方式来描述这个事件,这就好比内住的圣灵把神的话语拿起来(这个话语首先必须被得蒙拯救的人的灵接收进来),然后借助于人的属灵的洞察力(属灵的感官),就把水变成了酒(参见,约翰福音2:1-11)。当这样的过程持续性的进行的时候(也就是借助于人的属灵认知能力,把那些属灵的事物,解释给属灵的人听),就能够逐渐地导致成长之发生,以至于成熟。
可见,在一个未蒙拯救的世人,和一位已经得蒙拯救的信徒之间的很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或者未曾拥有,一个属灵的生命,而这个生命乃是从神的“气息”而产生出来的。
未蒙重生的人,在灵里面乃是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在所有那些跟上帝的“气息”有关系的事情上面,乃是完全陌生的。因为,那没有生命之物,跟有生命之物,是根本不相容的,不和谐的。因此,神的活泼的道对他来说是毫无用处的;对于他的那个堕落的本性来说,神的话语是完全陌生的,异类的。而他所拥有的,又只有这个堕落的本性。
已经得蒙重生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他拥有了一个属灵的生命,乃是借着“气息的吹入”而获得的。他拥有了一个新的,不被神所隔离的属性;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生命还能够得以持续的“被吹入”。因此,神的活泼的话语,本身正是上帝借之赐下生命的那个“气息”,也就只是单单给得救之人所预备的。
得蒙拯救的信徒,在圣经当中被分成两类,那就是“属灵的”和“属肉体的”(哥林多前书3:1-2)。这两类人都已经拥有了属灵的生命,乃是被“吹入”的,于是他们就都具有属灵的洞察力和鉴别能力,并且又都是站在适当的位置上面,能够接受上帝继续的把生命“吹入”的工作。
其中那些属肉体的基督徒,虽然是信主了,却是拒绝接受圣灵的带领。他事实上是在跟随自己的肉体而行,而不是跟随自己的属灵人(灵生命);于是,尽管这位基督徒的永恒的救恩是完全有把握的(因为上帝的“气息”一旦吹入他的里面,就不再离开了,乃是建基于基督在十字架上面所成就的工作),这位基督徒的生命却实际上没有什么长进。该信徒没有让上帝来继续那个把生命“吹入”的工作。
但是,那些属灵的基督徒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言行举止。他谦虚的跟随圣灵的带领;他配合神的工作,让上帝来继续把生命“吹入”人的灵里面;并且,靠着自己的属灵洞察力,在圣灵的光照和引导之下,这些基督徒能够更好的理解神的话语里面很多伟大的属灵真理,从而逐渐地脱离幼稚状态,成长起来,直到成熟的地步。
这样,在一个人重生得救之后,上帝按照这种方式,继续地把气息吹入人的灵里面,其结果就会导致圣经里面所说的“被圣灵充满”和“心意更新而转变”。这两个现象,其实是在基督徒的生活当中出现的,不同的经历,而且是逐步完成的,彼此又有重合的过程。这些经历,彼此是那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甚至我们很难把它们区分开来。而且,它们的出现,往往是同时的,也就是说,其中之一的出现,通常都会伴随着另一个的发生而出现的。不过呢,它们都离不开神的话语,也离不开圣灵借着这个话语,在信徒生命当中的 持续的工作。
在本章接下来的篇幅当中,我们将会讨论,这个上帝的“气息”,是如何缔造一个被圣灵充满的基督徒的,并且与此同时,在信徒的生命当中,如何带来巨大的更新和转变的。
被圣灵充满
被圣灵充满这个经历,乃是在一个人重生得救之后才会发生的。当一位罪人蒙恩得救的时候,如同在属灵的范畴刚刚出生的婴孩,他就被圣灵所浸泡(施洗),并且,借助于这个浸泡,他就得以在基督里,成为了那“一个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了那个“新人”的一部分(参见,马太福音3:11; 使徒行传 1:5; 哥林多前书 12:13 [这里的介词“用”、“从”,都应该被翻译成“在......里面”]; 以弗所书 2:15)。从此开始,圣灵就一直居住在这位信徒的里面,于是这位信徒的身体就成了“圣灵的殿”-一个上帝所居住的属地的帐篷(哥林多前书3:16, 17; 6:19, 20)。
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和了解到的,圣灵来“充满”这个帐篷,在基督徒的生活经历当中,乃是在圣灵来到这个帐篷里面“居住”之后的事情。基督徒们,也就是那些拥有了内住的圣灵的人们,在圣经里面被吩咐说,要被圣灵充满(以弗所书5:18);并且,按照圣经所明明白白启示给我们的模式,这个事情的成就,乃是要借助于生命的持续性的被“吹入”信徒里面,也就是紧接在起初的那个制造生命的“吹气”之后所需要发生的。
圣经的启示告诉我们,在被圣灵(那个内沙玛Neshamah)充满和深深的居住在神的话语(那个内沙玛Neshamah)当中,乃是有着紧密的关系的。这个关系,可以借助于把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进行对照考查,用以经解经的方式,就可以很清楚的看明白。这两卷书信,乃是彼此为伴的,其中有很多的地方都是互相平行的。
让我们来看其中的一对平行经文。在以弗所书当中,基督徒得到的吩咐是要被圣灵充满,而在对应的歌罗西书那里,基督徒们则是被吩咐要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的藏在心里。
在以弗所书里面,基督徒们领受的命令是: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
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的赞美主。
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 (以弗所书 5:18-20)
在歌罗西书里面,基督徒们领受的命令是: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或作:当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以各样的智慧),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
无论做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著他感谢父神。 (歌罗西书 3:16-17)
请注意,上面两段经文里面的平行结构,尤其是其中的命令,在以弗所书当中的“被圣灵充满”,和在歌罗西书当中的“当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两者其实指的是同一件事情。这两段经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主要的字句的不同,就是这两个命令的部分,彼此被对方替换掉了。而这个平行的结构,配合其它地方的圣经教训,只能够给我们引出一个唯一的结论,那就是:一个被圣灵所充满的基督徒,就是那位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的人。
圣灵在基督徒里面的内住,乃是发生在上帝一开始的时候把“生命的气息吹入”一个罪人里面的时候,而圣灵的充满,则是发生在上帝接下来继续的对这位信徒“吹气”,把生命继续地赐给他之后。当“神所默示的(神所呼气了的)”圣经畅通无阻地流入到那位已经被拯救了的人的灵里面去的时候-也就是生命被持续的赐下给人-循序渐进的,借助于那位内住的圣灵的工作(约翰福音16:13),就会制造出一位被圣灵所充满的基督徒。
跟这个圣灵的充满有关联的,就是在接下来的圣经篇幅当中所提到的那些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关系,比如丈夫和妻子,孩子和父母,仆人和主人,等等,也就是在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接下来的那些段落里面都有阐述的道理。
作为妻子的人,如何表明自己是被圣灵充满的呢?乃是借助于他们对自己丈夫的顺服,“如同顺服主”(参见,以弗所书5:22-24; 歌罗西书3:18)。
作为丈夫的人,如何表明自己是被圣灵充满的呢?乃是借助于他们对自己妻子的牺牲和付出的爱,“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参见,以弗所书5:25-33; 歌罗西书3:19)。
作为儿女的人,如何表明自己是被圣灵充满的呢?乃是借助于他们对自己父母的听从,乃是“在主里”的听从(参见,以弗所书6:1-2; 歌罗西书3:20)。
作为父亲的人,如何表明自己是被圣灵充满的呢?乃是借助于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态度上面,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著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参见,以弗所书6:4; 歌罗西书3:21)。
作为仆人的人,如何表明自己是被圣灵充满的呢?乃是借助于他们对自己肉身的主人的服从,“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参见,以弗所书6:5-8; 歌罗西书3:22-25)。
作为主人的人,如何表明自己是被圣灵充满的呢?乃是借助于他们对自己的仆人按照公平与合理的方式来对待,并且“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偏待人。 ”(参见,以弗所书6:9; 歌罗西书4:1)。
上帝的心意乃是所有的基督徒都应该被圣灵所充满,而上帝所用来达成这个果效的方式,也已经清楚的在神的话语里面被启示了出来。那就是,在一位被上帝用他的“气息”所重生的信徒里面,神还需要持续地对他进行“吹气”,好把更多的生命赐给他,而这个工作的完成,却不能不借助于那用文字所记载下来的,“神所呼气了的”圣经。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这个活泼的神的话语-那个内沙玛Neshamah-会一直遭受来自撒旦的猛烈攻击,以及受到撒旦的差役,和那些听从魔鬼之人的持续性的诋毁。
上帝的话语就是我们基督徒生命的粮食,否则,重生得救的信徒就不可能得着那种持续性的生命之“吹入和赐下”。然而,如果不是这种持续的生命之“吹入”,得蒙拯救的人们就不可能在属灵的领域当中有什么成长,因为,只有那些与属灵的生命相适应的事物,才能够为这个属灵的生命提供养分,导致成长的产生。如果没有神的话语,这个神所呼出的气息,那么,所有的基督徒,在其整个的信仰之旅当中,都只能够停留在幼稚的,属肉体的阶段,永远都不会按照属灵的方式进入到成熟的地步。
这样的一位基督徒,尽管还是有圣灵的内住,但是,因为没有那活泼的道,也就不可能被圣灵所充满。他只能够继续停留在属肉体的,不成熟的,毫无能力的状态。相应的,他也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魂的救恩,因为没有那个持续的生命之赐下,来使得他的魂的救恩得以完成。
结果呢,离开了这个持续性的生命之“吹入”,上帝也就不能够最终把“许多的儿子”带入荣耀里面去,以便占据那许许多多的满有权柄和能力的宝座,使他们在那个将要来的国度里面,以共同继承人的身份,与基督一同做王掌权。圣经所说的那即将被带入“荣耀”当中的“许多的儿子”,乃是上帝计划要在当今这个时代的末了进行收养的,他们都是有长子名分的人。而那些能够成功地进入天国,以神儿子的身份得着这些位置的人(确切的说,乃是以长子的身份来占据宝座,因为“儿子”的身份乃是隐含着统治权的),只有是那些实现了他们的“魂的救恩”的基督徒们。
(有关神的收养,以及这个领养的身份与魂的救恩之间的关系,在本章的末尾部分会更加广泛的展开讨论。请特别留意70-72页那里的括号当中的材料。)
巨大的转变-现今的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 [‘世代’],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罗马书12:2)。
在以上这节经文当中,首先出现的是一个负面的命令,接下来又是一个正面的命令:“不要效法......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
1. 不要效法
那个被翻译成“效法”的希腊字,乃是顺思凯马提周sunschematizo。这是希腊文里面的一个复合词,是把一个介词顺sun(“跟......一起”)摆放在一个动词思凯马schema(“描画轮廓,描述要点”)的前面来组成的。在英语里面的“scheme(方案, 计划)”这个单词,就是从原初的那个希腊字思凯马schema演变过来的。这个希腊文的复合词的意思,乃是与一个计划或者轮廓有关系的,而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结合这节经文当中的负面的命令语气,乃是在告诉我们,不要把我们的生活按照现今这个世界的传统和价值观来描绘和安排。
在我们今天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体系里面,外邦国家在掌权,治理着这个世界性的国度,而背后那位通过这些外邦国家来施行掌控和统治的,就是“这世界的神”撒旦(哥林多后书4:4)。今天,堕落的人类在治理着地球,这个被神所咒诅过的地球(译者注:因为始祖犯罪的缘故,参见创世记第三章),而背后那位统治者,乃是一位不再称职的国王(撒旦,连同那些跟随他堕落的天使们,今天正在从天上的某个地方,借着外邦国家,来对地球上的各样事物进行着统治【参见,以西结书28:14; 但以理书10:13-20; 路加福音4:5, 6; 以弗所书 6:11, 12】)。
我们今日所处的世界(国度),它的结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能够看出不合理的和别扭的现象,都是有问题的:诸多的外邦国家没有处在合适的位置上面,以色列这个国家也没有处在合适的位置上面,撒旦和那些堕落的天使们没有处在合适的位置上面,就是基督和他的那些陪伴者们(那些注定要和基督在神的国度里面一同做王掌权的人们)也都是没有处在合适的位置上面。这样的局面,在某些部分上面看,已经延续了差不多六千年了,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自从亚当犯罪堕落,就使得整个的创造界进入了罪所带来的咒诅里面);而这种局面在整体上看,在过去的2,600年里面,更是毫无改变(自从外邦人的时期开始,以色列被分散在万国当中之后)。事实上,要一直等到将来基督再来的时候,基督的千年国度得以建立起来的时候,这种局面才会彻底地被改变了。
撒旦和他的爪牙们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那个无底坑,和最终的那个火湖。而基督和他的那些陪伴者们所应该在的地方,则是要取代撒旦和他的爪牙们来施行统治(从天上的地方来治理地球)。而以色列所应该在的位置,就是居住在上帝所立约赐给他们列祖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国土上面,接受神权的统治,并且成为列邦的首领。而外邦国家的合适的位置,乃是各自居住在他们的国土之上,脱离撒旦的辖制和掌控,接受那经由以色列国而来的神的治理和祝福。
当基督再来并且取得那个国度的时候,他和他的那些荣耀的跟从者们,将会取代撒旦和他的爪牙们,从诸天那里来统治全地。撒旦和他的爪牙们(乃是在这之前差不多三年半的时间里被从天上赶出去的)将会被戴上锁链并关押在无底坑里面(要等到这一千年结束之后再被扔到火湖里面),大地所受到的咒诅被解除了,以色列国也就会被摆放在她自己的土地上面,成为列国的首领。而地上所有的外邦国家,在进入那个基督的国度的时候,都会向以色列臣服,借着以色列接受基督以及他的陪伴者们的治理,而那些陪伴者们,乃是与基督一同承受产业的。
在今天,“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 [或者翻译成,那恶者里面]”(约翰一书5:19后半句)。我们知道,信徒所站立的位置乃是“在基督里”,然而这个世界所占据的位置却是“在那恶者里面”。这两个位置乃是截然相对立的,是完全针锋相对的。圣经对于基督徒的命令是清清楚楚的:“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约翰一书2:15前半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当今的世界乃是“在那恶者里面”的。
当今世界的整个体系都是在撒旦的控制和摆弄之下的;并且,不管这个世界本身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位不称职的“世界的王”的计划,目标,野心,和志向等等,都是在今天这个世界体系里面被执行出来了。直到有一天,在这位罪恶之子的统治之下,所有这些都将会达到顶峰,那就是在即将要来的大灾难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然后呢,就在那个顶峰上面,这一切的罪恶又会招致突然的和高潮性的结束。
于是,紧接在这个事件结束之后,撒旦和他的爪牙就会被强制性的从他们现今的位置上面被挪移。这个位置,就是他们用来通过外邦国家来治理全地的。
所以,基督徒们就应该学会分辨。在当今的时代,在当今的世界体系当中,基督徒不应该太多的卷入到世俗的事物里面。否则的话,他们就会忽略了那个“在基督里”的更崇高的呼召,而错误地进入到那些由“在那恶者里面”的人们所忙乱的舞台上面。
基督,那位被今天这个世界所拒绝的救主,乃是居住在一个远离这个世界的地方。而基督徒们也应该分享这种的被拒绝,而使自己从这个世界里面分别出来,为要更亲近基督。脚踏两只船是不可能的。在今天这个时代里面,基督徒不可能一方面让自己被严重的卷入到当今这个世界体系当中去,另一方面又想要同时,去效法基督的被世界所拒绝、以及从世界分别为圣的做法。
(以上所说的道理,在旧约圣经的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的篇幅当中,有更详细的论述,特别是在那个围绕着扫罗王和大卫王的预表里面。具体的细节,读者可以参考本书作者的另一著作,《基督的审判台》[修订本],第十二章,“戴冠冕的统治者”,在那里有对于这个预表的详细讨论,乃是借助于本体所提供的亮光。)
2. 要变化
紧接在第一个命令“不要效法这个世界”之后,基督徒又被吩咐说,“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被翻译成“变化”的那个希腊文原文里面的单词,乃是麦特莫夫噢metamorphoo。从这个单词演化出来英文当中的“metamorphosis(锐变)”。这个希腊字的意思乃是指一个从内部发生的巨大改变,并且这个改变乃是完全跟这个发生变化的个体本身的能力毫无关系的。用在基督徒的身上,就是说,基督徒本人是没有能力达成这种脱胎换骨的改变的。
在哥林多后书11:13-15那里,撒旦的诡计被戳穿。圣经告诉我们,“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而且,“他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希奇。”这里的“装作”也是一种的改变。但是,在希腊文原文的圣经当中,这个改变与罗马书12:2那里的改变是不一样的,这两处经文当中所用的希腊字也不相同。在哥林多后书11:13-15这里所采用的希腊字是麦特思凯马提周metaschematizo,是专门用来指发生在外面的改变;而且,结合经文背景来考察(13节),就能够知道,这个改变之所以得以发生,乃是借助于个体自己的能力。
可见,撒旦想要模拟圣灵的工作,于是就试图用外在的改变来取代内部的更新,来个冒名顶替的假装行为。可惜的是,这种虚伪的改变,以及它的本质和来源,通常都没有引起信徒的足够注意,常常得以蒙混过关了。
那些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罗马书12:2所说的那种更新转变的基督徒,所能够得到的都只能是麦特思凯马metaschema(外在的改变),而不可能有真正的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锐变)”(内在的改变)。当一位信徒重生得救的时刻,圣灵就开始了在这位信徒里面的工作,并且会一直持续下去,“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立比书1:6)。对于圣灵的这个工作,信徒用自己的力气是一点忙都帮不上的。
通常人的做事的方法,乃是人自己非常的主动和忙碌,为要达到属灵的果效,要么戒掉某些习惯,要么学习某些操作,结果呢,的确是带来了一些外在的改变麦特思凯马metaschema。但是,上帝做事的方法,乃是让人处在非常被动的位置,神自己在这个人的里面进行工作,最终导致的就是那个内在的改变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
所以我们就能够明白了,那各样的宗派和组织当中,那许许多多的给基督徒设下的条条规规,比如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禁忌哪些事情”等等,都只不过是在“外在的改变麦特思凯马metaschema”的这个层面的,而不是在“内住的改变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那个层面的。基督徒用自己的努力想要帮助神的灵来完成罗马书12:2所说的转变,都只会是产生出一些虚假的属灵状态,是一种假冒的属灵。上帝的方式,乃是从内部开始的更新,是借助于圣灵的大能来完成的,而绝对不是依靠人的努力来达成只是在外面的某些变化。
3. 只要心意更新
让我们再仔细的来看一下这里的经文,看看这个内住的变化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是如何发生的:“.......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这里的“更新”一词是从希腊文的字阿那凯农是思anakainosis翻译过来的。而这节经文前面的那个动词(“变化”)所表达的行动,乃是告诉我们这个“更新”是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也就是说一直都在发生的。在哥林多后书4:16那里我们被告知,“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原文直译是,‘持续地被更新’]”。那就是说,这个心意更新的工作,乃是每一天都在发生着的,只要基督徒还在地上生活,这个更新的程序就会涵括在他整个的信仰之旅当中。
然后,我们又可以从歌罗西书3:10的那节经文得到更多的信息,来明白这个心意的更新是如何完成的:
“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 [原文直译是,‘持续地被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
请特别留意这节经文当中的“知识”这个词。在希腊文里面,通常都是用格农是思gnosis来表达“知识”这个意思的。但是,在歌罗西书3:10的那节经文里面的“知识”却是用了艾皮格农是思epignosis这个希腊字。这个希腊字,乃是在格农是思gnosis(知识)的前面加上一个前缀艾皮epi(在......之上)。顾名思义,艾皮格农是思epignosis的意思就是“知识之上的知识,更多的知识”,亦即,“成熟的知识”。另外,这里被翻译成“更新”的那个希腊文动词,是阿那凯农噢anakainoo的过去分词形式(罗马书12:2和哥林多后书4:16都是用了同样这个字),所以更好的翻译是“持续性地被更新着”。可见,基督徒能够得着这个成熟的知识的唯一途径,以便让圣灵在他的里面完成改变(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的工作,就是要把那活泼的神的话语接受到自己的灵里面来。
基督徒们必须允许上帝持续的把生命“吹进来”。那活泼的,神所呼气了的话语必须被允许畅通无阻地流入到被拯救者的灵里面(人的灵里面),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变化(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信徒的内心(内在的人)“一天又一天”的被更新,借助于领受“所栽种的道”,以至于在他的生命当中产生变化(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这正是今天信徒的魂被拯救的方式。
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过的,在雅各书1:21和彼得前书2:2那里提到的,在领受“所栽种的道”之前,必须“抛弃,摆放到一旁”任何的拦阻和不洁净的事物(参考本书第三章)。这个情况,对于罗马书12:2所说的那个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式的变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之前,同样是出现了“不要效法这个世界 [原文直译是,‘停止效法这个世代,停止被这个世代所摆弄的状况’]”的警戒。也就是说,那些“在基督里”的人们,首先被命令说,要把自己从那“卧在恶者里面”的事物当中挪移出来,此后才能够领受“所栽种的道”,而这个道是能够导致信徒生命的更新变化的(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
所以说,罗马书12:2;雅各书1:21;和彼得前书2:2都是在教导同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把任何的与“纯净”相违背的事物抛弃掉,此后,才能够“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魂的道。”。
巨大的转变-将来的
“ 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
过了六天,耶稣带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的上了高山,
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
忽然,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
彼得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
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且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  ”(马太福音16:28-17:5)。
今天,在基督徒的生命当中所发生的变化,乃是内部的。但是,当圣灵的工作达到顶点的时候,在那末后的耶稣基督的日子里面,这个变化也会包括外在的部分。事实上,这个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的变化,若是缺少了这个巅峰的、外在的改变,就会显得不够完全了。神的灵“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 ”(腓立比书1:6)。
当那个日子来到的时候,我们都将会“脱离这取死的身体”(罗马书7:24)。在那日,主耶稣将会“按著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 ”(腓立比书3:21前半句)。圣灵在促成这个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的变化过程当中的那部分工作,在马太福音十七章有更多的叙述。
在那个高山上面所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耶稣在门徒面前改变形象,其实是给我们的一个排演,揭示出将来会发生的情景。在罗马书12:2这里被翻译成“变化”的这个希腊字(麦特莫夫噢metamorphoo),同样是出现在马太福音17:2的经文当中,只不过后者被翻译成“改变了形象”。当十二个使徒当中的彼得,雅各,和约翰随同耶稣来到高山上面的时候,耶稣就在他们的面前改变了形象;并且有摩西和以利亚显现出来,与耶稣同在。
在前面的一章圣经的末尾,也就是马太福音16:28那里,基督对他的门徒们预告说,他们当中有些人在没有死去之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接下来,在马太福音17:1-5那里,也就是六天之后,在第七天,其中的三个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就真的“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了。
使徒彼得,在事隔多年之后,回忆这个事件的时候,如此写下他的经历:
“我们从前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他降临的事告诉你们,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乃是亲眼见过他的威荣 [‘他最荣耀的王者的尊容和风范’-在希腊文里面所使用的是比较形式当中的最高级]。 ”(彼得后书1:16)
彼得接下来说,当这个亲眼所见的现象发生的时候,乃是“我们同他在圣山的时候,”(18节)。圣经所启示给我们的,乃是很清楚的场景,而且当中的属灵真理也是相当的明确的,我们不需要对此妄加猜测,就可以晓得记载在马太福音17:1-5的经文当中的登山变像,到底是在给我们预示出什么样的道理。
这里的“六天”(马太福音17:1),乃是预示着人类的整个的历史时期。“六”乃是人的数字。这六天乃是从亚当的被创造开始,一直到弥赛亚国度的降临之间的历史时期。每一天所代表的就是一千年的时间(彼得后书3:1-8)。这六千年的时间就组成了人的日子,而在人的日子结束的时候,主的日子就来到了。
从亚当的被造开始算起,那第七个一千年的时期,就是组成了主的日子。“七”乃是神的数字。就是要在“六天之后”-六千年时候,也就是在人的日子结束之后-那位人子才会“降临在他的国里”,进而在地上开始那个“主的日子”。
这里的“高山”(马太福音17:1)乃是预示着那个未来的国度。在圣经当中,凡是按照这种意义出现的一座“山”,都是用来指代一个“国度”的(参见,诗篇2:6; 以西结书 28:14; 但以理书 2:35)。而且,在马太福音17章这里的经文当中,我们主的日后的国度,并不是用普通的山来预示的,却是用一座“高山”来形容的。
耶稣乃是以一个改变过的身体而显现出来。摩西和以利亚跟耶稣一起显现出来,同样是在一个改变形象后的身体当中。摩西早就已经从人间逝世了,所以显然是从死里复活的。以利亚从来都不曾经过历死亡,乃是从地上活活的被神提去的。彼得,雅各,和约翰,也都是从以色列这个国家出来的人,乃是处在天然的身体当中,并且是与其他那些在山脚下的门徒们不同,乃是位于高山之上的。于是,“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参见,路加福音9:31-32),这云彩,就是神的荣耀。
在那个未来的国度当中,主耶稣同样会是以这样的一个改变形象之后的身体出现。并且,正如摩西(那位从死里复活的)和以利亚(那位没有经历死亡就从地上被提的)跟基督一同显现的时候,乃是在改变形象的身体当中,在那个未来的日子里,基督徒们也会以改变形象的身体出现,正如主的身体那样。
当主耶稣自己从天上降临,要来从世界当中迎娶他的教会的时候,“......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著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帖撒罗尼迦前书4:16后半句-17前半句)。
那些在基督未来的国度里面有份的基督徒们,将会得着一个荣耀的身体,乃是与主的身体相似的(一个属灵的身体-同样是有骨头有肉的,却是以“圣灵”为赐生命的活泼的元素)。这些基督徒的组成,将会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从死里复活的信徒(由摩西所预表的),另一部分是那些主来的时候还活着地上的信徒,他们没有经历死亡就被提到空中与主相遇了(由以利亚所预表的)。所有这些在基督的国度里面有份的基督徒,将会以“共同的继承人”的身份,与基督一同做王掌权,从诸天所在的地方来对全地施行治理。
那个时候,以色列这个国家仍然会在地上存留(由彼得,雅各,和约翰所预表的)。而那些组成以色列国的民众,都仍然会以天然的身体出现(属魂的身体-有骨头有肉还有血的身体,乃是以“血”作为赐生命的活泼的元素)。正如彼得,雅各,和约翰乃是被从山脚下的地平面上被高高举起,那时候,以色列这个国家也会被神高举,超过地上所有的其它外邦国家。并且,神的荣耀,那遮盖高山上的门徒们的“光明的云彩”(参见,马太福音17:5; 路加福音 9:32),将会被归还给以色列(参见,以赛亚书2:1-4; 6:1-10; 约珥书 2:27-32)。
在那一天,当主耶稣为了自己的教会而再来的时候,圣灵就会完成那个变化(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的工作。基督徒们就会得以脱离那个“取死的身体”,而得着一个新的身体,乃是跟现在的身体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到时候,那赐生命的活泼的元素就完全不同了。那个从神而来的内沙玛Neshamah-圣灵自己-将会提供这个新的生命元素,使得整个的变化(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彻底地完成了(哥林多前书15:40-45)。
在那个时候,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发生外在的改变,乃是那个内在的变化(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的自然彰显。因为,基督徒的复活和活着被提,伴随着身体的改变,乃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并不取决于他们在当今的时候,那个内在变化(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的实际进展程度。那个外在的变化,只是考虑到一个条件,那就是在“位份”上面,信徒是否有“在基督里”。
但是,尽管所有的基督徒都能够有外在的变化,得着新的身体,那些在先前的信仰生活当中,没有能够完成其内在的转变和更新的信徒,就会丧失他们的魂(魂生命)。他们进入到主基督的同在当中的时候,有一个得救的灵,有一个新的身体,但是却荒废了他们的生命(丧失了他们的魂)。结果呢,他们就不能够跟其他的那些“许多的儿子”那样,占据各自的宝座,进入到千禧年国度的荣耀当中。
(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结束的时候,基督徒们会从死里复活,或者不必经历死亡就直接从地上被提,得着跟死里复活的基督同样的身体。基督从死里复活之后,他的身体就不再是原先的那个天然的 [属魂的]身体,而是一个属灵的身体 [参见,哥林多前书15:42-44]。基督复活之后的身体,照样是有肉有骨头的,但是其中的赐生命的活泼的元素就成为了神的灵,而不是先前的血了 [这个血之前已经被“洒出来了”(以赛亚书53:12)]。
但是呢,基督复活之后的身体,还不是一个荣耀的身体。当然我们已经知道,基督的那个复活之后的身体,显然具有了超越其原先的天然的 [属魂的]身体的功能 [比如说,复活后的耶稣能够在某个地方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很快的又出现在另外一个地方,甚至门是关紧的,他也能够进得来,相当的自由自在(路加福音24:31, 36)]。但是,这个身体并没有跟什么“荣耀”相关联,只有到了主耶稣复活之后向人显现的四十天时,在主耶稣地上服侍的末尾的地方,就在门徒们的眼前,有“一朵云彩”把他接走了,门徒们再也看不见他了,主耶稣才真正是“被接在荣耀里”[使徒行传1:9; 提摩太前书3:16]。
对于以上所说的这个事实,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个例子而更加清楚地看出来。那就是主耶稣从死里复活之后对门徒显现的事例当中的两处情景。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主耶稣向两位门徒显现,那是发生在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当天的晚些时候 [那时候主的身体尚未得着荣耀(路加福音24:13-31)],而在这以后的好几年过后,主耶稣在去大马色的路上又向使徒保罗显现 [这一次主的身体已经得着了荣耀(使徒行传9:1-5; 26:12-15)]。在基督前一次的显现当中,很显然的,他的外形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那两个门徒都看不出来主耶稣跟天然人的分别。但是,在主耶稣的后来那次显现当中,这方面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保罗说经历到的,主耶稣的出现乃是围绕着和伴随着极大的光芒,甚至超过正午的日光 [使徒行传26:13; 并参见,启示录1:16]。
类似的,在当今这个时代的末了,基督徒们被从地上挪移之后,他们都会获得新的身体,乃是与基督复活之后的身体相似-乃是有肉有骨头的属灵的身体,只是还没有荣耀的。而这个身体的“得赎”将会在稍后的时间里面发生,而且是与那个“收养”有关系的 [罗马书8:23],但不是在当今这个时代的末了,基督徒们被从地上挪移的时刻。
基督徒们之被上帝所收养(adoption),只能够是发生在基督的审判台之后的时间里,也就是说,与基督的审判台有关系的那些事件先要完成之后,才会有这个“收养”行动的进行。因为,收养乃是关系到把某些儿子们摆放到长子的位份上面-而这个事情,是不可能在对基督徒的群体进行区分之前发生的。信实公义的基督将会对所有的基督徒进行评估和区分 [把得胜的和没有得胜的基督徒区分开来],乃是根据审判台上面所作出的裁判和决定。那些在基督的审判台前被判定是忠心的基督徒们,既然得以实现自己的魂的救恩,就会被收养,成为长子。但是,对于那些不忠心的基督徒们,情况就不是这样,也不能够是这样了,他们将会丧失他们的魂(荒废了魂生命),也不能够被神所收养。
根据罗马书8:18-23,被神收养而成为长子,乃是跟那个统治的权柄有关系的 [在人类的领域当中,只有长子才能够以这种方式来施行统治,在神权的框架之内]。而那些不忠心的信徒们,尽管也是有一个属灵的身体,有肉有骨头,却不能够被收养成为长子,也没有名分来做王掌权。他们只能够象希伯来书12:8那里所描述的那样,是那些先前拒绝接受神的管教 [5-7节],“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他们也就不能够成为神的“儿子”了 [罗马书8:19那里所提到的儿子们,是在23节那里被收养成为长子的]。
[希伯来书12:5-8那段经文当中的“管教”这个词,乃是从希腊文里面的一个字而翻译过来的,那个希腊字的名词和动词形式分别是paideia和paideuo。该希腊字的意思乃是“训练孩童”。而在第8节那里被译成“私子”的那个希腊字,乃是nothos。这个字在这节经文当中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就可以知道,乃是指那些拒绝接受上帝的孩童训练方法,从而不能够成为神的儿子的人们。
这里面经文所关心的课题,乃是“儿子的名分”,而且是与统治的权柄有关系的。而事实上,只有那些有属灵的洞察力,已经经历了从上而来的重生的基督徒,才会有资格来拒绝采纳上帝的孩童训练方法。因此,这里面显然不是在讨论非基督徒的,而且这里所讨论的主题也不会是关乎永生的那个问题。]
只有在得到收养之后,才会有荣耀跟身体相关联,于是人类就被彻底的被恢复了,使得神起初的心意得着满足 [在六日的末尾,也就是六千年结束之后]。当初,人类的始祖亚当因为犯罪堕落而丧失了那个荣耀,也就是要来治理全地的权柄。人类,紧接在那个收养之后,当他们的荣耀得着恢复之后,就会再一次被上帝的荣耀所遮盖,并且有资格再去披戴那些为做国王的人所预备的尊贵袍子 [对于这方面的更多的叙述,可以参考本书第一章,第6页那里的括号里面的文字]。
所以说,在罗马书8:23那里所提到的身体的得赎,并不是所有信主之人都能够经历到的。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基督徒们在当今这个时代的末了,从地上被挪移的时候,身体所会发生的改变。按照其上下文的论述,这节经文当中所说的身体的得赎,只能够是指在基督徒的群体内,“当那个荣耀在我们当中彰显出来”的时候。这节经文所指的,乃是在那个将来的时候,“神的儿子们”,一个新的得胜者所组成的群体 [基督和他的陪伴者们,神产业的共同继承者们,那些得胜的基督徒们,亦即被神所收养的,都在丰盛的荣耀当中披戴整齐了的],将会彰显出来,让所有的人都得以看见 [18, 19节]。)
第五章
成熟的信心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
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
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著行为才得成全 [‘才得以实现其目标’]  (雅各书 2:14, 20-22)。
雅各书2:14-26这段经文,乃是以两个自问自答式的问句开始的,而当我们仔细查考希腊文原文的文法结构的时候,就会知道,作者暗示出来的,这两个问句的答案都应该是否定的(希腊文当中的否定词,“没me”在后面的问句当中出现了,暗示着一个否定的回答,而这两个问句的不可分割的内部特性以及字句的平行特点,就告诉我们前面的那个问句照样是期待着一个类似的回答)。第一个问句乃是在诉说信心和行为的关系,且主要是围绕着益处而言的,而后一个问句在论述信心和行为的关系的时候,乃是围绕着救恩而言的。如果我们按照下面的这个方式来翻译这节经文的话,可能就会帮助我们更好的来理解经文所要表达的原意了,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那是没有益处的,对吧?这 [没有行为的]信心不能够救他,难道不是吗?”
事实上,以上这样的翻译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必须被所有阅读雅各书的人们所认识的,否则读经者就不能够体会这两个问句当中的力量和精神。这样的翻译,不但是完全符合整本的雅各书的中心信息,而且也是能够顺理成章地把接下来的经文所要讨论的主题引进来(15-26节)。并且,一旦读者不能够抓住这个中心信息,那么,他在研读雅各书这卷书信的时候,就会掉在云里雾里,迷失在各样错谬的解经理论当中。
信心和行为在雅各书第二章里面乃是同时出现的,并且都是围绕着魂的救恩这个主题。其实,这个主题在前面的第一章就已经被引进来了(雅各书1:21-25)。也正是在这个地方,无以计数的解经家和读经者都犯了类似的错误,以至于不能够明白雅各书的真正信息。他们都试图把信心和行为,跟基督徒们今天已经拥有的那个救恩联系起来。结果呢,他们都被带入到同样的结局当中:1)一方面是对“恩典的救赎”作出了不符合圣经的教导,并且2)另一方面就是整个的歪曲了雅各书的真实信息。
事实上,雅各书这里所表达的(或者圣经当中其它部分的相应的经文所论述的 [比如说,哥林多前书3:12-15; 以弗所书 2:8-10; 希伯来书 11:4及下文])信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跟我们今天所已经拥有的救恩乃是毫无瓜葛的。永恒的救恩,也就是今天的每一位信徒都已经拥有的,乃是“本乎恩因着信”而得到的,乃是完全跟行为没有关系的。
一个未蒙拯救的人,是不能够靠着自己的行为而得救的,同样的,一位已经重生得救的信徒,也是不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来继续保持他之得救者的身份,或者以此来表明自己是个得救的人。换言之,无论是在一个人得救之后,还是得救之前,对于那个“永恒的救恩”而言,行为都应该是完全的缺席的!这个道理乃是颠簸不破的。行为丝毫没有立足之地,否则,救恩就不再是本乎恩典和因着信心的了!“既是出于恩典,就不在乎行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罗马书11:6)。
主耶稣的肉身的兄弟雅各,在写下雅各书这卷书信的时候,乃是在教导一个“根据行为而称义”的道理。但是,你不要误解了他,雅各并没有否定,我们人的得救乃是“本乎恩因着信”,是在行为之外成就的。事实上,雅各自己就是承认了这个教义的(雅各书1:17, 18),并且,他在这篇书信当中所论述的整个的信息,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译者注:也就是以“本乎恩因着信”的救恩为基础)。而且,正是因为要和这个基础相协调,雅各书当中的“根据行为而称义”的道理,必须要等到“本乎恩因着信”的救恩完成之后才开始登上舞台。只有而且必须是等到罪人得着了永恒的救恩之后,才有所谓的行为可言。
而这样的一个对待“信心和行为”的方式,不仅仅是在雅各书中适用,放在任何的其它的关乎这两者关系的圣经经文当中都是同样适用的。并且,不这样做还真的不行。因为,在永生(永恒的救恩)这个领域里面,无论是非基督徒,还是得救之人,都不可能产生出什么有价值的行为来的。对于那未蒙拯救的人来说,他在属灵的领域是完全死了的,自然就不可能做出什么有价值的行为来;而对于那个已经重生得救的人来说,他也是不能够做出什么有价值的行为来,因为在这个领域里面,乃是不需要行为的,乃是根本不允许行为存在的(译者注:因为使他得救的乃是信心和恩典)。所以说,按照圣经的立场,人的行为在关乎永恒的救恩这方面,乃是毫无立足之地的,乃是根本卷入不进来的。
(如果说,围绕着那个永恒的救恩,需要有什么行为的话,只能够是那些与基督在各各他所成就的工作有关的行为,或者是跟圣灵把生命气息吹入到那本来毫无生气的人里面的工作有关的行为 [圣灵的工作同样是以基督所成就的工作为基础的]。一位没有重生的人,乃是彻底的“死在过犯罪恶之中” [以弗所书2:1],在属灵的领域里面实在是做不出任何有效的行为的。只有而且必须是借助于上帝的工作 [神圣的介入Divine intervention]救恩才成为可能 [以弗所书2:5]。)
保罗和雅各
正是在这个关乎信心和行为的整个的圣经教义上面的错误认识,就像雅各书所论述的,在过往的年日当中,在基督徒中间制造了许许多多的混淆。无以计数的圣经学者和学生们,已经知道了人的称义必须是本乎恩因着信的,是不在乎行为的(以弗所书2:8-9),而当他们面对雅各书的时候,就非常的困惑,因为,这位雅各好像是在特别的教导人们说,人的称义不能够没有行为的。就是这件事情,使得当时候那位伟大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是困惑不已,以至于他为了维护和强调罗马书的因信称义之教义(救恩是本乎恩因着信而得的),他甚至把整本的雅各书宣布为是一本“草木禾桔之书信”,认为这卷书信是很有问题的,或许都不应该被放入圣经的正典里面。
今天,大多数的圣经学生,为了要把这两个思想进行协调的时候,也就是在处理保罗书信当中的称义“不在乎行为”,以及雅各书所说的称义乃是“借着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时,通常都是采用了以下的这个观点:“保罗所阐述的称义,乃是透过上帝的眼睛来看的,而雅各所论述的称义,乃是透过人的眼睛来看的。”换言之,在神的眼里,世人都是靠着恩典和信心而被拯救的,不需要有什么好行为;然而,在这个人得救之后,他就会显露出好行为来,于是他就能够在身边的人的眼里,证明自己真的是得救了的(或者说,借着外在的行为,彰显出内在的得救之事实)。
以上所介绍的这种对于雅各书中的“行为”的解经方式,正在被许多的人用来证实一位信徒是否得救,也就是说,通过观察某位信徒是否有表现出来合宜的行为,来知道他里面是否有致其重生得救的信心。“活的”信心,也就是与雅各书所说的那个“死的”信心相对立的(2:17, 20, 26),常常被人们跟“使人得救的”信心相等同了。他们的看法是,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使人得救的 [‘活的’]”信心,那么,这个信心就会自然地通过好行为彰显在别人的眼前,以至于证实了自己的存在。与此相反,假如一个人口称自己是得救的,却不能够在别人的眼里透过他的行为显示出得救的证据,就会表明这个人其实是没有真正得救的,他所拥有的也只不过是“不能使人得救的 [‘死的’]”信心 。按照这种分析,事实上就是,他当初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信主的。
以上的这种“在人的眼睛里面是因着行为称义”的概念,在整体上看,从始至终都是错谬之说。类似的,那些把“死的”信心称作是“不能使人得救的 ”信心的做法,也是违背圣经之教导的(关于“死的”信心,在本章稍后一点的篇幅当中会进一步阐述)。事实上,一个人是不能够通过行为,来显示出他是已经称义的那个事实的,因为称义乃是本乎恩因着信的。如果他能够用行为来显示自己的得救之事实,那么,称义就不再是本乎恩典因着信心的了。那样的话,行为,按照某种方式,就已经进入到那个它所不应该存留的领域里面来了。那个纯粹是建立在上帝的恩典之上的福音,就会被歪曲和篡改了,因为圣经明明的说:
“既是出于恩典,就不在乎行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 ”(罗马书11:6)
而对于雅各书这卷圣经的正确的理解,其关键的要素乃是在于,解经者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本书所处理的中心信息,并不是那个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救恩(灵的救恩),而是日后主再来的时候所要显现出来的那个救恩(魂的救恩)。上帝在今天,跟基督徒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处理那个关乎他们的灵之被拯救的事情。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已经是完成了的行动,自从基督徒得着重生的那个时刻开始就不再被作为一个课题来考虑了。上帝跟基督徒之间的互动,单单是以那个已经完成的“灵的救恩”为基础,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另外的工作,而绝对不是针对他们这个已经拥有的救恩本身的。
(在上文所论述的这个层次上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旧约当中的那个核心预表。那就是,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所经过的历程。自从长子的死发生之后 [出埃及记12:1及下文],上帝对待以色列人就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平面之上了。上帝跟以色列人的诸多互动,就都是关系到那个摆放在他们面前的应许之地了,而不是关系到那个在过去已经发生了的,完成了的事件-亦即先前的那个发生在埃及的长子之死。
在本体当中,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基督所带领的基督徒们的身上。有关这方面的更多的信息,将会在本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里面进一步的展开讨论。)
雅各书当中所说的“行为”到底要被摆放在什么位置来理解,我们就是应该按照这个思路来深入剖析。事实上,“行为”必须也只能够在上帝现今跟基督徒互动的那个领域里面得以出现。结果就是说,行为从来都不是跟“灵的救恩”相关联的,而是必须时时刻刻都牵涉到“魂的救恩”,并且只能如此。
但是,在关乎信心和行为的关系的这个教义上面,人们把保罗书信当中的教导跟雅各书的教导来对比的做法,其实并不是处理这个课题的正确方法。其实,事情的真相是,保罗和雅各的观点完全没有冲突。也并非如某些人所认为的,保罗写的跟雅各写的 乃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其实,保罗和雅各所阐述的,乃是同一件事情。只不过呢,他们在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的。
故此,比方说吧,把罗马书(或者任何其它的保罗书信)跟雅各书(或者任何其它的普通书信)进行对比,然后说一本书(罗马书)是处理本乎恩典的救赎,而另一本书(雅各书)乃是处理魂的救恩的,这种做法和看法就是错误的。事情的真相是,所有的书信,从罗马书开始,一直到犹大书,它们的中心信息都是相同的,都是在阐述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魂的救恩”,而不是那个“本乎恩典的救恩”。
马丁路德,就像那些在他以后的大多数的圣经学生们,在解释罗马书的信息,以及这个信息跟雅各书的信息之关系的时候,所采用的神学框架和解经途径乃是有错误的。其实,这两本新约的书信是在讲述同一个信息,只不过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比如说,参见,罗马书4:3-22; 雅各书 2:14, 21-23)。如果没有能够看明白这一点,就会在理解圣经方面出现许许多多的混乱和困惑。
通过许多的研究,我可以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罗马书里面对于魂的救恩之教导,乃是所有的圣经教训当中最高形式的和最微妙难解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罗马书并非被许多人传统的认为,是一本阐述“本乎恩的救赎”教义的著作,反而是一本论述“魂的救恩”的著作,并且,当中的教义思想,还可能是所有的圣经经卷里面,最高形式的表达和最微妙难解的经文。于是乎,基督徒对于罗马书的研习,实在是需要等到他们对“魂的救恩”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才来进行,这是必须如此的。而不是像人们通常的做法,一开始就拿出罗马书来做参考,为要传扬那个本乎恩典的救恩信息,以便告诉慕道友们如何可以得救(因为,这实在不是罗马书的中心信息)。
益处......救恩
在雅各书2:14那里的两个关键字是“益处”和“拯救”。而且这两个字乃是按照某个特殊方式得以联系在一起的,使得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的实现,都离不开另一个的实现(不仅仅是在这节经文当中,在圣经其余的地方也是如此的情况)。这就是说,如果离开了“益处”的累积,就不可能有“救恩”的实现;或者,换个方式来说,“益处”的增加能够促成(乃是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救恩的实现(在将来的时间里面)。并且,雅各书特别的指出来,这两者的实现,都不能够仅仅依靠信心。行为必须进入考虑的范围,并且占据合适的地位。
当我们提到利益的时候,就离不开一个起初的投资。在雅各书所讨论的话题上面,就是说,如果没有那个起初的信徒已经拥有了的救恩(起初的投资),就根本无从谈起要来获得雅各书里面所说的那个救恩(跟获利有关系的)。在希腊文里面,被翻译成“益处”的那个希腊字,乃是从一个意思是“增加”的字根衍生出来的。而这个“增加”概念的出现,必定是暗示着原先已经有某些的供应和本钱了,才使得“增加”,或者“获利,益处”等等成为可能。
“获利,益处”这个词通常都是指,在原先已经拥有的事物的基础之上,得到了额外的更多的收获。照着这个思路,我们就会很清楚的发现,那个原先就拥有的起初的投资款,也就是可以借之获利的本钱,唯有主自己的仆人们(基督徒们)才有的。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益处”根本不可能是针对非基督徒说的,其实是跟他们毫无瓜葛的,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里面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本钱(起初的投资)。
那个按才受托的比喻(马太福音25:14-30)和那个十锭银子的比喻(路加福音19:11-27)乃是圣经当中最好的两个例子,给我们解释关于“利益”的道理,并且是针对现今的基督徒的,他们作为主耶稣的仆人,在今天这个时代和年日当中,到底应该如何来使用主人所交给他们的那份起初的投资款(本金)。正如这两个比喻所引申出来的教训告诉我们的,主人已经把他所有的家产和财物都交托给他所有的仆人们了,并且留给他们的命令也很清楚,“你们去做生意 [经营管理],直等到我来”。
在主人出门的时候,主的仆人们乃是要去做生意,去管理和经营主人的业务的。那些愿意接受主人的带领,忠心去做的仆人,就能够实现“利益”(参见,马太福音25:16, 17, 19-23; 路加福音 19:15-19)。借助于获利,也就是在起初的投资的基础之上有了增加,他们就得以拯救自己的魂生命。而相反的,那些拒绝使用起初的投资的仆人们,不但没有获利,并且还会承担不好的后果,那就是遭受“亏损”。他们将会丧失各自的魂生命(参见,马太福音16:24-27; 25:18, 19, 24-30; 路加福音 19:15, 20-26),到时候。哀哭切齿为时晚矣。
在雅各书这卷书信当中,经由“利益,益处”所引发出来的思想,乃是关于那个跟信心有关系的行为:“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各书2:17, 20, 26)。并且,书中也是明确指出,也不会有什么益处,是跟“死的”信心相联系的。换言之,如果想要获得益处,就必然需要一个活的,积极主动的信心。
在雅各所写的书信里面,“死的”信心跟那些尚未得救的人们是毫无关系的,跟那个得蒙拯救的人们所“已经拥有的救恩”也是毫无关系的。通常人们所认为的,“死的”信心就是那个不能使人得救的信心,所以就是被那些尚未得救的人们所拥有的,这种观点是全然错误的。其实,就算是对尚未得救的人来说,也是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不能使人得救的信心的说法。信心要么存在,要么就是不存在。在那些尚未得救的人的例子当中(包括所有的还没有得救的人们),信心乃是不存在的,就这么简单。而在那些已经得救的人的例子当中(包括所有的已经得救的人们),信心就是存在的,而且这个信心还会继续存在,直到永远。
所以说,信心,就算是“死的”,依然是存在的。信心,也就是每一位基督徒都拥有的,是不能够从存在状态消失或者失去的。事实上,圣经特别的指出来,“信,望,爱”将会继续存留下去,就算其它的事物(比如说,说方言的能力)已经成为过去了(哥林多前书13:13)。信心可以是非常活跃的,或者也可以是很微弱的,贫血的,甚至是死的;但是信心仍然在那里存留着,更何况,一个微弱的,贫血的,甚至是死的信心,仍然能够被挑旺起来的,仍然能够有复兴的机会(亦即,使之又活过来,重新变得活跃和积极)。
雅各书第二章说到信心可能是“死的”,其实恰恰是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信心必然在之前的某个时刻,曾经是“活着”的。雅各书2:26那里的比喻足以显示出这个真理:
“身体没有灵魂 [希腊文里面明确的用的是皮驽马pneuma,‘灵’,在这个上下文当中,乃是指‘气息’] 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
身体没有了“气息,呼吸”自然就是死的,而信心没有了“行为”照样也是死的。两者曾经都是活着的。“气息”的离开乃是与身体的死亡相联系的,而“行为”的离开乃是与信心的死亡相联系的。
如果要把生命恢复到一个死的身体或者是死的信心当中去,就必须要有一个与先前导致死亡的过程刚好颠倒过来的程序。也就是说,“气息”必须归回到身体当中(路加福音8:55),而“行为”必须归回到信心那里(雅各书2:17-26)。但是,要把行为归回到信心那里,首先必须要有“气息”的吹入,正如身体的复苏所需要的那样。上帝的呼气-那个内沙玛Neshamah,神所呼出的气,上帝的永活的道-必须流入到得救之人的灵里面,来维护那个属灵人的生命才行。然后,借助于那位内住的圣灵的工作,也就是当圣灵运用神的道,把水变为酒(把圣经的字句转变成精意),就使得属灵人能够移动了;而这个属灵人的移动就会产生出行为来,这就是我们在雅各书第二章那里所看到的行为-那个跟活的、主动积极的信心相联系的行为(或者说,从活的信心里面散发出来的行为)。
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来考虑时,我们就会发现,生命之被归回到一个死的身体或者是死的信心当中去,都是借助于相同的途径,那就是“气息”。这个道理,恰恰是符合了创世记2:7那里所设立的原则(那个关乎人的生命的第一次被提的原则)。“生命的气息”必须且总是要成为那个要素,当涉及到跟人有关的生命的时候(参考本书第三章)。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死的”信心乃是跟无法领受“所栽种的道”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个道就是神的内沙玛Neshamah(而一旦这个内沙玛Neshamah被持续的接受进来,就能够最终导致“活的”信心,并且产生出行为)。在英文的圣经译本当中,比如说英王钦定本KJV,雅各书2:17, 20, 26这些经节当中都是用“死的”来形容某个信心;但是,在好多更古老的希腊文圣经抄本当中,20节那里并没有“死的”这个词,取而代之的乃是“不生产的”或者“不结果的”这样的形容词。按照这些抄本的说法,我们就会从圣经当中读到,“......信心没有行为乃是不能生产的?”(有许多的学者们都比较喜欢这个更古老之抄本的说法,并且,这里所说的真理也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在圣经的其它地方,也同样是教导了这个真理 [参见,彼得后书1:5-8])。“不能生产”的信心(20节)是和“死的”信心相等同的(17, 26节),而反过来看,对于“活的”信心,情况也是相通的(也就是说,跟“活的”信心相联系的,将会是“结果子”的,而不会是“不生产的”)。
在这个意义上说,结出果子来,乃是因为行为的结果,而不结果子,则是因为没有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可见,这些结果的产生,都是不可分割的跟那个信心相联系的,都是从那个“活的”或者“死的”信心所分别散发出来的。
因此,雅各书第二章那里所说的“死的”信心只能够是指某些得救之人所拥有的信心。在这里,所考虑的乃是,是否结出果子来(这必然是只针对得救之人的);而行为(能够结果子的,乃是从“活的”信心散发出来)必须是存在的,这样才能够在那个起初的投资的基础之上实现利益,最终导致魂的救恩之实现。
信心......行为
当雅各书的作者在论述那个与信心密切相关的行为的时候,他到底在自己的脑海里面所指的是那种的行为呢?基督徒们到底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来,才能够看出他们所拥有的信心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呢?
只要我们继续停留在雅各所写的书信的篇幅当中,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很容易被找到。雅各给我们提供了两个例子,都是从旧约的历史当中引用的,为了来叙述他脑海里面的信息;并且,借助于这两个例子,基督徒们也就能够确切的知道,我们今天到底要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来,以至于结出果子来。
雅各的第一个例子是从创世记22章那里引出来的:
“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 (雅各书2:21)
接下来,雅各的第二个例子是从约书亚记第2章那里引出来的:
“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 (雅各书2:25)
亚伯拉罕之所以因着行为而称义,乃是借着他的一个举动,而妓女喇合之所以因着行为而称义,乃是借着她的另外一种的举动,这两者是毫不相干的,不一样的举动。这两个例子,当我们仔细对照的时候,就会发现简直是彼此针锋相对的,而上帝之所以在这里把它们摆放在一起,乃是有其特别的心意的。那位“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的行动,乃是在摩利亚山上,献上一个最宝贵的祭物,这是一个例子;而喇合的行动,乃是这位“妓女”,在耶利哥替两位犹太人的探子(间谍)提供住处,这是另一个例子。
而在圣经讨论因着行为而称义的这个课题方面,他们各自的行动,居然是摆放在一起,不加区别的来对待了。请注意在25节那里的“不也是 [照样的]”这个词,乃是被雅各用来把喇合的称义跟亚伯拉罕的称义进行比较的。两者都同样是因着行为而称义的。
这个问题的关键之处,乃是在于以下这个事实:亚伯拉罕和喇合都是因着信心而行动的。他们两人在希伯来书十一章那里的信心的伟人表当中,都再次榜上有名,那里同样是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希伯来书11:17-19, 31)。因着信心而采取行动,就必须是按照上帝的启示来行动的。所谓的“因着信”就是指,单纯的相信上帝对于某个事物的看法,并且相应的因此而调整自己的生活。
在亚伯拉罕的例子当中,上帝指示他把他的儿子以撒献上,在摩利亚那个地方的某座山上献为燔祭。亚伯拉罕信神,就采取了相应的行动,于是,借助于这个行动,他就因行为而称义了。
在喇合的例子当中,上帝已经对她启示了某些关乎以色列这个国家的事情。喇合也知道先前发生在埃及人身上的事件,以及发生在亚摩利人和他们的国王身上的事件,以及可能还有其它的事件。并且她还知道,上帝已经把她所在的那块土地都赐给了以色列的百姓,并且以色列很快就会前来攻取这片土地。正是因为喇合知道上帝对于这些事情的旨意,她就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她把探子隐藏起来,帮助他们从耶利哥城逃跑,于是,因着她的这些举动,她就得以因行为而称义了。
尽管是两个毫不相干的,跨越很长历史时期的,发生在毫无联系的两个个人身上的事件,但是,亚伯拉罕和喇合在他们所采取的行动上面,都是因着明白上帝的心意,并且遵循上帝所启示出来的旨意而行动的。亚伯拉罕被神呼召要来做一件事情,他就忠心的去顺服这个呼召。喇合被神呼召要去做完全不一样的另外一件事情,而她也是“照样的”,忠心的去顺服这个呼召。借助于这个对上帝呼召他们去做的事情的“忠心”举动,他们两人都是因行为而得以称义。
因此,我们就有了答案,能够知道到底雅各在写下雅各书的时候,他脑海里面对于行为的真实想法。雅各书第二章所说的“行为”,适用在生活与当今这个时代和境况当中的基督徒身上时,就是指:那些上帝呼召基督徒们各自要去做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上帝总是呼召不同的个人来完成不同的事情(比如说,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喇合,等等),而那些被神所呼召的人,乃是要在他们各自的蒙召去做的工作和任务上面有忠心。
雅各书所说的“因行为而称义”指的就是,对自己所蒙受的呼召忠心(尽心竭力)。也就是说,因着忠心,而产生的行为。当然,要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个基督徒应该是,按照雅各书1:21的说法,首先“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接下来的那句经文22节又说道,“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假如不首先照着前面那句经文所说的去做,这里所说的行道,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马太福音25:14-30那里的按才受托的比喻,提供给我们的正是又一个类似的例子,讲述关于在一个人的呼召上面要有忠心的道理。在这个比喻当中,每一位仆人都是“按照各人的才干”得到了某个数目的钱财。一个得了五千两银子,一个得了两千两银子,而另一个得了一千两银子。“千两”乃是一个计算钱财数目的交换单位,在这里乃是仆人们所得到的那份起初的投资款,是用来赢利和获得更大收入的。那个得到五千两的仆人,乃是期待着去使用这个五千两的;而那位得到了两千两的仆人,则是期待在要去使用他的两千两,他并没有被呼召去使用超过两千两的数目;而那位得到了一千两的仆人,照样是被主人期待着去好好地使用他所拥有的一千两,而不是指望他去管理和经营超过这个数目的钱财的。
其中的两个仆人,就是那分别得到了五千两和两千两的仆人,在他们所蒙受的呼召上面是忠心的,于是他们在主人回来的时候,都从主人得到了相同的表扬。而那个得到一千两的仆人,却是在自己所蒙受的呼召上面不忠心,结果不但没有得到主人的称赞,反而是受到了惩罚。要是这位仆人在自己所得到的托付上面忠心尽责的话,他同样也是会被主人表扬的,就像前两位仆人那样。这个比喻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事实:奖赏的获得,或者惩罚的遭受,都完全是取决于一个人在上帝呼召他去做的事情上面,是忠心的呢,还是不忠心的。
信心的目标
“信心”乃是借助于行为,才能够得以成全(成熟),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够达成它的目标(雅各书2:22)。信心和行为的关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原则之上了;并且,如果一个基督徒能够明白上帝在这个事情上面所启示出来的旨意,他在信心和行为的这个领域里面,就再也不会遇到任何的麻烦了。
在雅各书2:22这里被翻译成“成全”的那个希腊字,乃是铁雷乌噢teleioo,往往是用来指所讨论之事物的“目标”,“顶点”,“完全的发展”,“结局”等等。在这节经文里面,所讨论的课题乃是“信心”;并且,促使这个信心得以完全的发展,以至于在这个发展的终点达成某个目标的,那个工具和途径,就是行为。
信心的“那个目标”,在彼得前书1:9那里是被毫不含糊地点明出来的:“并且得著你们信心的果效 [希腊字,铁罗思telos],就是魂的救恩。”这里的希腊字铁罗思telos,在彼得前书1:9那里被翻译成“果效”的,乃是前面的那个希腊字铁雷乌噢teleioo的字根形式,铁雷乌噢teleioo在雅各书2:22是被翻译成“成全 [完美,完全]”。可见,“信心”之所以被带到成熟的地步,要进行全面的发展,借助于行为,乃是为着一个伟大的目标-那就是,那位拥有这个信心的人,在那个未来的日子里面,能够实现他的魂的救恩,并且得以在基督的国度当中,作为基督的“共同产业继承人”(joint-heir),荣登宝座。
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以弗所书2:10),并且,上帝已经把他想要每一个基督徒去做的工作,列出了大纲。当这些在基督里的每一个人,都跟从主的带领,在各自的呼召上面,认真地去完成这些行为(工作)的时候,他们的信心就会“日积月累”的,逐渐的达到全面发展的地步。这件事情的成就,并不是在短期的时间当中发生的,事实上,这个过程乃是跨越了基督徒整个的信仰之旅。
这个事情的发生,乃是伴随着前文所讨论的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以及圣灵的充满。上帝的话语,那个内沙玛Neshamah,持续地流入到得救之人的灵里面,循序渐进地(借助于内住的圣灵的工作)造成了那个麦特莫夫是思metamorphosis的变化以及圣灵的充满。与此同时,那与忠心相关联的行为,就在这整个的过程当中被散发出来,并且逐渐地把“信心”带入到全面发展的地步,带入到它的目标上面(参考本书的第二章,第三章)。所有的这些事情,在基督徒的生命和生活当中都是相互效力,共同协调,为的就是要来造成一位圣灵充满的,成熟的基督徒,使他实现自己之所以被拯救的目的,这个目的也就是他们蒙召的目的,他们信心的目标,也正是他们魂的救恩。
本章小结:
一切的“审判”都是以行为(工作)为基础的,并且,一切的“奖赏”,或者是从审判那里产生出来的“惩罚,责打”,照样的,必须是建立在行为之基础上的。圣徒在将来的日子里面所要经受的审判-其时间,地点,目的,及其结果-乃是圣经当中的一个主要的课题。对于这个领域的知识,乃是所有的基督徒,无论他信主的年限是长是短,都应该是有充分的认识的。假如有基督徒对于这个领域认识不深刻,或者是有偏差,其错误的起源,都毫无例外的可以被追溯到同一个地方,那就是:他没有能够明白信心和行为之间的正确关系。
1. 审判的基础(或说,依据)-行为(或说,工作,工程)
“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
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
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他表明出来,有火发现 [在‘火’里被显露出来];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
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
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 ”(哥林多前书3:11-15)
这个审判发生的时间,将会是在当今这个时代的末了;而这个审判发生的地点,将会是在天上的(诸天,in the heavens);这个审判的目的,是要“试验各人 [基督徒] 的工程怎样”;而这个审判的结果,就是会发现一些基督徒所拥有的工程(行为),乃是可以比作“金、银、宝石”(结果他们就得到了“赏赐”),而另外的那些基督徒们,被发现他们所拥有的工程(行为),乃是可以比作“草,木,禾秸”(结果他们就受到了“亏损”)。
基督徒接受审判,将会是在教会被从地上挪移之后,在天上,在基督的审判台面前发生的事情。而这个审判的发生,乃是在地上的大灾难时期开始之前。
(在教会的被提和但以理的第七十个星期之间,有时间上的间隙,不过很显然的,这个间隔期是很短暂的 [启示录1:11-6:1]。那位罪恶之子跟以色列立约的时刻,乃是标志着这段时期的开始,而不是发生在教会被提的时候。而根据我们从启示录第一章到第五章的那些事件的时间顺序来看,围绕着基督的审判台所发生的那些事件 [包括那些在审判台之前和之后所发生的那些已经被启示出来的事情],将会在大灾难之前就出现,这些记载乃是从启示录的第六章那里开始的。
如果读者想要知道更多的细节,也就是查考那些发生在教会的被提和大灾难的开始之间的诸多事件,以及它们的先后次序,可以参阅本书作者的另一本著作,《寻找新妇》,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
基督徒们接受审判,就是根据他们的行为,看这些行为(工程)是否有把他们各自的“信心”带入到那个目标中去,那个目标就是他们的魂的救恩。那些可以跟“金、银、宝石”相比拟的工程,就是已经把信心带入到它的合适的目标了;然而,那些只能跟“草,木,禾秸”相比拟的工程,就是没有能够把信心带入到它的合适的目标。前面的那些基督徒们,因为拥有了那些能够把信心带入其目标的行为,就会得到“赏赐”(14节),但是,那些尽管好像也是有一些行为,却是不能够把信心带入到它的合适的目标的基督徒们,就会遭受“亏损”(15节)。
哥林多前书3:15那里的被翻译成“亏损”的这个词,在希腊文里面的那个字,同样的出现在马太福音16:26和马可福音8:36的经文当中,被翻译成“赔上(自己的生命)”,也出现在路加福音9:25那里,被翻译成“丧了(自己),赔上(自己)”,并且也出现在腓立比书3:8那里,被翻译成“(为他已经)丢弃万事”。所有以上这些例子,综合起来看,就知道,使用这个希腊字的时候,其背后不言而喻的意思是,“丧失”某些本来拥有的东西。
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以及路加福音里面,我们所看到的“亏损”,乃是指某些人的“魂”的丧失。这个也正是哥林多前书3:15那里的经文所论述的。事情也只能够是这样子的,因为,那位遭受亏损的信徒,未曾拥有任何的“赏赐”,可以用来丧失的。他所拥有的,只有自己的生命(魂);他所有的工程都已经在火中被焚烧净尽了。并且,借助于其它相关的经文所给我们的亮光,一位在基督的审判台前遭受亏损的基督徒,就是指他的魂的丧失(the loss of his soul)。
2. 报应的基础(或说,依据)-行为(或说,工作,工程)
“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著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马太福音16:27)
以上这节经文所说的道理,跟哥林多前书3:14-15那里所说的,基督徒们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的情况,乃是同出一辙的。那些在审判台发生的一切的事件,都是根据行为而来的,当各人的工作受到审理的时候,就会相应的散发出“赏赐”或者“亏损”那样的结果:“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
在希伯来书十一章那里很清楚的教导我们说,将来的赏赐和应许的获得,都是根据信心来的,根本就没有提到行为。这是因为,信心和行为的关系密切,乃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你看,行为乃是因为一个人对自己所蒙受的呼召之忠心,而产生出来的;再者,就是借助于这样的行为,一个人的信心才能够到达目标,使得这个人的呼召得以完成。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正确的认识到信心和行为的关系,就知道,奖赏可以说成是根据行为而颁发的,而在另一个地方,又可以说奖赏乃是根据信心而颁发的。两种说法完全是互相不冲突的。
我们之所以被拯救,乃是为了产生出“善行”,进而能够结出果子来,而这一切都是为着一个目的和目标的。那些明白和理解了这个目的和目标的基督徒们是幸福的,他们就可以相应的掌管自己的生活,仰望等候前方的日子,因为在将来的某一天,“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希伯来书10:37)。
第六章
盼望, 产业, 救恩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 [‘活的’] 盼望,
可以得著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 [‘存放,保留’] 在天上的基业。
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 (彼得前书 1:3-5)
使徒彼得在他的书信当中,正如雅各在他的书信当中那样(或者任何其他一位新约书信的作者),乃是针对那些“已经重生得救的信徒”而展开教导的,而不是针对“非基督徒”。彼得的信息是给那些“蒙拣选之人”的,那些已经从上头“生下来”的人,那些有资格领受神的话,并且让神的话进入他们那已经得救的灵里面的人,那些已经蒙召“出黑暗进入奇妙光明”的人,那些已经“得蒙怜恤”的人,那些在地上乃是做“客旅和寄居的”之人,那些已经“跟我们一起同样拥有宝贵信心”的人(彼得前书1:2, 3, 23; 2:1, 2, 9-11; 彼得后书 1:1)。
彼得前书和彼得后书之写成,是为了来鼓励基督徒们,因为他们正经历着试炼和考验,这些书信乃是在提醒他们,要定睛仰望那摆着他们前面的奖品,赏赐,报酬和报应等等。这些书信的主题,其实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已经点明了,乃是关乎现今的一个“活泼的盼望”,一个将来的“产业,”以及一个将来的“救恩”;而作者在他鼓励信徒们在试炼和考验当中要保持他们的合宜举止时,乃是借助于教导关于这些方面的各样“知识”,也就是在圣经当中神已经启示出来的(参见,彼得前书1:2-9; 彼得后书 1:2-8)。
一个现今的,活泼的盼望
基督徒们已经被重生得救之后,就拥有了“一个活泼的盼望”,乃是借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基督今天活着,并且基督徒们也就能够跟他一起活着。但是这个事实却不是信徒盼望的对象。盼望之所以是“活泼的”,乃是因为基督的复活,但是,一个基督徒的盼望却是摆放在那些超越了主的复活的事件上面的。而这些事件,就是经文当中所启示出来的,那一份“产业”和那一个“救恩”。
在圣经当中,“盼望”,“产业”,和“救恩”乃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因为我们是已经得救之人(指的是过去的,灵的救恩),我们才能够拥有一个“盼望”。并且,这个盼望,乃是指朝着前方来期待一个产业的获得,乃是在一个将来会被显示出来的特别的救恩当中的(也就是将来的,魂的救恩)。
基督徒们所领受的命令乃是,
“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彼得前书3:15)。
因为这个盼望乃是关乎将来的产业和救恩的,信徒之所以拥有这个盼望的“缘由”也自然是指向将来的范畴的。所以,根据彼得前书3:15节的教导,基督徒们必须对于圣经当中那些关乎救恩的现今的和将来的层面(参考本书第一章)的诸多教训有充足的知识,这是因为他们的盼望实在是跟他们的“魂的救恩”密切相关的。
基督徒们所拥有的盼望,这个主题多次的出现在保罗书信和普通书信当中(这里把希伯来书也算在普通书信之内)。而最能够帮助基督徒们明白他们所拥有的盼望到底指的是什么的书信,要数提多书和希伯来书了。这两本书所阐述的主题,乃是跟彼得前书和彼得后书相同的,当然从广义上讲也是跟所有其它的书信相同的。
1. 提多书里面的“盼望”
提多书的信息主要是集中在基督徒跟“盼望”和“未来的年代”之间的关系,因为,正是在那个未来的年代里面,我们呼召之盼望才会得以实现的。在提多书2:13那里,盼望被称为是“所盼望的福 [更准确的翻译是,‘那个有福的盼望’]”,并且是跟“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联系在一起的。希腊文里面的文法结构告诉我们,这里的“荣耀显现”乃是信徒盼望的对象(因为“有福的盼望”和“显现”乃是被放在同一个冠词之下的)。基督徒们正是那些拥有这个盼望的人,他们也正是那些在基督的荣耀显现的时候,分享那个荣耀的人。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将来基督的荣耀里面有份,正是基督徒们的盼望得以落实的情形,这两者是不能够彼此分开的。
盼望这个词,在提多书的另外两处地方出现的时候,也都是按照与此相同的框架被应用的(提多书1:2; 3:7)。在提多书1:1-2那里,盼望乃是跟一个“对真理的成熟的知识 [第一节当中的‘知识’在希腊文里面采用的是艾皮格农是思epignosis(成熟的知识)]”相联系的,并且又是跟“神在万古之先所应许的永生 [永远的,希腊文里面是艾噢尼噢思aionios,可以是指某个时代,于是,这里的永生可能是指,千禧年国度当中的生命]”相联系的。接下来,在提多书3:7那里,这个“盼望”是单单给那些称义之人保留的,并且是跟一个将来的产业有关系的:
“好叫我们因他的恩得称为义,可以凭著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或作,可以凭著盼望承受永生) [永生,就是永远的生命,而‘永远的’,希腊文里面是艾噢尼噢思aionios,可以是指某段时间里面的,对于这个方面的具体的解释,请参阅下文]” (提多书3:7)。
在提多书1:2; 3:7的经文当中,都出现了希腊字艾噢尼噢思aionios,在大多数的英文译本当中都是被翻译成“永恒的”,但是这个字本身并不是等同于“永恒的”这样一个意思。事实上,希腊文里面压根儿就没有一个词是用来表达“永恒的”这个概念的。艾噢尼噢思aionios可以被用来表达一个“永恒”之意思,圣经常常就是这么做的。但是呢,这个“永恒”之概念,并非是从这个希腊字本身而得出来的,乃是要借助于上下文的帮助,按照文法结构推断出来的。艾噢尼噢思aionios本身的意思,是指“一段时间”,通常被认为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时期”。
在希腊文这个语言里面,如果不是借助于文法和上下文,唯一能够表达“永恒的”这个概念的方法,就是采用艾噢尼噢思aionios这个名词的复数形式(艾昂aion),意思是“诸多的世代”(ages, 比如说,路加福音1:33; 希伯来书 13:8)。或者,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这个复数形式的艾昂aion再重复一遍(诸多世代接续着诸多世代,unto the ‘ages [aionas]’ of the ‘ages [aionon]’,这样的经文例子有,启示录1:6, 18; 4:9, 10; 5:13, 14; 7:12; 10:6; 11:15; 14:11; 15:7; 19:3; 20:10; 22:5)。也就是说,当初那些使用希腊文这个语言的人们,他们对于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乃是用“世代”来思考的,永恒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脑海里面能够想象的“无穷无尽的诸多世代”,那就是,“aeons, 许多的世代” 或者 “the aeons of the aeons诸多世代的连续不断”。
在提多书1:2; 3:7那里提到的永生(Aionios life)-也就是那个与摆在信徒面前的产业有关系的盼望-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应该是指“延续一个世代的”生命,也就是指那个将要来的世代,弥赛亚时代。这里所讨论的,显然不可能是指“永恒的生命(永生)”。因为,圣经当中的“盼望”和“产业”,从来都不是跟基督徒现今已经拥有的“永生”相联系的;恰恰是,这两个词有极多的次数被使用,乃是关乎基督徒们,以及它们跟那个未来国度的关系方面(连同到时候的荣耀),这也正是提多书所论述的主题。那个摆放在每一位基督徒面前的盼望(那个有福的盼望),指的就是,在基督的审判台前,这位基督徒得以顺利通过检验,有资格获得某个位子(这样的位子有许多个,乃是神预备好了的,早就已经提供了的),要来与基督一起,在那个国度当中做王掌权。作为一个基督徒,尽管已经拥有了永生,却不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盼望,因为,这完全是取决于这位信徒,在当今的信仰之旅当中,是否做到了忠心。
2. 希伯来书里面的“盼望”
在希伯来书6:11-12那里,一个基督徒的盼望,乃是关系到“信心”,“忍耐 [‘耐心的坚持’;是指一段很长时间的等待,也就是在当今的信仰之旅当中,等待那些延期落实的诸多应许]”,以及那个摆在信徒面前的“那份产业”。这个盼望,乃是需要通过“殷勤”来持守的,而且要“一直到底”,并且“有满足的指望”,也就是有充分的把握,蒙召的信徒所盼望的这些事物,在将来会实现的。这段经文所说的“到底”,希腊文里面是铁罗思telos,跟彼得前书1:9节那里的“果效”是同一个字。“得著你们信心的果效 [铁罗思telos],就是魂的救恩。”这两处经文当中的终点和结局(铁罗思telos),都是与那个“信心”有关系的,并且那个信心乃是被带入到完全的地步,成熟的地步,得以达到它的目标,而且乃是借助于“行为”(参见,雅各书2:22)。
在希伯来书6:18-20的经文当中,摆放在基督徒们面前的“那个盼望”被称为是“如同灵魂 [希腊文原文是‘魂’,中文圣经又是笼统的翻译为‘灵魂’] 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 ”。今天,耶稣基督自己乃是居住在那个幔子后面的至圣所当中;但是,基督将来的服侍则会有所改变,到时候,基督将会“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来服侍,而基督这个日后的服侍职分,正是希伯来书第六章所论述的主题(20节,并参见,希伯来书5:6-11),该主题并不是基督“现今的那个职分”(照着亚伦的等次)。
一个锚,牢固地插入水底的时候,就能够把船牢牢地系住,足以抵抗狂风巨浪的催逼,并且会停留在原地,毫不动摇;而我们魂的锚,也是牢牢地系在幔子后面,在基督的同在当中,就能够保护我们,得以脱离仇敌的攻击,使我们可以“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哥林多前书15:58)。在这里所论述的主题乃是我们魂的救恩;并且,正如被锚所固定的船舶在风浪当中总是被拉向锚所在的位置,我们也是照样被拉向我们的锚所安放的位置-也就是被牵引到基督和他的按照麦基洗德等次的祭司职分上面去。
希伯来书的文字布局,乃是围绕着五个主要的警告而排列的;而且,在作者于第六章发表他对于“盼望”的那些评论之前,他已经在前面的第二个警告当中,就引入了基督徒们所拥有的“盼望”(第三章,第四章),乃是借助于展示盼望和忠心之间的关系。那第二个警告的核心部分,也正是引入“盼望”的那句经文,就是希伯来书3:6:
“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  ” (希伯来书3:6)
这个盼望,在这段经文当中,乃是跟基督的家(the house of Christ)有关系的。而在这里的上下文背景当中(第三章,第四章),为了把那些关乎神的在这个领域里面更深层次的事情教导基督徒们,神的灵就把基督的家(现今的)跟摩西的家(过去的)进行了平行比较。这个平行结构,乃是由一对“预表和本体”(type-antitype)所组成的。这里的预表就是旧约时代在摩西的带领之下的以色列人,而本体就是在新约时代在基督带领之下的基督徒们。当初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之下所拥有的经历,都会多多少少在今天基督所带领下的基督徒身上有相应的彰显。而所有的这些事情,之所以被记载下来,乃是“都要作为监戒 [预表];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 [我们这些会有末世临到的人]”(哥林多前书10:6, 11)。
基督徒们之所以现今能够成为基督家里的人,乃是跟当初的那些以色列人能够成为摩西家里的人有类似的地方。当初在埃及的以色列人,乃是因为应用了逾越节的羔羊的血,而得以存活,并且跟从摩西离开了埃及。那些在摩西的带领之下的以色列人,乃是朝着那摆着他们面前的一份属地的产业(迦南美地)而迈开步伐的。而对于今天在基督引领之下的基督徒们来说,那摆着他们面前的是一份属天的产业(千禧年的国度)。当初的时候,因着他们的不顺服不忠心,摩西所带领的绝大多数的以色列人的成年人(那些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都被推翻在旷野,没有能够进入那应许之地(从摩西的家被剪除了);照样的,因着基督徒对于自己所领受的呼召的不顺服不忠心,基督所带领的大多数的信徒们,也将会是被推翻的(从基督的家被剪除了)。
不论是在原先的预表当中,还是在后来的本体当中,所涉及到的领域,都不是永生方面的问题。那些在预表当中的,缺乏信心的以色列人,尽管被推翻了,却是已经借着逾越节的羔羊的血而得蒙拯救了的,因此同样的,在本体当中的基督徒也会是类似的情况。
“因为被召的人多 [摩西带领出来埃及的那一整代的成年人都是被召的人],选上的人少 [‘选上’的希腊文直译是‘从中被呼召出来的’,就像迦勒和约书亚]。” (马太福音22:14)
在希伯来书3:6的经文当中,跟盼望相联系的那些关键性的字词就是“胆量”和“可夸的”。那个被翻译成“胆量”的希腊字(parresia)的意思,乃是跟“自信,胆大”或者“勇气,勇敢”相接近的。那个被翻译成“可夸的”的希腊字(kauchema)的意思,乃是跟“夸口的对象”,“一件值得引以为豪的事物,令人喜悦的事物”相接近的。基督徒们在朝着天上的产业迈步的时候,就应该是胆大的,勇敢的;并且,他们又会因着那摆放在他们面前的盼望而欢欣鼓舞。他们需要把这个“盼望”切实的彰显出来,因为这是他们所拥有的救恩的真正目标,当基督徒们以这种精神面貌生活的时候,那位帮他们像锚一样系牢这份盼望的神,就会得着颂赞,尊贵,和荣耀。
一个将来的产业
圣徒在将来所要继承的产业(彼得前书1:4),在圣经当中有许多次地被提到,对于这件事的正确理解,需要我们站在那个“生来就有的权利”之角度,特别是跟长子的位份有关系的那个角度。中文圣经把新约圣经当中的“生来就有的权利”翻译成“长子名分”,其实是挺准确的,因为这个字的希腊文是prototokia,乃是一个复数形式的名词,其完整的意思是,“第一个出生的儿子所拥有的各样的权利”。因此,长子的权利乃是由好多个的权利所组成的,特别是继承权。
旧约当中,在犹太民族的传统里面,长子们的权利主要是包括三个方面:1)在父亲的监督之下协助父亲而成为家里的统治者,2)担任家庭的祭司,还有3)在父亲的家产上面有双份的继承权。每一个犹太人的长子,都是有资格获得这三重的权利和名分的;但是,根据上帝在他的话语里面所启示出来的,这个权利乃是有可能被剥夺的,乃是可以丧失的。这就是说,在位子上面乃是有长子身份的人,并不能担保自己一定会得到那些长子所该得的权利和产业。一位在家庭当中首先降临世间的男孩子,可能会因着自己的悖逆的行为,而丧失了他的那些长子名分和特权。
在创世记当中,就有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长子们把自己的权利弄丢了。而创世记这本书,乃是圣经当中所有的教义的根源所在的地方。这两个例子,一个是以扫的经历,另一个是流便的遭遇。
1. 以扫和那个长子名分
以扫本来是以撒的长子,他却把自己的长子名分卖给了弟弟雅各。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是因为以扫为了满足自己肉体的欲望,而舍弃了那个长子名分。他居然仅仅是为了一碗红豆汤,就这一顿饭,就把自己的长子名分给出卖了(创世记25:27-34)。
有些人或许会认为,既然上帝早就把那个长子名分应许给雅各了(创世记25;23),正如后来事情最终所成就的那样,那么,可能以扫从来都没有真正拥有过那些长子的权利。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以扫的长子名分并不是假装和虚空的。在希伯来书12:16那里被翻译成“卖了”的希腊字(指的是以扫和他的长子名分),在时态上面是有特殊变化的,显示出那个被卖出去的物件的的确确就是单单属于以扫的,并且以扫自己在采取那个买卖的行动的时候,自己也是非常清楚这个事实的。
在创世记25:34那里,我们读到,以扫“轻看了他长子的名分”。旧约圣经的希腊文译本当中,所采用的希腊字,用来形容这个“轻看”的,显示出以扫对于这个长子名分的态度是非常不屑一顾的。在以扫的眼中,这个长子名分,几乎是分文不值,根本是不足挂齿的。正是因为以扫认为那个长子名分是特别的不值钱,所以当他把这个长子名分卖掉的时候,脑子里面的想法是,这东西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只有到了他人生中的后来某个时刻,一个为时已晚的时刻,以扫才突然好像是意识到,自己所卖掉的长子名分的真正价值。尽管,以扫丧失了长子名分这件事,并没有影响他继续作为以撒的儿子,但是,却是的的确确影响到那些祝福了,也就是围绕着以撒的长子这个名分而拥有的诸多祝福。
后来,当雅各以家里面的长子之名分,从父亲以撒那里获得了各样祝福之后,以扫才好像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所失去的那个名分原来是很有价值的。以扫于是想要去追回那个长子名分,但是圣经明明白白的记载道,以扫“后来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弃绝,虽然号哭切求,却得不著门路,使他父亲的心意回转”(希伯来书12:17)。
根据创世记里面的记载,当以扫意识到那个长子名分的价值,以及雅各所领受的祝福乃是货真价实的且一锤定音的,他就开始向父亲以撒流泪祈求,试图改变父亲的心意,使父亲也好给他祝福。以扫对父亲的哭求是:
“父啊,你只有一样可祝的福吗?我父啊,求你也为我祝福!  ”
结果怎么样呢?他还是无法追回那已经发出的祝福。圣经的记载乃是:
“以扫就放声而哭” (创世记27:38)。
(如果我们仔细留意创世记27:38这节经文的希伯来文法结构,就会知道,以扫这个时候真的是悲痛欲绝的,他的哭声,乃是彻底崩溃般的嚎啕大哭,很明显的,他完全的意识到了自己卖掉的长子名分的宝贵价值,而且,更糟糕的是,这件事就已经成为终局,再也无法挽回了。)
“悔改,懊悔repentance”这个词的意思,乃是改变主意、想法(to change one’s mind)。以扫试图让自己的父亲改变想法,但是呢,“却得不著门路”,也就是说,以扫没有能够让父亲的心意转变。
在这个意义上说,当我们真正明白以扫的用意,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来体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在当今我们所看到的诸多的英文圣经译本当中,那个1901年完成的美国标准版ASV的翻译,在对待希伯来书12:17这节经文上面,大概是最准确的。这节经文在美国标准版ASV当中的翻译是:
“因为你们知道,当他事后想要来继承那个祝福的时候,他被拒绝了;因为他发现根本没有余地可以使父亲的想法改变,尽管以扫用许多的眼泪努力地寻找这样的机会。  ” (希伯来书12:17,ASV)
作为父亲的以撒不能够改变主意了。那个长子名分已经被以扫丢弃了,那个祝福已经被赐给雅各了,并且那些属于长子的诸多权利,现在都已经永远从以扫的手中滑落了。
2. 流便和那个长子名分
流便,跟以扫一样,本来是站在诸多的兄弟们前面的,是第一个要来继承那些长子名分下面的各样权利的。但是,因为流便在自己的一生当中,犯下了一个极其严重和恶劣的罪恶,他就把这些权利都丢弃了。流便的罪,就是那使他丧失长子名分的,乃是在性行为方面的不正当举动,使得自己的父亲被羞辱和招致名誉的损毁。圣经如此记载说,“以色列住在那地的时候,流便去与他父亲的妾辟拉同寝,以色列也听见了。”(创世记35:22)。
就是因为这一个罪行,多年之后,当雅各把他的十二个儿子叫到跟前(在他快要逝世离开世界之前不久),对他们各自的发出预言和祝福,乃是关系到他们并他们的子孙后裔“末后的日子”的,流便所听到的话语是这样的:
“流便哪,你是我的长子,是我力量强壮的时候生的,本当大有尊荣,权力超众。
但你放纵情欲,滚沸如水,必不得居首位;因为你上了你父亲的床,污秽了我的榻。  ” (创世记49:3-4)
流便不但没有能够被高举,甚至于,按照雅各所预言的,流便的整个支派都不会得着高举。也就是说,流便对于他的长子名分的丧失,不仅仅是影响到自己的前途,还殃及他所有的子孙后代。根据圣经历史的记录,从流便这个支派当中,后来就从来都不曾出过士师,先知,或者君王。
流便所失去的那些权利,他乃是永远的失去了。不过呢,他自己依然是雅各的儿子之一,也就还是在某种程度上面获得了父亲所赐的祝福,但是绝对不是按照他的长子名分而获得的(亦即,永远未曾达到他本来作为长子可以获得的那么多)。
事实上,流便的长子名分乃是被他的另外三个弟兄划分了。那个涉及支派范围的统治权赐给了“犹大”;那个祭司的职分赐给了“利未”;而那个从父亲的家产当中所得的双份的产业,乃是赐给了“约瑟”。于是从此,“犹大”支派成为了以色列国的君王的生产线;而“利未”支派则成了祭司的生产线;而那个“约瑟”支派乃是借助于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获得了双倍的产业,因为约瑟的这两个儿子(雅各的孙子)每一位都是跟他们的叔叔伯伯那样,得着了满额的遗产(历代志上5:1-2)。
甚至到了日后的弥赛亚时代,流便的罪行所导致的这个局面依然会存在下去。那位君王依然会是从犹大家而出(启示录5:5);祭司们依然会是从利未家而出(以西结书44:15, 16; 48:11);而那个双份的产业,仍然是被约瑟家所拥有的,借着以法莲和玛拿西(以西结书47:13; 48:4, 5)。
3. 基督徒们和那个长子名分
今天,每一个基督徒都是上帝的长子,等待着那个“收养”的发生,以至于接下来可以获得那属于长子们的继承权利。就像在旧约当中那样,这个继承权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1)作为统治者的地位,2)作为祭司的地位,3)从父亲的家产当中得着双份的产业。
具体来说,这个作为统治者的地位,乃是指在那个将来的国度里面,跟基督一起,要来占据一个宝座,拥有“权柄制伏列国”(启示录2:26-27)。上帝在起初的时候创造人类的那个原初的目的,就是要使人类来治理全地的(创世记1:26-28),可惜人类犯罪堕落而失去了这个机会,然而,当人类的救赎整个的完成之后(包括灵,魂,体三个方面的整全的救赎),并且大地也得以从现今这个状态当中(卧在咒诅之下)脱离的时候,上帝的那个原初的目的就真正得以实现了。
“神说:「我们要照著我们的形像、按著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 [治理,统治] 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 (创世记1:26)
“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 [不会又改变主意的]。  ” (罗马书11:29)
上帝是不会后悔的,他的旨意是不会出尔反尔的。上帝之所以把地球从那个被毁坏的状态当中恢复过来,然后又创造出人类并且给他们使命,正如创世记第一章所记载的,乃是有他的理由的。那就是,最终,得蒙救赎的人类,也就是从那首先的亚当而繁衍下来的,将会在日后的世代里面,跟从那位末后的亚当(基督),要来治理这个恢复重建之后的、给人居住的地球。
而那个祭司的地位,乃是一个组合在一起的职责,也就是包括了“君王兼祭司”的职能在里面的,也就是在基督徒们得着“权柄制伏列国”的同时,所将会履行的职责。基督徒们在今天就是“祭司们”,但今天还不是“君王兼祭司”。这后面的职位乃是保留给将来的时代的(参见,彼得前书2:9; 启示录5:10)。我们今天的作为祭司的职能,就像基督现今作为大祭司的服侍那样,乃是与那个天上的帐幕有关系的(参见,希伯来书9:11, 12; 10:19, 20; 约翰一书 1:5-2:2)。但是,现今的这种状态和情况会一直延续到当今这个时代的末了。而在接下来的那个时代当中(弥赛亚时代),基督代表着基督徒们所作的服侍,就不再是跟这个帐幕有关联的了。其实,在那个时刻之前,基督就会从天上帐幕的至圣所里面出来,要审判所有的基督徒,并且接着要向以色列显现,并成为他们在地上的最伟大的君王兼祭司,乃是按照麦基洗德的等次。
在那个时候,基督徒们的服侍也不再是跟那个帐幕相关联的了。那时候的基督徒们,将会跟基督一起显现在荣耀里。他们都会以类似的“君王兼祭司”的身份占据各自的位子,跟那位伟大的“君王兼祭司”一起来施行统治,乃是在基督大有能力的日子当中。
而获得那个双份的产业,必然是指基督徒们所要继承而得的未来的国度的双重性质(或者说,双重的领域),也就是属天的领域,和属地的领域。到时候,基督徒们将会以基督的“共同创业继承人joint-heirs”的身份,从天上的领域来治理全地。占据这样的位置,其实就是意味着拥有一份双重的产业,因为乃是同时跟属天的领域和属地的领域相联系的。上帝已经应许给他的儿子说:
“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  ” (诗篇2:8)
这份属地的继承和产业,单单是赐给神的儿子的,以及那些以“共同创业继承人”的身份跟基督一起从天上施行治理的信徒们的。因此,从天上的领域来治理地球,就是组成了那个双份的产业。
每一位基督徒,都是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为要来继承那些长子名分下面的各样权利的。但是,根据圣经所启示给我们的道理,这些权利是有可能被丢弃的。那些“在基督里”的基督徒们,在位份上面来说,都是有资格来迎接那份神所预备的产业的,那个产业也是特别地给长子们而保留的,而且上帝跟基督徒之间的互动,也都是围绕着这个产业而进行的。但是呢,这个“在基督里”的“位份”本身,并不能够保证基督徒就一定会获得这份产业。因为,虽然是上帝的长子,如果作出了某些特别悖逆的行动,有可能会丧失这个长子名分的,正如发生在旧约当中一些长子身上的不幸遭遇那样。
希伯来书当中给基督徒的第五个警告,也就是五大警告当中的最后一个,记载在希伯来书12:14-17那里。是关于以扫并他如何丢弃了自己作为长子的权利的。这个警告,在希伯来书当中也是按照“预表和本体”的结构出现的,就像前面的第三章和第四章那里用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经历来预表当今信徒的生活那样,这里以扫的预表也是在严厉地提醒和警示基督徒们,当初发生在旧约圣徒身上的事情,今天同样有可能发生在新约圣徒的身上。
以扫,作为以撒的长子,本来是在队伍的前面来接受那些属于长子的各样权利的,但是,他因着自己的不顺服,居然后来被撇弃了。以扫的长子名分被否决了,他整个的失去了家庭里面本该属于长子的那些继承权。
在旷野当中的那些以色列人-他们同样是神的长子(出埃及记4:22-23)-本来是站在队伍的前面,要进入,攻克,和占据那摆着他们面前的应许之地的。他们本来就是要去实现他们在地上的继承权的。但是,那整个的一代人,凡是二十岁以上的,除了迦勒和约书亚,都全部在旷野倒毙了,根本没有能够完成他们的呼召。
而我们这些同样在信仰之旅上面的基督徒们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呢?我们也是有一份属天的产业在等待着我们去继承的,并且是特别跟长子的那些权利相关联的。假如我们不顺服的话,照样有可能被推翻,被扔到外面,不能够继承那些“存留在天上的”产业。这个道理,借助于以扫的例子,以及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之下的旷野经历,都已经借着预表的方式向我们显明了,其实这也是组成希伯来书当中的五大警告的根基性材料。
“否认这里面的平行对照,乃是抛弃了灵感;忽视这里面的平行对照,乃是让圣经缄默;而承认这里面的平行对照,乃是揭示了那个巨大的危险,是在基督里面的所有信徒所面临的。  ”
-潘腾 D. M. Panton
一个将来的救恩
那个埋伏在使徒彼得的书信里面的主线,乃是关乎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盼望,而这个盼望乃是围绕着那个将来会显明出来的救恩,那时候,基督徒们将会以长子的名分,来获得那个“存留在天上的基业”。于是,在我们当今这个信仰之旅当中,怀着对那个摆放在我们面前的“有福的盼望”的期待,我们乃是“因着信被神的能力保守 [守卫]”的人,而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来实现我们的魂的救恩,并且能够以神的儿子的共同的产业继承人之身份,来在那个未来的国度当中荣登宝座,与基督一起执掌王权。上帝给当今的基督徒们所设立的整个的计划,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
基督徒们今天所拥有的那个活泼的盼望,以及那个为基督徒们“存留在天上”的产业,都各自在希伯来书的五个主要的警告当中找到了相应的对照物(相对应的教导),同样的,那个“在末世要显现的”救恩,也会在希伯来书的教训当中得到阐述。比如说,希伯来书1:14那里说到有一个将来的救恩,乃是如此紧密的跟圣徒们所要继承的产业联系在一起的,甚至于这个“救恩”本身都被称为是继承而得的;而且,希伯来书2:3那里,把这个将来的救恩,称作是“这么大的救恩”。
这个救恩,实在是永生的上帝为得蒙救赎的人们所设计的最伟大和最美妙的事物。因为这里面所包含的内容,就是那些得着该救恩的信徒们,将会跟那位上帝的儿子,那位“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一起,从天上的宝座那里,对全地施行治理,满有能力和权柄。一旦基督徒们获得了这一个将来的救恩,那么他们现今的救恩就能够实现其目标了-这也正是他们蒙召的目的,他们信心的终点,乃是他们的魂的得救!
然而,希伯来书当中的第一个警告,跟该书里面其它地方的警告一样,给我们提供了那一整幅图画的两个侧面;而且在这个最开始的警告当中的属灵教训,跟后续的那些警告一样,乃是从旧约的历史当中汲取出来的。这个客观的属灵教训,也就是引出这一系列警告的,乃是围绕着以色列人在旷野的那些经历:
“那藉著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希伯来书2:2-3前半句)
这里所谓的“该受的报应”就是指,完全按照一个人的工作而获得相应的回报,也就是给一个人他所配得的部分。所有的那些在摩西的带领之下离开埃及的以色列人,都是脱离了死亡,是被神拯救了的(哥林多前书10:1-4)。所有的这些以色列人,都是在埃及的时候,借着逾越节羔羊的死,而获得了那个替代性的赎罪祭所达成的救赎。那个长子的死亡事件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再也不会发生在这些以色列人的身上了,因为那些逾越节的羔羊,已经替他们死去了。
对于这些以色列人来说,他们所面临的危险,并不是被遣送回埃及,而从羔羊的血之保护当中被挪移出去(或说离开那个血所换来的安全环境)。这样的局面是绝对不可能的了,因为长子已经经历了死亡(借着替罪的羔羊),而上帝已经是满足了的(也就是说,神的愤怒已经得着了平息)。
诚然,这些以色列人所面临的危险,乃是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他们有可能在旷野里面倒毙,从而不能够达成他们被带出埃及的那个真正目的。这个目的的达成,可以是借助于他们的顺服。反之,这个目的的失败,则会是因着他们的不顺服。无论最后是那种情况,他们都将会是得着“该受的报应”-获得他们所配得的部分,并且是完全跟他们的表现相对应的,乃是根据他们对神的呼召是忠心,还是不忠心,从而得到那个正面的或者是负面的报应。
这个原则对于今天的基督徒们来说,同样是适用的。所有的基督徒们,也都是已经从那只神的羔羊,逾越节的羔羊的替代性的死亡那里获得了永生。那个长子的死亡事件已经是永远过去的事情了,再也不会发生在这些基督徒的身上了,因为那逾越节的羔羊,已经替他们死在十字架上面了。
相应的,基督徒们所面临的危险,不会是说从羔羊的血的安全环境当中被驱逐出去。这样的局面是绝对不可能的了,因为长子已经经历了死亡(借着那替罪的羔羊),而上帝已经是满足了的(也就是说,神的愤怒已经得着了平息),正如在出埃及记的那个预表当中那样。
诚然,基督徒们所面临的危险,乃是完全类似于当初在摩西的带领之下的以色列人的情况:基督徒们有可能从他们现今的位置上面被推翻(倒毙旷野),从而不能够实现他们被救赎的真正目的。
关键是在什么地方呢?乃是在于基督徒是否忠心和顺服。借着顺服,也就是涉及到一个“活的”信心-就是说在对上帝所安排的人生规划上面忠心地去执行和完成神的呼召-这位基督徒就得以实现这个目的。但是若是不顺服,也就是涉及到一个“死的”信心-就是说在对上帝所安排的人生规划上面没有忠心地去执行和完成神的呼召-这位基督徒就不能够实现这个目的。
不管是那种情况,基督徒们都会是获得自己“该受的报应”(或说,公平的报答和赏赐)。他们都将会是得着自己作为仆人所该得的那份工资,乃是跟他们在主人的家里所付出的努力完全成正比的,也就是获得他们在这个意义上所配得的那部分,乃是根据他们对神的呼召是忠心,还是不忠心,从而得到那个正面的或者是负面的回报。
希伯来书2:3那里所说的“这么大的救恩”,跟1:14那里的“要承受的救恩”乃是同义词。而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这个救恩乃是跟日后那个“给人居住的”地球有关系的:
“我们所说将来的世界,神原没有交给天使管辖。” (希伯来书2:5)
在当今这个世代,天使们都是在天上的某个地方占据着诸多的满有能力的位子的,从那里来引导和管理地上的万国。但是,在那个将来的世代里面,天使们将不再占据这些位子。事实上,撒旦和那些跟随他的堕落的天使们,都会被从他们今天所拥有的权力和座位上面被驱逐,这件事在当今这个时代的末了就会发生。而基督,连同他的那些“陪伴者们”(参见,希伯来书1:9; 3:14),将会在那个将来的时代当中,对地上的万国行使统治的权柄。
希伯来书的作者,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这个将要来的给人居住的地球,将会是由人(而不是天使们)来统治的,正如上面引用的经文所陈述的。那个通过继承而得来的救恩(1:14),那个这么大的救恩(2:3),都是牵涉到未来的那个时代,到时候,一批新的统治者们-新的一批儿子们(希伯来书2:9, 10; 并参见,罗马书 8:18, 19)-将会个个被戴上冠冕,对全地施行和展现君王般的大能和权柄。
可见,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都是在处理那个将要被显现出来的救恩,也就是魂的救恩;并且这些书信,就像所有其它的书信那样(它们也都是论述这同一个主题的),必须在这个相同的框架之内来解经。希伯来书当中的那诸多的警告,以及雅各书所说的行为,都是关系到同样的一件事情,这也正是彼得前书1:3-5的经文所阐述的那件事-在那个将来的世代当中基督徒都要来获取各自的“该受的报应”。
第七章
得着称赞,你们信心的目标
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 [‘考验,认定’],就比那被火试验 [‘借着火来认定’] 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著称赞、荣耀、尊贵。
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
并且得著你们信心的果效 [‘结局,目标’],就是灵魂 [‘魂’,希腊文在这里根本就没有提到‘灵’] 的救恩。(彼得前书 1:7-9)。
在希腊文原文的圣经当中,彼得前书一章7节那里被翻译成“试验”(名词)的那个希腊字,乃是朵奇米昂dokimion,而被翻译成“被试验”(动词)的那个希腊字,乃是朵奇马周dokimazo。这两个字分别是同一个希腊字的名词和动词形式。不管是那种形式,其意思都是指“接受考验,看是否被认可,被赞许,看是否有价值”;或者,如果借助经文结构的线索,这个字的意思也可以就是“赞许”本身,也就是在考验的终局那里所将会得到的结论。
雅各书1:3那里,同样是出现了朵奇米昂dokimion这个字。这节经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告诉我们,那个在现今的时候所发生的试炼,乃是为着得着将来的称赞。只不过呢,在彼得前书1:7这里,根据上下文,这里所说的试验所涉及到的,乃是超越了现今的范围。事实上,在将来的那个称赞才是这节经文所关心的事情。这个情况,可以借助于朵奇米昂dokimion和朵奇马周dokimazo两者的准确翻译而显明出来。这节经文应该更加准确的被翻译成:
“你们信心的‘得着称赞’......而是借着火的检验,仍然‘得着称赞’......”
第9节经文,继续按照这个思路前进,提到了信徒将会获得某些东西,就是因为他们的信心所导致的-“得著你们信心的果效......”在希腊文里面被翻译成“果效”的那个希腊字是铁罗思telos,其基本的意思是“目标”,“顶点”,“完全的发展”,乃是针对所讨论的课题而言。“信心”,这个在这段经文当中从第7节到第9节都在论述的主题,正是该段经文所关注的对象。在第7节经文中,“信心”必须得着称赞(认可),才“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著称赞、荣耀、尊贵”;而在第9节经文那里,“信心”必须被带入到完全的发展阶段,必须达成它的目标,才能够实现“你们的魂的救恩”。
在审判台前
一位信徒的“信心”是否能够通过检验后被认可,是否能够达成它的目标,则是需要等到日后才能显明在基督的审判台前。如上文所提到的,在这个审判当中,评估的标准和判决的依据,乃是信徒们在自己各自的呼召上面有没有因着忠心而散发出好的“行为”。雅各书教导我们说,对于自己所蒙受的呼召之忠心,能够导致某种特殊性质的行为,而单单就是这些行为(也就是上帝所规划的,安排给每一个基督徒来完成的那些工作)能够把信心带入到那个可以得着称赞的地步,从而实现信心的目标(参考本书第五章)。
在基督的审判台那里,“每一个人的工程”都需要通过火的检验,其目的就是要看看,这些工程是否被认可,被称赞,被确定是有价值的。在哥林多前书3:13那里被翻译成“试验”的那个希腊字是朵奇马周dokimazo,也就是跟彼得前书1:7那里的字是完全一样的。而所不同的是,在哥林多前书3:13那里被火所检验和得着称赞的是“行为,工程”,但是在彼得前书1:7那里被火所检验和得着称赞的是“信心”。两处的经文结合起来,乃是要告诉我们,在那个将来的时刻,在审判台前,“行为(工程)”得着称赞的时候,也就是那位信徒的“信心”得着称赞的时候。
能够被认可和得着称赞的那种性质的“行为”,乃是从信徒对于自己的呼召的忠心而产生出来的,这也就自然地导致了该信徒的“信心”也是会得着称赞。在现今的这个世代当中,信心被带入到它的目标(带入到那能够被称赞的地步),乃是借助于行为的;并且在那个审判台前,信心的被认可,乃是根据行为之被认可而获得的。前者不能够摆脱后者而实现,并且在信心和行为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圣经启示说,两者都是需要“借着火”来试验的。
但是,在基督的审判台那里,还可能是另外的一种情景。圣经的启示告诉我们,有些基督徒的行为和工程,会被拒绝,会是得不着称赞的。“检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称赞,但是那些被火发现是没有价值的工程,自然是得不到称赞的。那些工程和行为,显然不是从一个对自己的呼召“有忠心”的那种生活方式所散发出来的。
那些没有得着称赞的“行为”,自然就导致了一些没有得着称赞的“信心”。而这种性质的信心,就不可能达成它的那个适当的目标,并且,那些行为不能够得着称赞的信徒,就会“遭受亏损”。
于是,当我们把彼得前书1:7-9那段经文所说的事情颠倒过来看的话(那段经文说的是,得着称赞的信心就能够实现其目标,乃是借着其行为的被认可而展现的),那些信心没有能够得着称赞的信徒们(乃是借着其行为的不被认可而展现的),不但会被拒绝“得著称赞、荣耀、尊贵-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7节),而且他们所遭受的亏损,乃是跟他们的魂生命的丧失有关(9节)。
雅各书1:12那里说,基督徒们在接受冠冕之前,先要被试验成功,得着“称赞”:
“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 [‘认可,得着称赞’] 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 ” (雅各书1:12)
以上这节经文当中的“试验”,在希腊文里面是朵奇莫思dokimos。这个字,跟彼得前书1:7那里的朵奇米噢思dokimios乃是从同一个字根演变过来的,其意思专门是指“在考验结束的时候得着认可”。值得注意的是,在哥林多前书3:13那里,被认可的是信徒的“行为”;在彼得前书1:7那里,被认可的是信徒的“信心”;但是,在雅各书1:12那里,被认可的是信徒的“本人”。
正如前面所讨论的,行为和工程得着称赞,就会导致和揭示出该信徒的信心也会得着称赞。而这个事情,接下去,又会使得这位信徒本人被称赞和被认可。这也不奇怪,因为本来就是需要一个物质的、有肉有骨头的个体(人),来实现他的“信心”之目标的,该目标就是魂的救恩。
在哥林多前书9:24-27那里,保罗称基督徒为运动员,说基督徒乃是在一场赛跑当中,而且是为了赢得那个冠冕而努力往前跑的。而这个冠冕的获得,乃是要在比赛结束的时候,这位运动员被认可的时候,也就是他得着称赞的时候。
“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著奖赏。
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
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原文直译是,‘自己反而没有被认可,或者,自己反被发现是不合格的’]。 ” (哥林多前书9:24-27)
以上这段经文的末尾,27节的“被弃绝”在希腊文里面是阿朵奇莫思adokimos。同样的这个希腊字出现在雅各书1:12那里,被翻译成“试验 [原文直译是,‘得着称赞’]”,只不过在以上的经文里面,这个字多了一个前缀“阿a”,就把这个字的意思给反转了。所以,阿朵奇莫思adokimos的意思就是“不被认可,没有得着称赞”。
让我们把这些经文摆放在一起,哥林多前书9:24-27; 雅各书 1:12; 彼得前书 1:7-9,借助于彼此的亮光来研究的时候,就能够得出一个非常清楚的、和谐一致的教训:基督徒们都在参与一场赛跑,而在这场比赛的终点,他们都会赢得或是丧失各样的冠冕。而基督徒们的赛跑是否成功,是否跑的好,则主要的是看他们是否“有忠心”。这里的关键就是对自己的呼召是否忠心。因为,只有借助于忠心,才会产生出好的行为和工程;而行为乃是产生“活的”信心所必需的,于是就能够结出果子来,也就得以在那个将来的日子里(在审判台前),得着称赞(被认可,参见,雅各书2:14-26)。
只有按照这个方式,信徒们才能够被认可,得着称赞,可以有资格来接受冠冕。而这些冠冕的获得者,就有特权来占据各自的位子(宝座),以共同继承人的身份,在基督未来的国度里面跟主耶稣一起做王掌权。
那个主要的,根本的预表
哥林多前书9:24-27那里所说的,一个基督徒有可能被弃绝,也就是不能够得着冠冕的现象,在紧接着的下文当中就有类似的例子被提供给读者了(哥林多前书10:1-11)。那个用来作为平行对照的例子,就是旧约圣经里面所记载的,以色列人被弃绝,不能够进入迦南美地的那件事。这短短的十一节经文,重新叙述了当初在摩西的带领之下,以色列人所经历的某些事件,也就是在他们借着逾越节的羔羊而从埃及脱身之后所发生的。以色列人的经历(在那个预表的范围里面)乃是从埃及开始的,经过了红海(海水分开),并且终止于旷野的流浪生活。
以色列人的这些经历,在哥林多前书当中被回顾的时候,该段经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1-6节,和7-11这两部分)。第一个部分,乃是概括的叙述了摩西所带领的以色列人的那些经历,并且关于这一部分的结论出现在第6节经文当中,是这么说的:
“这些事都是我们的监戒 [原文直译是,‘这些事的发生是给我们提供了诸多的预表’],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像他们那样贪恋的; ” (哥林多前书10:6)
接下来,第二部分的经文,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件,主要是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旅程当中所犯的四样特别明显的罪行,并且关于这一部分的结论出现在末尾的第11节经文当中,是这么说的:
“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监戒 [原文直译是,‘作为诸多的预表’];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 [‘世代的末了’] 的人。 ” (哥林多前书10:11)
所以,圣经当中,在摩西所带领的以色列人跟基督所带领的基督徒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个预表跟本体的关系(type-antitype)。正是这同一个预表跟本体的关系,也就是以色列人跟基督徒之间的那个关系,乃是组成了希伯来书五大警告的前面四个警告的基础(希伯来书1:14-2:5; 3:1-4:16; 6:1-12; 10:19-39)。假如不借助于这个预表跟本体的关系,人们就不可能正确地来理解这些警告。
以上我们说过,如果要正确的来理解希伯来书当中的五大警告当中的前面四个警告,就必须认识到,在摩西所带领的以色列人跟基督所带领的基督徒们之间,确实存在着的那个预表跟本体的关系,同样的,对于哥林多前书9:24-27这段经文的正确解释,也是需要借助于同样的这个预表跟本体的关系。这段经文乃是顺理成章的引进来第十章的信息,而那一章经文主要的就是解释了,到底在赛跑的终点那里,所谓的得着认可,或者是被弃绝,是怎么一回事。
圣经的解释乃是需要借助于其它地方的经文所发出的亮光而顺利进行的,而我们对于在基督的审判台前的,信徒是否得着认可,或者是被弃绝这件事的理解,必须是借助于旧约圣经里面的预表所赐下的亮光。那个预表就是,当逾越节的羔羊在埃及被宰杀之后,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之下,离开埃及前往应许之地的那段经历。这就是那个主要的、根本的预表,乃是上帝在他的话语当中特别设计的,为要日后用来教导基督徒们明白一些伟大的属灵真理,特别是针对这些基督徒在各自的信仰之旅当中,所面临的各样的危险和拦阻。因为现今的基督徒们,在基督的带领之下,乃是走在一条唯一通向“将来才会显现的救恩”之道路上面,而他们所有追求和努力的最高成果,就是他们魂的救恩。
预表-以色列人在旷野
在埃及地的那个逾越节的晚上,上帝“在埃及人和以色列人之间”制造了一个界线。这个界线之设立,乃是以死亡和流血为基础的-也就是逾越节羔羊的死亡和流血-并且涉及到一个国家的诞生和被神领养(出埃及记4:22, 23; 6:6, 7; 11:4-7; 12:1-13; 何西阿书 2:15)。以色列国的诞生和被神领养乃是为着明确的、特定的目的的-那就是,把上帝的长子安放在那应许给列祖的土地上(神立约赐给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在神权治国(theocracy)的前提之下,使他们成为地上列国的首领。
在那个时候,“逾越的节日”被设立下来,并且“无酵饼的节日”也是在那个时候被设立下来,也就是在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面的时候。紧接在逾越节之后,以色列-这个新成立的国家,上帝的长子-就要用七天的时间来吃“无酵饼”。在这段时间当中,所有的酵都必须从家里面(以色列家)拿出去。
“酵”在圣经当中,一直都是,毫无例外的,用来形容那些邪恶,腐败的东西的。“七”是个代表完全的数字,也就是表明所论述的事物是完整的。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或者什么时候-过红海之前在埃及地的时候,或者是过了红海之后在旷野的日子里,或者是当这个国家的呼召得以实现而进入到迦南美地的时候-“邪恶”,也就是由酵所预表和象征的,都需要从以色列家除去。对于那些不这么做的人,他们所要受到的惩罚,也是清清楚楚的在圣经当中有记载下来的:
“......因为从头一日起,到第七日为止,凡吃有酵之饼的,必从以色列中剪除。 ” (出埃及记12:15后半句)
因此,在以色列刚刚作为一个国家而出现的时候,就在那个起初的时刻,上帝针对“血”和“酵”的双重真理就已经设立好了。借着运用一只被杀的逾越节羔羊的“血”,把那些已经离开埃及,组建了国家的以色列人摆放在特殊的位置上面,使他们跟上帝建立特别的关系,并且这个关系一旦建立,以色列人就不会从中被抛弃了的。但是,这也只是个开头而已。以色列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被神所呼召,乃是为着那个摆放在他们面前的目的;并且,在以色列人运用了被杀羔羊的血之后,在那个限定的时期当中,所有的跟酵有关系的事物,都必须从以色列家除去。只有借助于这个行动,按照这个方式,以色列这个国家才能够实现他们被带出埃及的目的,也就是他们被神所呼召的真正目的。
那么,在应用了那些被杀的逾越节羔羊的血之后,以色列人在无酵节的时候到底又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呢?以色列人过第一个无酵节的时候,真的是严格的用了实实在在的七天的时间,照着出埃及记12:15所说的(参见,出埃及记12:34, 39; 13:1-10)。但是,问题是,在此之后的那些年日当中,以色列人还有在他们的营地当中,按照这个无酵节的规定所预示的内容,严格去遵行了吗?也就是说,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旅途当中,真的是把罪恶从他们的家里除去了吗?
这个答案,根据圣经的记载,很明显的是“没有”。以色列人乃是一次又一次的犯罪得罪神,他们的悖逆,更是在加低斯巴尼亚那里,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巅峰。
假如以色列人真的有把酵从他们的家里除去,并且跟随主耶和华的带领,这个国家就应该能够实现她被神呼召的目标。以色列将会是彰显出对神的信心和忠心,在加低斯巴尼亚的时候,顺利地进入到应许之地,把那地的居住者都驱除净尽和推翻,并且得以以上帝的长子的身份,来统治地上所有的外邦国家(以色列国,在神权的引领之下,成为上帝祝福地上万国的管道)。
但是,事与愿违,以色列人不但没有显示出那样的信心,他们对神却是完全的悖逆和不忠心。结果呢,那整个的该负责任的一代人(除了迦勒和约书亚,因为他们另有一个心志),全部都被推翻在旷野当中。在那跟着摩西离开埃及的六百万的男丁当中,仅仅只有两个人得以进入应许之地,其余的都在旷野倒毙了。那些人都是被从以色列家剪除了。他们之被推翻,乃是在血的正确的一边(这就是说,都得救了,亦即虽然被从以色列剪除,却没有从神那里被撇弃),然而却是没有能够达成他们被呼召的目标,就中途倒毙了。
在这个意义上说,根据希伯来书第三章那里对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旅程的回顾,因为他们“不信 [不忠心]”的缘故,这个国家在加低斯巴尼亚那里,没有能够进入到应许之地(19节)。这些在摩西的带领之下的以色列众人,拒绝听从上帝对于他们进入那摆在面前的应许之地的说法。他们宁可相信那十个探子的虚假的报告,而不愿意相信迦勒和约书亚的真实报告。就在那个节骨眼上面,他们整个的退后了,跌倒了;于是,正如希伯来书6:4-6那里所对应的本体当中所点明的,“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
(在预表当中,当以色列人不听从上帝的声音,那么,在对于神先前所说过的那个将来会遭受的后果上面,是不可能再让神改变主意的。于是,照样的,在本体当中,假如基督徒们不听从上帝的声音,那么,在对于神事先所说过的那个将来会遭受的后果上面,也同样是不可能再让神改变主意的。)
那么,为什么以色列人会“退后跌倒”呢?到底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里面这样的不信和不忠心的呢?他们的错误或者失误是在什么地方呢?这个答案,可以通过比较他们在两个领域当中的态度而知晓:1)他们对于神所提供的“那个食物”(吗哪)以及那个摆放在他们面前的“土地”(迦南美地)的态度 跟 2)他们对于过去在埃及曾经享用过的“那个食物”(鱼,肉汤,等等)以及那个他们所离开了的“土地”(埃及地)的态度。
根据民数记十一章的记载,这些以色列人拒绝和厌弃“那个吗哪”,反而是渴望和思念他们所记得的在埃及吃过的那些食物;并且,几乎是紧接着发生的现象,在民数记十三章和十四章那里,他们又开始排斥和厌弃“那个迦南地”,反而是思念和渴望回到他们所离开的埃及的土地。
在以上的两个例子当中,他们的眼光乃是从那些从神而来的事物和那摆放在他们面前的土地上面挪移了,转向那些从世界而来的事物和那位当今这个世界体系的神(参见,路加福音9:62)。也就是说,他们把目光转向那些跟酵相联系的事物上面去了,而这个发酵的程序,已经暗暗的在以色列人的营地当中做破坏的工作有差不多十八个月了(在圣经当中,“埃及”一直是这个世界的预表,连同它的那些属肉体的诱惑;而“撒旦”乃是当今这个世界体系的神)。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人对于吗哪的态度,乃是在先的,而这个国家对于那块土地的态度,乃是后来表现出来的。他们后来的对于进去攻占那块土地的迟疑和拒绝,其实是可以从他们先前的对于吗哪的反应和态度而意料得到的。也就是说,因为他们先前的时候已经表示出,更喜欢在埃及的时候所吃的食物,而不喜欢上帝所提供的吗哪,后来在加低斯巴尼亚的时候,也就只能够期待他们做出那个于此类似的选择,就是更喜欢埃及,胜过对迦南地的喜爱。这个事实,其实也可以在本体当中清楚的看到。
本体-基督徒们在旷野
在当初的那第一个逾越节的晚上,在埃及地上面,“埃及人和以色列人之间”有一道界线把他们分开。照样的,在今天的这个时候,在世界跟基督徒之间也是已经设立了这样的一个区分。在摩西的年代,那个区分的设立乃是建基于死亡和流血,同样的,在现今的这个区分的设立也是建基于死亡和流血。距今差不多三千五百年前在埃及的造成那个分别的因素乃是,被杀的逾越节羔羊的血,而在今天,造成那个分别的因素依然是,被杀的逾越节羔羊的血。自从亚当在伊甸园犯罪以来,那个造成分别的因素一直都是死亡和流血-这是在圣经当中从来都未曾改变的原则(参见,创世记3:21; 希伯来书 9:22)。
以色列被呼召出来成为国家,乃是为着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目的的,同样的,教会被从世界当中呼召出来,也是为着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目的的。以色列(“一位王子”,拥有“能力可以跟神跟人较力的”[创世记32:28])被呼召,乃是要以神的长子的身份,在神权之下,来统治全地的,同样的,教会被呼召,也是要以神的长子的身份,在神权之下,来统治全地的。以色列被呼召而成为一个国家,乃是要在地上施行统治,她要成为地上万国的首领,并且有神住在以色列人当中;类似的,教会被呼召出来,乃是要从天上来治理地上所有的外邦国家,借着陪伴在神的长子耶稣的身旁。
正如当初,紧接在逾越节之后,以色列人被命令要守无酵节七天,同样的,基督徒们也是被命令要守这个节,且在时间上是同样的长度,也是紧接在当初那个逾越节的事件所预表的事发生之后(经历了从上而来的重生,得以“出死入生”之后):
“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
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
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或作: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  ” (哥林多前书5:6后半句-8)
这个节乃是要守一段时间的,也就是“七天”,数字“七”表明所阐述的事件是完全的。而这里所关心的事件,就是基督徒的整个的生活,从得救的那一时刻开始。在当今的这个时代里面,基督徒们住在一个取死的身体当中,仍然具有一个会犯罪的老我本性;但是,在那个将来的时代(弥赛亚时代)里面,基督徒们就会住在一个不会犯罪的,不会死亡的身体当中,如同主的身体那样(参见,罗马书7:24; 约翰一书 1:8; 3:2)。
在那个将来的时代里面,从家里面除去酵就根本不再是个问题,因为到时候一次性地就永远解决掉了。因此,基督徒们要守那个节的问题(根据哥林多前书5:6及下文),以及如果不守该节会招致的相应的那些危险,都单单是针对“现今的这个时代”而言的,正如在过去的那个时代当中的以色列人所经历的那样。
那些没有遵守这个节的以色列人,就被从摩西的家里剪除了;而那些不愿遵守这个节的基督徒们,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他们照样会被从基督的家里剪除了(译者注:指的是失去在国度当中的统治权,而不是说失去永生。希伯来书3:1及下文)。
因此,上帝关于“血”和“酵”的双重性(两面性)真理,乃是在当初以色列刚刚开始成为一个国家的时候就设立的,而同样的这个双重性真理在今天的基督教界也可以看到。借着运用那被杀的逾越节羔羊的血-使得在圣灵当中的浸泡成为可能,于是就造成了“在基督里”的一位新人-基督徒们就组成了“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彼得前书2:9)。基督徒们“在基督里”乃是占据着位份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从来都不会被挪移的。
但是,就像以色列人的例子那样,这仅仅是个开端。基督徒之所以存在,其整个的目的都是还在前方的事情。紧接在血的被运用之后,所有的跟酵有关系的事物都需要从他们的生活和生命当中除去,在那段特定的具体的时间里面。只有按照这个方式去做,基督徒们才能够完成他们被呼召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说,能够实现他们现今之所以“在基督里”拥有位份的那个目的。
不过,需要澄清的是,遵守无酵节,也就是哥林多前书第五章那里给基督徒们所规划好的,并不是等同于再也不犯罪了-好像是说基督徒就可以彻底摆脱罪而活出完全圣洁的生活了。在显然是不现实的。其实,就是在旧约的那个预表当中,也没有要当时候的以色列人做到这个样子。这的确不是这段经文所教导的,因为,自从罪“借着亚当进入世界”以来(罗马书5:12),要使那些已经得蒙拯救的信徒们活出完全没有罪的生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从来都是如此,毫无例外,只要他们依然居住在那些取死的身体当中,再加上还有那个老我的罪性之存在。
正是因为以色列人还会继续犯罪的这个事实,也就是在他们借着长子的死而脱离埃及之后的生活当中依然会得罪神,才有了大祭司亚伦在地上的帐幕那里的先前的那些服侍工作。同理,正是因为基督徒们还会犯罪、仍然继续在犯罪,才有了现今基督在天上的帐幕里面的大祭司的服侍工作。
基督今天的服侍,乃是作为亚伦的本体(antitype)的方式,建基于基督在施恩座上面所洒的自己的血,给那些犯罪的基督徒们施行赦免。基督徒们所犯的各样的罪,乃是借着他们自己的认罪悔改,根据基督所洒的血而获得赦免的,因为基督的血必能够“洗净 [持续地清洗着] 我们一切的不义”。
在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基督徒们乃是主要以两个方式来遵守无酵节的:一方面是禁戒自己,以便脱离各样的邪恶,而另一方面,就是在被过犯所胜的时候,要诚恳的认罪(帖撒罗尼迦前书5:22; 约翰一书 1:7-10)。所有的酵,都是以这两个方式来排除在外的,或者说从基督徒的生命当中挪去的;而那些按照这个方法来行事为人的基督徒们,相当于,就是在遵守这个无酵节了。
然而,正如预表当中的以色列人没有能够遵守这个节日(未能按照上文所说的那两个方式而行),照样的,在本体当中,基督徒们也没有能够遵守这个节日(未能按照上文所说的那两个方式而行)。
以色列人一次又一次的违背上帝,跌倒犯罪,不听从上帝所吩咐的命令;而他们诸多的罪行的高潮,乃是在于他们厌弃了那个吗哪和拒绝进入那块土地。在这两个例子当中,他们都是退后了,回头贪恋那些在埃及曾经拥有的事物。
而我们今天的基督徒们,几乎就是跟他们完全一样的。因为,很不幸的,当今的教会已经跟这个世界水乳交融在一起,如此的世俗化,乃至于人们很难划分界线,得以知道从什么地方世界止住了而教会开始了。基督徒们所犯下的诸多的罪行,如同当初的以色列人那样-同样的不听从上帝所吩咐的命令-已经把他们拉下水去,这些基督徒也是在信心的道路上面退后了,同样的是在厌弃和拒绝那由吗哪和迦南地所预表出来的事物。
吗哪乃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食,是上帝所提供的,在旷野的朝圣之路上面,给以色列人做食物而维持生命的。这个粮食乃是包括了所有的营养成分,足以用来维护以色列人那个物质的身体的需要和健康,使得他们能够在旷野的旅程当中继续前行,仰望和迈向那个摆在他们面前的应许之地并那地上的产业(属地的土地和产业)。
而在今天的基督徒们身上,那个相对应的部分就是那个天上的粮,“神的话语”。这个话语同样是包括了所有的营养成分,足以用来维护基督徒们那个属灵生命的需要和健康,使得他们能够在信仰的旅程当中继续前行(参见,约翰福音6:30-58; 路加福音 4:4),仰望和迈向那个摆在他们面前的应许之地并那地上的产业(属天的土地和产业)。
当初的以色列人,仍然是念念不忘他们在埃及的时候所吃过的那些食物,就试图要来改变吗哪。于是他们“或用磨推,或用臼捣,煮在锅中,又做成饼。 ”经过这些程序之后,他们其实是破坏了那个吗哪,因为这之后的吗哪“滋味好像新油 [如同橄榄油那样,淡然无味]”(民数记11:4-8)。
今天的基督徒们,其实在神的话语上面,做着一模一样的事情。而且,正如在当初的预表当中,以色列人那么做的理由,是因为他们的肉体的欲望,恋慕那些在埃及的时候所提供的食物,也就是说,乃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所能够提供的营养食品的贪恋。照样的,基督徒们也在试图改变神的话语,好叫这个话语效法当今的世界潮流,目的是要使得这个话语更合口味,也就是合乎他们自己和世人的口味。关乎这个改变神的话语的过程,具体的例子有,圣经的解说版或者改写版(paraphrased versions of the Bible),其用意听起来好像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的明白圣经,还有那些简化版的以及压缩版的圣经,目的是让那些忙碌的人们可以读经(因为他们没有时间通读摩西的书和众先知的著作),或者,在圣经的解经方面,有人千方百计地曲解经文,目的就是为了迎合世俗的口味,或者为了要取悦和安抚那些满脑子肉体私欲的基督徒们。
上帝把自己启示给世人,也给人启示出他的计划,他的目的,等等,都是借助于他那“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并且上帝乃是“使他的话显为大,超乎他的名声”(诗篇12:6; 138:2)。虽然说,除了圣经之外,上帝也是借助于某些特殊的方式来完成他的启示的(比如说,借着历史,预言,那些交织隐藏在历史事件当中的预表和本体,比喻,象征,寓言,等等),但是上帝启示自己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借着圣经。而当那些头脑极其有限的世人,想要改变上帝的话语的时候,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包括他们的不采用那些正确的解经方式(其实就是上帝所设立的,比如说预表),就必然导致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正如我们在预表当中所看到了的:在摩西的时代,对吗哪的改变就破坏了神所提供给他子民的计划,同样的,今天,如果人们改变吗哪(圣经),必然导致完全相同的破坏性结局。
对于这整个的过程,我们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和防备。无论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实都是从撒旦而来的对神的话语之攻击。之所以这个事情这么重要,乃是因为神的话语在一个基督徒的生命和生活当中所占据的地位是关键性的。对此我们的确是必须有充分的认识。上帝已经把生命(那个内沙玛Neshamah [圣灵一开始的工作])赐给人,使这个人得以经历到重生(参见,创世记1:1-3; 2:7; 约翰福音 3:3)。接着,上帝又使得这个生命能够继续,借助于神的气息(那个内沙玛Neshamah [圣灵的内住;哥林多前书6:19])的内住性的同在,并且养育和维护这个生命,借助于持续的气息的吹入(那个内沙玛Neshamah ,斯噢皮努士托思Theopneustos [神所呼气了的,活的道;提摩太后书3:16; 雅各书1:21])。那位内住的圣灵(那个内沙玛Neshamah),乃是拿起神的话语(那个内沙玛Neshamah),也就是那被得救之人的灵所接受进来的,来促成基督徒的属灵的成长,直到使他进入成熟的地步(参考本书第三章和第四章)。
上帝借着摩西和众先知而赐给人类的话语,乃是组成了那个内沙玛Neshamah-神所呼气了的道-而不是属肉体的世人所改变过的圣经,后者只不过是为了迎合他们自己和世界的口味。并且,圣灵(那个内沙玛Neshamah)使用这个神所呼气了的道(那个内沙玛Neshamah),并且单单是这个道,来促成基督徒的属灵的成长,直到进入成熟的地步。而那些本来就不是神的话语的东西(不是那个内沙玛Neshamah),被用来代替了神的话语(那个内沙玛Neshamah)的时候,结果只能是产生出贫血的、病态的基督徒,因为圣灵不能够使用那不是神的气息的东西,来促成属灵的成长。圣灵不能够使用那没有生命的东西,来喂养和维护生命,因为这生命之所以存在,就是圣灵当初的工作(借助于那个内沙玛Neshamah)。
在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人们对于上帝的活的道的修改程度,乃是大致等同于当初的以色列人对神从天上降下来给他们的吗哪的改变程度。那些以色列人,通过对吗哪的改变,其实是破坏了吗哪;而基督徒们(包括某些非基督徒,他们只不过是为了钱财或者别的好处而混杂到信徒的队伍当中来的),通过改变神的话语,其实是破坏了神的话语。
因此,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当初在摩西带领之下的以色列人会更喜欢埃及的那些东西,而不喜欢前方土地上面的东西(他们的属地的产业 [参见,民数记14:12; 希伯来书 11:8])。同样的,我们也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今天,有无以计数的基督徒们,更喜欢这个世界上面的东西,胜过喜欢前方土地上面的东西(他们的属天的产业 [参见,希伯来书1:14; 3:1; 彼得前书 1:4])。当初的以色列人贪恋埃及的那些食物,注重欢宴吃喝,而不喜欢上帝所提供给他们的那个吗哪,而今天的基督徒们也是展现出完全相同的态度,在对于这个世界的事物和对于神的话语方面,乃是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初的那些以色列人的灵性状态,因着他们时刻不忘埃及,因着他们在心思意念当中跟埃及仍然有千丝万缕的牵连,实在是处在灵性非常低落的程度。以至于,当他们来到加低斯巴尼亚的时候,根本就是缺乏信心的,不相信自己能够进入到前面的迦南美地当中,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赶出那地的原住民。所以呢,他们就准备自寻出路,想要选立一位新的领导人,好带领他们回到埃及去(民数记1:1-4)-彻底地溃败在敌人的面前,甚至还根本没有跟敌人在战场上面接触呢!
而在我们今天,许许多多的基督徒们的灵性状态又是如何的呢?他们也是常常与世俗为友,尽管信主了,却跟这个世界仍然有千丝万缕的牵连(译者注:不是说我们在物质方面能够完全摆脱世界,更是指心态方面的,生命方面的),他们的灵性很低落,于是,相应的,他们也是没有信心去进入和赶出那片土地上面的非法居民(参见,以弗所书6:10-17)。所以,这些基督徒们,就像当初的在摩西带领之下的以色列人那样,企图回到世界当中来寻找他们的位子,苟活在日光之下-彻底地溃败在敌人的面前,甚至还根本没有跟敌人在战场上面接触呢!
本章小结:
让我们都来取食那个从天上而来的吗哪吧!这个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不管我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一个基督徒必须领受那“所栽种的道 [那个‘内沙玛Neshamah’]”,否则,他就根本不可能实现他的魂的救恩。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接受这个道,属灵的成长就不可能发生,基督徒就不可能成熟起来。而一旦没有属灵的成长,也就是借助于一个持续的“生命”的被吹入信徒里面,这个属灵人根本就是动不了的,也就不可能产生出那个从“活的”信心而散发出来的“行为”。
那个属灵领域的赛跑,就会是一个无定向的奔跑,既然没有确定的目标,自然就是如同打空气一样。于是,正如哥林多前书9:24-10:11那里所启示出来的,按照这个方式进行的赛跑,其必然的结果就是,这位信徒会被弃绝,因为他已经被打败了,因此也已经被推翻在旷野当中了。
与此相应的,这位信徒的工程(行为,工作)将会在基督的审判台前被检验,本来是为了得着认可和称赞的;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他的那些工程被发现是“死的 [不孕的]”工作,乃是从“不忠心”而散发出来的,其本质不过就是一些“草,木,禾秸”而已。这些工程就都会在火中被焚烧得一干二净,只留下这位信徒本人羞愧的站在那里,“虽然得救 [得着了灵的救恩],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 ”(哥林多前书3:12-15)。
他的那些工程和行为,都被弃绝;而像这样的行为,也是不能够把信心带入到它的合适的目标的。结果呢,这位信徒的信心也是得不着称赞,同样的是被弃绝,于是他就要“遭受亏损”-丧失了他的魂。
第八章
长老们的服侍
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後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
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
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 [‘预表’]。
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得前书5:1-4)。
在圣经当中,“患难”和“荣耀”总是手牵着手出现的。并且前者永远都是在后者之前出现的,而且,后者若非借助于前者,就不可能实现。圣经记载了基督替那些跟随他的人受苦(彼得前书2:21),并且圣经又记载说,基督徒们也要受苦,乃是因着基督的受苦(彼得前书1:11 [译者注:此处经文的翻译比较蹊跷,请留意本章后面作者对该节经文的重新翻译])。接下来才会有荣耀,因为圣经把患难和荣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起了。
在那条去往以马忤斯的路上,在他从死里复活之后,基督责备那两个门徒心硬,因为他们的眼睛依然是关闭的,不能够明白那些关乎基督的受苦和得荣耀的那些真理:
“耶稣对他们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
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 ” (路加福音24:25-26)
基督的受苦乃是指那些围绕着“各各他”而发生的事件,而基督的荣耀乃是指将来会显现出来的,在那个未来的“国度”当中的。而在这两者之间,这位圣子的服侍,乃是作为我们的伟大的大祭司,其服侍工作的基础在于前者(受苦),而其服侍工作的方向乃是为了后者(荣耀)。
基督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面所洒出的鲜血,今天乃是在天上的圣所里面的施恩座上面。并且基督现今在那个圣所里面的服侍工作,乃是为着那些已经得蒙重生的人们,也就是说,圣灵,建基于基督在各各他所成就的工作,已经把生命气息吹入到那些信徒当中。而基督今天的大祭司的工作,乃是为着那个将来的日子。在那一天,基督将会出现在他的荣耀当中,而且还要“把许多的儿子”跟他一起“带入到荣耀中去”(希伯来书2:9, 10; 彼得前书 5:1-4)。
在那个登山变像的地方,彼得,雅各,和约翰“看到了他的荣耀”(路加福音9:32)。这个事件,乃是发生在耶稣对门徒们预言了,自己的受苦以及(基督徒们的)为着基督的受苦而遭受的苦难sufferings (of Christians) with respect to Christ’s sufferings(马太福音16:21-27),并且乃是特别的关系到“人子降临在他的国度里......在六天之后 [六千年之后]”(马太福音16:28-17:5; 彼得后书 1:16-18; 3:8)。基督因为“那摆在前面的喜乐 [那一天他将会施行统管和治理],就轻看羞辱 [这里并不是说‘这个羞辱’是件小事,乃是在说,‘那个喜乐’要远远地超出这个羞辱,所以就可以轻看‘这个羞辱’了],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希伯来书12:2)。
基督徒们的为着基督的受苦而遭受的苦难以及接下来的那个荣耀,在彼得前书1:11那里的出现,乃是跟罗马书8:17-23那里的经文具有相同的框架的,并且在17节那里有设立一个条件:
“......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 ” (罗马书8:17 后半句)
这个思路在接下来的18节的经文那里得着了继续,那节经文是这么说的:
“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 ” (罗马书8:18)
这个荣耀所要被彰显出来的时间,乃是在19节到23节的经文当中被清楚的界定下来了,乃是在收养之后,也就是当神的众子们显现出来给大家观看的时候。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 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  ” (罗马书8:19-20)
到时候,上帝将会预备一群新的“儿子们”(基督徒们),要来代替现今的那批“儿子们”(天使们)。这一个新的群体在希伯来书2:10那里被称为是“许多的儿子”,乃是要被带入到荣耀当中去的;而这些成员-现今乃是在等待着领养的“孩童们”(罗马书8:18, 23)-在看待他们现今所遭受的那些苦难时,应该是效法基督对待苦难的那个态度(希伯来书12:2)。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 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  ” (罗马书8:19-20)
基督徒们需要“和他 [基督] 一同受苦 [有一样的心思意念],效法他的死”,才能够借此“得以从死里复活 [‘从死人之群体当中复活出来’]”,并且能够得着“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3:10, 11, 14)。基督“也为你们 [‘代表我们’] 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 [也就是说,基督徒们要能够为着基督的缘故,经受苦难,从而进入到‘基督的受苦’里面]”(彼得前书2:21)。
彼得前书1:11,其实是在论述基督徒们所遭受的苦难,而不是说基督本人的苦难,按照原文的意思,更好的直译方式是:
“就是考察在他们心里基督的灵,预先证明那些为基督所受的苦难 [亦即,关于基督徒们进入到‘基督的受苦’里面],后来得荣耀,是指著什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 (彼得前书1:11)
可见,如果完全按照那个在圣经当中已经被设立下来的模式,将来的荣耀永远都是跟随在现今的苦难之后的。“将来要显出来的荣耀”乃是关乎“你们魂的救恩”(彼得前书1:9-10),而魂的救恩,乃是在“信心被试验 [‘得着称赞’]”之后实现的(7节)-而这个称赞的得着将会是发生在基督的审判台那里。
在这个意义上说,当我们在当今这个世代和环境当中,遭受考验和磨炼的时候,基督徒们被告知要如此而行:
“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
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 (彼得前书4:12-13,参见,雅各书1:2-12)。
长老们的目标
贯穿于彼得前书前面四章经文的那个中心主题,乃是关乎基督徒们所遭受的苦难的,也就是当他们为着基督的缘故,并且参与到基督的受苦当中去的时候。他们的受苦,乃是“按照神的旨意”,而且是为了在审判台前使他们的信心“得着称赞”,以至于实现他们的魂的“那个救赎”。
“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提摩太后书3:12)
接下来,从第五章开始,长老们就被引进来了。长老们(也就是那些“牧师兼教师 们”[以弗所书4:11])被设立在教会当中,乃是要来“牧养群羊的”;而这一群羊乃是被称为是“神的继承物God's heritage”-也就是说从主而来的现今的产业,摆在长老们的手下来照管的(2, 3节)。
在第二和第三节那里,长老们,作为牧羊人,被指导说要完全无私的,心甘情愿的,热心的来引导这些羊群。他们绝对不应该参与那些跟羞耻的和低贱的收入有关系的事物中去。他们也不应该把自己摆放在业主的位置,来辖管底下的羊群。而且,他们绝对是不能够高抬自己在一个有权柄的地位,来控制那些受托让他们牧养的产业的。
(这里的“继承物”乃是从希腊文克莱若思kleros的这个字翻译过来的。这个希腊字的字根,乃是和“后裔” [kleronomos] 以及“产业” [kleronomia] 相同的。
在新约圣经当中,当它被用来指群体的民众的时候 [比如说教会],克莱若思kleros的含义有两个。它可以是指人群当中的一个部分 [使徒行传1:17, 26],或者是指跟神的子民所等待的那份产业有关系的东西 [使徒行传26:18; 歌罗西书 1:12]。
在彼得前书5:3的经文当中,克莱若思kleros这个字的意思,似乎是同时包含了以上的两个方面,是新约当中这两个含义的组合。也就是说,基督徒当中的一部分人 [教会的一部分]被设立为长老,牧养某个特别的领域;而这些长老们的服侍,乃是要把那些被交给他们看管的基督徒们,带领到一个地步,使这些基督徒们能够实现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的产业。)
长老们被鼓励要“做群羊的榜样”(第三节)。这里被翻译成“榜样”的那个希腊字乃是 土坡思tupos,英文当中的预表、种类(type)一词就是从这个字演变过来的。土坡思tupos这个字,正如使徒彼得在这里所使用的,乃是指向一个模式,也就是某些事情即将会成为,或者是应该成为的样子。在这节经文的例子当中,长老们要好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活,以至于他们能够成为榜样,使得那些群羊可以来效法,也知道该如何管理各自的生活(参见,帖撒罗尼迦前书1:6-7)。
对于彼得前书的这段经文,一个很有趣和值得留意的情况是,这些对长老们的教导,乃是在这卷书信的末尾,在应该给书信下结论的地方出现的。而这卷书信,又是专门阐述有关现今的苦难以及日后的那个救恩的-那个魂的救恩。而且,就在这段结论性的经文段落当中,在长老们得着勉励和教导的字里行间,占据中心位置的那个主题,竟然是基督将来的荣耀(彼得前书5:1, 4, 6, 10, 11)。
长老们已经被托付了一份产业(群羊),乃是关乎那个魂的救恩的,而且又是跟一份在前方等待的基业有关系的;长老们需要带领这些产业,进入那与将来的救恩有关系的那些事情当中。而这一切,根据彼得在他的这封书信(前书)当中的解释,无疑是跟当今的苦难密切相连的。
那些对自己的呼召忠心的长老们,将会获得一个永不衰残的荣耀的冠冕,也就是在那位大牧人显现的时候。这种性质的忠心就会导致“行为”,也就是从“一个活的”信心所生发出来的,也就是会在那个审判台前得着称赞的。忠心的长老们就能够实现“他们信心的果效 [‘目标’]”,也就是他们的魂的救恩。于是,作为对他们在自己的呼召上面有忠心的报酬,他们将会获得一个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并且得以在将来的基督的国度当中,占据那些满有能力和权柄的宝座(雅各书2:14-26; 彼得前书 1:7-9; 5:4)。
然而,那些在教会当中不忠心的长老们,情况就恰恰是与此相反的。这些对自己的呼召不忠心的长老们就不会具备那种的“行为”,也就是从“一个活的”信心所生发出来的行为。相反的,因着他们对自己的呼召之不忠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从他们“死的 [不孕的] 信心”所散发出来的一些“草,木,禾秸”的工程,也就是会在那个审判台前得不着称赞的。这些不忠心的长老们就不能够实现“他们信心的果效 [‘目标’]”,也就是会丧失掉他们的魂(的救恩)。于是,作为对他们在自己的呼召上面不忠心的报应,他们将不会获得那个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并且也就在将来的基督的国度当中,无份无记念,不能够占据那些满有能力和权柄的宝座。
教会里面的长老们
“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警醒,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你们要使他们交的时候有快乐,不至忧愁;若忧愁就与你们无益了。 ” (希伯来书13:17)
以上和合本的这个翻译,基本上是很贴近希腊文原文的意思的,接下来的讨论当中,我也会介绍给大家看其它的一些圣经版本跟这个翻译之间的差异。长老们必须按照特别的模式来完成他们的服侍工作,而那些被交托给长老们牧养的信徒们,乃是要依从长老们的引导,并且要顺服他们。之所以在长老们和信徒们(那些继承物)之间的关系是这个样子的,理由主要有两个:a) 使得长老们能够照着合宜的方式来履行神所命定的责任,好好地牧养群羊,并且b) 这些羊群能够获得适当的照顾,也就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当中,“因此渐长,以致得救 [在救恩方面成长起来,完成他们的魂的救恩]”(彼得前书2:2后半句)。
1. “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
长老们所肩负的责任是巨大的。他们乃是上帝所膏立的群羊的牧者。他们从主那里领受了一个托付,一份继承物,于是,作为群羊的牧者,他们乃是要对羊群的属灵状况负直接的责任的。如此崇高的使命和呼召-这实在是在当今的世代和环境当中最高层次的呼召-乃是需要特别的资格的;而且这些资格都不是可以轻易忽视或者篡改的,因为这些长老们是否能够有效的发挥功用,直接的影响到羊群的属灵生命和健康程度。
保罗在提摩太前书3:2-7那里,列出了长老的资格(这里被称为“监督”),是那些被选立作长老的人们必须达到的条件,亦即只有符合以下资格的人,才能够让他们来牧养神的群羊:
a) 他必须“无可指责”(2节):被翻译成“无可指责”的那个希腊字是anepilemptos。这是一个复合词,前缀是一个字母“a”。如果不带这个前缀,这个字的动词形式是epilambano。Epi的意思是“在......之上”,而lambano的意思是“拿起来”。因此,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成为一个词,它的意思就是“从上面抓住,拿起”。再在这个复合词的前面加上前缀字母“a”,就被这个词的意思整个的颠倒过来了-“不能够从上面抓住,拿起”。这个就是“无可指责”后面所隐含的思想了。一位长老,必须是这样一个人,是没有人能够从上面抓住他的(伸手捉拿,或用手指来指责),也就是别人不能够对他的错误或者罪行进行指控的。他必须是“无可指责”的。
b) 他必须“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2节):在希腊文当中这些字的结构,单独分离出来看的话,乃是指“只有一个女人的那种男人 [不管是否已经结婚]”。但是,这里的上下文把这个“只有一个女人的那种男人”跟婚姻联系起来了,也就是存在于丈夫和妻子之间的那个关系(4, 5节);于是,当这样子被使用的时候,这个句法结构的意思,就正如英王钦定本的翻译,成为了“只拥有一位妻子的丈夫”(请留意,提摩太前书5:9那里有使用同样的这个结构)。
c) 他必须“有节制”(2节):在希腊文里面的这个字,意思是“不感情用事”,或者说,“细心的,慎重的”。这个人做事的能力,不会受到他个人的或者是感情的影响。他会是在做出决定之前,认真的考虑各个相关的环境和细节,然后才会采取合宜的行动。
d) 他必须“自守”(2节):在希腊文里面的这个字,意思是“态度很严肃的”,“理智的”,“有很好的判断能力的”。
e) 他必须“端正”(2节):在希腊文里面的这个字乃是kosmios。这个字乃是跟kosmos这个字密切相关的,意思是指一个“很有次序的安排”,乃是跟“混乱”相对立的。那个隐含在kosmios之后的思想,乃是“次序”。一位长老必须是一个“举止很有次序,很得体的人”
f) 他必须“乐意接待远人”(2节):在希腊文里面的这个复合词乃是philoxenos。我们知道,Philos的意思是“喜欢”或者“喜爱”,而xenos的意思是“陌生人”,“外地人”,或者“外星人,异族人”。所以,philoxenos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很喜欢陌生人”。
早期的教会都是在家里面聚会的,而“陌生人”-除了外地人,很多是新近信主的人-就会持续地被带到这样的聚会当中。而这些“陌生人”应该受到热情的接待和欢迎,并且跟其他人一起得着喂养。
同样的这个对“陌生人”的态度,也应该在我们今天盛行才对。当我们有新信主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聚会当中的时候,或者当有其他的基督徒搬家过来的时候,长老们都应该热心的接待他们,欢迎他们进来,并且帮助这些新人在教会当中找到合适的团契和服侍岗位。
g) 他必须“善于教导”(2节):在希腊文里面,这里所指的乃是“在教导方面有能力并有技巧”。
h) 他必须不“因酒滋事”(3节):在第一世纪时,早期的教会所建立起来的那些国家,甚至包括当今世代在同样那些领域的一些国家,酒乃是社会上的普通饮料和社交的必需品。在希腊文里面,这里所说的情况,就是指不要喝酒成瘾。
i) 他必须不“打人”(3节):在希腊文里面,这里所指的乃是“好战的,敌视的,很容易跟人起冲突的”那种人。
j) 他必须不“贪不义之财”(3节):在希腊文的最好的古抄本当中,没有出现这几个字。相应的,这部分的描述也就没有在当今的一些圣经译本当中出现。然而,这个表达有在提摩太前书3:8那里出现(述说执事之资格的时候),并且也有在提多书1:7那里出现了(同样是论述监督 [长老们] 的时候)。这个表达方式,在希腊文里面的意思是“不诚实”,或者“获取可耻的、卑贱的收入”。
k) 他必须“温和”(3节):在希腊文当中的这个字,乃是形容一个人“温柔”,“和蔼可亲”,“合情合理”。
l) 他必须不“争竞”(3节):在希腊文当中的这个字,乃是amachos。这个字是由mache(“争战”)加上一个前缀“a”而形成的,前缀就把它的意思颠倒了。所以,amachos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不跟人打架的人”,“一个不怎么跟人争斗的人”。
m) 他必须不“贪财”(3节):在希腊文当中的这个字,乃是aphilarguros。这是一个复合词(philos 和arguros)再加上一个前缀“a”而组成的单词。正如前面所说的,Philos的意思是“喜欢”或者“喜爱”;而arguros的意思是“银子”,代表“钱财”。所以philarguros的意思就是“一个喜爱钱财的人”;但是在这节经文当中所使用的这个希腊字,因着被前面的前缀“a”颠倒了意思,于是就成了相反的含义了,乃是“一个不喜爱钱财的人”。
n) 他必须是一个“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或作:端端庄庄的使儿女顺服)”的人(4节):在这里被翻译成“管理”的这个字,在希腊文当中乃是一个复合词proistemi(由pro和istemi所组成的)。Pro的意思是“在前面”,而histemi的意思是“站立”。因此,proistemi的意思就是“站在前面”,“负起带领的责任”。然后,那个被翻译成“端庄”的希腊字乃是semnotes,它的意思是“举止高雅,行为尊贵”。
一位长老乃是要负起领导之责,站在其他人的前面,来“监督”或者“管理”他的家室。并且,他在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必须用“端庄”的行为。一位长老必须按照这个方式来管理自己的家,因为,“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5节)。
o) 他必须不是“初入教的”(6节):在希腊文当中的这个字,乃是neophutos,从这个字衍生出英文里面的字“neophyte初学者,新手”。neophutos是一个复合词,由neos(“新的”)和phutos(来自phuo [“抚养,扶持”])。这个字的意思是“新的信徒”。
之所以一位“刚刚信主的人”不能够被按立为长老,其原因在这节经文当中就写明了。因为“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撒旦,在那个比亚当的年代还要超前的时间里面,本来他是这个地球上面的合法的统治者(一位天使长),后来却是因为骄傲,想要把自己的宝座高举在神所指派的位置之上,于是就在他的位子上面丧失了统治的资格(以赛亚书14:12及下文; 以西结书28:12及下文)。结果就是,整个的世界(kosmos)都进入到混乱当中(空虚混沌,创世记1:1-2前半句),才需要上帝的神圣介入,以便得着恢复和重建(创世记1:2后半句-2:1)。
一位灵性幼稚的基督徒,是不应该被按立成长老的,恐怕他,因为骄傲,就像撒旦那样,想要高举自己的地位,超过上帝所指派的那个角色(照管羊群,等等)。这样的一个骄傲举动,将会按照某种方式,带来跟当初撒旦的举动类似的结果。在撒旦的例子当中,乃是地球上面的整个世界陷入了混乱和毁坏里面;而在这个长老的例子当中,则会是整个的本来有次序的教会陷入到混乱里面。
p) 他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7节):在以上所叙述的诸多的条件之上,一位长老还必须在那些教会之外的人(世界上的人)的眼里有好的见证。正如在这个被列举出来的各样资格的单子一开始的地方所说的,他必须是“无可指责”的。一位长老必须是相当完全的一个人,令人无法指控他有什么不是之处。
长老们怎么样才能够获得这么好的见证呢?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因着信”而生活。在这节经文当中被翻译成“名声”的那个希腊字乃是marturia。同样的这个字以动词形式出现在希伯来书11:2, 4, 5, 39的那些经文当中,指的是某些信徒借助于信心而获得了“美好的报告 [美好的见证]”。假如没有依靠信心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好名声是不可能得着的。反之,如果有了依靠信心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好名声是不可能得不着的。
这里面的思想跟我们今天经常听到的说法稍微有点差距。我们常常听见人们说,“注意你的见证!”其实,这里的经文所表达的意思乃是,“好好行走在信心当中,你就不必太注意自己的见证了。”因为,你的美好见证会自动的跟上来的。
那些身处世界当中的人们,是不会明白这种性质的生活的(信心的生活),因为他们是没有属灵的洞察力的。尽管如此,他们借助于自己的属魂的本性,也是能够明白,那些“靠着信心”而生活的人们不是跟他们生活在同一个领域里面的;而且,尽管那位靠着信心生活的人所行走的领域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因着他的美好见证,世界当中的人们没有在他的身上找到任何的破绽是可以用来指控的。
可惜的是,就是在教会当中的人们,也有许多是不明白这个性质的生活的(信心的生活)。尽管这些基督徒们拥有了属灵的洞察力,可是他们实际上是在跟从他们的属魂的人,而不是跟从那个属灵人。于是乎,跟那些世界上的人一样(因为两者都是生活在属魂的领域),那位靠着信心生活的人所行走的领域对他们来说也是陌生的,但是,同样因着他的美好见证,他们也就不能在他的身上找到任何的破绽是可以用来指控的。
2. “......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原文圣经是‘魂’)时刻警醒”
根据希伯来书13:17的经文,长老们所肩负的服侍,其基本的指导思想乃是,他们要为了那些被托付他们掌管的信徒的魂,而“警醒看守”。这里被翻译成“警醒”的希腊字,包含的意思是指一直不间歇的。那些长老们,在任何的时刻,在他们服侍的任何的一个层面,都应该是认真的看守着那些被托付给他们的信徒的魂(当然,为此的话,也是包括他们自己的魂)。
在旧约圣经当中,类似的表达也有被应用在以色列家的那些牧羊人的身上。这些牧羊人被称为是“守望之人”(以赛亚书52:7, 8; 56:10, 11; 耶利米书 6:16, 17)。而他们的任务是时时刻刻一直不停地看守和照管犹太百姓的(他们组成了以色列家)。而这个服侍工作,也是为着那些被他们所服侍者的“魂”的,并且也是包括了他们自己的“魂”在内(以西结书3:17-21; 33:2-20)。
使徒保罗在描述自己的服侍工作的时候,在很多的场合都有提到这种一刻不停的服侍方式,其实正是围绕着做长老之人的服侍而言的。比如说:
“......神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的提到你们;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
“我常为你们感谢我的神......”
“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常是欢欢喜喜的祈求。”
“我们感谢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常常为你们祷告。”
“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神,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在神我们的父面前,不住的记念你......为此,我们也不住的感谢神,因你们......”
“ 弟兄们,我们该为你们常常感谢神,这本是合宜的......因此,我们常为你们祷告......主所爱的弟兄们哪,我们本该常为你们感谢神......”
“我感谢神,就是我接续祖先用清洁的良心所事奉的神。祈祷的时候,不住的想念你。”
“我祷告的时候提到你,常为你感谢我的神 。” (罗马书1:9; 哥林多前书 1:4; 腓立比书 1:4; 歌罗西书1:3; 帖撒罗尼迦前书1:2, 3; 2:13; 帖撒罗尼迦后书 1:3, 11; 2:13; 提摩太后书 1:3; 腓利门书 4)。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引用的经文,大部分都是跟保罗为着其他的基督徒们的那个“一直不间歇”的服侍相关联的,乃是涉及到这些信徒们的呼召,他们的属灵生命的成熟度,以及那个未来的基督国度。当初保罗是按照这个方式来服侍的,那么,我们今天的长老们也是要用相同的方式来完成牧养群羊的工作。
顺着这个思路,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保罗他在另外两个地方所说的话,并且借用希伯来书的作者的一句话来作为总结:
“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哥林多前书11:1)
“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摩太前书1:16)
“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 (希伯来书6:12)
根据圣经,一位长老的不间断的服侍,乃是借助于两个方式来完成的。而这个不间断之特点,以及那两个方式,早在当初使徒们在耶路撒冷的教会,第一次选立执事的时候就被清楚的设立下来的,圣经如此记载:“但我们要专心以 [a)] 祈祷、[b)]传道为事。”(使徒行传6:4)。
执事们之所以被选拔出来,乃是要来照管教会当中的某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假如都仍然要由长老们来做的话,就会使长老们分心,而不能够完成长老们被呼召而要去做的那些工作。这样的一个被分心的结果,就会使得这些长老们和他们的会友们(亦即长老们所服侍的对象)都受到属灵的亏损。而且,这样的亏损不只是在当时候他们所能够体会到的那些方面出现,更可能,经过仔细的分析就会知道的,还会导致他们在将来会受到的亏损-那就是长老们自己的魂生命的丧失,并且那些被托付给他们牧养的基督徒们的魂的丧失-也就是当他们(长老们以及他们的那些继承物,羊群)都站立在基督的审判台前的时候。
可见,保罗整个的服侍都是围绕着祈祷和话语方面的服事。而他脑海当中那个最重要的事情和最关心的课题,就是在将来的时候,他所服侍的对象们的“魂的救恩”。保罗在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当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例子,告诉我们他是如何以一个“守望者”的身份来服侍的,也就是为着那些被他所服事者的魂生命。
为着那个替基督徒们摆放在天上的“盼望”,保罗不住的为那些在歌罗西的信徒们祷告。他在祷告当中所不住的祈求和渴望的,乃是那些信徒当中的每一位都能够“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 [‘成熟的知识’(艾皮格农是思epignosis)] 神的旨意”,于是就能够导致这些信徒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的多知道  [‘成熟的知识’(艾皮格农是思epignosis)] 神”(歌罗西书1:3-5, 9, 10)。
保罗在圣经当中,曾经多次称呼自己是“那个奥秘”的管家和执事。而这个奥秘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这节经文更准确的翻译是:‘基督在你们当中被传扬开来,那个荣耀的盼望’)(歌罗西书1:25-27)。
那个借助于“耶稣基督的启示”(基督亲自的向保罗显现,也就是在保罗信主之后 [加拉太书1:12; 以弗所书3:3])而向保罗显明的“奥秘”,乃是关乎犹太人和外邦人“得以同为後嗣,同为一体 [在基督里的那‘一个新人’],同蒙应许”(以弗所书2:13-15; 3:6)。这里的后嗣,乃是跟继承产业有关系的,而这个产业,就是歌罗西书1:12那里所说的同一个东西。那些在歌罗西的信徒们,已经被称许是配得(借助于他们被摆放“在基督里”的位份)那份产业的,也就是圣徒们在光明中同得的基业。这些信徒们已经在位份上面,被认为是有资格的,而从这个“在基督里”的位份当中,他们将永远不会被挪移。
一位个人必须先取得这个位份,才有资格去获取“那个荣耀的盼望”;但是,有了这个位份本身,并不能够就保证这位“在基督里”的信徒就一定会实现这个盼望,亦即他的呼召之盼望,得以进入那份圣徒们的基业当中。歌罗西书1:12绝对不是这么教导的。并且,正是因为那些“在基督里”的信徒们或许不能够实现他们呼召的盼望,保罗才把那些围绕着“那个奥秘”的一些细节给歌罗西教会的弟兄姐妹们论述清楚,乃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目的就是“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 [‘成熟的’] 引到神面前”(歌罗西书1:25-28)。
在歌罗西书1:28那节经文里面,被翻译成“完全”的那个希腊字是铁雷乌思teleios,这是一个名词,这同一个字的动词形式出现在雅各书2:22那里,同样是被翻译成“完全”。同样的与这个字的字根相同的单词也出现在彼得前书1:9,在那里被翻译成“果效,结果”。雅各所阐述的乃是把信心“带入到成熟的地步”,“进入到全面发展的地步”,借助于行为而“得以达成目标”;而彼得所阐述的乃是使信心“得着称赞”,也就是紧跟在行为的得着称赞之后,从而得以实现它的那个正确的“目标”。如此看来,这诸多的经文都是关乎将来的那些围绕着基督的审判台的事件;于是,歌罗西书1:29那里所说的,把“每一个成熟的人”呈现给神,也只能是在论述同样的那些事情,也就是说,乃是关乎基督的审判台的那些事件。
3. “......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
长老们,受托来牧养群羊的,将来有一天会被叫去交账的。要看看他们是否有为着那些羊群的魂生命,而忠心的履行他们的职责,包括持续不断的借着祷告和话语方面的服事,来完成他们作为“守望之人”的工作。
“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
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 [在审判台那里],所以劝人 [好叫他们预备自己,在审判台那里能够顺利的通过检验]” (哥林多后书 5:10-11前半句)。
在哥林多后书5:11那里,被翻译成“可畏的”那个希腊字,乃是从“恐怖”(phobos)而来的。在这里的用法跟希伯来书10:31的用法非常相似,后面这节经文乃是专门针对神的子民说的(参见26-30节):
“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 (希伯来书10:31)。
那些忠心基督徒们,当他们来到基督的审判台前的时候,乃是没有什么需要惧怕的;但是,对于那些不忠心的基督徒们来说,情况就是完全的反过来了。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基督徒们实在是被误导得太久了!他们天真的相信,每一个得救的信徒,都会以得胜者的姿态站立在基督的审判台前,都会得着称赞,然后都会获得奖赏。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子的!这乃是一个审判的地方!而在这个审判当中所作出的结论,将会决定每一个基督徒在那个未来的“基督的国度”当中的位子。
(被翻译成“审判台”的那个希腊字是贝玛bema。这个字的意思是指一个被搭建在高处的舞台或说座位,而上面是给审判官或者政府要员站立或者坐席的,使他可以从那里发布命令和宣判。在新约圣经当中,这个字总共出现了12次。其中有两次是关乎基督徒们在将来所受到的审判 [罗马书14:10; 哥林多后书5:10],有一次是关乎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在将来的产业 [使徒行传7:5],而在剩下的例子当中,全部都是跟某个审判的地方有关系的,并且从上面发出来的决定或者行动全部都是负面的。
在马太福音27:19和约翰福音19:13那里,贝玛bema这个字被用来指彼拉多所坐堂的地方,在那里他命令把基督拉出去钉十字架;并且,贝玛bema这个字也被用来指希律王坐堂的地方,当他发表了很动听的演说,却是没有把荣耀归给神的时候,被神的天使所击打,被虫子咬,就在那个台上当场命丧黄泉了-他呼出了最好的气息,过世了 [很显然的,他是被活活的咬死的,根据经文所描述的顺序(使徒行传12:21-23)];另外,在保罗的一次宣教旅程中,他被带到公堂,受到众人的诬告,而那位管会堂的首领 [所提尼] 就在这个官府的衙门前被人殴打,贝玛bema这个字被用在这里来指公堂和衙门 [使徒行传18:12, 16, 17];还有,就是在这个贝玛bema的地方,保罗再次的被审判,乃是因着他所做的服事,直到后来他迫不得已向该撒皇帝上述,并且后来就被带到罗马接受审判,以至于在该撒的手下被判刑等等 [使徒行传25:6, 10, 17]。
读者若要进一步地了解那些关乎基督徒们在这个贝玛bema的地方所会受到的审判,请参照本书作者的另一著作,《基督的审判台》。)
那些以色列的“守望者们”,会有一天被召来,要汇报情况的,也就是要看看他们是如何执行各自的被指派的服侍工作的。而在这个审阅的过程中,他们将会被归入两个可能的模式:a) 他们有按照上帝的旨意吹号,为要来警告众人,于是就救了他们自己的魂生命,同时也是救了那些听到他们的警告信息的人们(以西结书3:17, 19, 21; 33:5, 7, 9);或者就是,b) 他们乃是没有按照上帝的旨意吹号而警告众人,于是就既不能够救了他们自己的魂生命,同时也没有能够拯救那些本来应该听到他们的警告信息的人们(以西结书3:17, 18, 20; 33:5, 7, 8)。对于后者的情况,那些没有得着警告的人的“血 [血里面的就是魂生命(利未记17:11; 以赛亚书53:12)]”,就要归罪于这些该负起责任来的“守望者的手中”了。
有许多的基督徒的牧师和教师们,会很迅速的把以西结书第三章和第三十三章的这些经文都应用到非信徒的身上。但是,这些经文跟那些尚未得救的人们是毫无关系的。这些经文乃是针对以色列人的,关乎那些被摆放在以色列人当中的守望者们的,并且这里所讨论的那些生命(魂)是否得救或丧失的人们都是以色列家里面的人。而对于这些人,在新约圣经当中的相对应的成员,就是教会,以及那些被摆放在羊群当中的守望者们,并且关乎那些组成教会的人们的生命(魂)是否得救或丧失。
4. “......使他们交的时候有快乐,不至忧愁;若忧愁就与你们无益了”
教会当中的羊群对于那些长老们的带领,需要“依从和顺服”,因为这些牧羊人是为着他们的魂而“时刻警醒”的。否则,这些牧羊人在执行任务时就不会是“喜乐的”,并且那些羊群也就不可能从他们的服事当中获得益处。
牧羊人得着的喜乐和羊群所得着的益处,乃是同时跟现今和将来的价值有关系的。
今天,如果在牧羊人和羊群之间存在着一个合宜的关系,羊群就会被适当的照顾,从而实现“益处”;而这个就会是那些牧羊人的“喜乐”了。然后,在基督的审判台那里,当这个合宜的状态借着羊群的(包括长老们自己的)生命力和好行为而展现出来的时候,这些信徒们都能够实现自己的呼召,被认定是“能够获利的仆人”,到那时候,牧羊人就会再次得着“喜乐”了。
但是,如果今天在牧羊人和羊群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够合宜的关系,羊群就会得不着适当的照顾,从而无法实现什么“益处”;而这个状况就会是那些牧羊人的“悲哀”了。然后,在基督的审判台那里,当这个不合宜的状态借着羊群的(包括长老们自己的)生命状况和坏行为而展现出来的时候,这些信徒们都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呼召,被认定是“不能够获利的无用的仆人”,到那时候,牧羊人就会再次经历“悲哀”了(参见,路加福音12:42-48)。
当今,每一个基督徒所面临的最大的课题,就是他们的“魂”的“得救”或者“丧失”。而上帝对所有的信徒所发出来的劝告,包括对长老们和那些接受长老服事的普通信徒们,也就是围绕着这个课题的,那就是:千万要注重和遵行神的话语!
经文索引
(以下页码乃英文原著中的数字,与中文译本稍有出入,不过通常是仅仅在1-2页误差范围内)
创世记
1章 .................... 48
1:1-3 .......................... 106
1:1-2:1 ....................... 117
1:2及下文 ............................ 48
1:2-5 ...................... 46, 51
1:26, 28 ....................... 35
1:26-28 ........ 6, 12, 25, 89
2章 ............. 44, 48
2:7 ............. 44, 45, 46, 48
................ 49, 51, 74, 106
2:17 ............................... 4
2:21-24 ........................ 22
2:22 ............................. 23
2:23 ............................. 24
2:25 ............................... 6
3:1-7 .............................. 5
3:5, 22 ......................... 47
3:7 ................................. 6
3:21 ....................... 5, 103
9:4 ................................. 6
16:4-9 .......................... 29
17:1 ............................. 41
25:23, 27-34 ................ 87
25:32 ........................... 88
27:38 ........................... 87
37:23-36 ...................... 19
45:1-15 ........................ 19
49:3, 4 ......................... 88
出埃及记
2:11-15 ........................ 19
4:22, 23 ......... 18, 91, 100
6:6, 7 ......................... 100
11:4-7 ........................ 100
12:1及下文 .......................... 70
12:1-13 ................ 20, 100
12:15, 34, 39 ............. 100
13:1-10 ...................... 100
19:5, 6 ......................... 18
31:12-17 ...................... 49
40:33-38 ...................... 19
利未记
1-7, 16章 ........ 21
17:11 ............... 6, 64, 123
民数记
11章 ............... 102
11:4-8 ........................ 106
13, 14章 ....... 102
14:1-4, 12 .................. 107
27:8-11 .......................... 2
历代志上
5:1, 2 ........................... 89
约伯记
2:6-8 ............................ 19
40:12-17 ...................... 19
诗篇
2:6 ............................... 63
2:8 ............................... 90
12:6 ........................... 106
104:1, 2 ......................... 5
110:2 ........................... 35
137:1-9 ........................ 19
138:2 ......................... 106
箴言
11:30 ........................... 26
传道书
12:7 ............................... 4
以赛亚书
2:1-4 ............................ 64
6:1-10 .......................... 64
14:12及下文 ...................... 117
14:12-14 ...................... 47
52:7, 8 ....................... 119
53:12 ................... 64, 123
56:10, 11 ................... 119
耶利米书
6:16, 17 ..................... 119
以西结书
3:17-21 ........................ 26
.......................... 119, 123
14:14-20 ...................... 26
28:12及下文 ...................... 117
28:14 ..................... 57, 63
33:2-20 ...................... 119
33:5, 7-9 .................... 123
44:15, 16 ..................... 89
47:13 ........................... 89
48:4, 5, 11 ................... 89
但以理书
2:35 ............................. 63
10:13-20 ...................... 57
何西阿书
2:15 ........................... 100
约珥书
2:27-32 ........................ 64
马太福音
3:11 ............................. 54
8:11 ............................. 25
11:25 ........................... 11
12章 ........... 21, 22
12:46-50 ...................... 27
13章 ........... 21, 22
13:1及下文 .......................... 27
16章 ................. 22
16:13及下文 ........................ 27
16:13, 14 ..................... 18
16:13-27 ...................... 28
16:13-28 ...................... 17
16:16, 23 ..................... 21
16:18 ............... 23, 24, 25
16:21-23 ...................... 18
16:21-17:5 ................. 110
16:24-26 ................ 28, 32
16:24-27 ................ 25, 31
.............................. 34, 72
16:25-27 ...................... 29
16:26 ..................... 33, 79
16:27 ........................... 80
16:27-17:5 ................... 29
16:28-17:5 ............. 61, 62
17:1 ............................. 63
17:1-9 .......................... 17
17:3, 4, 22, 23 ............. 18
17:5 ............................. 64
20:17-19 ...................... 18
21:33-43 ...................... 27
21:43 ..................... 19, 21
22:14 ..................... 24, 85
25:14-30 ...................... 33
.............................. 72, 76
26:63, 64 ..................... 18
27:19 ......................... 122
27:27-36 ...................... 11
27:57-61 ........................ 4
马可福音
8:36 ............................. 79
路加福音
1:33 ............................. 83
4:4 ............................. 105
4:5, 6 ........................... 57
8:55 ................... 9, 46, 73
9:23 ............................. 31
9:25 ............................. 79
9:30, 31 ....................... 18
9:31, 32 ....................... 63
9:32 ..................... 64, 110
9:62 ........................... 102
12:42-48 .................... 124
13:28, 29 ..................... 25
19:11-27 ................ 33, 72
23:46 ....................... 4, 46
24:13-31 ...................... 65
24:25, 26 ............. 19, 109
24:31, 36 ..................... 64
约翰福音
1:1-3, 14 ........................ 4
2:1 ............................... 52
3:3 ............................. 106
3:6 ................................. 7
3:8 ................................. 9
4:24 ............................... 7
5:24 ................... 7, 20, 46
6:30-58 ...................... 105
6:33-35, 48, 58 ............ 42
12:24, 25 ..................... 30
13:4-12 ........................ 21
16:13 ..................... 11, 55
19:13 ......................... 122
19:34 ........................... 23
使徒行传
1:5 ............................... 54
1:9 ............................... 64
1:17, 26 ..................... 113
2:23, 36 ....................... 20
2:27 ............................... 4
3:21 ............................. 35
6:4 ............................. 120
7:5 ............................. 122
7:52 ............................. 20
7:59 ............................... 4
9:1-5 ............................ 65
12:21-23 .................... 123
16:30, 31 ..................... 20
16:31 ........................... 21
18:12, 16, 17 ............. 123
25:6, 10, 17 ............... 123
26:12-15 ...................... 65
26:18 ......................... 113
罗马书
1:9 ............................. 119
4:3-22 .......................... 71
5:12 ....................... 7, 104
5:14 ............................. 22
6:23 ............................... 8
7:24 ................. 8, 62, 104
8:3 ............................... 11
8:13 ............................. 30
8:14 ........................... 111
8:17 ............................... 3
8:17-23 ...................... 110
8:18, 19 ....................... 94
8:18, 19, 23 ................. 66
8:18, 23 ..................... 111
8:18-23 ........................ 65
8:23 ............................... 8
10:17 ............... 37, 43, 50
11:6 ....................... 68, 70
11:29 ........................... 89
12:1 ............................. 31
12:2 ..... 57, 59, 60, 61, 62
14:10 ......................... 122
哥林多前书
1:4 ............................. 119
1:18 ........................... 1, 2
2:1, 2 ........................... 14
2:9-13, 14 .................... 11
2:14 ............................... 9
3:1 ........................... 9, 10
3:1, 2 ........................... 53
3:11-15 ........................ 78
3:12-15 ................ 68, 108
3:13 ............................. 96
3:14, 15 ................. 79, 80
3:16, 17 ....................... 54
4:21 ............................... 9
5:6及下文 .......................... 104
5:6-8 .......................... 103
5:7 ............................... 21
6:19 ........................... 106
6:19, 20 ....................... 54
9:24-27 ............ 97, 98, 99
9:24-10:11 ................. 108
10:1-4 .......................... 93
10:1-11 ........................ 98
10:6, 11 ....................... 85
11:1 ........................... 120
12:13 ........................... 54
13:13 ........................... 73
15:3 ................. 14, 18, 21
15:40-45 ...................... 64
15:45-47 ...................... 22
15:58 ........................... 84
哥林多后书
3:6 ............................... 49
4:4 ............................... 57
4:6 ............................... 48
4:16 ............................. 60
5:10, 11 ..................... 122
5:17 ....................... 27, 48
6:14 ............................... 8
11:14 ........................... 59
加拉太书
1:12 ........................... 121
3:26 ........................... 111
3:26-29 ........................ 27
4:6, 7 ......................... 111
以弗所书
1:4 ............................... 23
2:1, 5 ........... 7, 20, 45, 69
2:8 ............................. 2, 7
2:8, 9 ....................... 1, 69
2:8-10 .................... 34, 68
2:10 ............................. 77
2:11-15 ........................ 27
2:12 ............................... 7
2:13-15 ...................... 121
2:15 ............................. 54
3:3 ............................... 27
3:3, 6 ......................... 121
4:11 ........................... 112
5:18 ............................. 39
5:18-20 ........................ 54
5:22-33 ........................ 55
5:26-32 ........................ 23
5:30 ............................. 24
6:1, 2, 4 ....................... 55
6:5-9 ............................ 56
6:10-17 ...................... 108
6:11, 12 ....................... 57
腓立比书
1:4 ............................. 119
1:6 ......................... 59, 62
2:7 ................................. 4
3:8 ............................... 79
3:10, 11, 14 ............... 111
3:21 ............................. 62
歌罗西书
1:3 ............................. 119
1:3-5, 9, 10 ................ 121
1:12 ................... 113, 121
1:20 ............................. 35
1:25-29 ...................... 121
2:9 ................................. 4
3:10 ............................. 60
3:16-21 ........................ 55
3:22-25 ........................ 56
4:1 ............................... 56
帖撒罗尼迦前书
1:2, 3 ......................... 119
1:6, 7 ......................... 113
2:13 ........................... 119
4:16, 17 ....................... 63
5:22 ........................... 105
5:23 ........................... 3, 7
帖撒罗尼迦后书
1:3, 11 ....................... 119
2:13 ........................... 119
提摩太前书
3:2-7 .......................... 115
3:2, 3, 8 ..................... 116
3:3-6 .......................... 117
3:7 ............................. 118
3:16 ............................. 64
5:9 ............................. 115
提摩太后书
1:3 ............................. 119
1:7 ................................. 9
3:12 ........................... 112
3:15 ............................. 50
3:16 ..................... 51, 106
3:16, 17 ....................... 49
提多书
1:1, 2 ........................... 83
1:7 ............................. 116
2:13 ............................. 83
3:7 ............................... 83
腓利门书
4 ................................ 119
希伯来书
1:7 ................................. 9
1:9 ............................... 36
1:9-14 .......................... 94
1:14 ....................... 1, 2, 3
...................... 38, 92, 107
1:14-2:5 ....................... 99
2:2, 3 ........................... 92
2:3 ............................... 26
2:3, 5 ..................... 38, 94
2:9, 10 ................. 94, 110
2:10 ..................... 23, 111
3章 ................... 85
3:1 ..................... 104, 107
3:1-4:16 ....................... 99
3:6 ......................... 85, 86
3:14 ....................... 36, 94
3:19 ........................... 101
4章 ................... 85
4:1-9 ............................ 49
4:12 ......................... 7, 42
........................ 44, 47, 52
5:6-11 .......................... 84
5:11 ............................. 43
6章 ................... 85
6:1-12 .......................... 99
6:4-6 .......................... 101
6:11, 12 ....................... 84
6:12 ........................... 120
6:12, 13 ....................... 43
6:13-19 ........................ 38
6:14-19 ........................ 44
6:18-20 ........................ 84
7:25 ....................... 18, 21
9章 ................... 21
9:11, 12 ................. 40, 90
9:22 ........................... 103
10章 ................. 21
10:19, 20 ..................... 90
10:19-39 ...................... 99
10:26-31 .................... 122
10:35-39 ...................... 38
10:35-11:1 ................... 29
10:37 ........................... 80
10:39 ............................. 8
11:2, 4, 5, 39 ............. 118
11:4及下文 .......................... 68
11:6 ............................. 43
11:8 ........................... 107
11:8-16 ........................ 25
11:10-16, 26 ................ 26
11:17-19, 31 ................ 75
11:23-26 ...................... 29
11:39, 40 ..................... 26
12:2 ................... 110, 111
12:5-8 .................. 65, 111
12:8 ............................. 66
12:14-17 ...................... 91
12:16 ........................... 87
12:17 ........................... 88
12:23 ........................... 24
13:8 ............................. 83
13:17 ................. 114, 118
雅各书
1:2-12 ........................ 112
1:3 ............................... 95
1:12 ....................... 97, 98
1:17, 18 ....................... 68
1:18, 21 ................. 35, 36
1:21 ................... 7, 15, 37
................ 39, 43, 61, 106
1:21, 22 ....................... 76
2:5, 14-16 .................... 29
2:14, 21-23 .................. 71
2:14-26 .......... 67, 98, 113
2:15-26 ........................ 68
2:17, 20, 26 ........... 69, 74
2:17-26 ........................ 73
2:21, 25 ....................... 75
2:22 ............... 77, 84, 121
2:26 ....................... 46, 49
彼得前书
1:2-9 ............................ 82
1:2, 3, 5, 23 ................. 81
1:3-5 ............................ 94
1:4 ....................... 86, 107
1:4-9 ............................ 44
1:7 ............................... 96
1:7-9 ...................... 95, 97
............................ 98, 113
1:7, 9-11 .................... 111
1:9 ........................... 7, 38
...................... 77, 84, 121
1:9, 10 ......................... 39
1:9-12 .......................... 27
1:11 ............. 19, 109, 110
2:1, 2 ............... 38, 39, 43
2:1, 2, 9-11 .................. 81
2:2 ................. 37, 61, 114
2:9 ....................... 90, 104
2:9, 10 ................... 22, 27
2:21 ............. 19, 109, 111
3:15 ............................. 82
3:19 ............................... 9
4:12, 13 ............... 27, 112
5:1 ............................... 19
5:1-4 .................. 109, 110
5:1, 3, 4, 6 ................. 113
5:2, 3 ......................... 112
5:2-4 ............................ 14
5:10, 11 ..................... 113
彼得后书
1:1 ............................... 81
1:2-8 ............................ 82
1:5-8 ............................ 74
1:15-18 ........................ 48
1:16-18 ................ 62, 110
1:21 ............................. 49
3:1-8 ............................ 48
约翰一书
1:5, 6, 9 ....................... 40
1:5-2:2 ......................... 90
1:6-2:2 ......................... 21
1:7-10 ........................ 105
1:8 ............................. 104
2:1, 2 ........................... 40
2:15 ............................. 58
3:2 ............................. 104
5:19 ............................. 58
启示录
1:6, 18 ......................... 83
1:11-6:1 ....................... 79
1:16 ............................. 65
2, 3章 ............. 23
2:26, 27 ....................... 89
4:9, 10 ......................... 83
5:5 ............................... 89
5:10 ............................. 90
5:13, 14 ....................... 83
7:12 ............................. 83
10:6 ............................. 83
11:15 ..................... 18, 83
13:8 ............................. 23
14:11 ........................... 83
15:7 ............................. 83
19:3 ............................. 83
20:10 ........................... 83
22:5 ............................. 83
------------------------
封 底
------------------------
通常人们所说的“拯救灵魂”(译者注:英文当中是salvation of the soul,“魂的拯救”),其实跟圣经当中的教导是差距非常之大的。以至于人们对于圣经里面的这个主题,已经非常陌生。而且,关于“魂的拯救”方面的正确的圣经教导,在今天都几乎是凤毛麟角般的缺少。“拯救魂”被人们错误的跟“带领罪人来信主”相等同起来了,也就是对未蒙拯救的人们传扬那个“恩典的福音”。于是,既然大家都是如此来理解这个课题的,就很少有基督徒会对“拯救魂”这个事情做深入的第二次的思考了。
关于这个“魂的拯救”,已经出版了许许多多的书,并且众多的圣经学院和神学院都有开设专门的课程来教授这方面的知识。还有呢,有许多的特会就是专门围绕着这个主题而召聚的,主办者就是这些学院和各地的教会。但是,就是在这些群体里面,几乎毫无例外的,他们对于“拯救人的魂”这个事情,都是从一个不符合圣经的角度来理解的。
圣经当中的“拯救人的魂”,乃是指要来拯救“那些已经蒙恩得救者的魂”(魂生命),包括旧约当中的以色列人,以及新约当中的基督徒们。当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关于魂生命的被拯救或者被丧失的时候,也就是用符合圣经的立场来看待这个课题的时候,那些未蒙拯救的人们根本就是不能够被列入考虑范围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拯救魂”呢?又为什么在这个课题上面有那么多的混淆呢?这两个问题乃是彼此交错的,并且圣经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乃是非常清楚明了的。
拯救魂,乃是关乎那些已经得蒙拯救之人的,并且是跟一个国度有关系的,这在新旧两约当中都是如此。在旧约圣经当中,这个国度乃是一个当时候就存在着的国度(旧约时代的神权统治);而在新约圣经当中,这个国度乃是被看为是一个未来的国度(也就是基督将来的国度)。
因此,我们就不难明白,在人类历史当中,对于这个方面的信息的传扬,就充满着各样的腐败、歪曲和混乱。撒旦,当今这个国度的统治者-乃是借助于地上的外邦国家而从天上的领域来施行统治的(参见,但以理书10:13-20; 路加福音 4:5, 6; 以弗所书6:12)-清楚的知道,那个围绕着“魂的救恩”而宣扬出来的信息,一旦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接受,那么他现今的统治就要彻底地结束了。
正是这个缘故,撒旦乃是绞尽脑汁的,千方百计的,运用一切的能力和手段,在以往的几千年时间当中,要来毁灭、歪曲和误导这个关乎“魂的救恩”的信息。并且,他似乎还是在很大的程度上面都达成了他的企图,因为当我们放眼望去,在今天的基督教界,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对这个信息的无知,甚至于排斥(参见,马太福音13:31-33; 路加福音 18:8; 启示录 3: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