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林夕 林宥嘉云盘:远古至三代的道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31:48

道路通常分水路和陆路两大类。
  水路  水路是以舟船的发明利用为前提的,是指船行之路。水路与陆路不同,一般无须人工开辟,只要有江河湖海等水源,便可能存在水路。水路无定形,自然河道的形态和走向,也可以说是水路的基本形态和走向。中国从河姆渡文化时期出现舟船以来,便开始逐渐出现所谓的水路,凡乘舟船所至的江河湖水道或水面,都构成原始的水路,河姆渡文化时期至良渚文化时期所见的水上交通工具,都是独木舟或小型的竹、木筏类。故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水路路线不会很长,范围很窄,其大抵仅限于居住聚落周围的江、河水道和湖面。夏、商、周时期造船业虽比新石器时代在技术上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船体最大者也不过能同时载数人而已,故此时水路“开辟”也与前此时期差不多,路线也不可能太长,船行的范围也极其有限,基本上是在聚落周围或邻近的数个聚落。总的来说,由于从远古至夏商周时期的造船业尚处在中国造船历史的始创时期,舟船只是一种临时性迫不得已借用的交通工具,故当时的水路,严格说是缺乏完备的交通涵义的,其与后世有意识的航路不可同日而语。
  陆路  陆路是指必须经过人为作用的行走之路。俗话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人是路的制造者,有人就必然会有路。凡人行所至之处,往返多次便会形成最原始的路。原始的路,其路面是不经刻意修整的,仅是靠反复的路线重叠行走时脚踩作用而形成,故这种路实际上并不具备严格的交通道路意义,在陆路交通工具、尤其是畜力牵引车子未发明和利用的时代,均属于使用原始路的时代。据目前的发现情况看,从旧石器时代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整个中国原始社会中,都尚处于使用原始路的阶段。从夏王朝开始,原始路才逐渐脱胎换骨,发展成为具有真正交通意义的道路。这种道路,由于是用于行驶车子的,故通常要有一定长度等宽的路面,路面需经人工铺垫和夯砸。据文献记载,夏代已出现国家聚落,已发明和利用畜力车子,考古发掘亦发现宫殿遗址,宫殿是都城的象征,都城是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故夏代的王国与各诸侯国之间,都城的内外,是肯定铺设有至少能行走马车、牛车之类的较宽阔的道路。商代的道路情况,在考古出土资料中有较明显的反映:如甲骨文记载商代最后的一个王帝辛征人方的行程,便是从殷(今安阳殷墟)经过雇、商、毫,渡过淮水而到达攸,再从攸东行到江淮地区,然后渡淮河北上到齐,沿海南行沿淮河北岸折向西北,经杞、商、雇最后返回殷都,这条路线是商都到东南地区的一条大道。此外,卜辞中尚有很多反复一地的军事行动或田猎活动记录,这都表明在商都城与征伐之国和田猎地区均已形成可以使车马人员畅通无阻的道路。近年来发现和发掘的河南偃师商城,据初步的勘探和试掘,已知城内道路纵横,至少已有东西向大路 5 条、南北向大路 6 条,路面宽 6 至 10 米,路土经夯实加工,厚约 0.3—0.5 米。商城内的道路铺设情况基本反映了商代的道路铺设习俗和修筑特点与水平。西周时期的道路在文献记载中有较多的反映:《诗经》中的《周南?卷耳》、《小雅?鹿鸣》、《小雅?大东》分别有“寘彼周行”、“示我周行”、“行彼周行”的语句,《桧风?匪风》、《小雅?四牡》、《小雅?小弁》、《小雅?大东》、《小雅?何草不黄》等亦分别有“顾瞻周道”、“周道倭迟”、“踧踧周道”、“周道如砥”、“行彼周道”的记述,西周晚期的《散氏盘》铭文中也见“封于周道”的叙说,以上的“周行”、“周道”都是指大路或大道。据学者考证,周道应是指由周王室修筑,通向王室各地(各诸侯国境内)的一种道路专称。据文献及西周金文记述,西周时期至少已形成如由宗周至西及西南方;由宗周丰镐至成周(洛阳);由成周到鄂申曾等国;由成周到晋和邢燕等国的“周道”。这种“周道”一般修筑得十分平直。路面宽阔,至少可容四马牵引的马车通行,大道两旁并栽种树木作为标志和遮荫,路上可能还设有供食宿用的亭舍类设施,并设专职养路人员。以上情况充分说明,西周时期的道路设置已达到一个颇为完备和成熟的阶段,这种道路修筑习俗和技术水平,显然是与造车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