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一个上海:和谐文化建设应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7 00:48:12

 

和谐文化建设应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

雷淑媛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同步的。今天,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建设的时间长,任务重,难度大。在建设过程中,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化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文化通常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活动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观念文化)和规范文化(制度文化)。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均属于文化范畴。狭义文化特指精神文化,即人类创造的为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精神活动成果,其作用在于为人类提供价值规范。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社会实践的理性升华,它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是对一定政治、经济情况的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以儒家思想为例,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即“和”、“合”、“和谐”。儒家思想关注人和社会,形成了“礼、义、廉、耻、仁、爱、忠、孝”的基本价值观。以此为基础,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周易》是一部凝结了中华先民智慧的著作,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它把天地万物生态平衡的景象与人类自身的道德修养紧密联系起来,阐发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是阳的象征,标志着坚韧、刚毅、勇于拼搏、从不屈服。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这样的品质和毅力。“地”乃阴的象征,意味着博大、柔美、包容万物。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具备宽容、博爱、忍让的品质和德性,才能使自己生活得快乐,并赢得别人的尊敬。《周易》在阐述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时认为,人是天地造化的杰作,天生人,地养人。相对于天地而言,人在形体上何其渺小,但人可以取法天地的精神,“与天地合其德”,德配天地。在儒家看来,“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故天地的精神乃是“大公无私”;天地有生养万物之功,故天地的精神为“仁”,“仁”即“生生”之义。如果说上帝是西方人精神的终极来源,那么天(天地)则是中国人的精神价值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首先,应该探讨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社会观;其次,应从个人自身和谐、社会内部和谐、人与自然和谐3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现代化是社会结构的重建、社会范式的转型、文化形态的变革,又是人们的生存方式、心理结构、价值取向的转型。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经济指标充分市场化,政治指标民主化、法制化,社会生活指标世俗化,文化观念上普遍坚持文化相对主义、追求多元,哲学观念上兼顾理性与价值的双重关照。

  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崭新命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

  建设和谐文化是基于当代中国文化多样的现实提出的。多元文化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容易引发矛盾、摩擦,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如何使各种文化和谐相处,相得益彰,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建设和谐文化是增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综合国力的比拼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也体现在文化方面。有了强大的文化支撑,一个民族才能挺起自己的脊梁,众志成城,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因此,党的十七大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当前,建设和谐文化的主流应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具备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和创新性等基本特征,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是保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促进当代中国社会顺利转型、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方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且把这些观念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

  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要善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和谐社会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着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意。多元文化的发展态势表明,建设和谐文化的重点不在于各种文化自身,而在于找到各种文化隐含的价值观的契合点,形成思想共识。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可以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还能使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历史和文化根基,彰显中国特色,具备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通过建设和谐文化,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体现出如下特征:一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们自觉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宣传法律;二是公平正义的社会,人们在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安居乐业;三是诚信友爱的社会,人们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四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人们是社会的主人翁,是和谐文化的建设者,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者;五是安定有序的社会,人们在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有序地工作、生活;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社会科学部)

(编辑:剧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