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走路步数多的句子:高极登:双语学习 可以互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04:33

高极登:双语学习 可以互补



高极登

  有个据说是源自马亚西亚的笑话,在网界流传,说是某人得到了《葵花宝典》,翻开第一页就练将起来,为了绝世神功,说自宫就自宫,毫不犹豫;时间飞逝,练完最后一招,最后一页写道,练《葵花宝典》不自宫也行。某人啼笑皆非,但一切都太迟了,自己已断了根。

  这笑话寓意说的是学英语不需要放弃母语,自己的根。父母在家用华语和孩子交谈,提升他们的华语水平,这原本是很好的做法,但有人不以为然,前不久在西报的言论版上,就看到有读者提出非议,说是在学校,在工作场所,对英语的要求很高,在家说英语才能使英文水平更上一层楼。

  果当如此,孩子长大,就成了“东方不败”,损友说英文是西方语文,应该是“西方不败”。

  记得1990年代初当记者的时候,访问过教育学院已故高平心博士所做的学前孩童调查,调查发现掌握双语的孩子较聪慧,同时华英语是互补的,可以互相加强。笔者深有同感,亲友中不少双语人才,都明了双语的好处,至少能看中英文书报,思想也开放起来。

  邻国马亚西亚在为数理科目该不该用英文教学喋喋不休;新加坡则在为华文第二语文的水平喋喋不休,有人认为应调降水准,有人不赞成,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阵营中不乏讲英语的家长。

  中国兴起的势头吹皱一池春水,全世界都在酝酿华语文热,学会了是一门生计,有机会派驻到中国,第三世界则学华语当导游,接待中国贵客发大财。

  我带孩子参加中国官方主办的HSK汉语水平鉴定考试,考生中不少是非华族。朋友的孩子在澳大利亚上大学,校方还主办华语辩论会,一些辩论员还是金发碧眼的洋人。

  世界在变,以前华校理科班,老师用华语教学,但教科书可能是英文的,上经济课,教写用华文,教科书中英文都有。朋友念博士,答辩时可用中英文,听说中国名牌大学,甚至允许外国学生用英文写论文,理由简单,很多中国讲师都学贯中西,语文只是传承表达观点的媒介。

  教学时中英双语兼用,是很先进的做法,以前上大学时,因为懂得华文,于是也阅读港台的教科书,加强我对一些英文科目的理解。

 老实说,英文华文无需分第一第二语文什么的,第二给人一种次等的感觉,英文是世界语文,中文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文,前者是符号语文,后者是象形语文,两种截然不同的酝酿了千年的人类文明结晶,生长在新加坡,有机会学习这两种语文,我们是何其的幸运。

  炎黄世胄,为了避开华文而移民,何其不智,问题解决了吗?有个坚持英语的老头随孩子移民,没几个月又回来了,因为在西方国家受到歧视,人生观改变,到底自己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龙的传人,于是开始说起结结巴巴的华语来,由于有着方言底子,转向华语,事半功倍。

  有个英校生积极学华文,闹了很多糗笑话,中国有个品牌叫“华流风尚”,他乍看之下误为“风流和尚”,让人笑弯了腰。犯这个错说明他的华文词汇,已达到“风流和尚”水平。再加努力,有朝一日,必当探究“华流风尚”精义。

作者是《我报》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