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手表摄像机:历史百家争鸣 2011-11-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31:56
历史百家争鸣 2011-11-10

历史百家争鸣

司徒雷登:宋庆龄曾经断定苏俄模式无法救中国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16.html' ); 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4日都20版 作者:黄悦波 原题为:司徒雷登日记:五十年中国史之侧影 司徒雷登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的见证人。他断断续续一共在中国生活了50年。这些经历大致记录在他的日记体裁的回忆录《在华五十年》一书中。对于司徒雷登这本回忆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阅读起来,其感觉也有所不同。但有一点不可置疑,那就是,司徒雷登的声音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一、实证了辛亥革命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中国社会背景 司徒雷登回忆录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予以客观的记载,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其一,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我作为传教士,从中国得到的第一个印象是其民族主义的觉... 全文↓

司徒雷登:宋庆龄曾经断定苏俄模式无法救中国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16.html' );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10 10:52:59  |extendActions("0","20111","390000000213209144841609146400","",{title : "司徒雷登:宋庆龄曾经断定苏俄模式无法救中国", summary :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4日都20版 作者:黄悦波 原题为:司徒雷登日记:五十年中国史之侧影\x0a 司徒雷登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的见证人。他断断续续一共在中国生活了50年。这些经历大致记录在他的日记体裁的回忆录《在华五十年》一书中。对于司徒雷登这本回忆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阅读起来,其感觉也有所不同。但有一点不可置疑,那就是,司徒雷登的声音是一个独特的视角。\x0a 一、实证了辛亥革命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中国社会背景\x0a 司徒雷登回忆录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予以客观的记载,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其一,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我作为传教士,从中国得到的第一个印象是其民族主义的觉...",orgUrl : "http://www.hxory.net/1216.html"});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4日都20版 作者:黄悦波 原题为:司徒雷登日记:五十年中国史之侧影

司徒雷登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的见证人。他断断续续一共在中国生活了50年。这些经历大致记录在他的日记体裁的回忆录《在华五十年》一书中。对于司徒雷登这本回忆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阅读起来,其感觉也有所不同。但有一点不可置疑,那就是,司徒雷登的声音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一、实证了辛亥革命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中国社会背景

司徒雷登回忆录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予以客观的记载,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其一,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我作为传教士,从中国得到的第一个印象是其民族主义的觉醒。过去她可能一直处于沉睡状态。但是在屡遭外来的欺凌之后,她苏醒了。”“当时人们普遍担忧国家会被列强瓜分。”其二,面对中国的困境,他目睹了中国人奋发图强、苦苦探索的经历。1905年他首次到中国传教,日俄两国在中国领土上开战,使中国蒙受奇耻大辱,它促使“中国青年普遍在探求有效地抵御西方侵略的秘诀。他们大批地涌到日本留学”。第三,1908年他觉察到了近代中国的“革命”主题及趋势,即“清王朝已变得摇摇欲坠”,“生活中飘荡着一股革命的气息”,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它没有周密的组织计划,却轻易地席卷了全国”。

二、显现了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注定失败的预兆

司徒雷登的这本日记体回忆录有大量赞美蒋介石的篇章,但也常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无可奈何,和对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命运的担忧。这种潜意识在司徒雷登的其他文档中也有记载,大致可以归结如下:

其一,国民政府在意识形态方面苍白无力,缺乏“志存高远”的精神。一方面是它没有革命的理想。司徒雷登提出:“国民党的主张是消极的……并不抱有要推行民主和进行社会改革这样一些较为积极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它没有革命的信心。司徒雷登发现当时的政府领导人没有政治理想,也不愿意实践前辈的理想,“他(蒋介石)也应实行‘三民主义’的第三条,即民生主义。他点头表示同意。可是我后来了解到,使他同意我的主张是一回事,而要他下决心采取坚决的行动却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此外,他也没有革命的策略,即“尽管在‘三民主义’和官方用语中,就民主和社会改革的问题作了强调说明,但更为紧迫的却是军事问题,后来是抗日问题以及同共产党人的冲突问题”。

其二,国民政府在组织上仍采用旧式封建管理方式,腐败丛生。司徒雷登发现中国的社会组织方式非常特别,即:“中国旧式的师生关系是非常严密的。空军首领、海军首领、高级将领通通忠诚于委员长,而不是忠于任何名义上的领袖,更不是忠于与个人无关的国家本身”。他还举出具体的例子:“陈氏二兄弟一直是蒋介石忠心耿耿的工作人员”,“却是一心一意地为领袖效劳的,他们为他树立威信,反对他在党内的一切对手,压制党外的一切反对意见”。就是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们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另一方面,司徒雷登已经体会到了国民党内部腐败的猖獗:“许多官员都是通过‘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发了大财之后告老还乡的。在满清时代公款和私款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当官的都可以捞一把,只是受其上司和惯例的限制罢了。共和国初期,这种传统和习惯继续存在,除了敌对军阀的威胁之外,不受任何妨碍”。

其三,国民政府的严重腐败导致其在军事上的最终崩溃。尽管国民党曾在进攻延安等地的战争中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司徒雷登早已发现这种虚假性:“他们貌似强大的力量是虚幻的,他们的胜利是建立在沙土上的。”他已经发现了国民党军队必将溃败的原因。

第一,士气低落。“在国民党官兵中笼罩着严重的失败主义情绪,人们普遍地推测,共产党人很可能打散他们”。

第二,士兵被奴役。一方面“政府根本不管士兵们的生活福利或作战目的的教育,如此亏待士兵是他们的一贯作风”,另一方面,“他们大都是被强迫服役的,根本不知道为何和为谁打仗,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第三,腐败腐蚀了整个国民党军事体系。“甚至在那个时候(抗日战争期间),军官们的贪污行为就已十分猖獗。在国家资源日益枯竭,前途已经无望时,这一现象依然如故”。为此,司徒雷登对国民政府的失败命运进行了小结:“中华民国政府失败的原因,那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驻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并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国民党军队不是被打败的,他们是自行瓦解的”。

三、觉察到了民主派人士及社会民众的期盼

其一是民主派人士的盼望。司徒雷登观察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分化,他写道:“孙逸仙夫人是忠于她的丈夫及其所阐明的‘三民主义’的。后来她感到她的亲属违背了这一理想,遂投向了共产党的人民政府,现在她在该政府中担任着一个很高的职务。”他还通过宋庆龄分析了中国革命与苏俄革命前景的差异:“(北伐战争失败后)孙夫人在莫斯科寄居了不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断定俄国的共产主义不是医治中国弊病的灵验药方(尽管许多说法与此相反),于是又带着随员到了柏林,大约一年之后我在那儿见到了他们。”

其二是民主党派的期盼。司徒雷登区分了民主党派的两种表现,一种是以党派谋私利的,如在国民会议召开时,“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之后,有两个小党谋得了几个部长职位。并未给政府带来相应的好处。就像我们自己国内搞那种不光彩的分配官职的做法一样,那些小党也为他们自己的党员捞取肥缺。那些新上任的部长和他们的属下,与他们所取代的国民党官员相比,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其三是普通社会民众的期盼。蒋介石挑起内战后,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几个月的经历使我伤心透了。我痛苦地目睹这个国家处于大规模的冲突中,国力消耗殆尽,各阶层的老百姓遭受着由此而带来的种种苦难,却又束手无策。人们遭到野蛮的屠杀,或是惨死在饥饿中,无人过问”。

在1947-1948年间,司徒雷登已经意识到了蒋氏国民政府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每一件事,都与伙食情况一样糟。教师和各个阶层的一切专业人员,包括各级政府里一些有名气的公职人员,生活情况尤为悲惨”。为此,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在不断下降,而且这种情绪也影响到政府的各级官员。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不满,而学生罢课和举行示威游行也越来越频繁,整个社会殷切期盼新的曙光。

四、见证了国外各类势力在华的表演

其一是美国在华的表演。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美国所扮演的角色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以所谓的人道主义的面目出现,帮助中国做了很多好事,因此往往赢得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中国人的好感;另一方面,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利令智昏,使之看不清楚中国的未来,因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司徒雷登日记中所记载山西一位从事医学的传教士周以德的经历正道出了这种矛盾性:“周以德十分清楚,中国人不但手无寸铁,而且有苦难言,因为日本人是靠着美国向他们出售基本战争物资进行战争的。”

后来,美国的这一政策在中国遇到了尴尬,“1948年,一切已变得为时已晚”。“不但共产党人仇恨我们,就连那些心里没有政府而又渴望和平的知识分子也仇视我们,他们认为,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援助才阻碍了和平的实现。政府也抱怨我们援助的‘太少和太晚’。我们遭到了中国各种持不同政见者的批评”。

其二是国际组织在华的表演。近代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凌辱,二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但虚弱的国力并不足以支撑,当时的中国仅仅是西方列强手中的一个玩偶。在司徒雷登日记中记载了《雅尔塔协定》对中国的影响:“1947年1月6日,那天下午,我们拜访了委员长”。“委员长直言不讳地谈到了他对《雅尔塔协定》的看法,说谁也没有征求过中国方面的意见。他还补充说,尽管他个人可以原谅那些当事者,然而,全中国人民对这种做法都极为愤慨,他希望能把他的意见转达给杜鲁门总统”。

司徒雷登的日记记录的林林总总,从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那段厚重的历史。这引起了后人在仰望历史星空之际的无限遐想,尤其是在革命成功很多年后的今天,面对中国当今社会与经济的巨大变迁,不禁让人再次深入思考中国革命、建设中的诸多历史问题。(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extendActions("0","20111","390000000213209144841609146400","",{title : "司徒雷登:宋庆龄曾经断定苏俄模式无法救中国", summary :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4日都20版 作者:黄悦波 原题为:司徒雷登日记:五十年中国史之侧影\x0a 司徒雷登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的见证人。他断断续续一共在中国生活了50年。这些经历大致记录在他的日记体裁的回忆录《在华五十年》一书中。对于司徒雷登这本回忆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阅读起来,其感觉也有所不同。但有一点不可置疑,那就是,司徒雷登的声音是一个独特的视角。\x0a 一、实证了辛亥革命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中国社会背景\x0a 司徒雷登回忆录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予以客观的记载,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其一,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我作为传教士,从中国得到的第一个印象是其民族主义的觉...",orgUrl : "http://www.hxory.net/1216.html"});

传国玉玺千年沧桑:武则天为避忌讳改玺为宝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14.html' ); 阅读原文

宝玺,是皇权的象征,既神圣又神秘。历史上对宝玺的记载大多十分简略,语焉不详,且不同时期的记载常有互相矛盾之处。加上现存宝玺只有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二十五宝,清以前的宝玺全无踪影,只有一些印拓流传... 全文↓

传国玉玺千年沧桑:武则天为避忌讳改玺为宝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14.html' );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10 10:48:56  |extendActions("1","20111","390000000213209144841609146400","",{title : "传国玉玺千年沧桑:武则天为避忌讳改玺为宝", summary : "宝玺,是皇权的象征,既神圣又神秘。历史上对宝玺的记载大多十分简略,语焉不详,且不同时期的记载常有互相矛盾之处。加上现存宝玺只有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二十五宝,清以前的宝玺全无踪影,只有一些印拓流传...",orgUrl : "http://www.hxory.net/1214.html"});

宝玺,是皇权的象征,既神圣又神秘。历史上对宝玺的记载大多十分简略,语焉不详,且不同时期的记载常有互相矛盾之处。加上现存宝玺只有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二十五宝,清以前的宝玺全无踪影,只有一些印拓流传至今,使现代人对历代宝玺知之甚少。但即使如此,我们也可以从点点滴滴的历史记载中探究历代宝玺的真相,知道它们大概的面貌,并从中了解到围绕宝玺而发生的一连串历史事件。

古代宝玺符节探秘

秦以前印章均称玺

秦以后玺成皇帝专利

宝玺,是皇帝行使权力的信物,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如同现在国家的公章,从某种意义上说,宝玺甚至比皇帝本人更重要,因为失去了宝玺,皇帝就失去了所有的权力。自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宝玺制度后,这套制度被历代王朝沿用,一直到清末。

春秋战国时,所有印章均称为“玺”,并有官玺和私玺之别。官玺又称官印,是诸侯王颁发给下属各级官吏的凭证,即《说文解字》所说的“执政所持信也”。在秦以前,“民皆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官印的形制、大小也没有严格的规定。秦始皇即秦王位后,与太后长期私通的文信侯吕不韦怕奸情被已长大成人的秦始皇发觉,派舍人嫪毐诈称宦者混入宫中,得幸于太后,还生了两个儿子,被封为长信侯。始皇九年,有人告发嫪毐实非宦者,秦始皇下令审查。嫪毐害怕真相暴露,便伪造秦王御玺发兵,欲攻蕲年宫作乱。结果被秦始皇发现其阴谋,他命令相国和昌平君、昌文君发兵包围叛兵,斩首数百,生擒嫪毐。秦始皇车裂嫪毐及其同党,灭其宗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吸取嫪毐伪造玉玺谋反的教训,决定制作一套国玺,并由自己亲自执掌佩带,亲自铃盖,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他规定天子之印独称“玺”,群臣官印及百姓印章只能称“印”。又规定以玉作为“玺”的专用材料,官印和百姓印不得以玉为材。这样,玉玺便成为皇帝的专利。

“宝”字最早用于皇帝印始于武则天。据史籍记载,武则天晚年忌讳“死”字,因“玺”字和“死”字谐音,她厌恶“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的称谓,认为很不吉利,就下令改“玺”为“宝”。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继位,他不满武则天20年前废了自己的太子身份,又将“宝”改为“玺”。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觉得还是“宝”字好听一点,再次改“玺”为“宝”。从此以后,“玺”称“宝”成为定制,历朝历代相沿不改。

最初只有七方宝玺

宝玺数量逐渐增加

秦始皇在制定玉玺制度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治国的需要,确立了七玺制,一大六小。大者用于安邦镇国封禅礼神,小者用于处理内外事务。

“一大”指“传国玺”,玺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用和氏璧雕刻,也有人认为是用蓝田玉雕刻,由李斯用鸟虫篆书写玺文,由当时最著名的玉工孙寿雕刻。珍贵的宝玉,高超的书法艺术和出神入化的雕刻工艺使这方玉玺成为旷世奇珍,历朝历代为争夺它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很显然,秦始皇雕刻这方玉玺的目的是强调自己统一天下当皇帝是上天注定的,而且上天还会保佑自己长寿吉祥,后代子孙世代相传,从二世三世百世传至万世,无穷无尽。但事实正好相反,秦代只传了两代就灭亡了。

“六小”是指“皇帝三玺”和“天子三玺”。“皇帝三玺”是“皇帝之玺”、“皇帝行玺”和“皇帝信玺”。“天子三玺”是“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和“天子信玺”。 这“六玺”据说用和氏璧的边角料制作,仍由李斯设计,孙寿雕刻。“皇帝之玺”专用于赐给诸侯王书信;“皇帝行玺”专用于封置诸侯国;“皇帝信玺”专用于调兵遣将;“天子之玺”专用于册封外国首领;“天子行玺”专用于传召诸大臣;“天子信玺”专用于祭祀天地鬼神。

秦代的七玺制一直沿用到隋朝,历经800多年,直到唐代才开始改变。唐太宗时,多了一方“受命玄玺”,玺文是“皇天景命,有德者昌”。宋代宝玺数量继续增加,北宋除宋徽宗定制的九宝外,还有“御书之宝”、“天下同文之宝”、“御前之宝”等。南宋宝玺共十四方。元代宝玺八方,除“受命玺”得自前朝外,其余都是自刻。明代宝玺又开始增加,明初朱元璋刻了十七方,嘉靖年间因宫中失火被毁,后来重刻,还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七方,共二十四方。清代乾隆定二十五宝供日常使用,另有十宝供奉在盛京凤凰楼。

宝玺形制不断改变

宝玺规格越来越大

秦以后各封建王朝使用的宝玺不仅数量越来越多,其形制也在不断改变。宝玺形制包括材质、形状、尺寸、纽式等。

宝玺的尺寸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秦始皇在制定宝玺时,“传国玺”的规格是黍尺方四寸,高三寸六。黍尺就是周尺,每尺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将黍尺换算成厘米,“传国玺”的规格应是9.2×9.2×8.28厘米。六方日常用的小玺都是黍尺1.2寸见方,即2.7厘米见方。汉代七玺中“传国玺”得自秦朝,其余“六玺”则重刻,规格为汉尺方一寸二。汉尺比黍尺略大一点,每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所以“六玺”就是2.88厘米见方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国的长度标准不一,有24.12厘米一尺的,有24.51厘米一尺的,还有29.51厘米一尺的。如以1.2寸见方为规格的话,该时期的“皇帝三玺”和“天子三玺”的规格也比秦汉增大了。

隋代“传国玺”得自北周,“六玺”是自刻,规格仍是1.2寸见方。唐代宝玺开始突破二寸见方,史料记载唐太宗时期重刻的“皇帝三玺”和“天子三玺”均为方二寸。虽然唐代“六玺”没有印拓留传下来,但从出土的唐代官印看,其规格都在5厘米见方左右,而宝玺的规格不可能小于官印,可见唐代“六玺”都应在5厘米见方以上。

北宋宝玺的规格更大,“六玺”是4.9寸见方。元代“六玺”的规格都是12.5厘米见方。明代二十四宝中最小的一方是6.8厘米见方,最大的一方是19厘米见方。清代二十五宝现存北京故宫交秦殿,其规格大都在10厘米见方以上。

龙纽为专用纽式

玺文宝文均用篆书

纽用于把握,是宝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龙在我国古代是帝王的象征,故从秦始皇起,历代皇帝宝玺的纽式都是龙纽,只不过龙纽的提法是从唐代开始的。

秦丞相李斯在设计秦朝七玺时,所有纽式均采用螭纽,其中“传国玺”是五螭相交纽式。螭是无角的龙,也称为龙子、雌龙。螭纽也称螭兽纽、螭龙纽、螭虎纽等,这些纽式和称谓从秦代开始一直沿用到隋代。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为避祖父讳(李渊祖父名李虎,北周时被封为唐国公),将宝玺纽改称为龙纽。龙纽也是宝玺的专用纽式,官印和私印均不得采用。龙纽的形式丰富多彩,有蟠龙纽、蹲龙纽、交龙纽、对龙纽等。

宝玺的文字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秦朝,大篆、小篆、虫书、隶书四种字体用于符节上的“刻符”和玺印上的“摹印”。李斯所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文,用的是虫书,也就是鸟虫篆,在写“六玺”玺文时,则采用小篆体。秦以后,历代宝玺均采用篆书,都以秦篆为依据,并形成各自的风格,如宋代和金代采用的是九叠篆文,在宝玺史上独树一帜。

元代和清代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其宝玺文字也与别的朝代不一样。元代宝玺印面有三种文字:左边是八思巴文字,右边是汉文,中间是梵文。三种文字同时出现在一方宝玺上,可谓绝无仅用。清代宝玺印面有两种文字,即满文篆书和汉文篆书。

“传国玺”历尽沧桑

在中国宝玺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是秦始皇用和氏璧雕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这方玉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见证历史之旅。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率兵破秦军入武关,进军霸上,直逼咸阳。秦王子婴无力抵抗,只好出城投降,他跪在咸阳郊外的轵道旁,毕恭毕敬地向刘邦献上秦朝七玺及一些符节。刘邦建立汉朝后,这方玉玺就变成“汉传国玺”,被珍藏在长乐宫,成为国之重宝。

西汉末年,王莽用椒酒毒死十四岁的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自称“假皇帝”。当时王莽急于变成真皇帝,很想得到“传国玺”。但这方玉玺在太皇太后王政君手里掌握着,王政君是王莽的姑母,王莽不便亲自出面去逼她交出玉玺,便派堂弟王舜去劝说太后,太后知其来意后大怒,把“传国玺”掷于地上,结果玉玺被摔掉了一角。王舜忙捡起玉玺,跑回去交给王莽。王莽大喜,连夜找工匠用黄金补上去。从此,这方玉玺就变成了“金镶玉玺”。

王莽的新朝被推翻后,“传国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东汉末年,宦官专权,何进、袁绍欲尽诛诸常侍,结果何进被杀,何进部曲吴匡、张璋和袁术等人率兵入宫捕杀宦者,中常侍张让、段珪挟持少帝仓皇出逃,连“传国玺”和“六玺”都来不及带走,返宫后发觉“传国玺”已失踪。

后来,长沙太守孙坚参与讨伐董卓,并第一个带兵进入洛阳,驻军城南,其部下在城南甄官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了“传国玺”,孙坚将玉玺偷偷留下。但这事被野心勃勃的袁术知道了,便向孙坚索要玉玺,孙坚坚决不给,袁术便扣押孙坚的妻子,孙坚无奈只好交出玉玺。后来袁术败死,“传国玺”又回到汉献帝手中。

曹丕称帝后,“传国玺”在曹魏手里,三国一统后,“传国玺”归晋。西晋末年,中原大乱,“传国玺”频频易手,先后被前赵、后赵、后秦等国夺得。东晋时,太尉刘裕灭后秦国,获“传国玺”。刘裕建立宋国时,将东晋全套玉玺收入囊中。随后“传国玺”又传至齐朝和梁朝。梁武帝时侯景反叛,夺得“传国玺”,侯景把“传国玺”交给侍中赵思贤保管,赵思贤后来携玉玺投奔北齐。后来北周灭北齐,隋代北周,“传国玺”又转到隋文帝手上。

直到唐朝,“传国玺”才有了近三百年的安宁。自朱温篡唐开始,“传国玺”又遭厄运,先从后梁转归后唐,没过多久,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他走投无路,持玉玺登楼自焚,见证了多个王朝更迭的“传国玺”终于结束了它的千年旅程。

两方巨宝精美绝伦

在封建王朝众多宝玺中,有两方宝玺用材精良,构思巧妙,堪称宝玺之最。一方是宋徽宗时雕刻的“定命宝”,另一方是明建文帝时雕刻的“凝命神宝”。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艺术家”,他精通诗词歌赋、金石书画,独创的“瘦金书”风格奇特,堪称一绝。作为皇帝,他对治国之道研究不深,却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制作宝玺,力求完美。

登基之初,他与前任皇帝一样,刻了“受命宝”,宝文是“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称其为“镇国受命宝”,简称“镇国宝”,而真正的“受命宝”是新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宝。同时还刻制了“皇帝三宝”和“天子三宝”。

这“八宝”本来已经够用了,但宋徽宗仍意犹未尽,他召集几名大学士商议,决定增加一方宝玺,并从《易经》等书摘出一些句子,凑成了“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十六字宝文。当时于阗国刚入贡一块罕见羊脂白玉,方圆足有一尺多。宋徽宗大喜,便命玉工将这块羊脂白玉设计成黍尺长、宽、高各九寸的龙纽巨宝,以符合《易经》乾元用九之数。

材料选定后,宋徽宗下诏令光禄寺选定吉日开工,并要求精心设计,精心打造。五个多月后,这方巨宝终于在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底大功告成。为了纪念和庆祝巨宝的完成,宋徽宗特意将政和八年改为重和元年,还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受宝仪式,接受百官朝贺。宋徽宗将此宝命名为“定命宝”,并将之列为前八宝之首。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明朝第二位皇帝。他继位没多久,就因削藩引发了燕王朱棣兴起的“靖难之役”。当战争刚开始时,有使者从西域带回一块巨大的和阗青玉,其长、宽、高足有二尺。为了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打败燕王,建文帝决定用这块美玉雕琢一方宝玺。

几位学识渊博的大臣经过反复斟酌,拟定了“天命明德,表正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的十六字宝文,其选词用意,较之宋徽宗的“定命宝”有过之而无不及。建文帝随即命令马上动工。经一年多的精雕细刻,这方空前绝后的宝玺终于雕琢完成。它边长一尺六寸九分,琢磨精细,精莹润泽,五龙腾云纽栩栩如生,玺面十六个玉筋篆文字体圆润,蜿蜒秀美。建文帝对这件作品非常满意,赐名为“凝命神宝”。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正月初一,群臣同聚奉天殿,共贺“凝命神宝”的诞生。建文帝期望这方巨宝能保佑他战胜燕王,实现国泰民安。但可惜事与愿违,建文帝派出的军队还是没能挡住燕军的进攻。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率军攻入南京,建文帝纵火焚烧宫殿,连同那方“凝命神宝”不知所终。

extendActions("1","20111","390000000213209144841609146400","",{title : "传国玉玺千年沧桑:武则天为避忌讳改玺为宝", summary : "宝玺,是皇权的象征,既神圣又神秘。历史上对宝玺的记载大多十分简略,语焉不详,且不同时期的记载常有互相矛盾之处。加上现存宝玺只有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二十五宝,清以前的宝玺全无踪影,只有一些印拓流传...",orgUrl : "http://www.hxory.net/1214.html"});

北周“鸿门宴”:让五个王爷赔了饭局丢了命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12.html' ); 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百家讲坛》(红版)2010年第1期 在由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走向隋唐大一统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一起“山寨版”的鸿门宴,请客吃饭的一方以国运为筹码,以饭局作赌场,开了一盘前所未有的大赌局…… 正... 全文↓

北周“鸿门宴”:让五个王爷赔了饭局丢了命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12.html' );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10 10:43:12  |extendActions("2","20111","390000000213209144841609146400","",{title : "北周“鸿门宴”:让五个王爷赔了饭局丢了命", summary : "本文摘自《百家讲坛》(红版)2010年第1期\x0a 在由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走向隋唐大一统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一起“山寨版”的鸿门宴,请客吃饭的一方以国运为筹码,以饭局作赌场,开了一盘前所未有的大赌局……\x0a 正...",orgUrl : "http://www.hxory.net/1212.html"});

本文摘自《百家讲坛》(红版)2010年第1期

在由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走向隋唐大一统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一起“山寨版”的鸿门宴,请客吃饭的一方以国运为筹码,以饭局作赌场,开了一盘前所未有的大赌局……

正当一代雄主北周武帝宇文邕将眼光瞄准塞北江南,雄心勃勃准备花一两年时间实现天下一统之时,突然病殁在北伐突厥的路上。即位的周宣帝不但全无父祖两代的雄才,而且荒淫暴虐,在位不满两年即驾崩,其岳丈杨坚以丞相和外戚的身份攫取内外大权,控制局面,隐隐然有篡位之局。

在此情况下,不甘心任人宰割的五王(宇文泰的五个儿子,分别为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决定铤而走险,邀请杨坚赴宴,准备伺机将其刺杀,夺回属于宇文家的江山。

这,是一场摆明了的鸿门宴!

杨坚明知山有虎,却仍然决定赴这场注定要充满刀光剑影,甚至可能付出性命的饭局。他的理由简单又充分:五人早被我砍去了鳞爪,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北周五王回到京城立成笼中鸟,消息传出,天下鼎沸,杨坚篡位之势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立刻有东边的尉迟迥(宇文泰外甥)、北边的尉迟勤(尉迟迥侄子)、西边的王谦、司马消难(皇帝的岳父)等北周的重臣贵戚起兵反抗,转眼间数十万反对大军此起彼伏,震撼全国,这便是史书上说的“三方构难”。在这种外有强兵反抗内有宗室觊觎的情况下,杨坚依然决定赴这场鸿门宴,可见其人胆色也非一般人所能及!

饭局选在五王中最年长的赵王宇文招府上举行。按照鸿门宴的一般流程,请客吃饭的一方应该事先安排一个剑术高超的“项庄”,待到大家酒酣耳热之际,出来舞剑助兴,借机将目标“沛公”刺死在席间,随之一声令下,后堂埋伏的五百刀斧手蜂拥而出,乱砍乱杀,将“沛公”左右全部诛杀。

可惜以宇文招为首的五王显然不具备父兄的好手段,“项庄”人选居然没有事先安排,情急之下,宇文招决定亲自担任这个角色。

几番觥筹交错之后,宇文招端着个瓜盘殷勤地请杨坚吃瓜,其间,刺瓜的小刀就在杨坚喉咙间闪躲,但宇文招摆弄了几次,就是没有胆气刺下去……

摆宴者忘了安排“项庄”的角色,赴宴者却早已带上了自己忠实的“樊哙”。眼见事情不对劲儿,杨坚的“樊哙”元胄(北魏宗室后裔,曾在齐王宇文宪手下效力)挺身而出,扣刀上前对杨坚大声道:“相府有事,不可久留。”

赵王一看,大为不悦,呵斥道:“我跟丞相谈事,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还不退下!”元胄不仅没有退下,反倒怒目圆睁地盯着赵王。赵王与他四目相对,气势立衰,犹豫了一下,第一次发出暗号的时机就此错过。

眼见“樊哙”突然闯入坏事,赵王知道再也不能迟疑了,于是假装醉酒呕吐,想趁机离开座位到后堂去跟埋伏的刀斧手下令,让他们动手,但元胄伸出一只手将“烂醉如泥”的赵王扶回座上坐好,然后亮亮腰间的佩刀将其紧紧“护卫”住。

赵王“吐”了数次,数次被元胄用腰刀“请回”座上。眼见事情就要被这个突然杀出的程咬金败坏,醉得“几乎不省人事”的赵王又发酒疯说喉咙干渴,要元胄到厨房取些水来给他喝,但元胄像耳聋一般动都不动。

事情的转机随之出现,五王中的滕王最后赶到,按照礼数,杨坚要起身下阶去迎接。元胄趁机走到杨坚身边小声警告:“事势大异,还是赶快回去吧。”杨坚不以为然道:“他们手中又没有兵马,能有什么作为?”元胄大为焦急:“兵马本来就是宇文家的,如果我们被他们先下手干掉了,那就什么都完了。我不是怕死,而是怕死在这里于大事无益!”

杨坚居然还不醒悟,迎接了滕王之后又回到座位上坐好,继续拼酒。一直警觉着的元胄又隐隐听到内庭有磨刀穿甲的声音,知道再也不能耽搁了,于是立刻上前大声对杨坚道:“丞相府上事务繁忙,怎能在此消磨太久?”然后不由分说架起杨坚就往外跑。

宇文招急了,从座位上起身就追,但是情急之中他犯了最大的一个错误:他本可发出暗号让卫士尽出,追上杨坚乱刀将其剁成肉酱,但是他居然亲自跑去追,追到房门口的时候又被执刀的元胄挡住,焦急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杨坚溜到大门口。

时机错失,已无法挽回,空留悔恨!

这场鸿门宴的最终结果是,“沛公”跑了,而摆下这场饭局的人即将要为此付出代价!

刺杀失败的北周五王,隔天就被手握大权的杨坚以各种稀奇古怪的罪名逮捕,随之被悉数杀掉,不久“北周”这个国号就不复存在。杨坚在数月间平定“三方构难”后,逼令八岁的周静帝“禅让”皇位给他,将国号由“周”改作“隋”,然后统一北方,轻松消灭南方陈氏小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功业的完成者。

这场鸿门宴成功与否,只在毫厘之间,可以说,只要为首的赵王发出行动指令,历史就会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副模样,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extendActions("2","20111","390000000213209144841609146400","",{title : "北周“鸿门宴”:让五个王爷赔了饭局丢了命", summary : "本文摘自《百家讲坛》(红版)2010年第1期\x0a 在由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走向隋唐大一统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一起“山寨版”的鸿门宴,请客吃饭的一方以国运为筹码,以饭局作赌场,开了一盘前所未有的大赌局……\x0a 正...",orgUrl : "http://www.hxory.net/1212.html"});

日本首相频繁更迭背后:并非国家的权力中心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09.html' ); 阅读原文

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29日在民主党代表(党首)选举中击败对手,当选该党2009年9月执政以来的第三位代表。野田有望在30日众参两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新首相。 记者于2005年2月赴日工作,驻日的时间... 全文↓

日本首相频繁更迭背后:并非国家的权力中心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09.html' );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10 10:39:13  |extendActions("3","20111","390000000213209144841609146400","",{title : "日本首相频繁更迭背后:并非国家的权力中心", summary : "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29日在民主党代表(党首)选举中击败对手,当选该党2009年9月执政以来的第三位代表。野田有望在30日众参两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新首相。\x0a 记者于2005年2月赴日工作,驻日的时间...",orgUrl : "http://www.hxory.net/1209.html"});

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29日在民主党代表(党首)选举中击败对手,当选该党2009年9月执政以来的第三位代表。野田有望在30日众参两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新首相。

记者于2005年2月赴日工作,驻日的时间还未满7年,却即将迎来第7位日本首相。每年开春之后现任政权都会饱受舆论的批评而陷入支持率下跌的漩涡,不久各大媒体就会开始预测到底谁将成为下一位首相,集中报道日本的首相更迭似乎已经成了驻日记者每年固定的工作,大家已见怪不怪了。

日本的首相更迭为何如此频繁?这首先与日本的政治制度有关。根据现行的日本宪法,日本实行的是议会内阁制。天皇是日本的象征,相当于国家的元首,但不掌握任何权力。日本的行政权由内阁来行使,而内阁总理大臣也就是首相由国会选举产生并且需要天皇的任命。虽然国会众参两院都会举行首相选举,但由于众议院的选举结果优先,因此一般来说,首相是由在众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的党首来担任。不过,由于日本的政党组织大多比较松散,政党的分化重组像家常便饭。有时执政党内部出现分裂,有时两个较大的在野党开展合作,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日本政坛重新洗牌,首相也就随之换人。

就算政党之间的力量没有发生变化,执政党内部的争斗也会导致首相更迭。日本主要政党自民党和民主党都是内部派系林立、可谓党中有党。过去自民党长期执政期间,党内各派为了争夺党总裁也就是首相的位置展开激烈争夺,为了尽量平息党内矛盾就出现了少数党内大佬协商决定首相人选的“密室政治”以及各大派系轮流坐庄的现象。民主党虽然建党时间不长,但党内也存在着政治主张大不相同的多个派别。现任党首只要稍微有所失误就会遭到党内反对派的逼宫。此外,日本各政党党首的任职时间太短也是一个问题,例如民主党代表的任期只有两年,而且如果现任代表在任期中途辞职,那么其后任者还需完成其任期而不能重新开始计算任期。例如菅直人去年6月刚刚接替鸠山当选为民主党代表,但在9月份又经历了一次代表选举,因为在此前的3个月他只是延续了鸠山的任期。此次野田佳彦当选民主党代表也是继续菅直人的任期,明年9月野田还将面临一次代表选举。一旦野田连任失败,日本又将更换首相。

近年来日本首相更迭频繁,还与国会的制度设计有很大关系。从2007年安倍执政时期就经常听到“扭曲国会”这一说法,指的是执政党虽然控制了众议院,但在参议院却属于少数派的现象。众议院虽然在首相选举结果等方面优先于参议院,但很多法案也需得到参议院的通过才能最终成立。于是在参议院占有多数席位的在野党便以此作为武器与执政党进行斗争。在此背景下,日本首相不仅要摆平本党内部的矛盾以及与执政伙伴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得罪主要的在野党,否则其内阁提交的法案将很难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在“扭曲国会”的情况下,一旦现任首相与在野党的关系搞僵,那么离他下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日本的首相职位如此不稳与其分量较轻也有很大的关系。日本首相作为执政党的党首、国家的领导人,看似拥有巨大的权力,但实则不然。为了当选首相,众议院第一大党的有力议员必须获得党内各派势力的认可才能当选党首,有时单独一个党达不到过半席位,第一大党的党首还需要联合其他政党才能取得执政党的地位。为了取得党内各派势力的支持以及执政伙伴的配合,日本的首相需要向各方势力作出妥协并且非常容易受到这些势力的牵制。加上日本又是一个官僚力量较强的国家,对于各中央政府部门来说,职业官僚们是“铁打的营盘”,而那些担任首相和正副大臣的政治家们只是“流水的兵”,大多数政权在制定政策时对官僚都是言听计从。

因此,日本的首相往往只是表面上风光,实际上并非国家的权力中心。权力中心模糊虽然有利于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但也是导致日本首相更迭频繁的深层原因。(本报东京8月29日电 本报驻东京记者 严圣禾)

extendActions("3","20111","390000000213209144841609146400","",{title : "日本首相频繁更迭背后:并非国家的权力中心", summary : "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29日在民主党代表(党首)选举中击败对手,当选该党2009年9月执政以来的第三位代表。野田有望在30日众参两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新首相。\x0a 记者于2005年2月赴日工作,驻日的时间...",orgUrl : "http://www.hxory.net/1209.html"});

盘点古代环保法令 西周最严重判死刑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07.html' ); 阅读原文

塑料袋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场,很少没有不用塑料袋的人。古人去买东西用的大都是很容易分解和处理的东西,比如竹篮、稻草等,去街市上买鱼,携带一根稻草,然后穿在鱼的腮下就可... 全文↓

盘点古代环保法令 西周最严重判死刑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07.html' );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10 10:36:25  |extendActions("4","20111","390000000213209144841609146400","",{title : "盘点古代环保法令 西周最严重判死刑", summary : "塑料袋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场,很少没有不用塑料袋的人。古人去买东西用的大都是很容易分解和处理的东西,比如竹篮、稻草等,去街市上买鱼,携带一根稻草,然后穿在鱼的腮下就可...",orgUrl : "http://www.hxory.net/1207.html"});

塑料袋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场,很少没有不用塑料袋的人。古人去买东西用的大都是很容易分解和处理的东西,比如竹篮、稻草等,去街市上买鱼,携带一根稻草,然后穿在鱼的腮下就可以提回来了,这种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还较常见,现在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偶尔也能看到。除了用稻草,古人还用荷叶包东西。“建康令孔奂以麦屑为饭,用荷叶裹之,一宿之间得数万裹,以给兵士。”《三国典略》里的这段话记载了三国时期在战场上以荷叶包饭的事情,这种做法显然是方便快捷的。在环境问题日显突出的今天,这种做法虽然很土,但应该显得很原汁原味了吧。荷叶用后扔在地上,很短时间即可融入土地。

古代颁发的环保法令也相当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西周时期的《伐崇令》应该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关于保护环境的法规,最严重的要判死刑。在生活垃圾方面颁布的法令也有。“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战国时期,对于乱扔垃圾于街道上的人会受到断手的严重惩罚,《韩非子·内储说》上的这段记载读来令人汗颜。对于这个过于残酷的惩罚,孔子却不认为严重。“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掩人,人必怒,怒则斗,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道,虽刑之用也。且父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无恶,此治之道也。”孔子认为这是治理之道,是应该的事情。除了颁布保护城市清洁卫生的法规,古代也有了专门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在古代,环卫工人称之为“条狼氏”,条在古代是洗涤的意思。“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男、子则二人。”

唐朝时期,对于日常生活垃圾的管理显得更加规范和严格,“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谓‘侵巷街’以下,主司合并禁约,不禁者与犯人同坐。”《唐律疏议》的这段记载不仅规定了乱扔垃圾者要受惩罚,其相关管理部分也要受到一定的惩戒和警告。

由以上看来,古人的环保观念与现代人相比也差不到哪里去,在某些方面反而更原生态,值得我们借鉴。

extendActions("4","20111","390000000213209144841609146400","",{title : "盘点古代环保法令 西周最严重判死刑", summary : "塑料袋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场,很少没有不用塑料袋的人。古人去买东西用的大都是很容易分解和处理的东西,比如竹篮、稻草等,去街市上买鱼,携带一根稻草,然后穿在鱼的腮下就可...",orgUrl : "http://www.hxory.net/1207.html"});

圣雄甘地:为制止种族屠杀曾绝食 死于暴力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05.html' ); 阅读原文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17期,原题为“‘经典史诗片’系列之8《甘地传》:20年熬成的影史传奇” 史诗片是一个比较模糊的电影类型。一些人物的传记片,由于其表现了重大历史事件,也被归入史诗片... 全文↓

圣雄甘地:为制止种族屠杀曾绝食 死于暴力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205.html' );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10 10:35:42  |extendActions("5","20111","390000000213209144841609146400","",{title : "圣雄甘地:为制止种族屠杀曾绝食 死于暴力", summary :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17期,原题为“‘经典史诗片’系列之8《甘地传》:20年熬成的影史传奇”\x0a 史诗片是一个比较模糊的电影类型。一些人物的传记片,由于其表现了重大历史事件,也被归入史诗片...",orgUrl : "http://www.hxory.net/1205.html"});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17期,原题为“‘经典史诗片’系列之8《甘地传》:20年熬成的影史传奇”

史诗片是一个比较模糊的电影类型。一些人物的传记片,由于其表现了重大历史事件,也被归入史诗片的行列。《甘地传》就是一例,这部电影展现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印巴分治等20世纪历史上的大事。电影的导演并不是影史上那些顶尖的大师,因此,他采用了一种传统、朴实的手法去展现甘地的一生。这样反而契合了甘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气质特征,造就了一部被认为是“非看不可”的经典。

拍摄与政局挂钩,筹备过程长达20年

《甘地传》从筹备到上映,用了20年时间。英国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是演员出身,1962年,他读到甘地的传记,就立即被甘地的故事所吸引,决心把它搬上银幕,自己出任制片人和导演。当时, 他提出的拍片计划遭到了所有大公司的拒绝,投资方认为“执导该片的人没有经验,并且似乎也不会有多大名气”,另一方面,他们觉得这个题材“不合生意经”,“谁愿意看这个‘衣不蔽体的和尚’的电影呢?”

通过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的介绍,阿滕伯勒专程赴印度拜访当时的总理尼赫鲁。尼赫鲁认真听取了阿滕伯勒的想法,表示同意和支持,但他也只能送给导演一句话:“不管你怎样拍,别神化他就是了,因为他已伟大得没法再神化了。”

得到印度政府的同意,阿滕伯勒开始阅读甘地的传记和查找资料,组织人员写剧本。同时,他继续出演一些电影谋生,并在1969年第一次执导电影,先后拍摄了《多可爱的战争》、《青年时代的丘吉尔》和二战经典史诗片《遥远的桥》,为《甘地传》的拍摄积累经验。在这些年里,他一刻也没有忘却《甘地传》,一心专注于策划拍摄《甘地传》,放弃了四十个表演合约和十几次出任导演的机会,前后赴印度30次。为了筹集资金, 他甚至典押了自己的房产。功夫不负有心人,英国戴菊制片公司和美国国际电影投资公司决定冒一次险,承担经费的三分之二,印度国家电影发展公司则承担剩下的三分之一,拍片的2200万美元总算有了着落。

不过,阿滕伯勒对剧本一直不满意,三番五次推翻重写。1979年,阿滕伯勒找到美国作家约翰·布里莱。布里莱阅读了甘地的所有著作,花了一年功夫才写出了全新的脚本。剧本写好后,阿滕伯勒把手写稿交给打字员去打印,过了好久都不见打印稿完成,原来打字员被剧情所感动,几次潸然泪下无法工作。阿滕伯勒知道,一个理想的剧本终于被他找到了。

由于甘地是印度国大党的领袖,支持阿滕伯勒拍摄甘地的也是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因此,影片的拍摄计划还和印度国内政局挂上了钩。1964年尼赫鲁去世,当时就有人反对由外国人来拍摄甘地生平。1977年,尼赫鲁的女儿、国大党领袖英迪拉·甘地下台,拍摄计划再次停止,直到1980年,英迪拉·甘地再度出任总理,影片才正式开拍。

“国葬”戏用了35万名群众演员

对有野心的演员来说,甘地这个角色既是超高难度的挑战也是名垂影史的机遇。因此,亚历克·吉尼斯、阿尔伯特·芬尼、罗伯特·德尼罗、达斯汀·霍夫曼一批顶级男星都对这个角色产生了兴趣。无疑,耀眼的明星将带来可观的票房号召力。然而,传记片的主要审美对象是传主的艺术形象,要求事真、神似、形似。特别是甘地这种生活在现代史上的名人,有大量的图像资料传世,人们对他的形象耳熟能详,“像”是衡量出演甘地的演员表演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最终,阿滕伯勒放弃了那些“熟脸”,挑了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男演员本·金斯利来扮演甘地。

本·金斯利有一半印度血统,他的父亲是印度医生,与甘地同乡,母亲是英国演员。本·金斯利本人的身高、体重与甘地接近,头颅和鼻梁的线条也和甘地相似。当金斯利剃光了自己的脑袋,披上白布,看上去几乎和甘地一模一样。在导演的启发指导帮助下,金斯利将自己较白的皮肤晒得黝黑,练习吃素食,念佛经,学瑜伽,还大量阅读甘地传记和聆听录音讲话,又模仿甘地使用手摇纺车的神态与动作等等。在印度拍片的过程中,有的老人一见到本·金斯利就跪下叫“巴布”(父亲,印度人对甘地的尊称)。

为了追求艺术的逼真性, 阿滕伯勒坚持巨细无遗、一丝不苟原则,把镜头移入印度拍摄,使河流、沙漠、房屋、衣饰等都是百分之百的印度“产品”;他还从英国请了一位火车专家来印度,指点把火车车厢改装成20世纪初的式样。剧组千辛万苦地找到印度境内“硕果仅存”的一辆老式福特T型车;对甘地的静修所,也按照原样在新德里重新建造了一所。服装设计部费尽力气为片中出现的总督、土王以及数以万计的军队和农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服装。评论界认为,这部电影的服装“大概在电影史上要算种类最多的了”。影片先后动用的临时群众演员多达百万人次。拍摄的高潮是“甘地国葬大典”那场戏,这可能是历史上最宏大的场面。那天是甘地国葬33周年纪念日,35万群众演员参与出演了大街上的送葬队伍,只有9万人接受了象征性的报酬,剩下的人都是志愿者,为了拍摄这一场景,剧组使用了11个摄像组。许多经历过当年那场国葬的人,都感觉时光倒流了一般。

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1982年底,《甘地传》上映。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甘地争取民族平等和民族解放的一生。确如尼赫鲁所望,对于甘地这个有着“神性”的人物。电影还是采用了人性化写实的视角。影片中,甘地也会发怒,有时带点小幽默,有时又执拗得像头牛。本·金斯利准确地把握了甘地内在和外在气质,在影片中将甘地从一个有抱负的青年律师演到步履蹒跚的八旬老人。虽然有化装技术的帮助,但他对甘地内心世界的精准传递让人震撼。尤其是几次绝食的场面,浑浊的眼神,愁苦的面容??影评人看了之后众口一词——灵魂附体。

第二年的第55届奥斯卡上,《甘地传》毫无悬念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8项大奖。而颁奖晚会上最出风头的不是阿滕伯勒和本·金斯利,八次上台领奖的《甘地传》剧组的每一个人都强调——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受歧视被扔下火车,成为“一段历史的起点”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出生于西印度波尔班达尔贵族家庭。年轻时留学英国,攻读法律,1891年取得律师资格回国,后应聘前往南非担任一家公司的法律顾问。电影中甘地买了头等车厢,却被连人带行李扔下火车,即使是拿出大英帝国颁发的律师资格证都没法幸免。历史上,甘地有两次这样的经历,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许多研究甘地的学者把这一经历称作“一段历史的起点”。1915年1月,甘地回到印度,因其在南非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而成为一位颇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

1919年2月6日,英印立法会议通过罗拉特法案。该法案规定警察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怀疑的分子,不经公开审讯,可以长期监禁。印度人民完全失去政治自由,全国哗然,群起反对。

4月13日,约5万人在阿姆利则市贾利安瓦拉巴格广场举行集会,抗议殖民当局专横暴虐。群众大会完全是和平性质的,有不少人还带着孩子来参加集会。下午 4时,英国将军戴尔率领 149名廓尔喀和锡克士兵前往广场。日落之前,他带领 105名士兵进入广场。5时 15分,戴尔下令向密集人群开枪。射击持续10分钟,发射子弹1650发。关于死亡人数,说法不一。仅据英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死379人,伤1200人。电影对这一惨案的再现非常真实,比如广场的入口非常狭窄,戴尔命令装甲车堵住入口,自己带兵进去这一细节就是完全遵照历史拍摄的。

大屠杀不但没有慑服群众运动,反而激起印度人更加激烈的反抗。1919 年11 月,甘地正式提出对英国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的主张。电影里,甘地在真纳的豪华别墅里将非暴力不合作的想法讲解给国大党核心层,尼赫鲁、帕特尔、阿扎德等人心领神会;而国大党和全印穆斯林联盟(简称穆盟)的双重领袖、后来的“巴基斯坦之父”真纳则不置可否。历史上,真纳确实对非暴力不合作不感冒,他与甘地的分歧也为今后的印巴分治埋下了伏笔。1920年12月,国大党那格普尔年会通过甘地拟定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方案”。从此,“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和纲领性策略,甘地成为国大党最有权威的精神领袖。

在甘地号召下,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汇成一股反英洪流。1922年2月5日,联合省2000农民烧死了22名警察。运动超出非暴力斗争范围,甘地绝食5天,以终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人们听到了甘地绝食已经奄奄一息的消息,纷纷停止了暴动。这也是电影里第一次表现甘地绝食,实际上,在此之前,甘地已经绝食过5次。

甘地与真纳的分歧导致印巴分治

如果说甘地对印度独立居功至伟的话,那么原来的英属印度变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甘地也应该负有一定责任。

“巴基斯坦之父”真纳在电影中出场不多,被淡化处理了。史实中的真纳极其有个性和胆略,他和甘地之间的差异,或许可以看成是印巴分治的一个因素。

甘地和真纳都出身于西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早年都在英国受过法律教育,都是英国伦敦律师协会授予的律师,后都成为国大党成员,但两人的宗教信仰、政治态度以及生活方式却完全不同。

甘地常穿印度式土布罩袍,赤脚、光头,完全是一个印度农民的打扮。他住在印度一个偏僻的乡村里,每天摇着手纺车纺线,并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农民。真纳身着西装,完全是一副英国绅士派头。他住在孟买一家豪华的饭店里,不时地召见记者,表现了一个职业政治家的风度。

最早,真纳是将印度民族的利益置于他所属的穆斯林种族利益之上的,被视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的使者。自甘地回到印度之后,两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之间关系一直不大好。一战时甘地主张帮英国招兵,真纳反对;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真纳主张宪政改革。甘地成为国大党精神领袖后,真纳则慢慢和他以前国大党内的印度教同事们疏远开来。在20年代末期,真纳开始动摇他的民族主义立场,而逐步地转变为穆斯林种族主义者,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甘地。

1937年初,印度举行大选。国大党在中央立法会议的1675个席位中获得了715个。穆盟在选举中失败。国大党的胜利,使一些领导人有些得意忘形。当时已当上国大党主席的尼赫鲁公开声称:“现在印度国内只有两个党派,一个是国大党,一个是英国人。”这种提法使穆盟无法接受。真纳提出,要以“平等伙伴的身份”同国大党合作,共同参加中央和邦政府。这一建议未被国大党采纳,两党隔阂进一步加深。

1940年 3月,真纳撰文阐述两个民族的理论。认为无论按什么民族定义和标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属于两个不同的民族,对于双方来说,唯一的出路,是将印度划分为两个自治的国家,让两大民族都有自己的祖国。

印巴分治,悲伤的甘地绝食一天

二战结束后,印度国内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1947年3月22日,蒙巴顿勋爵到达印度,出任最后一任印度总督。此时,印度教徒同穆斯林的冲突已经开始。蒙巴顿和他的助手们,同印度两大政党各巨头进行频繁接触。真纳态度坚决,巴基斯坦必须独立。鉴于此,尼赫鲁在同蒙巴顿会谈中认为,印度已经不可逃避分裂的命运。

甘地这时已退出国大党却仍在做着“统一印度”的梦。他继续批评英国人的“分而治之”政策,一再重申印度只有一个民族,应成立一个国家。声称:“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决不同意分治印度。”电影中,甘地当着真纳和尼赫鲁的面,要求由真纳而不是尼赫鲁出任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面无表情地答应,但告诉甘地,印度教徒不见得答应。这一戏剧性的一幕是导演的艺术加工。真实的历史上,甘地是向蒙巴顿提出由真纳领导的穆盟组阁,但遭到尼赫鲁、帕特尔等人的坚决反对, 他们要求甘地收回建议。在与蒙巴顿会谈了3次之后,甘地终于默认了印巴分治的方案。

1947年 8月15日,印度联邦自治领宣告成立,尼赫鲁任政府总理。经过长期的斗争,印度终于获得了独立。同一天,巴基斯坦自治领也宣告成立。真纳出任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督。

在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甘地却在为印巴分治而悲伤。15日这天,他拒绝参加庆祝印度独立的仪式,更没有发贺电。他决定绝食一天,为拯救印度而祈祷。

由于印巴分治,在一些种族主义者的煽动下,原来居住在东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为现在的孟加拉国)的印度教徒迁徙到印度,而原来居住在印度的穆斯林则反向迁徙到巴基斯坦。在这种相互迁移中,发生了大规模的武斗,南亚次大陆上演了一场空前的教派大屠杀。据官方统计,仅在独立后的几个星期内,就有50万人死于仇杀。据估计,在整个印巴分治期间,约有100—200万人被夺去了生命。在分治后的13个月中,约有1500万难民越过新的边界线,彼此迁移到对方境内。

印巴分治六十多年来,两国打过三次仗,一直为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争执不休,后遗症直到今天还不时发作。2011年7月13日,印度孟买遭遇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就来自于巴基斯坦的虔诚军。

为结束暴力而死于暴力

在印巴分治后,甘地为了制止种族屠杀,绝食过两次:第一次从1947年9月1日到9月4日,第二次从1948年1月13日到1月18日。然而,甘地平息教派冲突的绝食举动被印度教极端分子认为是保护穆斯林,所以,一些印度教极端分子决定刺杀甘地。

1948年1月30日下午,还没从绝食中完全恢复的甘地在两个侄孙女摩奴和阿巴的搀扶下做晚祷。这时,一个身材结实的年轻人从人群中挤出来,猛地推开甘地身边的两位少女,跪在圣雄的脚下,似乎向甘地表示敬意。摩奴以为他要去抚摸甘地的脚,连忙有礼貌地将他推开,说:“巴布已经迟到 20 分钟了!”

没想到这个青年突然挺直身子,一掌把摩奴打翻,掏出手枪,用冰冷的枪口对着甘地赤裸的胸膛,一连放了三枪。两颗子弹穿透了甘地的身体, 另一颗子弹钻进了他的肺叶。甘地仍然双手合十,喃喃地说道:“哦,主啊!”随后徐徐倒在草地上。这时正是下午5点 17 分。

凶手是一名印度教徒的极端分子,他的名字叫纳图拉姆·戈德森。他早年曾追随过甘地,投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曾入狱坐牢。后来他专门反对甘地,宣传暴力。他刺杀甘地后,并没有趁乱逃走,而是举着手中的手枪,呼喊警察,束手被擒。

由于甘地生前曾明确表示,他谢世24小时之后,遗体将按照印度教的习俗进行火化。1948年1月31日,印度为甘地举办了国葬,据称,送葬的队伍有100万人。

电影中借解说员之口对甘地做了这样的评价:“这个盛大葬礼的死者,死时和活着的时候一样。一个平民,没有任何的财富,也没有任何的官衔。圣雄甘地,既不是军事将领,也不是地方长官,也没有任何科学成就可以夸耀,也不是一名艺术家,然而世界各地人士,包括各界政府代表和高官贵人,在此齐聚一堂,向这位绑着缠腰布的棕肤色小个子致最后的敬意,他领导印度走向自由。诚如马歇尔所说:圣雄甘地,是人类良心的代言者,他用谦逊及真理的力量战胜帝国。爱因斯坦说:后代子孙将无法相信,世上曾活生生地出现过这号人物。”这是对他传奇一生最好的总结。

链接:

电影与历史

甘地死时说的不是oh,my god(哦,我的上帝),而是Hi,rama,意思是“哦,罗摩”。罗摩是印度教的神,考虑到为了让西方观众便于理解,导演将“罗摩”直译为“上帝”,这容易让观众产生混乱——甘地似乎信的是基督教。

电影中,甘地抗议《通行证法》而烧掉通行证,南非警察打得甘地满头是血后逮捕了他。历史上,无论是甘地还是其他抗议者只被逮捕,没有挨打。

电影中印度独立时,印度国旗在强烈的日光下升起,历史上是在晚上完成的大英帝国国旗和印度国旗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