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歌手刘建东全家福:内忧外患?河南面粉产业链面临“生死时速”_商都中小企业,郑州企业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00:43

内忧外患 河南面粉产业链面临“生死时速”

2010-09-25 09:31:22 来源: 大河报 点击量:  尽管“ABCD”四大粮商在中国市场上一直低调潜行,但粮食安全依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中国粮食市场会不会重蹈大豆的覆辙,失去定价权和话语权?而在公共媒体上,“粮食战争”已经和“货币战争”、“能源战争”并论,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被激烈地讨论着。

  刀刃上的利润与“风箱里的老鼠”

  “现在的面粉加工行业,利润可以说很薄很薄,河南省的面粉企业日子都很艰难。”电话里,开封市天丰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付伟无奈地对记者说。

  说起天丰面业旗下的“双鱼”品牌,可谓是“大有来头”。

  “双鱼”始创于1918年,“双鱼”牌面粉,曾经和茅台酒一起,代表中国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然而,就是这个百年历史的品牌,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困境。

  “现在国家对小麦实行托市保护,价钱一年比一年高,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面粉的价格又上不去,制粉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王付伟说。

  另一家小型面粉企业的老板显然没有这么客气,“收购时,有的企业想抬价就抬价,我们收不上粮;销售上,有的企业想压价就压价,(以同样的价格)我们卖出去就是亏损。”他所谓“有的企业”,显然是指益海嘉里、中粮、五得利等大型面粉企业在河南的下属公司。“我们就是风箱里的老鼠,只有挨打受气的份儿。”

  “大型的粮食企业,像中粮、益海嘉里,他们在资金、技术、规模、品牌、渠道以及产业链方面的优势,是河南本地的面粉企业无法比拟的。双鱼现在日加工小麦规模在800吨左右,也只能说,日子还过得去吧。”王付伟说。

  河南熟,天下足。

  作为中国小麦主产区,河南是面粉加工企业的必争之地。2009年,全国小麦产量1.165亿吨,河南的产量就达到3055万吨,掌握了河南的小麦粮源,成为全国性的面粉企业也就有了基础。

  但说起河南的面粉加工行业,无论是专家还是政府官员,都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感。

  按照河南省工信厅消费处处长陈振杰的统计,河南有1700多家在册的面粉加工企业,再加上一些小型的没有注册登记的“黑户”,面粉企业的总数应在2700家左右,总产能应在七八千吨上下,2009年,河南省的实际面粉加工量是3100吨。“但不排除有冒报的成分”。

  河南省面制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刘晓真说,河南的面粉行业不仅产能严重过剩,而且突出存在着低质量、低价格、低成本的“三低”现象。他说,河南省面粉90%以上是技术含量小、利润水平低的通用粉,每吨面粉的利润多在1元到10元,利润可谓薄如刀刃。而山东的面粉企业如烟台新华面粉厂,每吨面粉的利润能达到1000元。效益的低下,造成我省50%的面粉企业停产,50%开工不足。该死的不死,该大的不大,河南面粉业几乎就是全国面粉业的“桶底子”。

  大豆的前车之鉴,小麦的集体焦虑

  2010年9月16日,在郑州一家超市的粮油出售区,记者看到,5kg小包装面粉的售价各有不同:中粮旗下的“神象特一粉”是21.9元;金苑公司生产的“金苑特一粉”是20.5元;河南天丰公司的“双鱼特一粉”是20.8元;益海嘉里周口公司生产的“香满园特一粉”则为18.5元。

  销售人员介绍道,“香满园”面粉价格比其他牌子便宜2~3元,质量也不错,一天大概能卖三四十袋,而其他牌子的面粉加起来一天也就卖出三四十袋。

  超市是整个河南市场面粉行业的“微缩战场”。

  据陈振杰介绍,目前,中粮在河南的面粉日加工量为2000吨,益海嘉里为1500吨,五得利为3000吨。这些面粉行业的巨头无论在成本控制、管理水平、营销渠道上,还是在精深加工能力与产品结构上,都远远优于河南本地面粉加工企业。

  2010年4月23日,益海嘉里(郑州)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粮油项目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日加工小麦制粉2400吨,日灌装小包装食用油350吨,日灌装中包装食用油50吨;项目一期投资3000万美元,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8亿元。

  作为郑州面粉与食用油加工项目的配套设施,益海嘉里与郑州铁路局共同投资的铁路物流项目也于同日奠基,总投资1.36亿元,拟在区内建设四条铁路专用线,其中一条为益海嘉里项目专用。

  益海嘉里的母公司是位列世界500强的丰益国际集团,它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在中国投资,一直致力于谷物、食用油的生产贸易。根据丰益国际今年4月份发布的2009年报,丰益国际在国内已经有12家面粉加工企业,除了郑州项目外,在小麦主产区山东有德州和青岛两个项目在建设中,另外在面粉主销区浙江也有一个面粉项目在建设中。

  事实上,“益海嘉里”+“大豆”+“食用油”,这一系列的“敏感字眼”,导致了市场各方人士对小麦产业链的集体焦虑。

  自从2001年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通过投资办厂、参股控股方式进入加工环节,中国本土食用油行业几乎全军覆没。

  相关资料显示,益海嘉里旗下拥有“金龙鱼”、“口福”、“胡姬花”、“香宴”、“香满园”、“金元宝”、“花旗”等众多食用油品牌,还参股了“鲁花”、“福临门”等,产品涵盖调和油、花生油、葵花油、玉米油、芝麻油、橄榄油及稻米油等多个油种。

  来自中华粮网的内部数据显示:益海嘉里占有国内整个食用油市场的40%,而在国内小包装食用油,益海嘉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

  食用油上的坐大,使得益海嘉里不得不直面舆论有关产业安全的拷问。近几年来,中国市场的每一次食用油调价,都会引发“定价权”旁落的争论,行业领军企业的益海嘉里因外资背景更是焦点所在。

  现在,“金龙鱼”又瞄上了中国的面粉市场,小麦的上下游企业实在是辗转反侧。

  “作为下游企业,我们当然希望上游市场上有更加丰富的竞争主体,”郑州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对记者说,“一旦上游市场形成寡头垄断,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就会大大削弱。”

  “我们对河南的面粉市场的竞争格局非常关注,对于面粉巨头来豫后造成的面粉价格走向的变化一直在跟踪。”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希说。

  而作为使用面粉的大户,郑州白象食品的反应最为直接——他们干脆自建了一家面粉厂,自己当起了“粮商”。

  ABCD四大粮商环伺,高盛黑石养猪卖菜

  著名的投资家罗杰斯断言:“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中国食品企业一直备受青睐,投行高盛在其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嘴,最多的胃”,因此,“要给予中国的食品企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估值”。

  瞄着中国食品行业的,远不止国际资本市场。事实上,国际上大型的粮油生产商,早就觊觎上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中国市场视为其全球产业链上最重要的环节,而拥有1亿人口,和丰富农产品资源的河南,更是粮油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国际粮油市场,有 “ABCD”国际四大粮商的说法,这四大粮商指的是美国的ADM(ArcherDanielsMidland)、美国的邦吉(Bunge)、美国的嘉吉(Cargill)和法国的路易·达孚(LouisDreyfus)。四大粮商均属世界500强企业,目前垄断着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对全世界粮食的进出口买卖、食品的制造与包装以及价格的制定等具有重大影响力。

  近年来,ABCD在国内跑马圈地的消息不断,并已基本完成上下游产业链的搭建,显然这四大家族对中国“寄予厚望”。

  要说“四大家族”的中国故事,不妨就从金龙鱼说起。金龙鱼隶属于益海嘉里集团,而这一集团是美国ADM和新加坡著名的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也是ADM在中国扩张的典型代表。目前该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全国,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

  从2006年开始,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从中国政府手中获得玉米国内贸易的许可证后,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公开信息显示,路易达孚从中国出口玉米的业务持续增长,其在美国的棉花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供应商。

  嘉吉则在中国20个省市投资建立了34家独资与合资企业,在华投资项目包括饲料蛋白、植物油、玉米加工、各种食品配料,动物饲料和化肥。

  而邦吉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大豆供应商。目前该集团在中国已运营三个大豆加工工厂,而在广州正在兴建另外一家工厂。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认为,跨国粮商近来的动作都指向粮食流通与粮食加工,特别是加工领域。而其中一些收购地方粮库的行为足以彰显跨国粮商卡位流通领域的野心,其可以通过控制收购节奏冲击现有的粮食价格体系。如果从食品油拓展到面粉与大米环节,影响将会很大。

  曹建海说,上游的化肥农药以及下游的粮食加工都是外资可以发力的环节,因为市场都是开放的,就是种子的生产流通也已市场化,粮食产业的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

  而在粮油市场之外,高盛圈地肉制品行业,黑石6亿美元砸向寿光蔬菜物流,早已不是新闻。

  有专家惊呼,在国人不经意之间,“菜篮子”、“面袋子”、“肉罐子”都已经姓了“洋”。

  纠结的市场:开放,还是保护?

  尽管“ABCD”四大粮商在中国市场上一直低调潜行,但粮食安全依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中国粮食市场会不会重蹈大豆的覆辙,失去定价权和话语权?而在公共媒体上,“粮食战争”已经和“货币战争”、“能源战争”并论,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被激烈地讨论着。

  在这种语境下,对农产品市场应该是开放,还是保护,已经成为一个愈加纠结的命题。

  “河南市场的开放和透明,这在中国来说,是走在前头的”,陈振杰对记者说,“但开放对河南企业的影响有多大,这个省里是在密切关注中。”

  事实上,即使是备受冲击的河南面粉企业,也承认开放的市场带来的一系列好处。

  “河南面粉企业普遍的现状是小、散、差,面粉巨头的进入,加速了河南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的进程,因为不走这条路,你就生存不了。”王付伟告诉记者。

  而下游企业对面粉巨头的态度,更是既欢迎,又警惕。

  “食品行业一直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你在这个市场里,就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能太狭隘”,王鹏对记者说,“益海嘉里、中粮都是思念多年的合作伙伴,他们在某些专用粉领域的实力是很强的,他们来河南,对河南面粉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是有好处的。”

  但王鹏并不认为巨头们能“横扫”一切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有中小企业的长处,他们在一些专业领域,对专一产品的研究程度,是有些大企业不能比拟的。”

  思念在面粉领域,最大的客户是河南雪燕制粉有限公司,雪燕是一家生产专用粉的生产商,其主打产品就是饺子粉。

  “企业选择供应商的第一原则是适用,而不是供应商规模的大小”,王鹏说。

  目前,河南饺子粉市场年需求量在10万~12万吨,仅雪燕就生产了8万~9万吨,占据了河南饺子专用粉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三全、思念的饺子粉大都是雪燕供应的。

  饺子专用粉生产为雪燕产品取得了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其一袋25斤装面粉,要比普通面粉贵五六元,一吨就高出四五百元。

  面对外资企业的进入,雪燕并不像其他中小型面粉企业一样诚惶诚恐。

  “不可否认,现在城市居民家庭的面粉使用量是越来越少,餐饮用粉和工业用粉的比例越来越高,”陈振杰说,“河南的面粉结构是30%左右的专用粉,70%左右的通粉,这和广东面粉结构刚好相反,你想,你的附加值怎么比得过人家。”

  陈振杰认为,不管是外资还是国有资产,进入河南发展粮食深加工,都是好事。提高河南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不在于对本地企业提供地方保护,而在于丰富产品线,提高面粉附加值,对面粉进行精深加工。

  事实上,河南的本地面企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天丰面业从2009年起,就开始延长其产品链,向上游,延伸到育种、仓储和物流,向下游,其开发的“双鱼牌”烩面供不应求,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位于许昌市的湖雪面粉则涉足饼干、蛋糕、面包领域,并在香港注册了莱克思奴食品连锁公司,目前已在许昌等地开设了数家直营店。

  “我们并不要求省里关门闭户,阻止外来面粉企业的进入,这在目前的市场环境里也是不现实的”王付伟说,“但面粉企业利润不大,又牵涉到资金的大进大出,我们希望政府能在税收,以及流动资金贷款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