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盒子3s rom:为什么企业ERP系统的精髓是集成化?_ERP子站_信息化_IT专家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20:06:57

为什么企业ERP系统的精髓是集成化?

作者: 胡自新,  出处:eNet硅谷动力, 责任编辑: 徐蕊,  2008-01-15 11:48
  ERP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软件工具,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并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模式。从本质上讲,ERP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

  一.集成化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快速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1)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2)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化技术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3)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发生了改变,从单个企业核心力的对抗发展到围绕核心企业组成合作双赢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特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彻底摆脱传统的陈旧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将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技术导入自己的管理机制,才能获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可能。“集成化”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它特别重视企业的整体性需求和信息在各系统之间、各组织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完全集成,使得传统的以劳动分工理论为基础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传统企业管理理论强调的是专业分工管理,各管理部门的界限分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职能驱动,信息管理分散落后,很难做到共享;而现代管理理论则强调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以系统的观点、流程的观点、集成的观点去分析传统企业中的各种弊病,并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集成化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和整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流程驱动的。

  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企业信息化仅仅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的重复性的管理活动,一般是模拟手工管理的局部应用,各个部门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这种信息故岛现象使得企业的信息和数据更新不同步甚至不一致,使得信息不能自动传递,不能共享,各部门使用的数据不一致,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带来困难。同时,各局部子系统都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不能进行深加工和充分利用。因此,这样一些孤立的系统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到了20世纪80年代,企业界开始意识到集成应用的必要性,因此很多企业开始试图在企业系统整体概念的指导下,进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在这种需求的拉动下,出现了很多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商,为企业提供了各种集成化的企业管理应用的商品化软件产品。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遵循MRP—MRPII—ERP轨迹发展起来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二.ERP系统的精髓是集成

  ERP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软件工具,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并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模式。从本质上讲,ERP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集成性是ERP管理模式的最重要的特征,ERP系统区别于传统的管理思想,它不仅仅考虑企业一个职能部门的运作,而是企业的整体角度出发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问题。因此,ERP不是一种职能部门或局部的管理系统,而是企业整体和全局性的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企业的整体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ERP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核心业务和企业之间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在企业内部通过ERP系统将企业的销售、生产、采购、财务、质量、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业务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对市场的快速反映能力。此外,ERP还是一个面向供应链的管理系统,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分销商、代理商、客户等集成起来,组成一个资源共享、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双赢的利益共同体。

  ERP系统在两个层次上完成了集成,即功能层次上和数据层次上。ERP集成化的思想体现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和需求,它全面覆盖企业所有的管理功能,将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看成是一个紧密结合整体中的一环。相对于企业的各主要业务环节,ERP系统相对应地划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如销售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主生产计划子系统、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车间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成本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等等。ERP通过这些子系统分别完成企业各相应业务的管理功能,而这些子系统又依照其内部的逻辑相互关联,并把各个功能子系统结合成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实现了企业各项功能的集成。ERP系统功能层次上的集成是建立在数据集成的基础上的,ERP是一个完全集成化的软件系统,各个功能子系统在运行中所有的数据来源于一个共同的数据库系统,各子系统在统一的数据环境下工作,将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连接在一起。通过公共数据库各个子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它们可以获取其他子系统的数据,从而打破了传统管理中的数据私有,消灭了信息孤岛现象,所有数据统一存放、统一维护,减少数据冗余,各个子系统通过数据和信息的集成,当某项业务发生变化时,系统就将与之相关的信息自动输送到它所被定义好的相关业务单元中去,从而实现了功能之间的集成。如图1所示。

  

  图1 ERP系统通过数据和信息上的集成(数据共享)完成和支持了系统在功能上的集成ERP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功能子系统集成的、整体性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以业务流程导向的模式集成企业内部的所有功能,并以互联网为基础与其他的企业相集成,形成供应链系统。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的业务流程来实现的。如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流程、生产制造管理流程、采购供应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等。在传统的手工管理中,这些流程往往是各自独立运行和互相脱节的,这些本来应该紧密关联的业务流程,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ERP系统就是以业务流程的集成为导向,将企业所有的核心功能集成到管理系统之中,使企业完成系统化、集成化改造,提高企业管理水平。ERP系统是一个商品化的应用管理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相当完善的标准流程,即所谓的“最佳流程实践”及参考模型。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引进ERP商品化软件,作为改造和优化企业现行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三.ERP集成化特点的体现

  ERP系统集成化的特点在企业应用中的具体体现可表现在以下几点:

  (1)ERP系统的纵向集成

  企业应用ERP系统可以实现管理功能和信息的纵向集成。所谓纵向集成是指在应用ERP系统的企业中,实现了管理功能和信息在企业各层次之间的集成,或者说实现了各层次的业务流程之间的集成。以制造业企业为例,一个制造业企业的管理系统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层结构:计划层(或决策层)、执行层和控制层。计划层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制定企业的各级的各种计划,如销售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计划、车间生产作业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等等。ERP系统对企业的各种计划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建立了集成化的计划管理体系,它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龙头,为各管理职能提出了计划指标,指导各种业务工作的执行。执行层的管理是指对企业的各项执行性的业务活动,如采购部门的各种物料的采购活动、各生产车间的生产制造活动以及各种辅助生产活动等的管理。执行层的是执行各项计划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各项任务,生产出市场和客户需要的产品。在生产和采购等执行活动中,必然会受到各种干扰,如车间生产过程中设备故障、人员短缺、停工待料、质量事故等,都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使执行的过程偏离计划指标,必将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和对客户的按时交货。因此,需要设立控制管理层,通过监督和统计等手段对企业各项执行活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各项业务活动的执行结果对计划规定的指标的偏差,为计划管理人员和调度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完成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闭环控制。而ERP系统真正有效地将企业管理中的这三个层次集成为一个紧密关联的闭环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ERP系统纵向集成的特点可在企业的各层组织机构中体现出来,小到一个职能部门,如各管理处室、各生产车间等;大到整个工厂和企业;甚至大到整个大型集团公司。这是因为,企业内的各级组织机构或职能部门,都可以划分成以上提到的三级层次结构。比如企业的采购部门,在管理职能上可包括:计划层——采购计划的制定、用款计划的制定;执行层——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合同的签定和管理、到货验收和退货管理、供应商信息和关系管理、应付款管理等;控制层——采购信息的统计和分析、采购物料的质量监控、供应商信誉的监控和优选等。ERP系统对企业每个核心的管理职能部门提供了完善的集成化解决方案,它打破了传统管理中个业务活动中信息割裂的状态,将各层次间业务活动紧密地关联起来,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畅通、信息共享、流程化的有机整体。ERP提供的采购管理子系统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采购业务流程图 ERP系统实现企业的纵向管理层次的集成,这一点对整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或集团化企业来说,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企业的规模越大、层次越多,管理信息在各层次之间进行传递就越困难。特别是在传统手工管理的环境下,信息传递缓慢和信息孤岛现象,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如果想要及时了解基层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极其困难,所需要的信息往往要经过漫长的、层层的报表和公文旅行才能到达高层的手中,由于时间的漫长往往使信息滞后,失去使用价值,影响企业高层及时决策,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ERP系统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搜集、处理和传递,并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将企业底层的生产经营信息和发生的问题,及时地搜集起来,按照各级管理人员的需要,及时加工成他们需要的信息,有力地支持了决策工作,提高了经营决策活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反过来,通过ERP系统也可以将高层领导的工作指令快速地、准确地传达到基层工作人员,完成了整个企业的闭环控制系统。

  (2)ERP系统的横向集成

  ERP系统除了完成了企业各管理层次之间的纵向集成外,还实现了业务流程跨部门的横向集成。所谓业务流程跨部门的横向集成,是指打破传统的按职分工的原则和部门之间的界限,将跨越不同职能部门,由不同专业人员完成的业务工作环节集成起来,合并成单一个业务流程,由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应用ERP不同的子系统提供的功能和信息,完成该业务流程的运行。任何企业都是由产、供、销、人、财、物各种管理环节紧密结合的统一体,传统的手工管理中,由于管理工具和方法的落后,造成了个管理环境和业务流程的分割状态,出现了产供销脱节、物流和资金流脱节等现象。实现ERP系统以后,实现管理业务流程的横向集成,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系统化、流程化和集成化水平。例如在传统管理环境中,最令人头疼的是“产供销的脱节”,在按职能分工的原则下,这三个流程往往分属于三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分管,即生产管理部门、采购管理部门、销售管理部门。由于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机构,下层人员仅对直属的上级负责,采取严格的逐层的报告制度和纵向业绩考核制度。因此,某部门要索取其他部门的资料或信息,往往要通过文件的层层传递和审批,造成时间的延误,影响企业及时决策,这对当今激烈变化的市场,不能做到快速反映,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使用了ERP系统以后,可以很方便地做到生产管理流程、采购管理流程和销售管理流程之间的紧密集成。使销售管理子系统中的市场和客户信息及时地、自动地传递到生产管理系统中,为编制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提供依据,真正做到“以销定产”;生产管理业务流程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编制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出所需要的各种物料,包括自制的零部件、外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委托别人加工的外协件,为采购部门编制采购计划提供依据,这样做到“生产指导采购”,克服盲目采购和盲目生产引起的浪费。产供销流程的横向集成如图4所示。

  

  图4 生产销售采购功能关联图

  (3)ERP系统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

  物料、资金和信息是制造业企业的三大制造资源,这三种资源的运动,即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动是形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基础。其中物流和资金流是信息流的载体,信息流反映了物料和资金的运动状况。物流和资金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是紧密关联的、同步运动的,但是,在传统的手工管理中物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是分离的,不匹配、不同步,在时间上严重地滞后,企业的财务信息不能及时地反映出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发现了问题再处理时,已经给企业造成了损失。ERP系统解决了物流和资金流的脱节问题,在ERP系统中,对供产销等的业务流程,凡是与资金业务发生关系的地方都做了严密的接口,每一项物流业务的活动都在资金业务活动中定义了相对应的财务科目的的变化。这样,物流状态的每一变化都会动态地反映到资金状态的变化,真正实现了物流与资金流的集成,做到物料变化与财务业务的同步变化,随时将生产经营状况,通过资金运行的状况反映出来,提供给管理人员,监督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物流与资金流集成如图5所示。

  

  图5 物流与资金流集成 图5表示出资金流与物流以及其他资源流程之间的关系,这些流程的集成是通过以下六大接口实现的。它们是:

  1)销售与财务总帐之间的接口——根据客户定单,将客户订购的产品出成品库并开发票后,由应收账款管理模块,将售出的产品按发票金额记入应收账款,并自动转入财务总帐,当客户付款后冲消。

  2)采购与财务总帐之间的接口——根据采购定单、物料入库单、验收检验单等,将采购物料按采购金额,由应付款管理模块,记入应付账款,并自动转入财务总帐,当向供应商付款后根据报销发票冲消。

  3)库存与财务总帐之间的接口——根据入库单、质量检验单、包销发票等单据,通过材料核算模块。将入库物料按计划价或实际价(如发票未到可按暂估价)记入财务总帐,按暂估价记账的项目,在发票到后再进行调整。材料核算模块把物料库存的运动变成资金(存货科目)的运动。

  4)设备与财务总帐之间的接口——根据设备的增添、转移、报损、挂起等状态的变化,通过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将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设备、大型工具、房屋、车船等以金额的形式记如财务总帐固定资产科目,并进行折旧计算。

  5)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账之间的接口——根据企业各部门人员的变动,以及有关人员的工资、奖金、扣款、保险、基金、劳保津贴等数据,进行职工工资的核算,并记入财务总帐模块。

  6)成本核算极其与财务总帐的借口——根据基础数据模块提供的成本BOM,通过成本核算模块,并调用库存数据、财务总帐的各项费用数据、车间的生产统计中的各项产品、零部件的在制品数量,计算出车间生产的产品或零部件的实际成本,并记入财务总帐。

  (4)ERP系统实现了企业供应链的集成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经济的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独立生存,它必须依赖上游企业(如供应商、外协厂)和下游企业(如分销商、代理商、客户)等合作伙伴的支持,这些企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各自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结合成相互协作、互补、互惠、双赢、共享资源的集成体——供应链系统。在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为了同一个目标协调各自的行为方式进行各种活动。供应链管理以客户需求以及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对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重新整合和优化管理,这就要求实现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的信息集成。ERP系统支持供应链管理,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将核心企业与企业的合作伙伴的业务联接在一起。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取代了企业在与合作伙伴通讯中使用的传统的通讯工具,如电话、电报、电传等,这大大地改善了通讯的效率和质量。核心企业的下游的合作伙伴,包括分销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客户等。他们为企业带来销售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信息,是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的依据。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订单,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各种外购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以及外协的零部件等。核心企业要把这些物料的需求计划信息传递给上游供应市场的合作伙伴,如企业的供应商,并接收供应商的供货,形成了供应链系统的集成。如图6所示。

  

  图6 供应链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