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花园二手房:人民日报文化产业莫刮“浮夸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38:20

金台论道)

张 贺

《 人民日报 》( 2011年12月09日   19 版)

  据媒体报道,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数量已逾万家,甚至在区县、乡镇都会发现它们的身影,但其中真正能做到文化产业集聚的不到5%。“数量多、企业少、效益差”成了文化产业园区的通病,超九成园区借文化之名圈地牟利。有舆论批评说:“文化产业正在刮浮夸风”。

  这一幕与十几年前席卷全国的“开发区热”何其相似乃尔。那个时候,别说大中城市,就连边边角角的乡村也纷纷圈地盖房,招商引资;本以为“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但结果却是应者寥寥,园区荒废,不但造成严重的土地浪费,还欠下银行巨额贷款,使当地发展失去后劲。殷鉴不远,不可不察。

  之所以大多数文化产业园区效益差,是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的。世界上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大都位于人文荟萃之地——密集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多样的文化社区,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一个以往常被忽视的因素——足够庞大的人口。之所以强调人口的重要性,是因为人口既是市场也是人才的来源。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基础是人才。对绝大多数文化企业而言,最大的成本不是厂房和设备,而是人力成本。文化企业在布局时,首先考虑的通常是能否找到足够多的合适的人才。因此,所有缺少对人才的吸引力的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必然困难重重。

  也许有人说:“难道只有北京、上海能搞文化产业,我们中小城市就搞不得?”那倒未必,只是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中找到生存发展之路。像目前这样一窝蜂地上马动漫园区、影视基地和主题公园,必然导致同质化竞争,最终大家比拼的不是企业内在质量和园区实际效益,而是谁的土地、税收等政策更加优惠,陷入另一种形式的“价格战”。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中国主题景点国际峰会2006年披露,我国20年间建设的2500多个主题公园70%亏损,盈利的不过10%,被套牢的资金高达1500亿元。但即便风险如此之大,各地仍在不断上马大型主题公园项目,就在今年,中部某省相隔不远的几个城市几乎同时开建上亿元的主题公园,以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得不下令,暂停审批类似项目。

  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这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作风,不但违反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也违反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应该看到,目前文化产业园区遍地开花、泛滥浮夸的局面,和政府手中的审批权限过多过大有直接联系。全国经过国家有关部委正式批准的文化产业园区不过1300余家,但实际在建的超过上万家,绝大多数是地方政府批准上马的。这些项目是否经过详细的可行性分析?是否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这些疑问不解决,文化产业项目“大干快上”就难逃“吹肥皂泡”的嫌疑。

  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在上马类似项目时,主要考虑的还是经济效益,而不是文化本身,还没有脱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陈旧思路。实际上,指望文化产业带动投资和就业,至少在目前、在大多数地区,是不现实的。文化企业不像富士康那样的工业企业,雇佣的员工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少数人才头脑中的创意,随着技术的进步,承载创意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成本可以趋近于零。因此,文化企业普遍规模不会太大,靠文化企业解决就业问题是不现实的。我国文化企业平均雇佣员工大概20余人,这一数字多年来都未有太大变化,就是明证。

  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潮中,各地政府青睐于方兴未艾、前景无限的文化产业有合理一面,但热闹中尤需头脑冷静。对政府而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在文化发展中的定位。政府应该是政策制定者、市场监管者和秩序维护者,而不应直接插手具体的经济活动。否则一旦失误,就会造成严重损失;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政府审批权限过多过大极易滋生寻租腐败。个别园区打着文化产业的旗号变相搞房地产开发,就是一例。

  现在很难说,由政府主导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是不是一条合理的路。至少目前来看,包括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区在内的国内外文化产业园区没有一家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发展起来的。普遍都是自发形成后,政府因势利导,遂成大观。考虑到这一点,我们的各地政府在对待文化产业园区时,会不会更理性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