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罗轻烟掌是哪一集:从破坏性批评到聪明的惩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4:13

从破坏性批评到聪明的惩罚

[日期:2007-11-01] 来源:  作者:张月萍 [字体:大 中 小]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因而会出现许多出格的行为。比如摔坏积木,撕坏书本等等。于是,成人便气急败坏地批评他们。心理学家将家长或老师的这种教育行为称为破坏性批评。
一、           破坏性批评的表现形式
    在家长和老师在日常教育行为中,破坏性批评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训斥式的批评。这种批评虽能立即改变幼儿的出格行为,但是其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却并不理想。如成人喜欢用“疯疯癫癫的,就不能静一静”这类批评语来要求幼儿立刻安静下来。殊不知,幼儿对这种粗暴的批评方式是难以接受的,一旦失去了教育的时效,幼儿又会故计重演。
    2、讽刺式的批评。对幼儿的各种出格行为,成人并不是直接地指出,而是用正话反说,尖酸的言语讽刺挖苦他们。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幼儿,会很容易形成刁酸,刻薄与冷漠的性格。
    3、示众式的批评。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分时间,场合批评幼儿的种种错误行为,如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幼儿“笨,2+2=4都不知道”等,此类的批评语会使幼儿失去自信,从而产生自卑感。
    4、唠叨式的批评。这种批评不是很严厉,但批评时却抓着幼儿的错误不放,唠叨个没完。时间一长,这种批评往往会成为幼儿的耳旁风,显然,所起的效果是很不近人意的。
    5、棍棒式的批评。面对幼儿的出格行为,家长或老师常武断地打骂幼儿。这种批评会引起幼儿恐惧和叛逆心理,从而影响幼儿性格的正常发展。
二、           破坏性批评产生的原因
    老师或家长气急败坏地批评幼儿,有的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急噪心理;有的是为了“激将”,希望借此激起幼儿的上进心;有的却是出自无奈,无知。具体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理想化的家庭教育目标。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制定家庭教育目标时,脱离子女的客观情况。如让音盲的幼儿学钢琴,给弱视或色盲的幼儿报美术班。由于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幼儿不可能出现目标中的超人表现。于是家长的心态失衡了,从而出现许多不理智的言语。诸如“再练上一百遍,弹的还是一样的难听”“别画了,乱七八糟”等等。
    2、缺乏正确的儿童观。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常认为儿童小,不懂事,认为他们没有自尊,自信等。时至今日,许多家长仍有这种错误的观念。这种根深蒂固的不平等意识,势必会使成人采用不科学的育儿方法。如在教育调皮的幼儿时,成人常认为说教式的教育是行不通的,认为他们是吃硬不吃软的,唯一的法宝是打和骂。这种教育方式只能使幼儿一时屈服,最终是屈而不服的。
    3、成人自身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许多家长或老师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而他们的教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支配。当心情愉快时,成人便放任幼儿的各种出格行为;反之,即使幼儿没有任何过错行为,成人也将自己的怒气迁移于幼儿。
三、           破坏性批评的负面影响
    家长或老师的破坏性批评往往会造成幼儿在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自信心的严重丧失。马斯洛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即“最健康的自信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他人的尊敬之上的”。在幼儿的眼中,成人就是重要的人物。因而,幼儿对来自家长或老师的评价,尤其对“蠢孩子,笨孩子”等消极评价是很敏感的,因为这种消极评价,破坏了幼儿的自信心,使其产生自卑感。在以后的学习中,幼儿一遇到挫折时,就会认为自己不行,对自己充满了悲观的态度。心理学医生指出:成人的消极评价只会造成幼儿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说谎、懦弱、孤独、孤僻、固执、焦虑不安等,因此,成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绝不会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 破坏了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亲密情感。一些性格倔强的幼儿,成人越是打骂他,其越逆反,从而产生了亲子之间的隔阂,造成无论成人好说歹说,也无济于事,幼儿就是不理睬的结果。
    3.负面榜样的默化。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有句名言: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真理。在很大程度上,幼儿的游戏言语折射出成人的教育语言,也不可否认这是“榜样”的力量。
四、           聪明的惩罚
    既然破坏性教育行为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成人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我们何不化破坏性的批评为聪明的惩罚。惩罚的得当,不仅能巩固孩子的是非标准,而且还能使孩子的正确行为得到强化。但是粗暴的惩罚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身心,还可能改变孩子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更呼吁一种“聪明的惩罚”,那么,什么才是一种“聪明的惩罚”呢?
    1.惩罚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苏联英雄舒拉回忆过一件往事,小时候他十分淘气,经常和别的孩子打架。一次,他的大衣全给扯破了,母亲看到被撕破的大衣,又气愤又难过。但她没有大声斥责,而是默默地缝补着大衣,一直坐到深夜。舒拉起初羞愧地看着妈妈,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便向母亲痛悔地说:“,妈妈,我以后永远也不再这样了。”这时,母亲才平心静气地开导他,让他真正认识到打架是一种恶习,并决心痛改前非。
舒拉母亲的“惩罚”方法是十分聪明的,她使舒拉在常时间的沉默中感受到良心的责备,用舒拉自己的话说“他是在经受着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的心灵的鞭挞。”这种惩罚的效果更远比鞭打和严厉的训斥要好的多。
    研究表明,孩子越小,他的精神世界就越是系在母亲的“爱”上。当他发现妈妈“不喜欢”他时,他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这时如果爸爸告诉他:“按妈妈说的去做,妈妈就喜欢你了”时,孩子自然就会去认真纠正。所以,对待幼小的孩子,家长要采取一方“冷淡”,一方“疏导”的方法,纠正他们不良行为和习惯,孩子长大一些,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后,在他的错误面前,家长采取“沉默”方式往往比责骂更有效。因为家长的沉默出乎他的意料,很容易启动他的“自责”心理,去自律自己的行为。
    2.惩罚的强度要适当。
    严厉的惩罚虽然使人顺从,但却很少使之内化,而且易使儿童产生敌意。舒利卡是个7岁的孩子,但身体发育落后,看起来好象只有5岁,这是因为他常常不按时吃饭的缘故,父亲只要他犯有小小的错误便要狠狠地惩罚他,,以至于他变得孤僻,难以接近。可见在惩罚孩子时切不可感情用事,应该是态度坚决,感情温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父母的惩罚是为了他好,对他有益。值得一提的是,惩罚不应该是蛮横挖苦的,体罚更不可用。因为蛮横、挖苦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体罚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因而用说谎来逃避惩罚,或公开与父母作对,还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传授攻击行为,造成他们欺负弱小。实验证明,严厉的惩罚只是在当时制止了幼儿的出格行为,而和风细雨的惩罚所产生的心理影响还能在惩罚后的长时间里控制幼儿的行为。
    但一方面也必须考虑到,一个不够严厉因而不能使行为立刻改变的威胁,实际上只会增加不良行为的吸引力,这就意味着,这个适宜的强度一定要在开始就奏效。如果惩罚的强度是逐步升级的,在功能上很象打“防疫针”,无形中增加了孩子对惩罚的抵抗情绪,而一下子使用最强的刺激,能使孩子真正受到触动,从而有效打断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
    3.惩罚的行为必须及时。
    惩罚分为及时惩罚和继时惩罚。在产生错误行为的同时或刚结束时就给予惩罚称为“及时惩罚”;而隔了一段时间才实施的惩罚被称为“继时惩罚”。一般来说,及时惩罚的效果好一些。研究指出,及时惩罚能使孩子把过错和愧疚联系起来,加深对过错的认识的回忆。例如,幼儿弄脏了新衣服马上就给穿旧衣服的惩罚,这比“等你爸爸回来……”等恐吓有效的多。因为幼儿时间观念较差,昨天的事仿佛过了好几天,加上好玩,刚犯的错误一转眼就忘记了。因此,家长责备孩子要打铁趁热,不要拖延,即使幼儿表现出不良行为而成人没时间给予及时惩罚,那么惩罚只得推迟,但一定要提醒幼儿。
另外,处罚幼儿要及时,这是由他的记忆特点决定的,当幼儿忘记了自己的不良行为,再继续处罚已不再有效,例如,幼儿在集体游戏活动中有捣乱行为,我们可以让他停止参加该活动几分钟,但不能过长。
    4.惩罚的应用必须一致。
    惩罚要前后一致,这样能使幼儿知道无论何时犯错误,都将受到惩罚,不会有侥幸心理。如果孩子第一次用蜡笔画墙壁,被处罚三天不准用蜡笔,而第二次同样的行为只是纵容地笑笑就算了,那么孩子将永远不会改正过错。
    惩罚还要有一贯性,不能随父母的心情而随意改变。否则孩子就可能表里不一,专看父母的脸色行事。学者认为,父母在惩罚孩子之后随着又直接对犯错误的孩子倍加爱护,就会抵消惩罚的效果,也许还会增加不合适的反映。
    5.惩罚必须讲明道理。
    成人在惩罚幼儿前后,必须对其讲明被惩罚的道理,才能使其心服口服。反之,容易使幼儿认为惩罚是父母向自己发泄愤怒的一种机会。还有研究表明,实施惩罚时说明理由,可使惩罚显并不重要。所以,如果成人不想用强烈刺激来惩罚幼儿,那么可以先告诉幼儿为什么错了,错误的严重程度怎么样,有什么危害,为什么要惩罚他,最好告诉他以后应该怎么做。这样孩子就能够懂得父母的惩罚是公正的,合理的,因而甘愿受罚,并吸取教训。
    6.奖惩并用及指出避免惩罚的途径。
    我们都知道,吃了苦的,再吃甜的,就特别有味。同样有奖有罚,奖惩分明也十分有效。只有在幼儿表现出不良行为时及时给予惩罚,幼儿才明白不应该这样做;以后一旦出现良好行为就及时给予奖赏,才能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
    7.成人与儿童之间亲密关系是有效惩罚的基本条件。
   学者研究表明,同样的惩罚,由一个习惯于奖赏和教养孩子的成人施行,比一个习惯对孩子冷漠和疏远的成人更有效。当一个倍受幼儿喜爱的老师惩罚幼儿时,她同样也做到了向幼儿施加痛苦(责骂)和扣除快乐(对幼儿的爱),而不受幼儿喜欢的老师只能做到前者,相比之下,可以看出亲密的关系确实影响了惩罚的效果。
    综上所述,幼儿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挫折的环境中,因此,批评和惩罚作为一种强烈的挫折,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手段,不妨大胆运用,但要看是怎么样运用了。另一方面,惩罚也应该谨慎使用,因为,不当的惩罚会带来不良的副作用,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惩罚是一门艺术,在教育中发挥极其有效的作用,正是本文要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