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荷歌曲原唱mp3:论对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00:03

论对话

作者:戴维·伯姆

 

深圳大花整理

对话的意义

一个人可以从别人的对他的反应中,发现自己表达的意思与别人所理解的不同,进而可能会在自己观点和别人反应基础上,产生新的想法。如此反复下去,产生出的新的观点会得到两个人的认同。

在对话中,每个人都不是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相反,两个人共同认识,形成了新的共识。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不带任何偏见,无拘无束的互相倾听,而不试图对对方施加影响。举例: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科学家探求事实的过程中。

为何沟通这么难呢?

当一个人想做某事时(不仅仅是讨论或想想),他倾向于自己已经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如果有问题,一定是出在别人身上。当自身的观念矛盾时,自身总不愿承认和面对。问题出现时,心灵上出现一种短暂的恐惧,阻止自己触及这些问题;或者产生兴奋感,导致注意力转移。正是我们自身的恐惧和欢乐,妨碍了自己自由的交流和沟通。认识不到这一点,单纯命令大家去倾听毫无意义。

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妨碍”沟通的因素上,同时每个人也都全神贯注于正在沟通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可能一起去认识,创造并形成新的共识。

 

 

对话的开始

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它能起到一种类似“胶水”或“水泥”的作用,从而把人和社会粘结起来。

思维假定的形成:通过老师、父母、读书等等途径,形成了一种经历和对事物的看法,逐步把这些看法、意见和观念与自身融为一体。当别人质疑这些看法时,你认为别人似乎在质疑你本人,因此你愤而抗击。

思维形成的问题分裂性

人在思维时,总是以解剖方式来分析事物。关于国家、家庭、种族、宗教的划分。

思维本身活跃的发生作用,但它却认为自己什么都没干。它认为自己只是如实的想你报告事物的本来面目。但事实上,你身边和你所能想到的一切,企业、政府、学校、科学、技术、宗教、一切环境与生态问题都是源于我们的思维。

遇到问题,我们总会说,想法解决,但我们却不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从而不停的制造问题。

思维分为个体思维和集体思维。多数思维都是源自集体中,语言也是如此。各种思维假定也大多来自社会,包含我们对社会运作的认识,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组织结构等。我们既要关注个体思维,同样要关注集体思维。

 

群体对话的必要性及力量

参与对话的人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有不同的思维假定。是社会宏观文化的一个缩影,构成了对话的微文化。

如果参与对话的只有4—5人,他们就能够针对他人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发言,说话保留一定的余地,避免让人不愉快的话。另外,一旦2-3人发生激烈争执,其他人很难劝阻,对话由此中断。

而在一个20—40人大群体中,对话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就很难避免不谈那些令人棘手的问题,也很难照顾到方方面面。

集体的共享意义具有强大的作用力,力量要远远超过个体思维。语言是集体性的,虽然个体能对思维和观念形成发挥作用,但很少有人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它们。

集体的思维就像激光那样,能做到普通光线做不到的事情。在一个群体中,不仅能形成高度的内聚力,更能在内心深处形成默契和意会。意会是隐含性的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表达的,当我们能在隐含性知识层次上交流,或许能让思维发生改变。

 

 

注意事项

l  群体对话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个人方面问题,而是探讨文化层次上的问题,但由于个人问题和文化问题纠缠不清,因为对话可以个人问题有所触及。但对话不要经常从个人问题开始。

l  对话不是心理治疗,并不试图治疗任何人,如果有治疗的效果,那是对话的副作用。

l  在对话中,对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要去决定做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我们就不够自由。我们必须让自己空荡荡,这样我们就不会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去做任何事情,也不需要达成任何结论,也不会顾及该说什么或者不该说什么。这是一种开放和自由的环境,是一个空灵之境。不让自己的心中积聚任何事。

l  对话不专注于任何特定目的,也不要求群体服从那个目的。如果一定要有个目的的话,那对话就是真正的、流畅的对真理进行交流。

l  人类组成群体要么是娱乐消遣、要么是有意义的工作,但对话却不设定任何日程、达成任何目的。因为一旦有目标,大脑中就会形成意义的潜在思维假定,假定就会限制我们思考!

l  协商是对话的一个初级阶段,是妥协和让步,是让对话进行下去的一个起点。

l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话持续足够长时间,而不是建立一个固定的永久的对话群体。1—2年的时间,及定期开展。

l  我们并不想改变任何事情,我们只是想弄明白它是如何发生的。在某个点上的时候,大家坚持自己观点是绝对必要的→对话持续不前→产生疑问“它是不是真的是必要的” →局面缓和→冲突消失→对话进入创造性的新阶段。

 

悬置作用

把怒气既不向外发泄、也不让怒气在心中停留,就像在镜子前观察自己。以身体为镜,观察机体的反应,以别人、以群体为镜。观察思维产生的冲动和结果。

 

对话的难处--原文摘抄:

对话的难处还在于它使你产生发言的冲动或压力,甚至是一种强迫性,来使你站出来说话,尤其当你是那种“健谈者”时,更是如此。即使不是健淡者,你也会有类似的压力。你会由于害怕说话而退缩。

因此,人们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消化吸收别人说的话。人们既会由于感到某种压力而发言,也同样会产生被人忽视的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甚至会由于这么简单的一个原因而中断。这里面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但我们还是应当对它进行探讨。通常情况下,对话时如果没有给予大家充分的时间来分析和思考,每个人就会急于发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相应地,当大家谈到某一点时,你根本就没时间进行深思熟虑——比如是否认同此观点,接受它或是排斥它等。假如你就某一观点进行思考,当你正在思考的时候,别人则继续着他们的对话:当你想发言时,会发现话题已经转移了。当你想清楚“别人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对此我应当作何反应”时,就已经太晚了,因为大家所谈的已经不是这个话题了。所以在对话进行过程中有一种很微妙的状态,你既不能急于发言,也不能退缩不前。对话中会出现沉默以及其他类似的状态。

因此,虽然我们不为对话设定“条条框框”,但一些必要的原则还是应当遵守的。比如要给予每个参与对话的人发言的机会。这些原则有助于我们开展对话。不要把这些原则视做规矩,相反,我们只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原则。遵守对话的一些特定程序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同样地,如果某个人总想控制对话的进程,试图让大家都接受他的观点,照他的意图来进行对话,就有可能导致冲突的发生。对话针对的是那些普遍认同并接受对话原则的人。如果认为对话不适用于你,就不要去对话。在对话进行的过程中,你通常都会发现不断地有人离开,同时又有新人加入。总会有人认为:“对话并不适用于我。”

那么,你又当如何应对对话中出现的种种不快乃至令人沮丧的局面昵?就像前面我们所提到的那样,有些事情可能会使你生气、沮丧或者让你恐惧。对话会暴露你的思维假定,你的观念会受到挑战,别人的不同观点甚至可能令你难以容忍。除此之外,当没人引导对话的时候,当大家找不到合适话题不知所措的时候,人们更会惶惶不安,焦急难耐。凡此种种困难,均是你在对话中所应克服的。

以上是对话中将会出现的各种困难——事实上,在我所观察到的所有对话里,这些困难都曾经出现过。对话之难,不可避免。于是你也许会问:“那么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些困难呢?”这正是我们所必须探索的问题。

 

 

 

论对话-2,摘自论坛

 

 

 

在对话中学习     P. 克里希那  印度瓦拉纳西 Rajghat教育中心

摘自 http://www.jkrishnamurti.org.cn/viewthread.php?tid=479&highlight=%B6%D4%BB%B0

 

正是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真相会呈现出来,而不是通过试图去迅速回答它。如果内心没有对问题当中的一切因素进行深入地检查和理解,它给出的答案就只是一个很表面的看法,因而没有什么价值。知道了这点,内心就会对在对话中形成观念和结论失去兴趣。它也不会为了首先获得真相而与别人抗争,因为它已经不再有野心,不再寻求满足和荣誉。它是一颗出于对真理的热爱而在探询的心,并不是要获得一个结果或定论。

 

克里希那吉把对话比作一场网球比赛,在其中,问题象球一样被从一边抛到另一边,每个选手用他的评论或观察将它送回。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双方选手都消失,而球悬停在半空中!它的意思是说,观察者(参与者)与他们特定的知识、观点、主张等等一起消失,只有对问题的观察在进行。如果观察者(或他们的个性)会消失,那么有几个人或他们是谁都没有关系。

 

在这样的对话中,有提问与回答,而回答会引起进一步的提问;于是问题会一直继续下去。在这样的对话中,有一种聆听的状态,在其中两个人都消失了,只有问题还在。

 

 

-------------------------------------------------------

对话的几个功能      本帖最后由 凡夫 2009-6-19 00:02 编辑 

1、发现自己的错误

在对话的过程中,在一问一答之间,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会被表达出来。如果我对问题的认识有错误、有成见、有漏洞,那么它们也都不可避免地会被表达出来,展现出来。愿意去聆听,去看到自己的错误,这或许就是转变的开始。

--------------------------------------------------------

关于读书会功能的几点看法  本帖最后由 凡夫 2009-6-18 23:47 编辑

 

从昨天大家表达的意见看,对读书会的功能与期望似乎有这样一些方面:

1、联谊活动

2、分享式讨论

3、“质疑/发现”式讨论

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讨论,那就是参加者主要不是为了联谊,不是为了表达与分享,也不是仅仅为了听听别人的意见,而是希望在讨论中,有新的内在发现。

这样的讨论可能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即:克氏所说的一切,不是观点,不是用来“接受/反对”,或者“同意/不同意的”。因此,我的观点不重要,别人的观点不重要,克氏的观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实是什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我们能否在此时此刻去发现它?

 

这样的讨论似乎需要这样一种心境,即:我们一边在讨论,一边也在观察我们自身。一边对别人提问,一边也在对自己提问。我们说的每句话,就是我们此时此刻所看到的,而不是我们所记得的克的话,或者是我们自己的某个观点,别人的某个观点,佛教的某个观点,等等(当然,在讨论过程中,有时候为了方便,技术性地引用某些东西,也是自然的,并不排除)。

 

由于我们此时此刻就正处在发现的过程中,因此一切过去的观点(自己的或别人的),都显得没有很大的重要性。重要的是,我现在看到了什么。

以上三种功能,应该都有其价值。但是如果仅限于前两种,读书会可能会慢慢失去魅力。只有第三种讨论,才能给读书会真正的生命力。

 

这就好比很多人读克,开始很有兴趣,但是慢慢地就开始有点麻木了,开始失去兴趣了,因为最初的新鲜感没有了,克氏思想最初对我们的冲击力,也慢慢退去了。我们的生活没有发生持久性的改变,我们开始怀疑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可行。如果不能再走出一步,克氏很可能就会变成我们年轻时的一场“精神恋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忘。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会似乎不应该满足于这个层面,成为陪伴我们这场“精神恋爱”的道具。

 

不过上述问题主要不是读书会组织者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形式上的组织者其实也是普通成员之一。读书会的走向是由大家共同决定的。每个人成员探索与发现的愿望,决定了读书会的品质与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