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人福利h:四、 民师生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8:51:38

四、   民师生涯

 

       七三年腊月,我结束了二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正当我考虑今后如何走自已的生活道路时,大队支书来我家告诉我:学校下学期要增加民办教师大队党支部决定,让我去任民办教师。临近春节,父亲从东北回来了。他看到家里生活仍相当贫苦,一个劳动日才挣二毛多钱,吃粮也很紧张……便决定要全家去东北。我心里一直不愿去东北生活,因为东北天气太冷,人很容易受寒落下毛病;到那里人生地不熟的,没有生活乐趣;更重要的是我已近结婚年龄,如果父母逼我在东北成了家,就会耽误我升学就业,万一结婚生子,以后就很难再回故乡。我姐当时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啦。我从小受到姐姐的照顾,不忍心把姐姐一人丢在老家。父亲的性格又十分倔强,从不允许自已的孩子不听他的话。我便先劝说母亲同意我留下,然后再找二伯母、四伯父、支书(b祥)等人去劝父亲。父亲开始坚决不同意,后经多人劝说,又见我执意要留下,也只得同意让我暂时先不去东北了。

 

      春节过后,父母亲在安顿好我以后的生活(让我跟二伯母吃饭)后,便和二姨母一家一块去了东北。我便和二伯母及堂姐生活在了一起,从此开始了长达六年之久的民师生涯

 

     七三年春天,学校开学后,我先临时顶替一位请长期病假的老师,代了二个月二、三年级的算术课。在他病好上岗后,又改教了一个学期的四年级语文。刚开始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自己年轻气盛,性子急,对待学习差的学生缺乏耐性。使一些学生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敢再问。教了两个星期后,我岀了几道题测试完学生后,才发现二、三年级都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及格,我问那部分学生也问不个原因来,我便让教语文的程老师帮我找原因。第二天上午,上课前,程老师对我说:“原因找到了,学生说他们有学不会的地方不敢个别向你问,怕挨批评。这样看来你一是性子不要太急,二不要把学生估计太高,哪个班总会有几个智力稍差的学生。课堂教学就要从那些起点低的学生做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不学会。”听了程老师的话,再回想一下两个星期以来,自已的教学过程,我一下子悟岀了很多道理:一个老师要教好一门课,首先要让自已的学生喜欢你,敢接近你,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更好的交流;其次是一定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喜欢学、愿意学,这就有了学会的基础;再加上老师的细致讲解、耐心引导,是不可能学不会的;对智力稍差的学生还要个别辅导一下,帮一帮,促一促,不要让他们落下。否则当他们自已也认为没希望学会时,自己一放弃,再想补学已经晚了。此后,我每上一节课都注意从最基础的地方抓起,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教学环节,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听得懂、学得会。一个例题讲完后,再提问几个平时差的学生,把他们弄不明白的地方,认真讲解一下,甚至对极个别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这样便使全体学生都能弄得懂、学得会了。二个月的算术课教学,那群孩子已深深地喜欢上了我。当我告诉他们:明天我就不再代他们的课时,很多孩子都流岀了依依不舍的眼泪。

 

     母亲和妹妹去了东北,家里只剩下了我和姐姐。姐姐大我七岁,从小疼爱我,为了照看我,连小学也没上了几天。如今她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婆家在农村,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我虽然只是个民办教师,收入还算可以。每逢星期天,节假日或知姐姐家有事时,我便常到姐姐家帮她种种自留地,看看孩子什么的。三个小外甥活泼可爱,看了我格外亲近,我每次去姐姐家,也会给三个孩子捎点好吃的。如果隔长了不去,姐姐也会让人捎口信说:三个甥生也想舅舅啦。七五年秋,别人家的自留地,都己经种上了麦子。姐姐捎信让我去帮忙。星期五正赶上我没课,早晨起床后,洗刷了一下,就骑自行车到姐家去。我家离姐家有七里多路,不大会功夫,就快到她村头了。我正急着赶路,往前一望,一辆自行横放在小路中间,旁边站着一个高个子姑娘。我下来车子,正准备推车子从一旁绕过去,那姑娘却拦着我说:“你这位小哥哥,能我弄一下车子吗?” 我抬头一看,那姑娘银盆似的脸上闪动一对机灵的大眼睛,急得满脸汗水,正扶着车子发愁呢。我连忙扎好车子,问她:“你的车子咋回事呀?” 她说:“我急着赶路到营里公社医院上班,路不平车子一颠链子卡住了,怎么也拽不下来,推也推不动,这可怎么办啊?” 我提起她的车子一看,果然是链条卡在了飞轮外边与车辐条之间了,用手使劲拽了几下,怎么也拽不动。我说:“你先别着急,我这小皮包工具盒里没有锣丝刀子,我去找个干树枝来投几下,车链子可能就下来了。”我连忙骑上车子到身后的姑子庙村头,看到有干树枝的洋槐树,就放下车子,爬上树,折了一根干树枝。洋槐树枝上到处都是刺,手面上被划了两道血痕。拿着折好的一拃多长的干树枝,连忙骑上车子赶回来,用树枝尖对准卡住的链条,再用铁板手用力砸了几下树枝,车链子就掉下来了。又把链子上在小飞轮上,再一看她的车链子实在太松了,车子只要一颠还会掉链子没法骑的。我便说:“你的车链条太长,你等两分钟我给你紧一下链条,就不会再掉啦!” 我用板手先拧松后车轴的螺母,再把两边的拉紧儿上的小螺丝用尖嘴钳子旋紧,调整到链条松紧合适的程度,然后再拧车后轴上两个大螺母,把后车轮调到正中间后,再把螺母拧紧,转了一下后车轮很灵活。我说:“这才算彻底修好了,你尽管大胆骑,再不会掉链子了。” 她见我为了给她修车子,弄了一身汗,两手黑油泥,手背上也划岀了两道血口子,心里十分感动,便说:“真不知怎样感谢你呀!你这是到那去呀?没耽误你的事吧?”我说:“你不用客气!我就到前边的顺河集姐姐家去,也没啥着急事。你着急上班,快骑车走吧。”她又从裤兜里掏岀一叠卫生纸让我擦手,我接过纸擦手时,抬头仔细看了她一眼,好俊俏的大姑娘啊!她在前,我在后又一块骑到顺河集街上,一边骑车一边说话。她问我:“你家是那庄的?” 我说:“万福河南西王店的。” 她说:“怪不得见到你,总觉得面熟,你是不是经常从后面这庄的西南角上往这顺河集上来呀?” “是呀!”“这庄最西南角的那个院子就是俺家。以后再路过时,口渴了就请你到俺家喝水好吗?” “好的,好的”她着急赶路没下车子就走了。

 

 

      我接过来四年级班,教语文,一直教这个班到五年级毕业。我从小喜欢读书,那时的小学语文内容比较浅薄,所以显得得心应手。先教孩子们正确流利地读书,再教他们用语言文字去叙述自已身边的人和事,指导他们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描写,然后再运用简单的修辞手法把语句写得生动形象些。有时我布置了作文题后,先指导学生如何立意、选材、组材写好重点段,学生写文我也写文。学生起好草稿时,我就先把自已写的文章读给他们听,让他们找岀自已的不足,然后再去修改自已的文章。用这种办法训练写作文,一个学期后,班内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写出语句通顺,主题突岀,内容比较丰富的作文来了。

 

     白天在学校上课,夜里还参加大队、团支部组织的政治活动。我上高中时,林彪“9、13” 事件发生,为了批判林彪叛党叛国投敌罪行,中央下达了57号文件,文件及附件内容很多。凡中央下达的文件,要传达到基层。大队干部多数识不了多少字,只好找我代替党支部书记向社员干部传达中央文件。1973年7月,毛泽东在对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中指出,林彪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反法”的。他认为,法家在历史上是向前进的,儒家是开倒车的。毛泽东把批林和批孔联系起来,目的是为防止所谓“复辟倒退”,防止否定“文化大革命”。江青一伙接过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口号,经过密谋策划,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批准王洪文、江青的要求,由党中央转发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批林批孔运动遂在全国开展起来。这个运动从1974年年初至同年6月,历时半年左右。在这期间,江青一伙借“批林批孔”之机,到处煽风点火,大搞“影射史学”,批判所谓的“现代的儒”、“党内的大儒”,露骨地攻击周恩来;他们借批林彪“克己复礼”,影射周恩来1972年以来进行的调整工作是“复辟倒退”、“右倾回潮”;他们还极力吹捧“女皇”,为其反周“组阁”阴谋大造舆论。毛泽东发现江青一伙借机进行夺权活动以后,对他们作了严厉的批评,斥责他们是“四人帮”,使他们反周“组阁”的阴谋失败。这次“批林批孔运动,不但在历史研究领域和社会伦理道德方面造成混乱,搞乱了人们的思想,而且在江青一伙煽动的所谓“反潮流”的冲击下,使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来出现好转的局面又遭到挫折。在 批林批孔运动中中央下达了不少的文件,还有报纸杂志上的文章都要组识学习。我又一次成了大队支部的传声筒。

    

 1973年8月党的十大召开后,“文化大革命”进入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毛泽东采取种种措施维护“文化大革命”。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的错误,凭借他们在党的十大上所窃取到的权力,加紧了篡夺最高领导权的步伐。在这一阶段里,肯定与否定“文化大革命”、篡权与反对篡权的斗争非常激烈。江青反革命集团为了打倒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采取了一系列恶劣的手段和一系列卑鄙的行动。  

    1971年 9月以后,全党开展的批林整风运动,对于林彪反党集团推行的假左真右 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进行了揭发批判。周总理根据毛主席指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手解决由于林彪一伙破坏所造成的种种问题,全国形势明显好转。林彪反革命 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搞反革命两面派,披着极“左”的外衣,在 非常“革命”的口号下,制造分裂,颠倒敌我,否定一切。他们高喊“革命”口号而 猖狂反党反人民,妄图打倒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破坏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否 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因此,批林整风开始后展开的批极“左”,批假 “左”真右,就等于撕开了“四人帮”的“左派”画皮,捅到了他们的心窝子上。“ 四人帮”十分恐慌,江青叫嚷“批林整风都整到我们头上来了! ”“四人帮”的一些死党也嚎叫:“陈伯达倒了,必然要炮打张春桥、江青同志。实质上是两个司令部的 斗争。”为了掩护林彪,隐蔽自己,“四人帮”悍然下令:不许批极“左”,不许批形“左”实右。他们以攻为守,接过批林批孔的口号,大搞假批孔,把矛头指向人民 敬爱的周总理。

  “九·一三”事件后,江青下令梁效(两校—北大、清华)进驻林彪住宅毛家湾,编辑所谓批林材料。 梁效对林彪的大量罪证不感兴趣,从大量材料中抽出一些林彪肯定孔丘、孟轲某些言论的零碎材料,上报毛泽东。江青事前向梁效面授机宜,说是搞材料要从现实的斗争 需要出发,为了这个需要,选材料就是寻找诸如孔孟之道之类的题目来转移斗争大方向。

  毛泽东见到从林彪住宅搞到的肯定孔丘、孟轲某些言论的材料,由此想到了“批 林批孔。”1973年春天,毛泽东在一首诗中批评郭沫若尊孔,当时流传到社会上:“郭老从柳退, 不及柳宗元;名曰共产党, 崇拜孔二先。”

  同年5 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批孔问题。7月4日,毛泽东与王洪文、 张春桥谈话,说: “郭老在《十批判》里头自称人本主义,即人民本位主义,孔夫子也是人本主义, 跟他一样。”

  郭老不仅是尊孔,而且是反法。尊孔反法,国民党也是一样啊! 林彪也是啊!我赞成郭老的历史分期,奴隶制以春秋战国之间为界。但是不能大骂秦始皇。” 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还批评了外交部,说近来外交部有若干问题不大令人满意。我常说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而外交部忽然来一个什么大欺骗、大主宰。在思想方法上是看表面,不看实质。他说:“结论是四句话: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此调不改动,势必出修正。”“将来出修正主义,莫说我事先没讲”。

  不久,又传出毛泽东写的一首诗: “劝君少骂秦始皇, 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 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 '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 莫从子厚返文王。”

  据说,毛泽东在8月5日给江青读了这首诗,同时,又对江青说:历代政治家有成 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建树的,都是法家。这些人都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在中央政 治局会议上,江青别有用心地提出将毛泽东评述中国历史上儒法斗争的谈话内容写入十大政治报告,但主持会议的周恩来表示不要马上公布,“要理解消化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毛泽东一直在思考历史上的儒法斗争问题,并借古喻今。8月7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批发的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杨荣国的文章《孔子——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8月13日,又登载了杨荣国的《两汉时代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先验论的斗争》一文。这些文章,迎合了江青一伙的需要。9月23日,毛泽东会见了埃及副总统沙菲,谈到: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毛泽东关于儒家和法家的评论,很快为江青一伙所利用。

  1973年9月4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儒家和儒家的反动思想》一文 在《北京日报》发表。这个大批判组有30多人,名义上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实际 上由江青亲自指挥、直接控制。直至1976年10月,这个大批判组共撰写文章 200多篇, 公开发表的有181篇,其中有30多篇是江青、姚文元直接授意的,都是为“四人帮” 篡党夺权阴谋服务的。这个大批判组有十几个笔名,如:梁效、柏青、高路、景华、 安杰、秦怀文、施钧、郭平、金戈、万山红、祝小章、梁小章等。它除了享有在《红 旗》杂志、《人民日报》等报刊上优先发表文章的特权外,还直接把持了《北京大学学报》,并一度控制《历史研究》。

  与梁效相呼应,南有罗思鼎。9月15日,上海市委写作组直接控制的《学习与批 判》创刊,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论尊儒反法》一文。这个写作组是张春桥、姚文元的写作班子,正式成立于1971年7月。从党的十大到1976年 10月,这个写作组以罗思鼎、 康立、石仑等笔名在《红旗》杂志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左倾文章,这个工作组还进 行了大量的反动活动。写作组的头头说:“我们所干的事,现在说出去,现在杀头, 将来说出去,将来杀头。每一期《学习与批判》就是一块我们的墓砖。”9 月27日, 中央党校写作班子以唐晓文的笔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孔子是“全民教育家”吗?》 一文,这个写作班子也是“四人帮”的舆论工具。

  在“四人帮”的操纵下,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发表评法批儒的文章。9 月28日,《 人民日报》转载《辽宁日报》的《“焚书坑儒”辩》。这篇文章说:“'焚书坑儒’ 就其性质来说,在当时是一个反篡权复辟的'厚今薄古’的进步措施。”“秦始皇' 焚书坑儒’的效果,也是应该肯定的。”10月 1日,《红旗》杂志第10期发表《论尊 儒反法》,这篇文章说:“儒家是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反动学派,法家是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的进步学派。”“彻底批判尊儒反法思潮,是思想领域内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斗争……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更好地进行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有助于我们识别那些搞资本主义复辟的阴谋家、野心家是怎样利用古代反动派向无产阶级进攻的。”11月 1日,由罗思鼎撰写、姚文元修改的《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在《红旗》杂志第11期发表,这篇文章批“宰相”、“批折衷主义”、“反复辟”,影射攻击周恩来。这期杂志还发表了《右倾机会主义和孔子思想》,文章说:“党内历次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也都是尊孔的。”“他们尊孔崇孔,利用孔子思想作为他们进行反革命活动的精神武器。”11月16日,《学习与批判》第3期发表《资产阶级和儒法斗争》,这篇文章说: “延续了2000多年的儒法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内容和形式继续进行着。”为“四人帮”揪“现代大儒”制造舆论。江青谈了《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后,得意地说:“这篇文章的好处,是批吕不 批韦,吕是个宰相。”充分暴露了他们反对周恩来的险恶用心。在《学习与批判》第4 期上发表的《汉代的一场儒法大论战——读〈盐铁论〉札记》中,说什么“丞相田 千秋,在整个会议过程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这是一个相当圆滑的老官僚。 他善于摆平关系,模棱两可,始终不表态,最后各方面都不得罪。”恶毒影射攻击周恩来总理。

  1973年11月,毛泽东根据不可靠的消息,误认为周恩来在一次外事活动中说了错 话。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开会批评周恩来。事情是这样的,周恩来、叶剑英与基辛格会谈不久,翻译向毛泽东汇报会谈情况时谈到:周总理有的问题不请示主席、不报告主席,周恩来、叶剑英被美国的原子弹吓破了胆。

  毛泽东误信了翻译的话,认为周、叶对美国右倾投降。针对这件事,毛泽东于11 月17日对少数人这样说:“讲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是错的,要打。在陕北时连那个小土圈子,不打它就不投降。”“当着你们的面讲,政治局开会,你们也可以来,在后面放一排椅子。谁要搞修正主义,那就要批呢。你们要有勇气,无非是取消你们的职务。”

      在11月的政治局会议上,江青提出这是“第十一次路线斗争”,诬陷周恩来“迫不及待”要取代毛泽东。按当时的讲法,中共历史上有过10次路线斗争,代表人物依次是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王明、张国焘、高岗、彭德怀、刘少奇、林彪。听了江青的指责,周恩来平静地坐在椅子上,不动声色,但内心不安:与基辛格 的会谈是完全按照毛泽东的意图进行的,难道对毛泽东的意图理解错了? 难道在会谈中真的出现了右的偏差? 翻译可以抢先直接向主席汇报情况和个人的看法,在这种环 境下如何开展工作呢?

  1973年12月 9日,毛泽东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和王后艾什瓦尔雅。会见结束 后,毛泽东分别与周恩来、王洪文和王海容、唐闻生谈话。他说:“这次会开得好,很好。”这是指11月批评周恩来的政治局会议。

  毛泽东接着说:“有人讲错了两句话。一个是讲十一次路线斗争,不应该那么讲, 实际上也不是。对总理可以批评,林彪就不行。一个是讲总理迫不及待。他不是迫不及待,她自己才是迫不及待。”第一个“他”是指周恩来,第二个“她”是指江青。 毛泽东虽然在某些方面不满意周恩来,但他并不认为周恩来会“迫不及待”。毛泽东没有无条件地支持江青,他对江青是了解的,只有江青才会“迫不及待。”

     12月12日,毛泽东在讨论由他提出的关于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问题的中央政治局 会议上讲了话,12月13日、14日和15日又同政治局的有关同志和北京、沈阳、济南、 武汉军区负责人谈了话,批评了“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不议政。”又说:“ 准备打仗!内战外战都来!我还可以打几仗。”“我还可以打一仗呢。要打就打嘛! 天 下大乱,包括中国嘛! 我能吃饭,也能睡觉,所以要打,我最欢迎了。”“一打来就可以分清,谁是真正愿意打的,谁是勾结外国人,希望自己做皇帝的。”毛泽东讲话喜欢漫谈,话题很广,但始终贯穿他要阐明的观点和思想。

  12月21日,毛泽东在接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同志的谈话中,提出:“如果中国出了修正主义,大家要注意啊! ”“《水浒》不反皇帝,专门反对贪官。后来接受了招安。”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12月22日中央军委发布了八个大军区司令员实行对调的命令。 同日,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待十届二中全 会时追认:邓小平为中央军委委员,参加军委领导工作。

  在“九·一三”事件之后两年多,毛泽东又重提注意中国出“修正主义”的问题, 实际上是针对怀疑和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思潮的。

    “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他克服江青一伙的破坏干挠,坚定地推进“批林整风”运动,力求纠正“文化大革命” 的一些极端作法,努力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保护老干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 济与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江青一伙深怕 “批林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会把他们的狐狸尾巴一齐揪出来。所以他们极力干挠破坏“批林整风”运动,极力制造事端,攻击污蔑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

        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方向问题上,周恩来明确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这从 本质上说,是1967年 2月许多中央领导同志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这一正确主 张的继续。根据周恩来几次讲话的精神,《人民日报》在1972年10月发表了一整版批 判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文章。当时,在上海的张春桥和姚文元,立即授意《 文汇报》搞了期《内参》上送,说《人民日报》发表批极“左”的文章是错误的,是 否定“文化大革命”。11月,外交部和中联部提出关于召开外事会议的请示报告,其中提出要以彻底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煽动的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为会议的中心内容。这个正确意见,得到周总理的批示同意。但是,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却攻 击反对。张春桥说:“批林彪是否就是批极“左”和无政府主义? 我正在考虑。建议 外事会议批林要批得全面一些。”江青说:“我个人认为批林彪卖国贼的极右,”还 要“着重讲一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

      对批林性质的认识分歧很大,最后由毛泽东裁决。毛泽东从他晚年的“左”倾错误理论出发,对这个问题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他在12月的一次谈话中,肯定林彪反革命集团是极右,而不是极“左”。否定了周恩来的正确意见,给江青一伙壮了胆。根据这次谈话的精神,1973年1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联合发表的《新年献词》中,强调“批林整风”的重点是批判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 线的极右实质。从此以后,只准批林彪的极右,不准批林彪的极“左”。江青一伙乘 机大批所谓“右倾回潮”,把“批林整风”运动引向邪路。 联系这个背景,毛泽东对周恩来有些不满,提出注意中国出“修正主义”的问题,提出“批孔”问题,就不难理解了。而江青一伙正是利用这一点,认为时机已到,组 织写作班子编写《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作为批判林彪影射周恩来的弹药。

      1974年1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发表社论《元旦献 词》,社论说:“国内外一小撮阶级敌人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说明这场革命 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我们一定要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 “批林,批判林彪路线的极右实质,就是批判修正主义。我们要充分利用林彪这个反面教员,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反修防修的教育。”“要继续开展对尊孔反法思想的 批判,在批判中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中外反动派和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 都是尊孔的,批孔是批林的一个组成部分。”社论明确提出继续批判“尊孔反法”,批判“修正主义。”

  1974年 1月12日,江青、王洪文写信给毛泽东,要求向全国转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写作班子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毛泽东批示同意转发,中共中央于1月18 日将《林彪与孔孟之道》作为1974年1号文件下发。于是,“批林批孔”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从上述事实看出,“批孔”是毛泽东提出的。而江青反革命集团则利用这一点, 制造了一系列事端,以达到篡党夺权的目的。

    中共十大虽然批判了林彪的反革命两面派的本质和严重罪行,但却全面肯定和继 承了中共九大的错误指导方针,使全局性的“左”倾严重错误得以继续下去。更为严重的是王洪文被提拔到了接班人的地位,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在中央政治 局内结成“四人帮”,窃取了更大的权力。江青一伙的野心急剧膨胀,他们急于寻找机会打倒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篡夺党政大权。江青等人利用清查林彪的机会,在林彪家中找到了一些摘录的孔子和儒家著述的语录条幅和卡片,如“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等等。于是,便认为林彪是孔孟之道的信徒,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江青一伙指使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大批 判组整理了一份资料,取名叫《林彪与孔孟之道》,送给毛泽东。

  1974年1月12日,王洪文、江青致毛泽东信:

主席: 
  我们看了北大、清华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觉得这份材料对当前继续深入 批林、批孔会有很大帮助。各地也迫切需要这种简明扼要的材料。 我们建议是否可以把这份材料转发全国各省、市,各大军区、省军区、军委各总 部、国务院各部,供批林、批孔时参考。现把材料呈上,妥否?请主席指示。

王洪文 江青 
1974年1月12日

  毛泽东在信上批示:“同意转发。”《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作为中共中央1974 年 1号文件下达。中共中央关于转发《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的通知说:“资 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 徒。他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阴谋 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选编的这个材料,对 于继续深入批林,批判林彪路线的极右实质,对于继续开展反对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 对于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会有很大帮助。”

    批林批孔是借题发挥,实质要解决现实问题。毛泽东批准开展“批林批孔” 运动,目的是防止“右倾翻案”,肯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而江清一伙目 的是企图打倒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篡夺最高权力扫清障碍。

  毛泽东批准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后,报刊发表了许多“批林批孔”的文章,通 过这些文章可以看出“批林批孔”的真正意图。

  1974年2月1日,《红旗》杂志发表短评《广泛深入开展批林批孔的斗争》,短评 说:“毛主席反复教导我们,要抓大事,要抓路线。深入批林批孔,就是当前全党的 大事,全军的大事,全国人民的大事。不批林批孔,就是不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就是放弃对修正主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进攻,这样下去,势必滑到修正主义的邪路上去。”

    我们党同林彪之间围绕着反孔还是尊孔的斗争,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时期前进和 倒退、革命和反对革命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这个斗争还没有结束。因此, 要深入批林就必须批孔,批孔正是为了深入批林。只有通过对孔孟之道的批判,才能进一步认清林彪反党集团搞复辟倒退的反革命罪行及其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才 能挖出林彪反动思想的老根,清除林彪和孔子的反动思想影响,也才能进一步认识无 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必要性,以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

  《人民日报》2月2日发表的社论《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中说:“要联系 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坚持革命,反对倒退,正确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满腔热忱地支持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

  《人民日报》 2月20日发表的社论《批“克己复礼”》中说:“批判林彪的'克己复礼’,要联系现实的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的大是大非问题。……总之,要通 过批判林彪的'克己复礼’,广泛深入地进行反修防修的教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 的继续革命,使我们各项工作坚定地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前进。”

    我们党同林彪之间围绕着反孔还是尊孔的斗争,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时期前进和 倒退、革命和反对革命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这个斗争还没有结束。因此, 要深入批林就必须批孔,批孔正是为了深入批林。只有通过对孔孟之道的批判,才能 进一步认清林彪反党集团搞复辟倒退的反革命罪行及其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才能挖出林彪反动思想的老根,清除林彪和孔子的反动思想影响,也才能进一步认识无 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必要性,以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

  江青一伙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打着毛泽东的旗号,一方面积极推动“批林批 孔”运动,维护“文化大革命”;另一方面搞阴谋诡计,进行反对周恩来的活动。他们的意图是搞乱全国,乱中夺权。

 

 七四年春,为了更好地开展 “批林批孔” 运动。学校把我做为骨干教师,派去曲阜参观游览。全公社共有三十位教师坐当时修聊商公路拉铺路材料的敞棚汽车,到曲阜参观、游览孔府、孔庙、孔林。

  

 

                      孔府大门

 

 

      在山东省曲阜孔庙的东侧,是孔子嫡系后裔──“衍圣公”的府邸。它是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公府”。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至和二年(1055)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世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后,在原曲阜(当时称为仙源,在今曲阜县城东十里)县城内建造了衍圣公府。现存孔府为明洪武十年(1377)孔子五十五世孙孔克坚时,朝廷在阙里孔庙及孔子故居以东建的新府。弘治年间遭火灾,弘治十六年又奉旨重修。正德八年(1513),曲阜县城移至孔庙、孔府所在地,以便于保护孔庙、孔府便成为曲阜新城的中心区的主要建筑。

      孔府明代占地16公顷,清代逐渐缩小,目前占地约4.5公顷。其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有11进庭院,内宅门以前为衍圣公视事衙署,后面为生活院落。东路为家庙、慕恩堂等祠庙和接待朝廷钦差大臣的九如堂、御书堂等建筑;厨房、酒坊等服务用房也在东路。西路有衍圣公读书和学诗习礼的红萼轩、忠恕堂,以及接待一般宾客的南北花厅等。

衙署

       在孔府中路前部,共设三堂六厅。正厅(大堂)为五间九檩悬山建筑,前设大月台,中部三间为前檐空敞的传统大堂形制。正厅前有东西庑各10余间,按明代六科设六厅,东庑设知印、典籍、管勾三厅;西庑为掌书、司乐、百户三厅。后厅(二堂)五间七檩,有穿堂与正厅相连,呈“工”字形。退厅(三堂)也作五间七檩,与东、西厢组成庭院。孔府三厅两庑主体为“工”字殿出月台的建筑布置,是明清两代衙署的典型格局。中路前院的东南隅还有刑狱设施。内宅门以东有防御用的碉堡。

内宅

     在中路退厅以后,共有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三个封闭式庭院。前上房为七间七檩悬山式建筑,并有东、西厢房各五间,是衍圣公生活起居的主要院落。前、后堂楼都是七间二层,前出廊,东、西配楼各三间。后花园名为“铁山园”。后堂设楼也是明清府邸的典型布局,楼下为内眷卧室、起居室,楼上为贮藏财物的库房。孔府东、西还有东仓、西仓、车栏、马号、柴园等;孔府南、北还有族人及仆役家属居住区。

  按封建礼制,孔府的规模之大已超过公府的定制,中、东、西三路房屋已将政务、祭祀、 读书、宴客、 生活、供应全部包罗俱全,布局俨然是小型宫殿。孔府在大门、二门、仪门、正厅等处明间阑额上绘有宫廷“双龙捧珠”的和玺彩画(见彩画作),反映出它是拥有皇家特权的贵族府第。

大门

      孔府位于曲阜城的中心,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文佳字美,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这副对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发人深思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从上图可以看出,“富”字上少了一 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二门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 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重光门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在建筑工艺上很有研究价 值。过去,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在十三岁。

    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故《论语·八佾》中有“邦君树塞门”的记载。重光门两面三刀侧的东西厅房,是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立的六厅。

大堂

     过重光门,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即孔府大堂。这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文。厅堂5间,进深思3间,灰瓦悬山顶。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麻叶头出锋,座斗斗欹,具有明代风格。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

  大堂正中悬挂着一个“统摄宗姓”匾,上刻清世祖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谕旨,要衍圣公“统摄宗 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玷圣门 ”,规定了衍圣公在孔氏家族中的种种特权。从唐代 起,朝廷就规定曲阜县令由衍圣公兼任,明代以后,规定由衍圣公保举孔氏族人兼任。

      堂内两旁及后部陈列着正一品爵位的仪仗。如金瓜、朝天镫、曲枪、雀枪、钩连枪、更鼓、云牌、龙 旗、凤旗、虎旗、伞、扇等还有一些象征其封爵和特权的红底金字官衔牌,如“袭封衍圣公”、“光禄寺大夫”、“赏戴双眼花翎”、“紫禁城骑马”、“奉旨稽查山东全省学务”等,第当衍圣出行时,都有专人执掌,以示威严。

  大堂之后有一通廊与二堂相连,两堂呈“工”字形。通廊里有一条大长红漆凳,称“阁老凳”。据传明代权臣严嵩被劾将要治罪时,曾到孔府来托其孙女婿衍圣公向皇帝说情,孔府主人未允。此凳系当年严阁老坐候之物。

二堂

      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其中慈喜太后手书的“寿”字碑、“九桃图”、“ 松鹤图”等,是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喜祝寿时赏给的。二堂两头的梢间,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

三堂

      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6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三堂。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此院的东西配房各有一进院落,东为册房掌管公府的地亩册契,内为司房掌管公府的总务和财 务;西为书房,为当年公府的文书档案室。

    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亦称内宅院。有道禁门---内宅门与外界相隔。此门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不得擅自入内。清朝皇帝特赐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有不遵令擅入者“严惩不贷”。

内宅门

     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前上房

     贪壁正北迎面就是正厅7间,名叫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脚石。清末孔府养着几十人的戏班子,主人一声令下,马上开锣唱戏。前上房内,明间敞亮,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

     室内家具精美,文物古玩,琳琅满目。东侧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还有色彩鲜艳、花纹古朴的明代“景泰蓝”。梢间中间桌上摆设着一大套满汉餐具,共同404件。器皿上分别雕有鹿、鸭、鱼等,可按其形盛菜,一餐上菜多达190道。长期以来,孔府形成了一种精细独特的菜肴---孔府菜。各种菜制做讲究,取名典雅,如绣球鱼翅、珍珠海参、神仙鸭子、诗礼银杏、玉笔虾仁等名菜,色、香、味、形俱佳。西里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签阅文件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宝,书架上还陈列着儒家经书和孔氏家谱。前上房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五间配房,是孔府收藏日用礼器的内库房和管帐室。

前堂楼

      穿过前上房,过一道低矮的小门,便进入了前堂楼院。院内苍松挺拔,鱼池东西对列,恬静雅致,大有步移景迁之感。前堂楼是七间二层楼阁,室内陈设布置仍保持着当年的原貌。中间设一铜制暖炉,为当时取暖的用具。东间的“多宝阁”内,摆设着凤冠、人参、珊瑚、灵芝、玉雕、牙雕等。里套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再里间是孔令贻两个女儿的卧室。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14岁时写的“圣人之心如珠在渊,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条幅,原封不动地挂在壁上。

后堂楼

    过前后抱厦,进入后堂楼院。后堂楼是二层前出廊的7间楼房,东西两侧有二层前出廊的配楼各3间。后堂楼是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

  堂中陈列着孔结婚时的用品,以及当时友人赠送的字画和礼品。东里间为当时的接待室,摆设着中西结合的家具,里套间是孔德成和夫人孙琪芳的卧室。东墙上的镜框内镶有孔德成夫妇及儿女的合照,后堂皇楼西边的两间是孔德成夫人奶妈的卧室。院内的楼是当年府内做针线活的地方,西楼是招待内客亲属的住宅。后堂楼西边还有一座楼,为佛堂楼,是衍圣公烧香拜佛的处所。后堂楼之后还有5间正房,叫后五间,旧称枣槐轩,原是衍圣公读书的处所,清末成为女佣的住宅。

后花园

   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此石系孔庆容在清嘉庆年间重修花园时移入的,称天降神助他修园,他自己从此也以“铁山园主人”自称。

    花园建于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重修扩建孔府时同时修建,由长沙李东阳监工设计。李东阳当时是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国史总裁,他为什么亲自设计。因为李东阳的女儿嫁给了孔子六十二代孙、衍圣公孔闻韶,做了一品公夫人,为了女儿,他才如此大卖力气,修建花园。在修建完孔府和孔庙后,李东阳曾4次作诗写赋,勒碑刻铭,记此盛举。此次修建之后,到明代嘉靖年间,严嵩取代了李东阳的地位,也是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国史总裁,为当朝首相。他也看中了孔府,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孔子六十四代孙、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严嵩又帮助衍圣公扩建重修孔府和整修花园,从各地名山搬来奇石怪岩,从各地园林移植名花奇草,使得孔府花园更为可观。

     孔府花园从李东阳、严嵩到乾隆皇帝,前后3次大修,其间还有中修和小修,因此花园越修越大,占地10余亩。其中有山、水、林、曲桥、花坞、水榭、喷泉,还有水中石岛、乘凉的花厅、敬花神的石坛、赏月的凉台、焚香读书的坛屋。园内还有一株近几年400年的“五君子柏”,一树五枝,中生一株槐树,因此又名“五柏抱槐”,有诗赞曰: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孔庙大成殿

 

 

孔庙(本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外在福州、北京、衢州、德阳等地都有孔庙。
    孔庙的总体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前为神道,两侧栽植桧柏,创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培养谒庙者崇敬的情绪;庙的主体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前后九进院落,前三进是引导性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较小的门坊,院内 遍植成行的松柏,浓荫蔽日,创造出使人清心涤念的环境,而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通道,既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子思想的深奥。座座门坊高揭的额匾,极力赞颂孔子的功绩,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人敬仰之情不觉油然而生。第四进以后庭院,建筑雄伟,黄瓦、红墙、绿树,交相辉映, 既喻示出孔子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丰功伟绩,而供奉儒家贤达的东西两廊,分别长166米,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孔庙古建面积约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金元碑亭、明代奎文阁、杏坛、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寝殿等。金牌亭大木做法具有不少宋式特点,斗栱疏朗,瓜子栱、令栱、慢拱长度依次递增,六铺作里跳减二铺,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外观相同等。正殿庭采用廊庑围绕的组合方式是宋金时期常用的封闭式祠庙形制少见的遗例。大成殿、寝殿、奎文阉、杏坛、大成门等建筑采用木石混合结构,也是比较少见的形式。斗栱布置和细部做法灵活,根据需要,每间平身科多少不一,疏密不一,栱长不一,甚至为了弥补视觉上的空缺感,将厢栱、万栱、瓜栱加长,使同一建筑物相邻两间斗栱的栱长不一,同一柱头科两边栱长悬殊,这是孔庙建筑的独特做法。   
   孔庙保存汉代以来历代碑刻1044块,有封建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谒庙的诗文题记,文字有汉文、蒙文、八思巴文、满文,书体有真草隶篆,是研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碑刻中有汉碑和汉代刻字二十余块,是中国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方。乙锳碑、礼器碑、孔器碑、史晨碑是汉隶的代表作,张猛龙碑、贾使君碑是魏体的楷模。此外还有孙师范、米芾、党怀英、赵孟頫 、张起岩、李东阳、董其昌、翁方纲等人的法书,元好问、郭子敬等人的题名,孔继涑五百八十四石的大型书法丛帖玉虹楼法帖等。孔庙碑刻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孔庙著名的石刻艺术品有汉画像石、明清雕镌石柱和明刻圣迹图等。汉画像石有90余块,题材丰富广泛,既有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录,也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反映。雕刻技法多样,有线刻、有浮雕,线刻有减地,有剔地,有素地,有线地;浮雕有深有浅,有光面,有糙面。风格或严谨精孔庙平面图,豪放粗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明清雕镑石柱共七十四根,其中减地平镌五十六根,高浮雕十八根。减地平镌图案多为小幅云龙、凤凰牡丹,清雍正帝七年刻,崇圣祠刻牡丹、石榴、荷花等花卉,构图优美,是明弘治十七年的遗物。石雕的精品是浮雕龙柱;大成殿前檐十柱,每柱高达六米,最为高大,崇圣祠二柱龙姿矫健,云形活泼,水平最高。另外圣时门、大成门、大成殿的浅浮雕云龙石陛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圣迹因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据孔庙宋金木刻增补而成,由曲阜儒学生员毛凤翼汇校、扬州杨芝作画、苏州石工章草上石,共一百二十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迹,是我国较早的大型连环画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两千多年来,曲阜孔庙旋毁旋修,从未废弃,在国家的保护下,由孔子的一座私人住宅发展成为规模形制与帝王宫殿相似的庞大建筑群,延时之久,记载之丰,可以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孤例。

 

 

 

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经过考证,孔林已经延续了2340多年。据记载,孔子死后葬于此地,最初的墓地约有1顷,后经过历代帝王的不断赐田,到清代时已达3000多亩,孔林的围墙周长达7公里,有墓葬1万多座。林内墓冢遍地皆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又有万古长春坊、至圣林坊、享殿、楷亭、驻跸亭等胜迹。

此外,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孔尚任墓、历代衍圣公墓、乾隆帝之女于氏墓等,也都是孔林的胜迹。林中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四时不凋。根据统计,孔林内有楷、柏、桧、柞、榆等名贵古木数十种、共二万余株。

 

      七四年春,素兰姐带着刚满周年的女儿去锦州探亲,到301医院查颈部的皮下肿块时,却被确诊为患了甲状腺癌,并做了切除手术。姐夫拍电报,让我带二伯母一块去锦州去照顾外甥女。我和二伯母匆忙收拾了一下,便踏上济宁开往沈阳的列车。这是在我成年后再一次过“山海关”。虽然已近清明,关外仍是冰封大地。河边的杨柳并未吐青,河岸边,仍有厚厚的积雪。远处的山坡,近处的田野,一点生机也没有,呈现岀一片灰白色。夜里十点,我和二伯母在一个距离姐夫部队营房十多公里的小火站下了车,往团部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团部值班人员才用吉普车把俺娘俩接到部队招待所。

 

     第二天,二伯母在招待所带小玲,我到锦州市301部队医院去看望姐姐,姐姐手术恢复得还不错。但为癌细胞扩散,还要进行一个月的放射治疗。下午,我便坐上部队的军车回到了军营招待所。过了两天,原来曾在小学教我班珠算的w君四叔,也来到部队看望他的大女儿。我又陪他一起参观了部队营房,看了射击训练。又到锦州市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

  http://baike.baidu.com/albums/17334/17334.html- 0$7d98931042371a12203f2e56

辽沈战役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1978年10月叶剑英题写馆名。新馆坐落在锦州火车站东侧铁路桥的北面。辽沈战役纪念馆馆区占地18万平方米,园区内松柏挺秀,绿草如茵,环境幽雅而肃穆。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将门、塔、馆主体建筑联成一体。游其间的纪念馆、纪念塔、烈士名录碑、雕像碑、书法碑、大型组雕、胜利之门及纪念性装饰物,构成一组完整的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建筑群体,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更加引人入胜

    辽沈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馆内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陈列内容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其中《攻克锦州》全景画馆为国内首创,被称之为“中国第一馆”。全景画馆采用绘画、雕塑、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是中国博物馆和美术史上的开山之作。

  http://baike.baidu.com/albums/17334/17334.html- 0$b6045da9efe4b2be1f17a222

辽沈战役纪念馆

    

    在辽沈战役纪念塔东侧60米处有两座相并列的陵墓,在西侧的是梁士英墓、在东侧的是张士毅墓。梁士英、张士毅是在辽沈战役中牺牲的两位著名烈士。两位烈士墓的建筑形式完全相同,为花岗岩结构,长3.2米、宽2.4米、高0.7米。墓碑记述烈士生平及贡献。墓地呈扇形,周围环以苍松。梁士英墓,为衣冠冢,张士毅墓,为尸骨墓。

   辽沈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的主题是 “ 决战决胜 ” 。 总体设计思路是突出主题,把握重点,强化亮点,即体现军事题材特点,又具有现代性。设计的基调和风格是庄重、凝练、舒展、大气。设计的原则是坚持内容编排、形式设计、展示手段上的创新和有机结合,注重博物馆展陈语言的运用和总体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辽沈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 8600 平方米,建筑结构共分三层,基本陈列设有序支前馆、

   每个馆的特性,一层为序厅和战史馆,下一层为支前馆,下二层为英烈馆,最后沿着螺旋式坡道盘旋而上为全景画英烈馆、全景画馆四个专题馆。

   整个展览面积为4912.92平方米,展线长度768.92米(不含序厅),展品1460余件。

 

     参观完辽沈战役纪念后,我们又游览锦州动物园。锦州动物园原名北湖公园,位于凌河区人民街五段,占地面积42.3公顷。园内建有人工湖,湖面约4.8公顷。在动物区内采用岭南风格建造大型狮虎山、鸡禽馆、猛禽馆、熊舍、猴山等。园内建有假山、亭廊、棚架等设施,各种植物配置合理,成为花卉繁茂、环境优美、动物繁多,具有水上优势的大型公园。

 

       

 

    十天后,姐姐岀了医院,回到营房招待所。姐夫、姐姐和我与二伯母商量说:姐姐还需再放射一个月,之后,还要到天津市肿瘤医院去治疗。估计要吃半年以上的中药。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实在有诸多不便。让我和二伯母带小玲回老家。小外甥女虽小,却很听话,愿意和我们一起回来。为了不多耽误我太多教学工作,我们便即刻返了回来。从此,学校放学后,我又要帮助二伯母,照顾小外孙女。

 

       我教的五年级毕业后,初中教师不够用。校长和老师们一致推荐我到初中班任教。当时的初中是党庄、、秦楼、史庄和我们大队合办的。我的待遇便由四个大队共同岀,协定为我们大队给工分(每年三百个工时),其余三个大队每年共给我一百八十元钱。我担任初中一年级语文课兼班主任。初中学生比小学生年龄稍大些,更听话些,更好管理。当时和我年龄差不多的教师有三个人,其中,丁s良老师比我小一岁,只有我俩个还没结婚。另一个是刘q连老师,他大我两岁,已结婚生子。我和丁、刘很谈得来。丁的老家是白浮公社,他父亲是老教师,他是高中毕业后接班安排工作的。他因为离家太远,星期天经常不回家。一个人生活不方便,便时常和我一起在二伯母家里一块吃饭。那时素兰姐的病已彻底治癒了。有时一年要带着小玲在部队住七八个月。家里只有我和二伯母俩个人吃饭。二伯母是烈属,每个月享受八块钱的抚恤金和每年三百个工时的待遇,再加上我民办教师的待遇。那时,俺娘俩在全村的生活水平也算是很高的啦。吃的有百分之五十的白面,不断蔬菜,还隔三差五的买点肉,改善一下生活。我穿的有军干服、军大衣、军大头皮鞋。还有连在大城市里也最时尚的,令众青年人称赞眼热的玫红色的运动装,光裤子就有十二三条。腰间不断零钱花。我那时还能骑一辆崭新的上海制造的“永久”牌加重自行车,也是很不错得啦。每逢星期天我和s良,便骑着自行车,到处去游玩。往东到田集,金乡县的马庙;往北到苏集;往西到汶上集;往南到成武县城里。在城里看一场电影,再吃一顿饭后,然后回学校。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极其贫乏。所以只要听说那里演电影,不管有多远的路,我们骑上自行车就走。但那时期,一切都为了突岀政治思想教育。可看能看的电影并不多。戏剧只有在所谓的伟大的文艺旗手—江青的领导下搞出的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杜鹃山》、《海港》、《龙江颂》等。我从小热爱文艺,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几乎全都是这些样板戏。另外还有一个戏是河南省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为表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而创作编排的豫剧《朝阳沟》。我由于看的听的遍数太多了。所以,这些戏剧的唱词至今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虽然达不到像我对毛主席诗词全能背诵默写的程度,但主要人物的唱段基本全能唱下来,主要听了上句就能说岀下句来。京剧的西皮、流水、二黄、导板、原板、摇板、散板等板眼、旋律,也能从京胡那优美的音韵中听得清清楚楚。再说那时能看到的电影也只有,除了根据样板戏拍摄的电影外,还有《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英雄儿女》等。这些影片我都看了几十遍,里面的人物、情节也早已烂熟于心。后面再放这些电影时,干脆就躲到屋里去看小说了。

 

      记得有一年暑假中,生产队实在找不到更多的劳力,就派我和b云到县化厂去拉氨水。我们从家里带了三天的干粮,来城里。拉氨水的地排车从化肥厂大门口一直排到红卫河北一里多远。因为排队的都是邻近大队的熟人,所以我们便轮流吃饭、睡觉。每到吃饭时,我和b云便拿着干粮到距离红卫河四里路的东关,去一个叫小贵的买水人那里去喝水。小贵,其实并不小,那时他已六十多岁了。因为他是个侏儒,个子只有六十公分高,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小贵。他是国营饭店职工,茶水买的便宜,一分钱一大碗。因为我们那时带得钱少,也只能吃从家带的干饼,喝这种便宜茶水了。排了三天才刚上到红卫河桥头,还需要排一天队才能装上车。干粮吃完了,又没粮票,只能买稀饭、羊肉汤吃饼干。和我们同行的,还有史庄大队的程y川,他大哥在工业局上班。夜里,我还可以跟y川到工业局院内留声机唱常香玉的《拷红》(《西厢记》中拷打红娘),有时还可以一会电视节目。那电视屏幕不过两个巴掌那么大。但却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的电视了。到了第四天半下午,才装上了车子。拉到家里,已是夜里九点多了。

 

       197618周恩来去世。但悼念周恩来的活动却受到政府压制。从第二天开始,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就已经出现了纪念周恩来的花圈,向纪念碑前送花圈,这在过去是从未出现过的。1月15日,是周恩来的追悼会,全国都有自发的纪念活动。3月底,南京爆发了悼念周恩来、支持邓小平、反对四人帮的「南京三二九事件」,并迅速扩展到全国。4月4日,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从3月底开始北京群众自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纪念周恩来的逝世,同时也有人是对四人帮的抗议。人们还自行在纪念碑上张贴悼词,并送来花圈。此后,在全国各大专院校不断有反对四人帮,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活动出现。当时我初高中时期的同学李c新已被推荐为广东中山大学生学生。我们俩在初高中上学期间都是关系很好的同学,高中毕业后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上了大学后经常与我通信,在一次信中他寄来了一份在当时大专院校广为流传的所谓“总理遗言”:

     主席、中央及政治局同志:

         我动一次手术以后,病情虽有短期的稳定,自下半年开始,癌症已广泛扩散,虽然还好,但离开见马克思的日子却实不太远了,我想有必要向主席及中央汇报一下近来一些想法:

        患病期间,主席对我亲切关怀,使我十分激动,主席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有主席为我们的国家和党掌握,是全国人民的莫大幸福,也是我莫大的欣慰。这些日子以来,主席在遵义会议期间和我谈话的情景总是历历在目……百感交集。不能再为主席分担工作,我十分难过,为了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前途,主席要多保重。

         洪文同志几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解决问题上,提高都很快,对此我极为高兴,我们党后继有人,洪文同志今后要多抓全面性的问题,处理还要果断,为党多做工作。

         朱德同志和叶剑英同志年纪已高,要锻炼身体,当好主席的参谋,具体分工可以摆脱些,但你们所处的地位,仍然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是一辈人,要以高昂的战斗姿态,保持革命的晚节。

         小平同志一年来,几方面工作都很好,特别是贯彻主席的三项指示,搞得比较坚决,这充分证明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要保持那么一股劲,要多请示主席,多关心同志,多承担责任,提口号要注意,要考虑到长远的影响,今后小平同志的压力将更大,只要路线正确,什么困难都会克服。

          春桥同志能力强,国务院的工作,小平、春桥要多商量。

         同志们,长期的病假使我有可能回顾自己所走的道路,在这曲折的道路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我们前头倒下去的先烈,我们是幸存者。

         1926年我和恽代英同志分别时,他说:"当中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时,我们活着的人,一定要到死去的同志墓前告诉他没有白死,死者会听到自己同志的声音的。"第二年他就牺牲了,多少年来,我总是想着用什么向他们汇报呢?……在这弥留之际,回顾先烈的遗言,对照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为自己未能多做一点工作而感到内疚。

          但是展望文化大革命后,我国人民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的宏伟前程,展望在二十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壮丽前景,我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死,对共产党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因为我已把生命交给了人民的事业,而人民的事业是永存的。唯遗憾的是我不能和同志们一起前进,加强工作,补回失去的时间,为人民服务了。

         同志们一定要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之上,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关于我的事,我向中央要求:

1. 我的病情发展概要,告诉全国人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2. 追悼会主席不要参加,会力求简单,请洪文同志主持,请小平同志读悼词。

3. 骨灰不必保留,撒掉。

   永别了,同志们。

                                         周恩来 1975.12.19

除此之外,还有一封短信,是给邓颖超的。

小超同志:

    你我都是共产党员,一起战斗五十多年了,我相信你一定受得起,要向蔡大姐学习,要教育好孩子们,当好普通一兵。

                                        战友 周恩来 1975.12.28

 

1976    1976年1月8日,巨星陨落,在病房与病魔斗争了半年的周恩来与世长辞。这位担任了二十多年共和国总理的党内元勋,本应享有国葬的待遇。然而在不正常的政治空气下,仅仅举行了一个极为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就连告别仪式上致悼词的邓小平,也在仪式结束后事实上无法进行工作。各大报纸上,怀念总理的文章在指令下被压缩,世界各国发来的唁电被要求合并、缩小字号,甚至于报纸的头条都被“反击右倾翻案风”、“教育革命”等有意占据。十里长街送总理,也在极为压抑的气氛下进行。

2月5日,杭州的几个热血青年聚会,议论起了新闻报道的周总理要求“把骨灰撒到海里”的遗嘱。“总理遗嘱就一句话吗?肯定有别的指示被封锁了”有人说着情绪就变得激动起来。23岁的青年工人李君旭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也强烈地认为,当时那种党和国家都处于险恶境地的危难时刻,知道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总理肯定是忧心如焚的,他不可能不留下遗言,他更不会在自己撒手人寰时对全国人民失语。但事实上,根据各种记载,处于病重之中的周总理确实没来得及留下什么遗言。

想着    总要做点什么的李君旭,在经过几天的思考之后,一个极为大胆的念头在脑海中诞生了,“遗言!写成总理诀别信的口气!”。有了想法,便立刻动起了手来。23岁,如此年轻,还是一个工人,有人不免怀疑,他能模仿出总理的口气写出遗言吗?事实上,李君旭尽管是个工人,但热爱文学,后来还得过全国报告文学的奖项,父母也是知识分子。并且,他炮制总理遗言还非常用心,搜集了大量周总理的讲话、报告,以及别人写周总理的文章,仔细阅读仔细揣摩。还找来了任弼时去世时的追悼会纪念册,参考胡志明了遗言。他这份炮制的遗言中,还加入了总理委托邓小平致悼词,撒骨灰等细节。甚至还特意把新闻中说的“骨灰撒到海里”改为“撒掉”这种简练的用法。

 

这篇   “总理遗言”首先是“像”,不管是口吻上还是内容上,都符合人们对周总理的印象。既提到了毛主席等老革命家,又提到了国务院的事物安排,既追思了先烈战友,又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十分恰当。对于为数更多的手抄者来说,这份“总理遗言”之所以看上去并不可疑,乃是因为它既暗合了他们的心思,又煽动着他们的不满。在已经展开“批邓”的环境下,“遗言”力挺邓小平,又“曲笔”点出了人们所愤恨的四人帮,自然会受到欢迎。

除去   对人事交待的内容以外,“总理遗言”着重提到了文革以后工作重心转入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展望文化大革命后,我国人民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的宏伟前程,展望在二十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壮丽前景,我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在人心思治的时刻,“总理遗言”犹如一把收聚民心的利剑,人们疯狂传抄是自然而然的。

         1975年下半年至1976年上半年,可以说是我国有史以来政治谣言最发达的一年。发达到了在几亿人口中妇孺皆知的程度。这些谣言的矛头,无一不是针对着把中国拖入十年内乱的极左派们。老百姓心头压抑已久的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如长时间积聚的滚烫岩浆,随时都将喷涌而出。德高望重、忍辱负重、苦心孤诣的周总理自然成为民意最大的寄托。

       在这种情况下,“总理遗言”中那句发自肺腑“回忆先烈的遗言,对照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我为自己未能多做一点工作而感到内疚”怎能不让人们心情激荡?从“十里长街送总理”,到“举国传抄总理遗言”,到三月底悼念总理的“南京事件”,再到“四·五天安门事件”,围绕着周总理逝世,中国民众首次在建国以后发起了大规模的自发抗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天崩地裂的1976年,这一系列事件才是走向新时期的起点。

 

我读了z新从广州寄来的这份所谓的“总理遗言”,当时也深信不疑。因为自已从小就非常崇拜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我又把这封信的内容,让其他语文教师也看了。大家都非敬佩周总理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的胸怀。此事过了大概两个月后,有一天,南鲁公社派出所的苏j成所长,突然来我校,调查关于所谓“总理遗言”之事。我和几位老师如实反应了情况,并上交了那封寄自广州中山大学的原始信件,大队党支部还岀具了关于我个人的材料证明。此事才算最后了结了。

       

          七五年夏天,z从部队来家探亲。我们分别了三年后,又见了面,彼此说不完的心里话。白天我要上课,晚上,他跟我住在一起,有时说到下半夜话也说不完。回忆小时的生话情景,我们还会流出伤心的泪水,说起他在部队的趣事,又会发出会意的微笑。再看看他从部队寄来的信,己是满满的一纸箱了。在他探亲的半个月中只有俺俩有空,便会到一起,总有说也说不完话。他父亲担心他在部队提不了干部,万一复员了,不好找媳妇。非给他定了一个他不满意的对相。探亲时间要结束了,我送他归队,临别时把自已戴了几个月的手表送给了他,我俩又一次流下了那依依不舍的泪水。

     

   一九七六年的下半年,z勤来信说:他已被部队推荐到广州军事体育学院进修,并让我转告在中山大学上学的c新,他会抽空去中山大学的。我知道了这消息,真是高兴万分。这苦命的孩子终于靠自已的努力,走岀了一条通向幸福人生的光明大道,我一颗始终为他悬着心,也获得很大的安慰。一年后,他被分配到成都陆军学院当了排级军事体育教官。七九年春,再次探家并定了婚。当他的妻子看到他保存五年之久的我俩的“两地书”时,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那一页页一行行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她。让她从中体会了我们俩个男人之间在十六七年内所结下的无法用语言、文字能表达岀的感情。

 

   每当c新放假从广州来,也要找我,在一起和他住上几天,在一起谈天说地论人。至今还记得他说过的当时中山大学的崇洋派、复古派的教授特点,还有那一位毎个月三百多元工资,却为了一角和三轮车夫争来争去的老太婆教授。他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广播学院(现在传媒大学的前身)任写作课。为了老人和自幼同学的妻子之间的深情,一年后又回到老家来,到党校任教。我和他这种既是同学又胜似同学的感情。也将会保留到终生的。

 

   七六年,初中班的几口教室已成为危房了,学校准备搬迁到大队西边去建。校园加操场需要近三十亩地,校长多次和大队协商,也定不下来。校长让我帮忙分析原因想办法解决。当时是z勤的父亲任支书,因为他是本村人,学校建设用地都我村的,他难以岀面说话,让自已村上白拿岀近三十亩的土地来。我找到了问题的根子,便让他召集七、八、、九、十,四个生产队的领导,我岀面做说服工作。我先从学校办在自家门前给本村学生带来的方便,再说到今后学生考学走岀工作又少人占土地,还给本村带来的好处,又说到以后教育发展的前景,最后又说了自已教好学生保证孩子们考上高中的决心。这些深深打动了父老乡亲们,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贡献岀土地建校,七、八队减少的土地,九、十队也划岀一部分土地做补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建校资金不足,我又带领学生利用劳动课,把文革中拉倒的石碑、无用的破石头用大铁锤砸碎了,自力更生筑窑烧石灰,拉土、拉砖、拉煤。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干了一个多月,学校建好了。七七年暑假开学,初中班搬进了宽敝明亮的新教室。再也不用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担忧了。

 

 

       七六年我教的初中班毕业。那时高中招生已实行考试制度。当时毕业四十多名学生,只有六七个学生考上了高中。我校老师都不相信这样的考试结果,便和党D修校长一块到教育局查考试成绩。拿到学生成绩单后,我们才明白了。语文、数学成绩都考得很好,物理、化学两门课都考得极差,全班只有三个学生刚及格。校长气得暴跳如雷,埋怨当时教理化课的申y法老师。申y法,当时是巨野师范学校理化一年速成班的毕业生,自己做个初中理化题还可以,教学就不行了。用校长的话说像用盘子喝水,不会抓教学重点。讲课随意性极强,自已想到哪就讲到哪,无用的知识比有用的还多。一节上下来,学生不知老师之所云,怎么能让学生学会知识呢?再让这样不会教学的人上课,肯定是会误人子弟的。校长向公社教育组要教理化的老师,也要不到,急得校长直搔头皮转圈子。放暑假前,学校召开初中全体教师会,重点讨论下学期的教师任课问题。其他各科均不成问题,唯独理化课找不到合适人选。

 

   暑假中,我正在屋里躺在床上看线装手抄本的《红楼梦》。忽然听到党校长在院子喊我,急忙走到屋门外,见他从手里拿一张纸递给我说:“教育组昨天下的通知,要求每个联中点必须派一名教师到成武师范参加理化培训班。我准备让你去参加培训班。” 我说:“语文课我正教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让我去呀?” 校长把任课老师的情况说了一遍,这个不合适,那个不行,只有我才正合适。我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半路岀家’有多难?我在高中学的那点知识早忘得差不多了。这难茬子我也不想接。况且教好学生也不是一个人的事。” 他见从各个方面都说服不了我,只好乖乖地走了。我又躺下继续看《红梦楼》,刚看到焦大,因为骂主子,被塞了一嘴马粪,又听到大队支书b祥的说话声。刚坐起来,校长和支书己进到屋里来了。b祥说:“党校长让你去培训也是为了学校着想,学校办在咱家门口,还是方便咱大队的学生。学校有困难咱更得帮忙呀!” 我说:“b祥,你不知道学校情况,我从初一到初三刚把语文教材熟悉了一遍,基本摸熟了教学思路。现在让我改教理化课,我又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一定能教好。谁愿干这种岀力不讨好的事呀?” b祥说:“刚才党校长也给我说了学校的情况,其他也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我的意见是:你为了咱们的学生升学还是多吃点苦岀点力吧!以后他们有本事也不忘记你这个老师的。” 我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好再推辞了,便说:“让我下学期教理化也可以,但毕业班任课教师得让我挑选。” 校长说:“你可以先说说你的打算。” 我说:“让丁S良教数学,刘q连教语文,你认为如何?” 校长哈哈大笑起来“咱们真是不谋而合啊!”

 

五天后,我带着学习资料和生活用品,到距县城还有十五华里的成武师范学校培训了五周时间的理化课。听崔c俭、段s华老师讲了初中化学课教学的重难点;听王p民、康j珍老师讲了初中物理课教学的重难点。培训班还进行了结业考试,我获取了化学一百分,物理九十八分的成绩。

 

暑假开学后,按我和校长事先预定的人员安置了课程,我教物理、化学两门课。我先用两节课的时间讲绪论部分,让学生了解初中物理、化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化学在工农生产上的实际应用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两门课在初中阶段要学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思想上产生浓浓的爱好之情,进一步生成学好这两门课的动力。平时上课时,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听不明白、学不会的问题,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期中考试时,我班三十六名学生平均成绩:物理八十七分,化学九十一分,全公社排名第二。学生也认为理化课,很好学,学习情绪一下高涨起来。

 

素兰姐带孩子住在部队上,二伯母不用照看外孙女,她闲不住便在家养了一头猪,两只羊。她老人家忙不过来时,我就帮她割些草、拉些土,垫猪、羊圈。入冬了,猪也长到二百多斤。为了能多卖几个钱。便宰杀了后,把猪肉带到魚台县境内去换大米。我们和四伯父家在前一天,一块杀了两头猪。第二天夜里,我和堂兄、两个姐夫把猪肉分开捆在自行车上,下半夜就出发了。我家距金乡县城七十多华里,我们过了金乡县城,天还不亮呢。休息了一会,接着往东南赶了四十多里路,到达目的地时,当地群众才吃早饭。当地家家户户种水稻,正是水稻丰收之后,上好的“五七”米家家都有。用二斤半大米换一斤猪肉,也都感到很合适。转了几个村子,傍晚时分,已全部换完了。饿了整整一天,找了个锅灶,做了半锅大米饭,把留下的二斤多猪肉也炒上,饱饱地吃了饭后,又装好大米往家赶。三百多斤猪肉换成近八百斤大米,比来时重了好多。每人用自行车驮着近二百斤重的大米,摸黑往家赶。当时天气也冷,路边沟里的水,也结了冰。我的自行车好,驮了二百多斤大米,为了身上暖和些,便用力蹬自行车往前赶路。大约一个小时后,感到身上已冒汗了,才慢慢停下来,放好车子,在路边找了避风的地方休息,刚好有堆豆叶,便点着火烤着,吸了两支烟后,才听到他仨个的说话声。一块又休息了半小时,再接着赶路。到黎明时分才回到了家。休息了两小时,吃过早饭,留下一部分大米自家吃。然后又把大米驮到巨野县陈集粮所卖了。一算账,除下猪下水和留下的大米外,正好比活猪多卖了一倍的价钱。

 

      一九七六年是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1月8日,巨星陨落,在病房与病魔斗争了半年的周恩来与世长辞。周恩来留给后人的遗产是极其丰富的:他的一贯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务实思想,以及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普通劳动者,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生死。他是体验百姓疾苦和民情的人。他还有一个特有的能力和本领,就是在他那里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关系问题。周恩来富有自知之明,在自己力所不逮的岗位和时机,能够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主动承担责任而让贤,反戈一击,反对错误领导,让位于毛泽东。从来不为个人的得失去留而萦怀的超人品质,也是世所罕见的!所以,具有周总理这样的天才智慧、能力和品质的人物是绝无仅有的。因而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智慧的化身和骄傲!正是他的智慧和天才给我们证实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作用的辉煌效果,正是他的智慧和天才使得他的敌人在对他无可奈何的同时也不得不对他的人品和天才深感佩服、赞不绝口,也正是他一身浩然正气,无私无畏,与劳动人民同心同德,把自己的超人智慧和才能全部奉献给中国人民和人类的幸福和解放事业的高尚品质,使他赢得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赢得了世界各国领导人甚至敌对的领导人的尊敬和赞扬。联合国也诚心自愿下半旗致哀!而也正是这一切,使他在劳动人民的心中竖起了一座永远也不会磨灭的丰碑!他的去世使得亿万劳动人民悲痛欲绝,自动为他在凛冽寒风中洒泪送行,形成了空前绝后、举世无双的百万人民自愿送灵的人类社会壮举!他的英灵将永远回荡在中华大地乃至人类世界的上空,他永远活在劳动人民的心中!

 

            生为国家 死为人民 耿耿忠心昭日月 何堪魂去

         功同五岳 青史千秋 洋洋正气结丰碑 难报恩来

   

      

 

 

      

 

 

1976年7月28日 凌晨3点42分,在东经118.1度、北纬39.6度,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发生比日本广岛原子弹强烈400倍的猛烈爆炸。 中国唐山市丰南一带突然发生里氏8.2(国内测量为7.8)强烈地震,23秒钟后,唐山被夷成废墟,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首都北京摇晃不已,天安门城楼高大的梁柱痉挛般地"嘎嘎"作响。从渤海湾到内蒙古、宁夏,从黑龙江以南到扬子江以北,这一华夏大地的人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一片惊惧。天津市房倒屋塌、摇晃和震响……

 

     

 

  一九七六年三月八日十五时许,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一位来自远古的客人,突然造访了地球,它就是现在吉林市博物馆展出的吉林陨石。吉林陨石这位不速之客,在为地球带来大量宇宙信息的同时,也为北国江城吉林市的旅游业增添了奇彩,成为关东大地上旅游观光的独特景观。现在天文爱好者和游人能够很方便观察陨石。吉林陨石降落在吉林市和永吉县附近方圆五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域内。当时共收集到较大陨石一百三十八块,总重二千六百一十六公斤,现被吉林市博物馆收集展出。其中最大块重1775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吉林陨石就其数量、重量、散落范围以及科技含量,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经测定,吉林陨石的母体原是太阳系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颗行星,年龄约为四十六亿年。大约在八百万年前,在运行时和其它星体相撞,发生了一次大爆裂,脱离出小行星带而落到地球表面。据科学分析,吉林陨石属于橄榄石,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它由近四十种矿物组成,含有十八种元素,是极为珍贵的宇宙样品。吉林陨石雨降落时,铺天盖地,呼号之声,几百里以外清晰可闻。落地的巨响和震波,震碎了无数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场面之宏大,威力之巨猛,如同原子弹。然而,竟无一人一畜的伤亡,可谓一奇。

 

 

        

 

 

九月九日,伟大的毛泽东主席,竟也撒手人寰……全民族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大家自动组织起来,满怀深情地编花圈,扎白花,制黑纱,布置灵堂,参加各级单位组织的追悼,加入各级灵堂的守灵……九月十八日那一天,天安门广场将举行有百万人参加的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全国各大城市、县城,也都设立了分会场,同时转播天安门广场追悼大会的实况,许多独立的村庄和单位也集会收听收看。可以说,那一天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全民集合。十点钟到了,随着北京时间最后一个呼号音的结束,全国规模的毛主席追悼大会开始了。那撕人心肺的哀乐,泛起了滚滚哀潮……同一时刻,凄厉的汽笛响彻云霄。这一时刻,中华大地任何一个地方所有的防空警笛、运行中火车轮船的汽笛、所有汽车的车笛,全部响了起来,这是中华儿女的哭泣,这是九曲黄河、巍巍昆仑的哀悼!整个神州大地好像痛得在抖动,也哭了!所有的人都会这么想,于是悲痛被推到了极点!是毛泽东,让被侮辱、被奴役了百年之久的中国人在世界上站立起来的!他的功绩依然是比天高,比海深,他永远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大民族的精神符号,也成为世界所有被压迫人民的希望。今天毛泽东不在了,我们怎么办?这种失去心理依靠的恐惧,恐怕是当时大多数普通人共同的感觉。但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完成毛泽东的未竟事业,是那时人们提及最多的誓言。

 

   

 

 

1976年7月6日,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朱德逝世。朱德是四川仪陇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十月革命后,他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2年在德国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他参加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4月和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政治委员。从此,他开始了同毛泽东长达48的共同革命生涯。他们领导的红军当时被称为“朱毛”红军,“朱毛”也一度成为红色革命运动的代名词。以后,朱德先后任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等职,一直是我党和我军的高级领导人。解放后,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历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朱德在几十年的战斗历程中,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起领导和指挥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战争,为党和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赢得了党内外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毛泽东曾称他为“人民的光荣”。

 

       1976年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逝世,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但江青一伙反革命集团却迫不及待地加紧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他们以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名义,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在此期间发生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他们报告,企图切断中央政治局与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联系,由他们指挥全国。他们私设上台用的标准像,炮制就职演说,唆使一些人写“效忠信”、“劝进书”,并在上海突击下发武器弹药,准备武装叛乱。10月4日,他们发表伪造的“按既定方针办” 的所谓毛泽东的临终嘱咐,准备着手夺权。在这危急时刻,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于10月6日果断地逮捕了江青、张春桥、姚为元、王洪文。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全国亿万军民,随即举行盛大的集会游行,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性胜利。“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至此结束。

       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当时邀请了30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8月6日下午,会议讨论的重点转移到高校招生这个热点问题,在此之前,教育部以“来不及改变”为由,决定仍然维持“文革”中推荐上大学的办法,并刚刚将方案送出上报中央。这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对,纷纷揭露这种办法的弊病,主张立即恢复高考。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查全性是在会上首先提出恢复高考的人。据他回忆“8月6日,我就讲到恢复高考这个事。恢复高考是我在这个会上首先提出来的。小平同志觉得应该恢复高考,但是他说今年大概来不及了。我记得很清楚,他提出了这么个问题之后,大家反映,虽然招生会议开过了,今年只要做还来得及。小平同志说,'好,那就决定今年恢复高考’。并要求教育部立即把报送中央的报告追回来。”于是,就有了77年“高考在冬季”这一中国教育史上极其特殊的现象,原来它有一个从“来不及”到“来得及”的过程,是邓小平同志的明快果断硬从时间老人和僵化体制的“虎口”里“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伟人处理事务的独特作风。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七七级学生1978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1978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中国高教体制从此走向正轨,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命运,也徐徐拉开整个国家和民族复苏和新生的帷幕。

1977年冬天,有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11年的中国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 —— 不折不扣的20:1。也知道了为什么77年“高考在冬季”。这年冬天,我因为怕自已在高中所学知识甚少,不能和“老三届”的学生相争,便报考了中专。后来见到了高考试题:作文题《我最高兴的一天》,连古文翻译也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已也有些后悔没参加高考。但是,自已判断失误,怪不得别人。过后连中专入学通知书,我也没接到,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体检视力不合格。心中从此便增添了好多烦恼。父亲多次来信,发电报催我去东北。父亲在东北已备好了建房材料,单等我去了后,才盖新房子,还说已给找了一个合适的有工作的对相。我当时带了两个班的理化课兼着毕业班的班主任,我实在舍不得这群自已用了那多心血浇灌岀的将要绽放的幼苗蓓蕾。然而父亲是不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的,一而再而三地催呀催呀……我又不能对他老人家完全倾吐自己的心声。白天,我要上课,忙着学校的工作;夜里还要复习自己的功课,准备高考;整天还要顶着来自父亲那方面的压力。实在是受不了,终于在临近高考的前一个月病倒了。先是神经衰弱,头疼,晚上睡着觉,接着是吃不下饭,免强吃下去一点,就反胃呕吐。一个多月下来,体重一下减了三十多斤。二伯母见我老是不能吃饭,便问我原因。我也一时难以说明,她便尽量改善生活,但我却食欲大减,白白辜亏了老人家的一片苦心。学生马上要毕业升学,我不能因能自己的身体耽误他们的学习。白天坚持着上课;晚上还要找资料,编写复习题。工作的紧张劳累,终于让我浑身乏力,头晕得站立不住,连床也起不了。校长、老师和学生们都来看我,说了很多安慰我的话……最使我感动的是毕业班的十个女生,下了晚自习后,带了两瓶麦乳精来看我,还说:“王老师,你都是为了我们才累病的呀!你放心休息几天,养好身体再给我们上课吧。” 见她们个个眼中闪着泪花。我便说:“这点病算不了什么,输几次液,只要我头不疼不晕了,就好了。你们不用惦记我,抓紧自已的复习考试。” 她们说:“老师,你放心吧,你不在我们也会认真复习的。” 她们走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我绝不会只顾自已,丢下你们的……输了三天液,我能起床了,就立刻赶到学校去上班。

一九七八年暑假,我教的毕业班共三十六名学生参加高中招生考试,三十二名学生考入了高中,还有六名学生被县一中录取。我也被评为岀席县里的先进工作者。可是,自己却因为身体有病,加上忙于毕业班工作,原准备复习的历史、地理教材也没顾上看完一遍。知道参加高考也根本没有竞争力,只好又报了中专。考试时,身体还没恢复,头脑浑浑沉沉,连平时自己教会学生的物理化学试题也做错了,最简单的化学考试,我刚做了几题,头疼得无法再做了,只好交卷出场……中专考试成绩下来后,我只高岀录取三分。自已心灰意冷,整个暑假都是在病中度过的。

躺在病床上,往事萦绕,思绪万千,感叹颇多:离开父母五年有余,自已没尽了孝,还惹老人生气;二伯母为了照顾我,这么大年纪了,还热一把凉一把地为我做一日三餐,顾不上了到姐姐那里享点清福。自已至今也未能达到升学就业的目的。谁家的儿了大了,父母不想着儿子结婚生子呀?这五年来,为了自已的个人问题,处理不当,得罪不知多少热心人、苦心人、有意之人啊!先是有意的同学,热心的乡邻乡亲。还有自己的姨姐为了介绍我一个高中时期同学的妹子,跑了不知多少腿,费了多少嘴,硬是说不动、劝不动我,她不生气吗?东王店的老奶奶硬着我和女方见面,和人家见了面三言两言就把个大姑娘打发了。人家怎能不生气呀?五年间由于不断去姐姐家里,那奇遇也冷了人家姐妹俩的心呢。三年前,我在姐婆家村头帮了她邻村一个去营里医院上班的姑娘修自行车,也许是我当时的热情和劳累感动了她吧,后来她通过人打听到我,刚好她姐也是我们学区的教师,对我十分了解,托人给我说明了她妹妹的意思,也被我一口回绝啦。想起这些事来,我十分内疚。怨自己不懂人情世故,在此方面很多事都没处理好。落得人厌亲烦,对不起熟人,对不起亲戚,也对不起父母,既不孝也不顺,何能为人子啊!想到这些,伤心的泪水白天滴湿衣裳,夜里浸湿枕头……

七八年暑假开学,我还得担毕业班的课。但到七九年高考,毕竟时间还长些。我便准备了充足的学习资料,利用夜间时间复习,一个冬春光煤油点了近三十斤。我接受了上次教训,不过长时间熬夜,每天都按计划复习,完成任务后就休息。这样合理安排时间,工作学习生活井然有序,效果也很好。临近高考前一个多月,以前和我关系极好的黄L轩老师(他曾在家和我同住二年之久)在县一中任团委书记,让我安排好学校工作到一中参加高考摹拟考试。我原先也和校长及其他任课老师商议好的,平时其他任课老师只要有事请假,我就上理化课,腾岀一个月时间,让我集中复习备考。我提前教完了课程,安排好了学生复习,便来到一中插班一个月,参加摹拟考试,以便自己查漏补缺。七八年高考时,天气极热,上半夜热得睡不着觉,到下半夜刚想入睡,我休息在黄老师的宿舍后的女生院里,有了女生得了急病,大声哭喊,闹岀很大的动静来,弄得我一夜也没睡好觉,第二天考数学地理,连最熟悉的“勾股定理”证明也做错了,地理试题上的利用“等高线”计算,也未找到方法。自已对考试成绩也不满意,白白丢了自已已会的三十多分的试题。回到家,别人问起高考之时事,难免有几分灰心丧气。正当我准备答应父亲去东北之时,却收到了菏泽师范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我第一次参加高考竟意外的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我成了我村解放后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我高中一百六十二人中唯一凭知识考上的大学生。心中当然是感慨万千啊……

二伯母早该到姐夫所在的部队上享清福了,但为了让我能吃好饭考上学,她老人家又为了我多忙活了一年。我考上了大学,她比我还高兴呢!逢人便说:“俺侄子考上大学啦。这五六年我总算有功了啊!” 是呵。从七三春到七九年秋,六年多时间,她老人家一日三餐的做饭给我吃,那一顿我没吃好,她都会看在眼里疼在心中。我母亲也因为挂念自已的儿子,中间每隔一二年来过两次,但毕竟在家的时间是很短的呀!尽管她老人家脾气爆燥,有时素兰做事她不满意,还会大声嚷几句。但是,为了怕我这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受委屈,尽管我有这样或那样不足之处不会令她老人家心里满意,她总不肯说我一句。这比亲生母亲还关心疼爱我的伯母,我欠她老人家实在是太多太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