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的秘密by十三眼:“卖糖哲学”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8:48:29

“卖糖哲学”的启示

 

“一个小孩到商店里买糖,总喜欢找同一个售货员。因为别的售货员都是先抓一大把,拿去称,再把多了的糖一颗一颗拿走。但那个比较可爱的售货员,则每次都抓得不足重量,然后再一颗一颗往上加。虽然最后拿到的糖在数量上并没有什么差别,但小孩就是喜欢后者。”——这就是人常说的 “卖糖哲学”,它告诉我们:同样的付出,仅仅因为方法不同,其效果是不一样。

常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自己为学生付出了那么多,却总是得不到收获。那么,读了“卖糖哲学”的故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付出中,我们的方法是否得当?

实际上,教育也像秤上的糖,采取的方式不同,收到的教育效果也截然不同。

忽然想起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作家、文学翻译家季羡林的故事,一个是我一位年长的同事的故事。

1926年,十五岁的季羡林从正谊中学初中毕业,考入了设在北园白鹤庄的山东大学附属高中文科班。

当时,王岷玉是季羡林的国文老师,喜欢“桐城派”,家学渊源,学富五车。在一堂国文课上,王岷玉选讲了明代袁中郎的《徐文长传》,然后出了一个题目:《读<徐文长传>书后》。季羡林从小在叔父的教导下,一直用文言文写文章,自觉没什么新奇,只求能应付作业。可没有想到,王岷玉对季羡林的这篇文章大加赞赏,评曰:“亦简劲,亦畅达。”还把这篇文章定位全班的压卷之作。这意外的收获鼓舞了季羡林,激起了他学习的劲头。从此,季羡林对古文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自己设法找来了《韩昌黎集》、《柳宗元集》,以及欧阳修、三苏等大家的文集,认真地作了一番研究。很快,他的古文水平就有了长足的进步。王岷玉也因此更加欣赏季羡林,季羡林也因此更加用功。如此良性循环之下,季羡林对古文的学习更是欲罢不能了。以至于前两个学期考试连续 “甲等第一名”,平均分超过95分。因此,受到山东大学校长王寿彭先生的嘉奖,亲笔写了一副对联(才华舒展临风锦,意气昂藏出岫云。题头是:羡林老弟雅察)和一个扇面(上面写了清代诗人厉鹗的一首诗)。这件事对学生来说可是非同小可,是个极大的荣誉与鼓励。为了保持这个荣誉,就必须更加努力。因此季羡林一改以往贪玩、顽皮的性情,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高中三年六次考试,他考了六个“甲等第一名”,成了名副其实的“六连贯”。

正如季羡林自己所言:“我有意识认真用功,是从这里开始的。”确切地说,是这里的赏识和鼓励让季羡林开始认真用功,以至于成为“大家”的。

王老师是我十几年前的一个同事,现在已经退休了。她是一个数学老师,标准的女中音,上课声音特别好听。有一次我就忍不住问她:王老师,您嗓子这么好,唱歌一定很好听。可是,我怎么从来没听您唱过歌呢?谁知,就这么一问,竟勾起了王老师上小学时的一段刻骨铭心的伤心事。

小学时的一节音乐课上,音乐老师检查同学们歌曲学得怎么样,她非常荣踊跃,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还真的点名让她来唱。也许是太激动也许是太紧张,她唱得稍微有些跑调。谁知,这位老师竟嘲讽地勾起嘴角,哂然一笑,非常不耐烦地说:哎呀,就这水平,手还举得那么高!还是赶快坐下听别人唱吧!从此,这位王老师永不再开口唱歌。

一句赞誉,成就季羡林成为“大家”;一句嘲讽,泯灭了一个孩子一生的音乐爱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就是爱的体现,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赏识学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们就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烦躁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耐心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是真诚地鼓励而不是无情的嘲讽。

真期望每位教育者都能像那位孩子喜欢的售货员一样,把一颗一颗的糖添加到孩子的心里去。

   

最后,把一位二年级孩子写的一首小诗贴在这里:

 

生活中有一颗糖

 

生活中有一颗糖,

我尝到了它的味道,

香香的,

甜甜的,

可好吃了。

老师表扬我的时候,

我尝到了一颗糖,

是那样香甜。

同学赞扬我的时候,

我尝到了一颗糖,

是那样香甜。

家长夸奖我的时候,

我尝到了一颗糖,

是那样香甜。

……

生活中的那颗糖无处不在,

只要你愿意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