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永ゆきと本子百度云:修持上师瑜伽之必备条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7:16:39

                    修持上师瑜伽之必备条件

 

           

 

众所周知,上师瑜伽统摄大圆满法修行之总纲,乃直趣解脱之捷径道。故众多信众对此心生信心,热切地投入修法。如是信心固然可喜,然而,诚如麦彭仁波切于《定解宝灯论》中曰:殊胜正法狮子乳,唯慧妙器可盛纳,余者纵勤亦不存,容此法器即此者如同雪山狮子乳唯有金器方可盛纳,若以普通容器盛装则容器破漏,乳汁不存。同样,若欲修持如此殊胜法要,首当具备修持如是妙法之法器。否则,若不具品行贤善、清净持戒与方便智慧等,纵如何修持,亦难深获法义,直趣解脱。
     那么,何谓修持上师瑜伽之法器呢?
.品行贤善
  诚如华智仁波切于《屠夫真言》中曰: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真正的善发自于内心。而品行贤善不仅意味着世间贤善之品格如孝顺父母、内心调柔,与人和睦,更意味着希求解脱、精进修持正法的意乐。
1.品行贤善者我执较轻,易与上师相应而生起信心
  品行贤善者心胸宽广、慷慨大度、平易谦卑,少有粗大的分别心与固执己见的烦恼,易于放下自我的执著而与上师相应,并以清净平等之心关怀他人。以如是法器修行上师瑜伽,易对上师三宝生起挚诚、普遍之信心,并将修法功德转为调心之妙用;纵遇逆缘怨敌,亦反观自过,鲜将过失归咎于外境。

  上师瑜伽意为以外相显现之具德上师为缘,通过殊胜方便通达甚深智慧,最终证悟密相上师——心之本体。而欲通达如是解脱之捷径道,唯一方便乃清净之信心。如是对于上师三宝具足无伪坚固之信心即解脱之种子。如颂曰:聪明精进非修行,唯有信心能成圣对于修行诸乘之巅的大圆满法者,信心尤为重要。信心即是大圆满的见、修、行、果,信心圆满即为大圆满。
  众所周知,决定修行快慢的关键因素乃行道者之根机,而根机之利钝取决于信心之强弱。上品信心即为上品根机;中品信心即为中品根机;下品信心即为下品根机;无有信心,即称无缘者。故于大圆满法具足信心之上品根机者,修持密法可快速成就。如年载八十有余的麦彭贡波老人依止贝若扎那尊者,修持上师瑜伽7日成就,获得虹光身。
  信心虽可支分八万四千法,然就修行者而言,首重对上师之信心。上师乃吾等修行一切功德之源泉。从一句简短的心咒、乃至禅定中每一个细微环节的辨析,无不仰赖具德上师的悉心指导与引领。故直贡巴仁波切云: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具德上师已彻证诸佛菩萨之密意,任运自成调化有情,刹那亦不曾忘失众生。如是加持遍虚空尽法界,然我等能否领受其加持并真实纳入心相续,完全依靠信心。故总摄诸法之窍诀,唯尊上师为真佛,此乃摄聚窍诀之门。一位修行者纵然坐拥一切窍诀,然未能将窍诀纳入心相续之最大障碍是什么?就是藐视上师,未视上师为真佛。
  视师为佛在行为上表现为身口意三欢喜承侍上师——身做顶礼、经行、侍奉等善行;言语调柔,顺合师意,盛赞师恩;内心恭敬、信奉、祈祷上师,忆念上师之功德,思维上师之教诲,特别是精进修持上师所传之一切正法乃最根本的承事上师事业。总之,诚如无垢光尊者云:一切随顺上师,即为最大供养
  往昔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依止阿瑞仁波切时,阿瑞仁波切吩咐喇嘛仁波切在亚青寺的玛尼堆中修建一座一亿遍金刚萨埵心咒的转经轮。在完成这件事之后,阿瑞仁波切又嘱咐喇嘛仁波切在供奉转经轮小屋的四周墙壁上画一千尊金刚萨埵像。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没有钱延请专业画师,喇嘛仁波切就想方设法找到一块木质的金刚萨埵相模版,印制了一千幅法相,精心地贴到塔内的墙上,并与几位巧手的僧众为法相涂上颜色。当办完这一切之后,喇嘛仁波切走出供奉转经轮的小屋,就在绕转玛尼堆的途中,突然落入到一种言语无法企及的境界。第二天,喇嘛仁波切向阿瑞仁波切汇报:您嘱托的事我已办好。同时向阿瑞仁波切描述了自己昨天突然呈现的境界,阿瑞仁波切印证道:这就是开悟!”接着又笑着补充道:你看,成办上师事业同样能获证修行的功德啊!
  法王如意宝于《诸乘要诀》中云:不论何人,不论聪明抑或愚笨,只要对上师有信心,其相续中必然生起智慧觉受。在我以前摄受弟子的过程中,有些聪明的人没有认识见解,然有些愚笨者则能认识见解,主要取决于对上师信心的强弱解脱与轮回只有一线之隔,若信心圆满,当下即可认识本来面目而获得解脱;若信心偏袒,纵使修行万年,亦无法超越轮回苦海。
  作为修行上师瑜伽者,首先应对本传承之清净法脉、具德上师之功德以及所修之法生起信心。若暂时未具信心,暂勿盲目投入实修,如是不仅难获法义,未来亦有因此谤法之虑。故为了不断培养信心,初行者一方面应多听闻上师教言,多阅读历代传承祖师传记培养信心;另一方面,认识到信心不具足乃业力沉重之表现。当内心产生疑惑甚至诽谤之恶念时,第一时间就要收回这种分别心,不能任其漂泊,这点非常重要!故应多行忏悔、应尽己所能行持诸多善行,方能消尽烦恼,增上信心。
  总之,吾等应逐步培养圆满之信心,无论遇到顺缘还是逆缘,我们的信心都要经得起考验,永远不会有退转,以此为成办解脱之殊胜缘起,必能速证菩提果位。
2. 发自内心的善良与真诚与佛法之本怀极为相应
  品行贤善者若见他苦,如己受之,进而意欲遍寻自他离苦之法。而心之本体本具慈悲与智慧,初行者发自内心的善良、真诚与佛法之本怀极为相应,易于趋入修法正途。如是法器修持上师瑜伽,更容易认识到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是故为渡诸有情,发菩提心佛子行由是誓愿将众生置于安乐为己任,以出离心为契机,不断增上菩提心,为自他之究竟解脱而生起精进修法之猛厉意乐。
  因此,为培养并增上善根,初行者应该每日不间断念诵108遍观音心咒,这点非常重要!
3.品行贤善者坚毅沉稳,修法能够精进持久
  品行贤善者意志坚定、踏实沉稳,修持上师瑜伽能够持之以恒,纵遇悲苦险境,道心不易退转。汝等须知,我等虽修学诸宗之极顶——大圆满无上窍诀法,然凡夫无量劫来所造业力不可思议,故解脱并非一蹴而就之易事。因此,修行者当安定身心,不急不躁,经年累月脚踏实地依教实修,此乃解脱之根本。切忌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刚修行一年半载,觉得自己好像还没有什么道验,甚至以神通作为见解增上的标准。如是日久必退失修法之念,复于懈怠中虚度光阴,此乃未解行道历程之谬。
  然而,初行者若尚未具备精进的动力,则应该深入观修共同外前行(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业之因果、轮回过患)之要义,并纳入心相续。若仅仅口头名言四厌离,内心仍与庸俗同道,则于修行无有实义。
  细致观待,往昔释迦牟尼佛为求一偈,宁舍身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经历代传承祖师及我等大恩根本上师亦跋山涉水、披肝沥胆、历尽险阻、行持无量苦行方获证如是捷径解脱之殊胜法宝,并荷担众业,为我等倾囊相授。如今,我等能值遇具德上师,听闻如是甚深法要,应将修行作为人生头等大事,全部身心投入于修法之中,此乃解脱之先导。
.誓言清净
  诚如《佛子行三十七颂》曰:无戒自利尚不成,欲能他利岂可能,是故无存贪有心,护持净戒佛子行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示现圆寂前亦复次教诫:亚青寺的弟子要团结精进,守护好戒律,终此一生努力修行因此,作为修学大圆满无上窍诀法的弟子,不论独居或从众,必须严守戒律、清净誓言,此乃解脱之命根。否则徒有修法之表象,难趣解脱之胜道,甚至可能堕入金刚地狱。
  修行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之初,应该了知相关戒律并清净执守,若有违犯,及时忏悔。密宗三昧耶戒支分为守持誓言和无守持誓言。守持誓言:指共道密乘所授之十四条根本戒、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依上师三门而支分的二十七条根本誓言和二十五条支分誓言等。倘若证悟般若波罗蜜之见解,名为无守持誓言。然对于尚未成熟圆满如是境界之弟子,应护戒如目,于敬信中时时行持,此乃护持解脱要道之真正铠甲。
1.持戒乃成就之根本
  修持大圆满者可分上中下三种根机,然无论何种根机,皆未离清净持戒。
  上根弟子座上证悟法性,且达到昼夜一如之境界,乃受持无守持誓言,无需经过中阴,即身成佛;
  若座上已证悟,然座下仍具细微散乱者,其于外隐没次第五根断绝时,于第一本净刹那解脱成佛;
  若于大圆满见解已得觉受境界,平时犹励力护持见解,且持戒清净及多行善事,亦可于第二本净明增得三光后,意识融入虚空时,经过数个禅定夜而现证菩提;
  若于大圆满见解仅具了知者,如《三句精要注疏》中云:若了知明空不二之见解,且守持清净戒律并励力行善者,于转生中阴时,即得化身刹土西方极乐世界无有质疑。并于西方极乐世界中修持五百年令智慧辗转增上,获得永恒安乐
  由此可见,只要持戒清净,对于禅定具备一定见解,解脱指日可待。若未持戒,口头空言之了知见解,即无实义,获得善趣亦无把握,遑论解脱!如是可知,清净持戒乃为解脱至要。
2.三乘戒律要点

  上师瑜伽导修仪轨观修之主尊——妙音龙多加参仁波切之衣饰为身着三乘三袈裟,意为大圆满上师瑜伽导修乃圆满三乘戒律之妙法,故修学上师瑜伽导修者应清净护持三乘之律仪。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前,恳切叮嘱阿难及众弟子:吾涅后,以戒为师佛法能否长久兴盛,根本在于别解脱戒。法王如意宝及妙音龙多加参仁波切分别住持五明佛学院与亚青寺,均以别解脱戒为根本而摄持广大僧团,由此而成为现今整个佛教的无上庄严。如《三戒论释》曰:于诸不善自性之罪,若于大众集聚之处,莫说初学之者,纵然内心不被罪业污染之瑜伽士,为护持信士之相续,亦应依声闻之律仪而行持其具体之行持乃内心护持出离心,行为从三皈戒直至比丘戒的所有学处,均作严谨护持,在家居士亦相应持守所受之戒。
  相对于以护持身语为主之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则更注重护持内心。行者内心护持愿菩提心,外则依行菩提心之六波罗蜜而行持,并且依据所受菩萨戒,分别护持甚深见派(龙树大士传承)及广大行派(无著菩萨传承)的菩萨戒学处。
  密宗见修行果乃佛法之极顶,故其行持自然含摄下乘教派之一切要义。戒律亦然,密宗弟子所受持自宗之三昧耶戒,其中亦圆满二乘之别解脱戒与大乘菩萨戒。而上师瑜伽总摄大圆满无上窍诀法,故行者除了护持共道密乘十四根本誓言外,还需护持由上师三门而支分的大圆满二十七条根本誓言与二十五条支分誓言。复次,密宗三昧耶戒重在见解,除了护持如上行为,尚需净观五种圆满(导师圆满、眷属圆满、法圆满、地处圆满、时圆满)为妙。在诸佛菩萨之境界中,一切显现本来清净,无有丝毫垢染。而众生依各自业力,分别呈现虚幻六道之景象,可怜众生无智,执以为实,故辗转于轮回痛苦之中,无力出离。然诸佛菩萨巧设方便,依五种净观方式强力改变众生不净之显现,最终圆满诸佛之果位。净观五种圆满支分为二:一为依靠意念造作之净观五种圆满,二为已证悟缘起性空而自然呈现五种圆满。次第根机者座上尽量以相似缘起性空之见解而净观五种圆满,后得(座下)则依靠意念造作之方式净观五种圆满。
  如是于行道中净观五种圆满,彼之所行与果法相应,故能迅速成办解脱,实为证悟究竟果实之殊胜方便。总之,密宗之一切行为与誓言,皆应于信心中护持。信心清净,则一切显现无非净相,自然不会导致犯戒、违誓等过失。行者若对上师有信心,明观上师与金刚持无别,就不会诽谤或欺骗上师;对法生起信心,就能依止教言调伏自相续,不会诽谤自他宗派或舍弃正法;对道友有信心,净观为菩萨圣众,就不会以烦恼心分别自他之贤劣,甚至心生嗔恚;自心清净,所处皆为刹土,就不会将是非贤劣之显现归咎于外境,妄生分别执著之念;对众生本具如来藏功德生起信解,就不会舍弃众生及菩提心,或诋毁自身及他人等。如华智仁波切于《屠夫真言》中曰:此器情界清净刹,无有不净之显相,万物本为坛城轮,认识即为密乘戒故当切切思之。
3.忏悔的方法
  古德云:初需未染罪,一旦染上罪,忏悔极关要经云:声闻乘若违犯一次根本堕罪,如同瓷器破碎一般无法恢复;破菩萨戒则如同珍宝用品破碎后可以修补一般,依靠他缘善知识可以酬补菩萨戒;失毁密乘戒则好似稍有凹陷的珍宝用品,自己依靠本尊、密咒、等持立即忏悔,完全可以无余清净罪障。
  如今末法时代,因众生烦恼深重,难免会违犯戒律,故当立下誓言:每日念诵二十一遍金刚萨埵百字明和一百零八遍金刚萨埵心咒,亦可依《显密甘露心滴念诵集》中密乘十四根本堕罪忏悔颂而作忏悔。经云:若一心专注所缘境、不掺杂庸俗语一次性地念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则一定会清净往昔所造的一切罪障及所失毁的戒律,此乃上师金刚萨所亲许《无垢忏悔续》中曰:百字明是一切善逝的智慧精华,能够净除所失毁的戒律与分别念的罪障,堪称为一切忏悔之王。倘若一次性念诵一百零八遍,便可酬补一切所失之戒,不会堕入三恶趣。任何一位瑜伽行者如果能发誓念诵,不但此人今生会被三世诸佛视为胜妙长子而加以护佑,而且命终之后也无疑会成为诸佛的长子
  修行者若触犯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戒的前三条(诋毁上师、违如来教、嗔恨道友)时,应立即当面忏悔。《三昧耶庄严续》曰:倘若其人谤上师,至作七次及十次,以大惭愧忏悔净。若超自岁作忏悔,金刚萨不摄受作为密宗弟子,若违犯誓言,应立刻忏悔即可净障;倘若过夜再作忏悔,则需付出数倍的代价;数天之后,需依会供才能忏悔清净;时间再长,必须依上师做忏悔方能清净。如果违犯根本誓言的次数超过自己的年龄再做忏悔,则金刚萨埵也无法摄受——来世必定堕入金刚地狱,则悔之晚矣!当然,事后之忏悔如同亡羊补牢,在金刚地狱受苦时间的长短,亦取决于事后忏悔之时间及力量之大小,故仍应积极励力忏悔。因此,面对如此严厉之对境,我等应严谨护持誓言,慎勿毁犯!
三、闻思通达上师瑜伽之要义
  诚如喇嘛仁波切复次强调:初行者修法并非主要,首当之要务乃通达如何修行 若未解修行之理趣,仅于名言上修行大圆满无上窍诀法,实乃盲修瞎练,极易误入歧途,与大圆满法之真实意趣相距甚远。
  作为次第根机之初行者,入门之初当了知具德上师之法相与弟子修行之条件。无谬依止有缘之具德上师,听闻殊胜法要,通达见修行果之次第,依教实修。若修学上师瑜伽,应先掌握通达方便、认识智慧、善巧运用与清净之传承四精要之法义。详细阅读《如意宝藏?上师瑜伽之圆满引导》,圆满通达并深入体会每一修行环节的关键,如是数数串习,日久功深,见解必当逐渐增上。
  以上乃修行上师瑜伽之必备条件,初行者当依此反观自心,若尚不具备如是条件,当立下誓言:通过闻思、念诵、忏悔等善法不断完善自己,成就修行上师瑜伽之法器。
  吉祥圆满!

 




                         修学上师瑜伽提到要成办三种清净

     修学上师瑜伽提到要成办三种清净,第一个清净即为地处清净,虽然此为前行之前行,但对初学者而言尤为重要。

历代传承祖师修行之时,都是远离尘嚣,进入无人打扰的幽静山林打坐。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放下世间一切优裕的物质条件和权力地位,独自来到幽静的尼连禅河畔,打坐修行。米拉日巴大师更是穴居草食,几乎一生都在寂静的山洞中打坐。为什么历代高僧大德都选择远离人烟的幽静山林打坐呢?因为清净的地处对修行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所以必须要寻找这样的地方打坐。但作为一名居士,我们虽然心里也很向往如历代传承祖师一般进入幽静山林打坐修行,但毕竟有世间家庭和工作等诸多羁绊,放弃这一切并不现实啊!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修行者选择幽静山林打坐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他人干扰。因为对于心随境转的初学者而言,若无外境干扰,烦恼自然会越来越少,所以选择清净地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修行的外在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哪里是我们修行最好的地处呢?哪里是属于我们的“幽静山林”呢?细致观待,只要是我们修法期间无人干扰的地方,即为我们的“清净地处”。

比如一些家庭条件允许的弟子,可以在单独的一间房子里面打坐。我看到有些家庭把佛堂摆设在一个小小的屋子里面,也有些摆设在阳台上。打坐的时候,可以把门关上,或者把窗帘拉上,自己一个人在佛堂里面打坐,心很容易静下来。

但有些弟子可能条件不允许,家里没有佛堂,该怎么办?还有些弟子心中常有疑问:在卧室可以打坐吗?在客厅可以打坐吗?当然,只要没有他人的干扰,无论是书房、卧室、客厅,都可以。

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佛,什么是真正的佛堂。绘画、雕塑的佛像,是令我们产生信心的所依,但真正的佛乃断证一切功德。同理,外在庄严的佛堂也是我们初步修行、生起信心的依处,真正的佛堂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之中。外在的佛堂摆设得再好再庄严,终究有毁灭的一天,但内心之佛堂,永远不会坏灭,永远不会消尽,是最好的佛堂。这个“佛堂”,无论你在卧室还是餐厅,无论你在打坐还是行走,都可以摆设。

因此,如何选择幽静地处可以根据各人的条件来决定。地处清净很关键!

 来自:普巴扎西仁波切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pubianshengli


推荐阅读:

顶果钦哲仁波切:上师瑜伽系统传讲

宗萨钦哲仁波切手把手教你入三摩地禅定

什么是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慈成加参仁波切:对初学禅修者的开示

慈成加参仁波切:有关禅修问答汇集

密宗弟子应在何时修禅定?与外道禅定有何区别?

疼痛时,怎么禅修?/咏给明就仁波…

慈成加参仁波切:与修法有关的其它问题汇集

日常生活中修行的窍诀:在家居士的生活瑜伽

慈诚加参仁波切在网上开示修持上师瑜伽法的重要性

上师瑜伽精髓:将我们的意与上师之意融为一体

看上师周围眷属云集,豪车接送,鲜花簇拥,你怎么想

禅修有相止,如何对治昏沉掉举?普巴扎西活佛

一世敦珠法王十七岁时的禅修经历

一位闭关九年·女行者的感言

最好禅修的地方 就在你心里

敦珠仁波切对大圆满禅修的私人指导:幸运者的心

慈成加参仁波切网上弘法开示:新浪UC网上“光明之旅禅修”

实修圣地:亚青寺----祖师法会

修加行阶段不要猜测谁是自己的根本上师

应恒时观想本尊或根本上师,就象愚笨的人时刻思念美女一样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开示:上师相应法

怎么相应自己的上师-----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开示

【至尊】这样修,定能成就大圆满!长则六月,短则七天,即获殊胜感应证相!

慈成加参仁波切开示摘录:闻思与实修的关系

我的工作繁忙、法本也很多,没有很多时间修法,该怎么办?

在家居士修法黄金时间:“早晨”修法片刻胜过它时长修

每天“投资”两个半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的功

一居士仅祈祷上师两个月,就即生成就啦!

宗萨钦哲仁波"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cf2130100j0f6.html" target="_blank">对上师要有虔诚心,视上师为佛! 宗萨钦哲仁波切

祈求上师加持的三个关键点:发心、信心与频

好上师与好弟子,各有三道试金石头~

朗忍巴大师:亲近上师的功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