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出岩和侵入岩的异同:稀世珍瓷 炉火纯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29:51
朱 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2月09日   第 15 版)

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见图),上世纪50年代出土于将军山的明代黔宁王沐英墓,制作年代应在元代中晚期,属国家一级文物,被视为价值连城的镇馆之宝。
梅瓶最早出现在唐代,流行于宋、元、明之际,以小口、短颈、丰肩、长胫,上部丰满、下部颀长的造型在瓷器中独具一格。南京市博物馆珍藏的这件梅瓶高44.1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3厘米,肩部绘有珊瑚、灵芝和缠枝莲花等吉祥纹饰,下部为卷草纹和宝莲纹,瓷器腹部则以较大篇幅描绘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故事。其绝妙之处在于成功地将水墨画技法运用到瓷器绘画当中。工匠用苏泥勃青釉料为墨,以白瓷胎为底,凭借娴熟的勾、皴、点、染的笔法,在干涩的瓷胎上尽情挥洒,巧妙地运用了青花所特有的清冷意境来表现月光如水的夜晚,浓淡晕染相宜,纹饰主次分明;在构思布局上打破了时空限制,把3个不同空间的人物,用连环画的结构展现出来,萧何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韩信负气出走的灰心落寞,艄公的不急不慢、悠闲自得,这些心态细节,均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腻传神。
我国博物馆收藏的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只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另有200多件,绘有人物故事图案的少之又少。这件青花梅瓶在制胎、绘画、烧造等方面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存世的元青花中未见相同者,加上以历史故事为装饰题材的元青花瓷器在绘制和烧造上难度很大,堪称“稀世珍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