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的硬度是多少:“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将在未来3年全面推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42:50

作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将在未来3年全面推行。财政部在近日公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中强调,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
民族自治地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基层财政的扶持和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据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试行“省直管县”的省市已经达到24个。此次《意见》的推出,“是首次为这项改革制定明确的时间安排”。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意义不仅在当下,而且有利于长远地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省财政与市县直接往来

  根据《意见》,实行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就是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工作。具体要点包括:

  (一)收支划分。市、县不得要求对方分担应属自身事权范围内的支出责任。按照规范的办法,合理划分省与市、县的收入范围。

  (二)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等由省直接核定并补助到市、县;专项拨款补助,由各市、县直接向省级财政等有关部门申请,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下达市、县。

  (三)财政预决算。市、县统一按照省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各自编制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和年终决算。市级财政部门要按规定汇总市本级、所属各区及有关县预算,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四)资金往来。建立省与市、县之间的财政资金直接往来关系,取消市与县之间日常的资金往来关系。

  (五)财政结算。年终各类结算事项一律由省级财政与各市、县财政直接办理,市、县之间如有结算事项,必须通过省级财政办理。

  据了解,财政部欲在近期首先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扭转“市管县”困局

  我国目前实行的“市管县”财政体制是1983年以来逐渐形成的,这一模式在过去发挥了城乡合治、以市带县的功能,但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日益显现。由于各财政层级间“事权重心下移、财权重心上移”,我国基层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形成了难以破解的财政困局。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占斌分析认为,这种旧体制有很大局限性,实施“省直管县”作为行政区划改革的突破口,可以上下联动,减少中间层梗阻。

  张占斌发现,2002年以来,浙江、湖北、河南、广东、安徽、江西、河北、辽宁等省先后开始了“强县扩权”的改革,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在经济管理方面形成了近似于“省管县”的格局。这些实践也为进一步推广“省直管县”积累了经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政府改革力度加强,基本具备了“省直管县”的一些条件,包括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改善为其创造了条件等。

  省级财政还需放权

  贾康指出,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包括“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在内的财政体制改革,是促使我国各级政府事权清晰合理、使基层财政真正解困、完善现行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治本之路。

  财政部财科所税收室主任孙钢表示,这一试点的扩大将提高县级、尤其是欠发达县的财政资金丰富程度,并扭转市管县时代“市吃县”的现象。同时,这一改革将有利于省级财政直接监管县级财政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以大力推进试点的安徽省为例,财政体制改革成效明显。试点以来,县域财政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全省财政增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07年,全省61个县(市)财政总收入增长34.4%,增幅高出全省增幅近8个百分点。而随着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直接到县,提高了县级财政分配使用效率,市一级“上截省、下拿县”资金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但在财政制度的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安徽省试点的经验来看,省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不够、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工作程序尚待规范、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等。为此,一些试点市县认为,“省直管县”改革涉及省、市、县政府间的职责权限划分,应整体设计,省里应成立相应的综合协调机构,统筹研究解决改革试点问题。

  “如果能够从人事、财政、经济、社会管理4个方面,同步对试点县予以扩权放权,赋予试点县与地级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有助于实现县级政府人权、财权与事权的匹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他同时表示,“省直管县”是大方向,不断强化和完善县级政府功能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应逐步将垂直管理部门改为分级管理,以解决县里“责任大、权力小、权责不对等”等问题。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