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理石有哪些品种:国际关系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3:56:58
   

国际关系史

【阶段特征】

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一、从17世纪下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一时期

此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与斗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7世纪下半期至18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国家先后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殖民霸权,而矛盾重重,英国因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因此先后打败了殖民强国荷兰和法国,于18世纪中期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2.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从英国开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关系方面有三个方面矛盾也在发展,第一,欧洲列强到全球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加紧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造成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这个体系中,亚非拉的广大地区是处在被支配,被掠夺的地位上,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抗。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海地独立运动,西属、葡属拉美的独立斗争;19世纪中期出现的亚洲革命风暴就是例子。第二,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扫除其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产生了资本主义进步势力与封建反动势力的大较量,导致了欧洲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法国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失败与神圣同盟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确立,表明欧洲反动势力在当时占有优势。第三,这一阶段欧洲列强为了争夺欧洲霸权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先后爆发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19世纪中期英、法与俄为争夺巴尔干而爆发的克里木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以及19世纪70年代的普法战争等,法俄势力受到削弱,德国开始崛起。

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中,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通过内战,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德国和意大利通过统一,资本主义在欧洲已经较为全面地战胜了封建势力,因此前一阶段较突出的资本主义进步势力与封建反动势力间的矛盾不再是本阶段的主要矛盾。本阶段在国际关系方面的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扩张,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遭受的灾难更深更重。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如亚洲的觉醒,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等。第二,随着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英、法等国发展缓慢,美、德、日等国经济发展迅速,这改变了它们之间力量的对比,导致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局势。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它们之间不断地扩军备战,战争危机加剧。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是局部战争,1914年终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争霸战争。

在整个这一时期,英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强大,一度成为“世界工场”,所以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列强争霸的主要对手。

二、从“一战”后至“二战”期间为第二时期

此时,美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与之相反,欧洲主要国家却因战争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削弱。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俄国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在这一历史变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美国和俄国转移。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

1.“一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极大地威胁和冲击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因而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新生的苏俄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结果遭到失败。但德国的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却先后失败。第二,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受“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的斗争高涨,如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和埃及“华夫脱”运动等。这些冲击了西方的殖民体系,一些国家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殖民国家被迫改变统治策略,如英国被迫承认其自治领的内政外交独立自主,国联实行“委任统治”等。第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其中,英法争夺欧洲霸权斗争激烈;美国妄图控制世界,欲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但是由于双方实力均无明显优势,最终相互妥协退让,确立了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在20年代出现了和平发展的短暂局面。

2.进入30年代后,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德、日、意等国为摆脱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妄图建立“欧洲新秩序”和“大东亚新秩序”,英、法、美等国出于种种原因实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崩溃。美、英被迫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行列,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由此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与法西斯势力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其他矛盾从属于这一主要矛盾。

整个这一时期,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大搞金元外交,逐步参与解决一些重大的国际事务,对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起了重要作用,逐步代替英国成为世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二战”后至今为第三时期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从1945年至50年代末,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时期。“二战”给世界历史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是欧洲中心地位的丧失和整个旧殖民主义的衰落。美国在战争中迅速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使垄断资产阶级急于谋求世界霸权,在经济上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在政治上,美国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世界各国,并企图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推广全球扩张政策的工具。为此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并组成了北约政治军事集团。与此同时,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的范围,东欧、中国、朝鲜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诞生。194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结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从60年代至70年代,是两大阵营解体与三个世界格局出现时期。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同时,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裂,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大经济中心。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称霸所代替,它们构成第一世界;亚非拉独立国家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殖、反霸的斗争,构成了第三世界;美、苏两国各自盟国的独立自主倾向进一步发展,它们既不同于超级大国,又不同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两者中间,构成第二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3.从80年代至今,是两极格局趋向崩溃,国际关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从60年代至70年代的10年间,世界多极化的局面已经出现,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初,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中,日本和西欧共同体国家的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同美国的矛盾日益增多,美国已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意支配、影响西方盟国。与此同时,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与指挥,要求独立自主,积极与西方发展关系。第三世界不断发展,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等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美、苏为主的两极格局完全崩溃。当今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问题已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欧洲格局或美苏争霸格局。急剧变化中的欧洲、迅速崛起的日本、改革开放中的中国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革命的巨大推动,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存的关系日趋明显。这一切都说明,在新的国际格局里,不会只有一个中心。

【专题结构】

一、英国霸权地位的兴衰:英国是老牌的殖民国家,在近代史上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其霸权的兴衰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6-18世纪中期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时期。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向海外发展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到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荷兰、法国及英国也走上殖民扩张的舞台,它们不但取代了西、葡两国的地位,而且互相争夺海上霸权,最后取得胜利的是英国,1588年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有力地削弱了西班牙的海上实力。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国会颁布《航海条例》,先后进行了三次英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的打击。结果,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从荷兰手中取得纽约殖民地。而且英国从此取得了海上霸主地位。在“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政权刚一确立,英国就开始了与法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长期斗争。战争波及世界各地:在北美、非洲及印度。法国战败,在印度的势力被英国排挤,在北美,英国夺取了法国整个圣劳伦斯河流域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土地。至此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综上所述,从16世纪末起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确立了殖民霸权地位。

2.18世纪晚期至“一战”前,殖民霸权地位发展和巩固阶段。18世纪晚期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壮大了英国经济实力,为其霸权地位的稳固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9世纪初,英国为了打击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欧洲大陆的扩张野心,多次纠集俄、普、奥等国组成反法同盟,最终打败了法国。在随后的维也纳会议上,竭力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19世纪中期,英法工业资本主义空前发展,为了同俄国争夺奥斯曼帝国的商品市场,并使其成为其半殖民地,直接派兵参加对俄作战,这场战争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克里木战争)”,结果俄国战败,英法在土耳其和世界各地的势力大大加强。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壮大,霸权政策的推行,英德矛盾日益激烈,英国放弃了长期实行的“光荣孤立”政策,与法国、俄国结为三国协约,与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对抗。并在“一战”中打败了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

3.“一战”至“二战”结束,英国殖民霸权渐趋衰落。从经济上来看,英国经济因大战而遭到惨重损失,债务剧增,工商业呈现衰退现象。从军事上来看,战后英国在巴黎和会上,根据它的欧洲“势力均衡”传统政策,不愿法国独霸欧洲,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想保持其海上霸权。但在华盛顿会议上,由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签订,英国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从对殖民地的控制来看,战后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它的统治独立,威斯敏斯特法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都独立自主,同为大英帝国的平权成员。从以上情况看来,英国的霸权地位在衰落。但它仍维持着殖民霸权,表现在:第一,巴黎和会基本体现了英国的意志,20年代中期又与美国一起掌握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第二,美国想通过控制国际联盟来插足欧洲事务,控制其他国家。但最终结果国联的实权掌握在英法手中。

30年代,英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一直到40年代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二战”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殖民体系瓦解。至此,往日的“日不落帝国”不复存在。随着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壮大,其霸主地位确立。

二、美国的扩张史

1.美国独立后到19世纪中期(内战前)。19世纪上半期美国领土扩张以北美大陆扩张为主,美国独立以后,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发动战争等手段,大力进行领土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已从大西洋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对拉丁美洲,早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排斥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反映出美国要统治整个美洲的野心。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内战中北方战胜南方,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再加上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刺激与推动,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装上了双翅,对外扩张的野心也随之壮大。对拉美,19世纪末,提出“泛美主义”的口号。1898年,美国借口“解放”古巴挑起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波多黎各,使古巴沦为自己的保护国。在亚洲,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和关岛。1899年在中国推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政策,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20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推行“大棒政策”,在西半球建立霸权。这个阶段美国的扩张还是以拉美为主。

3.“一战”后至“二战”。“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一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凭借其经济实力对外推行“金元外交”,妄图支配世界各国。“金元外交”首推拉丁美洲,其次为东亚,再次为欧洲。这个政策可以看出美国对拉美地区的霸权进入巩固期,其侵略的触角进一步伸入亚洲与欧洲。在亚洲,美国加强了对中国的渗透,同日本争夺势力范围的矛盾十分尖锐,导致了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在欧洲,美国开始试图插手欧洲事务,如倡议成立国际联盟、插手德国赔款问题等。进入30年代,美国因经济危机打击,为保住其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外宣布“中立”,实质是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二战”中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作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4.“二战”至今。“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并通过关贸总协定,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在欧洲采取“冷战”,在亚洲赤裸裸发动侵略战争,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与抗争。50年代开始,随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美国开始了与苏联争霸的时期。从资本主义世界来看,到60、70年代,帝国主义阵营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80年代起日本与西欧共同体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美国已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意支配、影响西方盟国。这段时间美与苏的争霸互有得失,各有胜负。

三、法国对外关系史

1.17-18世纪法国的殖民扩张。在北美建立“新法兰西”’和路易斯安那两个殖民地,在印度东海岸建立了本地治理等殖民据点,殖民势力一度强大。18世纪,英、法双方既在欧洲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结果英国侵占印度大片领土,法国还丧失了加拿大和新法兰西,殖民势力荡然无存。

2.19纪初,拿破仑第一帝国崛起,为本国资产阶级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一度称霸欧洲大陆。后在英俄普奥等国的联合进攻下,第一帝国覆亡,在维也纳会议上受到制裁。19世纪中期,法国在非洲侵占阿尔及利亚,在亚洲同英国一起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越南,为争夺奥斯曼帝国与英国一起对俄作战,即“克里米亚战争”,法国的势力大大增长。19世纪70年代,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元气大伤,为报普法战争失败之仇,20世纪初加入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

3.“一战”后,法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力图恢复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表现在巴黎和会上竭力削弱德国,结果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萨尔煤矿的开采权,与英国瓜分德国在非洲和中东部分的殖民地。会后与英国一起操纵国联,一度掌握着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与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结成同盟,共同防御德国。战后初期法国赢回了其昔日的霸主地位,但这是短暂的,随着德国鲁尔危机的出现,法国丧失了其赔款问题的主权。

4.“二战”前后的法国。“二战”前,法国对外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扩张。“二战”中遭到德国的进攻,北部由德国占领,这是“绥靖”政策的恶果,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法国赢得了胜利。“二战”后,1949年,法国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海外殖民地如阿尔及利亚等地独立。

【专题启示】

1.在国际关系中,民族与国家的利益总是放在第一位的,我们在理解国际关系时,如果抓住主权国家、国家利益这一基本点,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理解和认识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实质及其特殊性。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宗教、民族、集团关系等诸多方面。其中,首要的是国际政治关系,而战争与和平问题,始终是国际政治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最活跃的关系,它影响和制约着国际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国际关系中的诸多内容是由国家之间的竞争、冲突与合作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竞争是国际关系中的最为普遍的的基本状态。冲突的表现无所不在。合作只是国家利益在某一时期的汇合,是在特定环境中一种暂时的协调。国际关系中没有为合作而合作的,合作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而且它与冲突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2.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根源。世界近现代史的几百年中,国际格局几经大的变动。自19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大致经历了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等阶段。每一阶段的国际体系都有各自的特点。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国际关系体系的大变化反映了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转移。这一转移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实力。而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实力的较量。实力的消长,国家的兴衰不可避免,国际关系的格局和中心舞台也就随之改变。

3.近现代重大的国际组织或集团的性质及其作用。在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国际组织和集团。从反法同盟到神圣同盟,从三国同盟到三国协约,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从北约组织到华约组织,从欧共体到亚太经合组织,等等。从性质上看,既有政治的,又有军事的和经济的,还有的具有多重性质。这些国际组织和集团,对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近现代国际格局或体系的演变起了重大作用。随着国际政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随着区域和地区的经济合作的频繁与深化,随着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如环境、人口、资源等等的不断展现,各种国际组织还将有增无减,并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行为主体。

4.领袖人物对国际关系的个人影响。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虽然推动国家间关系进程的归根到底有其物质的原因,但是国家的意志又是通过各自的领袖人物体现出来的。所以在观察国际关系史上各种风云变幻时,不能不注意领袖人物,尤其是主要国家的领袖人物的性格、行为与影响。在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上,如果忽视了拿破仑、俾斯麦等人物的作用,就无法全面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普法战争后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在世界现代史上,如果看不到斯大林罗斯福等人的影响,就很难认识到“二战”后两极格局局面的出现。在总的客观历史的框架中,正是这些领袖人物的性格与目的决定了他们所代表的国家的政策走向,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某一时期世界政治的战争与和平。

5.欧洲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无论从国际关系体系的变化,还是从国际政治中心舞台的转移的角度来看,今天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政治格局,追其根源,是起源于欧洲国家。近代欧洲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在竞争与冲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国家理论及有关学说,都为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进入20世纪,欧洲在国际政治中“独领风骚”的时代结束。现在,欧洲虽然在国际事务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毕竟是日趋多极化的世界中的一极。

【重难点提示】

1.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

(l)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的总体特征是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652-1674年,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18世纪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从英法矛盾到英俄矛盾。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的总体特征是列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权。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

(3)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规律,随着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而加剧了。根源于普法战争的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俄奥矛盾不断加剧。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经济发展超过英国,且将“大陆政策”改为“世界政策,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20世纪初,最终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终于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4)从英美矛盾到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1919年一1945年的总体特征先是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和平发展,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美矛盾成为战后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5)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二战”后的总体特征是从两个阵营到三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趋势发展。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2.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l)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是在欧洲一些国家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封建统治秩序受到严重冲击的背景下,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维也纳会议的决定和“神圣同盟”、“四国同盟”的建立,不仅恢复了被革命推翻的<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欧洲君主的封建统治,而且企图从政治、军事外交来防止和镇压新的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的历史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同时,它只顾大国利益,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另一方面,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客观上促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维也纳体系的反动性决定了这一格局的短暂性。体系内部矛盾重重。首先是各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其次是被压迫民族与俄、奥、普、法等欧洲大国压迫者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再次是欧洲大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发展,导致欧洲许多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革命、改革和民族解放战争,从而将维也纳会议的总决议和各种“神圣”的原则全部推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包含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前者是“一战”后,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重新分割其殖民地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后者是在美国居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列强以实力为基础的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这一体系蕴含着种种矛盾。包括:第一:战胜国帝国主义同苏维埃俄国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这种矛盾本质是阶级和民族矛盾。第二: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法、德矛盾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第三:战胜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这是因分赃不均而引起的。英、美矛盾和美、日矛盾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标志着尼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彻底瓦解。

(3)雅尔塔体系。

A.建立。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美、苏、英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为战后设计的一幅世界秩序和蓝图。它是美苏两大国划分势力范围,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为后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同时,雅尔塔体系倡导和平、民主,对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以及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B.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立。“二战”后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则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强国,美国企图依仗它的经济、军事实力来独霸世界,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于是,美国便实行“冷战”政策,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冷战体制是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政治上对抗、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思想上进攻。1947年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而1955年5月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和斗争,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方面,贯穿于整个50年代。

C.美、苏争霸。美、苏争夺世界霸权不再是瓜分世界而是独霸世界。因此出现了核时代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垒和狂热的军备竞赛。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战略态势,随着美、苏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而变化。

D.雅尔塔体系的解体。第一,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战后初期受美国控制的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它们与美国在经济上出现磨擦政治上出现独立自主倾向,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不断发展。1958年欧共体成立。日本和欧共体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愿意唯美国的马首是瞻,听命于美国,使美国独家垄断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动摇。第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中苏开始发生分歧,到1965年3月苏共一手操纵召开的分公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的莫斯科会议,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已不复存在。它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从政治路线、理论观点的分歧发展到组织上的分裂。第三,两极格局的终结。两极格局的终结,主要是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的。两极格局解体过程始于80年代中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起,苏联国力进一步明显下降,其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苏联变化的影响下,1988年东欧发生剧变,转向西方,这就使两极格局基本上瓦解。1991年8月后的苏联剧变,最后完成了格局解体过程。

(4)多极化趋势。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旧的世界格局的解体,世界进入新格局转换时期。a.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首先,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本世纪前两次格局变动不同(是通过战争的胜负来决定),它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这就决定了新旧格局交替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其次,从两极格局终结到形成新的多极格局将有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时期。再次,这次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斗争的焦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谁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最得胜利,谁就能够成为多极中的一极。b.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两极格局的终结,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美国想一家独霸世界已显得力不从心。除美国之外,还有日本、欧盟、俄罗斯、中国等多强。美国要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多强中的谁都不可能作为独立的一极来同美国相抗衡。因此,目前世界格局的总趋势是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

3.20世纪西欧的世界霸权的兴衰及其原因

20世纪对西欧霸权来说是从顶点上不断衰落并最终崩溃的过程:

(l)“一战”之前,西欧(主要是英、法)的世界霸权达到了顶点。其原因是:西欧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拥有当时先进的政治制度,工业革命奠定了其领先世界的坚实基础。尽管战前英、法工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其综合国力仍很强大,而且英、法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殖民帝国。

(2)两次大战之间,西欧的世界霸权开始遭到削弱。原因:“一战”从政治、经济和殖民体系方面削弱了西欧,丧失了世界经济霸权,世界金融中心也转移到美国;政权受到革命的威胁;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沉重打击了殖民体系。美国的挑战,但英、法联合日本暂时阻止了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3)“二战”之后,世界霸权最终结束。原因:“二战”极大地削弱了英、法等国,使之经济遭到很大破坏。更重要的是“二战”使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最终使西方的殖民体系迅速崩溃。美国国力猛增,乘机利用西欧的衰落试图从各方面控制欧洲,推行其全球霸权政策,最终取代西欧称霸世界。

4.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旧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二战”沉重打击了旧欧洲,德国因战败而退出争霸舞台,英法被严重削弱,整个欧洲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长期分别处于美、苏两大国控制之下。美、苏两国逐渐主宰了世界,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

战后世界从两极政治走向多极化政治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一,美国在侵朝战争、越南战争先后遭到失败,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第二,“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迅速崩溃。第三世界崛起,中国的强大,促进了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开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日、德两个经济大国的迅速崛起,直接威胁到两个超级大国的经济霸权和国际地位。第四,“二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逐渐发展为美、苏大国的争霸,结果削弱了两国的经济力量,至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各国发生剧变。旧的世界格局宣布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90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日本、西欧各国经济力量的上升,俄罗斯的军事和工业基础,中国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具备成为多极的一极的潜力。因此,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和平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两极格局结束,使过去东西方矛盾掩盖下的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加剧,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常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问题,向第三世界国家施压,局部战争不断。

5.“绥靖”政策

(1)原因

①在30年代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日积极对外扩张,转嫁危机,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与英、法、美发生冲突;②英、法、美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忙于应付,处于软弱状态;③国内和平主义思潮泛滥,恐惧战争,主张妥协;④对苏联的恐惧和仇视,主张对法西斯国家妥协,实现祸水东引;⑤通过牺牲弱小民族的方法来满足侵略者,以免威胁自己。

(2)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最后使战争从局部发展为全球性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