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报道航母视频: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40:10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潍坊职业范学院杜洪香

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高职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哪类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需求?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改进的重点问题。我们已经做出了许多探索,并初见成效。从我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比率中可以看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 以上。应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办学,开设市场需求的专业门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已得到较好实践。以就业为导向,依托校企合作,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下面就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思路和实施办法等作一简要介绍。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概括起来讲,可以分为三部分,即三个阶段,具体是:

第一阶段:全部是基础理论教学,以公共课为主,同时开设《机械制图》和《工程材料及金属工艺学》两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要学生学会一门工程语言和认知工程材料及特性,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必要的文化素质。

第二阶段:进驻实训基地,一方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进行单项实习实训。所开课程是全部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同时保证实验课和实训课时间,基本上做到理论与实践比为1:1。主要任务是基本技能训练和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本阶段保证实训时间达"(周。实训内容包括:钳工、测绘、车工、铣工、电气焊、数控车、数控铣、线切割、气压液压传动等。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的实验实训,达到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同时,也可安排学生进行“工学交替”实习,并组织各项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习实训的兴趣。

第三阶段:主要完成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前半阶段主要为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外出联系实习基地。在联系过程中具体做了如下几点工作:一是先了解企业概况和用人情况。二是宣传我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三是把原教学计划提供给用人单位,让用人单位根据生产需要提出修改计划,需增开的课程在第四学期多以短期培训的形式开设,真正体现“订单培养”的模式。四是根据具体情况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五在企业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项综合教学任务。六是将岗位训练和就业安置相结合。企业通过这一环节,了解毕业生情况并作为企业接收的考察过程。学生积极参加由教师承担的科研与科技服务等活动,对提高自身的实际技能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到用人单位的特别关注。这样,即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问题,真正做到了校企“双赢”。

上述三个阶段相互衔接,每个阶段均有规范的训练环节和必需的理论知识结构及实训项目和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紧密配合,同步进行,相辅相成,使三年的教学过程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构成一个整体。

二、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背景

1施“1+1”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大生产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机电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目前各个地区和行业都需要大量的能承担机电产品的设计、生产、调试、检验、维修等方面工作的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担任机电设备的控制、应用、维修和改造等工作。

从国家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看,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被列位八大类人才需求之重点。我国今后几年,急需人才主要有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农业技术、生物工程、信息技术、航天、新能源、新材料、国际贸易等方面。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

部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只有1.5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500万人,而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工仅占3.5 % 。资料显示,高级技能人才,如数控加工技术人员、模具制造人员、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空调制冷维修安装人员、交通运输设备维修等具有高技能的人员,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市场上比较急需的“高级蓝领”。

2 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于高职教育要求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机电行业对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的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从事机电产品的生产、管理与服务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针对该培养目标,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仅凭一支笔,一块黑板,几个实验台;通过教师讲,学生听和看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对于工程类特别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零部件画在黑板上,机构及部件运动靠手比划,机床“开在”黑板上,电路“挂”在黑板上??,一切立体的、运动的甚至需要操作的设备都被平面化了,三维变二维,使得本来应该栩栩如生的教学内容变成了没有生机的“死”物质。这是一种以书本知识、教师为本位的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必然导致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的结果,这便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缺陷。当然传统教学也存在办学成本低、教师压力小等优点。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讲,这种机械、沉闷的程序化教学模式是完全不适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根本缺陷,我们实施了“1+1”人才培养方案。

三、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思路

1 瞄准人才市场需求目标,在突出专业特色上下功夫特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生命力所在,特色是竞争力。可以说,失去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面向当地经济建设主战场,要在突出专业特色上下功夫,就要适应市场需要,将专业与职业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来说,该专业的培养对象就是服务于企业的一线工人,一线工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我们的办学效益也就提高了。因此,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一致。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搞好校企合作,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技能实训过程中融入企业需求。并不断地进行社会需求调研,摸准市场脉搏,掌握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才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

2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动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大力弘扬“明德、尚学、强能、善技”的校训精神,坚定学院高职办学方向,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定位于“为工矿企业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从事生产第一线机电工程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要培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在第一阶段,我们开设了语文、数学、思想道德教育、体育、机械制图、工程材料、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必修课程和心理学、公共关系、文艺素养等选修课程,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得到提高。

要培养“能从事生产第一线机电工程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就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针对专业素质素质内涵,在第二阶段,我们将专业基础课和单项技能训练穿插进行,专业基础课包括《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公差与测量》、《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气智能控制原理》等课程,单项技能训练包括普通车、铣床基本操作、钳工、电焊工、电工基本操作和数控设备的编程与操作以及相应的测绘、液压、电子、电气智能控制等实验操作。通过该阶段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机”与“电”所含内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期间,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技能的鉴定工作,如制图员、钳工、普通车工、电焊工和维修电工,数控工艺员等工种的技能鉴定,依此来鉴定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检验了所开设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和知识点的合理性,对于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地方,及时进行教研和改革,达到逐步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的目的。

第三阶段,通过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形式,如“工学交替”、“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适应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力达到能从事生产第一线机电工程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能否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近年来,我们以适应当地经济建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办出特色为目标,以现有条件为基础,按照坚持内涵发展为主,适当扩大规模的方针,积极进行了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科学论证,较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应用型技术人才。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与完善,找到了比较科学合理的多种实施方法。

1.按高职教育特点制订和调整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既要符合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不断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当进行调整的原则,针对企业和行业动态及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按照“更新内容、整体优化、加强实践、重视能力、提高能力增加选修”的优化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遵循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坚持贯彻产教结合思想,加强实践教学;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坚持整体优化,合理设置与优化课程体系。着力构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案这五条原则。我们及时对该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修订的目的是即要在理论教学上,淡化传统的“三段式“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设置体系;又要在实践教学上,重组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加大学时比重,形成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40%以上。

2. 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宗旨,优化课程体系我们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宗旨,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实用、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是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了课程改革。对基础课教学内容按照“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减少理论推导,重点讲授课程的应用内容;对专业基础课按照为专业课服务的思路进行了整合与优化;专业课教学内容坚持“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原则,增加新技术内容,强调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二是突出课程的技术应用性、实践性,明确规定了实践训练项目、时间等教学活动安排,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考核等加强管理,强化课外实践,课程实验,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开设综合实践训练课,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和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3. 以提高技能水平为目的,完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建立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根据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内容。强化实践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增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第二阶段单项训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车、钳、电气焊、电工、数控工艺员、制图员等多种技能鉴定,并颁发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力推行“一生多证”制度,为毕业生直接从事职业岗位工作创造了条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我们已初见成效。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进行技能培训,是今后高职的发展方向。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校企合作需要教师走进企业指导学生实践,缺少“双师”素质的教师不可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因此,要以校企合作为动力,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每年选送8——10名新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或校内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以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二是计划每年选送1——2名教师赴国外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的培训方式和教学方式;三是通过选送教师读在职研究生或接收高层次学历人才,逐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四是创造条件,引进和造就一批专业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五是从企业生产第一线聘请工程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六是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应的岗位证书,加大“双师型”教师比例。

5. 确立了以产教相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就是服务于生产企业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一句空话,学与用是脱节的。因此,该模式具有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及就业的定向性等特点。校企合作打造了职业教育强势组合,达到了校企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校企双赢的可喜局面。通过这多年校企合作的结果看,由于企业生产的多样性和企业用人计划的多变性,我们主要

采取了如下教学模式:

1)以满足扩大再生产为目的,建立“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迅猛发展,很多企业都在扩大再生产,新办厂,扩建厂和新增生产项目层出不穷,这都需要成批的一线应用型人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搞好调研,与企业签订用人合同,

及时根据企业需要组织教学,后续学习均按照厂方提供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实习实训,在校期间的管理均由企业参入,按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学生的就业方向就立足于该企业。这样,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就可以主动根据企业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包括实施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等各方面的调整,适应了企业技术岗位对技术、工艺、技能性专门人才的需要,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能进入职业环境,适应技术要求,安心岗位工作。

调查结果表明,我们根据企业要求,按“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在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面,迈出了卓有成效的步伐。

2)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建立“定向培养”的教学模式“定向培养”就是指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采用按行业需要划分专业培养方向的办学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开设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三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某些行业的特点,按照工作岗位所需掌握知识的情况,安排专业理论课和实践实训课,这一年的教学计划、所开设课程和课程大纲均按行业需要,结合学生就业意向来确定。如在"$$%年,经过调研,发现钢材行业发展势头强硬,需要大批的懂金属材料特性和钢材成型与机加工的专业人才;机械加工行业效益高,发展迅猛,新上很多中小型机械加工企业。针对这种局面,在第三学年,我们把毕业生分为两个就业方向,分别按岗位要求开设专业课、加强相关方面的技能实训,专业师资从行业中聘请。经过定向培养,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适应企业需要,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达到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目的。

3)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更需要适应企业管理要求、生产节奏要求,同时也要接受体力与耐力的考验。在学校里,学生是以掌握知识和能力为主,不需要付出大的体力和耐力,管理上基本是采取柔性化管理模式,突出个性化,但在企业中,讲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不仅要求职工服从硬性管理,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体力和耐力。另外,企业生产方式一般流水线和工位群相结合的生产方式,要求职工还必须有一定的团队精神。针对这些区别,我们多次到企业调研、根据企业需要,选派部分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一段时间,使同学们熟悉工作岗位,掌握操作要领,适应企业环境。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在工厂首先要有较强的技能,对待每项操作和工序上,要一丝不苟、勇于负责,才能胜任岗位;其次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才能尽快融入环境;还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每一个岗位上站住脚。通过实习,同学们不仅在技能上得到提高在思想上有很大的收获,同时,为走上工作岗位也奠定了基础。

顶岗实习是工学交替的有益尝试和探索。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深深体会到:一是在企业中,必须要体现“敬业”精神,树立好自己的形象。二是在工作中,要体现出“主动性”,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三是要体现出“职业技能和素养”,体现出作为一个人才的层次和概念。这些感受,在学校是永远体会不到的,但从培养人才角度讲,又是不可缺少的。

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1+1”人才培养方案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机电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符合机电行业要求,熟悉机电设备的电路控制原理,具备机电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一般机电产品设计能力,能从事机电产品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等人才。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要求

(1)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知识,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文明,讲道德,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3)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体魄健全,心理健康。

(4)具有较强的获得本专业技术信息的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

(5)具有大专层次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一般机电产品设计的能力。

(6)初步掌握机电设备的电路控制原理与应用。

(7)基本具备工厂供电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熟悉设备控制原理与操作方法。

2)岗位知识、能力要求

(1)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文字处理、工作表编辑、数据库应用和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3)具备专科外语水平,借助工具能够翻译与阅读相当专业文章。

(4)。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熟悉金属材料的性质,掌握热加工、冷加工的基本知识及加工方法,并具备相应的实验技能。

(5)熟练操作普通的机加工设备,具备工厂供电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熟悉设备控制原理与操作方法,熟悉产品生产工艺文件的编制步骤,能够按照要求对机电设备进行装配、调试、检测及维修。

(6)能熟练操作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对中等难度的零件进行数控编程。

(7)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通过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等级考试。

(8)获得山东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考试证书、国家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数控工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等。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

六、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效果

1在学生就业方面取得的成果自实行“1+1”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来,为了进一步优化该模式,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我们于2004年2 月至2004 年10月对本专业2001、2002 、2003届252 名高职毕业生分别在潍坊市吉通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等22个单位,就企业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我们共收到

毕业生的调查反馈材料238份,回收率为94.3%。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毕业生就业率;二是毕业生适应工作情况;三是毕业生对在校所学基本技能的满意度;四是毕业生操作技能水平;五是毕业生通过工作实践后对专业教学情况的评价;六是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评价。据企业反映情况:学生基本素质和业务素质与企业相适用情况:优秀的占16.1% !+ ,称职的占83.9。

调查得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点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本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强,较好地掌握了普通机床安装、调试、检验的基本方法和故障检测及维修方法;能够熟练操作普通的机加工设备,具备数控机床的编程和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典型数控系统的操作及编程方法;对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特别是对CAD术的使用,掌握较好;外语水平能够基本适应本专业工作岗位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调查表明,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环节就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1+1”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市场要求的。我们搭建与市场需求这一连接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

通过这种产销连接的形式,专业设置的定向是明确的,专业建设的目标是清楚的。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进行专业调整、改造,同样需要这种产销连接的形式,给予专业建设以新的内涵。正是由于本专业瞄准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培养用人单位急需的技术、工艺、管理、服务岗位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所以本专业的毕业生就能找准就业方向,较快进入到工作岗位。

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适销性事实充分说明:我们所确定的办学思路是正确的,采用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定位是准确的,能够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达到了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办出特色的目标。较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应用型技术人才,结果是成功的。

2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带队老师可以到企业中锻炼并承担企业的培训等工作,加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了双师型素质的培养,通过老师轮流到企业的巡回指导,为大部分的老师提供了到企业中充电洗脑的机会,优化了实践指导教师的结构比例,目前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已从原来的27%现在的65%。再者,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老师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搞科研,便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本专业也向教师提出了“联系一家企业1 学精一门技术1 结识一批专家1 带好一批学生”的口号。

几年来,积极与学院领导协调,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派七名教师等专业教师到山东压力容器厂、潍坊柴油机厂、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兼职,到生产第一线学习;并派年轻教师参加山东星科公司、北京华正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的技能培训。通过他们的外出学习培训,更加清晰了对高职生培养目标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自己参加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本专业高职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这些专业教师现在不但授课水平有较大提高,而且基本能够独立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的企业如潍坊宏伟锅炉厂还慕名请教师帮他们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学生也普遍反映,现在的教师授课不再是本本对本本式的教学,而是有非常丰富的具体的实际例证和学以致用的内容。

同时,可以将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外聘兼职教师,壮大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兼职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开展教学提供有利的帮助。

3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高职教育是大投入的教育,实习实训条件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口号是“学校的今天就是企业的明天”,往往是最先进的设备先放到学校里教学用,使在校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然后去服务企业。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高职教育兴起的时间短暂,政府在办学投入上严重不足,实习条件差、设备落后、设备种类少、耗材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走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培养学生,弥补了在校学生实习条件不足的问题,这既节约了人才培养的成本,也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4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和教学改革实验,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邀请企业中的的工程技术人员加入专业指导委员会,参入本专业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术活动,并配合学院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调查研究、科学实验。必将为探讨适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多样化的模式,提高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展示教学成果、增进交流教学经验、学习教学创新新思路积极参与高职教育课程的开发、改革课程设置、瞄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学科结构、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利的帮助。

5高了社会声誉,拉动招生

通过校企合作,使绝大多数毕业生都顺利找到了对口的就业单位,市场反馈的信息也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还对即将就业的学生强化专业技能,缩短顶岗适应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学院利用专业优势与潍坊柴油机厂、北汽福田、金宝集团等多家企业进行“订单式”教育,开辟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新天地。学院的教学质量经受了用人单位的检验,形成了“招得进、教得好、走得出”的良性循环,提高了学院的办学活力和办学竞争力,学院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高就业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引发了本专业招生人数的猛增。从1998级50到06招生373年来,我们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毕业生就业呈现良好态势,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