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2yj1地201:福建晋江:陶瓷产业发展遇“寒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21:51
福建晋江:陶瓷产业发展遇“寒流”本报记者 陆天然丁 南    发表日期:2011/12/09 

今年冬来早。福建省最大的陶瓷产业基地晋江市,迎来了天然气供应商涨价“寒流”,许多建陶企业有点熬不住。

年初,晋江市决定在陶瓷业实施节能减排,3年内分期分批淘汰水煤气转而使用天然气。可今年9月23日供气商的一纸天然气涨价通知,几乎吸走了原本微薄的利润,直逼建陶企业生存底线。10月15日,131家建陶企业联名上书晋江市委和市政府,请求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清洁生产遭遇高价能源,晋江陶瓷的救赎之路该怎么走?

天然气供应商再涨价:陶瓷产业前景堪忧

陶瓷产业是晋江市的重点产业,共涉及磁灶、内坑、紫帽、安海、池店、西园6个镇(街道),陶瓷企业190多家,年产值约40多亿元,税收约4亿元。但这些陶瓷企业,基本上以生产中低档的外墙砖、地板砖为主,利润低、环境污染大。

据了解,陶瓷烧制中主要以煤炭生成的水煤气为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含酚废水。发源于福建南安、流经晋江市的九十九溪水域,多年来已被两地陶瓷企业排放的含酚废水所污染。此前当地政府在企业中实施的脱硫除尘和酚水治理措施,一直仍难以有效根治排污顽症。而要杜绝陶瓷生产中产生含酚废水,最有效的方法是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天然气作燃料。

2010年,泉州市政府根据福建省“十二五”期间有关节能减排要求,作出了晋江、南安陶瓷企业所有窑炉不得采用水煤气,限期改用LNG天然气,不使用的企业将被强制性关闭的决定。而晋江市则决定用3年时间,分批分期引导全市170多家陶瓷企业淘汰水煤气、使用天然气,此举比福建省提出的5年内关闭所有煤气发生炉提前了2年时间。

在此次环保新政中,当地唯一的天然气供应商——中海油旗下的晋江新奥燃气公司,成为当地政府指定的供气公司。截至2011年11月8日的统计显示,在晋江市190多家陶瓷企业中,完全淘汰水煤气发生炉使用天然气的只有19家,部分使用天然气的也只有51家。使用清洁燃料天然气的企业远未过半,陶瓷企业观望气氛浓厚。

据晋江市磁灶商会透露,由水煤气改用天然气,一条窑炉按平均每天10,000立方米的产量计算,每年要增加成本至少450万元。而晋江陶瓷企业拥有400多条生产线,使用天然气每年至少要多支出10多亿元,许多无力支撑的企业将面临倒闭。

自9月25日起,晋江市新奥燃气公司决定天然气提价0.5元/ 立方米。而此前的2008年9月,新奥燃气公司在晋江市的供气价格为2.8元/立方米,2010年10月提至3.1元/立方米,此次又提至3.6元/立方米。

晋江市磁灶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天然气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30%~35%,3.1元/立方米已是陶瓷企业承受力的底线。由于建筑陶瓷属微利行业,产品价格赶不上天然气上涨的幅度,此轮提价0.5元将使190多家建陶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晋江陶瓷产业前景堪忧。

争议焦点:是否引进新的燃气公司

10月15日,晋江市磁灶、内坑、紫帽商会联合131家陶瓷企业上书晋江市委和市政府,请求出面协调天然气价格,抢救晋江建陶产业并帮助渡过难关。

磁灶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两次提价后,外墙砖成本上升了1.8元/平方米,地板砖成本增加了3.4元/平方米。受影响最大的将是生产低档瓷砖的晋江陶瓷企业,低档瓷砖稀释成本能力弱,无提价空间,天然气涨价几乎吸走了企业原本微薄的利润。

10月27日,晋江市职能部门在相关请示报告中,希望上级政府顾念晋江陶瓷企业曾为缓解福建LNG工程“照付不议”风险所做出的贡献,协调中海油调剂计划内气量分摊天然气成本,进而全面下调新奥燃气公司的终端销售价。

2006年9月20日,中海油采办的福建LNG资源购销协议正式生效,合同期25年。按照约定,从2009年年初起,印尼东固项目每年向福建提供260万吨液化天然气,无论终端销售与否,价款都要“照付不议”。而晋江陶瓷企业在当年率先整体打包签约使用LNG天然气,客观上降低了中海油的“照付不议”压力。

为此,晋江市陶瓷企业希望上级政府能组织天然气供受双方展开新一轮价格谈判,制定出双方均可接受的价格。有陶瓷企业建议,晋江市应引进新的燃气公司,打破垄断。

而天然气销售商称,此次天然气涨价是上游供气方引起,是经物价部门核准的全省范围内的统一涨价,且涨价后仍未达到成本价,上游供气方和终端销售商也因此承受着国际油气攀升带来的经营压力。

与晋江陶企联名上书期望调低天然气价格截然相反的是,未来工业天然气价格上涨预期明显,陶瓷企业的燃料成本压力还会增大。

11月9日,晋江市职能部门在污染减排专题会议上,对目前建陶行业天然气替代工作中企业的抱怨和抵触心态表示担忧。但当地政府对天然气没有价格约束和调控机制,陶瓷企业寄希望于短期内降低天然气价格渡过危机并非长久之计。

节能减排:陶瓷产业转型阵痛不可避免

以磁灶镇为代表的晋江陶瓷业,具有1600多年的烧造历史,其现代建陶产业发展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四川夹江并列为全国四大建陶生产基地。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晋江陶瓷年产值超70亿元,目前则萎缩为约40亿元,略显夕阳之势。

引发强烈反弹的天然气涨价事件,让位居产业链低端的晋江陶瓷业措手不及。在当地政府悄然加快建陶产业节能减排步伐和燃料成本居高不下的双重压力下,许多企业家才猛然发现,按照限期淘汰煤气发生炉的清洁生产计划,天然气连番涨价将导致陶企命悬一线。根据当地商会的说法,目前3.6元/立方米的供气价,80%的陶瓷企业会倒闭。

日前,晋江陶企在呼吁政府出面协调天然气价格的联名信中,希望仿照相邻的南安陶瓷产区推迟淘汰水煤气、达标排放,让已经使用和将要使用天然气的陶瓷企业,与其他尚未使用天然气的站在同一个竞争起步线上。其期望政府出手救市意味明显。

联名上书的陶瓷企业称,晋江陶瓷企业为不断落实政府环保措施,大多数设备是近二三年新建和改造,全部400多条生产线的投资额达上百亿元,大部分是通过社会融资而来。晋江陶瓷行业直接提供6万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20多万人从事物流、营销及机械、广告等相关产业,企业大量倒闭将引发连锁反应。

晋江市环保局分管副局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陶企要么转产,要么使用天然气,这是上级政府下达的“十二五”减排任务,不太可能因为天然气涨价而让水煤气“还魂”。泉州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与晋江相邻的南安陶瓷产业LNG替代计划时间表已经确定,不会允许出现环境治理松动或倒退现象。

早在2008年,晋江市就开始着手对陶瓷企业的环保问题进行重点整治。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陶瓷行业,已经与晋江市以鞋服为代表的“中国品牌之都”和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向格格不入。一些企业迫于治污的环保投入压力,加快了生产基地转移和外迁步伐,搬至福建漳州、江西高安、湖北当阳等新兴陶瓷产区。

当2013年底彻底淘汰水煤气的大限将至,晋江陶瓷再一次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旧的烧造工艺若干年后在外迁的道路上将“无枝可依”。不管是传统陶瓷产区还是新兴陶瓷产区,推广清洁生产将是大势所趋。

131家晋江建陶企业是停产还是绝处逢生?在福建全省实施的LNG替代计划下,震荡和洗牌已经不可避免。

天然气价格垄断:晋江陶瓷业何去何从

素以抗压生存能力著称的晋江陶瓷产业,近年来已由单一国内市场逐步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销售,出口市场由最开始时的东亚国家发展到现在的中东地区、美国和东南亚等地,而陶瓷产品也由原先的出口外墙砖、内墙砖发展到以出口仿古地砖为主,外墙砖、琉璃瓦、内墙砖为辅的产品格局。

但长期存在的产品同质化和恶性低价竞争,让大部分晋江陶瓷企业的产品优势不再。131家陶瓷企业在天然气涨价面前的无奈和无助,凸现强弩之末的晋江陶瓷已积重难返。

当前,晋江企业对高价清洁能源的观望、无措和如坐针毡,在2009年度经历环保新政的佛山陶瓷业也曾艰难走过。

自今年9月16日起,欧盟对原产中国的建筑陶瓷征收最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直至2016年。但《瞭望东方周刊》的一篇报道称,这一措施对占中国陶瓷出口份额70%的佛山陶企的影响微乎其微。近年来主打高端品牌的佛山陶瓷,依靠产品附加值和完善的销售渠道,有效消化了国内房产市场低迷及欧盟反倾销的影响,包括天然气提价、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

纵观晋江陶瓷产业,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阵痛后,陶瓷业两极分化发展的态势已十分明显。晋江华泰、安泰、恒达、腾达等核心企业的优势产品,在市场上的售价通常会比本地普通瓷砖高30%~50%,天然气提价并不对其构成致命打击。但一些弱势企业却因此濒临萎缩、关闭或停产的局面。在晋江市第一批要求淘汰水煤气、使用天然气的73家企业中,目前停产的就有12家。

资料显示,与国内房地产业唇齿相依的晋江建陶业,外墙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琉璃瓦更是近乎垄断全国市场。其中陶瓷主产区磁灶镇现有建陶外销人员3万多人,掌握了全国陶瓷行业1/3的销售网络,年销售量占全国总销量的40%以上。但在“中国品牌之都”晋江,一贯奉行中低端战略的建陶产品,以微利和数量求生存,已经在打造强势品牌和营销总部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形单影只。

高企的天然气价格如果成为压垮晋江建陶的最后一根稻草,偶然还是必然?“劫”在天然气,晋江陶瓷的出路在哪里?131家联名上书的陶瓷企业在煎熬中等待,救赎还没有开始。

刊发于12月9日中国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