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9防空导弹生产企业: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1:11:28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学习策略既是促进学习的条件,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虽然对学习策略的性质、结构和测量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人们都认识到,学习策略是可教的而且是可能迁移的。许多教育心理学家研发了各种学习策略训练教程,并进行了实验性的训练研究。例如,约翰等人(John)的学习策略指导教程;丹瑟路(Dansereau)学习指导教程;温斯坦(Weinstein)的认知策略教程;赫伯(Herber)的内容指导学习教程等。指导教学模式指导教学(Direct Instruction)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陈琦、刘儒德,1997)。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让其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与理解保持。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每种策略来选择许多恰当的事例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形成对策略的概括化认识;提供的事例应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由简到繁,使学生从单一策略的应用发展到多种策略的综合应用,从而形成一种综合应用能力。以阅读理解为例,指导教学的内容应包括:①策略是什么,涉及策略的涵义、关键点和特征。②为什么进行策略的学习,涉及策略的目的和作用。③如何进行策略的学习,涉及学习策略的分解步骤或成分以及成分之间的关系。④何时何地运用策略,涉及策略的适用条件。⑤如何评价策略的运用情况,涉及对策略运用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及采取补救措施等等(董奇,1996)。阅读策略指导教学模式(Duffy & Roehler, 1989)的实施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教师有意识地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机在具体课程中明确策略知识中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成分,以及指导这些知识学习的方法。第二步,在学科课程或阅读指导课程中进行监控,根据学生水平和具体情境,采取明确、直接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所教的策略知识。第三步,使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积极的监控,以提高其阅读水平。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遵循其规律则成,违背其规律则败,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它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逐步积累,逐步深入,螺旋式提高的过程。遵循学习规律,得学习方法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因此,学习方法选择得当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习的效果。(一)学习方法的含义谈学习方法,首先应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学习的科学含义。通俗地说,学习是指通过阅读、观察、听讲、研究和实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活动。学习的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获得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智力及能力;三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学习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不同分类。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分为接受学习(即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和发现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按学习的内容,可分为机械的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的学习有时是必要的,但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所谓方法就是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所采用的步骤和手段,是人们对思维过程和实践的经验、方式的概括和总结。而学习方法则是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取的步骤和手段。(二)学习方法的种类和运用学习方法从不同角度来划分,可有许多种,概括起来说,常用的学习方法有如下几个方面:1.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整体学习法,就是把学习内容从头到尾反复学习的方法。即把学习的内容当作一个整体来学习,先求得一个概括、全面的了解,然后再学习具体的环节,从整体到部分,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是从综合到分析,以大带小的学习方法,部分学习法,就是把学习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按顺序分解来学习的方法。即把学习内容分解成几个具体的问题,每次集中学习一个问题,搞通了一个问题再接着学习下一个问题,直到最后全部学完,全部搞通为止。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和具体的学习内容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二者结合便是最佳的学习方法。即先整体学,对全部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于那些重要的部分要深入探究,最后,再把全部学习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复习一遍,把各个部分结合起来加以考察。2.集中学习法与分散学习法集中学习法又称无间隔学习法,就是不中断学习时间,连续学习。分散学习法又称间隔学习法,就是间隔一段时间的学习方法。两种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也应根据每一学生的主客观条件来定。一般来讲,学习比较复杂的材料,逻辑性和连贯性较强或抽象难懂的材料,应用集中方法较好。但实践经验表明,只要每次学习的时间不是太短,分散法效果较好。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学习之间都应有一个休息时间,使紧张的大脑有时间得到休息和恢复。3.集中复习法和经常复习法集中复习法又称突击复习法,通俗地说就是“临阵磨枪”。经常复习法,就是对那些需要长期保留在记忆中的重要内容经常复习。集中复习法只有在平时经常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才是可行和有效的。集中时间和精力在短期内学习较大量的材料,会收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保留在记忆中的重要内容,应采用经常复习的方法。复习时间不一定长,而要学而时习之。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深思、琢磨,这样可以加深对复习内容的理解。4.自我复述法自我复述法又称自我测验法,就是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停下来检查一下自己掌握内容的情况。自我复述也可请别人协助进行。自我复述对记忆的保持具有重大作用。美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盖茨早在1917年对边复述边记忆的时间比例和再现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述所花费的时间越长,再现量就越多。5.强化学习法强化学习法,是指通过一些“强化手段”来使学习内容得到巩固,从而增强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学习效果的增强,是经验和强化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可以增强联结作用。“强化手段”包括: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意图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很重要,对于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事物很容易记住,反之则较容易遗忘。学习意图包括应学习什么和为什么要学这两个方面,因此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对于学习目的和任务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它的理解。高涨的学习热情也会强化学习,而学习环境、学习气氛与学习的情绪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能够激发起高涨的学习热情。6.过度学习法过度学习法又可称为“过剩学习法”,就是在全部学会学懂以后再继续地学习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后,或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地步后,继续进行学习。如同患某疾病治愈后,再继续服用一段时间的药剂,可以巩固疗效一样,对于学习效果也可以产生巩固作用。过度学习究竟学习到何种程度就是“适足”了,这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生本人的具体情况。一般讲,从节省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的角度出发,50%之前的过度学习对记忆的保持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超过50%,则有渐减的趋势。当然,在学习上不存在“过犹不及”的问题。7.迁移学习法迁移学习,就是先前的学习或训练的内容,可以影响到以后相继而来的类似的学习或训练的内容。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分别对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的影响。迁移学习人们早已有所知晓,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运用“比喻”等,只是早先尚未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罢了。实际上,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都受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影响。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包含着迁移,而决定迁移的实现及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则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所以,同学们为了能在在校期间真正把课程学好,具有扩展知识的根基,将来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上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就必须踏踏实实地深入掌握和领会各门课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8.程序学习法程序学习法,是指把学习内容编排成符合自己的学习速度,从而较容易地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学习方法。程序学习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要有一定的积极反应;二是在积极反应之后应立即予以强化。否则,效果将明显减弱。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于培养习惯和矫正行为更为有效。9.映象化学习法映象化学习法,是指要尽量把自己想记住的内容映象化,将需回记的对象摆放在你熟知的事物的映象中,使它占据一定的位置。映象化又称为“头脑中的电视”,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经历、见闻及故事、情节,自己编导成“电视片”,当它重新“播放”时,回首往事,历历在目。10.背景化学习法背景化学习法,就是指在学习时要考虑前后背景的关系。因为,再现我们所学的知识时,往往不是单一的观念所决定的,而是由整个背景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时,要融会贯通,理解全文,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去理解。(三)掌握好学习上的几个环节在学习过程中,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等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学习活动的规律。正确处理这几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预习预习,就是课前把老师要讲的内容预先看一遍。做好预习,是提高听课、复习、作业效率的重要前提。预习主要是搞清楚老师上课所讲的具体内容,能看懂多少是多少,并不求理解全部内容。对于弄不懂的问题,可用笔划下来做个记号,等老师讲课时,用心去听。2.听课听课,是接受老师教导,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是系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方法。大多数学生听课是积极的,但也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有的因为听不懂或因为太简单而不认真听课,这是不足取的。还有的学生虽然听课认真,由于不得法,听的效果并不好。那么应该怎样听课呢?听课要积极思维,要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是学习效果好环的关键,也是学习主动性的集中反映。3.复习复习,就是消化、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消化和提高,使之融会贯通。通过复习,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学而不复习,知识不易巩固,习而不学,知识不易丰富,因而要“学而时习之”。4.作业作业,一般指老师布置的习题或问题。它是巩固消化知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是课后复习的另一种形式。做作业,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习惯,发展智力和创造才能具有重要的意义。5.考试考试,需要端正目的和态度。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它能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必要的信息反馈,从而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同时,它也是督促学生及时进行系统复习的一种手段。考试,不是考死记硬背,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方法,分析能力和理解水平。因此,学生们不能使考试围着分数转,更不能为了高分挖空心思,弄虚作假,自欺欺人。考试后要及时认真总结,找出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弥补。(四)学习方法上的几个注意事项1.循序渐进,打牢基础循序渐进,是书本知识的内在逻辑,也是人们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严密的体系,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阶段性和连贯性,因此,应严格遵循学科的特点去安排自己的学习。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好高鹜远,贪多求快,往往适得其反。循序渐进是一条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你违背了它,就要受到惩罚。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研究广义相对论时,连续几年无大进展,一查原因,才发现自己在大学期间有点忽视数学,数学的底子空虚了。无奈,他只好重新补学了三年的数学,才使广义相对论的体系得以建立。学习时,每位学生都要制定学习计划,而学习计划则是体现循序渐进规律的具体形式。因此,应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按科学理论的结构体系,和自己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步调,打牢基础,循序渐进。2.搭好结构,博专结合“广博”与“专深”都是对学习的要求。既要有知识的广度,又要有理论掌握的深度。“博”与“专”要配合得当,要相互促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渴望自己学识渊博,是每一个学生的愿望,但许多学生不会合理地选定自己的知识结构,认为广博就是吞下所有的知识,这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当前处于“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我们再刻苦,再努力,也无法学尽所有的知识。还有些学生认为专深,就是认为只学几门,不及其余,把学习面限制得很窄,结果三句话不离本行,对其他知识则孤陋寡闻,这也是不正确的。在处理博与专的关系时,只有以专深的知识为主干,在主干的每一层高度上,合理地扩展自己知识的广博范围,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才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摸索到了求博的窍门和求精的途径。3.日积月累,书不离笔善于学习的人,总是书不离笔,随时随地地把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一些体会记下来。这样经过几年的积累,量变转化为质变,结晶出创造性的成果,从而产生学习上的飞跃。古人在读书过程中,积累了“三到”的经验,即眼到、心到、手到。这里的手到,就是书不离笔。书不离笔对于学生有三大好处:①笔记可使人心静,读得精,及时收集思想闪出的火花;②使用方便,一查就可以找到;③把产生的创造性思想写成  短文,经过加工和整理即可写成论文或著作。看书过程中记笔记,是读书的一个过程,也是掌握所读书籍必需的一种工作。读书笔记是一个人思想的激发器,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好仓库,创造的发源地。总之,学习方法是重要的,只有努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朋友们,可以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前人总结出来的好的学习方法,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努力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丰富人类学习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