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suv什么时候上市:本网策划:普及15年教育,农村是关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5:41:46
2004年,对于浙江教育事业来说,是具有历史性跨越的一年。这一年,浙江成为国内第一个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这一年,浙江省学前三年幼儿园入学率达到87%,初升高比例达到94%,均位居全国前列;同是在这一年,浙江教育已经不是能不能念上书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念好书的问题。浙江教育由九年义务教育转向普及十五年教育,由高等教育精英化跨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而高中段教育和幼儿教育发展迅速,更是成为浙江普及15年教育的两大亮点。这些对于浙江来说,是划时代的成果。

  浙江普及15年教育由“量”进入“质”的目标

  如今的浙江教育,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量”的任务业已完成,接下去要攻坚的将是“质”的目标。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如此评述浙江教育现状。浙江率先在全国各省区中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来自浙江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到“十五”期末,全省已有53个县(市、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教育强县,占县(市、区)总数的近60%。在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任务后,全面启动“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过去的几年,浙江加大投入,扩大办学规模,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在2004年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基础上,2005年全省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99%、99.59%,“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8.5%,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入园率达86.48%,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学校比例达91.02%,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6%,基础教育阶段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已接近“教育强省”的要求,并居全国领先水平。

  投资16.5亿的“四项工程”力助浙江农村教育

  浙江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关键在于农村教育。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表示,在浙江,农村地区办学水平、教育质量都不够高,学校环境、生均教育资源拥有量、师资水平等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幼儿入学率最低设区市和最高设区市比较,相差27.9个百分点。一些乡村教师的执教能力还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有些学校连开足新课程都还存在问题。从学生群体看,贫困子女、民工子女接收教育的质量相对还比较低。要进一步提高浙江教育水平,要切实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浙江必须追求教育公平这一原则。

  为改善浙江省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师生的教学生活条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浙江2005年5月启动了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浙江省实施两年多、投资过半的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已将资助面扩大至农村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子女。513万全省城乡义务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成为全国省、区中的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城乡全免学杂费的省份;全省有49万经济困难学生受到政府资助,小学生每学期支助240元,中学生每学期支助450元,受益面9.5%;浙江的“食宿改造工程”明确提出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宿舍面积3个平方、食堂面积1个平方,目前这一工程已竣工107万平方米;针对农村地区学生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浙江还推出“爱心营养餐工程”,要求让农村中小学生定期吃上荤菜、蔬菜,目前,已有30万学生受惠,占总数的5.8%。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工程,已累计投资16.5亿元。

  2007年再上“四大工程”

  2007年,浙江将加大对农村扶持力度。2007年,浙江省在实施农村教育“四项工程”基础上,启动全新的农村中小学教育“四大工程”: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再扩面工程、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保障工程、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心营养餐工程、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

  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将有所扩大。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500以上2000元以下的也纳入资助范围,免收课本、作业本费,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享受营养餐。将在一、二类地区农村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230元,初中提高到330元。为了推动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按生均5元标准,设立图书专项经费,用于为农村中小学生添置图书和杂志。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表示,与此同时,浙江将继续执行2006年推出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计划三年投资10.2亿加快实训基地,同时抓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养,确保2007年农村5万人以上能接受职业培训,提升农村劳动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