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退出联合国:卢景兰:教改应重视平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4:31:14

卢景兰:教改应重视平衡

(2011-12-09)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在《联合早报》读到陈鸣鸾的《教改》一文(11月6日),感触颇深。我的儿子现在四岁了,女儿也在读中三。女儿有一天回来问我:“我们现在学的知识,考完试就忘了,在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用,那我们那么辛苦地学它干什么?”

  女儿的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现在的教育要教给孩子什么样的知识?现在学校的课程已经让孩子应接不暇,课外辅导的课程也是排得满满,让我们做家长的思考,学校的老师到底在课堂上教孩子什么?是什么原因致使大批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家长节衣缩食,还要支付那大笔的课外辅导费(自身边的粗略调查:平均一个月给孩子的补习费从800元到1800元)?大量的补习,剥夺了孩子享受美好童年和美妙青春的时光。

  现在学校考量孩子的基本方法就是考试成绩,可这个成绩真的能衡量出一个孩子的潜能和知识水平吗?其实每个父母和老师的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尤其是在上小学后,学校还按照考试成绩给孩子分班,给他们贴上好与差的标签。这无形中侵犯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在生活中第一永远只有一个,每年的PSLE(小六离校考试)的光荣榜下来的时候,无论是考得好的,考得不好的,孩子都要面对非常大的压力。没有人可以永远是第一。

  这让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意思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贫富、贤愚之分。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在古代私塾教育中,由于老师对学生单独授课,“因材施教”是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实行的是大规模集体教育,实际上是教育一刀切,苗没长好也要把它拔出来,“因材施教”反而成为一个很难做到的教育境界。

  我在先生极力反对的情形下,还是坚持让我的儿子去了没有政府津贴的高学费幼儿园,我看中的就是它在孩子能力发展的适当时期,根据孩子的兴趣给予他们适时、恰当的指导和教育,尊重孩子的发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并能针对性的给予一对一的指导,同时注重个人品格和其独立性的发展。

  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曾说过:人好比一座蕴藏着无价宝藏的矿藏,唯有教育才能使其宝藏毕露,人类才能因而获益。   那教育是否应该在人们的头脑和心理取得平衡?在个人自由与社会义务之间取得平衡,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取得平衡,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之间取得平衡,在身体与精神,理性与情感之间取得平衡?要达到这些平衡,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发展精神品质,如尊重、爱、责任感、热情、帮助、诚信及团结等美德。
       这位教育家也同样谈到:个人的幸福和伟大、级别和地位,喜悦与安宁,从不取决于其物质财富的多寡;而在于其出众的品格、坚定的毅力、渊博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强调,出众的品格是首要的基础,人只有具备了出众的品格,他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造福于社会,让他人受益。

  无论是知识的吸收,还是道德品格的培养,都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才能使其变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并帮助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如果失去了实践的环节,那孩子不就成了教育的空心竹筒,教多少流多少?我们现在的孩子除了家、学校、课外辅导中心,电脑游戏和电视节目外,有多少时间与身边的人互动,有什么自然环境,什么人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亲密接触,练习他们的爱与被爱,责任与义务,理解与尊重,建立信任?人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和创造力。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为孩子准备好了吗?

  我们常说要走在时代的前沿,教育尤其是。那“教改”是否也要有远见卓识和预见性,在修正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全方位考量,而不是在出了问题时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像陈鸣鸾所说的,分清在教育改革中,改变与改革的不同,给予一定的时间,规划出一个深入、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改。鼓励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并通过各种管道征集各方面意见进行分析,才做最终决定。

  当家长不必再忧心于孩子的分流和会考的压力,轻松愉快地全心投身于家庭和工作;老师也寓教于乐,能因才施教;学生也乐学善用,自信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实践;人与人之间在新加坡这个已建立的和睦的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社会大环境下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幸福自会不期而至。人人自然都愿意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在新加坡,把它当成风水宝地,心甘情愿地为此奉献自己的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