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渔船被韩国撞:白玉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3:19:27
白玉蟾在南宋时期是个名人。
一个人要是不在朝廷作官,又没有值得炫耀的世家背景,无论哪个朝代要想出名不太容易,要想成为一个大名人更是不易。偏偏白玉蟾既没有世家背 景,也没当过一官半职,却成为南宋时代的一个名人。更叫人惊讶的是,这个从平民堆里脱颖而出成为名人的奇人,竟来自遥远又偏僻的海南岛。作为出身海南岛且惊动朝野四方的名人,白玉蟾要比明代出身海南岛的另一个名人——海瑞早三百年。
白玉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人物,这里在“白玉蟾”前面没有加上头衔,是因为不太好加。从身份上来说,白玉蟾是道士,且还是道教“南宗五祖”中的 五祖,俨然一派宗师。但他的诗词、绘画、书法都是名噪一时,至今仍为上乘之作。细究其生平,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百变奇人”,少年应试,出口成章,且心胸 气派不可一世,可谓是“天才少年”;16岁时“任侠杀人”,离家出岛,远走他乡,隐姓埋名,他尚未成年,就成了一个“逃亡者”;长路漫漫,随身无片纸,落 笔满四方,他是一个诗人,并有诗集传世;一景一物入画,意境高远,尤其是做自画像,几笔神态毕现,他又是一个画家;笔走龙蛇,狂草专胜,他的书法至今为世人称绝,他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书法家;诗忧家国,伏阙陈词,他是一个无官无职的爱国者;云游四海,谈经论道,他是道家五祖中的第五祖,实实在在的得道道士; 思乡时流泪,饮酒时呼朋唤友,他怎么说也是一位性情中人;一生杯不离手,常常醉游八荒,他是一个本色酒徒;一生颠簸流离,勘破人间冷暖,指点迷津,他又是一位高深的哲人。
白玉蟾是海南人。按照南宋时期的说法,是琼州人士也。在南宋时期的海南岛上竟有如此人物,也能让我们屈指数点那些宋代那些来自京都的贬官流客 的时候,也可以说说本岛出产的人物,说起来,白玉蟾在名人灿如繁星的宋代名人榜上,一点也不逊色,无论是他扑朔迷离的身世,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以及他的道教理论、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说到海南岛上的历史人物,总感觉有些“远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味道,游人到海南岛上可以闻知的历史名人,大多是“外来人”,比如五公祠的哥几 个,比如苏东坡,比如冼夫人。这些名人对海南岛的影响和贡献是应该铭记,尤其是冼夫人、苏东坡,对海南岛文明启蒙和开创都功在千秋。但是,也有的是“借 光”的,比如五公祠里的李鼎,说是流放到海南岛,实际上是今天上岛,明天朝廷的诏书就跟来了,这位宋代的相国大人也就是在海南岛上站了站,也列进海南岛历史名人,有些生拉硬拽了。再比如最近热炒的鉴真老和尚,只是在海上被吹到海南岛上,一次偶然的相遇而已。且这位老和尚对海南本土民众,好像也不大恭敬,在 他记述海南岛上见闻中,就把纹脚胫叫做“雕蹄”,这似乎将土著视作某种动物了。
倒是白玉蟾,远在八百年前,第一个真挚地将海南岛作为自己的故乡,予以那么多的深情和眷恋: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趁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这大概是历史上,在诗歌文章中为这座海岛流下的第一行眼泪。
近几年,海南不少有识之士一再提出,要提升海南历史人文,我觉得,功夫要下在这些本土成长的历史人物身上,因为他们身上更体现了海南本土人文文化的底蕴和特色。
而白玉蟾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位,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个人思想、艺术成就上都值得发掘和传扬的人物,甚至,在我们还没有发见在时间有比白玉蟾更早的历史文化名人之前,可以称之为“海南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第一人”。
由于长期以来对琼籍人士的轻视和忽略,白玉蟾的身世和生平没有详尽的记载,且多有矛盾,形成了众多的难解之谜。这对我们了解这位奇人更增加了困惑和障碍。
这位奇人一生走过一条崎岖的路,一路留下深深浅浅的谜踪,令人难见其庐山真面貌。至今人们尚未得出定论的白玉蟾生卒年之谜,其何年生?至少有 两种说法,其间竟相差60年,不知生焉知死,生死年月都不知,如何知其人?其母改嫁何地之谜,一说是湛江,一说是澄迈。两者之间隔着琼州海峡,家庭出身对一个人的影响甚大,焉能不知其少年生活环境?白玉蟾少年应童子科,是中还是没中,说法不一,此事关联其大半生命运,焉能不究?白玉蟾16岁离家出岛,独身一人,受尽人间冷暖,究竟发生了何事?离家出走是求学云游,还是逃亡?其间大不相同,不能不究;白玉蟾成为道家南宗五祖,与其所拜师父陈楠大有干系,甚至 其生平之谜,亦与其师大有关联,何时拜师却是众说纷纭;仕途正科无缘,但当地士绅曾有意向朝廷推荐白玉蟾,却被其婉拒,其原因始末究竟如何?海南儋州儋耳山下曾有座祠庙,相传白玉蟾曾在此地修行,其16岁离家出岛,果真在此修行,是何年何月?
白玉蟾师事陈楠,相从流浪各地,尽得其道法。嘉定五年在罗浮山得陈楠临终付嘱。白玉蟾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
白玉蟾于嘉定中(公元1208-1224),曾诏征赴阕,对御称旨,命建太乙宫。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长为弟子。十一年宁宗降御香,玉蟾“为国升 座”,主国醮于洪州玉隆宫,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十五年赴临安,伏阙上书,言天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 惑众。一日不知所在。
思想与著述 :
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自称“圣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其内丹学说的基本理论为宇宙生成论和 精、气、神的修为。掺揉易学禅学的“知止”说,认为“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尝相返离,结成一块大无边。”
白玉蟾师承陈楠的内丹及雷法,又兼通大洞法箓,斋醮科仪,尤以神霄雷法著称。在雷法及符咒应用上,认为灵验与否,主要以行法者的内炼功夫高下而 定。他主张以内炼为基础,雷法与内丹术相结合。而内炼功夫,全赖心之作用。他称“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 验,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且认为符咒召役的神灵实际上是行法者的精气所化。
白玉蟾对内丹的理解是“身有一宝,隐在丹田,轻如密雾,淡似飞烟”(见《道藏辑要》之《冬至小参文》),他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融道教修命之术与佛教养神之方于丹道一炉之中。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理论,奉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他身体力行、终身无娶。其内丹学说之风格与张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张伯端以顿悟圆通释内丹还 虚,白玉蟾则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纯以禅理入道。又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 大影响。
白玉蟾还是金丹派南宗正式创立者,他先后了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等为徒。打破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单传的历史。复归武夷止止庵即传道授 法。同时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这也标志着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团。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澄迈名人与故居(一)
白玉蟾故里与香山庙
王景恩
在澄迈县金江镇雷宅村边紧挨澄迈县人民医院的北门,有一座由雷宅村群众自发建造的庙宇,名叫香山庙 。香山庙总建筑面积有30来平方米,但古色古香,小巧别致。大门顶端的黑色石块上阳刻着“香山庙”三个隶体大字,金光闪烁。大门两侧的石块上阴刻一幅对 联:雷鸣长空风调雨顺迎盛世,宅居宝地国泰民安庆升平。对联嵌头有“雷宅”二字。院子的左旁竖着“香山公简介”的石碑,厅堂台上供奉着“香山公”的神像。欲问“香山公”为何人?乃我国道教南宗五世祖白玉蟾也。
白玉蟾,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三月十五日,生于琼山县五原都典读村(今海口市秀英区)。童年丧父,随母改嫁于澄迈县老城东市。一说白玉蟾出生于澄 迈县老城墟东边永定村的白姓人家,少年父亲死亡后,随母亲改嫁到琼山五原典读村。旧志记载:白玉蟾家居澄迈香山地。据此,澄迈县是白玉蟾的故里。传说在澄 迈县老城东边白家小村前,曾竖有一块“白玉蟾故里”的石碑,日寇侵琼时,被搬到老城东边建桥用了。
据本县史志办原副主任王明恩同志对白玉蟾故里进行考查,这样写道:1988年11月7日笔者走访老城墟72岁老人沈德兴时,他说:“我父亲叫沈天位,一生 以教书和当县衙录事(秘书)为业。他曾对我说:古代老城周围只有三个村庄,东边有永定村,居住着白姓、李姓10多户人家。西边有香蕉园村,西北边有下寮 村。永定村距县衙约有500米,该村坐西北向东南,后背大海,前向平坦的盆地。宋代白玉蟾,就诞生在这个村庄里一户姓白的人家,生出来后其貌状像石蜍,就取名石蜍。不久父亲病死了,母亲带他改嫁到琼山县典读村,改为葛姓,名叫长庚。”
接着,沈德兴说:“在永定村中间,白玉蟾家门口,立一块石碑,高约2米,宽1米,碑顶上盖有如屋脊样的石块,有瓦路,碑两边有两支石柱撑住主碑,远观如一座小庙。主碑上端写“白玉蟾故里”五个正楷字,字从右到左横排,下端直写许多行小字,内容记不清了,大概是介绍白玉蟾的事迹。日军侵琼时(1939年), 日兵将此碑拆去筑公路桥了,就在深田桥,距碑址约400米,往海口方向。”
据《正德琼台志》载:白玉蟾,家居琼州澄迈县香山地。又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续修的《澄迈县志》卷一舆地志&8226;古迹一节中载:香山地,即今佃读村,(注:佃读村即典读村、解放后叫新民村,原属澄迈县辖,1964年移交给海口市美安公社管)。县去10里,宋仙白玉蟾居之地,多香茅据 金江市雷宅村香山庙碑文,雷宅村人民,原住老城墟坊廓都,于明代成化年间(1467—1476年)迁居金江市江边,以姓命村名。原祀奉香山公,(注:即白 玉蟾、封号紫清明道真人,系道教南宗五世祖,全真南宗派之创立者)。迁到金江市后,还是祀奉香山公,已建庙在雷宅村路口(即县医院北侧)。
据旅台学者王梦云撰的《白玉蟾故里考》一文,说白玉蟾家居澄迈县老城东市(即永定村)。此文载于台湾出版的《宋白真人全集》一书。综上所述,白玉蟾乃出生于永定村,因父病故后,才随母到典读村。
白玉蟾天资聪慧,刻苦自学,7岁能吟诗咏赋,背诵经史。白玉蟾12岁应琼山童子试,主考官命赋《织机诗》,他便即应而赋:“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主考官认为诗含狂意,不予录取。这时,他受到刺激,因而“厌秽风尘,臊膻名利,慕长生久视之道,喜神通变化之 术”。超脱尘世,外游寻师,16岁出家,云游黎母山,养真松林岭。21岁后他潜心研读经典,“三教之书,靡所不究”。23岁只身渡海,拜师学道,决心走遍南宋天下。他自称自己“非道非释亦非儒,读尽人间不读书,非凡非圣亦非士,识破世上不识事”。在京城临安(今杭州),皇帝诏他进宫,“对御称旨,命馆太乙 宫,诏封海琼紫清明道真人”。至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冬,白玉蟾解化于盱江(即江西省临川江),享年96岁。
白玉蟾勤奋好学,博览经典,精通诗词,踏遍名山,游历大川,所到之处,皆有题咏,“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他一生写下数千万言诗文,现存《宋白真人玉 蟾全集》11卷,还有附录,补遗等。他深研道学,穷究哲理,拜名师,得秘传,结交道教著名人物,聚会论道,探求济世救民良策,为道教南宗第五世祖。白玉蟾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中国著名诗书画家。他对中国道教理论和思想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书画两绝,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澄迈钟灵毓秀,养育了白玉蟾这样一位奇才。白玉蟾勤奋好学精神,为人们所敬仰,为历代传颂。
白玉蟾,南宋道人,原名葛长庚,字以阅,号繽庵、海琼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号海南,又号琼山道人。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笠。再后则遇泥妨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凡九年始得其道。遍游江南名山胜地。宋宁宗嘉定间,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命馆太乙宫,一日,不知所往。平生“蓬头跣足,一衲弊甚”,然神清气爽。每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时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白玉蟾博洽群书,能诗善赋,工书擅画。为人豪爽侠义,狂饮而不醉,常乘酒兴即席挥毫,所作篆、隶、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闽浙、粤、赣、鄂一带颇有影响。近代一些书画家的梅花、草书亦源于白氏。著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等书。
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有文化修养、多才多艺、技法高超的释道僧人,如隋智永、唐怀素等,他们以其精熟的技巧和殊异的情趣,创造了大量作品,而这些作品往往抒其怀抱,蕴含哲理,具有较深的艺术内涵和欣赏价值。白玉蟾便是一位很有才华和个性的道人书法家、画家。学问宏富,道行高深,自然笔法超然不俗,非同凡响。
白玉蟾
白玉蟾(1194~?)为南宋道士。本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史。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少年即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幼举童子科,因“任侠杀人,亡命之武夷”。及长,游方外,师事陈楠,学内丹,并相从浪游各地。陈楠死后,又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天台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①嘉定十年(1217),收彭耜与留元长为弟子。次年宁宗降御香,建醮于洪州玉隆宫,玉蟾“为国升座”,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嘉定十五年四月,赴临安(今浙江杭州)伏阙上书,“沮不得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此后隐居著述。其著作甚多,生前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行世。后由彭耜纂辑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又有谢显道等编《海琼白真人语录》、彭耜编《海琼问道集》等。另据俞琰《席上腐谈》称,张紫阳《金丹四百字》、石泰《还源篇》、薛式《复命篇》、陈楠《翠虚篇》等,皆为白玉蟾托名之作。
白玉蟾为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是内丹理论家。其内丹学说的中心为“精、气、神”说。据称:“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尝相返离,结为一块大无边。”②他主张性命双修,先命后性。其理论多融佛家与理学思想。他在《无极图说》中谓:“道也,性与命而已。性无生也,命有生也。无物万物之始也,有者万物之母也。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穷之谓易。易即道也。”
此即纳儒家《易》学以阐丹法。又称“圣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前者指道教修命之术,后者指佛教养神之方,欲将佛教的养神之术纳入内丹修炼中。故人称其“心通三教,学贯九流,多览佛书,研究禅学。”③白玉蟾师承陈楠,兼行神霄雷法,人称“能呼召雷雨,馘摄精魔”。④他主张以内炼为基础,实行雷法与内丹术相结合。
认为雷法符咒的灵验与否,主要以行法者之内炼工夫高下而定,而内炼工夫,全赖心之作用。他称“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⑤且认为符咒召役的神灵实为行法者的精气所化。
注:
①③ 《道藏辑要》娄集《海琼白真人全集》卷六:《跋修仙辩惑论·序》
②⑤ 《道藏》第4册783页,第33册135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
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 《逍遥山万寿宫志》卷五:《玉隆正书白真人传》
------------------
白玉蟾自号翟叟,工诗,云游湖南时居祁阳栖真观修炼,浯溪碑林刻有七言长诗,载于《浯溪志》和《祁阳县志》。李洞阳创建雷坛观于祁阳县城北郊,观内石刻亦多,其中有白玉蟾所作《雷坛观记》。翊圣敬刘海蟾
真庙朝,有天神下降,凭凤翔民张守真为传灵语。因以翊圣封之,度守真为道士,使掌香火,大建祠宇奉之。自庙百里间,有食牛肉及着牛皮履靸过者,必加殃咎,至有立死者。一日,有人苎袍青巾,曳牛革大履,直至庙庭,进升堂宇,慢言周视而出。守真即焚香启神曰:“此人悖傲如此,而神不即殛之,有疑观听。”神乃降灵曰:“汝识此人否?实新得道刘海蟾也。诸天以今渐入末运,向道者少,上帝急欲度人,每一人得道,九天皆贺。此人既已受度,未肯便就仙职,折旋尘中,寻人而度,是其所得,非列仙之癯者。我尚不敢正视之,况敢罪之也!”
。白玉蟾(1194~?),是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本姓葛,名长庚。定居福建闽消。自称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张伯端以禅宗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之境,白玉蟾则深究禅学,融会于内丹理论之中,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六根内外,一般风光‘。纯以禅理入道为其特色。在南宗活动方面,他除建庵立坛外,还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彭耜曾语其徒林伯谦曰:‘尔祖师(白玉蟾)所治碧芝靖、予今所治鹤林靖、尔今所治紫光靖,大凡奉法之士,其所以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请靖额也。‘可见南宗初建时,其传人都曾立‘靖‘,以为香火之地,作内月修炼、行诸法术、传道讲授之用。
白玉蟾(1194—?)是刘海蟾的第五代弟子,南宋道士,本名葛长庚。据《嘉庆常德府志》,白志蟾“尝息静于报恩观。夏月间,池内蛙声聒噪,画瓦符投入,蛙竟绕池而不敢入。即今柳映池也”。报恩观在常德城内,宋高宗赐号“天宁万寿宫”,孝宗改为“报国光孝观。”另外,《全宋词》收入了白玉蟾的《沁园春·题桃源万寿宫》词。全词为“黄鹤楼前,吹笛之时,先生朗呤。想剑光飞过,朝游南岳,墨篮放下,夜醉东邻,铛煮山川,粟藏世界,有明月清风知此音。呵呵笑,笑酿成白酒,散尽黄金。知音,自有相寻,休踏葫芦折断琴。唱白苹红蓼,庐山日暮,西风黄叶,渭水秋深。三人岳阳,再游盆浦,自一去优游直至今。桃源路,尽不妨来往,时共登临。可见,白玉蟾不仅到了常德,还游览了桃花源。
白玉蟾,南宋道士,又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海南岛琼山人。12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更长于书画。因任侠杀人,亡命于武夷,改装道士,浪游华南各地。著有《海琼问道集》、《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玉蟾先生文集》,为南五祖第五代。以上是道家正一派,又称紫阳派之南五祖。
融丹道雷法为一身的白玉蟾
文章出处:中华五千年网 (www.zh5000.com)
【字体:】 【加入收藏】
在促进南宗与神霄派相互交流、完善两派各自的理论、组织建设方面,白玉蟾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思想开阔,才华超群,著述甚丰,无论在道教思想或是在道教法术都屡有创造,贡献甚大,可谓之南宋道教中最杰出的人物。正如明人林有声所说的那样:“尝观古今异人得仙术者,类能修真炼气,颐息养神,乘雾云而羽化,驱雷雨而摄精,然未有女间于文辞,肆笔成章,开口而吐烟云,出吻而唾珠玑者。盖功成九转固难,而该通六籍尤不易也。噫!琼王官白真人者,可不谓兼之乎!真人生于宋之末季,距今四百余载,其时遍游名山,屡遇神人,授以还丹秘决。真人盖已尽得其术,成九转之功矣。”(24)
关于他的生平事绩,道书史籍言之颇多,但往往内容似幻非真,令人难以把握。如他的姓氏、籍贯、生卒年月,当时就有许多种说法。这里,综合诸家之说,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供同仁们探讨。
首先是他的姓名,一曰葛长庚,一曰白玉蟾,这是大家都公认的。其字号则甚多,如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宾庵、神霄散史、紫清真人、武夷翁、雷霆散吏、神霄典雷小吏、琼山老叟、养素真人、鹤奴等。其次是他的籍贯,一般多认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曰:“先生姓葛,讳长庚,字白叟,先世福之闽清人。母氏梦食一物如蟾蜍,觉而分娩。时大父有兴教琼 ,是生于琼,盖绍熙甲寅三月之十五日也。”(25)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亦说:“世为闽人,以其祖任琼州之日,故生海南,乃自号为海琼子,或号宾庵,或号神霄散吏。”(26)又据元人薜师淳《事实》言:“宗师白真人,海琼人也。元姓诸葛,名猛。生而聪明,长而奇异,睹石火之无光,叹白驹之过隙,遂拾富贵而志慕神仙,混名曰白玉蟾,盖欲隐其姓名也。”(27)
从以上所言可知,白玉蟾的姓氏、籍贯颇为复杂,这与他漂泊一生、浪游江湖的生活有关。其次是关于他的生卒年月,道书亦记载不一。彭耜谓生于绍熙甲寅(1194)三月十五日,此说法为学术界所沿用。但据清代彭竹林所撰《神仙通鉴白真人事绩三条》考辨,白玉蟾则生于绍兴甲寅(1134年)三月十五日,并曰白玉蟾淳熙三年(1191年)已五十八,庆元三年(1197)时年六十年。(28)这比彭耜的说法将白玉蟾的生年整整提前了六十年。那么究竟那种说法较为可靠呢?
今人盖建民、黄凯端两先生,结合白玉蟾卒年及他的一些诗词加以考证,认为白氏当生于绍兴甲寅,颇有见地。(29)本人亦赞同此说,并将详细加以考辨。至于白玉蟾的卒年,亦是扑朔迷离。依彭耜所言,白玉蟾当卒于绍定二年(1229年),享年三十六。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从现已发现的不少史料来看,他的寿龄似乎比此推定还要长。如《白玉蟾全集》潘访《原序》称:“仆顷未识琼山,一日会于鹤林彭徽君座上,时饮半酣,见其掀髯抵掌,伸纸运墨如风。”(30)序文作于端平丙申(1236年),则其时白玉蟾尚健在。《道法会元》卷一八载元人虞集《景霄雷书后序》亦曰:“琼馆白玉蟾先生,系接紫阳,隐显莫测,今百数十年,八九十岁人多曾见,江右遣墨尤多。”(31)则白玉蟾很可能宋末元初尚在人世。
这里,依据众多道经史籍的记载,参以白玉蟾及弟子道友的著述,详细考证白玉蟾的生平事迹。
据彭竹林《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迹三条》言:“玉蟾本姓葛,大父有兴,福州闽清县人,董教琼州,父振业,于绍兴甲寅岁三月十五,梦道者以玉蟾蜍授之,是夕产子,母即玉蟾名之以应梦。稍长,又名长庚。祖、父相继亡,母氏他适,因改姓白,号琼馆。”(32)则白玉蟾生于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不久祖、父相继去世,母亲带他改嫁,故从他家姓白。
白玉蟾自幼聪慧,七岁即能诗赋,幼举童子科。《事迹三条》曰:“龆龄时背诵九经,十岁自海西来广城应童子科。”(33)“当时士大夫欲以异科荐之,弗就也。”(34)需要说明的是,白玉蟾从少年即经历了战乱的祸害。据《续资治通鉴》载,绍兴十一年(1141年)由宋金大战引起了一场“淮西之乱”,白玉蟾亦深受其害。他说:“记得兵火起淮西,凄凉数里皆横尸。幸而天与残生活,受此饥渴不堪悲。”“又记得淮西兵马起,枯骨排数里,欲餐又无粮,欲渴复无水。”(35)如此苦难的经历,无疑给白玉蟾人生的道路予以重大的影响。
绍兴二十年(1150年),白玉蟾决定离家求道。“年十六,专思学仙,毅然就道,囊中止有钱三百。初别家山,不知夜宿何处,鸟啼林晚,匆匆投止而已。行数日,至漳城,衣服卖尽,举目无亲,宿江村孤馆,月照苍苔,阶飘黄叶,明朝早膳起程,随身只一柄伞矣。”随后到过兴化军、罗源兴福寺、武夷山、龙虎山、淮西、江东、两浙、武林等地,“回思畏日驱途,严霜卧地,千山万水,碌碌空忙。”(36)先后二十六年,足迹遍及中国南方。从其自着《云游歌》中亦可知,一路艰辛,受尽人间凄凉:“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说着这般兹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思量寻思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不觉行行三两程,人言此地是漳城,身上衣裳典卖尽,路上何曾见一人。初到江村宿孤馆,鸟啼花落知林晚,明朝早膳又起行,只有随身一柄伞。渐渐来来兴化军,风雨萧萧欲送春,惟有一身赤骨乞骨历,囊中尚有三两文。行得艰辛脚无力,满身瘙痒都生虱,茫茫到此赤条条,思欲归乡归不得。争奈旬余守肚饥,埋名隐姓有谁知。来到罗源兴福寺,遂乃捐身作仆儿。初作仆时未半月,复与主僧时作别。火云飞上支提峰,路上石头如火热。炎炎畏日正烧空,不堪赤脚走途中。一块肉山流出水,岂曾有扇可摇风,且喜过除三伏暑,踪迹于今复剑浦,真个彻骨彻髓贫,荒郊一夜梧桐雨。黄昏四顾泪珠流,无笠无蓑愁不愁,偎傍茅檐待天晓,村翁不许茅檐头。闻说建宁人好善,特来此地求衣饭,耳边且闻愧声,阿谁肯具慈悲眼。意着从前富贵时,低头看鼻皱双眉,家家门前空舒手,那有一人怜乞儿。福建出来到龙虎,上清宫中谒宫主,未相识前求挂搭,知堂嫌我身兰缕。恰似先来到武夷,黄冠道士叱骂时,些儿馊饭冷热水,道我孤寒玷辱伊。江之东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广闽淮海数万里,千山万水空碌碌,云游不觉已多年,道友笑我何风颠。旧游经复再去来,大事匆匆莫怨天,我生果有神仙分,前程有人可师问。”(37)真可谓为求真道而沥心呕血。
至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白玉蟾已四十二岁,游至东海滨得遇陈泥丸。白玉蟾回忆说:“贤哉翠虚翁,一见便怜我。说一句痛处针便位,教我行持片饷间,骨毛寒心花,结成一粒红渠,言只此是金丹。”(38)陈泥丸识其仙质贤才,携归罗浮山,授以道要。即告之曰:“且游历数年,当于此俟子。”白玉蟾遵其师命,“承遣辞行。初至黎母山,即遇神人授上清法录洞玄雷诀。北游洞庭……复西入蜀之青城山……转至巴陵……如是七年,归罗浮复命。”(39)时淳熙十年(1183年),白玉蟾已四十九岁。
自此之后,白玉蟾遂时常伴随其师陈楠,先后又历九年,“泥丸悯其真切恳挚,为之讲明次第火候,令其速炼。玉蟾(年已五十八,绍熙二年)拜辞下山,大隐厘市,急备金丹药材,尽辛苦三年……用心不谨,不觉汞走铅飞。”“紫阳在天台遥知此事,命童以《金丹四百字》授之……方得成丹。(时年六十四,庆元三年)再入武夷,痴坐九年,然后出山。”“朝庭知之,遣使至武夷,已为陈翠虚引往霍童,谒紫虚,薛贤二师。”(40)由此可见,白玉蟾之得道成丹非常艰难,实属不易,整整六十四年,方有正果。诚如其作《大道歌》所言:“年来多被红尘缚,六十四年都是错。刮开尘垢眼豁开,长啸一声归去来。神仙伎俩无多子,只是人间一味呆。忽然也解到蓬莱,武夷散人与君说,见君真个神仙骨。我今也不炼形神,或要放颠或放劣。寒时自有丹田火,饥时只吃琼湖雪。前年仙师寄书归,道我有名在金阙。”(41)这里所说的“仙师”,即指天台张紫阳,因白氏炼丹有误,特“命玉童以《金丹四百字》授之”,方得丹成。
事后,白玉蟾上《谢张紫阳书》曰:“先师泥丸先生翠虚真人,出于祖师毗陵和尚薛君之门。而毗陵一线实自祖师杏林先生石君所传也。石君承袭紫阳祖师之道。以今日单传而观,则曩者天台一夜西华之梦,无非后世蒙福,万灵幸甚耶。顷年泥丸师挈至霍童洞天,焚香端拜,杏林祖、毗陵祖极荷呼唤,抚身持耳,以还愈增守雌抱一之意。昨到武夷,见马自然口述谆谕,出示宝翰,凡四百言,字字药石。仰认爱育,甘露洒心,毛骨豁然,比因妙道昭著,久居支提。兹来渠以婴儿离母之故,欲到青城山省觐,偶缘道过石燕洞,遂发一念,附此尺书,但述金丹药之体如此。至于蕉花春风之机,梧枝秋雨之秘,碧潭之夜月,青山之暮云,以此深妙,莫敢显露也,以有天机之故。祖师一点头否,杏林、毗陵、泥丸三师,想参鹤翼,自愧仙凡路隔,何日温养事毕,飞神御气,参陪飞舄之下,以备呼鸾唤鹤之役。临纸不胜依恋,涕落笔端,恍失所措……”(42)
白玉蟾丹道圆满以后,即立志继承师业,宏扬张紫阳一系的丹法,故多次又得陈楠秘传。如开禧元年(1205年),陈楠口授其“炼神还虚”诀。白玉蟾《必竟恁地歌》曰:“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肉即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诞。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竭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43)
至开禧元年,白玉蟾已为七十老翁,终于尽得钟吕派丹法。从此佯狂江湖,深契道妙。时隐居武夷山,有武夷山冲佑观主管苏森,自号“懒翁”,白玉蟾喜与交流,结为至友,作《懒翁斋赋》、《初见懒翁诗》、《赋诗二首呈懒翁》、《六言六首呈懒翁》等以赐。(44)苏森作《跋修仙辨惑论》,讲述了白玉蟾的一些事迹。该序成于嘉定丙子(1216年)中元日,是至今我们所见到的有关白氏生平的最早史料。其中曰:“先生姓白,名玉蟾,自号海南翁,或号武夷翁。未详何处人也。人问之,则言十岁时师事陈泥丸,九年,学炼金液神丹,九还七返之道,虚坎实离之术。蓬头赤足,其右耳聋,一衲百结,辟谷断荤,经年不浴,终日握拳闭目,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性喜饮酒,落魄不羁,心通三教,学贯九流,多览佛书,研究禅学,参受大洞法录,奉行诸家大法,独于雷法尤着验焉。尝自称玉府雷霆吏,至于驱邪治疾之间,汲汲焉如拯饿溺。旧有《群仙珠玉集》,乃先生著述丹诀也,广闽诸处多有文集刊行。偶来金华洞,森一见如故人,延归蜗舍,从容叩之,始觉其方丈一点浩然,发为词翰,已无烟火气。一丈草书,龙蛇飞动,诗章立成,文不加点,与森酬唱,仅百余篇,已板行矣。其它处吟咏不可胜数。及在罗浮山、霍童山、武夷山、龙虎山、天台山,多遇异人,颇着符瑞。每所到处,间有异应。人有愿学之者,不可得而与语。独自往来,日行二三百里,人见其踪迹,多疑张虚靖即其前身。森汨没尘俗,徒起敬慕,及见《修仙辨惑论》,披读之余,知先生骨已仙矣。”(45)
嘉定五年(1212年),白玉蟾年寿七十八。其师陈泥丸预知即将羽化,遂将金丹要籍、雷霆秘书尽传白玉蟾。陈楠《罗浮翠虚吟》曰:“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虚道人在罗浮。眼前万事去如水,天地何处一沙鸥。吾将蜕形归玉阙,遂以金丹火候诀,说与琼山白玉蟾,使之深识造化骨。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指示铅汞两个字,所谓真的玄中玄。辛苦都来只十月,渐渐采取渐凝结,而今通神是白血,已觉四肢无寒热。后来依旧去参人,勘破多少野狐精,个个不是真一处,都是旁门不是真。恐君虚度此青春,从头一一为君陈。”(46)
次年(嘉定六年,1213年)四月十四日,白玉蟾陪同陈楠赴漳州梁山,亲见其师入水而逝。从此,白玉蟾便承其道统,劢志光大南宗、神霄门庭,先后收彭耜、留元长、谢显道、林伯谦、潘常吉、周希清、胡士简、罗致大、陈守默、庄致柔等为徒,并创立了以“靖”为名称的教团组织,成为金丹派南宗的实际创始人。(47)
据其大弟子彭耜对林伯谦曰:“尔祖师(白玉蟾)所治碧芝靖,予今所治鹤林治,尔今所治紫光靖,大凡奉法之士,其所以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请靖额也。如汉天师二十四治是矣,古三十六靖庐是矣,许旌阳七靖是矣。”(48)所谓“靖”,是汉晋以来天师道于教民家中设立的静室,为进行祭神祈祷,传道布教的场所。白玉蟾仿之,设立教区组织,且又奏请得额,为官府所承认,说明他们已有相当数量且比较稳定的信教群众。南宗一系从张伯端至陈楠四代,还保持着隋唐以来金丹派秘密传授的特征,传教的范围很窄,既无本宗的祖山、宫观,亦未形成群众性教团,直到白玉蟾时,南宗才有了自己的教团、宫观。
此后,白玉蟾仍然四处奔波,为宏扬大道而竭尽心血。嘉定八年(1215年),于武夷山,传道法予陈守默、詹继瑞等。陈、詹等曰:“白玉蟾则吾师也,乙亥之秋遇之于武夷山。”(49)又于武夷山中,诛茅伐竹,“经营一庐,目其庐曰云窝。后倚大隐屏,前望三教峰,左则仙掌,右则天柱,面丹炉之石,枕铁象之岩,龙之形,虎之状,奇哉!东距仁智堂,西抵仙游馆,皆百举武松之青,竹之翠,草之绿也,寒猿唤晓……栖鸦催暮,紫霞漠漠,云飞白花,鸟放脆声。何况山之苍,水之碧,风又清,月又白,悄无人迹之地。以人间一年,比洞中一日,亦不为过。噫!真乐足矣,宜乎丹枢老者。”(50)时为九月。至十二月二十七日,白玉蟾率众弟子在武夷山冲佑观设立雷坛,先后数日上表雷部都司,自称“上清大洞宝录弟子五雷三司判官知北极驱邪院事。”
嘉定九年(1216年)正月,白玉蟾又上《法曹陈过谢恩奏事朱章》、《忏谢朱表》,乞行传度,内曰:“同发诚心,谨取今月某日,虔就武夷山升真玄化洞天,修设三界高真谢恩清醮几分,延奉上真,仰酬玄造,更祈景 ,及臣等身。”(52)其后,白玉蟾于武夷山驻云堂,为道众讲经宣道。他说:“瞥然于五浊恶世之顶,所视苦趣众生,生死死生,如蚁施磨,不忍为之鼻酸。于是胎其神于尘胞,范其形于色界,自襁褓以及丫冠不昧。夙昔常生修真养元之念,发猛勇心,辨精进力,易服毁形,问津于道家者流,以此可见其慈悯众生之美意。”(53)
同时,他还主持了重建武夷山止止庵的开工典礼。《武夷重建止止庵记》曰:“琼王官白玉蟾自广闽出,而至武夷,适有披楱诛茆之意,盖亦契卷詹美中之臆素。从而搜止止庵之地。辟几百年不践之苔,划三五里延蔓之草,于是得其地焉。岁在嘉定丙子之王春。”(54)
又据武荣桂隐诸葛琰言,“海琼先生人耶仙耶,世不得而知之也。丙子岁余于华阳道院有一笑之适,已而追从乎墨池笔冢间,凡三数月,莫能窥其际。今先生少憩无诸日,偕鹤林、紫元二真士,发挥玄关,朝夕问答,集以寄予,诵之终日,真奇书也。……近有携梦蟾图一卷惠予……淳熙间周益翁尝刻以遗临江简寿玉,石湖居士赋诗以纪灵,余得此图,始悟先生玉蟾之号似非偶然者。先生灵踪异迹在在声间,其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靡不该贯,非自真人菩萨地位中来。”(55)于此可见早在孝宗淳熙年间,已有周益翁刻“梦蟾图”传世,这亦是白玉蟾当生于绍兴甲寅的一条傍证。
同年七月二十四日,白玉蟾作《谢仙师寄书词》曰:“玉蟾素志未回,初诚宿恪自嗟,蒲柳之质,几近桑榆之年,老颊犹红,如有神仙之分,嫩须再黑,始归道德之源。”“玉蟾三代感师恩,千年待真驭,说刀圭于癸酉(1213年)秋月之夕,尽坎离于乙亥(1215年)春雨之天,终身怀大宝于杳冥,永劫守玄珠于清静。”(56)
嘉定十年(1217年),传丹道雷法予留元长。留元长自记曰:“是年春遭遇真师海琼君姓白,讳玉蟾,或云海南人,疑其家于襄沔也。时又蓬发赤足,以入廛市。时又青巾野服,以游宫观。浮湛俗间,人莫识也。自云二十有一矣。三教之书,靡所不究。每与客语,觉其典故,若泉涌然,若当世饱学者未能也。真草篆隶,心匠妙明,琴棋书画,间或玩世,所与交者,尽时髦世彦,虽敬慕之者,不可得亲。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踏遍江湖,名满天下,其从之如毛也。时人多见囊中曾不蓄铢铜粒黍以自备,或醉甚辄呼雷,或睡熟能飞章,或喜或怒,或笑或哭,状如不慧,或亦出言与休咎合观,其济世利人之念汲汲也。彻夜烧烛以坐,镇日拍拦以歌,晨亦不沐,昼亦不炊,经年置水火于无用,称其耳聩目眵,或对客以牙宣为辞,未审厥旨也,无酒亦醉,睡醒亦昏,诸方士夫刊其文碑,其言多矣。今多嗔少欢,与世甚相违,故慕之而针芥欤荷,相授以九鼎金铅砂汞之书,太乙刀圭火符金液之诀,紫霄啸命风霆之文。”(57)
同年九月,白玉蟾离开武夷去泉山,他致书彭耜曰:“玉蟾九月十四日自螺江沂潮而南,以十八日次泉山,不胜役役,幸形神少宁。又起三山故旧之思,尚须少盘桓,却作漳滨客也。”(58)
嘉定十一年(1218年),白玉蟾在庐山太平兴国宫,为弟子陈守默、陈如约、陈致和、张知常、詹继瑞讲道,并传以丹经。弟子们以“所得吾师《金丹捷经》一篇、《钩锁连环径》一卷及《庐山快活歌》一章,刊行于世,总而名之《传道集》。”(59)并应邀为太平兴国宫作记,内曰:“岁在嘉定戊寅清明,福州灵霍童 景洞天羽人白玉蟾,袂香趋敬九天御史台下。”
其后移足南昌西山,为道士罗适庵作《玉隆万寿宫会堂记》。(61)时逢朝廷遣使进香,力邀白玉蟾主醮。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曰:“适降御香,建醮于玉隆宫,先生避之。使者督宫门力挽先生回,为国升座,观者如堵。又邀先生诣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神龙见于天,具奏以闻,有旨召见,先生遁而去。”(62)
是年三月十五日,白玉蟾游寓江州太平兴国宫,作书彭耜,告之近况:“鄙人今春水陆二千余里,寻隐庐山,幸而四大轻爽,凡事亦随顺,但花晨月夕,杯酒炉香,颇为我南中诸友感怀也,而于老友又甚酸心,焉物外人,或凡或圣,不以荣辱为心,毁誊为念,惟木精石怪知其为如何人也。《大道歌》、仙系图,必刊板流广矣,喜甚喜甚,老友更加鞭为祷。兹不多及,珍重珍重。琼山老人白某谨书。”(63)同时飞书致留元长、周希清等,叮嘱众弟子八月相会于武夷。留元长曰:“吾师海琼君飞锡于康、庐之间,嘉定戊寅春有书,相期于武夷。”
此外,白玉蟾还至玉隆、武城。他说:“嘉定戊寅,琼山白玉蟾携剑过玉隆,访富川,经武城,双凫凌烟,一龙批月,憩武城之西,望大江之东,抚剑而长呼,顾天而长啸,环武城皆山也。”并着有《玉隆宫会仙阁记》,谓自己“道八桂,航三湘,浮沔江,历庐阜”,而至此“天下第一真仙之居。”(65)至中秋之夕,白玉蟾与众弟子相聚于武夷,并秘授彭耜、留元长以法统衣钵。他说。“向者天真遣狼牙猛吏雷部判官辛汉臣,授之先师陈翠虚,翠虚以授于我,今以付子,子宜秘之。”(66)
同年十月,又率众弟子上《传度谢恩表文》,乞请神霄玉清真王,传度授以雷部神职:“高上神霄玉清府雷霆令统五雷将兵提领雷霆都司鬼神公事臣玉蟾言,以今十五日,伏为上清太华丹景吏神霄玉府西台令行仙都风雷判官臣彭耜,上清大洞玄都三景法师太乙雷霆典者九灵飞步仙官签书诸司法院鬼神公事臣留元长”,其下尚有驱邪院判官林伯廉,神霄玉府右侍经潘常吉,周希清,五雷使院事胡士简,雷霆都司事罗致大,驱邪院右判官陈守默,黄录院事庄致柔等,皆奏准玉格,皈依神霄门下,“赖上真开忏谢之门,使至蠢有披陈之路。既与原已往之咎,复为弭未萌之灾。更味皈依,实负陶铸。夙缘契道,遇神霄五雷之书。凡质希仙,受太上九灵之旨。故得掌心握印,笔下飞符,役使风霆,区别人鬼,济生度死,辅正除邪。岂堕身于尘坌之间,敢飞步于魁罡之上。古来传授,今故奉行,内炼刀圭,外储功行,体天行化,佐国救民。恭惟高上神霄玉清真长王生大帝陛下,道大难名,德博而溥,群生父母,王界月师,端九旒于万气之先,御八极于太空之表,慈悲济世,方便度人。臣剡牍东台,侧员西府,讲分符破券之典,效插血饮丹之仪,誓领将吏,以立殊勋,全赖符图而阐大教,渊衷俯鉴,真荫替孚,愿清海岳之埃,而锁妖魔之洞,庶辟虚无之阃,再扬正一之风。”(67)这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文件,它表明白玉蟾率众弟子皆正式皈依神霄门下,并一改金丹派南宗偏重自修性命的偏颇,在完善自我的基础上,体天行化,济世度人。
嘉定十二年(1219年)正月五日,白玉蟾派杨伯子递书函彭耜,告知天庭已正式予余神职,并嘱其刊雷经传世。他说:“今正旦于是申奏诸天祭飨诸神,已于当时忝受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门下纠录典者,签押雷霆都司鬼神公事,仍受上清驱役鬼神宝印印文纳上,至可收宜治靖也。今老者过自康、庐,若无所见闻,且莫发书,恐有浮沉,秋末冬初断可再会。《雷霆玉经》想已刊了,可施十本,以传江西之士。”
之后,白玉蟾离开武夷,又开始了长途的云游。他说:“己卯之春三月,适闽溪山已夏,草木犹春,琼山白玉蟾游于鼓山之下,饮于蛰仙之庵。前眺后啸,左瞻右盼,崇冈复岫,丰泉茂树,诸友皆贤哲,不减兰亭之集也。(69)随后“到江州,行兴国军,如岳阳,回豫章,过抚州,谒华盖山,下临江军,取道饶信而制东。以八月一日诣行在,复游绍兴,过庆元府,再归临安。十月十二日偶闲行,忽与肖潜庵遇,乃知了庵己化,如庵己归祥山,紫壶在蛰仙无恙。宁国屡相昭,更不往见。史揆任枢,各有夤缘,可以谒之。此兴甚懒,亦各休休。每日惟以大饮酣歌饯时光而已,他无所求,亦无所思,惟是吾鹤林,此吾爱子,远在二千里处。”“今所行之法尚更灵。在偶醉了,失身堕西湖水中,法印乌有矣,亦可发一大笑。欲往天台,临行呼潜庵授之,以此南望。”(70)此白玉蟾致彭耜书,作于十月二十日,大致可以了解这一年白氏的行踪。
嘉定十三年(1220年)夏七月,白玉蟾赴 阁皂山,应崇真宫冲妙大师朱季湘所求,作《阁皂山崇真宫昊天殿记》。(71)嘉定十四年(1221年)四月十四日,白玉蟾赴姑苏参加纯阳会,升座演讲吕祖生平事迹,以教谕道众信徒。他说:“皇宋嘉定十四年,秀 纪月清和天,湖山已还武林债,风月复结姑苏缘,姑苏其月十有四,四众共结纯阳会。纯阳真人此日生,漂滩旧有仙游记。我闻唐代吕纯阳,师是钟离字云房。亲传金液还丹诀,得道之时游荆襄。世人还识纯阳否,鹤颈龟腮身弊垢……要须会得纯阳心,始堪学得纯阳道。”(72)并作《纯阳会》长诗以咏其志。(73)
嘉定十五年(1222年)上元,白玉蟾应彭耜致书所请,自浙江而抵福州,为众弟子设坛演道。他说:“今日适上元,亟命建靖治,立玉堂,置玉匮司,仍置黄录所,自辰及申,文书成,告盟天地,植巨幡于门。命虚夷赵汝浍为高功,紫枢林时中为都讲,紫光林伯谦为监斋,芝房吴景安为侍经,玉灵邓道宁为侍香,玉华陈弥隆为侍灯,紫壶谢显道为直坛,紫琼赵收夫为看班,予(彭耜)摄行上清黄录使为总监。其以正月晦日补职,二月一日行事,四日成醮乃谢恩,五日祭雷,凡斋醮事用古式九朝科饮如常仪。”(74)其后,一一为众弟子解难答疑,开示玄机。
同年四年,白玉蟾到临安,“伏阙言天下事”,结果“沮不得达,因醉执逮京兆尹,一宿乃释。”(75)时有臣僚奏他以左道惑众,被逐出京师。《全闽诗话》引彭耜《白玉蟾传》亦云:壬午孟夏,“伏阙言天下事,阻不得达。”(76)十月至临江军之江月亭,饮酣袖出一诗,与诸从游。“未及展玩,已跃身江流中,诸从游疾呼援 ,先生出水面摇手止之,皆谓已水解矣。是月又见于融州老君洞。由是度桂岭,返三山,复归于罗浮。”绍定己丑(1229年)冬,或传先生解化于盱江。“先生尝有诗云:待我年当三十六,青云白鹤是归期。以岁计之,似若相符,逾年人皆见于陇、蜀,又未尝死,竟莫知所终。考耜为玉蟾弟子,所纪当实,蟾生绍兴甲寅,至绍定己丑,计九十六岁。云三十六岁者,除去一甲子也。”(77)
通过对白玉蟾生平事迹的基本梳理,可以看出他的确超常不凡。正是由于他毕生不懈的努力,使得南宗及神霄派均光大于世。对金丹派南宗一派而言,白玉蟾是将南宗丹法及法派宏扬于世的关键人物。诚如其后学王庆升所说:“七返九还,金液炼形者是也。一时媾精,一日结胎,十月脱胎,三年无阴,是谓纯阳之仙。六年绝粒,鼻无喘息,名曰至真,白玉其骨,黄金其筋,履蹈虚空,洞贯金石,此修仙之极致也。自老子,黄帝而下,凡飞腾变化之俦,皆修此耳。故老子作《道德经》,以诏后世;黄帝着《阴符经》,以彰厥旨;真人魏伯阳因之,作《周易参同契》,以极其底蕴。正阳钟离权因之,作《玄房三十九章》,以祛似是之惑;纯阳吕岩缘之,作《沁园春》、《霜天晓角》及《窑头脱空》等歌,以广其意;华阳施肩吾修之,作《会真记》,以诱进学之事,虽皆发明道要,显示机缄,然而火候法度,温养指归,并不曾说破。天台怡真先生谪自紫阳真人,宿德不渝,感西华夫人发枢纽,而授之以口诀,道成授杏林石泰以《悟真篇》。杏林道成,授紫贤薛道光以《还元篇》。紫贤道成,授泥丸真人以《复命篇》。泥丸道成,授紫清真人白玉蟾以《翠虚篇》。厥后之闻道者,紫清之徒也。
就神霄一派来说,白玉蟾是将雷法理论化、流派教团化的重要宗师。他文才赡富,著述甚多,除诗文集《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等及其徒众编的《静余玄间》、《白真人文集》、《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传道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外,还有许多雷法符录方面的著述。最为重要者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玄珠歌注》、《道法九要》、《坐炼工夫》等,以及所传《先天雷晶隐书》、《高上景霄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书》、《洞玄玉枢雷霆大法》、《神霄十字天经》,均为神霄派的重要文献。因此,在不少的雷法中,均将白玉蟾列为传法祖师,这是神霄派对他所作贡献的肯定。
总结以上所述,白玉蟾须应时代的潮流与社会的需要,大力倡导不同教派、不同思想的对话与交流,促进了道教的内丹、外丹、符咒、雷法乃至与儒学、理学、佛学、禅法、密法、瑜伽等的相互交流,从而在更加广泛的思想文化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编撰了大量的著作,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道教的哲学、思想、文化、文学、历史、道法、科仪等各个领域。仅就对神霄派的贡献而言,他不仅在组织上完善了神霄派的传承体系,更为重要的他将内丹学与雷法有机的结合,并广泛系统详实的论述了道教雷法的渊源、历史、理论、方法及其社会功用,从而极大地完善和丰富了道教的这门绝学。同时,也改变了南宗传统上的只重个人修为的小乘偏见,力主走向社会,运用雷法、丹道的咸力,济民救世。这样的结果一是使道教一贯秘传的丹法得以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传播,一是使雷法符咒之术得以合理化系统化,内丹与雷法相互靠拢,互相融合,这是道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变革,是白玉蟾对道教发展作出的一大贡献。
白玉蟾生卒及事迹考略
曾召南
提要:
本文主要就白玉蟾生卒年进行考证,对其生平事迹、贡献、思想作简单概述。
曾召南,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主题词:白玉蟾生卒年生平思想
白玉蟾,南宋著名道士。原名葛长庚,字白叟。祖籍福建闽清。因祖父葛有兴董教于 广东琼州,生长庚于此,故为琼州(今海南省)人。未几,父亡母嫁,葛长庚弃家外 出。后至雷州,继白氏后,改姓白。名玉蟾,字众甫,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 道人、紫清、虫宾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 关于他的出生年,有两种不同记载。一是白玉蟾大弟子彭耜所作之《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谓生于宋光宗绍熙甲寅三月十五日,即绍熙五年(1194年)三月十五日。该文云“先 生姓葛,讳长庚,字白叟。先世福之闽清人。母氏梦食一物如蟾蜍,觉而分娩。时大父 有兴董教琼盧,是生于琼,盖绍熙甲寅三月十五日也。” (萧天石编《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上)。后出之《逍遥山万寿宫志》即据此说。二是清 人彭竹林所撰之《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迹三条》,谓生于宋高宗绍兴甲寅三月十五日,即绍 兴四年(1134)三月十五日。该文云:“玉蟾,本姓葛,大父有兴,福州闽清县人,董教 琼州。父振业,于绍兴甲寅岁三月十五日,梦道者以玉蟾蜍授之,是夕产子,母即玉蟾名 之以应梦。”(《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上),后出之《广东通志》、《祁阳县志》等亦 据此说。其生年,目前只见这两种记载。这两种记载谁正确呢?我们认为,前种记载正确, 后种记载错误。 第一,彭[FJF]耜是白玉蟾大弟子,其师之生年自然知晓,书之于文,当不会有误。而《神 仙通鉴白真人事迹三条》来源于清康熙时成书的《神仙通鉴》,去宋世已远;且是神话小说 作品(采章回小说体),其可信度自然较差。

第二,从白玉蟾著作和时人对白玉蟾生平记述的署年来看,其所署之年,与生于绍熙甲寅之 说相吻合,而与生于绍兴甲寅之说相去甚远。在白玉蟾著作和时人对他的记述中,有些只以 干支署年,有些则既署干支,又署帝王年号。其中出现最多的为宋宁宗之嘉定。从嘉定壬申 (五年,1212),到嘉定壬午(十五年,1222),几乎逐年皆见。而嘉定之后的署年,仅见理 宗绍定己丑(二年,1229) ,即相传白玉蟾解化之年(时年三十六);嘉定之前的署年,则仅见宁宗开禧元年(拜陈楠 为师之年,见后文)和绍熙甲寅(出生之年)两年。这种情况表明,白玉蟾的活动主要集中 在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这与他生于绍熙甲寅之说是相吻合的。因为依据此说, 这个年段正是他十几岁到三十岁的时候(离解化只有几年),也是他活动最频繁(包括云游各 地)的时候,多处见嘉定纪年之记载是很自然的。反之,如果将其生年提前六十年到绍兴甲 寅,那么,从绍兴甲寅到绍熙甲寅这六十年间,皇帝则经由高宗、孝宗,方到光宗;帝王年 号则须经由绍兴、隆兴、乾道、淳熙,方到绍熙,怎么这样多个朝代都不见白玉蟾活动事迹 的一点记载呢?须知这六十年恰是白玉蟾由青年、壮年进至老年的年段,这个年段无一点活 动不是很奇怪吗?!这样长一个时段的事迹空缺,按常理是不会有的,它只能表明其莫须有 。另一方面,如果白玉蟾真的生于绍兴甲寅,至宁宗嘉定年间,已经是七十四到九十岁的高 龄,原先青壮年时期不活动、不云游的白玉蟾,到此高龄时期的嘉定年间,却突然现身于世 ,并去各地云游,这合理吗?可能吗?因此,绍兴甲寅出生之说是不可信的。
第三,以特定年历之事迹来检验两说,也证明生于绍熙甲寅之说可信,生于绍兴甲寅之说不 可信。如据白玉蟾自述和时人的记载,都说白玉蟾是在少年时代即拜陈楠为师的。白玉蟾在 《玄关显秘论》中自述说:“海南白玉蟾,幼从先师陈泥丸(世人对陈楠的称呼)学丹法。 ”(《海琼问道集》),在《必竟凭地歌》中又说:“翠虚真人(陈楠之号)与我言,他所 见识大不然。………开禧元年(1205)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修真十书·上清集》) ;在《日用记》中又说:“予年十有二,即知有方外之学,已而学之,偶得其说。”(《道 藏辑要·琼[FJF]盧 白真人集》)。以绍熙甲寅(1194)为生年,至开禧元年(1205) ,恰好十二岁,正是少年时代。又,宁宗嘉定中与白玉蟾常相往还的武夷山冲佑观观主苏森 在《跋修仙辨惑论序》中也说:“先生姓白名玉蟾,自号海南翁,或号武夷翁,未详何处人 也。人问之,则言十岁时师事陈泥丸,九年学炼金液神丹,……”(《道藏辑要·琼盧白真 人集》)。尽管此处有十和十二岁之异,但总体表明白玉蟾是在少年时代师事陈楠的。反之, 如果将白玉蟾生年提前到绍兴甲寅,至开禧元年,白玉蟾就不是十二岁的少年,而是七十二 岁的老翁了。七十二岁拜师学道并非绝不可能,而是与白玉蟾自述和时人记载恰相抵触。这 也表明绍熙甲寅之说可信,绍兴甲寅之说不可靠。又如,据白玉蟾弟子彭[FJF]耜、留元长等 记载,他们拜白玉蟾为师时,白玉蟾在青年时代。留元长为《海琼问道集》作序时说:“幼 时业爱修仙,鞭心于兹,不觉壬子(疑当作“丙子”)又丁丑矣!……是年春,遭遇真师海 琼君,姓白讳玉蟾,……自云:二十有一矣。”彭耜《道阃元枢歌》云:“嘉定丁丑春三月, 有一道人蓬其发。授我袖中一卷书,读之字字金丹诀。道人去后杳难逢,北海苍梧有底踪。 貌其形状以问人,人言此是白蟾翁。”(《海琼问道集》)。二人都说在嘉定丁丑(十年, 1217)同一年拜白玉蟾为师,留元长并说当时白玉蟾告诉他年龄二十一岁。按生年绍熙甲寅 推算,此年白玉蟾实是二十四岁,不是二十一岁(不知是留元长记错了,或是后人传抄错了)。 尽管有此小小误差,但大体表明白玉蟾收徒是在青年时代。反之,如果将白玉蟾生年提前六十 年到绍兴甲寅,那么,至嘉定丁丑(1217),白玉蟾就不是二十四岁的青年,而是八十四岁 的老翁了。这与其弟子彭[FJF]耜、留元长的说法也是十分矛盾的。因此,以上面两个特定年 代的事迹来考察,仍可断定绍熙甲寅出生之说是可信的,绍兴甲寅出生 说不可信。总括上述,我们认为,白玉蟾的出生年是光宗绍熙甲寅(五年,1194),而不是 高宗绍兴甲寅(四年,1134)。
白玉蟾天资聪慧,从小又受到很好的教育,故“七岁能诗赋,背诵九经。”(《海琼玉蟾先 生事实》)。“十岁来广城应童子科,主司命赋织机诗,即应声咏曰:‘大地山河作织机, 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逍遥山万寿宫志·白真人传 》)。开禧元年(1205),在广东罗浮山遇道士陈楠(号翠虚),拜其为师,从之先后学外 丹、内丹与雷法。凡九年,尽得其道。在此期间,跟随陈楠浪游各地。嘉定六年(1213)陈 楠去世以后,“乃独往还于罗浮、霍童、武夷、龙虎、天台、金华、九日诸山。”(《历世 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足迹遍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嘉定八年(1215) ,收陈守默、詹继瑞等为徒。嘉定十年(1217),又收彭[FJF]耜、留元长为徒。名声 逐渐大起来。嘉定十一年(1218)春,游江西西山,适逢宁宗降御香,建醮于西山玉隆宫, 使者邀其“为国升座”主醮事,“观者如堵”。其后又邀其去九宫山瑞庆宫,为国主醮,“ 神龙见于天”。有旨诏见,不赴而去。嘉定十五年(1222)四月,去京城临安,“伏阙言天 下事”,结果“沮不得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既而臣僚上言先生左道惑众,群常数 百人,叔监丞坐是得祠。”(以上见彭[FJF]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此后,白 玉蟾便致力于传道授徒,设立教区组织。
关于白玉蟾的卒年、寿数,又是一个有争议而难于决断的问题。 其弟子彭[FJF]耜在《海琼玉蟾先生事实》中说:“绍定己丑(二年,1229)冬,或传 先生解化于[FJF]禖江。先生尝有诗云:‘待我年当三十六,青云白鹤是归期。 ’以岁计之,似若相符。”据此,白玉蟾似于此年逝世,寿三十六。但彭[FJF]耜接着又说: “逾年,人皆见于陇蜀,又未尝有死,竟莫知所终。”即对前说又不加肯定。这种模棱两可的 论述,使人难作决断。对此问题,在宋元时代就曾引起过争议。与白玉蟾同时而年寿较长的刘克庄 (1187—1269),在所写的《王隐君六学九书序》中说:“近世丹家如邹子益、曾景建、黄天 谷,皆余所善;惟白玉蟾不及识,然知其为闽清葛氏子。邹不登七十,黄、曾仅六十,蟾尤 夭死。”(《后村集》卷二十四)此说与绍定己丑年卒相接近。其后元人所作的《历世真仙 体道通鉴·白玉蟾传》中,又专出一条注文云:“刘后村序《王隐六学九书》云:‘蟾尤夭死 ’,非也。”(该书卷四十九)即明确表示不同意夭死之说。当代学者对此问题也有纷歧意 见。最初多数学者认为绍定己丑为其卒年,寿三十六;几年前,有学者从白玉蟾著作中发现某 些记载与它不符,遂对己丑年卒的说法表示不同意,提出白玉蟾曾经活到九十来岁,至元初 尚在世的推断。例如,白玉蟾在《修真十书》卷三十九《大道歌》中自称:“年来多被红尘 缚,六十四年都是错。”在同书卷四十一《水调歌头·自述十首》中又说:“虽是蓬头垢面, 今已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在《海琼白真人语录》卷四《与彭鹤林书》中又自称:“琼 山老叟白某。”在《修真十书·指玄篇》卷六《谢仙师寄书词》中,又云“自嗟蒲柳之质,几 近桑榆之年,老颊犹红,如有神仙之分。”末署“大宋丙子闰七月二十四日”。对上述头两 条举证,因难断其写作年代,我们无法加以论说;而对后两条举证,却可作一些分析。首先, 第三条举证之白玉蟾《与彭鹤林书》。翻检该书,可以看出它是多封书信的连载。其头两封 信中,曾出现“丁丑”、“戊寅”两个干支署年。如第一封信中说:“丁丑九月十四日,玉 蟾将如泉山。……戊寅三月十五日,寓江州太平兴国宫”,末署“琼山老人白某谨书”。在第 二封信中说:“(戊寅)十月二十一日,琼山老叟致书福州鹤林真士彭卿治所”云云。这两封信 和别的几封连载一起的《与彭鹤林书》,被收入《海琼白真人语录》卷四。全书之末,有一 彭耜跋语,署年理宗“淳辛亥”(1251)。据此,可以判定白玉蟾信中所署之“丁丑”、“戊 寅”,当是“淳辛亥”前之嘉定年号,即嘉定十年(丁丑,1217)和嘉定十一年(戊寅1218)。 如此,问题又来了。即白玉蟾生于绍熙甲寅(1194),至嘉定十年和十一年时,他年仅二十四、五岁, 何能称“老人”、“老叟”呢?这是十分费解的事。其次,第四个举证之《谢仙师寄书词》 。中有“桑榆之年,老颊犹红”等语,末署“大宋丙子闰七月二十四日”。南宋丙子年有 三,一是高宗绍兴丙子(二十六年,1156);二是宁宗嘉定丙子(九年,1216);三是端宗景炎 丙子(元年,1276)。关键是该年“闰七月”。查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和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只有嘉定丙子是闰七月,其余二丙子不是闰七月(一闰十 月,一闰三月),证明“大宋丙子”是嘉定丙子(九年,1216)。另外,在白玉蟾所作的《上 清集》、《武夷集》中,将丙子和嘉定连书之文有四处,即《修真十书》卷三十七《驻云堂 记》末署“嘉定丙子雨水后两日援笔为记云”;卷四十二《懒翁斋赋》云:“玉蟾喜而赋此 斋,时乃嘉定丙子初夏十有五日也”;卷四十五《武夷重建止止庵记》云:“于是得其地焉 ,岁在嘉定丙子之王春”;卷四十七《忏谢朱表》末署“太岁丙子嘉定九年正月日……白某 表奏”。这样多处嘉定与丙子连书,也可作为“大宋丙子”就是嘉定丙子之佐证。这样一来 ,问题又出来了。嘉定九年,白玉蟾年仅二十三岁,怎么能说是“桑榆之年”呢?以上两 个举证都说明白玉蟾当时尚在青年时期,不是老年时期,因此不能作为白玉蟾曾经活到八九 十岁的证据。如果上述嘉定十、十一和九年时白玉蟾真到“桑榆之年”,已成“老叟”,那 么,其生年当不是绍熙甲寅,而是其前几十年如绍兴甲寅了,这似乎倒给前述生于绍兴甲寅 说找到了根据。但如前所述,以此生年比对白玉蟾自己和时人的记述,矛盾之处甚多,仅此 两例很难消除那些矛盾,也很难支撑其说的成立。至于白玉蟾为什么要在青年时代自称“老 叟”,已到“桑榆之年”,我们还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敬请各位专家赐教。那末,白玉 蟾的卒年,到底是何年呢?我们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或传解化于[FJF]禖江”之“ 绍定已丑”(二年,1129)。因为所记虽是传闻,但在白玉蟾著作中完全不见此年之后的任何 活动记载,也不见时人和后人对此年之后其事迹之记述,这或许正是白玉蟾确已逝世的真实反映。但考
虑到白玉蟾著作中有“六十四年都是错”,“今已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等记载,也不能完全排除他
曾经活到六十四、乃至九十多岁的可能。或许在绍定已丑之后,他长期隐姓埋名于深山,自己不留一点
记载,也未被旁人发现,故而事迹不留人间。不过基于他惯于写作的特点,这种可能性较小吧了。白
玉蟾一生好学,儒释道三教之书皆所研览。其弟子留元长称其师“三教之书,靡所不究。”(《紫元问 道集序》)朋友苏森说他“心通三教,学贯九流”(《跋修仙辨惑论序》)。时人诸葛琰 说:“其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靡不该贯。”(《跋鹤林紫元问道集序》)故其为 文,能得心应手,并多会通三教之言,使其著作显现出浓厚的三教融合色彩。白玉蟾又颇富才华 ,凡诗词歌赋文论等各种文学体裁,都能自如地流于笔端,是南宋以来道流中之文学巨子。 姚鹿卿《庐山集序》说:“先生噫笑涕唾皆为文章,下笔辄数千言,不假思索。”故所作文 章颇有文彩。不仅如此,白玉蟾还对琴棋书画颇有造诣。留元长说:“真草篆隶,心匠妙明。 琴棋书画,间或玩世。”(《紫元问道集序》)赵道一说:“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 兼善篆隶,尤妙梅竹;而不轻作。间自写其容,数笔立说,工画者不能及。”(《历世真仙 全道通鉴》卷四十九《白玉蟾传》)其书法作品,知名者有《仙庐峰六咏卷》、《天朗气 清诗》、《足轩铭》等。《足轩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绘画作品,知名者有《修篁映水 图》、《竹实来禽图》、《紫府真人像》、《纯阳子像》等九件。评论家称其所画人物有 吴道子风韵。白玉蟾一生从事道教活动,其成就主要在道教方面。他既对道教组织发展作 过较多工作,又对道教修炼理论和方法作过多方面研究,在道教历史发展中是一个贡献较大 、地位较高的道士。首先,在道教组织建设上,取得了较大成就。两宋时期,中国南方出 现了一个以修炼内丹为主的道教派别,后世称为金丹派南宗(以别于北方的北宗 全真道),其开山祖师为北宋的张伯端,依次传石泰,薛道光,陈楠,再传白玉蟾,已是第五代,被称
为南宗五祖。他们各有丹书传世,是中国南方内丹派的主流。但在白玉蟾之前的四代,基本上是秘 密传授,传播范围很窄,门徒很少;且无本派祖山、宫观,故未形成群众性的教团。至白玉蟾 时,他收了很多弟子,除前面说的彭[FJF]耜、留元长、陈守默、詹继瑞外,留下姓 名的尚有:赵汝渠、叶古熙、周希清、胡世简、罗致大、洪知常、陈知白、庄致柔、王启道 等人;再传弟子又有赵牧夫、谢显道、萧廷芝、林伯谦、李道纯等人。而且努力克服过去无 固定修道传教场所的局面,仿照张陵天师道,设立了称为“靖”的教区组织。据彭[FJF] 耜对其弟子林伯谦说:“尔祖师(指白玉蟾)所治碧芝靖,予今所治鹤林靖,尔今所 治紫光靖。大凡奉法之士,其所以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请靖额也,如汉天师二十四治矣, ……”(《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二)。以这些“靖”为修道传教据点,扩大了道教影响,加速 了组织发展,从而使道教南宗很快成为一个有较多徒众,有一定传教地域的较有规模的教团, 即成为一个真正名符其实的群众性教派。有学者从这一角度出发,称白玉蟾为道教南宗的实 际创造者,是有道理的。其次,在道教修炼理论和方法上,也有较大成就。在这方面,他 曾修炼过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制丹药的方术)、内丹(以人体为炉鼎修炼体内精气神的方术) 和雷法(一种符咒斋醮术),并写过这些方面的著作。外丹术盛行于隋唐,至宋代渐趋衰落,但 此时无论在道教内或社会上仍有一些人在继续修习外丹烧炼,白玉蟾就是其中之一。他从其 师陈楠那里接受了外丹传授,多年进行实际操作。其所作诗词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得诀 归来试炼丹,龙争虎战片时间。九华天上人知得,一夜风雷撼万山。”“武夷结草二年余, 花笑莺啼春一壶。流水下山人出洞,岩前空有炼丹炉。”(《海琼白真人语录·华阳吟三十首 》)他并把这方面的经验写成《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一书,传授给弟子彭耜 。不过在外丹修炼方面,他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以后就完全放弃,转向修炼内丹。他认为 “外丹难炼而无成,内丹易炼而有成”。修炼内丹成了他一生用力最多的一门功课,其成就 也最大。他写过不少这方面的文章,使道教南宗的内丹理论更趋成熟,成为后世道教的指导 性读物。在修炼内丹的同时,他又兼修雷法。他自称天上雷部神谪降人间,号“神霄散吏” ,能呼召风雷,求雨禳灾,一副巫师行径。在这方面也有若干著作行世,被道教神霄派奉为经 典,他本人也被尊为一代祖师。他的著述颇丰,现存有十余种。主要为《上清集》、《玉 隆集》、《武夷集》、《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道德宝 章》、《静余玄问》、《金华冲碧丹经秘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正误》、《九天应元 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等。现就其中三个内容作简单介绍。(一)内丹内丹是道教南宗 的主修方术。作为道教南宗一代传人的白玉蟾,也因在这方面有较深造诣才被其徒众尊为一 代祖师的。事实上,他继前四代祖师之后,撰有更多的内丹著作。比较重要的除《指玄篇》 所列《修仙辨惑论》、《谷神不死论》、《阴阳升降论》等外,还有《海琼问道集》中的《 玄关显秘论》、《金液大还丹赋》、《金液大还丹诗》,以及《海琼传道集》、《海琼白真 人语录》中的很多有关篇章。这些著作既继承了南宗的丹法路线,又对之有所发展。和传统 内丹家一样,他仍然认为:以人身为鼎器,以体内的精、气、神为药物,采用适当的步骤和 方法,经过一定的时间,就能将精气神融合而成金丹,使人延年乃至长生。他说:“人身自 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 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尝相返离,结成一块大无边。”(《上清集·必竟凭地歌》)他继承了张伯端以来南宗 的炼丹路线,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北宗全真道与此相反,为先性后命),明确地把修炼过程划 分为初、中、上三关:初关炼形,中关炼气,上关炼神。入手则以“凝神聚气”为要。他说: “今夫修此理者,不若先炼形,炼形之妙在乎凝神。凝神则气聚,气聚则丹成,丹成则形固 ,形固则神全。”三关修炼又以五代道士谭峭《化书》所说的“忘”字为诀要,即初关炼形 ,“忘形以养气”;中关炼气,“忘气以养神”;上关炼神,“忘神以养虚”。他说:“只 此忘之一字,则是无物也”。他将此“忘”字诀和会禅僧惠能之偈语,说:“‘本来无一物 ,何处有尘埃’,其斯之谓乎!”并劝修炼者多在“忘之一字上做工夫”(以上皆见《海琼 问道集·玄关显秘论》)。他又将此内炼过程细分为十九个环节,名《丹法参同十九诀》 :(1)采药,(2)结丹,(3)烹炼,(4)固济,(5)武火,(6)文火,(7)沐浴,……(18)换鼎,(19)太 极。而且以“调心炼神”为诀要,要修炼者牢牢把握,贯彻于整个过程的始终。如“采药” 之诀为“收拾身心,敛藏神气”;“结丹”之诀为“凝气聚神(据上引《玄关显秘论》当作 “凝神聚气”),念念不动”;“烹炼”之诀为“玉符(喻无为真心)保神,金液炼形”; “固济”之诀为“忘形绝念,谓之固济”;“武火”之诀为“奋迅精神,驱除杂念”;“文火 ”之诀为“专气致柔,含光默默;温温不绝,绵绵若存”;“沐浴”之诀为“洗心涤虑,谓之沐浴”;
“太极”之诀为“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海琼传道集》)。可见白玉蟾是把调心炼神渗透到整个炼养
过程中,此四字是其丹法的核心、精髓。这种丹法思想不仅仅见于《丹法十九诀》,而是广泛表现于
白玉蟾的内丹理论中。如其《丹法参同七鉴》就是如此。该《七鉴》对七个内丹名词作了如下解释:“ 心源性海,谓之华池”;“性犹水也,谓之神水”,“心地开花,谓之黄芽”;“虚室生白 ,谓之白雪”;“一气周流,谓之河车”;释“巽风”曰:“巽者顺也,顺调其心”;释最 后炼就的“金丹”曰:“清静光明,圆通广大”(《海琼传道集》)。这同样可以看出,“调 心炼神”是其中的根本。因此白玉蟾虽然仍遵循南宗的先命后性路线,但更加强调心性修 炼的作用,从而使其丹法具有与其先辈不同的特点。他在回答弟子彭[FJF]耜等的问话 中,就明确说:“夫人身中有内三宝,曰精、气、神是也。神是主,精、气是客。”(《海 琼白真人语录》卷一)这就是说,神是主宰精、气的,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的整个炼养过程中,都必须以神作主宰,都要在神的驾驭中来完成。白玉蟾丹法的另一特点 是广泛深入地融会儒释。他认为儒释道三教同源一致,说:“孔氏之教唯一字之诚而已,释氏 之教唯一字之定而已,老氏则清静而已。”(《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三)即三家在根本教旨上 是相通的。因此他仿照理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撰作《无极图说》,将道教的内丹理论与 儒家的《易》学糅合为一体,以阐释道教的修性修命术;并用理学的“天理”、“人欲”、“克 己复理”等哲学范畴,以解说内丹的坎离配合之术(见《道藏辑要·琼盧白 真人集》)。另一方面,他又融会禅宗。如在《水调歌头·自述十首》中说:“有一修行法 ,不用问师传。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终日 无思虑,便是活神仙。”(《修真十书·上清集》)这种修行法,与禅宗极为相似。在《静 余玄问》中说:“自涕唾精津气血之外有真身,不必去此而就彼;自喜怒哀乐爱恶之外有真 性,不必是此而非彼。冥然无所念,冥然无所思,终日食而不味,终日衣而不丝。”即取自 禅宗语录的“终日吃饭,不曾嚼着一粒米;终日穿衣,何曾挂着一线丝。”此外,他又常仿照 禅师的机锋对答及上堂说法的方式,与徒众们论道论丹法。如《武夷升堂》记云:“溪翁问 曰:师指所授,本是大道,弟子所传,又学金丹,未审大道与金丹是同是别?师(白玉蟾)答 曰:渡河须是筏,到岸不须船。”“(绀云)复问曰:大道本一理,如何有分别?答云:画饼不 充饥。复问曰:可谓是似玉在石未曾开,今日忽然光烁烁?答云:清风与明月,凡圣尽 沾恩。”(《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三)这些对答的思维方式和口吻,都与禅僧一般无二。如 此之例甚多,兹不备举。(二)《老》学《老子》(道教称《道德经》)的注疏,历代不绝。宋 代注释《老子》的士人和道士也很多,白玉蟾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位。他的《老子》注释书 名《道德宝章》,被收入《四库全书》。此注书的突出特点是以道教的心性说解释老子的道 学,使道教的心性理论趋于成熟。白玉蟾在这本注书中,明确地将“心”这个哲学概念与 “道”等同起来。他在此书《天道》章中,解释“天之道”时,注云:“心也”。在《守道 》章中说:“道即心也”。在《归根》章又说:“道即心,心即道”。在白玉蟾看来,“心 ”与“道”是二而一者的。不仅如此,他还赋予“心”以和“道”一样的本质属性。首先 ,“道”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世界的万有万象都由它产生出来。此即所谓“道生一, 二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白玉蟾将此属性给予“心”,说:“心者,造化之源。”( 《道德宝章·为道》,下面只注章名)“造化”指宇宙或自然界,意即心是自然界的源头 。其次,“道”被认为寓于万物之中,是万物的主宰,它指导着万物有序地发展变化。此即 所谓“道教万化之宗。道在万化而非万化。万化出乎道而入乎道。”(《淳德》)白玉蟾也 将此属性赋予“心”,说“心为万法之主。”(《后己》)心超物外而不外物。”(《巧用 》)“万法归一,一心本空。”(《体道》)再次,“道”被认为是永恒的,物有生死,道无生死。此 即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廓然独存,无穷无尽。”“同乎无始,同乎无终。”(《象元 》)白玉蟾亦将此属性赋予“心”。说:“身有生死,心无生死。”(《体道》)“此心长 存,本无生灭。”(《韬光》)“心无所始,亦无所终。”(《虚心》)如此一来,“心便取得 了与“道”一样的全部本质属性,即它是万物的本原,宇宙间的万有万象都由它产生出来;并 寓于万有万象之中,掌握着世界的变化发展;万物有生死,它却永世长存。因此,这样性 质的“心”,自然不是物质层面上的人心(心脏),也不是指由此心所产生的思维意识(古人 认为心是人脑的思维器官),而是不折不扣的哲学范畴中的本体意义的“心”,被称作本心 、真心、道心。尽管这种本体意义的心,不同于物质层面的人心和它的意识,但因“道不 远,在身中”(《居位》),“道不离我”(《三宝》),这种等同于道的心,自然也在人的身 中,或者说,它是人心所本具的。另一方面,人又确实具有一种世俗之心,包括思想情感, 道德观念等等。被称为尘心、妄心。白玉蟾认为,这样两种不同的心都处于人的心中。不过 一般世俗之人的真心、道心,往往被尘心、妄心所掩盖、蒙蔽而显现不出来,即所谓“藏心 于心而不见。”(《无源》)前个“心”字指真心,后个“心”字指尘心,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如果不去掉尘心,发明真心,就不能得道。“以其心之念不已,所以不知道”;“以其心之 事不停,所以不得道”;“以其心之情不尽,所以不合道”(《贪损》)。又说:“念头不已 ,心则愈杂”,“心杂则道愈远。”(《戒强》)怎么办?只有去掉尘心,发明真心。“无事 于心,无心于事,无念无为,无思无虑。”(《能为》)“一念不存,此心(指真心)乃见。” (《知病》)“不以我为我,乃见心中心。”(《任德》)因此,修道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 修心的过程就是去除尘心发明真心的过程。白玉蟾在引进“心”范畴的同时,又引进“性 ”、“神”等范畴,并把它们同心、道等同起来。他说:“心即性,性即神,神即道。”( 《益谦》)而且认为性、神与心、道一样俱为世界的本原、本始。他说:“神者万化之主, 心者大道之源,即心是道,神亦道,性亦道。”(《谦德》)它们也是长存不灭的:“性无体 ,神无方,绵古亘今,昭然独存。”(《赞玄》)“天崩地裂,此性不坏,虚空小殒,此神不 死。”(《守道》)因此,这种性质的性、神,和心、道一样同是常存不朽的绝对本体。被称 作真性、元神(或真神),它们也是人所本具的。在白玉蟾眼里,心、性、神是三位一体的。 与真性、元神相对的还有人性和精神,它们也常与真性、元神相混处,而使真性、元神不能 显露。他说:“性为心所蔽,神为性所窒。” (《俭武》)前句之“性”指真性,“心”指尘心,意即真性被尘心所蒙蔽;后句之“神”指 元神,“性”指人性,意即元神被人性所窒息。唯一的办法,仍是用修炼的方法,去除尘心 、人性,使真性、元神得到发明,“心死方得神活。”(《归根》)“心性无染,体露真常。 ”(《苦恩》)到那时,修炼者就可得到“心中心,性中性,神中神。”(《修观》)即得到去 掉尘心后的真心,去掉人性后的真性,去掉世俗精神后的元神,也就可谓得道了。不管是 修心,修性,修神,白玉蟾都十分强调一个“忘”字,以之作为根本要诀。他说:“要在忘 我、忘心、忘性、忘神、忘忘亦忘。”(《天道》)“忘物、忘我、忘心、忘性、忘神。”就 能“神全、性全、心全、我全。”(《养德》“勇于忘我,所以得道。”(《贪损》)这里所 要忘的心、性、神自然是指尘心、世俗人性、世俗精神,所要全的是指真心、真性、元神。 (三)文学前面说过,白玉蟾很有才华,无论诗词歌赋文论等各种文学体裁,都能匠心 独运,所写作品,不乏佳什。先以所写散文为例,就有不少佳作。如《涌翠亭记》云: “嘉定戊寅,琼山白玉蟾携剑过玉隆,访富川,道经武城。双凫凌烟,一龙批(披)月。憩武 城之西,望大江之东,抚剑而长呼,顾天而长啸,环武城皆山也。苍崖翠壑,青松白石,寒 猿叫树,古涧生风,峭壁数层,断岸千尺,翼然如舞天之鹤,婉然如罩烟之龙者,柳山也。 白[FJF〗苹际天,倒影蘸水,天光水色,上下如镜,烟柳云丝,高低如幕。……”(《修真十书·玉隆
集》卷三十一)在这里,作者根据视线的变更来描述涌翠亭的景观。先是交待自身道经武城的背 景,接着笔锋一转,视线由远而近,引出了“涌翠亭”的地理位置。通过“柳山”、“修江 ”面貌的勾勒,以烘托的笔法,呈现出涌翠亭沁人心脾的景色。又如《游仙岩记》,作者一 开始先交待自己蓬发垂颐,黧面赤足,由琼州来访武夷山的过程;接着写自己拜访云谷君 ,开怀对诗的情节。当中插上一段景物描写:“猿啸黄昏,月横枯树,虎吼清夜,风号万窍 。疏钟入云房,持瓢访丹井,……”(《修真十书·上清集》卷三十七)寥寥数笔,即勾勒出 武夷山独特的夜景图,读来妙趣横生。《橘隐记》是另一类作品,它主要不是写景,而是 论说。中云:“古人所以隐于松者,盖欲示其孤高峭劲之节;古人所以隐于柳者,盖欲彰其温 柔谦逊之志。……吾未闻橘之为物果何如焉!扬州厥包橘柚锡贡江陵千株橘,其人与千户侯 等,如是橘可贵也;《风土记名》:橘曰胡柑,巴人有橘革中藏二叟语,如是则橘可奇也; 潇湘有橘乡,洞庭有橘泽,云梦有橘里,彭泽有橘市,如是则橘可嘉也;陆绩怀橘而遗母, 李靖食橘而思兄,如是则可以存孝义;李德裕作《瑞橘赋》,张华作《灵橘歌》,如是则可 以入文章;李元有‘朱实似悬金’之句,沈休文有‘金衣非所吝’之句;唐蓬莱殿六月九日 赐群臣橘,秦阿房宫正月一日赐群臣橘;耽湖之多橘,寒洲之盛橘。人孰不知橘之为美,亦 不易多得,故古今多记录,则橘果为异物也。”(《修真十书·上清集》卷三十七)橘子本 是平常之物,其树比不上松之孤高、柳之温柔,但作者经过广引典故,却发现它具有某些可贵 、可奇、可嘉之处。从而暗喻隐居此橘林之主人并非平常之人。《牧斋记》与此相类。文云 :“阁皂黄冠师刘贵伯以牧名斋,属予为记。予闻知黄帝呼牧马童子为天师,释迦指牧牛小 儿为菩萨。乾马坤牛,何以牧之?圣人故曰:‘谦以自牧’。牧之为义,牧羊则先去败群, 故无触藩之虞,塞翁之于牧也,初何容心于得失哉!……贵伯诗甚骚,而以懒辞;酒甚宽而 以醉辞;棋甚敏而辞以不智;琴甚清而辞以不古;能炼内丹,能役五雷,皆以不知为辞。其 谦谦如此,是自牧也。不劳鞭绳,盖以驯熟矣!”(《修真十书·玉隆集》卷 三十一)作者从《易·谦》卦辞“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之文,释“牧斋”之牧为自牧(自 觉培养德行),再证以牧斋主人刘贵伯种种谦虚之品德,说明其品德之高尚,读来令人产生敬仰之 情。白玉蟾写过许多诗词歌赋,其中虽然许多是写内丹的,但也有不少好作品。如诗《中 秋月》之一云:“风吹玉露洗银河(读作濠),爽气平分桂影高。把笛倚楼人不寐,此心直拟 数秋毫。”其二云:“钱塘江上雪飞花,人在天边泛海槎。鸟鹊一声星斗落,[FJF]篰娥梳洗去谁家。
”(《修真十书·武夷集》卷五十一)《秋霄(通宵)辞六首》之一云:“ 秋色何凄凄,奈此可怜霄。银河望不极,万籁凉萧萧。云花远缥缈,月影寒寂寥。一雁蹲沧洲,群萤飞
断桥。仰盼苍松枝,黯然不自聊。”其五云:“长天与远水,极目烟冥茫。暮鸿孤悲鸣,霜林万 叶黄。倚松望翠微,数点寒萤光。吾非长夜魂,堕此寂寞乡。衷情凭谁诉,空山草木长。” (《道藏辑要·琼[FJF]盧白真人集》)其词《念奴娇·咏雪》云:“广寒宫里散 天花,点点空中柳絮。是处楼台皆是玉,半夜风声不住。万里盐城,千家珠瓦,无认蓬莱处 。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树。垂帘未敢掀开,狮儿初捏就,见佳人偷觑。溪畔渔翁蓑又 重,几点沙鸥无语。竹折庭前,松僵路畔,满目都如许。问要晴,更待积痕消,须无雨。” 其《满江红·咏白莲》云:“昨夜嫦娥游洞府,醉归天阙。缘底事,玉簪堕地,水神不说。 持向水晶宫里去,晓来捧出将饶舌。被薰风吹作满天香,谁分别。芳而润,清且洁。白 似玉,寒于血。想玉皇后苑,应无此物,只得赋诗空赏叹,教人不敢轻攀折。笑李粗梅瘦, 不知他真奇绝。”(以上皆见《修真十书·上清集》卷四十一)其《祈雨歌》云:“天地 聋,日月瞽,人间亢旱不为雨。山河憔悴草木枯,天上快活人诉苦。待吾骑鹤下扶桑,叱起倦 龙与一斧。奎星以下亢阳神,缚以铁扎送[FJF]酆府。驱雷公,役电母,须臾天地间 ,风云自吞吐。[FJF]?火老将擅神武,一滴天上金瓶水,满天飞线如机杼。化作四 天凉,扫却天下暑。有人饶舌告人主,未几寻问行雨仙,人在长江一声橹。”(《修真十书·上清集》
卷三十九)其赋体作品,不再列举。上举诗词等作品,我们都未加评说,相信广大读者自会品评作品
的高下。(责任编辑:丕仁)

简讯
2001年8月初,我所卿希泰、李刚、潘显一教授参加“中国宗教学会第五次全国会议暨 21世纪的宗教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李刚教授会议当选为中国宗教学会副会 长,并就21世纪的道教研究作了专题发言。卿希泰教授被聘为中国宗教学会顾问。潘显一、 陈兵教授为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曦和)
白玉蟾(公元1194—1229年),南宋道人,原名葛长庚,字如晦、白叟、紫清,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山五原都显屋村(今海口市石山镇典读村)。幼丧父,母改嫁白家,遂易姓白。白玉蟾自幼聪敏颖异,7岁能赋诗,9岁能背诵九经,12岁参加童子试。他一生修道,身如浮萍,遍游名山胜迹,充满传奇身世和神秘色彩。白玉蟾是道教南宗五祖的实际创始人,“身通三教,学贯九流”,精通丹法、雷法。宋宁宗嘉定年间,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个名动朝野的才子。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能诗善赋,工书擅画,著述颇丰,成就卓著,集道主、诗人、书法家、画家于一身,是海南第一位土产的全才式的名家大师。
笃志修道名播天下
白玉蟾 从12岁起跟南宋四祖陈楠 (陈泥丸) 学道,16岁 “专思学仙,毅然就道”,青年时在黎母山一带活动。《琼山县志》载:“尝于在黎母山中遇仙人,授以洞元雷法,养真于松林岭,长游方外,得翠虚陈泥丸之术”。白玉蟾的弟子彭耜在《海琼玉蟾先生事实》中说:“得太乙刀圭之妙,九鼎金丹之书,长生久视之术,紫霄啸命风霆之文,出有入无、飞升隐显之法”.23岁只身渡海,拜师学道,云游天下。他在《华阳吟》中写道:“一从别却海南船,身逐云飞江浙天。走遍洞天寻隐者,不知费几草鞋钱”。足迹遍布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湖北、四川等省,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天台诸山。《琼州府志》说他“时或蓬头跌足,往来麈市;时或青巾野服,浮沉人间”。“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不管是修心、修性、修神,白玉蟾都十分强调一个“忘”字,以作为根本要诀。他说:“忘物、忘我、忘心、忘性、忘神”,就能“神全、性全、心全、我全”。他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以内炼为基础,以禅理入道,融道教修命之术与佛教养神之方于丹道一炉之中,又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练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他创造性地融会三教,自成一派,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嘉定十一年(1218年),宁宗降玉香于江西玉隆宫,白玉蟾“为国升座,观者如堵”,从而名闻天下。后又被邀九宫山瑞庆宫主持国醮,竟有“神龙见于天”,钦差“具奏以闻”,宁宗皇帝看到奏折,龙颜大悦,“有旨召见,先生遁而去”。作为宋代道教南宗五祖、内丹理论家,白玉蟾曾立“建宗传法”之所,布道施法,“四方学者,来如牛毛”。他先后收留彭耜、留元长、陈守默、詹继瑞等人为弟子,改变了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一般单传的历史。白玉蟾著作甚多,著有《道德宝章》、《关元秘论》、《观物筌十论》、《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行世。
行吟江南   诗人情怀
白玉蟾自幼聪慧过人,又受到较好的教育,“天下有字之书,无不经目”,少年时代就显露出色的诗才。12岁赴广州应童子科考试,主司命赋《织机》诗,白玉蟾生发想象,不囿俗套,独出机抒:
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
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穿梭天外飞。
这首诗想象大胆,奇特,气势不凡,四座惊为神童。但它并不符合儒教“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主考官员觉得这孩子太狂傲而没有录取他。初试科场遭到不公正的对待,使白玉蟾幼小的心灵蒙受了沉重的打击。他转而愤世嫉俗,改走仙道。在祖父故交陈楠师傅的启蒙点拨下,有灵气而好奇心强的白玉蟾走上了修道求仙的道路。他历经千奇万苦,饱尝世态炎凉,餐风露宿,居天定所,漂泊四方,历游了南宋半壁江山。祖国的大好河山赋予白玉蟾灵感,诗思泉涌,所到之处均留下优美的诗文。在这些诗中,他充分表达了对先辈道侣的追慕和敬仰,对山川壮丽景色的赞美和钟情,其中《景德观枕流诗》写得传神和忘情:
寒泉泻破青山腹,青山不改寒泉绿。
幽人一种泉石心,倚溪看此数椽屋。
窗外飘喷万斛珠,枕边玲珑一片玉。
山间惊龙啸欲飞,涧底银蝉清可掬。
敲磐愁惊晓鹭眠,停径坐看昏鸦浴。
香浮茗雪滋肺腑,响入松涛震崖谷。
清净取见绝弦琴,广长舌相无生曲。
客来坐此亦忘机,溪南溪北千竿竹。
全诗写得清新自然,俊雅飘逸,淡泊超然,体现了白玉蟾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像这样的写景诗在白玉蟾的诗作中随处可见。他“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才华横溢,且行且吟,落笔成章。三教典故信手拈来,山川景致涉笔成趣,清新之中不乏仙韵,自然之中透着道风,别有情趣,独具风格。他的山水诗达到了很高成就,在《全宋诗》中多有记载。其七绝《早春》一诗入选《千家诗》: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诗作清新淡雅,香色俱备,浓淡有致,远近有别,仿佛江南早春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白玉蟾长年浪迹江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夜深人静风起霜浓之际,免不了想家,他对遥远的故乡海南有着深沉的怀念和眷恋:
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
夜来梦趁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这大概是历史上,在诗歌文章中为这座海岛流下的第一行眼泪。在白玉蟾众多的诗词歌赋中,有对修道的感悟,有对人生的感慨,有对名山胜境的赞美,有对世事时政的评说,也有对民生忧患的爱国情怀。他以深厚的国学功底,坎坷的人生阅历,高超的写作技巧,酣畅淋漓地发挥自己的文艺术才华,达到了“挥洒文墨,信笔而成”的炉火纯青的境界,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苦行修道者极为丰富精神世界,秉持了古代文人学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理想。他的诗赋在南宋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笔走龙蛇   尤妙梅竹
白玉蟾博学多才,除了道法高深、诗赋出色之外,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宗教家的身份与文人才华的绝妙结合,共同造就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白玉蟾。史载他“博洽儒书,竟禅理,善草书、篆隶,尤妙梅竹。”其弟子留元长说:“真草篆隶,心匠妙明。琴棋书画,间或玩世。所以交者,尽时髦世彦。虽敬慕之者,不可得亲,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白玉蟾的传世书法作品仅存三件。珍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仙庐峰六咏诗》是白玉蟾的行书作品,分别吟咏庐山的丹光亭、藏丹崖、梯云栈、听鹤台、宣诏石及整衣坛等六处景观。此卷用笔雅拙,纯任自然,而灵气满纸,飘飘欲仙。这与他“千古蓬头赤足,一生服气飧霞”、“笑携黎杖倚寒松,现世神仙一拙翁”的人生态度若合符契。白玉蟾的行书劲逸略纤瘦,笔法飘逸而俊朗,恬淡而冲和,洒脱自如。真正奠定白玉蟾在书法史地位的是他的草书。其弟子彭耜在《海琼玉蟾先生事实》中如此评价:“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天朗气清帖》,可代表白玉蟾书法的最高成就。此帖神采清虚荡漾,龙翔凤翥,飘然飞动,给人一种高山流水,清泉洗心之感,得到历代书家的高度评价。《寄题足轩》是白玉蟾的行草作品,笔势清劲爽健,如风送云收,“用意超逸,作书有晋人格度”,此作品鉴藏印中有清代乾隆内府诸印,是传世的珍品。白玉蟾一生云游四方,常登临赋诗,落笔记胜,在道教宫观墙壁上的作品有多处,但现存的题壁书法已很难见到。据《江西通志》记载,丰城县始丰山、南昌府白仙岭等名山都有白玉蟾云游的踪迹。丰城县始丰山石壁上还存有白玉蟾手书“江南福地,始丰名山”八字。元代隐士黄玠,专门写过一首诗,赞赏白玉蟾的书法:“仙人白玉蟾,题诗留素壁。笔势来翩翩,矆睒不可测。将飞蛟龙影,或是风雨迹。”书画同源,书法之外,白玉蟾兼擅丹青。白玉蟾善画梅竹,且工画人物。据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记载:(白玉蟾)尤妙梅竹,而不轻作。间自写其容,数笔立就,工画者不能及。”相传鄂州城隍壁林竹是其真迹,尝画祖师张平叔、薛道光及自己像。所画人物、梅竹,技法高超,对后代书画颇有影响。被称为“八怪”之首的金农自称梅花取法白玉蟾;而其人物画,评者以为有吴道子风韵。白玉蟾在其诗作中有数篇谈及画论,其中《画中众仙歌》评骘历代书画家,言简意赅,见解独到,可视为岭南地区较早的书画论著。白玉蟾醉心书画,非止游戏翰墨而己,而有资以悟道的考虑,用他的话说,“竹之清虚石坚硬,以此发明真心性。”其绘画作品遗存较多,有《修篁映水图》、《竹实来禽图》、《紫府真人像》、《纯阳子像》、《墨梅图四》等九件。自题诗云:“神府雷庭吏,琼山白玉蟾。本来真面目,水墨写缃缣。”
松林修炼结缘儋州
松林岭,古时称儋耳山,儋州北部主山。《儋县志》载:“山在州东北二十里,高八十丈,旧多松树,顶上园耸,下分八脚,恰如三山聚成。山石皆五色,顶有石室,名博望台,高大可一丈,容人站立,山北有岩名北岩,高不及博望台,面宽大过之。仙人白玉蟾与高僧和靖皆曾修炼于此。乡人刻有神像祀,名‘白衣公’,祷叩殊验”。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谪儋时赋《儋耳山》诗:“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此山钟灵毓秀,郁勃峥嵘,又得仙气名诗,故而明时评为儋州八景之一   松林晚翠。
白玉蟾青年时到松林岭修炼,从而与儋州结下缘份。儋州北部的木棠、松林、光村等地区,民间对“白衣公”的奇人奇事流传甚广,至今尚有年初一祀拜“白衣公”的习俗。《儋县志》还就松林山记载一段奇事:“前明许行人子伟,未第时,读书其中,蒙白衣显佑至发迹。后制为八仙贺寿仪注,以报感德。至今犹演习焉。”许行人是儋州镇大屯村痒生郭岐山的义子许子伟,中举后,先当塾师,后上松林岭白衣公庙苦读三年考中进士,授官行人司行人。从而更坛加了松林岭和“白衣公”的神秘色彩。此后,白衣公庙香火不断,求拜者甚多,民间也有一些村庄设有白衣公庙。据说白玉蟾在儋州留下两首诗,一首是《送春郊行》:“怨风怨雨总皆非,风雨不来春亦归。越乌残啼花影瘦,吴蚕眼老柘荫稀。枝头红绽梅初熟,口角黄干燕学飞,我亦欲归归不得,担头犹挂一蓑衣”。另一首是《山居》:“松竹成林云气深,洞门风冷绿苔阴。落花飞尽春山在,幽鸟声中动客心。”
白玉蟾是海南第一位土产的文化名人,不仅在道教史上堪称一绝,单就放在南宋文坛上,也是卓然成一家的大师。然而,这位曾经修炼于儋州松林岭的大师级人物在儋州的地位并不高,很多群众并不知晓他是何许人,有的仅知道他是一位道士或是神仙。这与儋州人士对白玉蟾的认识、重视、发掘和宣扬密切相关。定安县仅据白玉蟾在文笔峰飞升腾化的传说,就在整个文笔峰方园建立规模宏大的“南宗宗坛”,俨然成为海南的“道教圣地”。而白玉蟾修炼于儋州松林岭是不争的事实,却没有很好地发掘和利用这一难得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儋州的旅游文化,造福于儋州人民,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如果在松林岭建一个“白玉蟾纪念馆”或把整个松林岭作为一个景点加以规划开发,让其和光村银滩、洋浦古盐田、龙门激浪、东坡书院连成一条旅游线路,将有力促进儋州旅游业的发展。省委今年提出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挖掘海南本土人文文化底蕴,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研究和传扬白玉蟾大师,是其时也。
在史学界和道教史上,都曾经把白玉蟾最后的归宿作为一个谜,因为白玉蟾突然失踪,从人们视野中失去了踪迹,最后连骨骸葬在何处?墓地也没有一个。
《海南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介绍这位海南文化第一人——白玉蟾,其中对白玉蟾最后的“归化何处”,有这样的阐述:
以卢教授的说法,那是在公元1231年(宋理宗绍定四年)的冬天,白玉蟾突然以36岁之年无声无息地消失了。难道,他正值盛年却突然羽化归升?但是,在白玉蟾的诗文中,有些篇章却明显是写于晚年。或者,他只是突然厌烦了这个战火不断纷争不休的俗世,转而躲进山林冷眼旁观?不管是离世也好,还是避世也罢。他最终的归宿在哪里,就如他那传奇的身世一样,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定论。
之后,作者显然是怀着对海南的热爱,演绎了下面的一个假设:
然而,在海南,有人却发现了白玉蟾的升仙崖。升仙崖在定安县声名颇盛的“文笔峰”上。在峰顶,一块凌空而起的巨石之侧,有两只巨大的脚印。那脚印五指宛然,栩栩若生。双脚踏上脚印,回首俯瞰,顿觉人在半空,直有凌虚御风之意。当地人传说,这两只脚印就是白玉蟾当年飞升留下的印痕。据说,在脚印旁边的岩石上,还曾有过一只巨大的手掌印,也是白玉蟾仙化时的遗迹,但后来被嫉妒定安风水的人给破坏了。
卢教授认为,按一般情形,如果白玉蟾最终归隐于中原的道教名山,他那些追随者没有道理不相随左右,也就不可能没有留下一些文字记载;但如果他真的渡海南归,以当时的交通,琼州海峡足以令人视为畏途,在他只身飘然归来后,中原人士称其不知所终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白玉蟾也曾明确在诗文中表达过思乡之情。如《华阳吟》:
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
夜来梦乘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
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
如此看来,归乡隐居,应该是他最好也最合情的解释了。
然而,所有的说法都只是推测,我们既找不到坚实的证据予以证明,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进行反驳。在这里,理性既然无法求证圆满,倒不如让情感去构筑一种美丽。在卢教授看来,如其找不到绝对准确的解答,不如去做合情合理的解释。相信对将最后的归宿安排在文笔峰,这位自号“海琼子”的白玉蟾,是可以九泉含笑的了。
除此文之外,最近出版的《白玉蟾文集》的作者在该书中整理编撰的《白玉蟾年谱》也基本承袭了这个说法。
先前,笔者曾试图写一本《白玉蟾评传》,在收集众多资料中,对白玉蟾最后的归宿基本都是疑问和困惑,几乎成为定论。
机缘巧合,某一天我无意之中突然发现了白玉蟾最后的归化处,也就是白玉蟾骨骸埋葬处:白玉蟾的葬身之处就在青岛崂山白云洞。
有关记载是这样:
在白云洞的东南,并列着两座山峰,南曰“大仙山”,北曰“二仙山”.白云洞和二仙山之间有一谷,因谷底地质略为平坦好走,因而称”逍遥谷“,谷中苍松秀竹,特别茂密。谷中有石塔两座,其中一座是开辟白云洞的白玉蟾(隐士)的遗骨;另一座是白云洞的开山道士田白云的遗骨。
这个发现是无意得来的,细细推敲,发现这个事实十分可信,并且对弄清白玉蟾的生平卒年都有着重大意义。
说它十分可信,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是崂山曾是道教圣地。
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距青岛市中心约40公里,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近海名山”。
崂山地区的宗教是道教和佛教两大体系,尤其以道教在崂山地区流传的时间最久远,可见诸史料能溯到秦汉,距今2300年。佛教最早出现在崂山的年代是东晋,距今也有1500余年。从一些历史资料中看,在汉末“五斗米道”之前,崂山的道教活动已有一定的规模。
崂山《太清宫志·开山始基篇》载:“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前140年),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人张廉夫来崂山,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又于建元三年(前139年)再建庙宇,供奉三清,名曰‘太清宫’,为开山始祖。”
《汉书·世文志》中载有道经36部,其中部分还是汉武帝从崂山带回去的。在既无造纸术又无印刷术的西汉时期,能有成部的经书也是相当不易,当然形成这些经书的时间更应向前大大推移。
南北朝时期,北魏寇谦之把“五斗米道”改称为“天师道”,并在大江南北传播发展,崂山地区道教的经文典籍中又充实进一批符篆内容。著名的诗人李白和当时为唐王朝宫廷军师的李筠一起云游崂山,将宫庭音乐曲牌传给崂山太清宫的道士,成为太清宫沿用至今的早课经韵曲牌,这都证明了崂山被唐王朝宫廷视为一座道教仙山是可信无疑的。
唐代天佑元年甲子(904年),河南道士李哲玄来到崂山太清宫,新建一处殿堂以供奉“三皇”,并从整体上完善了太清宫布局。
后唐国光二年甲申(924年),道士刘若拙,从四川来到崂山寻访李哲玄,共谈玄机,十分契合,便留住崂山,在太清宫南侧山坡上自建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以自修。宋朝建隆元年庚申(960),宋太祖赵匡胤登基,闻知刘若拙的声名,诏其晋京,敕封他为“华盖真人”。归山重修太清宫,新建上清宫和上苑宫(即今太平宫)。
明昌六年(1195年),邱处机、刘长生等7人来到崂山“讲道传玄,宏闻教义”,崂山各道教庙殿的道士很快接受了全真派“重丛林清修,不娶妻室,不食腥荤,注重内功修养”的教义,全部归依道教全真派,成为道教全真派自开创北宋以来规模最大的丛林基地。
而白玉蟾正是南宋著名的道教南宗五祖,北方这么个声势显赫的道教圣地,能吸引他前来走访,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二是白云洞是个好去处。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部海滨,东距太平宫将近7里,从雕龙嘴踏石级至山腰北去,过逍遥径,经老君洞,再攀一段石阶,即至白云洞。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白云缭绕而得名。
白云洞是仰口景区又一处道教文化景观。唐朝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道士姜抚选中此洞作为修炼道行的场所。唐朝以后不断有道士在此洞修行,后来逐渐修建成崂山道教全真派的主要庙殿。白云洞主殿是巨石组成的天然山洞,深宽各约15米,除主殿外,还有殿宇20多间。白云洞附近还有供道士静修的人工石洞静虚洞和道士练功用的天然石洞普照洞。
白云洞建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左右,原有房舍24间,属道教“金山派”。
白云洞额刻有“白云洞”三字,是清末翰林院日照尹琅若(字琳基)所题,字体雄浑,很有气势。洞前有两株白果树,大可合抱,如巨伞撑天,相传两树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生意盎然。还有一株玉兰,枝繁叶茂,也有数百年树龄。洞后有很多松树,其中一株古松,形状奇特,名曰“华盖松”。这株华盖松,老干蟠曲,遮满洞顶,小枝斜出,伸向洞外,从下仰望恰似一条张牙舞爪的飞龙,在洞顶上腾空而起,极是奇观。
在白云洞的青龙石下,有一洞穴,穴上刻有“卧风窑”三字,此穴虽不大,但地势奇异山风过此,回旋不止,故名“卧风窑”。窑旁有“菩萨洞”,过去洞中曾供有铁佛一酋,相传是清代朝代乾隆年间道士赵体顺从海岛上得来的。顺白云洞南下,还有“清虚洞”“和普照洞”。“清虚洞”是人工所凿,小而明洁,人坐洞中就可俯视山下的山海景色。
在白云洞的东南,并列着两座山峰,南曰“大仙山”,北曰“二仙山”.白云洞和二仙山之间有一谷,因谷底地质略为平坦好走,因而称”逍遥谷“,谷中苍松秀竹,特别茂密。谷中有石塔两座,其中一座是开辟白云洞的白玉蟾(隐士)的遗骨;另一座是白云洞的开山道士田白云的遗骨。
白玉蟾选择这么地方修炼,也是令人信服的。
三是从白玉蟾的生平志向和行踪来看,此说可信。
翻阅史料,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的朝廷对崂山的道教是予以大力支持和褒奖的。公元960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为“华盖真人”,拨巨款让他修建太清宫、新建上清宫和太平宫(太平兴国院)。上清宫占地1000平方米,殿宇房屋28间。主殿供奉统辖天上、人间、地府三界和七真。七真是道教全真派邱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郝太古、王处一和孙不二等七位著名道士。因崂山是全真派传教的基地,所以供奉七真。上清宫门前有株26米高10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是刘若拙建上清宫时所栽。
据史料记载:宋朝以来,崂山的道教宫观建筑一改前貌,建筑规模和气势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堪称首座。宋代有道士乐正子长、刘若拙、甄栖真等隐居崂山。其时崂山已建有大批宫观,著名的有太清宫、上清宫、太平宫。
这样的建筑规模,在当时可谓是出类拔萃的了,从中也可以窥视到当时崂山道教兴盛的气派和规模。
先前,白玉蟾几乎游遍了江南的名山大川,但是,我们从白玉蟾的著作中还看不到他到过北方的记载。在宋代崂山是道教圣地,作为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走访崂山是很可能的,甚至这是他不能不到的地方。
崂山在北方,而白玉蟾的弟子几乎全都是南方人。在宋代,无论是地理原因,还是气候原因,南方人都视北方为畏途,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白玉蟾走访北方的道教圣地没有跟随者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崂山是著名的道观,可以想见应该有白玉蟾来此修炼,以及埋葬的记载,哪怕区区几个字,对考证白玉蟾的生卒之谜,都是难得的资料,换言之,白玉蟾的生卒之谜或许由此可以真相大白。
这也是目前为止,国内唯一一处明确说明是白玉蟾葬身之处。闽清醉中
作者:白玉蟾【宋】体裁:五律
东风正月二,吹我上梅溪。
白雪方才散,黄莺未见啼。 更多:http://www.51240.com
半空萌雨意,一蝶访桃蹊。
醉卧黄三店,夜深闻竹鸡。原姓葛,保长庚,祖籍闽清,并求道修道于武夷。祖父葛有兴早年主持琼州(今海南省)学政时,玉蟾的父母亦随前往。后祖、父相继亡故,母嫁雷州(在今广东省)白氏,故改姓白,名玉蟾,字如晦、白叟,号琼官,别号海南翁、海琼子、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
玉蟾天资聪敏,幼年能诗赋,背诵九经。十二岁赴广州城应试童子科,主考官命赋《织机诗》,应声赋就:“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此诗韵味非凡,深受好评。后遇泥丸真人陈翠虚(即陈楠),携入广东罗浮山学道九年,除潜心研读道家经典外,还学内丹、雷法,博采佛、儒气功理法,自成体势,且博洽群书,吟诗作画,又善篆隶草书。二十一岁功到丹成,开始出山传道,并为人治病,云游神州。北宋嘉定中(1208~1224),皇上诏他进京,御前对答尽如旨意,遂命其驻管太乙宫。一日不知所往。每往来名山,神异莫测。后隐居武夷山,卒于盱江(在江西省),诏封“紫清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白玉蟾是宋代道教全真道尊奉的“南五祖”第五代。他擅长气功,又是诗人、书法家、画家,著有《道德宝章》、《元关秘论》、《观物筌蹄十论》,均收入《四库书目提要》。还著《海琼词》、《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问道集》、《武夷集》、《罗浮山志》等。其中七绝《早春》一首选入《千家诗》,迄今吟咏不衰。民国本《闽清县志》卷八方外传评述其书画成就为“大字草书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尤妙梅竹,而不轻作,自写其容,数笔立就,工画者不能及”。他也曾自赞云:“神府雷霆吏,琼山白玉蟾;本来真面目,水墨写霜缣。”(南五祖是道教全真派尊奉的南宗五位祖师,即张紫阳、石泰、薛式、陈楠、白玉蟾。)
白玉蟾师事陈楠,相从流浪各地,尽得其道法。嘉定五年在罗浮山得陈楠临终付嘱。白玉蟾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   白玉蟾于嘉定中(公元1208-1224),曾诏征赴阕,对御称旨,命建太乙宫。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长为弟子。十一年宁宗降御香,玉蟾“为国升座”,主国醮于洪州玉隆宫,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十五年赴临安,伏阙上书,言天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众。一日不知所在。
著述
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自称“圣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其内丹学说的基本理论为宇宙生成论和精、气、神的修为。掺揉易学禅学的“知止”说,认为“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尝相返离,结成一块大无边。”   白玉蟾师承陈楠的内丹及雷法,又兼通大洞法箓,斋醮科仪,尤以神霄雷法著称。在雷法及符咒应用上,认为灵验与否,主要以行法者的内炼功夫高下而定。他主张以内炼为基础,雷法与内丹术相结合。而内炼功夫,全赖心之作用。他称“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且认为符咒召役的神灵实际上是行法者的精气所化。   白玉蟾对内丹的理解是“身有一宝,隐在丹田,轻如密雾,淡似飞烟”(见《道藏辑要》之《冬至小参文》),他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融道教修命之术与佛教养神之方于丹道一炉之中。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理论,奉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他身体力行、终身无娶。其内丹学说之风格与张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张伯端以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白玉蟾则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纯以禅理入道。又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   白玉蟾还是金丹派南宗正式创立者,他先后了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等为徒。打破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单传的历史。复归武夷止止庵即传道授法。同时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这也标志着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团。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四言诗帖》是白玉蟾的草书,墨迹,纸本,纵二四·五厘米,横五二·五厘米,全诗凡十一行,共五十字,款署“玉蟾”。   释 文 :天朗气清,三光洞明。金房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来映我形。玉童侍女,为求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得尔飞盖,升入紫庭
最为流传的在闽清做的一件事:
相传南宋时期,闽清六都平原(今天的坂东镇)遭遇旱灾,百姓邀请回乡偶居的道教南五祖白玉蟾 原名葛长庚,祖籍闽清县奉政乡宣政里葛陂村,今闽清县城附近 祈雨救灾。白玉蟾遂带领弟子在六都平原最高处的柯洋山众峰之巅,筑坛祈雨,由于法术高明,祈雨成功。后人为感念他的恩德,将白玉蟾在柯洋众峰之巅所筑祈雨高坛,改建成今日规模的柯洋仙阁。(柯洋山的道教主庙柯洋仙阁始建于南宋,位于海拔千米大山之巅的闽清坂东镇限头村,由巨石垒砌,居高临下,气度非凡。现存的柯洋仙阁是清光绪年间重修建造的,阁顶“柯洋仙”三个大字,相传是宋代道教南五祖 即南宗第五代掌门人。宋代,道教分为南方的金丹派(南宗)和北方的全真派(北宗) 、闽清人白玉蟾题写。这里苍岩壁立,云雾缭绕。在阴雨天,柯洋仙阁五米之外白茫茫一片,整座山笼罩在迷离的云雾里,仿佛人间仙境。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清代乾隆年间闽清知县姚循义誉之为“空中楼阁、天然画廊”。)
本文来自:闽清社区(http://www.mqsq.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