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4自学:【转载】中国古代的教学原则 - 秋水长天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30:46
转载】中国古代的教学原则

它山之石 2009-12-22 18:49:13 阅读36 评论0 字号:大中

一、老子的教学原则
1.循序渐进
老子说:"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教学"为道"和知识的学习,既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细到大,由低到高的过程。他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一道理,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无为自化
老子要教师做到 " 善言无瑕谪 ,善行无辙迹。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谋于未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对于学生的不良倾向要善于禁于未发。
 
二、孔子的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
孔子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孔子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如一地灵活运用这一教育方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 《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兼人,故退之。" 同样是问一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因人而异。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2.启发诱导
孔子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教师要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其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孔子善于启发诱导,获得弟子对他的称赞:"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3.学思并重
 孔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徐干的《中论·治学》也引过孔子的话:"弗学何以行?费思何以得?小子勉之。"
4.学而不厌
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也。"(((论语·公治长》)。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诲人不倦
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6.学以致用
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7.突出德育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指出:"弟子人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以身作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由博返约
《论语·雍也》中载:"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10.温故知新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孟子的教学原则
1.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盈科而进
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又说:"其进锐者,其退速。" 他说"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累)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启发引导
教师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他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度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5.教亦多术
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四、墨子的教学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墨子明确指出:"虽不扣必鸣。"他坚决反对儒家"击之则鸣,弗击不鸣"的被动式教育方法,并以大量事例说明"强说人"的重要性。
2.因材施教
墨子认为.不同的教育对象在程度、能力等方面是有高低、强弱之分的,作为一个教育者,就应该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3.察类明故
墨子在教学中注意具体的譬喻及实例,说:"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墨子在教学实践中很注意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他说:"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
 
五、荀子的教学原则

1.学贵有恒
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学至乎殁而后止。"荀子指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2.善假于物
荀子说:"登高而抬,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驾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说:"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力行
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正确的学习过程是"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则"不论是教育方法,还是学习方法,关键在于"行之","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六、《学记》的教学原则 
1.长善救失
《学记》写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藏息相辅
《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3.教学相长
《学记》写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4.启发诱导
《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认为"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教,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为此,教师要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5.尊师重道
《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君主对自己的教师也不能按一般臣下对待,即"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强调"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6.豫时孙摩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否则,待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去纠正,则"扞格而不胜",即遭遇抵触而难有成效;"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杂施而不孙",学生将苦不堪言;"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七、朱熹的教学原则
1.主导主动原则
朱熹认为学生在学习中要积极主动,教师起引导作用。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千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 "人生天地间,都有许多道理。不是自家硬把与他,又不是自家凿开他肚肠,白放在里面"。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但能示于始,而正之于终尔"。"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2.启发性原则
朱熹认为教师要适时的启发。他在《论语》"不愤不启"一章注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又说:"此五所谓时雨之化。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己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他认为"大疑则可大进","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力一始是学"。
3.奋发性原则
他说,"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他又把学习比做煎药、推车。"譬如煎药,先猛火煎,数百沸大滚,直涌坌出来,然后却可以慢火养之"。"如推车子,初推却用些力;车既行后,自家却赖他以生"。这就是说,开始学习时,应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态度去做学问,才能克服客观的困难和主观的惰性。
4.温故知新原则
  他说:"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学贯时习,须是心心念念在上,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不温故是间断了。""温字对冷字,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其温来又好。""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就温故中见得这道理愈精,胜似旧时所看。""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
5循序渐进原则
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学不可躐,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他书亦身着"。"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圣贤教人,下学上达,循循有序,故从事间者,博而有要,约而不孤,无忘意凌躐之弊。今之言学者类多反此,故其高者沦于空幻,卑者溺于闻见,伥伥然未知其将安所归宿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6.博约相济原则
他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孟子日: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语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须是先博然后至约,如何便要先约得?人若先以简易存心,不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将来便入异端去"。"贯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无所得。""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杂"
7.笃行原则
朱继承了儒家关于笃行的思想,在教学上重视行的作用。他说,"徒明不行,则明无所有,空明而。""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行为重"。"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八、王阳明的教学原则

1.立志
王阳明认为,无志向的人,"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所以他强调:"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立志与勤学紧密相关:"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凡学之不勤,必志之未笃也。"
2.学贵自得
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他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3.启发诱导
王阳明激烈地抨击了当时对儿童教育的各种强制做法:"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图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畏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他分析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
4.循序渐进
他说:"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他把教学比作种树:"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树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他认为教学应当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量力而行。他说:"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童倾上,便浸坏他了。" 王阳明主张在教学上要讲究少而精,他说:"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5.因材施教
王阳明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他打比方说:"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 他说"既已能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间者,则不必要使之于庭除之间而学步趋"、"既已能步趋于庭除之间,则不必更使之抉墙傍壁而学起立移步","然学起立移步,便是学步趋庭除之始;学步趋庭除,便是学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基。" 他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
6.知行合一
他说"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
 
九、王夫之的教学原则
1.行先知后
他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
2.教学辩证统一
"夫学以学夫所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之学,而教必非学。""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他说:"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已矣。"他说:"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学之,则虽教亡益。"
3.施之有序
他说:"知道之序而尽人之材,则因机设教,而人无不可喻者矣。""量其力所能至而行事焉。"他提出"立教之序"有五:"始教之以粗小之事,继教之以粗小之理,继教之以精大之事,继教以精大之理,而终以大小精粗理之合一。"
4.因人而进
王夫之认为,"人之有材质也,譬诸草木天乔者一区,而萌茁者又一区也,自然之别也。"学生"质有不齐","志量不齐",因此"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齐之训焉。""故教者顺其性所以深造之"。他指出:"教道之善,取蒙者之刚柔明暗,悉体而藏之于心,调其过,辅其不及,以善养之。""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他说:"教者因人才之不齐,而教之多术"。并且,他具体指出:"夫教之多术也,或顺而成之,或逆而矫之,或诱之以易从,而生其慕道之切,或困之以难得,而起其奋发之切,盖亦多术矣。"
5.学思结合
王夫之认为 "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学则不持己之聪明,而一唯先决之是效;思则不拘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乃二者不可偏废,而必相资以为功。"
6.躬行自明
王夫之认为教师要"恒其教事。"他还说:"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源;谨教有义,正道为渐摩之益"。他说:"夫欲使人悉知之,能决信之,能率行之,必昭昭然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由来不昧而条理不迷。......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不自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