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7年的老演员:欧美战略错误将导致局面不可控:西窗月|20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7:51:13

欧美战略错误将导致局面不可控:西窗月|2011-12-08

(2011-12-08 11:01:41) 转载标签:

军事

分类: 西窗月

    欧美战略错误将导致局面不可控 2011-12-08)


就亚欧地缘板块来看,二战后的基本格局,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势力与美国为首的北约,分别从东、西两端,对中、俄(苏)进行围堵遏制,寻机发起攻势。东端,美国首先打了朝鲜战争,由于中国参战、前苏协助,结果打成平手,朝鲜半岛维持二战结束时的南北对峙局面至今;然后打了越南战争,又由于中国抗美援越,美国陷入越战泥潭,最终无奈败退。这两场战争化解美国的进攻,中苏之间却关系恶化,前苏咄咄逼人,当时造成的威胁甚于美国,把毛泽东逼向美国一边,中美建交后合作反苏,最终前苏解体、俄国势衰。前苏解体后,北约加快东扩进程,直至俄国最后底线,俄格战争标志着俄国开始反击;而在中国加入美国主导经济体系的情况下,美国在地缘博弈中却再次把矛头指向中国,这一局面使得中俄走近,解决边界问题,成立上合组织。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与美交恶,寻求中俄支持即在情理之中,伊核问题发展至今,中、俄、伊“铁三角”格局初步成形,三角里边中俄接壤、边界漫长,伊朗与中国之间隔着巴基斯坦,而与俄国隔里海相望。因此,巴基斯坦、里海的地缘价值极高,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三角之中覆盖的区域,包括阿富汗和中亚5国。美国以911事件为借口,以北约为主力,以巴基斯坦、里海为通道,出兵阿富汗鏖战已达十年之久。当初中俄支持美国的阿富汗反恐战争,巴基斯坦、中亚国家也提供配合,这是美国(北约)得以进入阿富汗的前提,如果没有巴基斯坦、里海补给通道,美国如何进入并维持阿富汗作战呢?所以说,美国与中俄伊不摊牌则罢,一旦彻底摊牌,那么,巴基斯坦、里海通道将被封锁,美国(北约)的阿富汗战事必败无疑,美国(北约)的这一短板,较之前苏当年在阿富汗的困境有过之而无不及,前苏至少不存在补给通道的问题。事实上,在两条通道基本畅通的情况下,美国(北约)十多万大军也没能解决塔利班,如今到了被迫与塔利班和谈的地步。那么,面对这种危局,美国有什么筹码跟中俄伊彻底摊牌?美国的幻想在于,它能够屈服巴基斯坦、当自己的跟班,使巴基斯坦远离中国和伊朗,既保持巴基斯坦作为阿富汗驻军的补给通道,又切断中国与伊朗、印度洋的陆路通道;另外,美国似乎不认为俄国可能切断里海补给通道,这应当是美国敢于在近期频频冒险的心理基础。

 

巴基斯坦、伊朗对中国全球战略的意义重大,伊朗、叙利亚对俄国全球战略的意义重大。站在俄国的角度看问题,那么,俄国、伊朗、叙利亚相互之间显然又是一个三角盟友关系,这一关系的存在,使俄国得以向中东和地中海伸展,更重要的是构成里海安全屏障。哪怕只是叙利亚被美国(北约)拿下,也是俄国难以承受之重:在中东的战略支点及在地中海的立足之点被铲除,而且里海方向(含高加索、中亚地区)将会立刻承受重压,俄“强国战略”可能因此化为泡影。叙利亚是俄国“不可失去”的要地,即使俄国为叙利亚提供核保护伞,理论上讲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俄国历史上经常出现战略误判,其民族性格多疑善变,具有明显的投机性,叙利亚局势因此变数增多。不管怎么说,叙利亚局势加剧恶化美俄关系,俄国驻北约特使11月28日称,如果北约不认真考虑俄方对美国主导下欧洲导弹防御计划的反对意见,那么俄罗斯可能将不让北约借道该国领土为驻阿富汗部队提供补给。12月5日有消息报道称,俄国Bal-E机动性的现代岸基导弹系统,开始在今年组建的里海小型舰队服役,这说明俄国着手强化里海布局,作为下步反制美国(北约)的因应措施。

 

叙利亚对伊朗的重要性不必重复。从最坏的打算来看,就是叙利亚出现政权更迭,真到了那一步,俄国、伊朗都会遭受重大地缘损失,不必幻想政权更迭后的叙利亚还有俄国、伊朗多少机会。不妨预测一下叙利亚政权更迭之后的情形:首先,就象在利比亚发生的那样,俄国在叙利亚的地缘及军事利益基本丧失,西方将会取而代之;其次,中东“伊朗系统”不复存在,不可能再通过叙利亚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下降,只能向伊拉克、巴林加强渗透,同时被迫加快核进程;再次,就算没了“伊朗系统”的压力,随着叙利亚伊斯兰势力崛起,如果以色列拒不归还戈兰高地,以叙之间还是没有和平可言;最后当然是针对叙利亚的争夺,大国层面主要是美、欧之间,地区层面主要是土耳其和逊尼阿拉伯之间。与利比亚的情况不同,这次针对叙利亚,现在沙特等逊尼阿拉伯在阿盟框架下以政治解决为主,反倒是土耳其积极准备军事干预。

 

当前,伊朗自保的同时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府,阿盟调停的同时偏袒叙利亚反对派,土耳其准备军事干预并得到西方支持,中国支持阿盟所作努力,俄国支持叙利亚政府但也与反对派接触,中俄都反对军事干预叙利亚。由于北约方面拿不到安理会授权,且未下定绕开安理会动武的决心,但北约方面包括美国、法国、土耳其等极力鼓动叙利亚反对派武力夺权,意图造成叙利亚内战后寻机介入。这么看来,阿盟调停的大门虽然没有关闭,但是这种调停很难取得效果,这与也门又有不同,萨利赫的赦免得到各方面认可,但巴沙尔难有此种待遇,一旦被推翻,要么是另一个穆巴拉克,要么是另一个卡扎菲。因此,巴沙尔的策略就是一方面继续强硬下去、准备战争,一方面争取时间和转机。12月4日叙利亚举行军事演习,5日叙利亚在送交阿盟的信件中同意有条件签署派遣观察团协议,正说明叙利亚在做两手准备。俄国方面最新的消息是反对针对叙利亚的武器禁运,继续履行与叙利亚签署的军售合同,向叙利亚提供72枚“红宝石”机动式超音速反舰导弹,6日俄北方舰队所属舰只组成的航母编队已经起航,前往大西洋和地中海巡航,期间将访问叙利亚等国港口;同时俄认为阿盟派遣观察员将为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带来新机会,可见俄叙两国的步调基本一致。或许为了平衡阿盟观察团的缘故,俄国还准备向叙利亚派遣自己的观察员。

 

那么,叙利亚局势发展最好的结局就是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危机,当然是在阿盟的框架之下,这也是中国的主张及俄国的部分主张。这种可能性大于利比亚的情况,当时中俄投弃权票、从利比亚撤侨,说明不阻拦军事干预利比亚,阿盟、非盟当初也是支持建立利比亚禁飞区,至于后来的非盟路线图终究没用。叙利亚的情况是开战之前阿盟就启动了斡旋机制,没有说军事干预叙利亚,调解协议甚至不包含巴沙尔下台的先决条件,而也门那个协议则要求萨利赫必须交权。总体上看,虽则阿盟有偏袒叙利亚反对派之嫌,暂停叙利亚的阿盟成员资格,还对叙利亚采取了制裁措施,不过相对来看对巴沙尔不很苛刻,原因是巴沙尔的实力较之卡扎菲和萨利赫要强得多,并且巴沙尔也不象卡扎菲那么不招人待见。分析一下阿盟为什么不积极军事干预叙利亚,更深刻的原因恐怕是如果叙利亚遭受外部军事打击,将用导弹覆盖以色列从而把以色列拖下水,阿盟势必在叙以之间面临艰难选择,叙利亚邻国中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甚至不参与制裁叙利亚,说明阿拉伯们不想殃及自身。

 

反观土耳其就完全没有阿拉伯们这种顾虑。土耳其这次背弃与叙利亚、伊朗曾经的盟友关系,不顾俄国有意帮其建设核电站的情面,根本还是地缘利益的巨大诱惑占了上风。土耳其想的是利用这次机会,谋求地区性的“势力范围”,向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及伊拉克渗透影响力。至于把以色列拖下水,叙利亚跟以色列打起来,解决叙利亚、削弱以色列,可以说正合土耳其之意。回顾利比亚反卡战争期间,刚开始土耳其被边缘化,颇有微词,说北约为了利比亚的石油开战什么的,后来北约与土耳其作了交易,土耳其就加入反卡阵营,反卡大会和叙利亚反对派会议都在土耳其举行过,叙利亚反对派成立的全国委员会和反巴沙尔的叙利亚自由军,都是主要依托土耳其开展活动。土耳其欲在阿拉伯国家中扒拉出一块“势力范围”的意图,看来很可能属于交易的一部分。北约借此使土耳其与叙利亚、伊朗的盟友关系破裂,并且反目成仇;而土耳其这种立场的变化及其野心的表露,势必导致叙利亚、伊朗的不满,伊朗已经发出针对土耳其的军事打击警告,称如果伊朗遭到外国军事行动威胁,伊朗将首先攻击北约在土耳其的导弹防御系统。

 

土耳其向东看是大势所趋,原本与伊朗、叙利亚关系不错,都高举反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的大旗,根据伊拉克曾经提议的建立地区安全机制构想,土耳其可以与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伊朗等合作,在地区安全机制基础上建立共同市场,现在的土耳其出于私心和贪婪,配合西方的叙利亚政策,居然把自身和地区安全置于险境之中。近日,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伊拉克后到访土耳其,希拉里在日内瓦会见叙利亚反对派7位领导人,期间土耳其方面立即跟进,导致土叙边界局势骤然紧张。12月5日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南部发生武装冲突,叙利亚官方媒体特别指出冲突涉及土耳其武装部队,有媒体猜测称叙利亚与土耳其或向宣战更迈进了一步。土耳其外交部长声称在叙利亚境内为难民提供缓冲区是可以考虑的,必要时还可提供外界军事干预,这与法国提出的“人道走廊”是一个意思,其实就是为叙利亚反对派及其武装开辟根据地。

 

阿盟、俄国分别想向叙利亚派遣观察团、观察员,此事悬而未决之际,西方和土耳其已然加快了军事干预步伐。迹象表明,留给阿盟介入调停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如果阿盟不是抱着教派斗争的念头偏袒叙利亚逊尼派,不把叙利亚赶出阿盟并进行制裁,或许减少人家动武的冲动。可见,不仅土耳其,而且还有沙特、卡塔尔等逊尼派主导的阿盟,它们的私心正在给外部军事干预创造机会。假设达到了目的,叙利亚政权更迭,那么土耳其和阿盟还会争斗,但在西方大国干预、分肥下,留给土耳其和阿盟的利益又有多少呢?这是个问题。而如果实现不了目的,土耳其和阿盟将会非常被动,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土耳其已经没有退路,不配合西方一起拿下叙利亚的话,土耳其在中东将成孤家寡人,它与以色列关系早已恶化,受到叙利亚等阿拉伯抵制,里海通往中亚的方向也会被伊朗阻击。俄国已在里海有所动作,伊朗的目光迟早看到里海。一旦叙利亚局势失控、中东混战,俄国和伊朗封锁里海,切断北约在阿富汗驻军的补给通道,实为军事反击的可行之策。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把军事干预的前哨设在土耳其,让土耳其出手发起针对叙利亚的军事干预,而自己尽量躲在二线操弄。因为北约若是冲在前头自己动手,那么就得考虑阿富汗驻军的北方补给通道问题。事实上,北约拿到安理会授权的可能性极小,绕开安理会动武的风险极高,因而正式对叙利亚宣战也就不太可能,北约与俄国为叙利亚问题宣战不可想象。这种局面之下,即使爆发战争,也是代理人战争为主,北约浑水摸鱼进行袭击也有可能。至于为什么不把军事干预的前哨设在以色列,说明美国具有避免以色列参战的想法,以色列真正关注的焦点其实也不在叙利亚,而是伊朗可能的核武化问题。显然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看出了这一点,才有意把叙利亚局势与以色列安全挂钩,美国(北约)要是对叙利亚动武,非把以色列拖进来不可,那将逼迫阿盟作出选择,中立的话就一边凉快去,今后在中东的话语权更小;帮以色列打叙利亚这个阿拉伯反以“兄弟”的话,阿盟将面临进一步分裂,且在巴以问题上彻底失去道义,为世人所不齿,何况对面的伊朗还会抄它老窝;帮助叙利亚打以色列的话,那得与美以翻脸,被政权更迭的风险大增。

 

这个情况要是能够成立,那么爆发战争之后,最小就是在土耳其与叙利亚两国范围内,西方(北约)支持土耳其和叙利亚反对派,俄国、伊朗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府,打一场代理人战争。从叙土边境最新动向来看,这种代理人战争已经悄然开始了。再大一点的范围就是把以色列拖进来,12月6日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宣称,会始终支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并抨击叙反对派向美国和以色列靠拢,警告说美国正在利用一些阿拉伯国家发生的教派冲突重启其“新中东计划”。而在稍早前的11月29日,以色列西加利利地区遭到黎巴嫩境内发射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军队随后以同样方式还击,随后美国方面呼吁各方保持克制。11月份以来,以色列数次空袭加沙地带,以报复哈马斯的火箭弹袭击,最近一次是在12月7日,造成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5人受伤。哈马斯还否认其政治局领导层正撤离叙利亚,称叙利亚局势发展不会影响到该机构的运转。这些说明以色列很难置身事外,“伊朗系统”的伊叙真哈保持运转并着手相关工作。要是阿盟方面参战,规模将会更大;一旦北约直接参战,阿富汗战局也会联动起来,那就不再具有可控性了,里海、霍尔木兹海峡乃至苏伊士运河,这些地缘战略要地将被战火笼罩,世界经济提前硬着陆。

 

叙利亚局势一旦导致战争爆发,以色列势被拖进来,届时伊朗与以色列是否直接战争,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围绕伊核问题的那份报告出笼以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决议只是强调通过对话在机构框架内寻求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不过。西方针对伊朗的单边制裁发展到金融及能源领域,12月6日欧盟表示同意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美国也要求韩日跟进对伊朗石油禁运,俄国则反对追加新的制裁措施。另一方面,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声音渐趋消弭,就连以色列国防部长也在12月1日说,以方“不想与伊朗开战,眼下不打算采取行动”;美国国防部长则在次日明确表示,由于面临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对伊朗动武。面对西方反伊朗声浪,11月29日数千名伊朗高校学生和民众“悍然”冲击英国驻伊朗大使馆,造成一场外交纠纷;2月4日在英国驻巴林使馆附近也发生面包车爆炸事件。英国可能流年不利,其国内200万公务员举行1979年来最大规模罢工,最近又发生了阿根廷实施马岛封锁令、扣押持有英国执照的西班牙渔船事件。

 

回到伊核问题。似乎美以不想先发制人袭击伊朗,然则伊朗直接挑战的可能性也不大。伊朗总统内贾德就曾说过,伊朗正面临最终的较量,如果没有做好准备,一旦败阵将倒退500年。现在的问题是,假设叙利亚战争爆发并失控,伊朗与以色列之间会否直接对战,进而美国直接对伊参战。美以、伊朗对此的态度,目前看还是比较慎重,届时只是叙真哈对付以色列的话倒是问题不太大,就怕打急眼了战争失控,这一点就连美国也会心里没底。伊朗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则是另一个问题了,如果叙利亚被拿下,势必加速伊朗的核武进程,这是伊朗最有可能的反应。事实上以色列怀疑伊朗已经有了核武,只是没有亮出来;或者猜测为时不远,到2012年6月前不打伊朗、以后就不用打了,因为那时伊朗将会核武化。技术上伊朗已经突破,确实只是时间问题。对此,沙特前情报部长、驻美国大使费萨尔12月5日发表言论称,为能够防范地区性的对手以色列和伊朗,沙特考虑发展核武器。撇开沙特的核能力不说,单讲沙特言论中的核武计划,如果中东非但不能无核化,反而出现核扩散、核竞赛局面,那么美国及西方将会失去对中东的控制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美国和以色列两国官员12月1日在华盛顿举行战略对话时说,伊朗是美以两国“在中东地区面临的最大挑战”,双方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表示,国际社会继续努力促使伊朗改变行为并阻止伊朗获取核武器能力“至关重要”。不过回顾伊朗的核历程,始作俑者正是美国和欧洲,迫使伊朗重启核计划的正是美以威胁,加速伊核进程的也恰是最近“反伊”寒流。总结起来,近期叙利亚、伊朗局势滑向战争边缘,从预想的后果来看,不仅存在战争的可控性问题,而且存在加速中东核竞赛的问题,可以说风险不是一般的高,美国简直就是在玩火,玩火必自焚。就说美国及西方策动的“阿拉伯之春”,政权更迭后的国家无一不走向伊斯兰化,突尼斯、埃及选举都是伊斯兰党派获胜,利比亚还存在极端伊斯兰势力,12月3日以色列防长巴拉克对埃及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果表示忧虑。再说朝核问题,美韩持续向朝鲜施加压力,玩来玩去朝鲜核试爆了,退出六方会谈了,现在想重启会谈,人家朝鲜却全速建设试验用轻水反应堆、增加低浓缩铀生产,美国不是指责朝鲜帮伊朗发展核技术吗?朝鲜本来改变主意,无条件重启六方会谈,美国非要朝核、伊核“两核”联动,朝鲜方面一动作,害的韩国赶紧送援助给朝鲜,朝鲜还不领情,朝核六方会谈已是形同虚设了。

 

美国监视伊朗,最近却出了个“哨兵”无人机被伊朗俘获事件。12月4日,伊朗在其东部城镇卡什马尔(距伊朗与阿富汗交界处约225公里)处“击落”一架美国RQ-170隐形无人机,美国承认该机落入伊朗手中,但否认系伊朗击落、而是出了故障。作为美国最先进隐形无人机的“坎大哈野兽”,在阿富汗基本用不上,目的就是监视伊朗、巴基斯坦以及中国西部,现在几乎“完好无损”地到了伊朗手中,美国担心绝密技术外泄,乃至担忧中俄也会获知这种技术了。从中看出美国的毛病在于傲慢自大、过度自信,以为这种飞机万无一失,结果酿成大错。伊朗顿觉自己一直受监视,危机感更重,伊斯兰革命卫队进入作战状态,开始在各个战略防御地区布置远程导弹,发放烈性炸药、火炮,派遣守卫部队,准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伊朗免受外界攻击。伊朗的反击点包括霍尔木兹海峡和里海,前者危及石油运输,后者危及北约补给通道,都是一等一的战略要地,值得美国三思而后行。无人机事件之后,有伊朗军方消息人士称,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11月12日伊斯兰革命卫队军火库的爆炸事故系外力引发,很有可能就是美国隐形无人机所为,为此伊朗称将加大打击入侵无人机力度,做出的武装反应将不仅限于伊朗境内,意思自然是指向周边美国军事存在。

 

不管怎样,中俄伊、俄伊叙两个三角中,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失去叙利亚这个点,真到了那时俄国、伊朗势必作出激烈反应,很可能导致伊朗提前核武化,引发沙特参与核竞赛游戏,最终颠覆美以及西方对中东的控制,这么看,美国、西方、土耳其应当在叙利亚问题上收手,但它们不会放弃,属于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类型。由于它们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极力鼓动,加上阿盟对叙利亚反对派的偏袒,政治对话、和平解决的难度极大,看上去基本不可能,除非出现奇迹。叙利亚内战、代理人战争的前景越来越明显,战争可控性不得而知,这是由中东局势复杂多变的特点决定的,姑且边走边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俄国、伊朗将继续向中国靠拢,并非中国刻意为之。巴基斯坦也会继续向中国靠拢,都是被美国逼的。美国在亚太、东亚算计中国,中国作出反击也在情理之中。

 

继前期采取反制措施之后,巴基斯坦军方决定当地驻军遇袭时可“不向上级报告而进行还击”,美军开始按照巴基斯坦政府的要求从舍姆西空军基地撤离,巴基斯坦仍未开通北约联军补给线,期间抵制阿富汗问题波恩大会,等等,美国及北约不彻查原因并作出处理,看来不好过关,主要是巴基斯坦举国震怒,中巴此次反击力度超出美国预计,这也再次提醒印度不可误判形势。由于美国既失道又犯错,美国及西方的离心力进一步显现。12月3日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首次峰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落下帷幕,首个没有美国和加拿大参加的拉美地区组织宣告正式成立,成立该共同体是在2010年里约集团首脑会议暨拉美和加勒比联盟峰会上决定的,中国对此给予支持;12月5日第13届中美洲-墨西哥首脑会议开幕,墨西哥和中美洲5国正式签署自贸协定。稍早前的11月25日,委内瑞拉开始把黄金储备从欧洲银行运回国;如前所述,阿根廷对英立场也趋于强硬,发起鼓励封锁马岛行动;此外,俄国打算帮助古巴建造突击步枪弹药生产线,以推动两国军事合作。相信随着形势的发展,东亚某些一时受到美国蛊惑的国家也会醒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