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统计年鉴: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 第三单元 第二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0:47:59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

  ○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

  (2)理解

  ○发展的普遍性。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3)运用

  ○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决定了发展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现实生活中,既应该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光明前景,又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性。使学生既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又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世心态,提高自己应对社会、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3)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4)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提示与建议:例如,生产工具的演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等。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撰文:用哲学观点,阐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发展是和联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概念,讲联系必然讲发展。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个总体中的事物是相互作用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发展观点是联系观点的逻辑延伸。因此,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一起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二者都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课通过对物质世界发展本性的考察,让学生领悟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说明本课课标要求的基本要点有三:一是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二是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是了解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但是由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涉及联系、发展、对立统一、整体与局部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具有综合的性质,因此,我们把这一内容放到综合探究中学习。

  本课设计了两框,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理解发展的实质和发展的普遍性。本框分为两目。

  第一目,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二目,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从事物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来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最后得出结论:没有发展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目的就是为了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两目。

  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此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还要懂得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的概念──质变的概念──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做好量变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这一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

  在本课中,第一框侧重于从世界观的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第二框则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发展,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懂得踏踏实实地做好量变的准备工作,又要在适当的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这两框的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涉及唯物辩证法的多方面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本课。所以,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放到了本单元的综合探究中去学习。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一目,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0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说明自然界是发展的。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认识到,从生命产生到人类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讨论,得出结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类的体质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共有两问。

  第一问:“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探究材料中提供的内容。

  第二问:“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会发展吗?”这一问题学生可联系第四课中关于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有关内容,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的发展永远处于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操作建议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发展过程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有关天文演化、地质演化以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并结合学生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考察自然界中的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过程,提出问题,思考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由此得出自然界是发展的结论。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1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总是处在不断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中。

  本探究活动设有两问。第一问:“回顾20世纪中国的历史,你能否体会到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设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中国百年历史巨变的照片和文字,认识到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再到2000年中国健步迈进小康社会,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在此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唤起学生时刻愿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第二问:“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一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社会主义是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将来还要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照片向学生介绍背景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制作成幻灯片,向学生播放,使学生有生动直观的印象。由此教师启发学生思考:1900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的民族、国家面临怎样的境遇?1949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中国人民是怎样的精神面貌?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从这三个典型的历史事实中体会中国社会的发展吗?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你有什么启发?然后教师总结,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巨大的,中国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2页)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不仅自然界和社会是发展的,人类认识也是发展的。共有两问。

  第一问:“‘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的神话为什么被打破?它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牛顿经典力学理论不断被发展的事实说明,任何理论必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随着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定律,没有完美无缺的理论。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领悟,自然科学的发展是这样,人们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因此,认识没有终点,真理没有顶峰。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介绍有关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介绍有关知识。牛顿的经典力学诞生后200多年,人们对此一直深信不疑。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爱因斯坦、玻尔和海森堡等人在某些领域得出了与牛顿经典力学完全不同的结论。据此提问:难道是爱因斯坦、玻尔和海森堡等人错了吗?如果不是他们错了,那就是牛顿错了。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爱因斯坦、玻尔和海森堡等人的理论有没有可能被后人证实是错误的呢?一个理论被另一个理论所代替,这里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这个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除了用教材中的例子,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一些其他有关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例子加以说明。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认识没有终点,真理没有顶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第二目,发展的实质。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63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掌握发展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共有两问。

  第一问:“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要求学生从身边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开始,了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没有发展就不会有五彩的自然界,就不会有不息的人类社会,就不会有人的认识的提高,当然也不会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这是因为,哲学上所讲的发展是世界发展方向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

  第二问:“谈谈你对发展概念的理解。”这一问主要让学生知道发展同一般的运动和变化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而变化则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单纯的数量的增减,位置的变更,状态的重复和循环、进化和退化、上升和下降等,都是运动和变化。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进一步揭示的是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操作建议

  可以先由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以及手机等通信工具的发展过程,因为这些例子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学生的知识面普遍比较宽。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在课前把相关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演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知道的其他事例,谈谈自己对发展概念的认识和看法,一方面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另一方面从理论上弄清发展的概念及发展的实质。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第二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4页)

  这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领悟,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共有两问。

  第一问:“结合上述两种说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只要是新事物,就会有远大、光明的前途,因为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遭受了巨大挫折而否定其作为新事物的巨大发展潜力和优越性。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应该坚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前途的信心,不能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在一时一地受挫而否定社会主义社会,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告诫学生要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道路上所受的挫折。

  第二问:“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远大发展前途?”设此问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操作建议

  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尽管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遭受空前挫折,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在发展道路上所受的挫折,认识到虽然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途,因此它会越来越表现出其优越性。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通过讨论,使学生接受科学的正确的理论,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学会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4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领悟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共有两问。

  第一问:“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为什么必然会失败?”这一问在上一个探究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与新事物相对立的旧事物的特点。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逆历史潮流而动,背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最终必然走向灭亡。

  第二问:“新生事物的发展会不会一帆风顺?为什么?”这一设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新事物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加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所给的背景材料,学生在历史课上已学过,教师不必花更多时间介绍,而是要处理好材料和问题的关系,提出如下一些问题:辛亥革命胜利以后为什么还会出现袁世凯、张勋的复辟?他们的复辟与旧事物有什么关系?他们的复辟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他们的复辟与新事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体会平常熟悉的材料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

  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5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会,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共有两问。

  第一问:“‘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这一问涉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在这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思考的重心放在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的回答上。

  第二问:“‘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知道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同第一问一样,在这一问中,学生理解的着重点依然是什么是量变和质变。

  操作建议

  这是选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引用的两个论证。“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是黑格尔关于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典型论证。这个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理解和体会“谷堆”和“秃头”的形成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典型过程。第二问“‘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于这一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结合量变和质变的概念和特征,帮助学生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把握临界点,把握时机,及时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6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共有两问。

  第一问:“请分析这些名言警句中包含的哲学道理。”这些道理就是,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第二问:“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名言警句?”学生可自由列举。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可以由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说出这些名言警句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学生可以自己举一些类似的名言警句,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类似的名言警句。例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防微杜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让学生共同讨论和交流。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66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明白,掌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实践的意义。

  本探究活动设有一问,主要是让学生谈谈阅读材料后的体会。材料引用了一位世界马拉松冠军得主畅谈自己夺冠经验时所说的一段话,旨在让学生理解,当我们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时,虽然一个人的技能、体力等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还能使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则可以使任务的完成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这位马拉松冠军得主正是使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马拉松的每一段路程变成一个个量的积累,变成一个个希望的实现,这样才出色完成了马拉松赛程,促进了质变。

  操作建议

  这个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可以让学生结合实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教师可以借此故事举出更多的生活实例,并得出结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同时要注意,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在进行这个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和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哲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处处有哲学。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框题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3)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3)做好量的积累,实现事物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个比较复杂的范畴。广义的发展,是指运动、变化的一切过程,既包括上升的运动,也包括下降的运动;狭义的发展,特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确信事物都是发展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依据当时的科学材料,详细研究了自然界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类历史,发现人类社会历史与自然历史过程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不断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促使人们来变革生产关系,进而改变整个社会制度,改变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全部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发展是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的主导趋势。人类是发展的,生命是发展的,地球是发展的,太阳系是发展的,整个宇宙也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思想,都贯穿着这样的发展观,渗透着这样的发展精神。

  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旧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增添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有远大前途的先进社会阶级的支持。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规律,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把握这一规律,对于理解社会生活、认识社会发展、增强人们为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任何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在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的,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旧事物在一段时间里则比较强大,又很合乎“常规”。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艰难曲折的斗争,在社会领域,更需要人们的不懈努力,把历史必然进步的信念融入到踏踏实实的具体工作中,既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而丧失前进的信心,也不能因为历史必然进步而放弃我们的努力。

  3.准确地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会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过程,不能认为只有质变重要,量变不重要,也不能认为质变后就没有量变了。弄清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发展。

  (1)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质变必须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质变本身是“渐进的中断”,但它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以量变为基础,由量变所准备好了的。同时,质变总是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在量变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量(增加的量与减少的量)的较量,它们都在为质变作准备。

  (2)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单纯的量变不会无限制地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所以,事物质变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是事物从一种质态进入另一种质态,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飞跃过程。质变打破了限制量变的旧框架,这就巩固了量变的成果,使量变的成果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质变使量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了高一层次的新的量变,使量变有了新的形式、新的广度与深度。质变是事物从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性环节,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关节点上。这个关节点,如同事物发展链条中的纽结一样,既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束,又是新阶段量变的开端;既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结起来;它是质量互变的契机或枢纽。因此,把握这个关节点,是把握质量互变的关键。

  (3)事物就是经过不断的“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什么关系?

  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的区别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变化则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但是,运动和变化都没有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性质和趋势。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运动包括着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会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要理解发展的实质,就要与运动、变化相比较。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发展是一种变化,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2.如何把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判定新旧事物有不同的标准,有些标准还具有迷惑性、欺骗性,为此,学生难以把握。

  判定新旧事物应该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为标准。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以事物一时的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去判定新旧事物。

  一是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定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是不科学的。当然,事物的发展,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新事物都是后来出现的,但这不等于说,凡是后来出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新出现的事物如果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就不是新事物。例如,“毛孩”的返祖现象,违反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因此不是新事物。又如,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出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违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也不是新事物。再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等所谓新观点,都由于其本质内容已经失去了必然性,所以也不是什么新事物。

  二是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定新旧事物,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在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最终会发展强大、成熟和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新事物、新理论,如纳米技术、克隆、网络、人才市场、再就业市场等。虽然这些新事物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们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显示了蓬蓬勃勃的生命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是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定新旧事物,同样是不科学的。这样就容易被表面现象甚至是假象所迷惑。例如,“计算机算命”就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搞封建迷信,一些假冒伪劣商品,用诱人的包装骗人等,都是如此。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发展观

  关于事物是否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见解。在中外哲学史上,围绕着事物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历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即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即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通称为两种基本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发展观。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以理论的形式再现这幅画面的真实情景和无限发展,从而提供了正确了解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

  2.质量互变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揭示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由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由量变到质变和由质变到量变的转化过程以及通过量变和质变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辩证运动来实现的。

  3.庸俗进化论

  亦称庸俗发展论。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庸俗化的形而上学发展观,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斯宾塞。庸俗进化论认为,自然界现存的秩序是一种渐进过程的产物,并且把这渐进性当作一般的公式,提升为宇宙的根本规律,并引入社会科学领域中。它只承认发展中的量变,否认飞跃、质变;承认进化,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原因。它是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激变论

  亦译“灾变论”。关于地壳运动和生物演变的一种学说,在认识到化石为古生物遗迹的基础上,为了解释高山岩层中海生动物化石的成因而提出的,为法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居维叶首倡。认为地球在历史上曾经发生多次由非常力量引起的巨大灾变,每次灾变都发生新山脉的升起和旧山脉的沉没,使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被毁灭。在所谓非常力量过去之后,地球就进入平静时期,重新产生一批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生物。灾变论对于灾变现象虽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且渗入特创论的观念,但它反映了地质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激变)形式。

  (二)资料选辑

  1.机智的东方朔

  有一次,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看见一棵好树,问东方朔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武帝让人记下这棵树。过了几年,武帝又问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瞿所!”武帝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欺骗我已经很久了──同一棵树,为什么前后名字不一样呢?”

  东方朔答道:“马,大的时候叫马,小的时候叫驹;鸡,大的时候叫鸡,小的时候叫雏;牛,大的时候叫牛,小的时候叫犊;人,刚生下不久叫儿,年纪大了称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现在叫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

  武帝心悦诚服地笑了。

  2.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问世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人类科技史上还没有一项发明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相提并论。人们根据计算机的性能和当时的硬件技术状况,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迄今为止,计算机已经历了四代演变,目前正向第五代或新一代计算机发展。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到50年代中期。其主要元件是电子管,存储器采用磁鼓,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慢。这个时期,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方面,使用很不普遍。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内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片,外存储器开始使用磁盘,输入和输出方式有了较大的改进。高级语言开始被使用,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已经出现。这一代计算机体积显著变小,可靠性大大提高,运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万次,并开始应用于以管理为目的的信息处理领域。

  第三代计算机是集成电路计算机,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器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内存主要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计算机设计开始采用微程序设计技术。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的研制和使用已很广泛,并出现了计算机网络。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在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机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成本进一步降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普及程度进一步扩大。

  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现在。器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内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同时出现了微处理器,进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发展更加迅速,从8位机、16位机、32位机,发展到64位微型机,使得计算机在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可靠性和性能价格比等方面都比上一代计算机有了较大突破。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局域网、广域网领域以及在网络标准化、异型机联网、光纤网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西欧和我国计算机界已开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或新一代计算机,也称智能计算机。它除具备现代计算机的功能外,还具有在某种程度上模仿人的推理、联想及学习等思维功能,并具有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的能力。第五代计算机的研究和发展方兴未艾。

  3.手机发展史

  2004年2月,中国手机用户达到2.823亿,全球手机用户达到13.54亿。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让我们从手机的发展史看信息交流和沟通技术演进的步伐。

  170多年前,美国画家莫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中,萌发了将电磁学理论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于1844年5月24日发明了“莫尔斯电码”。莫尔斯的电报机发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只好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道:“沃,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正是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沃特耳里,这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当时他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里,重量达3公斤。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1999年就到了60克以下。

  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但功能越来越多。以前的手机是用来通话的,现在的手机是用来享受的。今天,手机可以是相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信用卡、电影院……手机带来的不仅仅是通信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4.城市居民通信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近年来,随着电信产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居民的通信方式也发生了巨变。据某市城调局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从信件、电话、BP机到手机,从拨号上网到宽带上网,信息化在给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正改变着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信件,渐渐远离我们

  10年前,信件还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最主要方式,但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取而代之的是“有事没事打个电话”、发个E-mail或短信,从而使手写书信出现了急剧萎缩的局面。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7年,某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邮费为0.55元,而在今年三季度,全市人均邮费仅为0.09元,较1997年同期下降83.6%,目前人均邮费消费不足1997年的1/6。

  电话,圆百姓一个好梦

  电话曾经是人们心目中“小康”的标志,并且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普通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然而短短几年,固定电话就由最初的卖方市场转入了买方市场,开始高达几千元的固定电话初装费逐步降低,城市家庭几乎家家装上了电话。据统计,2003年10月,某市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庭电话94部。

  手机,从时尚到普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曾经因价格昂贵而被称为“大哥大”的移动电话,更是快速步入寻常百姓家,其社会普及率在大幅攀升。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9年,某市城市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手机仅4部,而到2003年10月已增加到90.33部。追求新颖、浪漫、个性化的手机款式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时尚。

  短信,弹指间看巨变

  我国短信业务从2000年以后呈几何级数增长,短信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悄然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拇指轻轻按动键盘,只需1角钱,就可以自由地收发短信,获取消息,生活由此更丰富多彩。目前,某市市区平均每月发送短信4000万条左右,已经成为通信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网络,悄悄来到您身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某市互联网上网用户逐年提高。用户的接入方式也由开始单一的拨号上网变为光纤接入、FTTX+LAN方式(即通过局域网技术实现的宽带接入方式)和ADSL接入方式。而宽带域网已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炒股、网上收看电视电影、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服务等。

  (选编自:中国网通新视窗2003年12月17日)

  5.徐特立学外语

  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许多人从小立下鸿鹄之志,决心使自己成为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才。然而,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使自己成才呢?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注重知识一点一滴的积累,加强日常的思想修养。革命前辈徐特立刻苦学习法语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1919年,徐特立去法国勤工俭学时已是43岁的人了。有人对他说,你这么大岁数了,学法文会有不少困难的。徐特立回答说:“事情可以慢慢来,我今天43岁,一天学一个字,7年可以学会2500多个字,到了50岁,不就是一个通晓法文的人了吗?假如一天学2个字,到46岁就可以学懂一国文字。后来,他凭着这股顽强的毅力,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就能读懂法文科学书籍了。学习不可投机取巧,也不能好高骛远,而应当老老实实,一步步深入,一点一滴积累。还必须有顽强的毅力和蔑视一切困难的气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登上科学知识高峰的美好理想,才能把自己培养成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有的同学虽有早日成才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却不能从点滴做起,并持之以恒。长此以往,美好的愿望就会落空。因为小是大的基础,大由小所组成。一切丰功伟绩都是从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我们要向徐特立学习。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某工读学校有个学生叫王明(化名),他原是××中学初三(6)班的学生,由于家境的变迁,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生活,父亲旷工在家,整天饮酒消愁,口袋里的钱花光了,强逼王明拿着空酒瓶去打酒,王明先是向小店赊欠,后来赊不到了,回家挨打,不敢回家了,只好流落街头,肚子饿了,就开始小偷小摸,因为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被送进了工读学校。他在工读学校的三年中,经老师教育,有些进步。但毕业后,他走向社会,在择业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成了无业游民,在“哥儿们”的怂恿下,他重操旧业、变本加厉,成了大偷、惯偷。几年过去了,他不是当年的工读生,而是成为黑社会性质的“十三棍僧”的小头目,被公安机关拘捕后进行劳动改造、变成了一个囚犯。这个学生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三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刘备临终前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文中写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名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不可分割。联系构成变化,变化即发展。

  思考提示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变化是指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发展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不可分割,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3)事物的变化发展很广泛,既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后退的、向下的。事物的发展则仅仅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仅仅是指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可见,一切发展都是变化,但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变化即发展”的命题是不正确的。

  2.凡是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思考提示

  (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2)判定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其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3)有的人常常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判定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尽管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但不等于说,凡是后来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

  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所以,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思考提示

  (1)“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哲学上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

  (2)但是认为“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则不准确了。因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坏变好,另一种则是由好变坏。因此,不能绝对地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就是新事物的产生。

  (3)“只有质变才有意义”这种观点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因此说,量变、质变对事物的发展都同样有意义。

  4.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思考提示

  这种说法有正确的一面。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但这种说法又不够准确、全面。因为事物的发展是无穷尽的。由量变到质变并没有结束事物的发展过程,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会开始新的量变,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的发展就是不断地经过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5.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这首诗包含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思考提示

  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质变。对我们的启示是: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天的事,日积月累,必然取得成功。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思想政治必修1第六课的参考答案 在北京去何处可购到高三思想政治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思想政治教科书 跪求人教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高一上册 数学 答案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全部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怎样学?有学案或每课的知识框吗? 请问!人称小学语文课本“人教新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么?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关于山东科技出版社物理实验教材(必修) 急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4-6单元单词(50-60个较难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2003英语高一下册第一课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