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南京 特价机票:古 玩 鉴 定 的 遐 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7:24:04

古 玩 鉴 定 的 遐 想

朱燊尧

  如今,藏界似乎不太针对民国前的各类古董仿制品,因为它们随着历史的进程,自然地被“也有百年左右的时间”包装了起来,多少也含有了“古”的意味。令我们十分心眼疲惫的倒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仍按“日产量”计的赝品。古人曰的“大意失荆州”、“便宜没好货”、“贪字是个贫”等精辟的话,于今天的收藏者身上,每天都能派上用场并真实地演绎着。

  这两年,我常常对走得拢的藏友说:“现在的高仿品如此了得,五十年或一百年后,国人可能没法子收藏古玩了”。我还要解读一番:1、目前刚出炉的高仿品,已令当代的高手吃不完的苦头。当几十年后,多少也有了点岁月流痕显得旧气了,那时的初学者和高手岂不更惨!2、如今国内的几个享有盛名的专家 (如陶瓷类),百年身后,又有谁能坐上他们的交椅。那时的专家是属纸上谈兵者,还是仍能被国内外公认?如果青黄不接,几十年后的收藏者,岂不六神无主?

  这确有点远虑,但决不是多虑。因为有两点很重要:

  一、是关于文物鉴定方面,有很多具体问题,今人尚无法知晓,尚无明确的解答和判定。用不着说“柴窑”的远奥和“哥窑”的迷惑,我们只细心看看冯先铭、耿宝昌的著作,他俩也都在不少问题上留下那样一些近似的话:有些问题,有待后人解决。他俩是新、早社会过渡的过来人,是最接近晚清、民国这段历史的专家。他们未曾解决的问题,如果留到百年后找答案,恐怕已不是鉴定和澄清了,而是转变成“考古”性质了。

  二、是这十多年来的复制品和仿制品,无论生产地域之广,规模之大,产量之高,门类之杂,品种之多,质量之精和技术之先进,都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无法匹比的,这是很可怕的!体现在:1、这类赝品,首先是中国人在骗中国人。现时的每一天,在古玩、旧货市场中交易的货量计,说赝品的成交占近50%不为过(相信有人会说还不止)。目前全国各地的这类市场,不少人士都说摆出来的绝大多数是“新活”。试看广州的古玩市场,十年前在带河路一带的古玩店,占九成是经营真旧货物的。如今,带河路几乎转型成仿品批发基地了。这些年,经营真旧古玩的阵地越缩越窄,从带河路移到文昌北路工艺市场,现在又同气相求地搬到西关古玩城。这就是说,市场上唱主角的已数仿制品了,你说收藏爱好者彷不彷徨?!2、专家们又如何呢?在古玩市场中,经常听到如此这般议论:“专家们看的不 是窑址、挖掘现场,就是各大博物馆的藏品。这谁不会看呀,叫你去你也会成专家”。这是讽刺啊!言下之意是要反过来试试应手,即面对庞大的造假集团和层出不穷的赝品,叫专家们拿着自有资金到市场开个古玩铺,真金白银地买卖一番,看他是为国掏了宝还是不断打眼,不就知道是马是驴了吗?当然不会真让专家们非要开个“宝号”不可,只是专家们得自己扪心自量一下“底气”足否,否则头上太多光环与名誉,将会愧对政府和人民。

  你说可怕不?!

  孙瀛洲、耿宝昌、程长新等是从古玩行滚打出来的专家。这说明了在市场上过手与买卖的重要性,而不在于看了多少窑址的瓷片和参加了多少次文博系统的“文物鉴定培训班”。我真希望,未来的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仍是从古玩铺千锤百炼“出身”的;我也坚信,未来的行内高手,只能在市场的真伪过招中过关出来。

  鉴古“打眼”并不丢脸

  朱燊尧

  古玩行有这么一个现象,就是无论做买卖的行家与乐于收藏的玩家,当买下一件“古物”后,一旦经“眼高”的行内人判定为仿品后,都悄悄的藏好不再示人,也心照不宣地不再张扬。行家是为了经营声誉,更为了生存,玩家是为了在外名声和瞒住“信徒”,都认为这个脸丢不起。这个现象大约从清中期沿续到今天。

  我倒觉得这个现象是“传染病”,有其弊端。如今是新时代,不穿马褂的人们,观念理应更新。

  旧时的古玩业也流传下来一句话:你若想不买错,除非你不买。细思量是十分中肯的。首先,只要是人,谁能无过(除非他不是人)。这包括了历史以来的所有伟人和名人。据说毛泽东曾指出过:只有两种人不会犯错误:一是死人一是胎儿。撇开古玩行业不说,仅就每个人的一生经历,从孩提到老迈,所有的言行止举,计划与实施,无不伴随着错误与失败,无可奈何地在跌倒中爬起,在每次失策、失败中吸取教训。人类历史进步到今天,可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非神佛,四大合成的肉身岂能先知先觉!自古以来,多少盛名的鉴藏家也都收纳了赝品而不知,编入在“过眼录”类书籍的藏品,不也是经后人不断指出错误处。就是近现代的文物鉴定专家们,不少也同样弄出过笑话(这样的报道已不算少)。这说明,自然人是容易犯错误的,也是必然和不断性的,只不过每个人应该要求自己不要重复犯错以及越犯越少罢了。

  其次,“鉴定”二字从不相信眼泪,岂可儿戏!古玩行业和收藏行为是十分铁面无情的。每个人于考古、鉴定、收藏、鉴赏的知识都是逐渐积累的。一件古物或旧货,远在几千年前,近至几十年,对于一个今人而言,要弄明白它往往与猜测、估计、探讨、考证、考究等字眼相伴随,要通过大量的传世和出土实物相对照、排比和归类,也要一头扎进深奥的文献中寻找先人的记载和看法(何况先人也有谬论之处)。考古和鉴定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是十分严谨的。能确定的则予说明,未能确定的则不能凭自已的忖测下结论,否则会累及后人。试看马承源、冯先铭等专家的著作,严谨,客观。前辈学者虚怀若谷如斯,恐怕那些自认“高手”,自吹自擂的人要汗颜一番吧。

  在古玩行,既然“打眼”如影子般伴随着我们,我们就应以良好的心态和平常心融进去。文物专家们用不着怕保不了“专家”这顶乌纱帽;做买卖的人也用不着风言风语抵毁他人,或许你犯错得更不成样子;收藏爱好者更无必要怕人讥笑,大方的将自己的购藏品亮亮相,多听行内人的意见是十分有益的。当我们大家都将 “打眼”看得平常不过后,古玩行内的言论界和藏友们之间就会洋溢一种心平气和的氛围,少了许多不愉快,少了许多“气出病来”。如此,就玩出雅来,有利于藏市的健康发展。

  “打眼”并不丢脸,是人都不例外。

  “打眼”越打越少,人生才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