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至青岛特价机票:鲁迅为什么会有魏晋情结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8:22:16
   刘半农曾赠给鲁迅一副对联:“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欣然接受,认为此联对于自己非常恰切。“托尼学说”是指托尔斯泰、尼采的思想,而“魏晋文章”则是鲁迅安顿一己精神、涵养生命情怀的所在。   1906年,鲁迅在仙台弃医从文。他由“理”转“文”,需要在文史方面恶补一番,于是第二年即在东京民报社跟随章太炎学习经学、训诂学,同学者有周作人、钱玄同、许寿裳等人。太炎先生的学术根底,一在佛教的法相唯识学,二是魏晋玄文,他的学术偏好不能不对鲁迅产生巨大的影响。曹聚仁《鲁迅评传》中记载,1913年前后,鲁迅编校《嵇康集》,嵇康的诗文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并称赞“世间更无善于此者矣”,他从中悟得了写文章的技能与章法是可以想见的事情。鲁迅后来评价魏晋文章的整体风格是清峻、通脱、少顾忌、悲凉、激昂和慷慨,实际上这也正是他自己文章的风骨。  许寿裳说,鲁迅对于汉魏文章素所爱诵,尤其称许孔融和嵇康的文章……为什么呢?就因为鲁迅的性格,严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皓皓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动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类似的缘故。如果我们看一看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便知道许寿裳此言非虚。鲁迅对魏晋时期的名士有他独特的理解,对竹林七贤颇多赞许,这些我们毋宁可以视为鲁迅自身性格的折射,或者说,这是鲁迅性格和阮籍、嵇康等人的文章、为人风格相契合所致。尤其是嵇康,鲁迅说,嵇康的论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敢于师心使气。这也正是他自己文章的夫子自道。  鲁迅不仅在文章方面与嵇康风格相似,在为人处事及性格方面也颇多相类之处。鲁迅说:“他(嵇康)在《家诫》中教他的儿子做人要小心,还有一条一条的教训。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这样庸碌。因此我们知道,嵇康自己对于他自己的举动也是不满。殊不知世上正有不愿意他的儿子像自己的父亲哩。”如果我们把鲁迅留给许广平和海婴的遗嘱拿出来与嵇康的家诫作一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精神实质何其相似乃尔。余英时认为,“鲁迅虽然激烈,做人却有他‘世故’的一面,其细心多疑之处与嵇康有遥相契合之处”,例如当他去世的时候,海婴已经8岁了,却一直不知道他的父亲就是鲁迅。这一点是不是在有意效仿嵇康呢?  美国汉学家列文森曾经有一论断: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大体是在理智方面选择了西方的价值观,而在感情方面却丢不开中国的旧传统。  鲁迅向旧社会反戈一击所用的刀矛、匕首之类,大概是在魏晋的时空中捡拾来的,然后在西方文化思潮的砺刀石上打磨了一番,才成为他令人望而生畏的武器的。嵇康菲薄汤武、周孔,反对礼教,这一反抗精神在鲁迅身上也得到了完全的继承。当时这样做的不仅仅是鲁迅一人,继承传统以反传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毕竟其时西方文化刚刚传播过来,鲁迅、胡适等人接触不久,了解不深,外国的“武器”使用起来不可能得心应手,于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非正统或反传统的文化就成为“最时髦、最受欢迎的东西了”,然后他们再与西方文化“格义”一番,恰如余英时先生所说,“言平等则附会于墨子兼爱,言自由则附会于庄生逍遥,言民约则附会于《明夷待访录》”,这样西方文化的理念就“嫁接”到了中国文化的肌体之上。不要忘了,魏晋时期中国第一次接受异质文化——佛教时,也是这个模式。  理解了鲁迅的“魏晋情结”,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鲁迅其人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