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清迈适合玩几天:汉末枭雄起辽东:三国演义其实是四国争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19:38
东汉末年,天下分崩,各地军阀混战不休,到公元220年前后,逐渐形成了魏、蜀、吴、燕四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没有给予燕国应有的地位,仿佛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存在过。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发现,在辽东大地,有一个与魏、蜀、吴三国性质相同的国家—— 燕国,该国从公元190年初成规模,到公元238年被司马懿所灭,立国48年,比刘备创立的蜀汉还要长6年。燕国鲜为人知的开国之主公孙度,也是一个堪比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乱世枭雄。  “我王辽东,何永宁也!”  公元189年,董卓进京,废少帝立陈留王,天下自此大乱。很多公卿大臣在董卓当政时期倒了大霉,偏偏有个名叫公孙度的人走了狗屎运。公孙度是辽东襄平人,和董卓部将徐荣是同乡,在徐荣的力荐下,公孙度得以出任辽东太守。董卓的意图是让公孙度在东北对刘虞和袁绍的势力形成威胁。  说起公孙度,此人和董相国的义子吕布倒有几分相似,两人皆有背弃恩主的经历,但公孙度的志向却远在吕布之上。公孙度,字升济,生于公元150年,他的父亲公孙延是一个躲藏于玄菟郡 (今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吉林省西部一带) 的亡命之徒,从父亲身上,公孙度从小就学会了隐忍。公孙度初仕时只为玄菟郡小吏,但深受太守喜爱。这件事说来甚为蹊跷,当时玄菟郡太守公孙 琙 的儿子公孙豹在18岁时病故,而公孙度小名为公孙豹,又与公孙 琙 的儿子同岁,因而这位玄菟郡太守把公孙度当成了自己的儿子,为他找老师就学,还为他娶妻。等公孙度学有所成后,公孙 琙 保举他为玄菟郡有道,使他有机会进入洛阳中央政府供职。不久他升为尚书郎。公元170年,年仅20岁的公孙度升任冀州刺史。也许是仕途太顺的缘故,公孙度开始骄傲起来,慢慢地不怎么理会恩主公孙 琙 了。他放言说:“我本名叫公孙度,公孙豹是何人!”就大张旗鼓地将名字改了回来。不过,没过多久,公孙 琙 就把公孙度拉下了马 — 公孙 琙 在民间散布谣言,说大汉400年后,有人在冀州叛乱,谣言传到汉灵帝耳朵里,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公孙度撤职了事。  公孙度又苦苦等待了10多年,才等来董相国的委任状。不过,由于公孙度出身玄菟小吏,辽东的大姓和地方官吏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襄平令 (治今辽宁辽阳) 公孙昭想给新太守一个下马威,就征召公孙度之子公孙康以伍长身份服役,没料到,公孙度一上任就下令逮捕公孙昭,将其活活打死在襄平市井中。接着,公孙度又杀死了辽东名豪大姓田韶,以及与田韶地位相同的名豪大姓100余家。他的目的无非是立威,使辽东上下心怀恐惧。对外,公孙度则率军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辽东边境得以大安。  公元190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此时中原混乱不堪,而辽东郡偏居东北,所受影响较小,得以借机振兴。此时襄平城的规模宏大,很多中原文人志士避难于此,城内外居住人口达到30余万人。公孙度知道天下势必大乱,就对手下亲信吐露心声道: “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 其时,有人见襄平土地庙前有一块奇特的大石头,长一丈有余,下面还有三块小石头顶着它,就报告公孙度,说这是极大的祥瑞, “社主土地,明当有土地,而三公为辅也” 。公孙度听后很高兴。  不久,公孙度把辽东郡分为辽西、中辽两郡,各置太守,又封自己为辽东侯、平州牧。接着,公孙度按照皇家规制设坛于襄平城郊,行郊祀天地之礼,无论车驾、仪仗、服饰都同大汉天子一般无二。不仅如此,他还立宗庙、登记田亩户口、征募兵丁,燕国开始初成规模。公孙度本意是先养兵数载,等天下有变,各路军阀厮杀得差不多之后,再一举南下统一全国,所以他在表面上只自称辽东侯和平州牧,以麻痹曹操、袁绍等人。  公元191年,北海郡 (今山东寿光东南) 三大名士管宁、邴原和王烈来到辽东避难,公孙度虚馆以待,可这三人并不领情。管宁住在最北面的荒塞,以示自己没有从政的意愿,公孙度有时骑马好几天去看他,管宁只跟他谈论些枯燥的学术问题。邴原则一天到晚批评辽东各项政务,并不安心于此,公孙度只好放他走了。剩下一个王烈,在公孙度无数次请求之下,终于答应出任长史。有了王烈的辅佐,辽东一片太平,没有人恃强凌弱,没有人恃众凌寡,商人也不抬高价格谋取暴利。公元197年,公孙度利用高句丽山上王伊夷模与其兄不和的时机,命其子公孙康带兵攻毁高句丽都城国内城,使山上王改建尉那岩城为新都城。一时间,公孙度 “威行海内” 。但他审时度势,仍没有出兵中原,公孙度深深明白,要想夺取天下,必先富国强兵。  在 保境安民的政策指引下,燕国民众大力耕种,开辟田地,使辽东成为乱世中难得的“世外桃源”。官渡大战之时,曹操为拉拢公孙度,以天子名义封他为武威将军,爵永宁乡侯。对此,公孙度笑曰: “我王辽东,何永宁也!” 他把曹操送来的将军印扔到武库中,拒绝派兵协助曹操。而暗地里,他则整顿军备,打算在曹袁两败俱伤后进军许昌。不料,天不假年,公元204年,一代雄主公孙度去世,终年54岁。如果他能活到曹操赤壁大败之时,率精锐辽东铁骑一举南下,那么曹操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袁绍!   公孙度死后,长子公孙康继位,这个公孙康很有意思,他把父亲所不要的“永宁乡侯”印绶,送给了弟弟公孙恭。公元207年,袁熙、袁尚两兄弟联合乌桓蹋顿单于进攻白狼山,被曹操手下大将张辽击败,蹋顿单于被杀,袁氏兄弟带数千骑兵逃往辽东,投奔公孙康。两袁此举是有目的的。尚未到达时,袁尚自恃手中还有数千骑兵,就与哥哥袁熙密谋说:“我们此去辽东,公孙康必定要来相见,我们就趁机杀掉他,然后占据辽东,渐图大业。”  袁氏兄弟想除掉公孙康,而公孙康也做着同样的打算,还先下手为强。 得知袁氏兄弟要来,公孙康提前布置众多士兵埋伏于马厩中—— 他要趁机杀掉他们,以此向曹操示好邀功。三人见面后,公孙康佯称请两袁参观马厩,袁氏兄弟毫无防备,高高兴兴地去了。谁知刚到地方,埋伏多时的士兵就一拥而上,将两人五花大绑,扔在冻地上。两袁这才知道上当,但为时已晚。  地上很冷,袁尚冻得受不了了,向公孙康乞求说:“君侯,我们还没有死,冷得实在受不了,能不能给我们拿张席子垫在地上啊?”公孙康万分鄙视,冷笑道:“你辈简直连猪狗都不如!你们的脑袋都要被割下来送到远处去了,还要席子有什么用?”于是,令甲士将两袁踢倒在地,砍下了两颗血淋淋的人头。  与此同时,乌桓单于苏仆延也被曹操击败,来投奔公孙康,公孙康一不做二不休,卖二送一,将活该倒霉的苏仆延斩首,把他的脑袋连同两袁首级一块儿装在笼子里,用极快的驿递方式,送到曹操处。  曹操收到三人首级后,遣使前往辽东,以汉献帝名义拜公孙康为左将军,封襄平侯。襄平侯属于县侯一级,比永宁乡侯高。不过,曹操一直到死,都没能吞并辽东,未能擒获蜀中刘备、江东孙权和辽东公孙氏,成了曹操死前最大的遗憾。  公孙康在取了两袁与苏仆延单于的人头后,不幸患上了重病,没多久便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见自己的两个儿子尚幼,就下诏令弟弟公孙恭统领辽东。公孙康在位期间,虽无胸怀天下之志,但对力保辽东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所谓 “力争天下,不及其父公孙度;然力保辽东,其子公孙渊远不如他”。  联吴还是联曹,是个问题!  燕国虽然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但由于偏安东北,地盘狭小,实力仍然很弱,无法与魏、蜀、吴三国抗衡。而继位的公孙恭身体很不好,加之其以“黄老无为”思想治国,整个燕国军备松懈,实力开始下滑。公元220年,曹丕篡汉,拜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这其实同曹魏封孙权为吴王一样,燕国和吴国都不归曹丕管辖,用现代的话来说,公孙恭和孙权都是“独立的法人代表”。但与孙权拒绝儿子到洛阳为质不同的是,懦弱的公孙恭答应曹魏,让先君公孙康的长子公孙晃去洛阳 “当官” , 公孙晃一家从此 “名为王侯,实则囚徒” 。后来,公孙恭大病一场,又错服草药,丧失了性功能,搞得如同阉人一般,实在不堪为君。于是,公元228年,其侄公孙渊 (公孙康第二子,公孙晃之弟) 发动政变,夺取了君位。魏明帝曹 叡 很快承认既成事实,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任命他为所谓的“辽东太守”。  为求燕国生存,公孙渊周旋于吴、魏两国之间,他曾向孙权上表称臣,并派使臣宿舒、孙综前往建业 (今江苏南京) 。礼尚往来,吴国也于公元233年,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领兵万人,带着大批金银财宝和九锡备物,乘船由海路来到辽东,准备封公孙渊为燕王,封地幽、青二州17郡共70县。  可是,公孙渊此时却犹豫起来,觉得东吴太远,一旦有事,怕也借不上力。权衡之下,公孙渊决定背吴投曹。于是,他毫不犹豫斩杀了张弥、许晏等人,把首级送往洛阳,呈给魏明帝。张许二人带来的10000多名东吴兵士,也全部被公孙渊收编。魏明帝接到首级后很高兴,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持节自治辽东。  孙权得知公孙渊叛吴联曹后, “气涌如山” ,大骂道: “不自截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就令颠沛,不以为恨!” 他随即准备点兵出征燕国。东吴臣僚薛综等人认为不妥,赶紧进言说:“大军一旦陷入辽东,曹魏来攻,建业势不能守,不守建业而取辽东,实在不可取。”过了一阵子,孙权这口气渐渐消了,也就不再提征燕国之事。这就是孙权比刘备高明之处,如果吴军大部投入辽东,唯一得利的就是曹魏。   曹魏自曹操时代起,就制定了一统中国的方略,魏明帝曹 叡 首先将目光瞄准了吴、蜀、燕三国中最弱小的燕国。公元237年,曹 叡 派幽州刺史 毌 丘俭进攻燕国,公孙渊派兵迎战,燕军将 毌 丘俭打得大败而归。公孙渊遂改237年为大燕绍汉元年,派出多路使者持节分封鲜卑单于为王,约定共同进攻曹魏北方之地。  魏明帝曹 叡 在逝世前,派太尉司马懿北征燕国,司马懿遂带兵四万,和夏侯霸等将领出征。燕将贾范和纶直见状,直谏公孙渊去年号,奉曹魏为正朔,以退司马懿之兵,公孙渊不同意,反而将两将押出斩首。公元238年六月,司马懿大军进入辽东,公孙渊派将军卑衍和杨祚领数万步骑兵防守辽隧,没想到,司马懿对辽隧只是进行佯攻,而转军袭击燕国都城襄平城才是目的。卑衍和杨祚等燕将被迫撤军营救,在首山被司马懿击溃。也是老天助曹,这期间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辽河暴涨,魏军海船很快便从辽河口直抵燕都襄平城下。燕王公孙渊和全城军民被围困城中,八月弹尽粮绝,将军杨祚开城投降。公孙渊不服输,亲率数百骑兵和他的儿子公孙 脩 一道突围逃往城东南方向,但不久便被魏军追上斩杀。  魏军入城后,将燕国相国及以下官员1000余人全部斩首,并把公孙渊的首级传至洛阳,燕国诸郡全部归降。至此,公元190年形成,经过公孙氏三代48年统治的燕国,最终败亡,成为四国中首个灭亡的国家。在洛阳为人质的公孙晃及其儿子,同样被曹魏下令斩首。燕国灭亡了,其余三国还能长久吗?蜀汉于公元263年被魏所灭;公元265年,曹魏江山被司马氏篡夺;又过15年,东吴败亡。四国归晋,这一历史进程其实始于公元238年。  历来史书都刻意回避燕国的存在,主要原因是中原王朝承袭于曹魏,曹魏遗留下来的史书不认可燕国的存在,讲究正统的后代史官自然也不承认燕国。同理,罗贯中以蜀汉为主角写就了《三国演义》,蜀汉同燕国远隔万水千山,八竿子打不着,罗贯中也就不会费力气去描写燕国。燕国,这个比蜀汉还长命的乱世国度,经过时间的摧残,被掩盖在了历史的迷雾之下,但迷雾终有散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