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碧云电影:史上最牛规划 “成都东村”蓝图超越北京上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3:43:46
史上最牛规划 “成都东村”蓝图超越北京上海,从图上看,我们蓝谷地恰好就在这个东村规划范围内呢!整个东村占地41平方公里,约合6.15万亩楼主搜房网友(过客) 发表于 搜房网 - 成都业主论坛 - 热点话题业主论坛 张元龙:中国的城市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发展路径决定了,中国绝大多数城市,没有自己的特色。那些只有名字不同,样子完全差不多的城市,在中国的城市发展进程中都只能做配角,永远跟着北京、上海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
         你看,中国众多城市,在隆隆的推土机之前、在高高的塔吊之下、在快速隆起的高楼之间,面孔完全失去。其发展方式,几乎都是照搬北京、上海。 各个城市的新区,都号称要变成“浦东”。就连科技园区,都号称要成为“硅谷”。
         你修一个新区,我也划一块地,大修特修,一片片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你修工业区,我也修工业区,你的道路是棋盘状的,我的也是一条一条画道道。
        城市发展到现在,“千城一面”,城市的面孔越来越同质化。大马路、宽广场,像量产的口红和白粉,涂抹在一个又一个城市的脸上。
        因为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成都与国内诸多城市的发展道路逐渐有所区别。首先,有了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国内其他城市的规划,都是规划建设项目,成都却先划一片禁止开发建设的区域。这一片也并非禁止发展,于是有了“198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城市东北的“198公园”就是得名于此;三圣花乡也因此得以不拆迁而发展,农田华丽转身变成景区。
         这些都算是初步的。
         其实,成都有些规划,仍无多大创新。比如热火朝天的城南,应该算是成都早期的规划中做得比较好的了,颇有国际气象,与市中心的衔接规划也“天衣无缝”。但是,不得不遗憾地说,这个规划,依然遵循了传统的规划路径。不少到过城南的人,都有一个印象,这一片,“有点像北京、上海”。
         城西的规划,比如温江的光华大道,算是修补之作。光华大道与三环路的衔接方式很古怪。当地的规划,印象中只是在河边等地方留出了生态用地,大量的土地规划为房地产,缺乏产业支撑的城西,尽管有上水的地利,却成为“睡城”,潮汐式的交通很不低碳;城北,由于凤凰山与北新干道的规划,逐渐有所改观。
        城东的规划,原本是成都东西南北规划做得最差的一个。原因在于,在中心城区(绕城高速以内)东边,是锦江区、成华区、龙泉驿区三区的土地犬牙交错之地。由于行政区划壁垒,各个区都不愿意花多大的心思来发展这些边角余料。所以,这一片,是成都低档房地产开发的区域,比如最早的别墅项目:桃花*,最早的商品房项目之一:恋*家园。所以,这一片,曾经有杂乱的“幺五一条街”、有多条道路至今仍是乡村小道的模样。
        城东的发展,滞后于其他地区少说有5年的差距。单说房价,城南三环路外的不少房子,甚至绕城高速以外的房子早都过万了,城东三环路内的房子,基本上仍在六七千元上下徘徊。这个差距,确实就有这么大。
        现在,城东有可能乌鸡变凤凰。
        这一切,就是因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一个大手笔规划:成都东村概念规划(详细内容可参见成都商报前几天的系列报道)。
        这个规划的好,在于化腐朽为神奇。
        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和经验内,这是中国罕有的规划。这种规划确实不愧是“创意”产业的规划。传统的城市与乡村的概念被彻底颠覆,产业与城市规划完美结合。这个规划,既非北京、上海式的摩天大楼的密集,也非英国、美国式的花园之城,这是一个完全独特的城市面孔,很成都,也很中国。
        这个规划一旦实施,必然将使世界记住成都。
        人们一定会记住,记住成都独具特色的美,不仅有老祖宗留下的都江堰和宽窄巷子,更有现代成都人用智慧和勇气创造的“成都东村”。
         【不过,概念性规划还只是很初步的规划,如要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明:本博图片属于规划效果图,由设计单位制作,转引自腾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