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买家秀合集百度云:保税港区基本情况介绍--肖晓桐的时空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1:30:11
保税港区基本情况介绍
2005年6月,为使港口的发展更加适应世界贸易的需要,国家批复成立洋山保税港区,保税港区政策出台。目前国家批准的三个保税港区分别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港区是海关按照我国国情实际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海关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适应跨国公司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新兴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和的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是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是在形式上最接近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模式。
真正自由贸易港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对进出港区的全部或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自由港内,开展货物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目前排名世界集装箱港口中转量第一、第二位的新加坡港、中国香港,均实施自由港政策,吸引大量集装箱前去中转,奠定其世界集装箱中心枢纽的地位。自由贸易港政策对发展外贸确实极为有利,但综合考虑我国当前的外贸、经济运行态势,税收监管政策等因素,还不宜在全国范围内过快推进。当前保税港更多的是作为航运中心的配套政策实施,因此目前只有经过国家认定具备国际航运中心资质的沿海城市才可以申请并获得批准。分别对应三个保税港区,上海港定位为“国际航运中心”,天津港定位在“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大连港定位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一、保税港区的五大功能。
保税港区政策着眼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
1.国际中转功能。目前中国的贸易进出口已经发展到14000多亿美金,但在中国众多的港口城市当中没有具有成熟国际中转能力的港口,中国绝大部分的进出口货物都是通过周边国家进行输送,要想为了更好的参与国际间港口的竞争,首先就要拥有具有国际中转能力的枢纽港口。保税港区的建立首先就要担负起参与国际间港口竞争的功能,使我们自己拥有世界级的航运中心。
2.国际配送功能。保税港区由于政策的支持和发展特点,已经具备了国际配送的要求。保税港区不但有现代化的港口,同时也拥有保税物流园区。在该园区内,世界各国的公司都可以开展国际配送的业务。
3.国际采购的功能。目前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规定,国内货物进入保税港区港口或区内卡口即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采购进港口保税区内仓储物流园区的国内货物,可以进行出口集运的综合处理或商业性的简单加工,向世界外分销;采购进区的进口保税货物,同样可以在进行商业性的简单加工后,再向国外分销;需返销国内市场的货物,按规定办理进口手续。将来企业入驻后,不但可以发展进出口贸易,同样也可以发展区内企业之间的贸易,以及保税港区企业和境外企业之间的贸易。
4.国际转口贸易的功能。在中国许多个省市,上千个港口开放城市当中,除了上海、天津、大连,目前还没有一个具有强大国际转口贸易功能的港口。现在保税港区的企业就可以从事转口贸易、交易、展示、出样、订货等经营活动。
5.出口加工区功能。在保税港区陆上特定区域设立出口加工区,开展加工贸易。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进港可予保税。保税货物和采购进区的国内货物可以在进口加工、装卸后出口。目前港区的众多优惠政策不是对现有的优惠政策简单叠加,而是从叠加中发挥更大的政策效应。
二、保税港区税收管理优惠政策
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税收政策为:
1.  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
2.  货物出港区进人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
3.  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4.  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三、保税港管理基本要求
保税港区实行封闭管理,参照出口加工区的标准建设隔离监管设施。
保税港区实行封闭管理,港区和陆地区域参照出口加工区的标准建设隔离监管设施,货物和车辆通过通道时要有必要的监管设施和监管措施,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社会车辆通过通道。当地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具体位置,严格控制规划用地面积,依法履行用地报批手续,并拟定保税港区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经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待条件具备后,由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标准联合验收。
四、申报保税港区基本程序
1.理论研究,可行性论证
三个保税港区的申报,都是从港区联动起步的。因此首先三省、市政府做的工作就是研究论证扩大区港联动试点范围、申办建设保税港区可行性的问题。
2.申报企业将请示文件上报省级人民政府
因为申报工作主体是保税区运营管理企业,所以具体申办首先由企业将申办建设保税港区的请示文件通过市级人民政府上报省级人民政府。
3.省级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
批复请示文件,形成向国务院上报的一揽子请示文件。
4.国务院批转各部委阅办
国务院办公厅批转海关部署牵头阅办。海关总署综合各部委意见形成的《关于建立**保税港区的请示》文件完成10部委会签工作,并正式上报国务院。
5.国务院批复请示
附表:
保税港区与其他特殊区域的政策功能等比较
区域
内容
保税港区
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保税物流园区
集装箱港口功能
集装箱枢纽港在区域内


通过专门通道和卡口与港口相联系
海关管理
一个海关统一监管
港口与区域分属两个海关监管,以转关方式实行监管衔接。
港口与区域分属两个海关监管,以转关方式实行监管衔接。
港口与区域分属两个海关监管,卡口通行涉及两个海关监管
贸易和物流




加工制造




出口退税
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进入保税港区就可以办理退税。
国内入区货物离境后才能办理退税
国内货物入区退税
国内货物入区退税
集装箱增值业务
国际航线汇集,区内可以开展集装箱拆拼箱、中转等增值业务


可开展集装箱拆拼箱等增值业务。中转条件有限。
多式联运
具备直接的海铁联运、水水联运条件


间接和有限的水水联运
区域空间
大(接近10平方公里)
大(10平方公里)
小(一般2平方公里左右)
小(一般1平方公里左右)
附件:现有三大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
2005年6月22日,规划面积8.14平方公里的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成立;2006年8月31日,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成立;规划面积6.88平方公里的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成立。
上海洋山保税港区
一、基本情况
洋山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5年11月底通过国家有关部委联合验收,2005年12月10日,在洋山深水港开港的同时正式启用的。
洋山保税港区由小洋山港口区域、芦潮港陆上区域和连接小洋山岛与陆地的东海大桥组成。规划面积8.14平方公里,首期封关运作面积为7.2平方公里。是上海市和浙江省跨省市合作建设、实行海关特殊监管的区域。她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也是实行港口和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合一的运作模式创新区。
保税港区的小洋山港口区域,也是集装箱深水港码头作业区域,位于杭州湾口东海海上的崎岖列岛,距南汇芦潮港27.5公里,离国际航线104公里,具备15米以上的水深条件。目前封关面积为2.14平方公里。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5个7-10万吨级的大型集装箱码头泊位已经建成投入运营。码头岸线长1600米,安装集装箱桥吊18台,可接纳第五、第六代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靠泊,年吞吐能力300万标准箱以上。洋山深水港二期工程4个大型集装箱泊位正在建设之中,码头岸线长1400米,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年吞吐能力250万。
保税港区陆域部分,目前封关5平方公里,紧邻临港新城主城区和临港重装备产业区。主要规划开发和建设查验区、港口辅助区、仓储配送区、集拼中转区、加工制造区、商贸展示区等功能区域,将逐步形成集装箱港口增值、进出口贸易、加工制造、保税物流、采购配送、航运服务等产业和服务功能。区域周围还有临港非保税物流园区、铁路中心编组站、集装箱内河转运区、危险品仓储区等其他物流运作区。
根据国务院对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保税港区将主要发展集装箱港口运输服务、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同时,我们将积极拓展区域功能,大力培育国际航运市场服务以及为物流和制造业提供支持和配套的其他各类业务。
二、保税港区的投资环境
洋山保税港区设立后,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推动与支持下,借鉴国际上发展特殊经济区域的通行做法,结合中国和上海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致力于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一个经济、开放和便利的功能平台,努力为中外投资者构建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投资发展环境。
在港口营运方面,保税港区启用以来,集装箱港口运作功能正常。自去年12月10日至本月20日的百天时间中,进出港区的国际航行船舶443艘次,已经完成集装箱装卸65.28万标准箱,进出口货值89.12亿美元。随着更多国际航线的大型集装箱船舶靠泊,洋山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将进一步形成和凸现。
在区域管理服务方面,设立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代表政府负责保税港区的日常事务管理,协调保税港区有关政策的落实。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港口、海事、边检、公安等部门已经在保税港区设立分支机构,相应的办事大厅或窗口都已正常开展服务。税务分局已经入驻,工商、外汇管理部门的办事机构正在筹建之中。上海市口岸办也在洋山设立了办事机构。同时,保税港区管理办法等规定正在抓紧制定之中。一个系统、规范、便捷的政府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到位。
在区域开发方面,洋山保税港区受到了中外投资的热切关注。不少航运、物流和加工制造方面的企业都表达强烈的投资意愿。部分企业已经进入了项目洽谈或入区准备阶段。今天签约的企业中就有三家落户保税港区。在保税港区,受政府委托从事区域土地开发建设任务的是临港物流公司和同盛物流公司,两大公司都是具有较强服务实力的专业公司。在承担区域内土地基础开发的同时,他们也提供招商方面的各类服务,包括建设厂房、仓库和提供物流配套等业务。
投资者也比较关心东海大桥的营运情况。连接保税港区两头32.5公里长的东海大桥,本身就是建设上海事业的一个杰作。自开通以来,车辆通行包括集装箱卡车的通行正常有序,加强大桥管理的有关工作方案和各项措施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现在,大桥每天通行数千辆,并未形成运输车辆拥挤的压力。
三、投资政策要点
洋山保税港区集中了我国港口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所有核心政策,也充分体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精神。除集装箱枢纽港口的基本功能外,目前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所施行的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在保税港区也都有效。通俗的说法是“三合一”叠加政策,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集成和综合,使保税港区成为国内在优惠性、开放性和便利性方面与特殊经济区域国际惯例最为接近的区域。这些政策包括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相对宽松的外汇管理;实施便捷的口岸通关措施等。二是相对于其他特殊区域,保税港区具备更多的政策优势和监管便利。这些优势和便利之处(参见比较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具有口岸功能。由洋山海关一个海关对区域实施监管。避免了由于口岸与区域分离、港口与区域分离,出入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集装箱货物需由港口海关和保税区海关两个海关监管所带来的监管程序和物流环节增加的不便,提高了集装箱物流的通关效率。
2.业务领域广阔。可开展集装箱装卸、拆拼、中转以及仓储物流、加工制造等多种业务,区域功能综合性更强。避免了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功能定位单一造成入区企业在业务运作方面的限制,提高了区域对设立采购中心、配送中心、营销中心、研发中心等产业链综合型、整合型企业的吸引力。
3.货物入港区退税。出口货物和入区加工的料件一进入保税港区就可以办理退税,大大简化了退税程序、缩短了退税时限。避免了保税区离境退税造成的退税滞后或入区料件因加工改变导致在出境退税时受阻所带来的企业无法及时降低运作成本的困难。
保税港区模式符合现代口岸加工物流产业发展的新潮流,政策方面还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对此,我们还将作深入的研究和拓展。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
今年8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拟建的东疆保税港区包括了物流加工区和码头作业区的一部分,面积10平方公里。由海关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入港退税”的监管原则,实行全域封闭化、 信息化、集约化的监管。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实现货物、资金、人才自由流进流出,将建成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
设立东疆保税港区是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举措。同时,在天津港设立保税港区也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首先,天津港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它位于京津城市带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点,交通便捷、产业基础雄厚、科技人才优势明显、综合服务体系完善。它的腹地广阔,是中西部地区陆上距离最短的出海口,也是中亚、西亚地区理想的出海口岸,具有较强的辐射力。这些为在天津港设立保税港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东疆保税港区具有港口的依托优势。东疆港区是天津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北方第一大港,天津港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2005年吞吐量达到2.4亿吨,位居世界港口第6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80万标准箱,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16位。到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准箱,港口等级达到30万吨级。天津港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东疆保税港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托;三是东疆保税港区具有优越的规划和建设条件。它三面环海的特殊地理环境,便于封闭管理,同时港区内没有建筑、农田,不涉及拆迁和人员安置问题,便于规划建设开发;四是东疆保税港区毗邻天津开发区、保税区,可以实现在功能和政策上的优势互补和叠加。
吹填造陆,具备施工条件的区域已达2平方公里
据介绍,2002年6月,天津港启动了北大防波堤工程,拉开了东疆港区建设的序幕,到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6.5亿元。在实现东疆港区基本圈围的基础上,按照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的次序吹填,自2004年至今已累计吹泥1.15亿立方米,形成标高+3.5米以上陆域6平方公里,标高+5米以上,具备施工条件的区域已达2平方公里。天津港还采取了增设隔埝、分区吹填等工艺手段,同时在组织国内疏浚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合资成立疏浚公司积极引进国外疏浚力量,保证造陆进度。2006年5月,贯穿东疆港区南北主干道基础建设已完成。
2010年,10平方公里的东疆保港区造陆工程将全部完成
2006年3月,东疆保税港区第一个集装箱码头项目,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合资建设的北港池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已经开工。将建设6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岸线长2300米,能力400万标准箱,总投资66亿元。首期占地约2平方公里的物流加工区已经开始招商,项目谈判进展顺利,预计到2007年初,将进入建设施工阶段。对东疆保税港区有关监管部门的办公设施、商务办公设施等封关前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预计明年初可具备建设施工条件。到2007年底,6个集装箱泊位、约2平方公里物流加工区、海关监管及口岸办公设施将建成投入使用,具备东疆保税港区首期封关运作条件。2008年基本完成东侧2平方公里综合配套服务区的建设,为东疆保税港区工作人员提供生活居住等服务。到2010年,10平方公里的东疆保税港区造陆工程将全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大量入区企业将正常运营。
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和要求,天津港正在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加快东疆港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同时就东疆保税港区的相关政策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目标是把东疆保税港区建设成为规划科学、功能完备、设施先进、政策宽松、监管有效、服务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化、智能化自由贸易区,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经济功能区,成为我国口岸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我国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示范港区。
正在建设中的东疆港区位于天津港东北部,南临主航道,为浅海滩涂人工造陆形成的三面环海半岛式港区,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3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分为码头作业区、物流加工区、综合配套服务区三大区域,具有码头装卸、集装箱物流、商务办公、生活居住、休闲旅游五大功能。
码头作业区位于港区西部,纵深1000米,建成后将为天津港新增7公里深水集装箱专业码头岸线,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250万标准箱,满足未来10-15年天津港集装箱发展的需要。
物流加工区位于港区中部,利用临港优势,进行现代化的进出口货物加工、换装、分拨、调配等作业。同时在港区西北部规划了一个大型现代化海铁换装中心,进行集装箱海铁联运作业,年作业能力达400万标准箱。
综合配套服务区位于港区东部,由南向北依次布置为预留发展区、休闲娱乐功能区、商务金融功能区、居住度假功能区、岛前办公功能区。在港区西南部岸线还规划了两个大型国际邮轮泊位,与其后方的休闲旅游区域一体,具备发展国际豪华邮轮母港的有利条件,将带动环渤海区域走向世界高端旅游市场。
东疆港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毗邻天津开发区、保税区,三面环海,一面与陆地相通,港区内两条货运干道和两条客运干道既充分保证集疏运交通的需要,又实现了客货运交通的分离。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滨高速公路、津塘公路及津滨轻轨、京津城际快速铁路将港区与中心市区贯通。完善的公路、铁路、客运轻轨等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将确保港区货物运输和办公、生活旅游交通的顺畅与通达。
根据东疆港区的规划,拟将三大区域之中的物流加工区和码头作业区的一部分建设成为保税港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东疆保税港区将按照国际枢纽港、自由港及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模式和惯例,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实行国外货物入港保税,国内货物入港退税,港内加工产品不征收增值税,港内货物自由流通并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等政策。在税收、外汇、船舶及人员等方面实行“境内关外”更为开放的管理模式和政策。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发展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将进一步强化天津的港口优势,使天津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国际物流中心的步伐,促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东疆保税港区的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它对于发挥滨海新区区位优势,全面提升滨海新区的对外开放度,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带动和推进环渤海、中西部地区经济振兴,扩大对东北亚和中西亚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天津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不断加快东疆港区建设进度,现已吹填造陆6平方公里,到2007年将成陆13平方公里,2010年港区将整体成陆。港区南北向8.4公里疏港通道已经全线贯通。东疆港区第一个码头项目———北港池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已于2006年3月开工,建设6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2300米,年设计吞吐量400万标箱,2007年底将建成投产。东侧2公里景观岸线的规划方案已经完成,将建设游艇码头、人工沙滩以及配套的海景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度假别墅、商业娱乐中心等设施,2008年将全部建成开放。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
一、保税港区的概念
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港区是海关按照我国国情实际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海关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适应跨国公司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新兴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和的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
二、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批准的时间和范围
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函复海关总署同意设立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规划面积6.88平方公里。
三、申办建设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的重要意义
大连申办建设大窑湾保税港区是落实中发[2003]11号文件和国办发[2005]36号文件的战略举措,为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加快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城市丰富了城市功能内涵,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对于进一步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推进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建立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是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东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造,迫切需要一个具有自由港功能的航运中心发挥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散、辐射作用。大连港口经济具有强烈的外向型和开放性,是对内、对外经济发展双向辐射的核心点。建设大连保税港,不仅有利于国际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向东北腹地的延伸和辐射,也有利于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水平。
二是有利于促进东北大物流的发展。建设和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是实现东北地区振兴的客观需求。建设保税港区,将有助于大连成为东北地区货物通关顺畅、综合成本合理、服务配套完善、管理运作规范的国际物流服务中心,有助于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东北保税物流网络建设,推进东北地区大物流的快速发展。
三是有利于提升东北经济区国际竞争力。建设保税港区,有利于东北地区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世界产业发展趋势,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接受先进产业、技术和信息的辐射,实现工业现代化,巩固和提高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吸引国际资本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搭建东北企业实施“引进来”的通道和“走出去”的跳板,从而提高整个东北经济区的国际竞争能力。
2、建立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是全面推进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口岸软件环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经验表明,港口硬件是基础,但自由港制度、航运服务、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城市功能等软件环境同样必不可少。发展具有自由港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必备条件。建设保税港区,是优化国际航运中心软件环境的重要手段,必将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二是有利于建设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大连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首先必须要成为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保税港区,将为国际贸易带来极大的优惠和便利,不仅可以进一步带动大连周边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而且将拉动东北腹地的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东北地区加工贸易、一般贸易进出向大连集中,形成国际贸易在大连口岸快速增长的局面。
三是有利于抢占东北亚地区航运制高点。设立具有自由港性质的保税港区是促进大连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力保证。当前,在政策上的滞后造成了我国北方港口在与日韩港口竞争中仍然处于弱势,使本应在我国港口直运的大量货物流失到日韩港口中转。建设保税港区,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建设具有自由港区性质的国际枢纽港,留住我国境外中转箱源,争夺国际中转货源,进而占领东北亚地区航运制高点。
四、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申办工作基本情况
从2005年6月份开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大连保税区就着手研究论证扩大区港联动试点范围、申办建设保税港区的问题。去年8月8日,保税区申办建设大窑湾保税港区的请示文件通过市政府上报省政府。10月13日,请示文件通过省政府上报国务院。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批转海关部署牵头阅办。今年7月25日,海关总署综合各部委意见形成的《关于建立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的请示》文件完成10部委会签工作,并正式上报国务院。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的成功申办,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政协、省市政协热情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大连市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的结果,是保税区管委会全体人员艰苦努力、辛勤工作的结果。大窑湾保税港区的成功申办,是保税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所谓“三步走”,第一步,实施区港联动,目前这一步已经完成。第二步,申办建设保税港区。第三步,创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保税港区的建立,为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国家赋予保税港区的政策和功能
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保税港区具备港口、物流、加工、展示四大功能,全面发展港口作业、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展示七个方面的业务。
一是港口业务。在保税港区内开展港口作业,出口货物运抵保税港区,海关签发出口报关单证明联,实现了货物入区退税。对从境外进入保税港区的货物,海关不征收滞报金。
二是中转业务。国际、国内货物进入区内进行分拆,按同一目的港集拼,转运至境内外各港口。
三是配送业务。进口货物进入区内,进行货物的分拣、商业性简单加工、批量转换后,向国内外配送。
四是采购业务。采购的国际、国内货物进入区内,经过出口集运的综合处理和商业性简单加工后向国外分销。
五是转口贸易。构建集交易、展示、出样、订货于一体的转口贸易服务体系,进口货物在区内存储后不经加工即转口至其他国家或地区。
六是展示业务。区内企业可以在保税港区综合办公区专用的展示场所举办商品展示活动。
七是  加工业务。在保税港区内开展加工贸易。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进港可予保税。保税货物和采购进区的国内货物可以在进行加工、装配后出口;需销往国内市场的,按货物的实际状态进行征税,办理进口手续。
六、大窑湾保税港区的发展规划
近期,重点规划建设好保税港区,使港口作业、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国际贸易、商品展示、研发检测等特殊功能区基本具备,互相促进,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做到进口货物入港保税、出港货物入港退税、港内货物自由交换。
中期,将保税港范围扩大到整个大孤山半岛,将保税港政策延伸到油品、粮食、矿石、汽车码头,合作组建二十里堡、登沙河保税组团,筹建长兴岛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把长兴岛建成与保税港互动的出口加工主导型国际合作工业园区。
远期,构建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为龙头,以腹地保税物流中心为节点的东北保税物流网络,使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在东北振兴和大连航运中心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牵动、辐射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