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慰压力大的人:知书味便是活神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04:32
    这是一个与读书有关的话题, 说的是知书味、得学乐。读书离不开勤奋,从古到今鼓励人们勤奋的说词很多,为人们所熟知而且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等。可惜我身上没有盲从别人的细胞,所以尽管酷爱读书,也自以为还算勤奋,但是这些方法却从来都不曾用过,而且还很不以为然,抱有怀疑态度。就以“囊萤”来说吧,既然白天有时间去抓萤火虫,那就用这个时间来读书不就得了。“映雪”也不可取,光线实在太微弱了,要知道读书成才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如果长久在这样的光线下读书,学成学不成还是个未知数,但眼睛非得先搞成近视眼不可。还不如先去睡觉,明天早点起床,天蒙蒙亮就能看清字了,这时候的精神又很好。至于“头悬梁,锥刺股”更不可取,如果人已经极度疲劳,还要用这种自我虐待的方法强迫自己读书,我相信一定是效率不高,效果不好,事倍功半,读不深,记不牢。如此读书有何乐趣? ­

    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成就自己。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更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说得更直白点,读书仅仅是一个过程,是获取知识的手段而已,读书本身绝对不是追求的目的。这好比那远行的人为了提高速度,必须乘车乘船乘飞机,但是到达目的地之后,所有的车船飞机都必须抛弃。到登堂入室之时,为了保持内室的洁净,连从外边穿进来的鞋子都必须脱掉。 ­

    古人励志的话说了不少。最有名的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其实这是一句很片面的话,单是这一句话,就可以把许多人吓住,使他们永远与学问无缘。试想只有苦没有乐的事有几个人愿做。还是孔子的体会更深刻,《论语》开头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说的是“说(悦)”而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可见孔子是个懂学乐的人,难怪几千年来备受尊敬。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还为《易经》写了《十翼》,也是一个佐证。如果没有什么快乐,也很难有这么大的兴趣去做这么深入的钻研。 ­

    那么如何才能知书味、得学乐呢?如果认真一点说,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很难说得清楚。加上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知识水平也各有高低,兴趣上各有喜爱,自然是千头万绪, 各不相同。但是分析归纳一下,却可以勉强总结为几个字,就是“懂”、“通”、“用”、“活”。 ­

    “懂”就是治学的最初阶段,要老老实实的从识字(不管学历多高)开始先把书读懂。 书­读懂了就有了兴趣,学乐也会油然而生。

    “通”就要从深层把义理弄通,也就是不单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弄清楚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这一阶段必须有通人为师,不管你学历多高,一定要有明师指点,不然终究是门外汉。有时候一个问题可以使人困扰好多天,好多个月,好多年,甚至终身不悟。但若能得到明师指点,可以一语道破。这时候的感觉真是“乐不可支”!正是“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

    通之后就必须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这个框架必须是适合自己的立体框架,以够用和知识的有机联系为前提,不必面面俱到,无关的一律不要。这好比收割庄稼要用镰刀而没必要穿着溜冰鞋,上山也不必扛着一艘船;《红楼梦》里的林妹妹每天多哭几回鼻子也就够了,无须学李逵买两把板斧抡来抡去。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那是危险的。——因为这样做很不明智,效果也肯定不好。——所以对知识的吸纳必须有所选择。 ­

    学问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自然的进入“用”的阶段,治学的目的就在应用,而在实践中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就能体验到一种独特的快乐,一种因为知书味而得到的快乐。而决不象死抱书本的腐酸秀才,每日三餐难度,口中却念念有词:“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

    “活”是高级境界,在反复的实践磨炼后,又回到理论的钻研,然后把新的技能和心得应用于实践,如此循环反复,终于在某一天能够融会贯通,进入创造阶段。此阶段能把看似无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在某些方面有所发现或创新,许多边缘学科的建立、许多发明创造都是这样出现的。这样的人都是有大成就的人,这个时候得到的学乐是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