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大的海鲜酒家:中医名家“小儿张”历11代传承本色不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18:20:26

“小儿张”历11代传承本色不改


    在中医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医治急症原本并非难事,相反,在明清时期我国中医治疗急症曾发展到很高水平,形成了完整理论体系并积累下大量临床经验,并总结出很多有效的方剂。可惜自19世纪初以来,受西医的猛烈冲击,传统中医日渐式微,衰减至今,能看急症的中医已凤毛麟角。
    
    但张吕夫是个例外。作为闻名于京冀地区的“小儿张”第11代传人,他不但在医治小儿诸症方面承继了家传,而且也成功承继下了“小儿张”以中草药治疗急症的绝招儿。
    
“赛神仙”一语否定“传奇”
    
    如今名动京城的小儿张,指的是其第11代传人张吕夫。
    
    张吕夫看病,舌诊、脉诊、指诊相结合,一个中号手电筒不离左右,用来查看小孩子的咽喉状况。他号脉奇准,总是迅速说出患者的症状所在,令患者称奇。面对患儿家长赠送的“赛神仙”雅号,老先生大笑,一语道破天机:“哪有什么神仙,我是‘小儿张’啊,对不会说话的小儿怎么问诊?”的确,医家古语说得明白:自古小儿最为难,丝毫之差千里远,气血未充难诊脉,神智未发不能言。面对尚不能言的小孩子,“小儿张”的历代传人练就不问诊也能“赛神仙”的脉诊功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张老先生说,其实诊脉就是一个聆听身体对疾病反映的过程——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真正的中医都可以通过诊脉,对人体五脏六腑阴阳气血变化做一个整体了解,并无神奇之处。这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只不过如今真正懂中医的人越来越少,才成了“传奇”。
    
验、便、贱的传承之路
    
    张吕夫祖上世代为医,且均以儿科、妇科为专长。他的祖父张广元(号镇望)、父亲张宇石(号荣斌)医术都很高超,在临榆、山海关一代非常有名,分别被当地百姓尊称为“老小孩儿张”、“小孩儿张”。
    
    张吕夫的童年,是在备受病患敬重的祖父身边度过的。由于每天都围在老人身边玩耍,看他如何为病人诊脉、开方,张吕夫很自然地也对中医产生了兴趣。从四五岁起,他便跟着祖父认一些简单的中草药,并在祖父引导下把《汤头歌》当成儿歌来背诵。年纪稍长,张吕夫开始在自家开的同育堂药房里帮祖父和父亲整理、加工药材,并经常好奇地学着大人们的样子闻甚至品尝各种药材的味道,由此逐渐对很多中药的药性有了进一步了解。如今回想起年少时的这段经历,老先生颇多感慨:“这种耳濡目染的家传教育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中草药知识,这其中有很多是无法从书本上学到的。要知道,在中医领域‘医’与‘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一个真正的中医,只有在透彻了解药物的归经主治的前提下,才可能做到准确加减配伍开方抓药,治病救人。”
    
    学中医讲究悟性,对很多知识的了解并非单纯依从于医书,而是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张吕夫拥有得天独厚的家传实践基地,在熟稔了各种中草药的药源、药性之后,他开始追随在祖父和父亲身旁抄方问诊。新中国成立后,张吕夫随父亲迁居北京,并于1955年拜我国著名伤寒学派学者陈慎吾为师。此后,历经多年临床实践的积累,他逐渐成长为名满京城的“小儿张”第11代传人。
    
    作为国家薪火计划3+3中医传承人、陈慎吾的亲传弟子,张吕夫在医治妇科及内科诸症方面均颇有建树。但毫无疑问,儿科才是他最擅长的主业,找他看病的患者也几乎有半数是孩子。
    
    “欲得小儿安,常带饥与寒。肉多必滞气,生冷定成疳。胎前防辛热,乳后忌风参。保养常如法,灾病自无干。”提起患儿,老先生首先说了这段“保生歌”,他解释说,寒热虚实,病之所起。小孩子天真无邪、无忧无虑,他们的病绝大多数都是脾胃失调,惊热等外因造成,因此起居饮食非常重要。老先生说,上医治未病,小孩的父母实际上就相当于孩子们的上医。
    
    “小儿张”历代传人行医都遵从验(有效)、便(方便)、贱(便宜)这三条祖训,张吕夫自然也是一直依祖训行医。但近年来他越来越感到无奈——验(有效)、便(方便)这两点仍能做到,而贱(便宜)这一点,却越来越难。
    
    中医界的人都知道,药材地道与否是方剂效力如何的基础,没有好的药材,再好的方剂也无力回天。张吕夫说,古人讲“一方草木治一方病”,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贝母是产自四川的才好;菊花以杭州产的为佳;东北产的人参、鹿茸都是带火的等等。过去我们的中药材不但品种比现在丰富,而且都是野生的,药材地道,药效就有保证。而如今我们所使用的中药材则大部分是人工种植,更重视的是产量,琢磨的是怎样让中药长得快、收成好,种出的人参甚至比萝卜还大,其疗效怎么可能不大打折扣?
    
    曾有患儿家属向张吕夫反映:吃了您的药效果很好,就是药量能不能少一点,小孩子喝起来费劲儿啊。张吕夫唯有苦笑: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背上药篓进山采药吧?只有在开方时审慎地适当加大药量,以达到祖传方剂预期的治疗效果,这已经是他力所能及的最佳选择了。
    
在中医药世界里“探秘攻坚”
    
    尽管主业是儿科,张吕夫并不拘泥于此,近年来还花费颇多心力研究杂症,颇有所得。老先生说,许多杂症及慢性病虽然无碍生命,但非常折磨人,有些病用西医的方法的确很难查出病因。而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同时又注重整体观,往往能洞悉到隐藏在表面症状下的真正病因所在,进而去伪存真,对症下药。他举例说,比如最简单的咳嗽,一般人觉得这就是呼吸系统的疾病,而中医则不这么认为。《内经》中说得清楚:“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看似简单的咳嗽,在中医是以脏腑命名的,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有些在西医那里久治不愈的咳嗽转由中医治疗后很快痊愈,看似很神奇,其实是因为中医溯本求源,找到了真正的病因所在,进而辨证施治的结果。
    
    就在前些天,张吕夫遇到了一个很特殊的病例。一位50多岁的女病人给中央电视台的寻医问药栏目打电话求助,说自己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经常暴躁得无法控制,有时又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悲观厌世,跑遍各大医院均查不出病因所在,更不用说治疗了。现在她感觉走投无路,请求栏目组帮忙寻医,并表示看不好这个病真是不想活了。央视给这个病人推荐了张吕夫。第一次来,老先生给她开了6副药。待第二次来时,她欢欣鼓舞地表示好多了,决定继续接受治疗,再也不想轻生的事情。张老先生说,病人无故自悲伤,喜怒无常,时而狂躁,时而癫狂,这些在中医看来都是脏燥的症状,只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病情自然很快就可缓解。
    
    近年来张吕夫通过对小儿癫痫、小儿脑发育不良等病症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河南睢县有个叫徐硕的小男孩,长到快4岁还不会说话,而且走路也歪歪斜斜。家长急得带着他四处求医,均无果。后来经在北京工作的亲戚介绍找到张吕夫求治。经过半年多的治疗,现在小徐硕不但会说话了,走路也比以前稳当很多。张吕夫对于治愈小徐硕的病非常有自信,因为此前一个东北小患者和徐硕患的是同一种病,经他施治一年,已经痊愈。
    
    张老先生说,这两个小孩得的都是癫痫。此病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也有些属后天脾胃失于调养或惊吓所致。患儿常有五迟五软的症状出现。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古代医籍中有关五迟、五软的记载颇多。对于这一发病机理较复杂的病症,张老先生在深入研习医学古籍的基础上,分析当今患儿病情产生的因果关系,然后辨证施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情况允许则标本兼治。
    
    张吕夫研究疑难杂症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既不拘泥于古训,又不抛弃古训,而是以古训为借鉴,结合当今病例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古为今角,治病救人的目的。
    
一个中医世家的传承样本
    
    张吕夫今年已经75岁,老先生精神矍铄,每天都有半天时间用于出诊。
    
    退休15年来他不但一直坚持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出老专家门诊,而且还给自己增加了到白塔寺、金象等大药房当“坐堂医”的新任务。如此一来,老先生的众多病人纷纷由去医院排队改为到他出诊的大药房排队。
    
    提起中医的前途,张吕夫不但忧虑,而且愤怒。谈到当下中国的中医养生热乱象,老先生则怒斥:像张悟本那样的伪中医养生专家们,是在打着中医的旗号毁中医啊!
    
    在中医界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无奈现实中,张吕夫唯感幸运的,是作为“小儿张”的第11代传人,他正在平稳地把接力棒传到第12代传人、他的儿子张建手中。并且,他所带的国家薪火计划3+3传承人幺丽春、沈艳莉这两位徒弟也都学有所成。
    
    每个周日,都是老先生到北京珍鹊中医门诊部出诊的日子,这是“小儿张”自家开设的诊所,选址石景山区香山南路附近,目的是为方便周边交通相对闭塞的百姓。张建目前已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颇受患者欢迎的内科医师,但每到周日这天,他都会跟随在父亲左右,抄方、问诊,须臾不离。想当年,张吕夫正是如此这般跟随祖父学医的。更令老人高兴的是孙儿张百万也已从某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临床专业毕业,过不了多久,也将能随他出诊抄方了。
    
    张老先生是位居士。他说,佛家普度众生,医者治病救人,这两者是相通的。或许因为兼有这两重身份,老先生对患者尤其负责。他出诊时凡遇到医嘱较多、用药稍复杂的患者,都会主动把自家电话告知对方,为的是病人有疑问能随时咨询他。采访间隙,有患儿家属打来电话,说孩子喝了汤药后开始吐。老先生闻言一惊:熬药时忘了放姜片吧?对方答,正是。老先生有些着急:“方子上清清楚楚注明加鲜姜三片,又特别嘱咐过,你这家长太马虎!快补煮姜汤服下,下次一定看清楚方子。”放下电话,张吕夫松口气,禁不住笑道:“你看看,电话留对了吧,只要把姜汤服下,这孩子就没事儿喽。”
    
    摘自《人物》2011年第9期作者:张盛秋

文汇报2011-12-03《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