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新安县商丘市:统筹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4:41:45

  包头市青山区总面积280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2个镇,共69个社区、21个村,人口45.8万。辖区单位党组织1900多个,其中地县级以上党委45个。全区有党员近6万名,其中社区居民党员10701名,区属党员15473名。

  近年来,青山区按照“以区域党建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党建”的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意见》的各项任务措施,坚持“三级统筹、两力驱动、一体推进”,促进了基层党建从“以条为主”的单位党建向“以块为主”的区域化党建的转变,初步实现了“五联五共”。

  一、背景与起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单位制党建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由于“两新”组织的迅猛发展,使党的组织和工作网络无法实现全覆盖;二是由于单位党建封闭运作的体制、地区党建条块分割的机制以及街镇党(工)委管理幅度的限制,使一些特定领域和群体也出现了党建工作的空白点;三是由于党员流动性的增强和工作、生活状况的相对不固定,使部分党员教育管理难以有效开展;四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增强,使内循环式的党建工作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从地缘的角度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协调联动、整体推进。同时,青山区是一个随着国家“一五”期间3个重点项目入驻而建立的新区,有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驻区单位400多家,其中中直、区直大中型企业50余家,科研院所11个。驻区单位党组织总数1400多个,其中地县级以上党委45个。全区有近6万名党员,3/4分布在驻区单位。客观上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从纵向结构、线性管理的模式向纵横交叉、条块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因此,区域化党建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转型和必然发展趋势,也是青山区立足区情、积极探索的现实选择。

  二、做法与经过

  区域化党建,就是把一定的行政区域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范畴,以地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青山区在从1999年起持续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区域化党建“三级统筹、两力驱动、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了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转型和科学发展。

  (一)纵向上,着力实行“三级统筹”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主要在区(市、县)委。青山区委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着力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统筹的合力。三级统筹,就是区、街道、社区上下联动,核心是充分发挥区委领导作用。其中,区级层面侧重组织协调的统筹,主要起整合资源作用;街道层面侧重目标任务的统筹,主要起指导督查作用;社区层面侧重具体工作的统筹,主要起推动落实作用。

  1、健全工作机构。1999年,区委牵头组织47家地县级以上驻区单位党组织成立了青山地区党建联席会(目前会员单位扩大到63家),各街道相应成立了党建联席分会(目前会员单位有234家),各社区成立了党建议事会(会员单位约有1300家),形成了三个层面、有近1000多家党组织参加的党建协调议事机构。三级党建议事协调机构是一种组织形式比较松散的工作载体,对所属会员单位不具有直接的领导关系。2009年,青山区率先在8个街道全部成立区域党工委(目前成员单位有101家),在52个社区成立联合党委(目前成员单位有近300个),书记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或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委员有10—20名,分别由驻辖区的较大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形成了组织领导更为有力、协调联系更为紧密的区域党建工作机构,并逐步取代了街道党建联席分会、社区党建议事会的相关职能。

  2、夯实工作基础。从落实街道社区党建“三有”抓起,为区域化党建提供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一是实现“有人管事”。 2006年、2009年两次公开招考选配了一批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2007年以来,公开招考16名大学生居官、51名民生志愿者、112名实习大学生到街道社区服务,并为每个区域党工委配备3名工作人员。二是确保“有钱办事”。加大街道社区党建经费投入。每年列入财政预算200万元,平均每个社区2.5万元以上;2005年开始,通过上级支持、财政拨款、驻区单位资助等渠道共投入2100多万元用于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社区干部人均月生活补贴达到1300元以上。三是确保“有场所议事”。区级党员服务中心达到3200平方米。加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办公活动场所建设,8个街道服务中心全部达到800平方米,69个社区通过改建、扩建、共用等形式有48个达到300平米以上,占69.57%,提前一年完成自治区的任务要求;建成覆盖区域党组织的远程教育站点236个。

  3、完善运行机制。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不断强化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的内在凝聚力和约束力。一是动态管理制。地区党建联席会在不断巩固驻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整体合力的同时,逐步把一批有影响力的“两新”党组织和金融企业党组织吸收为成员单位;区域党工委在成立后将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普通成员单位纳入到委员会中,将不发挥作用的单位及时调整出去。二是定期例会制。每年由不同的成员单位牵头组织召开一次地区党建联席会年会;区域党工委和社区联合党委每季度坚持召开一次例会。每次会议突出一个主题,着重研究解决一个事关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单位轮值制。地区党建联席会会长由青山区委书记担任,成员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联席会理事会副会长、理事或委员。每次例会承办单位提前确定、轮流承办。四是定期报告制。在年会或例会上,成员单位分别报告参与区域党建工作情况,互相借鉴交流。将评选表彰活动由区属扩展到区域,树立和宣传了一批共建典型。五是双向考核制。对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域党建工作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参与活动情况进行互议互评,并依托上级组织部门,通过督查、通报等形式及时向驻区单位反馈,逐步探索将其列入年度综合考评体系。六是代表活动制。按照不少于正式党代表15%的比例,由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民主推荐”产生“区域性党代表”,列席青山区党代会年会,在年会闭会期间参与分团调研、提案等活动。七是党群互动制。有效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带工建活动,形成更宽领域的工作合力。
(二)横向上,着力体现“两力驱动”

  两力驱动,就是建制性党组织和非建制性党组织形成合力,核心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其中,非建制性党组织是一定区域内没有隶属关系的不同单位党组织,以区域化党建为目标、以共驻共建为职责、以党员在社区活动为抓手、以资源共享为保障,共同参与社区工作的新型组织。非建制性党组织兼有区域性和单位性、集中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是组织和指导成员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核心,是对传统设置模式的创新。

  1、建制性党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坚持分类指导、协调推进,有效提升各领域党建水平。一是全面实施街道社区党建“凝聚力工程”,切实加强10个街镇党(工)委班子建设,将69个社区党支部改建为58个党委、11个党总支,努力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整体功能的优化。二是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领头雁”,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试点工作,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三是按照“一支部一特色”的要求,在机关党组织中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队伍服务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四是统筹抓好教育党建工作,设立了10个民办学校党支部,开展“一线工作法”、“党员示范课”、“学校党组织进社区”、“用礼仪、讲关爱、筑和谐”等主题实践活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五是实施“两新”组织党建“三年规划”工程,即2008年侧重抓组建、2009年侧重抓规范、2010年侧重抓示范,使党组织总数由51个增加到153个,统一发放“五簿七册”的党建工作包,建成市区级示范点20个,如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党支部的做法得到了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批示。

  2、非建制性党组织发挥支撑作用。青山区在不同层面组建了204个非建制性党组织,共有4万多名党员参与其中,占全地区党员总数的2/3。一是党组织联合体,就是街道区域党工委、社区联合党委以及一些企业与企业、村与企业,以及结对共建单位之间的联建党组织,形成责任共同体。如根据统筹城乡党建发展的需要,构建了“5+1”结对互帮模式,就是机关、社区、学校、新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5种类型的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并分别成立共建联合党委,共有126个基层党组织参与其中。二是党员联合体,就是按照“地缘、业缘、趣缘”关系,将有一定联系的党员联合起来建立的党组织,形成活动共同体。如富强路街道成立的夕阳红演唱团党支部、幸福路街道成立的老党员宣讲团党支部等,都在组织党员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夕阳红演唱团的党支部书记陈福良还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党员社区志愿者”。非建制性党组织在建制性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是区域化党建的重要力量,二者同频共振形成“党建同心圆”。

  (三)结合点上,着力实现“一体推进”

  党员是党的建设的主体,纵横交错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网络所产生的作用,最终要体现在激发广大党员的内生动力上,体现在广大党员作用的发挥上。一体推进,就是各领域共产党员在社区履职尽责,核心是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这方面,青山区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的服务平台,形成了各领域党员共同推进区域化党建的良好态势。

  1、建设“阳光驿站”,实现点上突破。以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从服务党员到党员服务,真正体现了“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颗星”。建成1个区级、10个街镇级、35个村居级党员服务中心——阳光驿站,在各社区普遍成立“流动党员服务站”,构筑了面向区域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保障平台,实现了“服务党员在驿站”。普遍建立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为12000名在职党员在社区“设岗定责”,实行“双重管理”,参加社区党组织的科普宣教、道德巡访、法律援助、文体活动、治安巡逻、帮扶救助、保洁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在职党员“关系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良性机制。接收5000多名离退休党员到社区,充实社区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各领域的党员普遍开展区域性“党员奉献日”、“党员先锋月”系列活动,进百家门、知千家情、解万家难,实现了“党员服务在社区”。

  2、开展互帮互助,实现线上延伸。以驻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双结双建”、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互帮”等为载体,先后有110多个市直机关、50多个区直机关、60多个“两新”组织、40多个学校党组织与社区、农村党组织开展“一对一”和“多对一”共建活动,有万余名党员参与了互动开放的组织生活,广大党员在互帮互助中强化了先锋模范意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帮助政策宣讲、访贫问苦、捐资助学、完善设施、帮助就业、技能培训、联系项目、协调资金等形式,使组织资源、社会资源、人才资源从“强”向“弱”有序流动,形成了“机关带社区、城市带农村”的区域化党员共建链。

  3、抓好创先争优,实现面上拓展。将区域化党建和创先争优活动互为抓手,从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点”抓起,延伸到不同层面的党组织互动互促的“线”,形成区域内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创先争优的“面”。由各街道成立的区域党工委牵头,将区域内所有社区、“两新”组织和辖区共建单位组织和动员起来,以“区域党员走百家”、“街校共建项目基地”、“非公党建综合中心”、“党情连万家”等为载体,实现了区域化党建和创先争优活动的相互促进。

  广大党员在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服务水平中争当先进,在城市建设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中争创优秀,以务实的行动树立了良好形象。

三、成效与反响

  在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中,青山区始终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坚持做到 “五个转变”,就是工作领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组织架构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组织设置形式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党员管理由区属化向区域化转变、活动方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取得了“五联五共”的实际效果,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

  一是社会服务联抓,共建和谐青山。坚持以人为本,团结各方,着力实施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民生建设“五大工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细、做好、做实,使“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面向困难家庭,按照每户3000到5000元的标准,每年筹集500万元坚持开展救助活动;与驻区企业联手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0多个,形成了社区居民“十五分钟就医圈”;与驻区职业院校开展“校企手牵手、送岗到社区”等活动,使2万多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与驻区院校合作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实习实训工作,探索“党建引领、三工联动(社工、助工、义工联动)、政校合作(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团结发展(社会工作体现民族特色)”的路子,成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七个试点示范区之一。

  二是社区文化联搞,共建文明青山。利用《青山党建》、远程教育站点和党建成员单位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介,通过组建老干部宣讲团、“五老”形势报告团、文化宣传队等形式,宣传主旋律,弘扬新风尚。统筹驻区单位的文化体育资源优势,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社区艺术节”、“趣味运动会”、“家庭美术展”、“红歌大家唱”等活动,使“六进社区”工作生动活泼,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深入持久地开展“楼道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配合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建成国家级文明单位5家,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及标兵54 家。

  三是社会稳定联创,共建平安青山。坚持军警政民联动,通过定期召开政法联席会议、与驻区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组建治安联防队、社区巡逻队,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小区创建活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形成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深入开展“化解社会矛盾”专项行动,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连续八次荣获自治区综治工作“长安杯”称号,被自治区综治委评为 “平安稳定创建先进区”;雷锋车队党支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展治安联防、维护社会稳定的做法得到了习近平的肯定。

  四是城市建管联做,共建美丽青山。组织驻区单位开展义务植树、道路建设、小区改造、楼宇亮化、拆墙透绿、爱国卫生等活动,实现城区“五化”。动员驻区大企业自筹资金兴建鳄鱼湖、天鹅湖、太阳湖、兵器广场、新跃广场等游园景点,拓展休闲空间。协调驻区单位无偿向社区提供办公活动场所10多处,并有20多处企业职工活动站无偿向社区群众开放,充实活动场所。联合驻区单位对所辖旧街坊进行拆迁改造,开发建设廉租住房6.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32万平方米。1999年以来,驻区单位对城区建设管理的投入累计超过6亿元。

  五是经济发展联动,共建富裕青山。组织协调驻区大企业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产品、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下功夫打造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特别是为各类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装备制造业项目服好务。目前,园区在建区和新规划区共入驻项目75个,总投资超130亿元。园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被自治区列入以呼包鄂为核心打造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10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成为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支撑。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在包头市和自治区的前列。

  四、研讨与评论

  推进区域化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青山区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所产生的体会和经验是多方面的。

  一是推进区域化党建,必须以适应形势、改革创新为前提。区域化党建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转型和必然发展趋势。它将经济学上的统筹效应理论引入党建领域,从地缘角度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统筹,打破了条块分割的组织格局,使基层党建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是推进区域化党建,必须以落实责任、发挥作用为根本。旗县区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从健全组织机制、优化干部队伍、创新组织设置入手,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统筹的工作格局,才能克服宏观管理的不便和微观管理的缺失,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实行中观管理。

  三是推进区域化党建,必须以优化组织、统筹资源为途径。区域化党建推进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传统建制性党组织的基础上,组建不同层面上的非建制性党组织。只有灵活党组织设置形式,按照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统筹协调、集约利用好区域各类党建资源,才能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推进区域化党建,必须以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为目标。推进区域化党建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整合资源,服务群众。只有始终高度关注民生,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兴办好事实事,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才能使区域化党建工作真正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五是推进区域化党建,必须以创先争优、推动发展为载体。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有利于实现从统筹区域党建资源向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拓展,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只有围绕地区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持续创先争优,才能不断赋予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