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贵保险:廖锦桂 透视台湾媒体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0:03:13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友提问
台湾纪录片发展简史
台湾纪录片发展史我简单交代一下,这跟媒体的发展有关。最早电视上的纪录片是日据时代的《台湾实况介绍》。当时的纪录片是日本统治台湾的教化工具,但当时有一个优点是,非常纪实。日本统治了台湾以后,发现一直「统治不下来」, 因为一直遭遇武力反抗, 为了要了解台湾是什么样的状况,他们拍了很多诚实的东西,自己进行了解说要怎么样把台湾管理好,是比较理智的记录,是纪实的。
1945年国民党来到台湾以后,发布军事戒严。这个时期是台湾媒体全面管制的时期,当时制作由“三厂+一台”在做,这个时期纪录片领域是一种政令宣导片,对受过现代教育的我们来说, 这些片子完全充满着自我吹捧与自我欺骗。这个时期的纪录片与新闻片,多在强调台湾是反共基地、实施民主的地方自治、各种建设正在突飞猛进。
1966年到1985年,老三台开播(台视、中视、华视),第一部具有现代形式的纪录片是《刘必稼》(1966年),但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是一部英文片,完全是师法《北方的南努克》拍摄手法,寻找一位像南努克一样单纯善良的典型中国农夫的故事。就是胡台丽老师后来在2004年重现拍的《石头梦》。
1970年代台湾乡土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萌芽。有一些摄影师出身的前辈,做出了非常勇敢的一步,在被管制的电视中开始拍摄一些风情人物的一些东西,比如张照堂老师帮电视制作一些电视专题栏目时就带进去。起码在影像上,有一些与过去影像叙述不同的东西,像《映象之旅》,画面非常美,充满了诗意。镜头语言非常不同。所以后辈的繁华发展里, 与过去前辈每一步里多走了一步有关。
80年代反主流媒体、独立媒体出现。开始第一次有带着V8报道海山煤矿灾难(《前途杂志》的王智章),但因为当时的报道跟采访记录的角度,基本上是为了控诉,非主流媒体没有受到官方言论的限制,是要发出另外一种声音,告诉我们事实跟真相不是电视上看到的东西。这类的报道片在现在来看,对于历史、对背景做的分析和调研是不足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时空下是以发出另外一种声音为主,这是摄影界一些前辈做出的努力。
台湾纪录片非常关键的一步,是1985年的金马奖。评委团认为报名参与的影片全都属于公家单位委制的报导影片,照本宣科,欠缺观点,与当时西方纪录片相比,属于报导片而非纪录片。于是他们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让纪录片奖项入围从缺,影响了很多从事创作和媒体工作者。开始反省到底什么才叫做真正的纪录片。
台湾的纪录片发展跟社会结构有关,80年代是风起云涌的台湾社会。8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社会进入全面街头抗争的时期,常常看到对面是镇暴警察,这边是抗争的群众。这个时代蒋经国身体已经不怎么好了,台湾慢慢在松动,街头有了很多社会运动,要求环保,因为工业污染也非常严重,对人身造成非常多的问题,政府不闻不问,劳工在里面工作了二、三十年,老板拍拍屁股就到大陆来,所以有些台商在台湾的形象非常差。同样,文化领域也风起云涌。当时我在《新新闻》,主流媒体政治虽动不了,但副刊非常精彩,副刊会结合一些新的议题,讨论什么是现代意义上应该有的报导形式,国外的电影在处理哪些问题,电影是否该审查,该不该禁。当时非常好的副刊主编在讨论与文化有关的问题。同时在那个时代民间专业杂志开始兴起,当时民间最重要的媒体有《新新闻》(综合性周刊)、《人间杂志》。《人间杂志》是台湾非常重要的左派作家办的,有台湾阵容非常强大的摄影师,完全是做纪实报导,记录跟社会底层相关的内容,所以每一篇都是落地有声,面对台湾社会底层人不幸遭遇和故事或者思想的引进。《人间杂志》在80年代几乎是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人手一本的,对台湾影响非常重要。
80年代台湾还有非常重要的民间录像组织,他们用V8记录各种社会发生的变化。直到1992年剪接出《朱教授老板的暑假作业--板桥嘉隆成衣厂女工抗争纪实》。很多台湾工厂老板剥削这些女工,女工的青春付出在这个工厂,但这个老板拍拍屁股就走了,没有发薪资。当时有非常多的悲情的真实的故事。这些新媒体在当时做了非常重要的记录与报导。
1991年吴乙峰老师《月亮的小孩》是改写台湾纪录片重要的一步。本片花了四年记录,把镜头对向一个平凡的面孔,这个片是追踪白化症患者一个生活性的纪录片,关注底层群众,从人性的角度做报道。这本是电视台《人间灯火》系列的一集,因片长超过节目半小时的限制,阴错阳差的使这部纪录片的版权得以留在全景,造成后来意料之外的轰动,当年全台巡回放映了100场。
我想要特别介绍一下吴乙峰老师与全景, 他们是台湾纪录片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推手与团队之一。不但之前吴老师拍了很多重要的作品,全景工作室在1988年成立时,就非常强调价值:纪录片要回到群众现场。因此他也培养出非常多优秀的纪录片工作者,包括今天在台湾纪录片界是数一数二的人才。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全景全部投入灾区记录,记录了四年,2004年「全景映像季」,在商业戏院上映了912灾民的纪录片《生命》、《天下第一家》、《梅子的滋味》、《部落之音》。《生命》更获邀到日本阪神地震十周年纪念研讨会上放映。
1998年以后, 台湾纪录片进入繁花似锦期。这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是制度面的松动和制度面的一些鼓励。1997年台南艺术大学音像记录研究所成立,是全台湾第一所专门培训专业纪录片制作人员的学术机构,第一任所长就是前面提到的张照堂老师。1997年、1998年国艺会和新闻局对纪录片开始有针对性的补助,把纪录片列入补助的范围内。任何拍纪录片的人都可以到这些机构去申请,通过的话会有资金的补助和制作费的补助。
接着,纪录片发展协会于1998年成立:1998年台湾纪录片双年展正式举办,目前是亚洲第二大的国际影展,每年可以看到好几百部全世界各地来的一些纪录片,对于导演在创作和书写、镜头语言上有非常多学习、思考和沟通的机会。纪录片的创作跟文字的书写一样,看的越多,思考的也越多。
然后,1999年12月公共电视「纪录观点」正式开播。这是台湾电视史上第一个只播放本土纪录片的常态节目,是台湾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之前台湾很多纪录片拍了之后没有播映管道,早期台湾的纪录片上院线非常辛苦,但有了「纪录观点」以后就不一样了,每周四在公共电视播出一个小时,只播台湾的。给台湾的创作者有一个发表的空间。同时,对纪录片的补助比起之前谈到的补助更稳定,每一部片子制作经费比较高,而且固定的,每年都有十几部、二十多部制作片的数量。学生或者纪录片工作者、媒体工作者都可以去公共电视申请,通过审查就可以取得预算和经费去拍纪录片,所以它被认为是最具指标性的纪录片生产与播出平台。
公共电视不只是自己有播出频道。2001年开始,公视还开办了“原住民记者培训计划”,原住民在社会底层,教育没有办法好好的接受,历史也失去了,阶级位置相对比较低,但他们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和想像力,跟汉人很不相同, 所以希望通过训练他们,他们自己来讲他们的故事。2003年“社区影像培力营”开办,各个地方都会有一些文史工作室、民间的社区营造组织,他们过去是用文字书写与记录,报导地方上的风土人情,随着新媒介的出现,开使用影像,也就是笔变成了摄影机。2004年-2005年开始,纪录片《跳舞时代》、《生命》、《无米乐》、《翻滚吧!男孩》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主流媒体都注意到了这个情况。这些纪录片的优秀表现, 使得「纪录片」这三个字被广泛的认识与接受, 日后的影像工作者在跟社会或媒体沟通时, 不需再去解释什么是纪录片了。2006年纪录片工会成立,之后有了专属的纪录片刊物《纪工报》,正式宣告纪录片的劳工有工作权,不是艺术家,是劳工。